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对我国的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而我国农民为重要弱势群体作为本课题研究方向,本课题分为四部分:农村养老保险背景分析;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国外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与发展趋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探究。

1.农村养老保险背景分析

文化背景: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孝文化”的国家。尽孝父母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似乎是近几年才进入农民视野当中的,而深深的中国儒家“孝文化”却给养老保险在农村扩大施行带来了阻力。自古“养子防老”是人们的想法,可现在来了个集体,国家养老的美好词汇让那些弱势群体一下子难以接受过来。

经济背景:农村的经济能力应该是束缚养老保险扩大施行的最大根源,农民收入不高本来就要面对生活的压力,现在要他们又每年掏出一部分钱来的确是有困难的,不过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在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增加。这种状况也在不断改善。

老龄化背景:人口老龄化石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老龄化加剧会引起老年负担系数即赡养比升高,使政府和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费支出愈加沉重,这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农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远远高于城市;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政府更快更好的健全我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了。

2.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及逐步落实,国家对家庭生育子女数量的管制,彻底打破了农村家庭“多子多福”的期望,进而动摇了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根基。由此所形成的独子女家庭或“四二一”家庭的出现意味着,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形式的社会中,家庭劳动力人口(通常为年轻夫妇)不仅要为未成年子女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而且还要赡养已经年迈的父母。这对大多数收入较低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更何况女子教育和老人赡养还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呢?勿庸置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结构的简单化、核心化,不仅降低了我国现代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而且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普通农民家庭劳动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除此之外,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年轻人价值观和家庭观的变化,也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家庭中年轻子女与老年父母间的代差。年轻人与老年人在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在强化老年父母独立生活意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弱化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农村居民家庭养老有其自身特点,如农民从事劳动的时间通常较长,退出经济活动领域的年龄较高(通常为65岁以上),以及农民养老的成本较低,农民自养能力较强等等,而且也正因如此,农村养老社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更容易被人们忽视甚至淡化。政策重视不够是我国农村养老社会化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着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然而,时至今日,在具有国家效力的社会保障法律法

规中,除了国家民政部在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和农业部印发的《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等极少数法规外,目前仍无一部具有更高效力(如国务院等更高权力机构颁布的法规和文件)、措施更完备的法规和文件可循。与城镇相比,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及必要社会养老保障措施,一方面使我国农村养老社会化进程步履艰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农村养老社会化近年来甚至呈现了萎缩的状况。

自从1991年国务院决定进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在经历不断完善后,目前已获得不少成绩和经验,当仍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农民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强烈愿望,但心存疑虑

虽然农村一直以来以“养子防老”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但我国计划生育的普及,社会给子女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及一些天灾人祸等。使得农民对于建立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了强烈愿望。

但是想农民在本来并不高的收入中收取一定的保险费而在几十年后才能得到养老金是很多农民不能做到的。虽然国家对农民免了农业税,增加了补贴,但是现在农资价格太高,农民手头有钱也都顾眼前了。所以如何消除农民心中的疑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各种养老制度混合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并存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养老仍然是养老保障的主体,大概占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使得养老保险的生存受到很大的排挤。

集体养老的范围比较小,是以农村基层组织对“三无”老人(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施行的“五保”制度(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一般采取分散供养和集中在养老院供养。

社会养老虽然最近几年投入在增加可是还是没有形成很好的机制,还不能成为稳定的保障机制。

三.参保资金规模小,保值增值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参加农村保险的人口占农村的总人口还是比较低的,再加上农民的收入相对比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也比较小,再加上按国家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只能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在银行获取利息。可是由于利率的大幅下调,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基金的保值增值就存在很大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才可能可能有较大的发展,才能让农民做到“老有所养”

四.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

农村社会保险基金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筹集。个人缴费的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根据参保档次补贴,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在加上农民对参加社会保险心存疑虑,所以在选择投保时一般都是选择每年100的。其实这笔投保基金是相对少的,不能很好的在投保人进入老年时起到保老作用。其实是“报小不保老”受益的是现在的年轻

人。这使得这种社会养老保险初现这种尴尬局面。

五.缺乏法律保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稳定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如《江西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这些办法基本上是在原民政部颁布的《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应,因此,个地方队这一制度的建立,撤销,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发放都是按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位首长的意愿进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永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3.国外养老保险模式,发展趋势及在这发面的研究状况

1889年德国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到今天,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很是成熟,从各国推行养老制度的实践看主要有:

一.投保资助型开始19世纪的德国,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方负担的养老保险筹资方式。2.实行与收入相关的给付机制。3.基金化。4.管理统一化。

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有美国和日本

二.福利国家型福利国家型的养老保险是由国家和雇主担负全部养老费用。不要个人缴纳。这种模式下,政府,企业负担大,高福利也伴随着高税收

特点有:1.实施范围广。2.与个人收入无关。3.养老保险金来源主要靠财政。

这种模式的代表是瑞典和英国,是具有“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三.强制储蓄型这种称公积金型的。强调自我保障,实行完全积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不同“公积金”账户,由个人缴纳。这种模式政府负担轻,运行效率高。主要代表有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养老保险制度和智利商业化管理的个人账户制度。

4、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已步入现代化,经济落后地区有的则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便是富裕地区,各村社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均衡,有的已步入小康,有的则处于贫困或温饱阶段。为此,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一种模式,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

(1)集体养老制。(2)集体辅助养老金制。(3)个人自养制。(4)绿色农业养老金制度。(5)家庭养老制。

坚持农村各类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方向,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养有所健,乐有所为”的社会养老总目标。

二、项目主要创新和研究特色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课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查阅和研究了大量地资料和文献,发现在我们对此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前,有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对此类课题进行过相关的探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有了自己的创新之处。

1,运用国外的相对成熟的模型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对比

在查阅国外相对成熟的养老保险模型下结合我们所要调研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