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拂去历史尘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问题拂去历史的尘埃

摘要: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线索,也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层次思维技能、实现认知发展的切入点。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度性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设计质量优良、类型丰富的问题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48-01

初中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帮助中学生对人生哲学三大问题之一的“我是从何而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帮助中学生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然而由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众多有关人物、年份、事件等“海量”信息,使得课堂教学非常容易陷入到枯燥乏味的氛围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历史教学的重点就是在于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选择上,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特点,通过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具备历史思维技能,获得历史认知发展。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怎样进行问题设计?

1 设计问题式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导语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一节课中的状

态、表现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与新知导入的方法与形式有着很大关系[1]。通过导语进行问题设计,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自然流畅的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过渡和衔接,而且借助问题在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小小的“悬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并在成功中找到自信、找到乐趣。就如在讲到“西安事变”时,可以通过“西安事变事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动用武力来解决?”、“站在共产党的立场想一想蒋介石到底是该放还是该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要对已往知识进行回忆与思考:当时中华民族正值危难之际,如果想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就必须先安内再攘外,因此共产党只能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将内部矛盾化解后再一致对外、共同御敌,让中国更为强大。而第二个问题抛出了对待蒋介石是“杀”还是“放”的悬念,恰恰是他们更为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他们会更加关注本课内容,产生了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欲望。

2 结合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充分挖掘历史内涵

让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通过历史事件探求历史真理、发现历史真相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深层次、多角度的对历史现象进行认知和理解,并从历史问题中寻找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学会借鉴历史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一是要遵从课文内容主线;二是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三是要充分体现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历史内涵。就如在讲到“鸦片战争”时,如

果仅仅是设计一些诸如“鸦片战争的意义?”、“禁烟运动是怎样进行的?”、“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这类的传统问题,不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学生也无法在这些常规性的问题中去主动的进行历史分析,更无法挖掘出历史课文中的隐性内涵。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可以做如下改进:“同学们想一想西方比中国先进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民族英雄林则徐实际身份是地主阶级,但是为什么却受到人们的拥戴?”“鸦片战争的起因是禁烟运动吗?”“因为中国落后,所以鸦片战争必然会以战败收场的观点你认同吗?”,这些问题较为系统的将课文内容进行了概括,让学生们沿着这条泾渭分明的线索展开了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探究,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也会纷纷陷入深思:应该如何改变落后中国的状况……

3 链条式问题设计,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对于一些背景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事件,可以通过链条式的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理顺历史关系、理清事件脉络。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拓展,注意力也会更为集中[2]。如在讲到开元盛世时,可以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连,让学生对这个时期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认识:唐朝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之间历经了几位皇帝?是他们的哪些作为才引领着唐朝从一个繁

华走向另一个繁华?作为封建社会最鼎盛与繁华的隋唐时期,其成因是什么?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条件与基础是什么?而讲文景之

治时,可以从文景之治与休养生息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让学生重

点了解休养生息的意义:文景之治与休养生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休养生息在西汉末年得以实施有着怎样的背景?休养生息在农业发展中是不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它对西汉的整体发展有没有形成影响?我国目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是不是借鉴了文景之治时期的治理措施?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更加注重从历史的事实进行了解与调查,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概念,并学会如何去寻找与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质量优良、类型丰富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认知,让他们“因疑而思,由思而学”,使思维在问题与惊奇中开启、活跃和发展。这些问题也会帮助学生们拂去历史的尘埃,点燃他们“以史为鉴”的智慧,从而学会运用历史眼光、历史思维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春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说高一历史课堂导入问题的诊断与对策[j]. 新课程:教研版,2010,(5):43-44.

[2]钱小波.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链·导学模式”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0):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