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歌的特点

合集下载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_内容介绍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_内容介绍
1、西北民歌
2、信天游
3、山丹丹
我们来 学习一 下
西北民歌: 指流行在山西、陕西、 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 民歌。其中以“花儿”和 “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西北民歌特点
演唱特点: 西北民歌: 旋律高亢开阔 指流行在山西、陕西、 演唱方法: 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真假声结合 的民歌。 节奏: 自由 舒展
脚夫
“信天游”属于所有生活在黄 土高原上的人们。无论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 品种。
“信天游”的曲调特点:
唱词多为即兴创作,往往 具有叙事性特点; 其结构由上下句乐段构成; 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 舒展、宽广。
山丹丹
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 生活中经常被称为“山丹丹 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野生于山坡,我国北部居多, 京西大部多山地区多见。
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 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 动的人称作“脚户”“脚 夫”“赶脚的”。 “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 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 他 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 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传 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即兴的随意创 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 去。
“信天游”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 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它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 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 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 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 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 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西北放歌

西北放歌

《赶牲灵》

背景 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 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 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 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 "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 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 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 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 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 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 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 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 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 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 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 己亲人的情况。
歌词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啊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呦噢, 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叭呦, 朝南得的那个哟, 啊呀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呦噢, 过呀来的那个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 你招一招的那个手, 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 走你的那个路。

花儿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 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 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 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 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代表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西北放歌
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信天游”又叫“山曲”、“顺 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歌种,最能代表陕 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 “信天游”的节奏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 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 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 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 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 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 “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 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代表歌曲:《赶牲灵》《走西口》

最新 西北民歌“花儿”的演唱特点分析-精品

最新 西北民歌“花儿”的演唱特点分析-精品

西北民歌“花儿”的演唱特点分析摘要:“花儿”是在中国西北地区非常流传的一种民歌。

因为流行地区不同, 同时, 发展历程中受到不同民族的影响, 所以, “花儿”的流派和风格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对“花儿”的形式和演唱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花儿; 艺术形态; 演唱特征;“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价值至关重要。

这不只具有丰富的音乐形象, 同时, 还浓缩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以及和之间的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儿”的艺术形式,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研究。

一、“花儿”艺术形态的分析(一) 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 生活歌。

“花儿”的核心内容是爱情的歌唱, 然而一般大众也是将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场景融入歌中, 因此就形成了反映农耕生活的花儿;二是, 本子歌, 分为“散花”和“本子花”, “本子花”值得是成套的“花儿”, 具有比较多的种类, 当中的素材是从古典的着作和通俗小说中得来的。

三是, 情歌。

这是花儿的主体, 出现得最早, 流传的时间也比较长, 所以, 关于这方面的作品数量也比较多, 质量也非常好。

(二) “花儿”的曲式结构一是, 起音。

这是歌唱呼唤性的衬词, 主要是由语气词所构成的, 比如“哎”、“哎呦”等。

“花儿”属于西北地区的高原民歌, 主要歌唱于高山与空旷的田野中, 会让声音传的更加地远;二是, 乐段, 划分成上句与下句。

是骨干部分。

曲调是乐段, 也是“花儿”当中具有变化性的一个部分;三是, 连接衬句。

这是乐段扩展的一些配唱衬词和上乐句配词, 发挥着上下乐句联合的作用。

二、“花儿”的演唱特征分析(一) 润腔特点唱法润腔是比较丰富的, 具备有艺术表现力以及感染力, 这是“花儿”演唱过程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技巧。

总的来说, 润腔手法主要包括倚音和滑音与颤音以及抖音等。

运用倚音可以让语气更加地委婉, 强调语调;滑音在“花儿”当中运用的也比较多, 主要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与大滑音以及小滑音等。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域特点与中国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中国民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歌词主题、曲式特点、演唱方式和音乐风格方面。

一、东北地区民歌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民歌的特点是奔放豪放、朴实自然。

歌词常以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欢乐为主题,歌唱方式力度大、音域宽广、以嗓音厚重浑厚为主。

代表性的东北民歌有《二马上向前冲》、《女儿情》等。

二、华北地区民歌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华北民歌的特点是清唱多、旋律简单优美、节奏稳定。

歌词主要以表达对农田劳动、家庭生活以及感情表达为主题,歌唱方式充满力量、语调稳定。

代表性的华北民歌有《百灵调》、《战马奔腾》等。

三、西北地区民歌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西北民歌的特点是豪放激昂、热情奔放。

歌词多以歌颂民族团结、沙漠风情、牧民生活为主题,歌唱方式通常较为高亢、音域广阔。

代表性的西北民歌有《塞上曲》、《孔雀飞舞》等。

四、西南地区民歌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西南民歌的特点是悲壮磅礴、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多山,民歌中表达了对山水的歌颂以及对自然的感慨和热爱。

歌唱方式独特,常带有喉音、颤音等特殊技巧。

代表性的西南民歌有《茉莉花》、《藏儿哥》等。

五、华南地区民歌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华南民歌的特点是悠扬动听、多样性强。

歌词主要描绘生活琐事、感情抒发以及揭示社会生活。

歌唱方式轻柔流畅,多以二人对唱或合唱形式呈现。

代表性的华南民歌有《兰花草》、《梧桐雨》等。

总结起来,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和差异主要体现在歌词主题、曲式特点、演唱方式和音乐风格方面。

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展现了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这些民歌丰富多彩,展示了中国多元的音乐文化。

浅谈西北民歌的特点

浅谈西北民歌的特点

D 大家谈ISCUSSIONOCCUPATION2013 03150浅谈西北民歌的特点王 璐摘 要: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

本文描述了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对西北民歌的影响,从而使读者了解西北民歌的特点。

关键词:民歌 环境 音调 音色 甩音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了。

西北地区的民歌被称为“真正从泥土里出来的声音”,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西北地区的汉族民歌,既有相统一的一面,又糅合有当地少数民族民歌的音调,也受到江南民歌的影响。

这就是汉族民歌南方、北方风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我们就以西北地区民歌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从体裁上看西北地区民歌分布十分广泛,包括晋北高原的“山曲”,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和内蒙古的“爬山调”。

而高原山区的地形,使山歌成为这里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体裁,并形成了音调悠长、高亢的特点。

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较差,人民生活困苦,所以只能用高亢的“山歌”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很少用劳动号子、小调。

因此,西北民歌的体裁是以山歌为主,其次是劳动号子和小调。

如谱例1《脚夫调》。

二、从音调上看西北汉族民歌的曲调常常以主音以及上方四度音和下方四度音为骨干。

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双四度音调框架”或“双四度音调结构”。

在西北汉族民歌中,这种由双四度音构成的音调很常见,经常在歌曲的一开始就出现,并且形成较大的篇幅,甚至贯穿全曲。

例如陕北的信天游《脚夫调》,全曲除倒数第二小节的第二拍以外,全部由徵、宫、商三个音组成,并四次构成双四度音调。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双四度音调结构的例子,即双四度音调的组成音只有三个,羽调式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并不参与构成双四度音调。

西北民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原因探析

西北民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原因探析

西北民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原因探析摘要:西北民歌从唱腔到唱词都具有西北豪放、凄凉之美,这种特征是与西北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紧密相连的。

西北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辽阔、苍凉和雄浑之美,这些音乐表现体现了西北民歌更深层次的美感即“凄凉美”,它是构成西北民歌美学品味中最重要的元素。

关键词:西北民俗;民歌风格;地理文化西北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辽阔、苍凉和雄浑之美,这些音乐表现体现了西北民歌更深层次的美感即“凄凉美”,它是构成西北民歌美学品味中最重要的元素。

忽视了西北民歌中的凄凉美,就不能对西北民俗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也不能领会西北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民歌与民俗的关系民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群众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浩如烟海的民歌就如同一部生动的民俗史,浸透了劳动人民的心血,饱含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情趣和思想。

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如果不了解民歌,就不能了解人民群众在漫长的时光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民歌的自然和朴实真实地反映了群众的生活习惯,它与历史同生,并与民族的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积淀了一方水土的民俗风情。

民歌通常曲调比较简单,歌词比较通俗,是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

但是在短短的几句歌词中,能够反映出特定地区的风土人情甚至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西北民歌的粗犷豁达以及词曲中透露的隐隐哀伤之情正是西北地区底层劳动人民心声的真实写照。

西北民歌指的是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和宁夏等西北地区的民歌,民歌体裁也非常丰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这两种最具代表性,代表曲目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泪蛋蛋》等。

民歌能够反映地区的习俗,西北地区的民歌也不例外,歌词内容大多与婚丧嫁娶有关,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多表现情人间的离别伤感和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感慨。

西北民歌从不同方面表现了西北人民的苦难心酸,但是主题却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了西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民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当人们感到烦恼、忧愁或者幸福快乐的时候,常常会借助民歌来抒发心中的情绪,让心灵回归平静。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西北和江南,是中国两个地域文化的代表。

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作为这两个地区特有的音乐表现形式,各自展现了土味和水韵的特点。

本文将分别从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进行探讨,以及两者在各自地域文化中的关系。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

西北地区以其广袤的草原、雄浑的河山和勇敢的民族闻名于世,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西北民歌。

西北民歌的土味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题材广泛,涵盖了生活、战争、爱情、家乡等多个方面,体现了西北人民坚韧不拔、豪迈激昂的性格。

其次是音乐风格朴实、粗犷,常常伴随着马蹄声和风沙声,让人感受到大漠孤烟的苍凉和宽广。

再者是唱腔豪放激昂,以咆哮式的发声和高亢有力的音域表现出西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最后是器乐伴奏丰富多样,常见马头琴、胡琴等传统民族乐器,通过这些乐器的演奏,增加了西北民歌的土味特色。

接下来,论江南民歌的水韵。

江南地区水乡众多,山明水秀,物华天宝,江南民歌的水韵表现出了江南人民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题材以水乡生活为主,反映了江南人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歌颂了水乡风光和勤劳朴实的农民。

其次是音乐风格轻盈柔美,常常伴随着江南水乡的波光粼粼和婉转动人的舞蹈,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

再者是唱腔婉转缠绵,以柔美的发声和细腻的音域表现出江南人的温柔和细腻。

最后是器乐伴奏简洁清雅,常见二胡、板胡、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通过这些乐器的演奏,增加了江南民歌的水韵特色。

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并非完全孤立存在,它们之间还有着一定的交融和共通之处。

首先是地理环境的共通性,西北和江南虽然地理环境不同,但都是中国的重要地域文化,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生活满足的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是历史文化的共通性,两地的民歌都受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反映了中国民族的性情与生活。

再者是艺术表现的共通性,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都以形式多样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器乐为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特点。

高中《音乐鉴赏》西北民歌

高中《音乐鉴赏》西北民歌

拓展一
❖ 调式特点: Re Sol LA Do Re Sol ❖ 结合之前所学习的节奏型师生共同谱曲,可
自行选择节奏型(同桌一个组)。或套入以 下节奏型:(见版书)
拓展二
❖ 通过你对“花儿”与“信天游”的理解,请 辨别一下以下播放的歌曲是二者之谁?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 代表:“花儿”和“信天游”,两者之间的 异同!
❖ 两者均具有“高亢,节奏自由之特点”,但 信天游在节奏自由度上更胜,且旋律起伏更 大。而花儿则在高音的延长上做得更多。
❖ 旋律线的区别:信天游在唱词表现情绪激昂 时,旋律线上扬,表现叙事时、情绪宣泄完 时则下趋;花儿则一开始就上扬,中间部分 持续在高音区,旋律下趋一般就是代表结束。
西北民歌
❖ 欣赏《上去高分析一下此曲的音乐风 格。
❖ 一:曲调风格:高亢、悠长,演唱时真假声结合, 偶有个别音自由延长。
❖ 二:歌词特点:多助声词,只有上下两句。

七言+八言
❖ 是西北民歌“花儿”的代表作。
❖ 此曲的情绪基调如何?“借物喻人”。
脚夫调
❖ 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 ,靠赶着 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 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 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 脚谋生糊口。
❖ 说说此曲的特点(曲调、节奏、情绪。) ❖ 西北另一民歌典型--- “信天游”的代表作。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探讨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探讨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探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民歌因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进行探讨。

一、华北地区的民歌特点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民歌多数属于宴歌、劳动歌、战斗歌、儿童歌等类型。

在华北地区的民歌中,节奏明快欢快、歌词简单直接且质朴的特点比较突出,常用的乐器有二胡、琵琶等。

二、东北地区的民歌特点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里的民歌主要受到满族和朝鲜族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民歌以豪放奔放、激情四溢、节奏欢快明快著称,常用的乐器有锣鼓、大锣等。

三、华东地区的民歌特点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所以华东地区的民歌较为多样且风格独特。

华东地区的民歌多数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题,表现出繁复优美、视觉效果强的特点,常用的乐器有二胡、琵琶等。

四、西南地区的民歌特点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山歌、田园歌曲和康巴拉原创歌曲为主。

西南地区的民歌以淳朴自然、抒情和略带悲凉的特点为主,常用的乐器有竹笛、羌笛等。

五、华南地区的民歌特点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客家山歌、粤剧、闽南民歌等为主。

华南地区的民歌以独具特色的音调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常用的乐器有柳琴、龙渊琴等。

六、西北地区的民歌特点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马头琴、手风琴、吉他等乐器为伴奏。

西北地区的民歌沉稳豪放、富有力量感和激情奔放的特点,反映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情。

总体来说,中国的民歌在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节奏、音调、歌词主题等各个方面。

以上只是对中国各地区民歌特点的简要介绍,实际上每个地区的民歌还有许多细节和独特之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歌文化,体现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完整word版)西北民歌的特征

(完整word版)西北民歌的特征

西北民歌的特征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

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

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

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

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陕北民歌是中国西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其演唱风格粗犷、豪放、富有感染力。

本文将从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探讨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陕北民歌是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演唱风格独特,以粗犷、豪放、富有感染力为主要特点,下面将从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展开探讨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一、音乐特点
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曲调、节奏和音色等方面。

其曲调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富有变化。

陕北民歌的节奏一般较为自由,拍子较强,常常采用切分节奏和三拍子节奏。

在音色方面,陕北民歌以真声为主,声音雄厚、朴实,富有情感。

二、演唱技巧
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主要包括呼吸、发声、咬字和表情等方面。

陕北民歌的呼吸要求深呼吸,保持气息的稳定和充足。

在发声方面,陕北民歌要求声音洪亮、真挚,注重声情的结合。

咬字方面,陕北民歌要求清晰、准确,突出歌词的情感和意境。

表情方面,陕北民歌要求歌手要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的情感和歌词的情感融为一体。

三、地域文化
陕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歌曲的内容和形式上。

陕北民歌的歌词内容往往涉及生活、劳动、爱情等方面,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在形式上,陕北民歌常常采用独唱、对唱、齐唱等方式,演唱场合多样,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

论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西北民歌的土味浓郁,充满了大漠风情和草原气息;而江南民歌则充满了水乡的柔情和婉转的水韵。

两种民歌风格截然不同,但却都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本文将就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展开探讨。

西北民歌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其浓厚的土味让人如沐春风。

这种土味源自西北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较为坚韧、豪放的性格。

西北民歌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产生,其歌词内容多源自民间生活和劳动,如耕耘、放牧、狩猎、恋爱等。

歌词简单明了,语言朴实直白,情感真挚坦荡,直接表达了西北人民的生存状态和风土人情。

音乐节奏也多以简单、明快的方式呈现,具有强烈的舞蹈性和韵律感,旋律简单朗朗,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在器乐方面,西北民歌则以马头琴、板胡、二胡等民族乐器为伴奏,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赋予了西北民歌更为深厚的民族特色。

与西北民歌的土味浓厚相比,江南民歌则淡雅柔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婉转和细腻。

江南地区河流纵横,水域众多,气候湿润,四季如春,给予了江南人民温润细腻的性格和优美的环境氛围。

这种环境和氛围促成了江南民歌的水韵之美。

江南民歌的歌词多表现了丰收风调雨顺、家风家训、水乡风情等内容,情感细腻,描写细致入微。

音乐旋律多由起伏不定的音调组成,音符行板,强调音之间的衔接和流畅。

器乐伴奏多采用笛子、古筝、琵琶等轻盈悠扬的乐器,给人一种如丝般柔软的音乐享受。

西北民歌的土味和江南民歌的水韵,源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生活环境,彰显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让中国民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独特的音乐之声。

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之所以各具特色,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西北地区的干旱少雨、炎热多风,山脉与戈壁使人们坚毅、豁达,西北人的性格豪放而坚韧;江南地区的四季如春,河流湖泊纵横,给人们温润细腻的性格。

“西北风”歌曲的艺术特色6页word文档

“西北风”歌曲的艺术特色6页word文档

“西北风”歌曲的艺术特色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歌曲领域涌现了一批主要以西北地区(特别是陕甘地区)民间音乐为素材谱写的流行歌曲,从1986年的《一无所有》和《信天游》开始,至1988年底短短数年间涌现了大量这类风格的歌曲,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祖国赞美诗》和《中华美》等。

这批歌曲“一反当时流行歌曲的特色,以陕西、甘肃等地的民歌素材为基本音乐语素,旋律昂扬,演唱风格刚劲豪迈,歌词具有深刻的反思、回归情绪及现实批判意味,以民间的审美情趣重新体味处于剧烈变革中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

”音乐学者们大多把此类歌曲称为“西北风”歌曲。

当我们回首中国流行歌曲走过的发展道路,“西北风”歌曲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代表了中国流行歌曲的一个发展高峰。

浓郁的西北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品格是“西北风”歌曲具有的重要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西北风格“西北风”歌曲粗犷豪放,质朴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域风格。

西北风格是“西北风”歌曲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这是“西北风”得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歌词来看,“文化寻根”奠定了“西北风”歌词的西北风格基调,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在“西北风”歌曲中得到展现。

“西北风”歌曲也反映和展现了西北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

各种具有文化隐喻意义的西北地区特有的物象或景观常常出现在“西北风”歌词中,如:“黄土地”、“窑洞”和“白杨树”等,赋予了歌词浓郁的西北地域风格。

“西北风”歌曲的西北风格在音乐方面体现得更加显著。

决定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多种,但通常主要取决于旋律的结构形态。

“西北风”歌曲的旋律素材多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

这是形成“西北风”歌曲西北风格的主要原因。

有的“西北风”歌曲是直接从西北汉族民歌中发掘原始素材,如:吸收了“信天游”乐汇的《信天游》;吸收了“花儿”乐汇的《一无所有》;也有的以西北民间音乐的特性旋法进行、调式音阶为旋律基础,如:吸收了“双四度音调框架”的《黄土高坡》,采用了秦腔的“苦音”的《月亮走,我也走》等。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摘要: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西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等,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信天游,会从西北民歌的概况、信天游的特点及结合一些作品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信天游蓝花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西北民歌一、民歌概况中国西北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汉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等族。

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以秦晋为中心,故以秦晋名之。

《诗经》中的“秦风”和二南(“周南”、“召南”)记录了当时的民间歌谣。

“季扎观乐”、“李斯闻铮”的记载,留下了“夏声”、“秦声”、“秦筝”的宝贵资料。

汉魏南北朝以后,西域音乐流行于秦地;隋代,兼收龟兹乐及西域外国音乐于燕乐;唐代,又将胡部新声与法曲道调合奏,促进了中外、汉朝、南北音乐的交流,为中原华夏音乐带来了新声。

并使西北音乐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

秦晋支脉内部按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可分为:秦、晋、陇三个分支。

各分支有不同的流行区域、代表性乐种和音乐风格特点。

其中秦分支指流行于陕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信天游、秦腔、碗碗腔、道情戏、迷糊、西安鼓乐等。

晋分支主要指流行于山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山曲、秧歌、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二人台、山西鼓吹乐、吹打乐、五台山佛教音乐等。

陇分支,主要指流行于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花儿(含汉、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族的花儿)、宴席曲、陇剧、土族鼓吹乐等。

二、信天游为什么会有信天游这种音乐形式?这和当地的地里位置是分不开的。

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

西北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

西北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

韵母 中 的宇 腹和 字
) 下 个 兰 花 花 如 他 是 人
到m i mi I 到 a的音程 跳进 进
尾 几乎 同 一 时 间完 成 这符 台 西 北人 民 直 爽 质 朴 的 性
中 Sh g 变 成 se3 e 1 后鼻 音 变前 鼻音 g
《上去高 山望 平 I 中r 到 s .s l 》 e o o到r e的音程 跳进
河 湾湾 柳

使本 来 自然地 理经 济就 较恶 劣 落后 的西北 雪上 加霜
3 西 北 民歌 的 节奏 特点 西 北 民 歌 的 节 奏 和 唱 词 本 身 的 节 律 特 点 紧 密 相 关

民生 维艰 由此孕 育 了深沉 的凄 凉 这一 基调 于民 歌之 中
西 北 民 歌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晋 西 北 的 山 曲 开 花 调 烂 席 片 内 蒙 古 的 爬 山 调 陕 北 的 信 天 游 和 甘 肃 宁 夏 青 海的 花儿 。 本 文 所 指 的 西 北 民 歌 主 要 指 陕 北 民 歌 信 天 。
分 析西 北 民歌 的语 言 进 行 分 析
① 声
土 地 上 生 生 不 息 的 奋 斗 着 他 们 有 失 望 有 叹 息 但 也 有 追求 有 向往 。在这 种生 存情 境下 蕴 含 着孤寂 凄 而 不 惨 哀 而 不 伤 悲 伤和 辽 阔 高 亢 的西 北 民歌 从 西北
再次
降 7 音 的 使 用 突 出 了凄 苦 的音 乐 风 格 。如
《咱 们 领 袖 毛 泽 东 》

蕾珂之 Y LO RVR0 H 。 j21年2 声 ELW I FTEs 01 朝 E
鞠 中国最具魅力的音乐艺术
@ 调

西北民歌

西北民歌
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文化、语言、语 音、语调。(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势峥嵘, 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 生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 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语言的差异也是不同民歌色 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 言、语音、语调相一致的。其中“花儿”、“信天 游”最具有西北民歌的代表性。)
什么是民歌呢?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
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它反映的是最底 层、最普通人民的பைடு நூலகம்声,因此在内容 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 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
民歌的特点是: 音乐语言简明精练,音乐形 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 多彩。
常见民歌体裁: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 歌。 通常按风格色彩民歌又可划分为: 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 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 彩区。
花儿的特点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 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 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信天游
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基本特点是:一种是旋律高亢辽阔、起 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 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
西北民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各地民间音乐(1)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西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三十里铺》,山西民歌《刨洋芋》。

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较自由,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中原民歌代表曲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江苏民歌《茉莉花》(3)南方民歌代表曲目: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对花》《对鸟》,湖北民歌《幸福歌》风格特点:歌词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蒙古民歌代表体裁:长调《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西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西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

)维吾尔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达坂城的姑娘》各民族代表乐器:藏族(扎木聂)蒙古(马头琴)维吾尔族(冬不拉、弹布尔、手鼓)二、中国民间器乐1.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

2.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分为黄门鼓吹(用于宫廷宴饮)、骑吹(用于帝王贵族的马上演奏)、短箫铙歌(用于祭祀狩猎)、横吹(用于随军演奏)四大类。

3.吹歌:是鼓吹乐的一个类别。

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

因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

4.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演奏乐器有: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

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5.江南丝竹6.广东音乐三. 中国戏剧、曲艺世界三种古老戏剧艺术,即: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1、从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算起,至今有二百多年。

2、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3、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四大艺术特征:唱、念、做、打。

5、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北民歌的特点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

本文描述了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对西北民歌的影响,从而使读者了解西北民歌的特点。

关键词:民歌环境音调音色甩音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了。

西北地区的民歌被称为“真正从泥土里出来的声音”,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西北地区的汉族民歌,既有相统一的一面,又糅合有当地少数民族民歌的音调,也受到江南民歌的影响。

这就是汉族民歌南方、北方风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我们就以西北地区民歌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从体裁上看
西北地区民歌分布十分广泛,包括晋北高原的“山曲”,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和内蒙古的“爬山调”。

而高原山区的地形,使山歌成为这里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体裁,并形成了音调悠长、高亢的特点。

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较差,人民生活困苦,所以只能用高亢的“山歌”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很少用劳动号子、小调。

因此,西北民歌的体裁是以山歌为主,其次是劳动号子和小调。

如谱例1《脚夫调》。

二、从音调上看
西北汉族民歌的曲调常常以主音以及上方四度音和下方四度音
为骨干。

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双四度音调框架”或“双四度音调结构”。

在西北汉族民歌中,这种由双四度音构成的音调很常见,经常在歌曲的一开始就出现,并且形成较大的篇幅,甚至贯穿全曲。

例如陕北的信天游《脚夫调》,全曲除倒数第二小节的第二拍以外,全部由徵、宫、商三个音组成,并四次构成双四度音调。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双四度音调结构的例子,即双四度音调的组成音只有三个,羽调式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并不参与构成双四度音调。

而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中的羽音,其作用就不那么单纯了。

虽然有时仍然作为经过音或装饰音出现,例如在第二、第十五和第二十小节中,但更多的时候,羽音是作为与上方四度的商音构成双四度音调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出现的。

这时,双四度音调结构就是由调式主音sol与其下方四度音re和re下方的四度音la组成的,而主音的上方四度音do,则变成经过音。

三、从音色和甩音上看
如果说音调结构是各色彩区民歌音乐特征的主要区分标志,那么,对音色和甩音方式的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将可能成为我们区分色彩区内部色彩片之间差异的依据之一。

陕、甘、青一带民歌的演唱者经常使用涩滞和不那么圆润的音色,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山西和河北的平山
县一带。

另外,陕、甘、青一带的民歌常有真假声结合延长的现象,尤其是在山歌中。

相比之下,甘肃、青海一带的民歌用假声更多些,其延续的时值也更长些。

甩音是一种在音调下行的过程中插以短实质的反向上行的装饰
手法。

甩音常用假声演唱,其时值往往比谱子上记录出来的要短,甩到后马上离开。

这种情形在陕、甘、青一带的民歌中会出现,如谱例1《脚夫调》,第三小节的第二个音(高音do)。

还有一种甩音出现在音乐中长时值的拖腔后面,其时值常比上述那种甩音长些,用假声延长来突出音色的虚、实对比,听起来很动人。

由于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深刻影响,造成了西北民歌体裁、音调和音色、甩腔等方面的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我国每个民族都具有属于自己特定的民歌风格,使我们中国的民歌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并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杜亚维:西北汉族民间音乐的音调结构[j].中国音乐,1983(4).
[5]宋大能.民间歌曲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作者单位: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