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克隆牛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克隆牛的研究进展
辫 罐 李麓
20 0 8年 第 2番 咛
琏 基 因芰 隆 车曲 硒 究3 蕴屡
邓 守龙 1, 自力 , 东林 s王安 江 1 ,吕 2 陆 , ’ 2
(. 1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 学学院 , 鲁木 齐 802 ;. 疆金牛生物有限公 司, 鸟 30 62 新
鸟 鲁木 齐 802 ;. 3063 新疆奶业协会 , 鸟鲁木 齐 801 ) 307
摘要 : 转基 因动物在畜牧 业生产 以及 生物 医学上具有广 阔和诱人的应 用前景 , 生产转基 因的方法也很 多, 本文就体 细胞棱
移植生产转基 因牛的供体细胞种类、 转染方法和转基 因牛的应 用作一综述 。 同时也指 出了转基 因牛存在 的不足 , 并展 望 了其发
社 【 ,0 3 I 20. 】
Wi o ,c l n s .F .E e t f Ma n s m u p e n n t e
Di sin o o a e d g t f F rg s a Mi P o u t n f C w t e o n l k r d ci o o s wi o h Hy o g e en a n t . P o .3 :1 3 p ma n ri .A i s a rd 1 5 .
参考文献 :
【] Mc o e ,L . nr s i A ia a d Hu a u 1 Dwl l R.Mi a n nm l n m n N — el
tt n r i .Ac d mi P es io a e c rs .Ne r . . w Yo k I
c d my P s . a e r s e
[ 刘庆平 , I K E X . 离子( ) 5 ] D R .A E镁 Mg 营养及其在 饲料 中
克隆技术的新进展
克隆技术的新进展克隆技术,作为生物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质疑。
尽管克隆技术的发展成果丰硕,然而这项技术的局限性与伦理道德问题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克隆技术迎来了一些新的突破和进展,在生物科技领域中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是动物基因编辑技术、植物克隆技术和人类克隆技术,来看看克隆技术在这些方面中的新进展。
动物基因编辑技术动物基因编辑技术是当前克隆技术领域中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
最近几年,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克隆研究中。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遗传密码子的修改、蛋白质的修饰、基因表达的调节等方面进行了额外的实验研究。
最近牛克隆技术的进展,利用了质粒注入和Crispr-Cas9 这两种技术,实现了牛克隆基因编辑。
它们的设计方程式 C = A + B - D,改变了物种性状和性能,从而实现了育种的目标。
植物克隆技术植物克隆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中。
植物克隆技术是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在培养环境中发出足够的细胞、组织团块,以及最终形成植株。
最近几年,植物品种改良成果丰硕,目前,植物克隆技术已经应用于食品安全,植物智能化种植和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施农场中,植物克隆技术被用来扩大某些植物品种的繁殖率,从而保证了其生产效率和订单状况。
此外,在环境修复领域中,植物克隆技术还用于优化植物的自净作用,以降低污染物质的水平。
人类克隆技术虽然人类克隆技术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其对于解决某些医学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的进步使得药物研究更为准确和有效,此外,与生殖相关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也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例如,最近在亚洲的某些项目中,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类胚胎的基因进行了编辑,使得基因突变相关的疾病治疗的前景更为美好。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也将有可能成为人类克隆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基因改造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遗传难题。
总结总的来说,尽管克隆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难,但是新的进展代表了这项科技的前景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进展(综述)
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进展1997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改变了以往教科书中的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不能重新去分化而重获全能性的概念。
1998年,体细胞克隆牛获得成功。
体细胞克隆动物的成功是几十年来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因为该技术可能对未来农业、医学和人类自身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使我国科学家能抓住机遇,在体细胞动物克隆领域研究中尽快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并走在国际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8年不失时机地设立了“家畜体细胞无性繁殖的研究”的重点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可为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提供很好模型,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建立家畜克隆技术并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该项目既具有科学上的前沿性,又符合国家重大发展需求。
“家畜体细胞无性繁殖的研究”项目(批准号39830280)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
1999年、2000年和2002年,体细胞克隆山羊、转基因克隆山羊和克隆牛分别在我国降生。
2002年2月27日同行专家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与鉴定。
专家们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我国的家畜克隆技术已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克隆牛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实验室克隆动物研究组与山东五里墩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合作完成的。
通过成批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已建立了从家畜体细胞培养、卵母细胞成熟、卵子去核、重构胚构建、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成套的较成熟的操作方法和规程,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国、日本、新西兰和美国等国家之后,掌握体细胞克隆家畜关键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体细胞克隆牛和克隆羊的成功,使我国在动物胚胎工程高科技领域已走在国际前沿。
该项目的研究可能为未来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奶牛克隆胚胎应用技术,在我国奶牛业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一旦提高效率并投入生产应用,将对畜牧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范文
《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转基因克隆技术生产人胰岛素已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将人胰岛素基因整合到牛乳腺细胞的基因中,我们能够在动物乳腺中实现高产量的人胰岛素生产。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克服传统人胰岛素生产的局限,还可以减少人类对外部药物的依赖。
本文将详细探讨利用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
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药物,其需求量巨大。
传统的胰岛素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生物合成或从动物胰腺中提取,但这些方法存在产量低、纯度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稳定且可持续的胰岛素生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转基因克隆技术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人胰岛素的高效生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转基因克隆技术,通过将人胰岛素基因与牛乳腺细胞的基因整合,以实现人胰岛素在牛乳腺中的表达。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进行改造,以适应在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其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对基因修饰后的细胞进行克隆处理;最后,通过动物生殖细胞的媒介实现胚胎移植并完成生产。
四、研究进展与成果经过深入研究与试验,本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 成功构建了含有重组人胰岛素基因的转基因牛乳腺细胞模型,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实现了转基因克隆牛的成功培育。
2. 通过对转基因克隆牛的乳腺进行检测,发现其能够稳定表达人胰岛素基因,并成功在乳腺中合成和分泌人胰岛素。
3. 通过对转基因克隆牛的长期观察和监测,证实了其生产的胰岛素在质量和纯度上均达到了临床使用标准。
五、潜在应用与价值本研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通过将人胰岛素基因整合到牛乳腺细胞中,我们可以在动物乳腺中实现人胰岛素的高效生产。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产量、高纯度和稳定性,为解决全球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克隆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克隆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克隆牛技术是一种以体细胞核移植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细胞核提取–从一个成熟的个体中获取体细胞,可以是乳牛、猪等动物的体细胞。
–经过处理和培养,将细胞核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2.激活和转染–将提取出来的细胞核注入到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
–使用电脉冲或化学物质等方式激活卵母细胞,使其和细胞核融合在一起。
–转染处理可以在细胞核注入前或注入后进行。
3.胚胎培养–将克隆胚胎培养在体外,并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物质,以促进细胞分裂和发育。
–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和添加剂来优化胚胎发育。
4.移植和发育–将培养好的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的子宫内。
–在子宫内继续发育,直至胎儿发育成熟。
2. 应用克隆牛技术在农业和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农业生产–克隆牛技术可以用于培育高产、优质的肉牛和乳牛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克隆,可以复制和保存优秀的牛种基因,以保持优良特性的传承。
2.动物疾病研究–利用克隆牛技术可以建立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通过克隆牛技术,可以制作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动物模型,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遗传疾病。
3.器官移植–克隆牛技术有望实现人类器官的移植,解决器官短缺问题。
–通过将人类细胞核注入到克隆胚胎中,可以培育出兼容性高的器官,用于移植手术。
4.物种保护–克隆牛技术可以应用于暗示动物的保护,例如克隆濒临灭绝的动物,提高物种的存活率。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保存物种基因库中的珍稀动物基因,以备将来恢复种群数量。
5.药物生产–利用克隆牛技术可以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
–通过将药物基因导入克隆胚胎中,可以通过乳汁或血液中提取药物。
3. 优势和局限性克隆牛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一些局限性:3.1 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克隆牛技术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畜禽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复制优秀基因:通过克隆牛技术,可以复制和保存稀有、优秀动物基因,使得其可以广泛应用。
董雅娟与她的“克隆牛”
董 雅 娟 是 个 能 吃苦 的 人 。 能吃 苦 的 人牛生产技术 。
准的事就要一做到底, 这正应验在她身上。 日本留学时, 在 她 每天清理牛 圈, 用铲子铲牛粪, 并以此为傲 ; 搞科研时, 她历
经 上 千次 失 败 , “ 变 ” “ 从 量 转 质变 ” 搞 出好几个 世 界 第一 。 ,
大金刚” 之一称号的铃木达行先生从事研究工作。“ 铃木先生 选中我们, 主要是看我做实验的功底比较硬, 另外, 我和丈夫 的搭档关系, 让铃木先生很感兴趣 , 觉得更容 易出成果。 半 ” 年的培训之 后, 铃木先生很满意 , 挽留他们 在 日 并 本长期 做 研究。 因与黑龙江省 有约在先, 学成一定要回去 , 所以他们谢
PO L E PE
关 项 目, 黑 龙 江省 科 技 进 步三 等 奖 。 0 0 , 加 完 成 国家 获 20年 参 科委 “ 九五 ” 点 科技 攻 关项 目, 重 获得 我 国首 例玻 璃 化 冷 冻保
受。
“ 第一 次掏牛粪的 时候 , 我可 委屈 了。 我就 想, 我到这 儿干啥来了, 我来给你掏牛粪来了吗?” 但是, 董雅娟逐渐意 识到 , 这是导师在有意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 , 培养他们与动
特别 强调 学生 的 实践 , 主张 他们一 味 “ 游 书海 ” 她 上课 时 不 邀 。
物 的感情,“ 有感情你才 能更好地研究它, 不实践 , 你学这个
有什么意义?” 领会了导师的良苦用心 , 能吃苦的董雅娟欣然
接 受 了这 个活 计, 同学 一 起 清 理农 场。 场 很 大 , 铲 也很 和 农 铁 沉 , 一 个 弱女 子 有点 吃 不 消 , 兄们 看见 , 她 师 常常 过 来 帮 她 。
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李江涛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日前,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妞妞”成功繁育后代,第二代“转基因小牛”出生后各项体征正常、身体健康,这意味着我国应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的肉牛新品种迈出了关键一步,国人有望早日吃上国产“雪花牛肉”。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李江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首例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2.首批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衍
3.首批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4.国内首批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再克隆成功
5.中国首例转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范文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体细胞克隆技术成为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畜牧和医药等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尤其是其对于克隆牛的研究,为农业和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本文将就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体细胞克隆技术概述体细胞克隆技术是一种基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克隆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去核的卵母细胞与体细胞的融合,培育出具有完全正常功能的个体。
此技术通过遗传操作实现对特定性状的控制,同时也能实现遗传资源的保存和疾病的模型研究等。
三、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改进1. 核移植技术的优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改进核移植技术是提高克隆成功率的关键。
这包括改进显微操作技术、提高核质兼容性以及选择合适的卵母细胞发育阶段等。
2. 培养环境的改良:体细胞培养环境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具有决定性影响。
通过对培养液中各种生长因子的精确调整和微环境的优化,能够更好地支持细胞的增殖和发育。
3. 基因编辑技术的融合: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崛起,CRISPR-Cas9等工具为精准基因操作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使得通过基因修饰创建定制化的体细胞成为可能。
四、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1. 牛的繁殖能力增强: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结合基因编辑,可以在克隆牛中实现优良基因的固定和遗传,从而培育出具有更强繁殖能力的牛种。
2. 疾病模型研究:通过将特定疾病的基因导入克隆牛的基因组中,可以培育出用于疾病研究的模型牛。
这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3. 医疗器官供给: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某些领域还具有制造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潜力,这对于临床治疗尤其是需要人体器官移植的领域有着巨大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医疗级牛肉虽然目前在现实中存在较大争议和限制,但其代表的技术可能性已经引起关注。
五、前景展望未来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成熟和稳定,不仅在畜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比较 完善 的程 序 , 主要包 括 : 受体 胞 质 的准备 、 核 核
供 体 细 胞 的选 择 和 处 理 、 重构 胚 的构 建、 构 胚 激 重 活、 重构胚 的培 养等 。
克隆技术 的 巨大应 用价值 和广 阔 的发展前 景 。但 克 隆技术 目前 仍 存 在一 些 问题 , 讨 并 积极 寻求 解 决 探
2 2 同种 动 物的体 细胞 克隆 .
“ 隆” c n ) 即 无 性 繁 殖 系 (sx a rp o 克 (l e , o ae u l e r— d cin 。无性 繁 殖 的手 段有 多 种 , 括 孤雌 生 殖 、 ut ) o 包
卵裂球 的分离 与培 养 、 胎切 割和 细胞核 移植等 。 胚 而 产生克 隆动物 的方法 则 称之 为动 物克隆技 术n 。 ] 通过 显微操 作 技术把 细胞 核 ( 体 ) 入去除 遗 供 移 传 物 质 的成 熟 卵母 细 胞 ( 体 ) , 受 中 细胞 核 在移 入 的 细 胞 质 的 支 持 下 , 生 发 育 程 序 重 编 (e rga 发 rpo rm— u n )形 rig , 成 重组 胚 , 使得 核 质 重组 体 与正 常受 精 卵
维普资讯
第 2期
黄雅琼 等 : 隆技 术 的研究 进展 、 在 的问题 及应用 前景 克 存
3 1
20 0 1年 帕 斯 夸利 诺 ・洛伊 ( o ) 将 死 亡后 1 ~ L iL 2 8 2 4h的欧 洲盘 羊 ( ul so i o i tl ) mo f n vs r nai 颗粒 细胞 i e s
一
自 19 9 7年 首 次 获得 体 细 胞 克 隆 绵 羊 [ 1 以来 , 已 经 有 牛 、 鼠 、 小 山羊 、 猪 、 引 猫 、 兔 、 骡 子 引 马 、 鼠 。 牛 、 z 等多 种克 隆动 、 大 。、 。水 z 狗 z 物 相 继 问 世 ; 国 也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成 绩 , 隆 山 中 克 羊 [ 克 隆 牛 群 体[ 世 界 首 例 体 细 胞 克 隆 水 2 、 2 、 牛[ 克隆猪 [ 2 、 。 也纷纷诞 生 。
《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范文
《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其中,利用转基因克隆法制作人胰岛素原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此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然而传统的人胰岛素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生物合成,产量低、成本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近年来,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乳腺以实现生物制药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牛乳腺具有产量大、可实现持续性表达等优点,使得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转基因克隆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牛的乳腺中,实现人胰岛素在牛乳腺中的高效表达。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转基因克隆技术,具体步骤如下:1. 构建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使其能够在牛乳腺细胞中表达人胰岛素。
2. 牛胚胎细胞培养与转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染至牛的胚胎细胞中,使其获得外源基因的表达。
3. 胚胎移植与克隆:将转染后的胚胎细胞进行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牛。
通过克隆技术对转基因牛进行基因鉴定,以确保其具有所需的转基因表达特性。
4. 验证及评估:通过对转基因牛乳腺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进行验证及评估,分析人胰岛素在牛乳腺中的表达情况。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上述实验过程,我们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克隆牛,并对其进行了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验证及评估。
结果显示:1. 基因水平验证:通过PCR技术对转基因牛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证实了人胰岛素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牛的基因组中。
2. 蛋白质水平验证:通过ELISA技术检测牛乳腺组织中的人胰岛素含量,发现人胰岛素在牛乳腺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同时,通过对胰岛素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及质量鉴定,证明该胰岛素蛋白与正常人胰岛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3. 表达量评估:通过长期监测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人胰岛素在转基因牛乳腺中的表达量较高且稳定,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新进展及其在牛育种上的应用
综
述
动 物 转 基 因 技 术 研 究 新 进 展 及 其 在 牛 育 种 上 的 应 用
黄永震 , 贺 花 , 陈 宏
(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动 物科 技 学 院 , 西 省 农 业 分 子 生 物 学 重 点 实 验 室 , 西 杨凌 7 2 0 ) 西 陕 陕 1 10
于生产 转基 因大 家 畜 。2 0 0 3年 , tk Yua a等口 利 用
基 因 敲 除 的方 法 获 得 了 l 3半 乳 糖 苷 转 移 酶 基 因 灭 , 活 的转基 因牛 , 次在 牛中实现 了基 因打靶技术 。 首 22 R . NA 干 扰 介 导 的 基 因 沉 默 技 术 ( 高 转 基 因 提
业 体 系 项 目 ( 号 : A 3 ) 国 家 转 基 因 专 项 子 课 题 ( 号 : 0 9 X 8 0 — 5 B, 0 8 X 8 0 —0 , 编 C R 8 ; 编 2 0 Z 0 0 91 7 2 0 Z 0 0 70 2
2 0 Z 8 0—0 10 ) 目资 助 。 0 g XO O 70 53 7 项 -
等 方面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本文从 转基 因技 术 的历 史和发 展 状 况入 手 , 简要 介 绍 了几种 传
统 的 转 基 因技 术 方 法 , 点 综 述 了 近 几 年 为 提 高 转 基 因 效 率 和 转 基 因精 确 调 控 的 一 些 新 技 重 术 。 另 外 , 文 就 转 基 因技 术 在 牛 育 种 方 面 的 研 究 现 状 , 本 以及 对 转 基 因技 术 在 牛 新 品 种 培 育
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一、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动物克隆技术是一项备受关注的前沿科技,自从1996年达利草泥马成为世界上第一头被成功克隆的动物以来,动物克隆技术一直备受瞩目。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动物克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生殖医学领域,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提高优质种畜数量、改良畜牧业品种、传递基因和遗传疾病等方面。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动物克隆技术被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
动物克隆技术还被应用于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中,为物种保存和生态平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然而,尽管动物克隆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存在问题。
动物克隆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失败率,如胚胎发育异常、早产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基因组克隆过程中存在着个体表现型可能与原始个体不同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优良品种的保持和改良提出了挑战。
动物克隆技术还带来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争议,如是否会对动物福利产生负面影响、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应用前景尽管动物克隆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在农业、医学、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优良种畜克隆繁育,可提高畜牧业品种的优质数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在医学研究中,动物克隆技术可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模型;在生态保护方面,通过动物克隆技术可提高濒危动物的繁育效率,推动物种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实现。
个人观点对于动物克隆技术,我持积极的态度。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和医学研究中有着显著的应用前景,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动物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加强相关研究和监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减少其负面影响。
总结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
《2024年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范文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体细胞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它通过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进而发育成与供体细胞基因完全相同的生物个体。
这一技术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还在畜牧业、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体细胞克隆技术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优化,尤其在转基因克隆牛的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探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
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改进1. 核移植技术的优化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核心步骤,通过优化核移植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条件控制,可以提高核移植的效率和成功率。
例如,通过改进显微操作技术,使供体细胞核与受体卵细胞的融合更加精确和高效;同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营养供给,提高核移植后胚胎的发育潜能。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体细胞克隆技术中。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供体细胞中进行特定基因的敲除、插入或修饰,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性状或功能的克隆动物。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体细胞克隆的精准性,还为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供了可能。
3. 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融合细胞重编程技术为体细胞克隆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再将这些干细胞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细胞类型,进一步提高了核移植的成功率和效率。
此外,iPSCs的应用还避免了伦理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1. 优良性状的导入与改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供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克隆牛。
例如,通过导入抗病基因可以提高牛的抗病能力;通过导入生长激素基因可以改善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牛的养殖效益,还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024年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范文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体细胞克隆技术作为现代生物工程的重要一环,自其诞生以来便在科研和产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遗传稳定性、繁殖效率高等特点,在畜牧业、医学研究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若干改进及其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实际应用。
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概述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指利用体细胞(如皮肤细胞)进行核移植,再通过特定技术手段使细胞重新编程为全能性干细胞,进而发育成完整生物个体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体细胞的获取、核移植、胚胎培养及移植等关键步骤。
自首个克隆动物“多利羊”的成功诞生以来,体细胞克隆技术便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
三、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改进(一)提高核移植效率传统的核移植过程中,由于核与卵母细胞的融合率较低,使得整个克隆过程效率低下。
为提高这一效率,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方法,如改进操作技术、优化培养环境等。
通过精准的微操作技术和培养体系的调整,显著提高了核移植的成功率。
(二)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发展过去认为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已完全分化,难以回复其原始全能性。
然而,近年来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的进步,使得已经分化的体细胞能够被重新编程为全能性干细胞,为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转基因克隆牛中的应用(一)转基因动物的制备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转基因动物的基因组成。
通过将特定的外源基因整合到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核移植和胚胎培养等技术,最终得到具有特定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克隆牛。
这种技术在生产具有特定经济性状或医学研究用途的动物中具有巨大价值。
(二)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转基因克隆牛可用于生产药用蛋白或抗体等生物制品。
通过在克隆牛的乳腺中表达特定的蛋白质或抗体基因,可以实现在其乳腺中高效生产这些生物制品,为生物制药产业提供了新的生产方式。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文献综述)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克隆的概念,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动物克隆技术及其原理、研究进展和现状,并根据当前克隆技术理论和实践,对该技术的应用和价值进行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动物克隆;核移植;体细胞克隆动物克隆技术,又称动物核移植或无性繁殖技术。
它是通过特殊的人工手段,对动物特定发育阶段的核供体(如胚胎分裂球或体细胞核)及其相关的核受体(如去核的原核胚或成熟的卵母细胞),不经有性繁殖,进行体外重构,并通过胚胎移植,从而达到扩大同基因型动物种群的目的。
动物克隆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医药生产和疾病治疗、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野生濒危动物的拯救和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1、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1.1国外克隆技术的发展:早在1938年,Spemann就通过蝾螈胚胎分割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核移植设想。
1952年,Briggs和King将青蛙卵进行核移植,获得重组胚并发育形成小蝌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栖类、鱼类也相继克隆成功。
1996年,Hoppes克隆小鼠成功标志首例哺乳动物克隆成功。
随后,他采用显微去核和病毒介导相继获得克隆羊、克隆兔、克隆猪。
1996年,美国克隆猴获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灵长类克隆成功,并引发克隆人与伦理争论。
1997年,克隆绵阳“多莉”的诞生,标志体细胞克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98年,Wilmut等利用核移植和转基因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克隆绵阳。
1999年,华裔科学家赖良学等通过基因敲除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相结合,成功获得“基因敲除”克隆猪。
2002年,华裔科学家杨向中宣布成功获得具有两种人类凝血因子的“双基因”克隆猪。
1.2国内克隆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克隆技术相对发展比较晚,但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无论是在同种动物的胚胎细胞克隆、同种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还是异种动物的克隆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同种动物胚胎细胞克隆:1972年,童第周利用核移植技术首次获得了克隆黑斑鲤鱼。
新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新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转基因,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细胞中,并使其继续遗传下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也由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向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的新型技术转变。
本文将就新型转基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CRISPR/Cas9技术的广泛应用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型转基因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基于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序列和Cas9蛋白的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对基因进行精准剪切甚至更改。
这项技术因为具有成本低廉、高效率、精度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已经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植物方面,CRISPR/Cas9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番茄等多个作物的基因编辑,大大缩短了传统育种的时间。
同时,通过CRISPR/Cas9技术的改造,植物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品质、抗性和适应性。
在动物方面,CRISPR/Cas9技术也已经被用于猪、奶牛、小鼠等多个物种的基因修正和改造。
通过编辑动物基因,可以提高其产量、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
二、CRISPR/Cas9技术的安全问题虽然CRISPR/Cas9技术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最显著的是它可能会“闯入”非目标基因,从而引发意想不到的变化和后遗症。
此外,由于CRISPR/Cas9技术具有高度普适性,可能被黑客用于犯罪和破坏。
专家们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引入放大自注册项限制因子的技术,通过“自我检测自我修复”的方式,避免了CRISPR/Cas9技术的误切和误修。
三、RNA干扰技术的发展RNA干扰技术是一种采用小分子RNA干扰或靶向RNA分子的技术,能够抑制细胞中的特定基因表达。
在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领域,RNA干扰技术也有着重要作用。
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进展
牛 胚 胎 细 胞 核 移 植简 史
19 8 7
霉素抗性 基 因 ) 的转基 团体细 胞克 隆牛
,
2 00 5
年
10
年
,
R o hl
等首次进 行 牛 的核移植 研 究
,
他们将
I
,
一
1 8
-
首例 成 活 的体 细 胞 克 隆水 牛在 广 西 大 学 良种 牛 南 方 繁 殖 中
心 降 生 2 0 0 6 年 世 界 首例抗 疯 牛 病 转 基 因 克 隆 牛 在 中 国 山 东
,
娃 创 造 了 两 个 世界 首次 :首次 获得 了 转 有 人 岩 藻糖转移 酶
一
不 清楚
。
本 文 重 点综述 有关 影 响体 细胞 克 隆牛 几 个重 要 环 节
。
头 牛 中转 有 月 世界
,
的研 究进 展 情 况
1
种外 源 基 因(绿 色荧 光蛋 白基 因 人 岩 藻糖转移酶基 因 和 新
。
一
16 6 4
术 中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要 求 去得 干 净 又 尽 可 能 地 减 少 对 细
,
,
作核移 植 供体 获得 了
犊 移 植 的成功率达
,
头来 自同
e
核 供体胚 胎 表 现 型 的牛
fe
、
胞 质 的损 伤
,
。
如果去 核不 完全 可 导致重 组胚 染 色体 的非整
。
生 产 技 术 体 系 已 经 成熟
2
。
细胞 期
。Leabharlann 同年n,P r a the
r
等用
16
~
含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的转基因克隆牛奶粉喂养SD大鼠90天的安全性研究
( HC T ) 、 平 均 红细 胞 体 积( MC V ) 、 平 均血 红 蛋 白含 量 ( Mc H) 及浓 度 ( MC HC ) 、 血小 板计 数 ( P L T ) 和平 均 血 小
乃 n s g e n i c Cl o n e d Ca t t l e
人 乳 铁 蛋 白是 一 种 多功 能 的糖 蛋 白 , 能够 促 进 胃肠道 对 铁 的 吸 收 , 提 高免 疫 力 , 具 有 广泛 的抗 菌性
等 。与 牛乳铁 蛋 白相 比, 人乳 铁蛋 白与人体 肠 道受 体结 合更 加有 效 。转基 因克 隆动物 具有 高效 表达 有益 于人 体 的营 养物 质 的优势 , 为 大规 模 生产 功能 性物 质提 供 了新 的途径 。本 实 验对 中 国农业 大 学研发 的转
( C HO ) 、 甘油 三 脂( T G) 和 葡 萄糖 ( GL U) 、 铁 蛋 白( F e r r i t i n ) 和铁( F e ) ; 相对 脏 器 重指 标 包 括大 脑 、 肝脏、 脾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脏 、 肺、 胸腺、 肾脏 、 肾上 腺和 睾 丸 。
上 述 研 究表 明 , 来 自转 基 因克 隆 牛的 含 有 r h L F的奶粉 与常 规奶 粉 具 有 同样 安 全性 , 同时 , 转 基 因奶 粉 中的 功效 成分 可 以在大 鼠体 内发挥 其生 物 活性 , 对 大 鼠健 康产 生 有益 的影 响 。本研 究结 果为 转人 乳铁 蛋 白奶 粉 的商业 化应 用提 供 了科 学数 据支 持 。 论文 作 者 : 周催, 王建 武 , 黄 昆仑 , 贺晓云, 陈秀萍 , 孙虹, 于添 , 车会 莲 信息来源 : Z h o u C , Wa n g J ,H u a n g K, He X, C h e n X, S u n H, Y u T a n d C h e H, 2 0 1 1 . A9 0 一 d a y s a f e t y s t u d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转基因动物在畜牧业生产以及生物医学上具有广阔和诱人的应用前景,生产转基因的方法也很多,本文就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牛的供体细胞种类、转染方法和转基因牛的应用作一综述,同时也指出了转基因牛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牛;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中图分类号:S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889(2008)02-0014-05转基因动物实验可追溯到1974年,Brackets等将兔的精子与SV40病毒DNA孵育后,进行体外受精获得转基因兔。
同年Jaenisch等将SV40病毒DNA注射到小鼠胚胎囊腔中,获得携带外源基因的嵌合体小鼠。
1980年,Gordon等首次报道用原核注射获得了转基因小鼠。
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展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1982)将大鼠生长激素(GH)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被认为是世界上首批转基因动物。
在1991年第1次国际基因定位会议上被公认是遗传学中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4代技术,被列为生物学发展史126年中14个转折点之一。
1997年2月,Wilmut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第1例克隆绵羊“多莉”后,转基因动物和克隆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牛、转基因猴、转基因鱼等都陆续被研制成功。
利用转基因技术建立疾病动物模型与基因治疗动物模型业已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热点,有的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疫苗研究[1]和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反刍动物身上进行转基因克隆牛的研究进展邓守龙1,2,吕自力2,陆东林3,王安江1,2(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26;2.新疆金牛生物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26;3.新疆奶业协会,乌鲁木齐830017)作者简介:邓守龙(1982-),男,黑龙江人,在读研究生,从事动物繁殖与胚胎工程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8-01-21!!!!!!!!!!!!!!!!!!!!!!!!!!!!!!!!!!!!!!!!!!!!!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合理地使用含钾、镁和硫的饲料来满足奶牛对这些元素的需要,不仅能预防由于忽视钾、镁和硫常量矿物元素给奶牛带来的各种代谢性疾病,还能够通过合理的搭配和使用来满足奶牛对这些元素的生长生产需要,帮助我们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1]McDowell,L.R..MineralsinAnimalandHumanNu-trition.AcademicPress,NewYork.1.[2]Wilson,G.F.EffectsofMagnesiumSupplementsontheDigestionofForagesandMilkProductionofCowswithHypomagnesemia.Anim.Prod.31:153.[3]Beede,D.K.PotassiumNutritionandtheRelationshipwithHeatStressinLactatingDairyCattle.Proc.3rdAnnual.InternationalMineralsConf.[4]NRC.NutrientRequirementsofBeefCattleNationalA-cademyPress.[5]刘庆平,DIRKE.AXE.镁离子(Mg)营养及其在饲料中的添加.美国Mosaic饲料原料公司.[6]刘庆平,DIRKE.AXE.应激奶牛需要提高日粮钾,镁和钠水平.美国Mosaic饲料原料公司.[7]刘庆平,DIRKE.AXE.镁离子(Mg)在围产期奶牛营养中的作用.美国Mosaic饲料原料公司.[8]刁其玉.奶牛规模养殖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J],2003.[9]李有观.饲料成份与牛奶质量的关系.北京:饲料研究,2000,(8):36~37.的应用研究[2]也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几年转线粒体(基因)动物[3]的问世进一步拓宽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内容。
基因育种、药用家畜已成为当前各国竞相投资研究的热点。
1转基因牛的研究概况牛的基因整合几率低,且世代间隔比其他家畜长,因此转基因牛的生产相对困难。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GenzymeTransgene公司才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法获得了世界上第1头转基因牛(McEcog等,1990)。
由于牛具有产奶量高等独特优势,因此吸引了不少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尤其是体细胞克隆羊“多莉”诞生后,有关转基因牛获得成功及取得突破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
1999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出了人类历史上第1头转基因克隆牛;2002年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也获得了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
2003年,李宁等培育了10头体细胞克隆牛。
其中包括两头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乐娃”和“岩娃”。
“乐娃”转入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岩娃”创造了两个世界首次:首次转有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首次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外源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
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的生产技术体系已经渐趋成熟。
日本研究人员Kuroiwa等(2004)首次实现了对免疫球蛋白(Ig)和朊蛋白(PRNP)基因进行依次打靶,获得Ig单基因位点和双基因位点失活的转基因牛,并提出了依次打靶的策略,可以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实现对同一个体两个基因的改造,并获得纯合的克隆牛。
2005年10月,世界首例成活的体细胞克隆水牛在广西大学良种牛南方繁殖中心降生,到目前为止,该克隆水牛健康状况良好(翟希等,2005);2006年世界首例抗疯牛病转基因克隆牛在中国山东淄博诞生(董雅娟等)。
转基因牛研究正走向实用化的道路。
2转基因动物的生产原理转基因动物是指通过重组DNA技术,用试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外源性基因稳定整合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传给下一代[4]。
导入的基因称为转入基因,而整个技术则称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technology或transgenesis)。
转基因动物研究大致分为3个部分:上游部分是克隆目的基因,分析基因的结构并在体外或其他系统中进行功能研究;中游部分是设计遗传修饰策略(包括载体系统的构建等),选择适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转移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将遗传修饰由细胞向整体动物过渡,实现对整体动物基因组进行人为修饰的目的;下游部分是按育种程序进行工程动物的选育和建系,在整体动物的背景上对目的基因的功能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进一步开发利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遗传工程动物。
3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牛用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牛的流程是:先克隆目的基因、分析基因,构建载体系统,再选择适当的供体细胞进行基因转移和鉴定,把外源基因整合到供体细胞上,然后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组成重构胚胎,并将所得胚胎移入代孕动物,获得转基因动物克隆个体。
体细胞克隆不同于其它供体细胞,它为转基因技术开辟了新的纪元,事实证明了选择体细胞作供体细胞能生产高比例的转基因后代[5]。
在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动物过程中,人们将绿色荧光蛋白导入供体细胞,使重构建的转基因胚胎便于鉴定,通过转绿色荧光蛋白体细胞核移植已生产出了转基因后代小鼠、猪和牛。
利用显微注射法生产转基因牛效率极低,而且成本太高,而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牛则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生产效率,利用克隆技术生产转基因牛有诸多优点:有利于使用定点表达基因的技术;可以缩短转基因牛及其产品的生产周期;可以预先决定性别。
目前,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率较低。
该体系的成熟和推广应用依赖于受精卵和核移植卵发育程序的准确启动和精细调控。
可以相信,随着体细胞克隆技术理论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必将成为转基因大家畜生产的主要技术。
3.1供体细胞不同体细胞作核供体,现已有9种类型的体细胞后代产生,包括来自成年乳腺上皮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卵丘/颗粒细胞,输卵管/子宫上皮细胞,肌肉细胞,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小鼠尾尖成纤维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初乳的乳腺上皮细胞。
不同的供体细胞之间,其核移植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998年,Cibelli等首次报道用体外培养的携带外源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核移植,获得4头转基因牛,总效率为1.2%;Wells等用奶牛卵泡颗粒细胞作核供体进行核移植的总效率是2.8%;Kubota等[6]用牛耳缘皮肤细胞的核移植效率是1.34%。
迄今为止,体细胞核移植总效率较高的是Kato等报道的13.8%,但他们后来研究的总效率也仅为4.0%[7]。
Beyhan等[8]分别用成年牛卵丘细胞、软骨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供核,比较了它们所构建的重组胚在体外的发育能力,发现了皮肤成纤维细胞所构建的重组胚发育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细胞(13.0%VS32.0%;13.0%VS26.6%,P<0.05)。
胎儿耳部成纤维细胞由于分化程度较低,它们所构建的重组胚的发育潜力也就高于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所构建的重组胚。
Vignon等(1999)[9]和Kasinathan等(2001)10]报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效果优于成体成纤维细胞。
日本Cibell等(1998)采用母牛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细胞为核供体获得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牛。
同年,他们以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采用同样的技术方法获得了携带pC2-MV/βGEO(β2半乳糖苷酶)外源基因首例转基因克隆牛。
1999年6月10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裔科学家杨向中等利用1头名叫“艾斯本”的成年奶牛体细胞克隆出“艾米”,因所用核供体的体细胞与生殖系统无关,因此,艾米的诞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02年4月16日“艾米”生下1头健康公犊,证明克隆牛具有正常生育的能力(陆东林,2003)。
继克隆牛“艾米”之后,Yang等(2000)又利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了6头牛犊,这一重要成果打破了科学界认为只有利用新鲜或短暂培养的细胞才可克隆的传统观念,使大批量地克隆牛成为可能。
从此,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开始应用于转基因牛的生产中,并获得了抗病或肉奶品质得到改善的转基因克隆牛。
关于外源基因对核移植是否有影响,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同。
有报道称,转入的外源基因对牛的体细胞核移植有负面影响[11,12]。
而Rohet等人报道,将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核移植时,重构胚的体外发育等情况与未转染的细胞无差异[13]。
3.2转染方法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证明动物体细胞的分化不是不可逆的,人们将体外培养传代的体细胞,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外源基因的转染。
目前,转染的主要方法有:电穿孔法、脂质体法及基因打靶等。
3.2.1电穿孔法在外界高电压短脉冲的作用下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产生可逆性电穿孔,使得外源D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然后将经过筛选的转基因细胞用显微注射法,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卵周隙,用电击法使供体核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获得转基因重组胚,再经过电激活或化学激活,使重组胚胎发育,在体外或通过中间受体使其发育到囊胚,然后进入同期发育的受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