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简答

合集下载

现代设计史简答题

现代设计史简答题

现代设计史简答题1、折衷主义: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自由组合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随着生产的商品化,市场需求各种样式,各种时期的情调杂然并存。

同时交通的便利和考古学的发展以及摄影术的发明,方便了对各种历史上的古典式样进行拼凑和模仿。

2、水晶宫的建造特征水晶宫是英国工程师帕克斯顿于1851年伦敦世博会设计的展厅。

他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其中,1、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2、采用组装的方式,3、摒弃了古典主义装饰,展示了新的建筑美学;4、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水晶宫外形简单,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3、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及意义19世纪初期,由于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导致产品呈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工业产品外型粗陋;另一种是过分装饰的维多利亚风格。

同时,工业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令艺术家感到震惊与恐惧,于是他们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的中世纪、哥特时期。

“工艺美术”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

但是它的产生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也影响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

4、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其特点是:(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华而不实的趋向;(5)提倡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5、简述莫里斯对生活世界的贡献(简述莫里斯的设计思想)19世纪中期英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是以复兴手工艺为前提,其宗旨是为大众生产美观而实用的物品。

莫里斯发起了这场运动,他接受了拉斯金的复古和民主思想,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自己的住宅并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从事家具等的设计与制作,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文艺复兴:是14一l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启蒙运动: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昧。

他们将理性作为一切现存事物的裁判者.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同时提出“天赋人权”、“契约论”等一整套启蒙理论.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社会。

因此.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始于17世纪末的英国,结束与18世纪末的法国打革命。

通常是指在18世纪欧洲以及北美的国际性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提出广泛的批判,力图通过传播知识来改善人们的状况。

启蒙思想家及其追随者主张用理性和知识之光来驱散迷信、蒙昧、狂热和专制编制的黑暗。

3. 罗伯斯庇尔:1758年5月6日 - 1794年7月28日)是法国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

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

到18世纪末期,为旧制度的象征。

5.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之间,欧洲列强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全欧的国际会议。

旨在恢复欧洲的秩序和重新划定各国的边界。

6.巴黎公社: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

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后在凡尔赛政府军队的集结下,巴黎被围,巴黎公社失败。

内各个国家或分裂的政权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上常考简答题 6

中国近现代史上常考简答题 6

中国近现代史上常考简答题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十四点原则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

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纳伊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

条约规定:斯特鲁米查归属南斯拉夫,西色雷斯归属希腊、南多布鲁查归属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军队不得超过3.3万人,而且不能拥有海军。

保加利亚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25.5亿金法郎。

《纳伊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色佛尔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

条约规定:土耳其放弃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一切权利,东色雷斯和爱琴海岛屿归属希腊、罗得岛与多德卡尼斯群岛归属意大利,土耳其海峡实施国际共管。

土耳其须承认亚美尼亚独立,承认库尔德斯坦向有自治权。

协约国杂土耳其八六领事裁判权,土耳其财政处于协约国监督下。

土耳其军被水平不得超过协约国规定的范围。

土耳其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

《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土耳其的约定书,它使土耳其处于民族危亡的境地。

后由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该条约为《洛桑条约》所代替。

《特里亚农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20年6月4日,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条约规定:斯洛伐克与喀尔巴阡乌克兰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归属南斯拉夫,巴纳特一部与特兰西瓦尼亚归属罗马尼亚。

近现代史纲要 简答 论述题

近现代史纲要 简答 论述题

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主权,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但由于中国人民顽强、持久地反抗,又由于列强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征服中国,于是他们只能通过代理人对其实行间接的统治。

帝国主义势力、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

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用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由于它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与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西方列强用武力将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洋货倾销导致中国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是封建社会了。

然而,西方列强用倾销的手段压迫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之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农村,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大量存在。

因此,中国的经济既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但其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新: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产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重点汇总

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重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汇总第一章1.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答案】——内外海、真人才(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把持中国海关(4)镇压中国反抗(5)领事裁判权(6)扶植收买代理人2.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内外海、真人才(1)控制通商口岸(2)剥夺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经济命脉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答案】(1)控制: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地主: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

(4)民资: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力量很软弱。

(5)不均: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后来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压迫:在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答案】(1)穷苦: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2)集中:工人阶级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3)工农:他们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关系:1)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时国仇居于首位,要反抗列强侵略2)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时家恨居于首位,要反抗封建统治3)西方列强封建阶级勾结时两者统一战线,要反帝反封建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1)两大主要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区别:前者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解决生产力。

世界史简答题

世界史简答题

国家与氏族的不同名称划分公共权力机关经济来源氏族血缘氏族议事会共同劳动的产品国家地域各种暴力机关税收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原因: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势力的膨胀严重威胁王权内容:a.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b.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去掉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c.首都底比斯迁到马尔那,改名为“埃赫塔吞”d.提拔了许多出身中下层奴隶主的人物担任高级官吏失败原因:a.反对改革的势力极为强大而富有经验b.改革阵营内部分裂c.改革没有发动群众实质:王权和神权斗争下,披着宗教外衣的权力再分配。

苏美尔城邦特点:城市(中心)+村镇+神庙(政治经济中心)三头同盟:前:庞培,克拉苏,凯撒后:屋大维,雷必达,安东尼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内容:建立中央集权:宣扬王权神授;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建立常备军,独揽军事大权,直接掌管军队的调动经济方面: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将水利系统统一管理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建筑国家公共工程审查地方神庙账目,控制地方神庙经济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军事改革:把军队分为若干个兵种,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进一步进行对外征服战争创造了条件调整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政策:野蛮残暴“三光”→居民迁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中各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力量。

亚述帝国灭亡原因靠军事征服建立的帝国,却未能满足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为这种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相反,它完全破坏了这种基础。

(根本)亚述帝国野蛮的政府政策,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剥削,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不断起义。

亚述帝国晚期,王室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大流士一世的改革措施确立君主专制,扩大帝国统治基础,巩固波斯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缓和各地贵族与波斯人之间的对立情绪。

将全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

在军事上,大流士将全帝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统一了帝国的铸币制度,中央政务铸造金币“大流克”,行省只有权铸银币,自治市只有权铸铜币。

近现代史重点简释与简答

近现代史重点简释与简答

简释与简答1.师夷长技以制夷: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调,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2.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

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李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急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霍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4.《海国图志》:魏源在143年1月编成《海国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调、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

5.北洋军阀: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袁世凯死后,又分别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冯国球、封系军阀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底盘与进行混战。

6.大革命: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7.洋务派: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忻、曾国藩、李鸣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8.保路风: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近现代史简答题

近现代史简答题

1. 简答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第一,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第二,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第三,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第四,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政治上两面性以及革命性和妥协性。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没有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保证。

4. 《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没人皆可分的一份数量相等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分拣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校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5.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严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世界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

世界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1.美国内战中北军取胜的原因(1)林肯当选总统,共产党反奴隶制的扩张势在必行(2)林肯征服奉行的基本政策“反对分裂,维护联邦统一”鼓舞了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赢得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

(3)颁布《宅地法》,鼓舞了广大劳动者参加反奴隶主战争的热情。

(4)发表《解放宣言》,明确内战的真正性质,提出消灭奴隶制,为黑人参军扫平了道路。

南方不断有逃亡的奴隶参加联邦军,她们为自己的解放战争,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5)《解放宣言》的发表,赢得了欧洲进步舆论,特别是工人阶级对北方事业的支持,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

(6)葛底斯堡会展和雅克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的转折点,从此南部同盟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新特征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表现在哪个方面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结果:以同盟国(德意奥)的失败,协约国(俄法日)的胜利而告终。

后果:(1)一战持续四年多,卷入战争的有世界上31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3/4,战争费用达3599亿美元,而战争的经济损失是无法统计。

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2)一战的结果和帝国主义的愿望相反,不是巩固而是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3)俄国工人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各国民族解放的蓬勃发展。

(5)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欧洲走向衰弱,美日兴起。

其他各国力量都受到削弱。

(6)加剧了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7)一战的经验,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8)英国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战后伤亡与物资损失使其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9)凡尔塞和约条约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世界现当代史简答论述题

世界现当代史简答论述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战争集团的形成。

1、三国协约;为抗衡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同盟”而由英法俄结成的军事政治集团。

1892年法俄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

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了同法俄的关系,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这就意味着三国协约的建立。

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使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三国同盟;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它是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从而引发三国协约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及主要影响战役: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进行的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走向失败。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的日德兰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

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

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

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

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解析-简答题(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真题解析-简答题(圣才出品)

二、简答题1.结合“红屋”谈谈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并回答工艺美术运动为何最终没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红屋作为英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由威廉·莫里斯和菲利普·威柏合作设计,强调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

其中,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这成为了该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红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莫里斯的主要设计思想:(1)莫里斯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以及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对中世纪、哥特风格情有独钟。

在莫里斯的眼中,只有在行会精神约束下的哥特式的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才保持了民族性、民俗性与高品位。

因此,莫里斯在设计“红屋”中的窗帘、帷幔、壁纸的图案时,都追求哥特式风格的统一。

(2)莫里斯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推崇手工艺的制作方式。

莫里斯在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同时,也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

因此,在“红屋”的设计中,许多图案都是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通过刺绣完成的。

(3)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强调为大众的设计需求服务,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

他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是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设计应该由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进行创造。

由此可见,虽然“红屋”这一作品中具有许多现代主义设计的元素,如直接裸露的红墙等,但其表现出的设计思想与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艺美术未能发展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因:(1)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主流的风格;(2)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反装饰化格格不入;(3)从意识形态上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其本质上是在逃避工业洪流带来的影响,因此它之恩能够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己。

世界现代史简答题标准版

世界现代史简答题标准版

1、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后期?第一,西欧的海外扩张为欧洲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第二,海外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

第三,西欧的海外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四,地理大发现后260余年的西欧对海外的殖民掠夺,也培养了发财的狂热及唯利是图的精神。

这种心态,是触发工业革命的精神上的动因。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这是因为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地理大发现后,意大利落后了,因为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

西班牙16世纪曾在经济上占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让位给西北欧国家。

荷兰在17世纪享受过黄金时代,但是它缺乏机器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劳动力资源及水利,等等。

剩下的英、法两国,可以比较它们的优劣。

英国还在其他方面独占鳌头。

(1)英国殖民者用一本万利的方式对殖民地无情掠夺。

例如,在英国的海外掠夺中,奴隶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大量流入英国。

(2)英国最大的优势是存在大量的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也是工业革命所必需的。

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圈地运动,恰好可以解决劳动力的来源问题。

(3)英国在人才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国家不能望其项背的。

富于企业才能的人荟萃在英国,他们多半是加尔文派新教徒。

1685年法国国王取消"南特敕令",迫使许多有创业精神的加尔文派新教徒人才离开法国逃到英国来。

这种人才也正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

(4)英国还有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国内市场。

英国很早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劳动分工。

各地区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使各地的地方市场逐步向统一的民族市场发展。

到了17、18世纪,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速。

17世纪末,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4强。

围绕城市形成的工商业中心遍布全国。

因此,在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的发展水平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

(5)在英国,由于行会制度比较薄弱,所以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可顺利地发展。

而那些新兴起来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一开始就是在完全的自由竞争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部分(100道简答题)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部分(100道简答题)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部分(100道简答题)1.中国近代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分几个阶段?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偷运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3.人民群众在禁烟斗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林则徐的禁烟活动起了什么作用?简述虎门销烟。

4.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爱国官兵是怎样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5.三元里人民是怎样狠狠打击英国侵略军的?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7.太平天国杰出的领袖是谁?金田起义是怎样发动起来的?8.简述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胜利进军的过程。

9.太平军为什么要举行北伐和西征?简述经过。

10.太平天国时期,在全国各地还爆发了哪些著名的反清起义?上海小刀会是怎样英勇抗击中外反动派的?11.《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问题作了怎样的具体规定?为什么说它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1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是怎么回事?13.简要介绍太平天国杰出的年轻将领陈玉成。

14.简要介绍曾国藩其人。

15.中外反动势力是如何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16.太平军是怎样英勇保卫天京的?17.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历史教训?18.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9.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多少领土?20.简要介绍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1.我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兴起的?为什么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22.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出现的?它有哪些突出的优点?23.中法战争中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是怎样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的?简述镇南关、谅山大捷,并说明为什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24.中日甲午战争中有哪些重要战役?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著名将领有哪些人?简述他们的事迹。

25.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严重危害?26.中国军民是怎样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27.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8.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经过。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简答题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简答题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简答题大纲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简述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3)阐述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张。

2、秦汉时期(1)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

(2)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和作用。

(3)比较秦朝和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概述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过程。

(2)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4、隋唐时期(1)阐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路线和作用。

(2)分析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及其对唐朝繁荣的影响。

(3)简述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和影响。

5、宋元时期(1)论述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2)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3)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其历史意义。

6、明清时期(1)简述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2)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论述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二、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原因。

(3)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甲午中日战争至辛亥革命(1)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3)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3、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1)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简述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3)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成果和破裂的原因。

(4)论述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和胜利的意义。

4、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1)简述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和重大战役。

(2)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阐述“一五计划”的实施背景、主要成就和意义。

(2)分析三大改造的内容、方式和意义。

世界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简编(含答案)

世界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简编(含答案)

世界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题汇编(含答案)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4)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6)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2.关于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比较共同点:第一,都大大促进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对发达国家来说,两次革命都成倍地提高了它们的生产力,改变了各自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达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落后国家或地区自觉地(如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中国家)或被迫地(如独立前的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接受两次革命的影响,也都程度不同地加快了自身的社会发展进程。

第二,都有作为次要方面的消极影响,而且这些消极影响的扼制和克服在一定程度上又都依赖于科技革命的深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生。

第三,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结合和统一。

不同点:第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同。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在1893年-1913年间增长31.4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6%;而在1913-1938年间仅增长52%,年均增长率不到1.7%。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高频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高频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答题题目和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其次,鸦片战争也促使中国被迫开放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加速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此外,鸦片战争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简述戊戌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挽救危局,维新派人士积极推动变法。

主要内容包括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减绿营,编练新军;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提倡西学,废除八股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其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辛亥革命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其次,抗日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此外,抗日战争胜利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案: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

为了摆脱困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政府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简答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简答

哥伦布交换(名词):哥伦布交换是全球性交流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哥伦布及其他水手的远洋探险,导致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现象被称为“哥伦布交换”。

欧洲的航海探险在东西半球和大洋洲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深远的意义:病菌杀死了大量土著,成了欧洲殖民者最强大的征服武器;动物和经济作物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存条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新世界的金银对世界存量和货币流动也具有重大贡献。

宗教战争(名词):宗教战争泛指以宗教名义发动的战争,16、17世纪是宗教争论的年代,天主教和新教势均力敌,冲突持续了两个世纪。

宗教的对立导致了新教社会和罗马天主教社会之间的战争。

不仅包括国家的内部动乱,比如法国由1562年到1598年的八次宗教战争;还包括新教和天主教国家之间的战争,如英国与西班牙海战、荷兰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的斗争和三十年战争。

宗教战争使欧洲生灵涂炭,损失了大量人口的同时也确立了各国主权平等、包括宗教事务的内政自主等原则。

宗教战争(论述)16-17世纪,宗教的对立导致了新教社会与罗马天主教社会之间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

法国自1562—1598年的八次宗教战争持续了36年之久,让人民饱受折磨,也使新教和天主教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

1588年,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组建了一支拥有130条军舰,3万大军的西班牙舰队,浩浩荡荡驶向英国,试图以武力把信仰新教的伊丽莎白女王赶下王位,让英国重新成为天主教国家。

英国军队点燃了一无人驾驶的船只,将他们推到西班牙舰队中间,而后一阵狂风将西班牙舰队吹得七零八落,散布于北海。

最终英国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宗教信仰问题是荷兰与西班牙之间关系恶化,当时尼德兰的一些省份发生了反抗西班牙领主的斗争。

1567年,菲利普二世派遣军队,试图通过武力镇压加尔文派运动。

近现代史简答及论述题

近现代史简答及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同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共同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上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缺点,主要有: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起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如何理解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善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答: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手段予以解决。

它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个方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简答题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胜利。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3)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影响
2.什么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3.试析亚洲觉醒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4.试分析20世纪初世界革命的新形式
5.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后果与影响
6.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分析其实质
7.什么是委任统治制?其实质如何?
8.《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9.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议程
10.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实质是什么?它对一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分析其结果。

12.《洛加诺公约》签定的背景、内容及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13.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4.《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5.苏俄是怎样实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6.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成败。

17.试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8.评甘地和甘地主义
19.凯末尔主义述评
20.试述列宁的是革命论及其策略转变
2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22.试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治影响
23.评价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4.简述日本法西斯化进程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
25.简述纳粹法西斯独裁体制的形成和特点
26.试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27.试析意埃战争中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
28.试析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国失败的原因
29.列举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
30.慕尼黑会议对欧洲战略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如何认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2.简述是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过程
33.评述《大西洋宪章》
34.简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35.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过程、内容及影响
36.联合国和国际联盟有何异同?
当代部分:
1.什么是当代世界经济三大支柱?试叙述它们的宗旨和主要作用。

2.试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分析。

3.试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4.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5.战后美苏关系变化的基本原因是什么?请给以说明。

6.什么是“杜鲁门主义”、试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7.分析“遏制战略”制定的历史背景
8.什么是“马歇尔计划”?如何评价这个计划?
9.评价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0.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演变成美苏直接战争?
11.两大阵营内部因何发生冲突与分化?
12.简析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经过
13.分析非殖民化运动的世界历史意义
14.分析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15.试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16.试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美苏最终的处理方式。

17.试分析戴高乐主义。

18.什么是新东方政策?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

19.试分析阿拉伯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运用石油武器的作用。

20.分析尼克松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1.如何分析洛美协定?
22.分析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3.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地位
24.试述波兰和匈牙利的改革
25.“布拉格之春”的改革内容
26.为什么说“伟大社会”是美国自由主义改革的顶峰?
27.试比较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
28.知识经济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9.简述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和历史作用
30.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
31.世界格局转换对我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32.试述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3.德国统一的原因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4.《新巴黎欧洲宪章》的内容及影响
35.试述东欧各国政治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影响
36.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对是格局的影响
37.谈谈北约东扩的动因、过程、影响及前景
38.冷战结束后地区性冲突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对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39.什么是全球化?它对第三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40.述评“第三条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