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晏平: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共95页文档
科技成果——浅层地(热)能同井回灌技术及装置
![科技成果——浅层地(热)能同井回灌技术及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295c2e3b5fbfc77da369b1aa.png)
科技成果——浅层地(热)能同井回灌技术及装置适用范围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节能,使用于酒店、住宅、商业、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等民用商用中央空调或者需要供暖的区域行业现状以鑫港假日酒店项目为例,改造前采用多井回灌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建筑面积为12000m2,检测了三个月的数据从2013年12月17日-2014年3月17日3个月的捡测数据表明,能耗为81.8tce,碳排放量为215t。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用先进的钻井成井工艺,在井内安装“浅层地热能同井回灌”装置。
地下水抽取上来后,将水中携带的低位地热能量交换给热泵系统,释放能量以后的水又回到同一口井内。
回水通过井内抽灌换热装置,将回灌水按照设计的流量分三到四层回灌到井周围的土壤和滤料层中。
水在回灌过程中与土壤进行热交换,使其采集了地热能量,能持续、恒定地供应制冷、制热所需的能量。
2、关键技术浅层地热能同井回灌技术采用独特的成井工艺,井孔直径为800mm,井深为150-260m,井管采用直径为377mm的花管,空间四周添加了250mm厚,标准颗粒直径为3-5mm的石英砂,改变了现有的地质结构。
解决不同地质灌通问题,多路回水在高压作用下,实现了100%回灌,不浪费地下水资源。
四周都是滤料层为标准颗粒石英砂,降低了水流的流速,延长水与土壤的交换,提高了换热量,使出水温度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保证了运行这一技术节能的稳定性。
3、工艺流程从潜水泵抽出通过抽水管,经水处理装置进入主机换热后,换热后的水经过回水装置分流到井下三到四层的回水空间,回水经过和滤料层土壤层和水换热后又回到出水点,这一循环周而复始的进行。
回水点的设置是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情况去设置。
水一直在密闭循环,对水质无污染。
主要技术指标多路同时回水,实现等量的出水、回水,可实现100%回灌,不浪费水资源,节能效果显著,比常规空调节能40%左右。
整个系统能效指标可达6.5以上。
技术水平1、技术鉴定及获奖情况此项技术获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共7项,2015年8月14日已经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回灌率100%,节能效果显著,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技术和发展前景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技术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b1d1293f5335a8103d22022.png)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技术和发展前景浅层地热能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恒温带至200m埋深),温度低于 25?,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
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资源的一部份。
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
浅层地热能通过热泵技术进行采集利用后,可以为建筑物供暖,较常规供暖技术节能50%到60%,运行费用降低约30%到40%。
浅层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再生迅速,利用价值大。
目前中国浅层地热能主要通过水源热泵和地源热备技术采集。
不但可以满足供暖需求,同时也直接降低了排放的污染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1前言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贮存的热能,它包括地球深层由地球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及地球浅层由接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能。
前者以地下热水和水蒸气的形式出现,温度较高,主要用于发电、供暖等生产生活目的,其技术已基本成熟,欧美国家有很多用于发电,我国则多用来直接供热,这种地热能品位较高,但受地理环境及开采技术与成本的影响因而受限较大;后者由太阳能转换而来,蕴藏在地球表面浅层的土壤中,温度较低,但开采成本和技术相对也低,且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建筑物的供暖与制冷,因而受到了暖通空调及节能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球表面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库。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量的2000倍,只是由于太阳能能流密度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大,使得对这部分热能的直接利用困难较多。
但实际上,温度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面至地下10m之间的区域内,从10m深度再往下,大地温度就稳定在当地全年的平均气温上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个温度都在15?左右,如果把这样的温度搬运到地面上来稍做处理,就可成为很好的空调系统,这就是目前浅层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浅层地热能利用通常需借助于热泵,它是一项新兴绿色节能技术。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五)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4f8c97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a.png)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改革方式。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个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当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燃煤供暖方式存在着燃煤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能源进行供暖、制冷和其他能源利用的一种方式。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热能采集:通过地下管道系统将地下浅层地热能采集到地面。
2. 能源转换:将采集到的地热能通过换热器转换为供暖或制冷所需的热能或冷能。
3. 能源利用:将转换后的热能或冷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端进行供暖或制冷。
4. 综合利用:将未被完全利用的热能或冷能通过回收再利用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调研:对目标区域的地热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可行性。
2. 设计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设计方案,包括地热能采集系统、能源转换设备、输送管道等。
3. 建设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实施工作。
4. 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设备运行监测、维护保养等。
5.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发展。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适用于地下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如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温泉地区等。
五、创新要点1. 浅层地热能采集:采用先进的地下管道系统和地热能采集技术,提高地热能的采集效率。
2. 能源转换: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和热泵等设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3. 综合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充分利用未被完全利用的热能或冷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预期效果1. 环保效果:减少燃煤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王晏平: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王晏平: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078a50aaea998fcd220e48.png)
筑
物
内
系
统
蒸压冷 发缩凝 器机器
地源循环泵
地 埋 管
地 下 岩 土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 在建筑能源系统应用
●带辅助散热
热泵机组系统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辅助散热系统
冷却塔
地下换热系统
建 筑
空调循环泵
物
内
系
统
蒸压冷 发缩凝 器机器
地源循环泵
地 埋 管
地 下 岩 土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 在建筑能源系统应用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 能源概述及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能源的品位 能源作功能力的定性表述,反映了能源质量高低。 作功能力强的能源被称之为高品位能源,反之称为低品
位能源。 机械能、电能可以完全转变为功,是高品位能源。 热能只有部分作功能力,同一种类而不同状态的热能其
品位是不同的,如高温高压水蒸气的品位比低温低压水蒸气 高。
管长方向的热物性变化、换热器周围发生相变的可能性、回 填料的性能、地下水渗流等,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传热模型30 多种,模型的关键是求解地下岩土温度场的动态变化,理论 基础有3种:线热源模型、圆柱热源模型、能量平衡模型。 3.1.4 地埋管方式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 能源概述及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2014年底,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指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 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石 油比重为剩下的13%。
可再生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可再生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55fe350912a21614792939.png)
可再生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XXXXX学院:能源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号:1002101学号:1100200XXX摘要: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能的一部分,是一种品位较低的热能。
因为浅层地热大部分来自于太阳能,所以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浅层地热能的利用目前主要通过地源热泵及其相关设备来实现。
现阶段浅层地热能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及空调。
因为浅层地热不光是一种能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增加了对开发技术的要求。
关键字: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开发现状一、相关概念和属性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贮存的热能, 它包括地球深层由地球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及地球浅层由接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能。
具体地说,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能的一部分,它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 一般为恒温带至200m 埋深) , 温度低于25℃, 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能。
(中国建筑科学院,2005)按照不同的归类方式,可以归纳浅层地热能的属性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非燃料能源、新能源、过程能源、低品位能源和非商用能源。
它既是一次能源也是二次能源[2]。
因为现在普遍认为浅层地热来源于太阳能(对于浅层地热的热源现在还在存在一定的争议,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议题),而且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是现在世界全年总能耗的约2000倍,所以浅层地热能的总量十分庞大。
而且,浅层地热能还有分布广泛的特点,几乎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存在可以利用的浅层地热能,所以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可观。
除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外,浅层地热能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属性,那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对千层地温有着基本的要求,可以称为“生态基热”。
最明显的表现在浅层地热对地表动植物的影响,例如:温度过高的“热土”和温度过低的“冷天”都不适合农作物等植物的生长,而地表水体的温度直接影响着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正是浅层地热的这种属性,使得在开发时要格外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
刍议浅层地热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应用
![刍议浅层地热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6961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1.png)
刍议浅层地热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应用摘要:在严寒地区,浅层地热能供暖系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的核心技术表现突出,可作为低温地热能源通过热泵机组生产出40~45℃的中温热水供应给用户,满足供暖需求,它的系统制热能效在2.5以上,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降排的良好效果。
本文简单刍议了浅层地热能供暖系统核心技术在严寒地区供暖领域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供暖系统;严寒地区;热泵技术;太阳能目前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已经全面提出,它促使国内各个地区在地热能源开发技术方面逐渐成熟,也确保地热能源以其独特优势取代了传统煤电供热、供电方式,成为地区供热能源的主体。
在严寒地区,采用浅层地热能供暖系统配合热泵技术、太阳能可有效满足低温地热能源良性转化,满足用户供暖需求。
1.严寒地区的浅层地热能与热泵系统联合实践应用在严寒地区,浅层地热能发挥了重要价值作用,它在发电和热利用两方面都表现突出,技术相对成熟。
就发达国家的使用情况而言,在过去5年内全世界的地热能热利用年均增长大约达到20%以上,可以说地表以下的所有物质如沉积物、地下水、岩石等等所含有的热量都被合理运用,而且这种浅层地热能也可实现重复再生利用,可无间断获取并持续利用,是清洁环保的重要能源,在经济、技术层面上都是十分可靠的能源。
总体看来,它能够在地下大约200m范围内获得地热能源,可用以提供房屋供暖、供冷降温所需的所有能源[1]。
从技术应用角度看来,严寒地区会在浅层区域挖掘地下水开采井,或安装地埋管换热器,以此获得区域内部分地热能源,该技术操作恰好可与热泵联合使用。
首先,热泵就可从温度偏低的热源中获得大量热量,并由此释放出高温、可利用热量内容。
例如可使用水(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将浅层地下水或浅层土壤在实现热交换后直接转入到建筑内部应用于供暖供能,实现热交换,所以它也被称之为“绿色地温空调”。
相比于传统供热技术,该技术在制热速度上相对较快,可分布式运用,而且省电节能,耗电量仅仅为12.5~20W/㎡。
王晏平: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王晏平: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70888c0242a8956bece4d6.png)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 能源概述及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光热、光伏应用 △地热能:主要是浅层地热能,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采
集利用。 浅层地热能,广义上,包括: 地下岩土(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污水等。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教材、参考书目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教材
△马最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应用(第2版),2014.01,机械 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王淑娟,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2012.12,清华出版社。 △薛一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2012.3,建工出版社。 △付祥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2009.6,建工出版社。 △徐 伟,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研究报告,2013,建工出版社。 △地源热泵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50366-2005-2009,2009年, 中国建工出版社。
环环境境与与能能源工源程工学程院学院
1 能源概述及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指对环境友好,排放少,污染程度小的能源。 清洁能源的定义: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
术体系。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 的技术体系;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 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 能源概述及浅层地热能
浅层地热能及利用技术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
包括电能、热能、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氢能等。 二次能源又可以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一)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9eb981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b.png)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
在能源领域,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详细介绍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供暖、制冷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
而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成为了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能源供应。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热能采集:通过在地下埋设地源热泵或地热井,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或冷能。
2. 能源转换:采集到的地热能通过地源热泵进行能源转换,将热能供应到建筑物中,或将冷能供应到制冷设备中。
3. 能源利用:利用供暖设备或制冷设备将热能或冷能传递给建筑物内部,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能源回收: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通过回收废热或废冷,进行能源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资源调查:对目标区域的地热能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可供开发的地热能资源量和分布。
2. 设计规划:根据目标区域的能源需求和地热能资源情况,制定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设计规划。
3. 建设设施:根据设计规划,进行地源热泵或地热井的建设,以及供暖设备、制冷设备的安装。
4. 运行管理:建成后对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设施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实现。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对于那些地下水资源丰富、地热能资源开发潜力大的地区,尤其适合推广应用。
五、创新要点1. 地热能利用技术:采用先进的地源热泵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浅层地热能先进技术工艺流程及运营模式
![浅层地热能先进技术工艺流程及运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3813de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a.png)
浅层地热能先进技术工艺流程及运营模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浅层地热能的先进技术工艺与运营模式探析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浅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浅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67ad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3.png)
浅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也呈现出极速增长的态势。
石油、煤炭等传统热能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国内外普遍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浅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
1.浅层地热水资源的概念地热水,又称地下水热能,是指地下水中温度高于大气环境温度5°C以上的水资源。
浅层地热水资源可以分为地下浅层热水和土壤表层热水两种类型。
地下浅层热水主要产生于浅层的地下岩石层中,是由地下岩石内部存储的热能所引起的。
土壤表层热水则是指表层土壤中的水分在日光照射下逐渐升温,形成的一种浅层地热水资源。
2.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
目前,国内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主要包括:技术路线、热泵、空调系统、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
3.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分析(1)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发现技术。
利用地质勘探技术探测地下热水分布及特性,包括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下水探测技术。
(2)浅层地热水资源的采集技术。
浅层地热水采集方式主要包括钻井、孔隙注水、开采井及吸水坑等方式,选择不同的开采方式需要考虑到水源的产量、热储量、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3)浅层地热水资源的利用技术。
目前,利用浅层地热水资源的途径包括热泵、空调系统、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技术。
其中,热泵技术成为了浅层地热水资源利用的主流方式之一。
在热泵技术中,地源热泵是最为典型的利用浅层地热水资源的方式。
(4)浅层地热水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浅层地热水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地下水循环方式进行的开采和利用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源,可能影响地下水位和水质;另一类是利用热泵技术的方式,由于热泵的耗能较低,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a99aa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3.png)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师晋生
【期刊名称】《化工装备技术》
【年(卷),期】2004(25)5
【摘要】浅层地热能目前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与空调,它是一种新兴的低运行成本节能环保型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简要介绍了这项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景.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师晋生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7.11
【相关文献】
1.上海市深基坑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探讨 [J], 袁谊;王文根;房旻;朱宏杰
2.我国利用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呈现好形势 [J], 王秉忱
3.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研究--以安徽省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为例[J], 官煜;魏永霞;陈学锋;李志刚
4.反循环钻进技术在郑州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分析 [J], 孙丽苹;王瑞龙
5.可再生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问题 [J], 骆祖江;金芸芸;张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层地能(热)的开发与利用
![浅层地能(热)的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84f4b7c77da26925c5b049.png)
浅层地能(热)的开发与利用浅层地能(热)广泛存在于地下浅层(数百米以内)恒温带中的土壤和地下水里。
它是低品位(<25℃)的可再生能源。
有别于传统深层(<5km)地热能。
它基本不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
其温度相对恒定,储量巨大,是不应被忽视的新能源。
在建筑供暖(冷)用新能源中是最为现实、最有前途的能源。
本文重要介绍开发利用这种能源的价值,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何谓浅层地能(热)——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下,存在在地壳下近表层数百米内的恒温带中的土壤、砂岩和地下水里的低温地热能。
浅层地能(热)不是传统概念的深层地热,是地热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属于地心热的范畴,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广泛的存在于大地表层中。
它既可恢复又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温能源。
以往,这种低温能源,因品位不高(通常温度﹤25℃),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随着制冷技术及设备的进步和完善,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能(热)的采集、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我国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需求的比例,已由原来的1/6增长为1/4,其中,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生活热水的能耗需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以往,这种能源主要来自于矿物质燃料(煤、油、气)的燃烧。
1000多度的高温烟气加热70~80℃的低温水实现供暖(冷)的低温要求,排烟的温度竟达200℃以上,这不仅仅是能源利用的浪费和不合理,且严重地污染周围的环境,加大了政府环境治理的难度。
热泵系统采集浅层低温地能(热),并略加以提升后,满足供暖(冷)的需求,同时实现供暖(冷)区域的零污染排放。
这不仅利用了大自然的低品位可再生能源,大幅度节约高品位传统的建筑用能,同时真正实现供暖(冷)而无污染的绿色居住环境。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暖通行业能源利用的一场革命、变革。
讨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讨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b70efa551810a6f52486cc.png)
讨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摘要:承德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在生产生活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承德地区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地热热泵;开发利用引言浅层地热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一般为恒温带至200m埋深)内,温度低于25℃,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
浅层地热能一般高于当地平均气温3~5℃,由于其埋藏浅,温度稳定,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方便。
浅层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
近年来,随着热泵技术的日趋成熟,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日益广泛,但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开展,总体仍处于开发利用的初期阶段。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表明,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华北平原是我国浅层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承德城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地热地质条件良好。
具备地下水式、地埋管式、地表水式、中水及污水式多种换热方式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条件,且城区内已有多处热泵工程用于冬季取暖、夏季制冷。
1、承德地区地质概况承德地势是西北向东南阶梯逐级而下降,气南北差异比较明显,气象要素表现为立体分布,使得气候有着多样性。
在冬季较为寒冷;在春季较为干旱少雨;夏季比较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而承德旅游区则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四季比较明显。
冬天较为寒冷,但是因为四周的为山所包围,那么蒙古高原寒流则就被阻挡,所以其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高。
2、浅层地热能及地源热泵技术解析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能源,分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资源。
本文主要介绍浅层地热能及其开发利用。
浅层地热能又名浅层地温能,其赋存于地表以下恒温带至地下200m之内,温度在5~25℃,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方式有地源(土壤、岩石)型、地下水源型、地表水(江、湖、河)源型。
地源热泵技术有几大优点:一是属可再生利用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
浅层地热能源的研究与应用
![浅层地热能源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274e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e.png)
浅层地热能源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层地热能源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浅层地热能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
第二章浅层地热能源的概念和形成机理浅层地热能源是指利用地层浅层部分的热能进行生产和供暖。
根据地温周期变化特征,将地层划分为5个温度层次区域,其中1-3层被称为地热浅层地热带,温度在5℃以上,是适宜的能源产热带。
浅层地热能源的形成机理是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相互作用。
地表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但深度超过10米后地层温度就基本稳定。
因此,地球内部能量释放者全球各地地温分布大致相同,即地温梯度近似于恒定。
而由此形成的地热差,是浅层地热能源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浅层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采暖系统以及浅层地热井。
其中,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温度来进行加热和制冷,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地热水采暖系统利用地下水进行热交换,达到采暖目的。
浅层地热井以地下热水为能源,通过井筒将能量传输到地面,进行加热和供暖。
目前,浅层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广泛应用在建筑、工业、农业、温室等多个领域中。
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地热能源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新能源形式。
第四章浅层地热能源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浅层地热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在未来,浅层地热能源将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浅层地热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目前全球浅层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仅占总潜力的1%,而其总潜力甚至可以达到全球年用能量的100倍。
其次,浅层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通过不断技术的创新和完善,浅层地热能源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城市采暖和供热、地热水温室栽培、温室园艺、地热水养鱼、地热发电等。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三)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f1b057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f.png)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产业结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探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能源供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环保的需求。
而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实施,是当前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工作原理: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主要基于地热能的特点,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温的稳定性,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供暖和制冷的能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采集地热能:通过地下浅层地温采集系统,将地下的热能采集到地热换热器中。
2. 转化为热能:地热换热器中的工质通过与地下地温交换热量,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热能。
3. 供暖和制冷:将转化后的热能通过供暖和制冷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相应的供暖和制冷服务。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调研:对目标区域的地下地温、地质条件进行调研,确定适宜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
2. 设计规划:根据目标区域的建筑物布局、能源需求等因素,设计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的系统。
3. 建设施工: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地热能采集系统、地热换热器、供暖和制冷系统等设备的建设施工。
4. 调试运行:对建设完成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系统进行调试运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监测评估:对实施后的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系统进行监测评估,分析系统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适用范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适用于以下范围:1. 城市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密集建筑群。
2. 工业区域:包括工厂、仓库等,可以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
五、创新要点: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综合利用方案的创新要点如下:1.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将地热能不仅仅用于供暖,还可以用于制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浅层地热能利用6
![浅层地热能利用6](https://img.taocdn.com/s3/m/01aba436376baf1ffc4fad73.png)
承压水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及沉积条件 有密切关系。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构造条件,地下 水都可形成承压水。
一、目的与任务
获得资源条件,查明工程场区的地下水类 型及其特征、分布和埋藏条件、水质、富 水地段和富水程度、开采条件和工程场地 状况等,为地下水热泵空调项目的选择、 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作 出地下水源热泵空调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提 供依据。
二、地下水总水量确定 夏季工况的地下水总水量为:
mgw
Qe EER 1 c p tgw 2 tgw1 EER
mgw——制冷工况下,热泵机组所需的地下水总水量,kg/s; Qe ——建筑物空调冷负荷,kW; cp ——4.19kJ/(kg· ℃ ); EER——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
人为因素主要有兴修水利、修建水库、大面积 灌溉和疏干等。
二、潜水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 及凝结水。
掌握潜水动态变化规律就能合理地利用地下水,防止地下 水可能造成的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三、承压水 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 承压水或自流水。
由于地下水限制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因而承压水 具有一定压力,特别是含水层透水性愈好,压力 愈大,人工开凿后能自流到地表。 因为有隔水顶板存在,承压水不受气候的影响, 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
井室:安装井泵电动机、井口阀门、压力表等, 保护井口免受污染和提供运行管理维护的场所。 井壁管:安装在不需要进水的岩土层段,功能: 加固井壁、隔离不良的含水层。 过滤器:集取地下水、阻挡含水层中的砂粒进 入井中。 沉淀管: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泥沙颗粒和自地 下水中析出的其他沉淀物。2~1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Hale Waihona Puke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