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专业化与贸易经济学是研究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如何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科学。
在全球经济下,人们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并导致经济相互依存。
国家和个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好处。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2.比较优势原理有两种方法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
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生产一种物品需要资源少(比如说劳动时间少)的生产者称为在生产那种物品时具有绝对优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16章垄断竞争16.1复习笔记1.垄断竞争(1)概述垄断竞争指既有某些竞争特点,又有某些垄断特点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①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②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③自由进入: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产品价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3)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一致的价格。
2.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的。
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2)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企业厂商的长期均衡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①与垄断一样,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为利润最大化要求:MCMR。
而且,因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
②与竞争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因此经济利润等于零。
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垄断竞争市场与垄断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自由进入。
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下长期均衡在两个方面不同于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均衡:(1)过剩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进行生产。
因此,他们生产的产量小于在企业的有效规模(ATC最低)时能生产的产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寡 头【圣
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不完全竞争(1)概述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极端形式。
当市场上有许多提供基本相同产品的企业时就出现了竞争;当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时就出现了垄断。
但许多行业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有竞争对手,同时又没有面临着使它们成为价格接受者的激烈竞争。
经济学家把这种状况称为不完全竞争。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两种类型寡头是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每个卖者都提供与其他企业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因此,市场上任何一个卖者的行动都对其他卖者的利润有重大的影响。
垄断竞争描述一个有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每家企业都垄断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但许多其他企业也生产争夺同样顾客的相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2.寡头(1)卡特尔卡特尔指企业之间就有关生产与价格达成协议并以一致方式行事的企业集团。
寡头市场一旦形成了卡特尔,市场实际就是由一个垄断者提供服务,而且卡特尔不仅必须就总产量水平达成一致,而且还要就每个成员的生产量达成一致。
(2)寡头的均衡合作并达到垄断的结果会使寡头的状况更好,但由于他们追求自己的私利,最后不能达到垄断结果,因而并不能使他们共同的利润最大化。
每一个寡头都有增加生产并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诱惑,当他们每一个都努力这样做时,总产量增加了,而价格下降了。
当寡头企业个别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时的产量水平。
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3)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①寡头市场中增加产量的两种效应:a.产量效应: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单位产品将增加利润。
b.价格效应:提高产量将增加总销售量,这就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并减少所销售的所有其他产品的利润。
如果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寡头应该增加产量。
如果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寡头应该减少产量。
②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对每个寡头的影响:随着寡头数量增加,价格效应在减少。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寡头)
第17章寡头17.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不完全竞争(1)概述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极端形式。
当市场上有许多提供基本相同产品的企业时就出现了竞争;当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时就出现了垄断。
但许多行业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有竞争对手,同时又没有面临着使它们成为价格接受者的激烈竞争。
经济学家把这种状况称为不完全竞争。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两种类型寡头是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每个卖者都提供与其他企业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因此,市场上任何一个卖者的行动都对其他卖者的利润有重大的影响。
垄断竞争描述一个有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每家企业都垄断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但许多其他企业也生产争夺同样顾客的相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2.寡头(1)卡特尔卡特尔指企业之间就有关生产与价格达成协议并以一致方式行事的企业集团。
寡头市场一旦形成了卡特尔,市场实际就是由一个垄断者提供服务,而且卡特尔不仅必须就总产量水平达成一致,而且还要就每个成员的生产量达成一致。
(2)寡头的均衡合作并达到垄断的结果会使寡头的状况更好,但由于他们追求自己的私利,最后不能达到垄断结果,因而并不能使他们共同的利润最大化。
每一个寡头都有增加生产并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诱惑,当他们每一个都努力这样做时,总产量增加了,而价格下降了。
当寡头企业个别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时的产量水平。
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3)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①寡头市场中增加产量的两种效应:a.产量效应: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单位产品将增加利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 导 言【圣才
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1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英美等国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
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总收益指企业从销售其产品中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指企业为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货币量。
利润是企业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经济学所指的企业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
3.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1)显性成本指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货币流出企业去支付原材料、工人工资、租金等。
隐性成本指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包括企业所有者放弃的为其他工作能赚到的收入的价值加上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金融资本所放弃的利息等。
(2)显性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要不同。
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
由于这些决策既根据了显性成本又根据了隐性成本,因而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
与此相反,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和流出的货币,他们衡量的是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了隐性成本。
(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方法衡量成本,因而也用不同方法衡量利润。
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显性的与隐性的)。
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4.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垄 断【圣
价格。
(3)利润最大化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 MR MC 的原则。
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因而,对于垄断企业有: P MR MC
在垄断企业选择了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之后,就可以用需求曲线找出与那
种产量对应的价格。
(4)垄断利润
利润等于总收益( TR )减去总成本( TC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5 章 垄 断
15.1 复习笔记
1.垄断 (1)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 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 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产生垄断的原因 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即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 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进入壁垒又有三个主要来源: ①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②政府管制。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③自然垄断。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1 / 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平均收益( AR )曲线
的下方,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边际收益都小于平均收益。之所以出现 MR AR ,
是因为只要平均量下降,边际量就总是小于平均量。
如 15-3(b)所示,每位对物品评价大于边际成本的顾客都买到了物品,并支付了其支付
意愿的价格。所有互惠的贸易都进行了,没有无谓损失,垄断生产者得到了以利润形式表
示的市场的全部剩余。
图 15-3 有无价格歧视时的福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目录分析
第2章像经济学家 一样思考
第1章经济学十大 原理
第3章相互依存性 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弹性及其应 用
第4章供给与需求 的市场力量
第6章供给、需求 与政府政策
第8章应用:赋税 的代价
第7章消费者、生 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9章应用:国际 贸易
第11章公共物品和 公共资源
第10章外部性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1)联邦政府(联邦政府收取了经济中约2/3的税收)。
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工薪税:针对企业付给工人工资的税)、公司所得税、其他(包括:销售税是对某些特殊物品的税、不动产税和关税等)。
支出:社会保障(给老年人的转移支付)、国防、净利息(政府向公众借款时要支付的利息)、收入保障(对贫困家庭的转移支付,包括对需要帮助的家庭的暂时性补贴和给贫困家庭用来买食品的票证)、医疗(对老年人的保健计划)、保健(医疗援助,对穷人的保健计划,医学研究支出)、其他。
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为交换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支付。
预算盈余:政府的收入大于支出。
预算赤字: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
(2)州与地方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得到40%左右的税收)收入:销售税(根据销售商店总支出的百分比征收)、财产税(根据土地和建筑物估算价值的百分比征收,由财产所有者支付)、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其他(捕鱼与打猎许可证收费,道路与桥梁收费)。
支出:教育(地方政府为公立学校支付经费)、公共福利(对穷人的转移支付)、高速公路、其他(图书馆、警察、消防、公园维修和扫雪等经费)。
(1)纳税的成本税率应该既有效率又有平等,如果一种税比另一种税以更小的纳税成本筹集了等量或更多收入,这种税就比另一种税更有效率。
纳税最明显的成本是支付的税收本身,但税收还引起两种其他成本:①无谓损失。
当税收扭曲了人们做出的决策时会引起无谓损失。
无谓损失是当人们根据税收激励,而不是根据他们买卖的物品与劳务的真实成本与利益配置资源时,税收引起的无效率。
②管理负担。
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管理负担。
简化税法可以减少税制的管理负担。
一种有效率的税制是引起无谓损失和管理负担小的税制。
(2)其他平均税率是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它衡量纳税人收入中用于纳税的比例。
边际税率是对增加的1美元收入征收的额外税收,决定所得税无谓损失的是边际税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1)补偿性工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别指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所引起的工资差别。
补偿性工资差别在经济中普遍存在。
例如,煤矿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其他有相似教育水平的工人,他们的高工资用来补偿采煤的枯燥和危险性,以及煤矿工人所面临的长期健康问题。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的积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类型是教育。
人力资本较多的工人平均收入高于人力资本较少的工人。
(3)能力、努力和机遇天生的能力、努力和机遇有助于解释工资差别。
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聪明而强壮,他们由于天生的能力而得到高报酬。
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努力,他们由于努力而得到高报酬。
如果存在可以消灭一个人工作的技术变革,机遇可以降低某个人的价值甚至使他无价值。
(4)教育的另一种观点:信号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受教育更多的人得到更高工资并不是因为教育提高了生产率,而是因为有更高天赋能力的工人把教育作为一种向雇主表示他们高能力的信号。
根据信号观点,如果这种信号理论正确的话,那么,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程度就不会提高整个工资水平。
根据人力资本的观点,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水平会提高所有工人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所有工人的工资。
(5)超级明星现象①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
②使最优生产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的是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技术。
(6)高于均衡的工资: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工人的工资高于均衡的工资水平主要是由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这三个原因引起的。
2.歧视经济学工资差别的另一个来源是歧视。
当市场向那些仅仅是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了不同机会时,就出现了歧视。
歧视反映了某些人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偏见。
(1)劳动市场歧视的衡量劳动市场上收入中的一些差别是基于种族、性别或其他因素的歧视。
但是,歧视的衡量是很困难的,因为必须根据人力资本和工作特性的差别进行校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劳动的需求(1)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由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企业在另一个市场上供给产品的意义上说,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考察劳动需求要作出关于企业的两个假设:①企业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都是竞争的;②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所有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理性决策者考虑边际量,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得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即随着一种投入量的增加,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3)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值就是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
对一个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这条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企业选择劳动量的决策原则是使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
(4)影响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①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上升增加边际产量值,所以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②技术变革。
技术进步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所以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技术变革也可能减少劳动的需求,使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种情况称之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变革。
③其他要素的供给。
生产中与劳动同时使用的要素供给的增加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需求向右移动。
2.劳动的供给(1)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反映了工人如何根据机会成本的变动做出劳动—闲暇权衡取舍的决策。
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意味着,工资上升使工人增加他们供给的劳动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练习的详细讲解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资源的供给相对于人的需求总是不足的,即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在面临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做出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经济总量。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实践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的特征。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根据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而变化,没有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
虽然它的内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所不同,对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做出系统而有目的的努力的人。
他是经济研究中假定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的理性行为。
7.边际变化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做某事的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它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他们交易的物品的所有权,即人们在贸易活动中为经济利益而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物品的分类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竞争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
根据这两个特点可以把物品分为四类:(1)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例如,考虑一个冰激凌蛋卷。
一个冰激凌蛋卷之所以有排他性,是因为可以阻止别人吃冰激凌——你只要不把冰激凌蛋卷给别人就行了。
一个冰激凌蛋卷之所以有竞争性,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吃了一个冰激凌蛋卷,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冰激凌蛋卷。
经济中大多数物品都是像冰激凌蛋卷这样的私人物品。
(2)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
例如,国防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旦要保卫国家免受外国入侵,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人享有这种国防的好处。
而且,当一个人享受国防的好处时,他并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好处。
(3)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例如,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
但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物品,因为几乎不可能对渔民所捕到的鱼收费。
(4)自然垄断的物品: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例如,考虑一个小镇中的消防。
要排除享用这种物品是容易的:消防部门只要袖手旁观,让房子烧下去就行了。
但消防并没有竞争性。
消防队员大部分时间在等待发生火灾,因此多保护一所房子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可以得到的保护。
换句话说,一旦该镇为消防部门付了钱,多保护一所房子的额外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2.公共物品(1)搭便车者问题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就会出现搭便车者问题,即人们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并不为此支付。
搭便车者问题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政府只能通过征税的方式来支付公共物品的成本,使人人都可以获得享用该物品的收益。
(2)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通过分析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从而确定是否提供该物品的一种研究方法。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竞争市场(1)竞争的含义竞争又称完全竞争、纯粹竞争,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竞争企业的收益①厂商的总收益是指企业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式中的为总收益,为既定的市场价格,为销售总量。
()TR Q PQ =()TR Q P Q ②平均收益指企业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
()()/AR Q TR Q Q =对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③边际收益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时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
()()/MR Q TR Q Q =∆∆对竞争企业来说,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④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具有两个特征:第一,竞争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这三条线是重叠AR MR d的,即有。
AR MR P ==第二,竞争企业的总收益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
其斜率之所TR 以不变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而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且始终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图14-1 一个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2.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1)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或者说,在MR MC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图14-1表示出了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MC ATC 线()。
它还表示出市场价格(),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AVC P MR 和平均收益()。
在产量为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因此,增加产量增AR 1Q 1MR 1MC 加了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赋税的无谓损失(1)无谓损失的含义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对一种物品征税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而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
(2)无谓损失与经济效率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因此,税收扭曲了激励,并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3)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当政府对一种物品收税时,销售量减少。
结果,买者和卖者之间一些潜在的贸易好处没有得到实现,这些贸易好处的损失就引起了无谓损失。
2.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谓损失的大小,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
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
需求和供给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
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1)供给弹性当供给比较缺乏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小;当供给比较富有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大。
(2)需求弹性当需求比较缺乏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小;当需求比较富有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大。
3.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1)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无谓损失增加也越多。
随着税收的增加,无谓损失也在增加。
实际上,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原因是无谓损失是税收增加倍数的平方。
例如,税收增加2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4。
(2)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然后减少。
随着税收增加,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减少。
这是因为,开始时税收收入增加是因为从每单位中得到的税收大于它减少的销售单位。
但是,在某一点,一直增加的税收使市场规模(销售与征税的规模)降到政府开始对这少量物品征收高税收的程度时,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3)拉弗曲线高税率使市场收缩得如此之大,以至于1974年阿瑟·拉弗提出了减少税收的思想。
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总是随着税率的增高而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
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便会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
(4)结论税收以两种方式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损失:①资源从买者和卖者转向政府;②税收扭曲了激励,因此,生产和销售的物品少于没有收税时数量,这就是说,税收使社会失去了有效市场的一些利益。
8.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所以,+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因此,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2.画出对某种物品征收销售税的供求图。
在图上注明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为C E+表示的面积。
税收收入为政府征税所获得的收入,图中税收收入为B D+的面积。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就越大,无谓损失增加也就越多。
实际上,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原因是无谓损失是税收增加倍数的平方。
例如,如果税收增加2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4;如果税收增加3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9,以此类推。
3.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会有这种影响?答:(1)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对无谓损失的影响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谓损失的大小。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反之越小。
(2)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因为弹性反映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弹性越大,当征税引起价格些许变动时,需求和供给数量变动幅度就会很大。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
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
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
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4.为什么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小的看法不一致?答: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
决定无谓损失大小的是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反之越小。
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的大小不一致是因为他们对劳动供给的弹性大小的看法不一致。
(1)那些认为劳动税并没有严重扭曲的经济学家相信,劳动供给是相当缺乏弹性的。
他们说,无论工资如何,许多人都要从事全职工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劳动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劳动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小。
(2)那些认为劳动税引起严重扭曲的经济学家相信,劳动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他们承认,某些工人群体的劳动可能缺乏弹性,但认为,许多其他群体对激励反应较大。
下面是一些例子:①许多工人可以调整他们工作的时间——例如加班工作。
工资越高,他们选择工作的时间越多。
②一些家庭有第二个赚钱的人——往往是有孩子的已婚妇女——他们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在家里从事不拿报酬的家务劳动,还是在市场上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当决定是否参加工作时,这些第二个赚钱的人要比较在家里的收益(包括节省照顾孩子的费用)和他们能赚到的工资。
③许多老年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退休,而且,他们的部分决策也是根据工资高低。
一旦他们退休了,工资高低决定了他们业余工作的激励。
④一些人考虑从事非法经济活动,例如,毒品贸易,或从事可以逃税的“暗中”支付工资的工作,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地下经济。
当决定是在地下经济中工作还是合法工作时,这些潜在的违法者要比较他们违法赚到的收入和合法赚到的工资。
在以上每一种情况下,劳动供给量都对工资(劳动价格)作出了反应。
因此,当劳动收入要纳税时,这些工人的决策就被扭曲了。
劳动税鼓励工人减少工作时间,第二个赚钱人留在家里,老年人早退休,以及一些无耻之徒进入地下经济。
5.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会发生怎样的变动?答:(1)当税收增加时,它对激励的扭曲增大,无谓损失增加。
随着税收的增加,无谓损失也在增加。
实际上,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
原因是无谓损失是税收增加倍数的平方。
例如,税收增加2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4。
(2)当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然后减少。
随着税收增加,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减少。
开始税收收入增加是因为从每单位中得到的税收大于它减少的销售单位。
但是,在某一点,一直增加的税收使市场规模(销售与征税的规模)降到政府开始对这少量物品征收高税收的程度时,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拉弗曲线可以表述这种思想。
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一直增加,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
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便会心灰意冷,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
三、问题与应用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的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缴纳1美元税。
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
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c.如果取消税收,比萨饼的买者和卖者的状况会变好,但政府会失去税收收入。
假设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交给政府。
各方(包括政府)的状况能比有税收时更好吗?用你的图上所标出的面积做出解释。
答:a.比萨饼竞争市场均衡图如图8-2所示。
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1,消费者1剩余为A B E++,生产者剩余为C F D++。
没有无谓损失,总剩余在供给和需求曲线之间,即A B C D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