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报表与标签设计及应用

合集下载

第10章 Access 2003综合应用实例

第10章 Access 2003综合应用实例

图10-15 “显示表”对话框
10.8.1
“学生子窗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图10-16 “查询设计器”窗口
3) 将以下字段拖入到查询设计器网格中:course.coursename、student. name、department、class.classname、teacher.teacher、student.studen
10.8.2
“学生”窗体设计
图10-20 “子窗体向导”对话框
10.8.2
“学生”窗体设计
图10-21 子窗体属性
4)在文本框中输入“学生子窗体”,然后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10.8.2
“学生”窗体设计
5) 设置子窗体与主窗体的连接字段:在主窗体上右键单击,选择 “属性”命令,在“属性”的对象列表框中选择“学生子窗体”。 6) 然后选择“数据”选项卡,设置其连接主字段和连接子字段都为 “studentID”,如图10-21所示。 7) 然后保存,学生窗体设计完毕。
10.2 系统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功能上要实现对教师、学生以及课程的有效管理,教学管 理人员和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全校教师信息、院系信息及学生 信息的管理,进行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等。
10.2.1
需求分析
1)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维护教师信息、院系信息。 2)教师通过系统维护学生考勤、成绩信息。 3)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系统设置课程信息、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10.4.3
设计表之间的关系
图10-7 “编辑关系”对话框
④ 依次将其他相关表之间创建关系。
10.4.3
设计表之间的关系
本例中7个表之间的关联字段分别为:course.courseID和score.courseI D;student.studentID和score.studentID;class.classID和student.classID; teacher.teacherID和course.teacherID;department.departID和teacher.dep artID;department.departID和class.departID。 ⑤ 关系创建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然后将“关系”窗口关 闭,完成关系的创建,如图10-8所示。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案例教程 第10章-数据库综合操作案例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案例教程 第10章-数据库综合操作案例
(2) 在报表的主体节区添加一个文本框控件,显示“姓名”字段值。该控件放置在距 上边0.1厘米、距左边3.2厘米的位置,并命名为“tName”。 (3) 在报表的页面页脚节区添加一个计算控件,显示系统年月,显示格式为: ××××年××月(注意:不允许使用格式属性)。计算控件放置在距上边0.3厘米、距 左边10.5厘米的位置,并命名为“tDa”。 (4) 按“编号”字段的前4位分组统计每组记录的平均年龄,并将统计结果显示在组页 脚节区。计算控件命名为“tAvg”。
10.1 综合案例1
2. 简单应用 在“第10章综合操作案例1”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 “tCourse”、“tScore”和“tStud”,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 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党员记录,并显示“姓名”、“性别”和“入校时间”三列信息,所建查询命 名为“qT1”。 (2) 创建一个查询,当运行该查询时,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请输入要比较的分数:”,输入要进行 比较的分数后,该查询查找学生选课成绩的平均分大于输入值的学生信息,并显示“学号”和“平均 分”两列信息,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 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统计并显示各班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统计显示结果如图10-1所示。要求: 直接用查询设计视图建立交叉表查询,不允许用其他查询做数据源,所建查询命名为“qT3”。 (4) 创建一个查询,运行该查询后生成一个新表,表名为“tNew”,表结构包括“学号”、“姓名”、 “性别”、“课程名”和“成绩”等五个字段,表内容为90及90分以上的或不及格的所有学生记录, 并按课程名降序排序,所建查询命名为“qT4”。要求创建此查询后,运行该查询,并查看运行结果。
10.1 综合案例1
3. 综合应用 在“第10章综合操作案例1”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accdb”,其中存在 设计好的表对象“tStud”和查询对象“qStud”,同时还有以“qStud”为数据源的 报表对象“rStud”。请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报表设计: (1) 在报表的报表页眉节区添加一个标签控件,名称为"bTitle”,标题为”2017年入学 学生信息表”。

成本会计第十章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成本会计第十章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 际产量*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 际平均单位成本)
2)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2)按成本项目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如: 表10—8)
将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汇总,
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确定材料、 人工和制造费用的降低情况。
3)按成本性态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 情况
将全部产品成本按成本性态汇总,将实
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确定变动成本与 固定成本的降低情况。
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选定的基准数据进行对
比,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借以了解成本
管理中的业绩与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计划(定额)比,揭示计划(定额)的执行情 况;
•与上期(上年同期)比,考察成本的变化趋势; •与本企业历史(行业)先进水平比,发现存在的
差距
要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指标内容 •计算口径 •计算时间
(2)替代产品产量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计划品种结构 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3)再替代产品品种结构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实际品 种结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4)再替代产品单位成本后降低额=[总实际产量x实际品 种结构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2 简化法即余额推算法
1) •先计算由于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使可比产品成本降 低额计划未完成的(或超额完成) 的金额,即少(或多)降 低成本额 。 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二级VF学习讲义 (1)第一章前言――从零开始 (2)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3)第2章V ISUAL F OX P RO 程序设计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V ISUAL F OX P RO 数据库及其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查询与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表单设计与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菜单设计与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报表的设计和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10章 政府单位会计报表与报告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10章 政府单位会计报表与报告
31
第二节 预算会计报表
第1节 第第二2节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本节介绍政府单位预算会计报表的内容,讲解各 项预算会计报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 预算会计报表的含义与内容 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 Hedongping
32
一、预算会计报表的含义与内容
(一)预算会计报表的含义 预算会计报表是政府单位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以表格形式概 括反映政府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书面文件。 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
4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与内容
(二)财务报表的内容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政府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 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 附注
5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与内容
1.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政府单位会计根据财务会计账簿数据编制的, 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表格。政府单位会 计报表包括: 资产负债表 收入费用表 净资产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
8
二、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政府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 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政府单位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
提供反映会计期末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承担的债务 和形成的净资产情况的会计信息。 资产负债表由表首标题、编报项目、栏目及余额组成。
9
二、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1.表首标题 资产负债表的表首标题包括报表名称、编号(会政财01 表)、编制单位、编报时间和金额单位等内容。 资产负债表反映政府单位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属于 静态报表,需要注明是××××年××月××日的报表。 按编报时间的不同,资产负债表分为月末资产负债表和 年末资产负债表。
10

《智能财务基础》PPT第10章-可视化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智能财务基础》PPT第10章-可视化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 Viktor Mayer Schönberger 在《大数据时代》 一书中阐明了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一系列变革, 其中包括人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的三个转变。
➢ 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在保证数据获取、整理 和分析效率的基础上对可视化的持续性、分 析的深入性和决策支持力度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服务导向性也更高。
12
10.3.1 存货分析
2.建立度量值和辅助列
库存量 = sum('存货明细'[库存数量]) 销售金额 = sum('存货明细'[销售额]) 库存金额 = sumx('存货明细',[库存数量]*[零售价]) 销量零售额 = sumx('存货明细',[销售数量]*[零售价]) 销售数量 = sum('存货明细'[销量]) 款式数量 = calculate(distinctcount('存货明细'[货号]),'存货明细'[库存数量]>0) 零星款式数量 = calculate(distinctcount('存货明细'[货号]),'存货明细'[库存数量]>0&&'存货明细'[ 库存数量]<6)
获取 分析 过滤 挖掘 表述 修饰 交互
➢ 以我们常用且熟悉的Excel制图为例,首先我们需要从各个地方获取需要加以分析的数据,例如,当 获取一个企业各年的销售数据时,我们需要从企业的销售部门提取详细的销售记录。之后,经过对不 同类别的销售记录进行排序等分析方式发现这些数据不同的价值再对其进行筛选,保留对自己进行分 析和决策有用的信息,之后再深入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完成数据的整理、加工之后,便可在Excel中 生成相应的图像,再根据我们要分析的具体事项选择最实用的图表类型进行修饰。最后,我们也可以 根据自己的分析方向添加一些相对便捷的操作方式方便我们更主动地发现和思考。

数据库建立和打印报表

数据库建立和打印报表

02
页面设置与打印
打印注意事项
10.3 打印报表
对报表的预览结果满意后,就可以进行打印。打印过程一般分为两步:页面设置和实施打印。 Nhomakorabea01
页面设置
02
实施打印
03
10.3.1 页面设置与打印
01
报表无任何记录则取消打印
02
处理页眉或页脚
打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0.3.2 打印注意事项
第10章 建立和打印报表
报表是专门为打印而设计的特殊窗体,Access 2007中使用报表对象来实现打印格式数据功能,将数据库中的表、查询的数据进行组合,形成报表,还可以在报表中添加多级汇总、统计比较、图片和图表等。建立报表和建立窗体的过程基本相同,只是窗体最终显示在屏幕上,而报表还可以打印出来;窗体可以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而报表没有交互功能。本章将介绍与报表设计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编辑与修改报表内容 打印报表的注意事项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10.1 创建报表
报表是数据库的又一种对象,是展示数据的一种有效方式。同窗体一样,在报表中也可以添加子报表或者控件。 报表节的概念 使用报表工具快速创建报表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使用标签工具创建标签 使用空白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如果使用报表工具或报表向导不能满足报表的设计需求,那么可以使用空白报表工具从头生成报表。当计划只在报表上放置很少几个字段时,使用这种方法生成报表将非常快捷。 1.5 使用空白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10.1.6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使用报表向导可以很方便地创建报表,但使用向导创建出来的报表形式和功能都比较单一,布局较为简单,很多时候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时可以通过报表设计视图对报表做进一步的修改,或者直接通过报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vf课件第九章报表设计

vf课件第九章报表设计

2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例8-1】利用报表向导设计学生成绩报表,要求输出学生学号、姓名、课 程代号、成绩并保存为“REPORT1”。
① 启动报表向导 :因为本例报表数据基于两个表(STUD和SC),所以在 “向导选取”对话框中应选择“一对多报表向导”
② 选择父表字段: 在如图中选择数据表STUD, 从“可用字段”列表中选择“学号”, 单击左边的左箭头按钮, 或者直接双击“学号”字段, 该字段会自动出现在“选定 字段”列表中,同样方法 添加姓名、班级字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整图片
当图片与图文框的大小不一致时,需要在“报表 图片”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选项来控制图片的显示 行为
●“裁剪图片” :图片将以图文框的大小显示图片
●“缩放图片,保留形状” :图文框中放置一个完整、 不变形的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填满整个图 文框
(1)打开“项目管理器”,选择“文档”选项卡,从 中选择“报表”。然后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 的“新建表单”对话框中单击“报表向导”按钮。
(2)在系统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或者 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 框,在文件类型栏中选择“报表”。然后单击“向 导”按钮。
(3)在系统菜单中选择【工具】|【向导】|【报表】 命令。
(2)绘图控件
绘图控件包括线条、矩形和圆角矩形。在“报表控件”中 选择相应的绘图控件,然后在报表的一个带区拖曳鼠标,将 生成相应的图形。
(3)域控件
域控件的添加和布局是报表设计的核心,用于打印表或视图 中的字段、变量和表达式的计算结果
24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① 添加域控件

vfp6.0课件

vfp6.0课件
SCATTER [FIELDS <字段名>] to <数组>
2) 数组 当前记录
GATHER FROM <数组> [ FIELDS <字段名> ]
演示操作
Visual FoxPro 6.0 第二章
第一节 VFP6.0数据
返回目录
数据类型: 常量: 算术运算符:+, , *, / , %, ^(**) 变量: 字符(日期)运算符: +, 运算符: 函数: 关系运算符:<,<=,>,>=,=,= =,<>,$ 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not(!) and or
第一节 数据库简介
返回目录
信息: 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 是对数据
库统一管理的计算机硬件和 软件资源的统称。具体由五 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 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 台和软件平台。
Visual FoxPro 6.0 第一章
第一节 VFP6.0数据
返回目录
数据类型: 常量: 变量: 运算符: 函数: 表达式:
变量 是在命令和程序运行过
程中允许变化的量。变量有内存 变量和字段变量两类。变量要先 定义后才能使用。字段变量和内 存变量可以同名,系统默认的是 字段变量优先,要用内存变量需 在变量名前加M.或M->。
第一节 数据库简介
返回目录
信息: 数据: 数据处理: 数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数据独立性 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Visual FoxPro 6.0 第一章
第二节 关系数据库
返回目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10章chu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10章chu

7
• FrontPage2000基本操作 建立新站点——开始-程序-文件-新建-站点-选定只有一个 网页的站点-指定新站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按照系统的默认设置建立起来的站点如教材P211所示。
8
• 创建网页——开始-程序-文件-新建-网页-在新建对话框 中进行选择。如下图所示:
9
• 导入网页操作: 从“文件”菜单中选择“导入”命令,进入“导入”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有三个按钮可供选择,即导入 单个网页;导入文件夹中的所有网页;导入站点。如 下图所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 FrontPage2000中的视图操作(6种)
• 网页视图—网页的创建、编辑、预览等操作均在此视图中进行。 该视图窗口底部有三个标签:普通、HTML和预览,它们分别控 制网页以普通方式、HTML方式进行编辑或是预览网页的效果。
6
• 文件夹视图——站点显示为一组文件和文件夹。 “文件夹”视图 对于站点的作用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对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的 作用和操作基本相同。在文件夹中的操作自动的修改相应的链接。 • 报表视图——可以方便了解当前站点的文件内容、更新链接情况 组件、修改所有文件列表及变化情况等信息。需要了解站点详细 情况时,使用报表视图。 • 导航视图——可方便地观察站点的链接结构,这个结构很像一个 单位或组织的结构图。其中主页位于顶部,其他的网页归入下面 各层中。在该视图中可以很直观地浏览网站内网页之间的链接关 系,同时也可以通过鼠标将结构图中的网页拖到新位置来改变链 接结构。 • 超链接视图——将当前站点显示为链接文件的一个网络,它们表 示了站点中各个网页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 超链接视图就像一个 地图,表明站点中的超链接路径。 • 任务视图——主要用来创建和管理任务。在视图中列出了当前站 点中的“任务”,即当前站点中尚未完成的项目。

预算管理第10章超越预算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预算管理第10章超越预算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超越预算理论的提出为这种整合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 路。
重要概念
超越预算 滚动预算 目标原则 资源配置原则
传统预算执行中的另一弊端是跨度时间内资源资金的预先分配,容 易导致资金的“宽打窄用”和“预算余宽”现象;预算成为部分经 理人获取私利的工具和获得业绩考评奖励的桥梁;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 员工对资金的使用仅是完成预算目标。而超越预算鼓励管理 者通过合理调配资源、物尽其用地来适应短期变化的需要, 资源的 分配不局限于年度预算,同时赋予管理者在必要情况下自主利用的权 力, 是按需调配资源。
2.超越预算在预算执行上的优势
传统的预算以静态预算为主, 超越预算采用动态预算, 以阶段性或 中短期的目标作为替代,这使得管理层能随时掌握企业目前的经营 状况和市场地位及前景。由此可见,传统预算模式在执行过程中成 为了约束员工的工具。超越预算强调决策的分权化和权力下放,要 求不同部门之间关系对等、自由决策、绩效责任自担,因此它需要 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协同。
第一节 传统预算的不足与超越预算概念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传统预算的不足
表10-1 企业环境的变化趋势
项目
持续的变化
不可预测的、非连续的变 化
时间 20世纪90年代之前
20世纪90年代之后
股东要求 股东要求利润提高
股东要求业绩一流
主导资本 以财务资本为主导
以智力资本为主导
改革
改革稳步前进
改革迅速
第二节 超越预算及其主要内容
一、超越预算的概念 二、超越预算的基本内容 三、超越预算对传统预算的改进
二、超越预算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是动态的财务预测和计划 第二部分是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系
统。 第三部分是以相对标准为基础设计的激励机

U8第10章UFO报表系统

U8第10章UFO报表系统

第十三章 UFO报表1. 操作流程1.1启动和退出UFO报表1.1.1 启动UFO报表成功安装UFO报表后,将在Windows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自动加入一项“U8管理软件”。

点取此项后出现下级菜单,再点取其下级菜单中的“财务会计”中的“UFO报表”后可以启动UFO报表。

1.1.2 退出UFO报表下面的方法都可以退出UFO报表:点取【文件】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点取【退出】,可以退出UFO报表。

按[ALT+F4]键,可以退出UFO报表。

点取屏幕右上角的〖关闭窗口〗按钮可退出UFO报表。

1.2 制作一个报表的流程在以下步骤中,第一、二、四、七步是必需的,因为要完成一般的报表处理,一定要有启动系统建立报表、设计格式、数据处理、退出系统这些基本过程。

实际应用时,具体的操作步骤应视情况而定。

第一步启动UFO报表,建立报表点取Windows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U8管理软件”后出现下级菜单,再点取其下级菜单中的“财务会计”中的“UFO报表”后可以启动UFO报表。

启动UFO报表后,首先要创建一个报表。

点取【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将自动创建一个空的报表文件,文件名显示在标题栏中,为“report1”。

这时可以在这张报表上开始设计报表格式,在保存文件时用自己的文件名给这张报表命名。

第二步设计报表的格式报表的的格式在格式状态下设计,格式对整个报表都有效。

可能包括以下操作:●设置表尺寸:即设定报表的行数和列数。

●定义行高和列宽。

●画表格线。

222●设置单元属性:把固定内容的单元如“项目”、“行次”、“期初数”、“期末数”等定为表样单元;把需要输入数字的单元定为数值单元;把需要输入字符的单元定义为字符单元;设置单元的字型、字体、字号、颜色、图案、折行显示等。

●定义组合单元:即把几个相邻单元合并成一个使用。

●设置可变区:即确定可变区在表页上的位置和大小。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确定关键字在表页上的位置,如单位名称、年、月、日等。

VFP实用第10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VFP实用第10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9
2. 系统分析
数据对象和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对象和数据流程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工作。 在此阶段要收集全部数据资料,如学生登记表、学生成 绩表、教学计划等。 还要了解用户想从数据库中获得哪些信息,需要对数据 进行哪些处理以及对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等。 经过分析将数据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用E-R图来描述,成 绩管理系统的E-R图在2.1节已介绍。
教研组名称 企业管理 计算机
英语 财会 经济 营销 文法 数学 体育
专业编码 11 12 13 21 22 23 41 51 52 61
专业名称 企业管理 物业管理 酒店管理 计算机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16
(2) 编码设计
班级编码为4位数字:年级编码(2位)+专业编码(2位)。 例:09级计算机班的班级编码为“0921”,其中“09”是入学年份, “21”是计算机专业的编码。
设计以及处理过程设计。
3
10.1 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4.系统实施 按照系统的设计要求,建立新系统。 包括:创建项目;在项目中建立数据库和表;完成表单、报 表、菜单等文件的设计和调试;再设置主程序,将项目中的
文件连编成一个应用程序。
5.运行与维护 测试通过的软件交付用户使用,在使用中有可能会发现新的 问题,此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扩充,使
经过初步调查,确定系统的开发目标和应用范围。 2.系统分析
经过详细调查,分析用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以及软件要处理的 数据对象和数据流程;
然后确定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即弄清楚系统要“做什么”。 3.系统设计
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案,即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又包括:编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和人机界面

非计算机应专业教材

非计算机应专业教材
非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材
李明 科学出版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了解报表的概念 了解菜单系统的组成 掌握报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录
10.1 创建报表 10.2 设计报表
第十章 报表设计
10.1 创建报表 在信息系统中,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存储后,不仅用于信 息查询等日常信息管理,还经常从系统中筛选和提取各种所需的数据, 并以各种报表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出。 报表是由数据源和布局两部分组成: 数据源通常是指数据库的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通过视图和查询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和分组; 报表的布局则定义了报表的打印格式。当在数据库中建立了视图和查 询后,便可以着手设计相应的报表。
用于多次添加同一类型的控件而不用重复选定该类型 的控件
1、插入域控件
添加域控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数据环 境”(选样菜单“显示”,单击“数据环境”,打开数 据环境设计器)中直接把字段拖拽到“报表设计器”, 然后再根据需要调整布局;二是通过报表工具栏插入域 控件。
1)选择菜单“显示”,单击“报表控件 工具栏”,打开“报表控件”工具栏。
一对多的含义与表单创建中的一对多是一致的, 即该报表中的内容涉及到两个表中的字段,一个称 为“父”表;另一个则称为“子”表。两者之间必 须至少有一个公共字段。另外,对于该公共字段, 在父表中要设置成主索引,在子表中只须设置成普 通索引。
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对多报表,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打开数据库,并保证数据库中有一对多关联表。 2)在“向导选取”窗口,选取报表向导类型(一对多报表向导)。 3)确定数据来源。 4)确定父、子表中可用字段。 5)确定父、子表中的关联。 6)确定报表中数据的排列顺序。 7)确定报表样式。 8)预览报表和打印报表。

第10章Excel基础

第10章Excel基础

10.1.2 更多的行、列和更宽松的限制
• Excel 2007在各项限制上都有了极大提高,具体如下所示。 • 1.行、列限制 • Office XP及之前的版本都是以IV结束,也就是说每个工作表中最多
有256列和65,536行。Excel 2007支持每个工作表中最多有1,000,000 行和16,000列。具体来说,网格为1,048,576行乘16,384列,与之前 的版本相比,行数增加了15倍,列数增加了63倍。 • 2.格式数量限制 • Excel 2007可以在同一个工作薄中使用无限多的格式类型,不再局限 于4000个的格式上限。每个单元格的单元格引用数量也由8000增加到 无限制。 • 3.内存管理 • 为了改进Excel 2007的性能,内存管理已从1GB增加到2GB,并且支持 双处理器和多线程芯片集,在大量公式的大型工作表中工作时运算速 度更快。 • 4.更多颜色支持 • Excel 2007支持16,000,000种颜色。
10.1.8 增强的Excel表格功能
• 在Excel 2007中,可以使用新用户界面快速创建、 格式化和扩展Excel表格来组织工作表上的数据, 以便更容易使用这些数据。下面列出了针对表格 的新功能或改进功能,如图10.11所示。
10.1.9 Leabharlann 的图表外观• 在Excel 2007中,可以使用新的图表工具轻松创建能有效交流信息的、具有专业水准 外观的图表。基于应用到工作薄的主题,新的、最具流行设计的图表外观包含很多特 殊效果,例如三维、透明和柔和阴影。
• 功能区为Excel 2007新增的内容,其功能与Excel 2003中 的下拉菜单类似,但比前版本更加直观、方便。用户只需 在功能区中单击按钮即可完成各种功能。当鼠标指向功能 区中的按钮时,会出现一个浮动窗口,显示该按钮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报表与标签设计及应用打印报表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

VFP提供了设计报表的可视化工具—报表设计器。

利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不仅可以按指定格式打印出表中相应数据内容,而且还具备了数据计算、统计、自动布局等功能。

标签是一种特殊格式的报表,是多列布局的报表,它的创建、设计方法与报表基本相同。

报表文件的扩展名为FRX,标签文件的扩展名为LBX。

在报表和标签文件中并不存储数据源中的每个数据,仅存储数据的位置和格式信息。

10.1 创建简单报表报表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数据源和数据布局。

数据源指定了报表中的数据来源,报表的数据源通常是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也可以是临时表、查询或视图;数据布局指定了报表中输出内容的位置及格式。

简单地说,报表就是在指定的数据源中提取数据,按照布局定义的位置及格式输出数据。

VFP提供了报表向导、报表设计器和快速报表3种创建报表的方法。

10.1.1 报表布局在创建报表之前,首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表格式。

报表布局就是定义报表的打印格式。

4种类型报表的布局格式如图10.1,在表10.1中对各类报表布局进行说明。

图10.1 报表布局格式表10.1 报表布局类型说明10.1.2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报表向导”是创建报表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回答报表向导提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报表设计。

报表的数据源可以是表、临时表或视图。

启动报表向导的方法如下:方法一:“文件”菜单→“新建”→选择“报表”→“向导”按钮。

方法二:常用工具栏上“新建”→选择“报表”→“向导”按钮。

方法三:项目管理器中“文档”选项卡→“报表”→“新建”按钮→“报表向导”。

方法四:“工具”菜单→“向导”→“报表”,直接打开报表向导。

启动报表向导后,首先弹出“向导选取”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有“报表向导”和“一对多报表向导”两个选择。

如果报表的数据源是一个表,则选取“报表向导”;如果报表的数据源包括父表和子表,则应该选取“一对多报表向导”。

然后按向导的提示步骤即可生成一个简单的报表文件。

【例 10.1 】使用报表向导建立学生成绩报表(Xscjbb.frx),用来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学院、课程和总分,并且按照总分由高到低排列。

(1)打开数据源:在命令窗口中键入:Use Xsxxb,打开Xsxxb.dbf文件作为该报表的数据源。

(2)打开报表向导:“文件”菜单→“新建”→选择“报表”→“向导”按钮,出现了“向导选取”对话框。

本例的数据源是一个表,故选择“报表向导”。

(3)使用报表向导:设置报表中出现的字段(如图10.2),在“数据库和表”列表框中可以选择报表的数据源,默认的数据源是前面已打开的Xsxxb表;在“可用字段”列表框中自动显示表中的所有字段,依次双击学号、姓名、性别、学院、课程和总分字段名后,在“选定字段”列表框中就显示出这些将在报表中输出的字段。

(4)分组记录:设置数据分组方式,只有先按照分组字段建立索引之后才能进行分组。

最多可以进行3级分组。

在此例中不需要分组,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5)选择报表样式:设置报表的样式,有经营式、帐务式、简报式、带区式和随意式。

选择“帐务式”,单击“下一步”。

(6)定义报表布局:如图10.3,通过对“列数”、“字段布局”和“方向”的设置来定义报表布局。

图10.2 报表向导-“字段选取”图10.3 报表向导-“定义报表布局”列数:定义报表的分栏数。

字段布局:定义报表是列报表或者是行报表。

方向:定义报表在输出时打印纸的打印方向是横向还是纵向。

(7)排序记录:设置记录在报表中出现的次序。

最多可以设置3个排序字段。

在“可用字段或索引标识”列表框中双击“总分”字段,选中“降序”选项,使报表中的数据按照总分字段降序排列。

(8)完成:可以选择“保存”、“保存报表并在报表设计器中修改”或“保存并打印报表”。

通常在打印报表前,应先单击“预览”按钮查看一下效果。

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将报表保存为文件名为Xscjbb.frx的报表文件。

10.1.3 使用“快速报表”创建报表除了使用报表向导之外,还可以使用VFP的“快速报表”功能快速创建格式简单的报表。

即“快速报表”功能可以将一个表或视图中的所需字段快速添加到报表文件中,形成一个简单格式的报表。

【例 10.2 】使用“快速报表”功能建立学生信息报表(Xsbb.frx),用来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和民族码。

(1)新建空白报表:打开报表设计器,新建一个空白的报表。

方法:“文件”菜单→“新建”→选择“报表”→“新建文件”按钮。

(2)设置数据源:“报表”菜单→“快速报表”,系统首先弹出“打开”对话框,用户选择一个在报表中所要使用的数据源,该例选择Xsb.dbf。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快速报表”对话框(如图10.4)。

图10.4 “快速报表”对话框(3)设置“快速报表”:在“快速报表”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功能如下:字段布局:系统提供两种报表的字段布局方式,分别是列布局与行布局。

列布局是使字段从左向右的横向排列,而行布局是使字段从上向下的竖向排列。

标题:若选中该复选框,表示自动为每一个字段添加一个字段名标题,否则不自动添加。

添加别名:若选中该复选框,则自动在报表中每个字段前面添加表别名,否则不自动添加。

将表添加到数据环境中:若选中该复选框,则自动将表添加到数据环境中。

字段:单击“字段”按钮,显示“字段选择器”对话框,可以在其中选择要在报表中显示的字段。

此例首先选定为列布局,并将“标题”、“添加别名”和“将表添加到数据环境中”3个复选框的内容都选中。

然后单击“字段”按钮,在“字段选择器”窗口中分别双击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和民族码字段,将其加入到右侧的“选定字段”列表中去,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字段的选择。

(4)预览、保存报表:经过前面的操作后,单击“快速报表”窗口中的“确定”按钮,此时在“报表设计器”窗口中出现了刚刚建立的学生信息报表。

然后单击系统菜单项“显示”菜单→“预览”,在屏幕中浏览该报表的输出形式,最后保存为Xsbb.frx 报表文件。

10.2 设计报表无论使用“报表向导”创建的报表,还是利用“快速报表”功能创建的报表,都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格式过于简单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

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报表设计器”为新建的空白报表设计其布局、设置报表的数据源、添加报表控件及指定数据在页面中的位置等,也可以使用“报表设计器”修改已经创建的报表文件,使其能够达到用户的要求。

10.2.1 打开“报表设计器”1. 新建空白报表打开“报表设计器”,新建一个空白的报表的方法有:方法一:“文件”菜单→“新建”→选择“报表”→“新建文件”按钮。

方法二:项目管理器中“文档”选项卡→“报表”→“新建”按钮→“新建报表”。

方法三:使用Create Report命令。

命令格式:Create Report <报表文件名>【例 10.3 】在命令窗口中键入:Create Report Xsbb2. 打开已经建立的报表生成报表文件以后,可以利用“报表设计器”进一步设计报表。

打开报表文件的方法如下:方法一:“文件”菜单→“打开”→“文件类型”选择“报表”→双击需要修改的报表文件。

方法二:使用Modify Report命令。

命令格式:Modify Report <报表文件名>【例 10.4 】在命令窗口中键入:Modify Report Xsbb10.2.2 报表设计器简介前面的方法可以打开“报表设计器”窗口,如图10.5。

图10.5 “报表设计器”窗口1. 报表带区从图10.5中可以看出,一个报表被多条带状标识栏分隔成了若干区域,每一区域称为报表的一个带区。

报表中可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带区,每个带区的名称在带区下面的标识栏上显示。

带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控制数据在页面上的打印位置,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带区的数据。

首次启动报表设计器时,报表布局中包含3个基本带区,分别是“页标头”带区、“细节”带区和“页注脚”带区。

“页标头”带区:相当于报表的页眉区。

系统在每页顶端打印一次该带区的内容,通常是该列要打印字段的字段名。

“细节”带区:相当于报表的内容区,是报表中最主要的带区。

用来输出表记录内容,系统每条记录打印一次,打印的总次数由表中实际记录个数决定。

“页注脚”带区:相当于报表的页脚区。

系统在每页底端打印一次该带区的内容,通常是页号、时间等内容。

系统除了这3个带区外还有其它带区。

每个带区的用途以及添加方法参考表10.2。

表10.2 报表带区用途及添加方法带区名称用途添加方法标题每个报表开头一次,可以放置报表标题、公司标志等从“报表”菜单中选中“标题/总结”页标头每页一次,可以放置日期、列报表的启动“报表设计器”自动添加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信息保存在不同的带区中。

在“报表设计器”窗口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带区的高度。

只要将鼠标指针指向要调整高度的带区的标识栏,参照左侧标尺拖动鼠标,即可调整带区到合适的高度。

2. 数据环境设计器创建报表时,应先为报表指定数据源。

如果一个报表的数据源总是相同的,就可以把数据源添加到报表的“数据环境设计器”中。

每次打开、运行报表时,系统会自动打开数据环境中定义的表和视图作为数据源。

关闭报表时,系统会自动关闭已经打开的数据环境中的表和视图。

打开数据环境设计器方法一:在“报表设计器”窗口中右击鼠标→“数据环境”。

方法二:在“报表设计器”窗口打开的情况下,“显示”菜单→“数据环境”。

在“数据环境设计器”中添加、删除表添加表的方法:在“数据环境设计器”窗口中右击鼠标→“添加”。

删除表的方法:在“数据环境设计器”窗口中选中要删除的表,按Delete键。

如果添加进来的两个数据库表之前已经建立了永久关系,那么此关系也会自动带入到“数据环境设计器”中。

利用数据环境,在报表中添加控件:与表单的数据环境相同,系统允许将报表数据环境的表中字段直接拖拽到“报表设计器”的适当位置,生成相应控件。

设置报表中记录的顺序:默认情况下,输出报表中的记录顺序是数据源表中的物理顺序。

如果想要按照一定顺序输出报表中的记录,需要为数据环境中的表或视图设置索引。

方法:在“数据环境设计器”中,右击表或视图,选择“属性”,然后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Order”属性的属性值作为排序关键字。

注意:“Order”的属性值只能在该表中已经建立的索引标识中选择。

3. “报表控件”工具栏定义好报表布局和设置数据环境之后,就要开始添加报表控件了。

通常情况下,在打开“报表设计器”窗口的同时,“报表控件”工具栏会随之自动打开。

如果没有打开或者工具栏被关闭了,则可以通过单击“显示”菜单→“工具栏”,选中“报表控件”,将“报表控件”工具栏再次打开。

通过“报表控件”工具栏,可以向报表中添加各种类型控件,该工具栏中各图标按钮的功能如表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