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版)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

中各抽取20名孕妇(早、中、晚孕期尽量均衡),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填写表3。

4.与妇幼部门合作,收集监测县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填写表4、5、6。

5.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方性克汀病搜索。

(1)开展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搜索的条件。以县级为单位,历史上曾有地克病流行,本年度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即可启动。

(2)终止条件。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00μg/L以上后,终止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

(3)搜索疑似地克病病例方法。在搜索县查阅县级医院、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搜索疑似病例;在搜索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开展疑似病例线索调查,填写表7。由各省(区、市)专家诊断组进行病例确诊后,将本地区开展搜索的范围和发现的线索、疑似、确诊地克病病人数及有关情况录入数据库。如该县(市、区、旗)次年还是高危地区县,则不实施地克病搜索,如第3年仍是高危地区县,则需再次开展地克病搜索工作。

五、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一)尿碘含量。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

(二)甲状腺容积。采用B超法,按《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 276)判定。

(三)盐碘含量。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

(四)地克病。采用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标准(WS104)。

六、监测时限

各县级每年开展一次监测。每年3月15日至7月15日完成现场工作,9月30日前上报监测数据及监测报告。

七、质量控制

(一)人员培训。

1.对各级监测相关人员开展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

2.从事甲状腺B超检查的专业人员,须培训合格后开展监测工作。

3.尿碘、盐碘检测和甲状腺检查数据录入技术统一由省级组织培训,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二)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1.采集孕妇尿样时,应避免与妇科B超检查同时进行,防止因腹部B超检查饮水过多造成尿液稀释。

2. 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对承担监测任务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进行考核,并统一制备各项检测

用的标准物质。经质量控制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3. 每批样品测定须同时检测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4.省级或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对县级检测的尿样、盐样随机抽检5%的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复核检测工作。

(三)督导检查。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每年至少对1个监测县(市、区)和1个监测乡进行现场督导;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参与指导监测县(市、区)的工作。督导检查的重点包括是否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是否规范、检测技术是否通过考核、资料收集是否完整、可靠等。

(四)数据管理。

1.数据录入采用Epi Info格式,由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数据质量复核。

2.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中及时、准确性并且完整。

3.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

4.未取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在媒体和学术

刊物上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

八、职责与分工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组织和领导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2.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监测实施方案,组织管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市级、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3.市级、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本地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监测信息。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组织实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的人员培训、督导、评估和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全国碘缺乏病监测信息;对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薄弱的省份给予培训。

2.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碘缺乏病监测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督导和质量控制工作;对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薄弱的地区给予支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和海南省甲状腺肿大检测技术由省级(或有甲状腺B超检测能力的区、县)完成;确诊新发地克病及确定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的范围;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省(区、市)监测结果。

3.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辖区内监测县的监测工作组织协调。对监测县的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支持与技术指导;承担辖区内监测县的甲状腺肿大情况检测工作;组织协调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工作;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市(州、地)监测结果。

4.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本县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本县的尿碘、盐碘采样与检测工作;负责收集本县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负责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地克病搜索工作;负责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县(市、区、旗)监测结果。

附件:1.相关术语和定义

2.调查表(表1-表7)

附件1

相关术语和定义

一、合格碘盐食用率

食盐中碘含量符合本地区碘含量最新标准的盐样份数占检测盐样份数的百分率。

合格碘盐食用率=(符合碘含量最新标准的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

二、甲状腺容积

采用B超检测仪测量的甲状腺左叶容积与右叶容积之和。

甲状腺容积=0.479×(甲状腺左叶长度×左叶宽度×左叶厚度+甲状腺右叶长度×右叶宽度×右叶厚度)/1000。(注:甲状腺容积的单位为ml,甲状腺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单位为mm)

三、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

采用B超检查出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人数占受检8-10岁儿童人数的百分比。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8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4.5ml的人数+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5.0ml的人数+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大于6.0ml的人数)/检查人数×100%。

四、碘缺乏病高危地区

历史上曾有地克病流行,本年度孕妇或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的县(市、区、旗)。

五、疑似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由市(州、地)或县(市、区、旗)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诊断组,按照WS 104标准诊断的病例。

六、确诊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诊断组,按照WS 104标准诊断的病例。1997年以后出生的确诊地方性克汀病病例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附件2 调查表(表1-表7)

表1 碘缺乏病监测县、乡基本信息调查表

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省(区、市)地(市、州)

监测县信息

1、县(市、区、旗)名称:__________;县代码:__________

2、国家级贫困县:是、否

3、县的地理类型(填数字) _1=平原,2=山区,3=丘陵

4、是否沿海:是,否;距海岸线的距离:_________公里

5、县人口总数:__________万;本县非农业人口数:_________万本县农业人口数:_________万

6、本县上一年度总GDP:__________万

7、本县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万

监测乡信息

1、乡(镇、街道)名称:;乡代码:

2、采样小学名称

3、乡的地理类型(填数字)_1=平原,2=山区,3=丘陵

4、是否沿海:是,否;距海岸线的距离:_________公里

5、乡人口总数:__________万;

6、本乡上一年度总GDP:__________万

7、本乡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万

表2 碘缺乏病监测8-10岁儿童个案表

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__________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学校

一、基本信息

1、姓名:学生编号:

2、性别:

3、年龄:

4、身份证号码:

5、家庭住址:

二、查体

6、甲状腺检查:左宽:右宽:

左长:左厚:

右长:右厚:

三、实验室检查

7、尿样编号:尿碘:

尿样检测单位:检测人:

8、盐样编号:盐碘:

盐样检测单位:检测人:

表3 碘缺乏病监测孕妇个案表

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一、基本信息

盐样编号:尿样编号:

1、孕妇姓名:孕妇编号:

2、甲状腺病史:有,无;确诊的甲状腺疾病名称:_________

3、孕期:

4、年龄:

5、身份证号:

6、家庭住址:

7、一年内是否服用过碘制剂:是,否;制剂名称、剂量:

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二、实验室检测

8、尿碘:检测人:检测日期:

9、盐碘:检测人:检测日期:

表4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

注:采样部位(填数字):1=足跟血,2=脐带血生产方式(填数字):1=自然产,2=剖腹产

收集人:,联系电话:

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

表5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

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

表6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旗)乡(镇、街道)

调查人:,联系电话:,调查单位(盖章):调查时间:年月日

表7 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疑似地方性克汀病调查登记表

省(区、市)市(州、地)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村民小组

填表说明:1.民族:汉族填1,藏族填2,维吾尔族填3,回族填4,其他民族填5。

2.甲肿:填“0度,Ⅰ度,Ⅱ度”;其他指标:如果阳性“√”,阴性“×”。

3.据实填写其他补碘措施的名称、种类、时间等。

填表人:,审核者:,调查单位(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 - 1 -

目录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 5 - 1.1设计思想 -------------------------------------------------------------------------------------5- 1.2设计背景 -------------------------------------------------------------------------------------5- 1.3参考文献 -------------------------------------------------------------------------------------6- 2 系统概述 ----------------------------------------------------------------------------------------- - 6 - 2.1系统设计原则 -------------------------------------------------------------------------------6- 2.2系统目标与运行环境 ---------------------------------------------------------------------7- 2.3需求分析 -------------------------------------------------------------------------------------8- 3 系统总体设计---------------------------------------------------------------------------------- - 10 - 3.1 系统物理结构 ------------------------------------------------------------------------------- - 11 - 3.1.1 系统流程图 -------------------------------------------------------------------------------- - 11 - 3.1.2 技术要求 ---------------------------------------------------------------------------- - 13 - 3.1.3 系统体系结构---------------------------------------------------------------------- - 14 - 3.2子系统功能描述及实现---------------------------------------------------------------- -14- 3.2.1 系统总体结构---------------------------------------------------------------------- - 14 - 3.2.2 子系统结构 ------------------------------------------------------------------------- - 14 - 3.3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21- 3.3.1信息输入模块 ---------------------------------------------------------------------- - 21 - 3.3.2 信息修改模块---------------------------------------------------------------------- - 21 - 3.3.3 信息查询功能---------------------------------------------------------------------- - 21 - 3.3.4 信息分析功能---------------------------------------------------------------------- - 22 - 3.3.5 信息输出功能---------------------------------------------------------------------- - 22 - 3.3.6 其它功能 ---------------------------------------------------------------------------- - 22 - 3.4软件结构图 ----------------------------------------------------------------------------------- - 24 - 3.4.1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 - 24 - 3.4.2软件系统总体架构 ---------------------------------------------------------------- - 25 - 4 开发过程--------------------------------------------------------------------------------------- - 26 - 4.1系统开发环境----------------------------------------------------------------------------- -26- 4.2总体进度计划 ----------------------------------------------------------------------------- -26- 4.3经费预算 ----------------------------------------------------------------------------------- -27- 5 软件设计标准 -------------------------------------------------------------------------------- - 27 - 5.1 用户界面-------------------------------------------------------------------------------------- - 27 - 5.2 硬件接口-------------------------------------------------------------------------------------- - 28 -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簿表格

表 1-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夹夜法 / 粘鼠板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诱饵: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街道(乡) 调查生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其他: 室布夹(粘鼠板)总数:;室有效夹(粘鼠板)数: 室外布夹总数:;室外有效夹数: 捕鼠数:;鼠密度:% 注:每个生境填写1表格。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2.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路径法) 监测时间:年月日 监测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年月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监测单位:填表人:审核人:

表2-1. 成蚊(CO2)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诱蚊灯法□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 CO 2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乡镇(街道)气温:℃,风速: m/s,天气:晴□多云□阴□ 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人:_____ __ ___ 审核人:__________

表2-2.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气温:℃,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速: m/s 天气:晴□阴□雨□ *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2-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记录表 注:a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伊蚊请按C要求填写; C 请填写伊蚊种类序号:1. 白纹伊蚊; 2. 埃及伊蚊。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2021年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方案

2021年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方案 2021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为做好今年的宣传活动,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21年5月14、15、16日。 二、活动地点 13个县(市、区)及所辖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三、参加单位 各县(市、区)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盐务主管部门、盐业公司及各乡镇卫生院。 四、活动形式 (一) 面向所有人群的宣传活动 1、现场宣传活动:我市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老、边、山、穷的农村地区,也是非碘盐冲击的地方,因此,本次宣传活动要求各县(市、区)将宣传现场尽量设在病区乡镇。各县(市、区)分别选择1~2个乡镇,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卫生、盐业部门联合,出动宣传车辆,展示宣传横幅和宣传展板;设置宣传咨询点,张贴统一印制的宣传海报,散发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盐业部门提供真假碘盐供群众鉴别,向群众讲解鉴别知识。其它乡镇卫生院也要张贴宣传海报,因地制宜地开展现场宣传活动。 2、大众媒体宣传活动:在宣传日前后,由市、县卫生部门出面,取得各级广电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的配合。在市、县有关报刊、卫生网站和主流网站刊登公

益广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新闻报道,发表政府领导、专家著文,宣传我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及普及碘盐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 3、其他宣传活动:有条件的县(市、区)还可以争取移动、联通支持,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向各手机用户群发本届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宣传口号,及相关碘缺乏病知识。 (二)面向目标人群的宣传活动 1、面向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宣传工作:印制相关宣传材料分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介绍当地的碘缺乏病病情和防治现状,使其了解碘缺乏影响人口素质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必须长期坚持,做好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等。 2、面向教师和小学生的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各县选择2所以上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小学校,由县级卫生专业人员为5年级学生讲授一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指导学生办一期宣传消除碘缺乏病知识黑板报或写一篇碘缺乏病与碘盐的作文或日记(作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一次现场碘盐半定量鉴别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这一有效的宣传链作用,提高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当地居民行为模式的转变。 3、面向各级医务人员及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开展宣传活动:在当地各级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展开宣传。通过本次活动与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尤其是产前门诊建立长期联系,形成对孕妇等重点人群有效宣传的长效机制。

碘缺乏病消除评价内容及判定标准

碘缺乏病消除评价内容及判定标准 一、评价内容 (一)自评。 1.资料准备。 整理防治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收集组织管理、碘盐生产供应、市场监管等相关资料。 2.现场评价。在每个县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病区乡(镇)(不足5个时全部抽取),调查、检测以下指标。 (1)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5户居民家中食盐样品,定量检测盐碘含量,计算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如评价当年已开展碘盐监测,可直接采用碘盐监测数据计算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 (2)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所村小学(无村小学时,抽取乡中心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随机抽检40名8-10周岁儿童(男、女各半)的尿样(每个县尿样不低于200份,对于不足5个乡镇的县,每所小学适当增加样本量),并用触诊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计算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和尿碘低于50μg/L的比例。

(3)孕妇尿碘水平及其家中盐碘含量。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各随机抽检20名孕妇的尿样(每个县尿样不低于100份),计算尿碘中位数。同时采集孕妇家中食盐样品,定量检测盐碘含量。 (4)健康教育状况。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开展尿碘含量检测的孕妇中,各随机抽取1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妇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二)复查/抽查。 1.资料审核。 (1)自评报告。内容包括碘缺乏病防治的基本情况、防治历程、主要防治策略、自评方法、自评结果、主要经验、存在问题、自评结论、今后工作计划等。 (2)工作资料。查阅防治规划或计划、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病情调查资料和数据、疾病监测报告等防治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原件,重点了解、核对近3年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履行职责、经费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等)、碘盐生产供应、市场监管,碘缺乏病监测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健康教育等情况。 2.现场评价。 在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调查、检测以下指标。

物联网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China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Vectors Surveillance—Insecticide Resistance 通过抗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我们了解病媒生物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掌握抗药性的发展变化趋势,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杀虫剂;通过抗药性治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保护杀虫剂的有效性,提高病媒生物的防控效果。 1.监测病媒生物种类 蚊虫(当地优势蚊种或重要媒介蚊种至少一种,一旦选定,就持续监测)、家蝇和德国小蠊。 2.监测生境 每个监测县(区),选择辖区内不同方位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生境采集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移入实验室饲养,进行抗药性测定。不同年度间抗药性监测试虫采集点应相对固定。 3.监测频率和时间 每类病媒生物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抗药性监测。各类试虫应在其活动高峰期采集。 4.待测杀虫剂 选择当地防控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的常用杀虫剂不少于3种。监测必须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统一标定的杀虫剂原药。 5.监测方法 (1)蚊虫抗药性测定 用WHO推荐使用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参考GB/T26347-2010)分别测定 。成蚊用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幼虫测定3龄末至4龄初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 50 断剂量测定其24h死亡率。 1)蚊虫的采集和饲养 在当地有代表性的区域(如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或者某一个特定区域),根据蚊虫的吸血活动、栖息和孳生环境采集蚊虫。按表8-1中列出的项目,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经纬度、采集数量和虫态等信息。试虫采集后,根据蚊虫的孳生习性、成蚊或4龄幼虫形态学特征,鉴定种类,进行常规饲养。

陕西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陕西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版) 我省是全国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30多年来,我省通过实施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6〕35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2人(不足42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如果抽取乡镇小学为寄宿小学,碘盐监测按照抽取寄宿小学食堂盐2份,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0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每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1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2名8-10岁非寄

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汇报 我局根据《2014年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现将各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碘盐监测按照《2014年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4年4—6月我局在全县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全县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300份,其中合格碘盐283份,不合格碘盐17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4.3%(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90%以上),碘盐合格率94.3%。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1、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在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的同时开展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监测,全县共抽取妇女尿样100份,监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80.05ug/L(要求150ug/L—499ug/L),尿碘值低于50ug/L的为(27份)27%。(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8—10岁儿童碘营养监测(1)抽取1所小学40名学生家中食盐检测均为碘盐,不合格碘盐5份。(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采用触诊方法调查203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法评价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名)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5.0%以下)(3)儿童尿碘。203名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63.9ug/L(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大于100ug/L),小于50ug/L 为(1份)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不大于20%)(4)儿童智商。203名儿童智商采用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的联合型瑞文测验手册进行测验平均智商为104分。(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5)健康教育。5个乡镇5所小学共调查150名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1 / 2

碘缺乏病培训总结

篇一: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为有效预防和消除碘缺乏病在我镇的流行,提高我镇人口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防治进步,按照《界首市卫生局》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广泛深进、科学的宣传国家碘缺少病防治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和关注碘缺少病的防治工作,进步居民科学公道的使用碘盐,我中心于2015年4月21日在中心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参会人员有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及全体村卫生室医护人员。 会上,首先由中心主任段主任为了把宣传活动做好,领导高度重视,针对 5.15宣传活动,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从宣传版面、资料预备、人力抽调等方面着手,做了很多工作,为扎实展开宣传培训日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中心副主任王主任介绍了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甚么是碘缺少病、碘缺少病的症状、如何防治、如何科学补碘,碘盐知识的介绍等预防碘缺乏病行动的背景及意义,强调了开展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中心副主任陈主任结合我镇实际详细情况解读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碘缺乏病概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做了详细的讲解。 培训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碘缺乏病基础知识、检测技术,还重点培训了消除碘缺乏病技术方案、防治工作信息报告管理要求、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方案,在培训班上还讲解了2015年即将开展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还讲解了我市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碘缺乏病病例采集复核上报要求、报告,实验室检查,基本预防知识,如何指导群众和患者碘缺乏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村医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 本次培训全镇5个村室、2个服务站的医护、中心医护人员25人。本次培训班学员普遍反映收获较大,对课程安排、教材以及授课均表示满意。本次培训考试合格率100%。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全镇医护人员对碘缺乏病疟疾的综合防控能力,增强了对碘缺乏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具体任务和防治措施,对促进我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篇二:碘缺乏病知识讲座小结 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知识讲座 活动小结 2013年5月15日是全国第二十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我卫生院 到因远一中开展 了以“全社会共 同努力,持续消 除碘缺乏病”为 主题的知识讲 座,倡导“坚持 食用碘盐,享受 健康生活”的健 康理念,进行了 形式多样的碘缺乏病宣传工作。 我卫生院通过上一堂碘缺乏 病防治知识课(有教案),进行 一次培训;一次讲座;向学生和 教师进行科学补碘,消除碘缺乏 病健康教育宣传,强化中学生食 用碘盐,会用碘盐的意识,广泛 动员社会共同防治碘缺乏病的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017年)

附表1-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017年)一、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症状或体征的“□”中打√,至少填写一项)

三、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鲀中毒 □肉毒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农药中毒□其他 四、就诊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抗生素名称)

五、既往病史:□无□一般消化道炎症□克罗恩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 □肠易激综合征□脑膜炎、脑肿瘤等□其他 六、暴露信息 是否怀疑进食了某些食品后出现以上症状:是否,如果“是”请于表格中填写食品信息,可填写多行。 食品品牌、生产厂家、购买地点信息主要对应于预包装及散装产品,进食场所主要对应于餐饮食品。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至少填写一项。 注:以下信息可用序号填表 1、食品分类: 1、肉与肉制品 2、蔬菜类及其制品 3、水果类及其制品 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5、婴幼儿食品 6、 乳与乳制品7、蛋与蛋制品8、饮料与冷冻饮品类9、包装水(含桶装水)10、粮食类及其制品11、豆及豆制品12、坚果籽类及其制品13、菌类及其制品14、酒类及其制品 15、糖果、巧克力、蜂蜜及其制品16、藻类及其制品17、油脂类18、调味品19、其他食品20、 多种食品21、混合食品22、不明食品 2、加工或包装方式: 1、餐饮服务业 2、家庭自制 3、定型包装 4、散装(包括简易包装) 5、其他

3、进食或购买场所类型: 1、家庭 2、饭店(酒店) 3、食品店 4、街头食品 5、餐饮业-其他 6、单位食堂 7、学校食堂 8、工 地食堂9、农贸市场10、超市11、零售店 12、零售-其他13、农村宴席14、其他 七、填报机构信息 医疗机构名称*:接诊医生: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文章出处:北京安恒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万众华 引言 水环境是对应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质环境而言的陆地水域环境,是河流、湖泊、水库、河口湾和天然地下水体的总称,水资源是水环境的主体,管理、配置和保护水资源,必须放眼于宏观水环境。 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恶化的情形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河流枯萎、河口淤积、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海水入侵等等水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违反自然水循环规律的活动,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而造成的。 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水行政的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传统的水利任务:防汛、抗旱、水利水电建设与运行、河道整治、水资源配置等与自然水旱灾害作斗争,兴水利,避水害;另一方面,更要勇于进取、与时俱进,研究、关注、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诸多水环境问题,这是国家赋予水利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职能。 为依法行政、监督、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预防水旱灾害,水利水文部门必须执行统一规范、质量控制、计量认证等程序在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条件下收集、掌握水资源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1.水量:水位、流速、流量 2.降水:降雨量、蒸发量 3.泥沙:底质、悬浮质、输沙量 4.水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水质,沉降物、水生物、主要排污口的水质、入河口的水质 在诸多的水环境状况的要素中,首先就要客观、科学、公正地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这个首要表征,同时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配套,水文部门要为国家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水质动态信息,提出保护和改善的建设意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采用多样方式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服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水文部门作为国家水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的主管机构,制定了全国水质监测规划、完成了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国家计量认证、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监测手段优先提高水质监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和自动测报能力,在站网布局上加强了省界水体、入河排污口、大型引水工程、重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基本形成了历史长久、样本代表性典型、系统完整、水量水质配套、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可比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实施监督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水利部门已经建立了以25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3240个水质站为基础、覆盖全国江、河、湖、库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见附表1) 如何将现有条件下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得到的实时、巨量的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采集、存储、分析、报告、预测、公布,真正使之成为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考量、执法的依据、管理的标准,这就成为了水文部门的当务之急。

病媒生物监测开展情况

病媒生物性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病、黄热病、东方马脑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一定影响。按照鹤岗市病媒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及《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围绕“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结合我中心实际,紧扣《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定了2013年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坚持防灭结合的科学防制原则,较好地完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开展常见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为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方法,参照《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制定《银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在全县统一方法、统一调查工具、专人、定点、定时进行调查监测工作。坚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汇总,每月及时反馈监测结果,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的评估分析,保证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资料的完整性。 通过合理选择监测点,认真组织监测,详实记录监测数据,掌握全市重要病媒生物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变化规律,为制定我县病媒生物防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蚊虫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按照萝北县蚊虫活动规律,监测时间5-10月份,分别设立了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五类调查点,按照要求每月监测2次,采用诱蚊灯,每处放置一个日落后20min开始,连续诱集12小时。2012年调查捕获蚊虫514

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43只/h。2013年调查捕获蚊虫563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565只/h。 2014年5-7月份调查捕获蚊虫364只,蚊密度半年平均为2.022只/h。 (2)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按照萝北县蝇类活动规律,蝇类密度监测时间5-10月份,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蝇笼43个,捕获蝇虫75只,年平均蝇密度1.74只/笼〃天。2013年布蝇笼40个,捕获蝇虫62只,年平均蝇密度1.55只/笼〃天。2014年5-7月份布蝇笼20个,捕获蝇虫29只,平均蝇密度1.45只/笼〃天。 (3)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蟑螂密度监测为全年监测,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粘蟑纸72个,捕获蟑螂351只,年平均密度4.875只/张〃夜。2013年布粘蟑纸74个,捕获蟑螂326只,年平均密度4.41只/张〃夜。2014年1-7月份布粘蟑纸42个,捕获蟑螂188只,平均密度4.476只/张〃夜。 (4)鼠类监测鼠密度全年监测,采用夹夜法,选择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三类场所,每月监测一次,2012年布放鼠铗7200只,有效铗数7175只,捕鼠247只,年平均鼠密度3.44%。2013年布放鼠铗7400只,有效铗数7351只,捕鼠308只,年平均鼠密度4.19%。2014年上半年布放鼠铗4200只,有效铗数4180只,捕鼠294只,年平均鼠密度7.03%。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 版)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 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 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 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 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 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 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 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 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 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 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 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 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 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 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碘缺乏病是危害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地方病之一。根据《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卫办疾控发〔2015〕65号)文件精神。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总目标,在彭水自治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制定了有关“防治管理目标”,逐步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各级部门的重视特别是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消除碘缺乏病”防治阶段性成果。我县于2015年3月至6月进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自我考核和自查评估工作,现将我县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乌江流经南北,垮东经107度48分—108度35分,北纬27度24分—28度57分,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东西贯通,距主城3小时车程,有较为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也是重庆的出海通道之一。北接湖北,南连贵州,与市内武隆、黔江等区县为邻。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1人/平方公里。全县最高海拔1859m、最低海拔194m。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发量950.40毫米,年均气压978.60百帕毫巴,无 第 1 页共14 页 1

霜期311天。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全县辖12镇27乡,300个村(社区),1979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8.30万,常住人口55.90万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1个县人民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结核病防治所、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私营医院。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一个慢性病地方病防治科,科室专业技术人员3名,1名专门从事地方病防治与管理工作。 二、防治历程 碘缺乏病(IDD)是危害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地方病之一,多年来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各负其责,全县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2003年通过市级“基本消除”和2009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评估达标验收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根据重庆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的“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对我县的病情和现状进一步调查显示,我县8至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进一步下降,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达到较高水平。 2

模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一项 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我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有效和及时、全面地反应我市病媒生物密度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方案提 供依据,评估城乡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制。 (二)、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三)、为全面掌握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生境的选择 夹(笼)夜法的监测中每个县(区),城镇选择居民区、公园,重点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建筑工地、屠宰场、酿造厂等)、农村居民区3个类型的监测生境各1个。各地可根据本地鼠传疾病流行情况和本地实际情况增加农田、林地等生境。城镇居民区应选择居住卫生环境相对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适宜鼠类生存的地点,包括室内和室外。由于夹(笼)夜法也是灭鼠措施,在一定实际内,降低监测点的鼠密度,影响监测结果,所以各地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地点的方位,不同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进行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因此,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以月做统计单位,两次监测时间间隔不少于30天。 3.监测方法采用夹(笼)夜法:建议统一选择中型钢板夹(规格:12CMX6.5CM),以各地便于获得的材料为诱饵长期使用,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笼)1只,超过100m2 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笼)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 重点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居民区室内外均匀布放。室外布放在鼠类出没的地方。农田沿直线或田埂、沟渠等自然地形每5m布放1只,行间距不 少于50m。每一监测生境每月布夹累计不少于200有效夹(笼)夜。 粘鼠板法:居民区室内外环境布放鼠夹有困难时,可使用粘 鼠板法。粘鼠板胶面15X20cm 民房室内每15m2放1张,每户 不超过3张,监测居民不少于35户。 4.计算:(1)夹(笼)夜法鼠密度以每百只鼠夹(笼)捕获鼠数量,即捕获率标示,计算公式如下: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X100 有效夹(笼)总数(只)有效夹(笼)=布夹(笼)总数-无效夹(笼)数无效夹(笼)是指 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笼)。 捕鼠总数是指鼠夹(笼)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 完整或鼠头、鼠皮、鼠毛、鼠尾、鼠爪等部分肢体的定为捕到鼠,计入捕鼠总数。 (2)粘鼠板法鼠密度以每百张粘鼠板捕获鼠数量,即捕鼠 率标示,计算公式如下:捕获率(%)=捕鼠总数(只)X100 有效粘鼠板鼠(板)捕获鼠数要求同夹(笼)夜法。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版)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 1 - 1 引言------------------------------------------------------------------------------------------------ - 1 - 1.1设计思想 -------------------------------------------------------------------------------------1- 1.2设计背景 -------------------------------------------------------------------------------------1- 1.3参考文献 -------------------------------------------------------------------------------------2- 2 系统概述 ----------------------------------------------------------------------------------------- - 2 - 2.1系统设计原则 -------------------------------------------------------------------------------2- 2.2系统目标与运行环境 ---------------------------------------------------------------------3- 2.3需求分析 -------------------------------------------------------------------------------------4- 3 系统总体设计----------------------------------------------------------------------------------- - 6 - 3.1 系统物理结构 -------------------------------------------------------------------------------- - 7 - 3.1.1 系统流程图 --------------------------------------------------------------------------------- - 7 - 3.1.2 技术要求 ----------------------------------------------------------------------------- - 9 - 3.1.3 系统体系结构---------------------------------------------------------------------- - 10 - 3.2子系统功能描述及实现---------------------------------------------------------------- -10- 3.2.1 系统总体结构---------------------------------------------------------------------- - 10 - 3.2.2 子系统结构 ------------------------------------------------------------------------- - 10 - 3.3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17- 3.3.1信息输入模块 ---------------------------------------------------------------------- - 17 - 3.3.2 信息修改模块---------------------------------------------------------------------- - 17 - 3.3.3 信息查询功能---------------------------------------------------------------------- - 18 - 3.3.4 信息分析功能---------------------------------------------------------------------- - 18 - 3.3.5 信息输出功能---------------------------------------------------------------------- - 18 - 3.3.6 其它功能 ---------------------------------------------------------------------------- - 19 - 3.4软件结构图 ----------------------------------------------------------------------------------- - 20 - 3.4.1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 - 20 - 3.4.2软件系统总体架构 ---------------------------------------------------------------- - 21 - 4 开发过程--------------------------------------------------------------------------------------- - 22 - 4.1系统开发环境----------------------------------------------------------------------------- -22- 4.2总体进度计划 ----------------------------------------------------------------------------- -22- 4.3经费预算 ----------------------------------------------------------------------------------- -23- 5 软件设计标准 -------------------------------------------------------------------------------- - 23 - 5.1 用户界面-------------------------------------------------------------------------------------- - 23 - 5.2 硬件接口-------------------------------------------------------------------------------------- - 24 - 5.3系统架构 ----------------------------------------------------------------------------------- -24- 5.3.1 B/S/D架构的优势 ---------------------------------------------------------------- - 2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