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优秀报告范文: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优秀报告范文: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主要成绩多年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有五个显著特点:1、标准高,质量好。

自2001年开始实施“三北”四期工程和2002年开始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造林。

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严把造林“五关”。

第一是时间关,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顶浆造林,保证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第二是挖坑关。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坑的标准,严格按照林业局下发的《造林技术》掌握。

第三关是苗木关。

在苗木选择上做到“三不要”:品种不适宜的不要,苗木达不到标准的不要,有病虫害、弱苗、残损苗不要。

第四是栽植关。

坚持“三不栽”,即责任人不在现场不栽,苗木不浸泡12小时以上不栽,不采用泥浆造林法不栽。

第五关是扶正踏实关。

苗木栽植后及时扶正踏实,防止树苗倒伏、透风。

正是因为我县在造林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才保证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2、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防沙治沙效果好。

近几年来,我县都以集中连片,规模推进为造林重点,相继涌现出集中规模治理的典型:以围湖造林为典型的白音诺勒乡龙虎泡西岸治理造林面积3000亩;以沙化草原治理为典型的敖林西伯乡杏树岗村连续二年造林面积超4000亩。

五年来,全县造林超千亩的地块达55处。

针对我县西北部风蚀沙害严重的现状,为彻底改变“西北风口”生态状况,我们又制定了《__县“西北风口”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在“西北风口”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开展大规模治沙造林战役。

大庆市直机关和石油石化企业协助我县累计造林2.5万亩,植树250万株,使“西北风口”区域内五大沙地、思想汇报专题两大荒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趋于正常。

3、加大“四林”建设力度,防风固沙网络已逐渐形成。

多年来,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始终存在片林多,林网少,布局不合理,有林地分布不均衡的实际,严重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近几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四林”建设力度,针对草原和耕地严重沙化的实际,以及“四林”建设上严重滞后的现状,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地块进行重点治理。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林业生态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收集与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对目前的政策法规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调研过程和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编制了问卷,针对林业从业者、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了解他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知和意见。

其次,我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林业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最后,我们还对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政策文件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根据调查和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林业生态建设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动生态修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林业生态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另一方面,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林业科技,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3.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并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

四、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提高公众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理念。

2.推动科技创新。

加大对林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林业管理和经营模式。

3.加强监督和执法。

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依法打击非法砍伐、滥伐乱采等违法行为。

4.加大投入力度。

某区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某区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某区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为了筹备召开XX党委XX届X次全委会,根据XX 党委统一安排和XX政府XXX副主席指示,我局组织相关处(室)开展了生态林业建设的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等形式,全面系统总结了XX十一届党代会以来我区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作法及成效、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今后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作法及成效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大核心任务,着力实施“五大生态工程”,加快构建“四大绿色长廊”,全区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快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启动实施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绿化美化五大生态工程,以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飞播造林种草为重点,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和六盘山区水源涵养林四大绿色长廊,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50万亩以上,促进了全区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 %,全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坚持科学、依法、综合治沙,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稳步推进。

遵循科学、综合、依法的治沙方针,积极推进我区盐池县等4个县级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灵武白芨滩等4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建设;坚持封山禁牧,启动飞播造林种草工程,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每年治理荒漠化面积50多万亩,全区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24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743万亩,初步扭转了“沙逼人退”的态势,实现了“人沙共存、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林产业,民生林业成效显著。

积极培育壮大葡萄、枸杞、红枣和苹果等特色林产业,全区经济林面积累计达到340万亩,林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

突出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出台了全国首部保护葡萄产业发展的法规;成功举办了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和XX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学术会议;启动建立了XX葡萄产业人才高地,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力度;编制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特色旅游项目发展规划》等,加快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生态、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式发展步伐。

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2023年的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显示,林业生态建设在
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 林业资源保护和增长: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立地改善和造林工程等措施,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增长。

各级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推动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

2. 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报告指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取了生态恢复工程、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栖息地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3. 生态经济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推动森林旅游、生态农业和林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收入,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 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化。

5. 持续改善需求:尽管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在政策法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显示,林业生态建设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对于资源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仍需要持续努力和改进,以进一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一、选题背景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地退化、增加碳汇、改善气候条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1. 资料调研: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了解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相关的考核评估指标和标准。

2. 实地考察: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实地考察,包括城市绿化项目、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了解当地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探讨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调研结果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生态建设。

其中包括《林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等文件,明确了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 成就与问题: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森林面积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非法砍伐和盗伐等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

3. 解决对策: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伐和盗伐行为。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技术水平。

此外,加强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生态建设。

3.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林业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

五、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旨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为了了解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梳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情况。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林业局、农民合作社、林场等。

三、调研结果1.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进展情况根据调研结果,生态公益林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建设了大量的生态公益林,涉及的面积超过1000万亩,涉及的地区包括山区、草原、沙漠等。

生态公益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进度较慢,存在资源配置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

其次,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对于植被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公益林效果不理想。

另外,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生态公益林容易受到非法砍伐和盗挖等行为的破坏。

3.建设性建议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费投入,提高资源配置的力度。

其次,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另外,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总结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贡献度,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东营市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东营市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调研报告

极 探 索 造 林绿 化 新 模式 ,谱 写 了在盐 大群众积极参与,众志成城。随着经济 土树种 ,引种驯化外来树种 ,工程治
碱 荒 滩上 高标 准 、大 规 模造 林 绿 化 的 发展 、社会进步 ,长期 饱受恶劣生态之 水改碱 ,改写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难 新 篇章 。5 来 ,全 市 累 计 投 入 造 林 苦 的东营人民对 良好生 态的需求越来越 造林 的 历 史 。东营 市林 木 覆 盖率 从 建 年 . 7 3 %, 6 绿 化 资金 4 亿 元 ,动 用土 石 方 3 亿 强 烈 , 营市党委 、市政府 在工作实践 市 初 期 的 3 % 增加 到 目前 的 1. 2 . 5 东
城市秀美宜居 、 : 、东营 市推 进林 业 生态 建设 着力打造经济繁荣发达 、 盐 碱滩 上 建 起 的东 营 市 ,造 活管 明典 范城 市的奋 斗 目标 ,在 资金投 入、
产 力 差 ,造 林绿 化 难 度 大 , 区域生 态 好 一 棵树 比养 活一 个 孩 子 还难 。在 建 政策扶持 、机构队伍等方 面向林业生态
届 党委 、政 府 率 领 广 大干 部 职 工 、人 不 断提 升 ,攻 坚 克 难 的 探索 实 践 ,长 出盐碱地 造林的成功路子 。全市 自上而
民群 众 治 盐 碱 、战 风 沙 、搞 绿 化 ,大 期不 懈 的艰 苦 奋 斗 ,以 及 注重 科 技 的 下 ,各部 门、全社会广泛参与 ,打响 了 力推进 林 业生 态建 设 ,特 别是 2 0 0 7年 有效举措 密不 可分 。
关 于 东 营 市加 快 推 进 林 业 生 态 建 设 的 调 研 报 告
●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王恩苓
国 家 林 业 局 场 圃 总 站 鲁 新 政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我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和建议。

下面是本报告的详细内容。

一、背景和意义林业生态建设是指在森林资源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生态建设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同时,林业生态建设也涉及到森林的管理和保护,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1. 地理环境调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次干旱气候,年均温度为8℃,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

该地区沙漠化趋势明显。

森林覆盖率较低,平均不到20%,其中,天然林占比很少,多为人工林和疏林。

2. 生态环境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水质污染严重,气候干旱,生态资源减少。

目前,地方政府在加强治理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但是生态环境恢复起来较为困难,并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蓄和调节。

3.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在该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林业管理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建设,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持续恶化。

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也比较困难。

4. 主要问题和原因(1)生态环境恶劣,生态资源稀缺,资源利用方式落后。

(2)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不足,工作力度不够,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3)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

应制定及时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投入力度和资金保障,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制度支持。

2. 提高技术和人员素质。

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林业生态建设人员技能和专业素质。

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应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监管机制,加强管理职能,提高监管效能,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和评估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关于林业调研报告

关于林业调研报告

关于林业调研报告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林业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用!关于林业调研报告篇1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91.2%,是××省重点林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多年来,林业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要求,围绕构建“绿色××,富裕××,和谐××”这一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为支撑,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施了速生丰产林、世行贷款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加强;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态效益、产业效益、林农效益凸现;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加工和交易基地,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结构渐趋合理,林业产业建设迈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41.9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17.45万亩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积196.9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7.76万亩,疏林地面积6.5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66万亩。

森林覆盖率5从1978年的20.1%增至2008年的53.8%,活立木总蓄积量533.82万立方米,2008年林业产值突破了2亿元,2009年力争超过3亿元。

(一)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林木培育业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驱动下,全县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发展迅速。

目前有速生丰产林93万亩,其中杉木30万亩、华山松20万亩、桉树15万亩、川滇桤木等速生商品林28万余亩。

生态林业调研报告

生态林业调研报告

生态林业调研报告生态林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林业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林业发展模式,旨在实现林木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向相关林业从业人员、政府官员和研究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收集和分析问卷数据,了解他们对生态林业的认知和看法。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生态林业示范基地,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生态林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三、调研结果1.生态林业的发展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生态林业的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同时,生态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生态林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生态林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生态林业的投入与收入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生态林业的长期效益尚未充分体现。

其次,生态林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不够高,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科学的经营模式。

再次,各地对生态林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不一,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最后,生态林业还面临着非法砍伐、火灾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3.生态林业发展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对生态林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其价值的认知,促进社会支持与参与。

二是加强生态林业的科学管理,提高运营效益和长期经济效益。

三是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生态林业的投入与支持。

最后,建议加强生态林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砍伐和野火等破坏行为。

四、结论本次调研发现,生态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

然而,生态林业在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在未来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安排,为做好常委会对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审议工作,6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赴胶州、城阳对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实地察看了胶州市山洲、明山两个万亩林场和城阳白沙河沿岸植树绿化等建设情况,听取了市政府有关工作的汇报。

此前,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林业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十二五”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以建设绿色、生态为目标,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力度,促进了我市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截止去年底,全市林地面积485万亩,林木覆盖率37.8%,较“十五”末增长6个百分点,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造林14万亩,植树1740万株,启动了11个万亩林场建设工程。

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程度高。

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绿色的决定》的部署要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规划方案,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带头参加建设工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抓住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低碳经济和创建文明城市等有利时机,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从开展义务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入手,全面推进“十绿”工程建设和万亩林场建设,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活动。

目前,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绿色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支持力度大。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据统计,今年五市三区共投入植树造林资金达到60.2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1.2亿元,区(市)财政投资17亿元,镇(街道办)投资20亿元,社会投资22亿元,资金投入超过历年。

为提高工作成效,许多区(市)研究制定了扶持激励措施。

如胶州市规定,对集中造林绿化100亩以上的按每亩500元、通道绿化按每亩5000元由市财政实施一次性补助;万亩林场建设或绿化面积超过1000亩的生态林,市财政对涉及土地流转的镇(街道办)连续三年按照每亩500元的标准实施补助。

林业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建设调研报告林业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林业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当前我国林业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情况,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和观察实地情况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林业资源现状:调查林地面积、林木分布情况,以及可利用的木材、林产等资源。

2. 林业建设投入情况:了解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林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费用。

3. 林业发展政策:调查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以及地方政府在林业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

4. 林业建设效果评估:评估林业建设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林业建设对农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5. 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 林业资源现状:我国森林资源总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但林地质量不够稳定,森林碎片化严重,需要加强保护和修复。

2. 林业建设投入情况:国家和地方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仍然存在投入不均衡的现象,大部分资金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内陆和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3. 林业发展政策: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林业发展的措施,如优惠税收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

地方政府也针对当地的林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4. 林业建设效果评估:当前的林业建设对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木材资源过度开发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滞后等。

5. 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林业建设中存在地域不均衡、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执行不力、人员流失等问题,需要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加大力度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调研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06-29 19:11:2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2)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林业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同时把兴林之计、富民之策作为重要地位,在抓好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绿化、镇村绿化、环城绿化作为大造林绿化工程,提出建设生态的战略目标,经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创新营造林机制、经济林产业富民、强化资源管护的四大战略,整体推动绿色林业建设进程。

当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430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3%,林木绿化率达到%。

(一)退耕还林工程。

开始试点,全面实施,各级党委、政府把退耕还林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明确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斗力的试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

截至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29293公顷。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

启动后,进一步加强管护工作,建立森林管护站20处,竖立护林宣传标语30个、小型固定标志牌117块,配备专职护林员108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
2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