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教学计划
时间:2014-2015学年度二学期
科目:生物
年级:七年级
备课组长:王振传
莒南六中七年级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为促进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坚持运用以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生物教育,不同的人在生物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3、激发学生兴趣,调
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
生物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生物学习方法。关键是学以致用,应用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二、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生物圈中的人(7-9'BIO'3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人的各种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从生物圈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7-9'BIO'3.5.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2).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形成的基本技能、情感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3).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人的生殖
人体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流动的组织--血液
流动的管道—血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尿的形成和排除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激素调节
探究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难点:
人的生殖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流动的组织--血液
流动的管道—血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尿的形成和排除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四、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1).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2)、优生、潜能生辅导安排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
(3)、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
1.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材体系,要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尽可能多的阅读参考资料,遵循教学的规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备课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