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俗植物之煨桑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民俗植物之煨桑植物——桑与烟
在八廓街附近,特别是很多寺庙门口,都有很多售卖“桑”的小贩。这些“桑”初看时和内地的柴火没有大的区别,但在包装上显然要精致很多,因为小贩们会将它们扎成手腕粗的小捆,割得齐齐整整,像是在售卖某种珍贵药材。而实际上,这些“桑”确实在某些方面有药用价值。
藏族同胞喜欢把所有能煨桑的植物统称为“桑”,不懂的人听起来,好像“桑”是指一种特定的植物,事实上,“桑”包括了很多种植物,比如高山小叶杜鹃花枝、柏树枝、爬地柏、白蒿、石南草等,有条件的还会加进一些檀香木、柯子果、藏红花、甘松等,此外,还有糌粑和酥油混合而成的粉末。比较讲究的在焚香之时还加些酪、乳、冰糖、红糖、蜂蜜等所谓“三乳”、“三甜”。另外,焚香时还要洒少量青稞酒和除晦气的茶水等。
本报此次介绍的,是在藏区最常见的几种煨桑植物。这些植物因其俯首可拾,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最常用到,而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煨桑植物,从化学成分上来讲,多是因为它们本身含有具有安神去瘴功能的芳香油成分,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仅能产生令人神清气爽的香气,也因为其缈缈轻烟能让人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香蒿:藏语称之为“坎巴”。蒿,引申为野草的意思,蒿有多种,其中用于煨桑的主要是香蒿。西藏古诗中说:“高高山上有九物,柏树桦树和杨树,断岩石板和洞穴,茅草野蒜和香蒿。”其中提到的香蒿,就是藏族同胞平时煨桑所用的白蒿。
白蒿能止血,消散四肢肿胀,治疮疖和肺病,白蒿开黄绿色小花,气味甘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艾蒿”)。在藏传佛教中,是老百姓在颂经、乞福求平安时点燃的重要材料。
在无松、无柏、无杜鹃的藏北高地上,白蒿则成为人们日常煨桑的主要材料。
小叶杜鹃:别名黑香柴,往往长在树形杜鹃林之上,其枝粗叶小,开小白花,也有的开粉花和黄花。小叶杜鹃常与藏区常见的高山植物金露花混生于海拔300—49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西藏经济植物》上对其功能的解说是:叶芳香,可提取芳香油。在生活中常被用作熏香,其花可入药,可治气管炎、气喘等。小叶杜鹃的花可泡茶喝,有化痰止咳,治气喘的功效。因青藏高原大部份地区无松无柏,小叶杜鹃成为人们煨桑时的主要燃料,尤其在拉萨,这种“桑”更为常见。
柏树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柏树表示长寿,具有辟邪的功效,有“松柏长青”、“百事大吉”之称,常在墓地上种植柏树以辟邪。在煨桑植物中,侧柏枝往往是首选,因其小枝扁平侧出,形类佛手合十,颇具佛缘。再因柏树易燃,煨桑时,柏树枝桠常被铺在最底层,也最先被点燃。因其枝叶清芬自身芳香,被人们视为香洁之木,用柏树点香,烟比较轻,能补心脾而畅中快膈,定惊悸以益智安神。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治瘟疫药物是以柏叶为主的药方,颇有神奇之效。
柏树的根、枝、叶和种子都可提取芳香油,可作调制香料的保香剂和调香原料,现在西藏出产的藏香中,大多含有柏树香油成分。
松枝:在有松树的地方,煨桑时通常会用到新鲜松枝,尤其在滇藏地区和林芝地区。因松枝本身干净、清新、略带木头香,而且含油脂,易燃。也有人将松枝磨成粉末,当作煨桑材料使用。
冬青:西藏冬青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多生长于海拔3200米的山坡冷杉林中,为四季常绿乔木。冬青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气管炎和烧烫伤。冬青果熟后红若丹珠,在整个冬季都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常被鸟类作为过冬时的粮食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