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的变迁
青云小学张虹莉
《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中第一主题的一节课。教材是从一个深圳小女孩的话来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的,深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附上了深圳的四幅图片,使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感受了深圳的变化。小女孩对一位深圳老渔民的访问谈话更向我们展现了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变化。
对本课的知识点:
1、明确深圳的特殊地理位置,为经济特区的设定做好铺垫。
深圳市位于祖国的南疆。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乐村,南临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脉,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附图)
2、了解深圳的过去,感知时代的变化。
深圳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西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深圳”地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始见于史籍,清朝初年建深圳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当年的那个小渔村,就是现在深圳罗湖区的渔民村。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上世纪50年代,他们来到深圳河边附城公社定居,靠捕鱼捞虾艰难度日,渔民村由此得名。渔民村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在1979年以前,因为贫困不少人越过深圳河偷渡到香港。当时有一首民谣曾经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
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
上图:开发前的蛇口老街(1979年5月23日摄)。
下图:高楼林立的蛇口工业区(2008年10月10日摄)。
3、感受深圳的今天,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歌曲《春天的故事》每段的前两句都提到两个重要历史年代,1979年和1992年。197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步伐。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萌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逐步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出口特区”被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了。改革开放给了深圳腾飞的翅膀,深圳被人们称为崛起的“一夜城”。随着经济特区创建工作的陆续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来到这里艰苦创业。短短几年功夫,特区建设就取得了重要成就。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改革开放的热土。
1992年春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88岁高龄再次视察深圳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告诉深圳的发展脚步不能停,坚定了每一个深圳的改革的决心。
邓小平(左前)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旅游中心眺望蛇口工业区(1984年1月26
日摄)。新华社发
(2)什么是经济特区?
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国家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3)深圳精神。
深圳精神
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提出,深圳精神总是占据《中国青年报》等杂志的头版。当时的深圳,堪称“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以只争朝夕之势,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观念更新的楷模,大胆创业与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深圳速度成为中国人意气风发走向新时代拼搏进取的代名词。深圳确实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人民日报曾经总结,深圳的精神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不争论,大胆尝试的精神,敢于创新,埋头苦干(开荒牛雕像)的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八个字“深圳精神”形成于1990年。深圳市决定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四句、十六个字。新的深圳精神是“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这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深圳国贸大厦建成后,是当时深圳的最高楼,成为深圳地标,而且周边也因国贸而被称为国贸商圈。当时深圳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进行中,国贸的建设过程经报道后,成为深圳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被广为宣传。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是当时媒体提到深圳常用的词汇。
(4)深圳的发展。
深圳
深圳全市面积1953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四季温润、阳光充沛,盛产水果。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76.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8.07万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