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吃虫子》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案7篇
《青蛙吃虫子》教案《青蛙吃虫子》教案7篇《青蛙吃虫子》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3----54页“青蛙吃虫子”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数学思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情感态度: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在十位上的算理。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师生边读边激动地说出谜底是“青蛙”。
师马上予以肯定。
师:青蛙常在田里做什么?生:青蛙在田里捉虫子。
师:青蛙会吃虫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说。
(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小朋友们这么有爱心,那我们一起到青蛙王国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师:瞧,这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生:(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虫子。
小青蛙:我吃了30只虫子。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虫子?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2、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1)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2)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师:请们先自己想一想,举手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a、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
b、从计数器上拨珠,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个位上是6个珠,合起来就是86。
c、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就是86。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二是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加减法计算。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文字题目的理解和解答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青蛙”、“虫子”等词语,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文字题目,正确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课件:青蛙吃虫子故事图片、加减法计算题目3.教具:实物虫子、卡片等4.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青蛙和虫子,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故事中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如“青蛙吃了3只虫子,又吃了2只虫子,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青蛙吃虫子》公开课教案
《青蛙吃虫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乘除法》中的第107页至第108页。
主要包括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将分数的乘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以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和应用,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计算器、分数卡片、小虫子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兴趣。
2. 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情景,提出问题:“青蛙吃了多少只虫子?”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青蛙吃的虫子数量。
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
3. 分数的除法: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提出问题:“如果青蛙吃了一半的虫子,它吃了多少只虫子?”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青蛙吃的虫子数量。
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理解分数的除法意义和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
4. 分数的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青蛙吃了虫子总数的三分之一,然后再吃了虫子总数的四分之一,它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讲解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bd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bc分数的混合运算:a/b × c/d + a/b ÷ c/d = ac/bd + ad/bc七、作业设计(1)2/5 × 3/4(2)1/2 ÷ 3/4(3)1/3 × 4/5 + 1/3 ÷ 4/52. 答案:(1)2/5 × 3/4 = 6/20 = 3/10(2)1/2 ÷ 3/4 = 2/3(3)1/3 × 4/5 + 1/3 ÷ 4/5 = 4/15 + 5/12 = 11/6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22《青蛙吃虫子》
《青蛙吃虫子》一、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1.学材出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2.教学时长30分钟。
3.学情分析学生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知识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4.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关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实际问题,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计算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Ppt(五)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同学们,前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出示谜语,学生猜谜语。
)二、互动新授1、观察情境图,找信息,提问题。
(出示情境图)(1)孩子们认真观察大青蛙、小青蛙都说了些什么。
(2)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教师总结数学问题。
2、解决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的问题。
(1)孩子们列式解决。
(2)提出活动要求,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验证56+30=86.(3)教师引导总结这些方法的算理都相同。
(4)思考: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3、解决了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的问题。
(1)孩子们列式解决。
(2)提出活动要求,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验证56-30=26.(3)教师引导总结这些方法的算理都相同。
(4)思考:为什么减30要在十位上减3?4、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引导总结:个位数的数要和个位数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适当的口音、语调和节奏朗读故事《青蛙吃虫子》;学会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解读,表达对故事中人物、事件和情节的观点和感受。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寓言意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或故事卡片2.录音机或电子设备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故事,出示故事标题《青蛙吃虫子》。
2.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青蛙和虫子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青蛙是怎样捕食虫子的?学生回答。
3.向学生展示一只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个有趣的动物。
Step 2:故事朗读(20分钟)1.向学生介绍故事的作者、故事的背景和梗概,并告诉学生我们要一起朗读这个故事,通过声音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2.教师先朗读故事一遍,让学生跟读故事。
3.分小组让学生自由朗读故事,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展示不同的表达方式。
组织小组比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故事情节,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Step 3:讨论故事中的寓意(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从故事中,你们能学到什么?你们怎样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比喻?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蝉的行为和青蛙的行为,以及故事最后的结局,讨论是否合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每个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Step 4:表演故事(20分钟)1.教师分发角色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角色卡片上包括青蛙、蝉、虫子等角色。
2.学生在组内讨论,设计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台词,可以有创意地扩展和改编故事情节。
3.学生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青蛙吃虫子》教案
(3)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教师需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举例:在解决“小明掷硬币,求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问题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计算。
《青蛙吃虫子》教案
一、教学内容
《青蛙吃虫子》教案,选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章《可能性与概率》。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初步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通过“青蛙吃虫子”游戏,让学生体会并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学习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4.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青蛙吃虫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整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较快地抓住概念的核心。在理论讲解环节,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一是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词汇在描述事件概率时的含义;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这些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他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确定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确定性事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青蛙吃虫子”游戏。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doc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doc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许明良教学内容:课本第53-5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教师:计数器、小棒、多媒体课件。
学生:计数器、小棒。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32+5 =70-60=78-6 =39-4 =26+3=88-5=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
(揭题板书)(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青蛙吃虫子》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难点:掌握两位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整捆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回答夏天)夏天来了,小草绿了,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板书课题:青蛙吃虫子(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虫子?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虫子? 先解决“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虫子摆一摆,好吗? 学生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 (3)师:要求“一共吃多少只虫子”怎样列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30=或30+56= (4)师:那56+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虫子摆一摆。
)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5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8捆,也就是80根小棒,所以50+30=80;再加上6,80+6=86 ②因为5+3=8,所以50+30=80;80+6=86 ③因为5个“10”加3个“10”是8个“10”,所以50+30=80;再加上6个,就是86。
④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5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8个珠子表示80,在个位在拨6个,就是86。
所以56+30=86。
师:学习竖式计算(5)探索比谁多和比谁少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
)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30=26) (教师再次举例说明竖式计算数位要对齐。
《青蛙吃虫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青蛙吃虫子》年级:大班学科:语言领域课时:1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青蛙以及常见的虫子,了解青蛙吃虫子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讲述的能力,能够用词语描述青蛙和虫子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青蛙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青蛙和虫子,了解青蛙吃虫子的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讲述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青蛙和虫子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青蛙和虫子的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部分:a) 展示青蛙和虫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播放青蛙捕食虫子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青蛙捕食的过程。
c)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青蛙为什么吃虫子,虫子对农田的影响等话题。
d) 讲述环节: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青蛙和虫子的特点以及捕食过程。
3. 延伸部分:a) 制作青蛙和虫子的手工作品,加深幼儿对它们的认知。
b)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青蛙和虫子,模拟它们的生活场景。
c) 进行户外观察,让幼儿到田野里观察青蛙和虫子的真实生活环境。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培养保护青蛙的意识。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认识青蛙和虫子。
2. 引导发现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青蛙和虫子的特点以及捕食过程。
3. 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曲、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青蛙和虫子的生活。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和户外观察等实践活动,巩固幼儿对青蛙和虫子的认知。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在制作手工作品和户外观察等活动中的表现。
《青蛙吃虫子》教案
《青蛙吃虫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学生理解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笔、小石子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课题(1)学生观察图片(青蛙和虫子),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青蛙和虫子。
”(3)教师继续问:“青蛙在做什么?”(4)学生回答:“青蛙在吃虫子。
”(5)教师再问:“如果青蛙想吃更多的虫子,该怎么办?”(6)学生思考后,回答:“吃更多的虫子。
”2. 教师板书题目:“青蛙吃了三只虫子,还剩下五只虫子,问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3.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教师进行解答。
4. 教师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问题,再交给同桌寻找答案。
5.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说明这道题应该如何解法。
6. 教师提问:“如果青蛙吃了七只虫子,还剩下十一只虫子,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7. 教师将上面的题目变化,让学生继续思考。
8. 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教育学生如何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很好地表现了自己。
但是教师也发现,学生们在使用黑板计算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错误。
因此,下次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仔细地帮助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计算。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七、巩固练习:1.请用数学公式正确地回答问题。
问题:如果青蛙吃了五只虫子,还剩下三只虫子,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答案:令水池里的虫子数量为x,则有x-5=3,解得x=8,答案为8只虫子。
2.请将以下单元格中的数字放入适当的位置。
《青蛙吃虫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青蛙吃虫子》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青蛙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保护青蛙、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具:1. 青蛙图片若干张2. 虫子图片若干张3. 青蛙和生活环境的图片4. 操作卡片环境准备:1. 室内外生态环境布置2. 相关图书角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谜语导入:教师说谜语,幼儿猜谜底。
谜语:绿衣夜行不着急,白天举头望鸡飞。
(打一动物)2. 揭晓谜底,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15分钟)1. 认识青蛙:教师展示青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
2. 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教师讲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如:青蛙是两栖动物,生活在水边,以虫子为食等。
3. 观察比较:教师展示青蛙和虫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操作活动:教师发放操作卡片,引导幼儿将青蛙和虫子进行配对。
(三)延伸部分(10分钟)1.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讨论青蛙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情境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模拟青蛙捉虫子的场景。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青蛙、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青蛙。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2. 幼儿能观察、比较青蛙和虫子的特征,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幼儿能参与操作活动,将青蛙和虫子进行配对。
4. 幼儿能理解青蛙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青蛙、爱护环境的建议。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10,并能够进行加减法的简单计算。
2.学生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并能用数量的大小比较大小。
3.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认知:1-10的数字认知,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2.计数与加减:小于等于10的加减法,概念与应用。
3.实际问题:青蛙吃虫子。
三、教学重点1.数字1-10的认知与大小比较。
2.小于等于10的加减法的应用。
3.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如何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加减法难题。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场景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体验身边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学习并了解知识。
3.师生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表达感受。
六、教学过程1. 数字认知与大小比较•按照数字1-10逐个展示,并让学生一起说出数字。
•小组合作:给学生一些小球,让他们凭借数量大小将小球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示范:用大小不同的苹果和梨子让学生做出大小比较。
2. 加减法•教师通过比喻来介绍加减法,如:两个篮球加上一个篮球等于几个篮球。
•学生带着小球来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小组合作:给学生一些计数器以及小球,让他们模拟加减法的过程。
3. 实际问题 - 青蛙吃虫子•教师让学生理解青蛙的食物习惯,并且根据青蛙食物的数量进行加减法运算,以模拟青蛙的吃虫子。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通过比较各自青蛙吃虫子的数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学生的数字能力:认识数字1-10和数字大小比较。
•学生的加减能力: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模拟青蛙吃虫子的活动来体验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发现:1.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青蛙吃虫子》教案(精选)
《青蛙吃虫子》教案(精选)教案:《青蛙吃虫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第77页。
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的概念,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虫子的数量如何表示。
2. 讲解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将虫子的数量用分数表示。
3. 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比较青蛙吃掉的虫子数量的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有10只虫子,青蛙吃了其中的3/5,请问青蛙吃了多少只虫子?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青蛙吃掉了虫子的一半,那么青蛙还剩下多少只虫子?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其他物品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2. 板书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青蛙吃掉的虫子数量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0个橘子,他吃掉了其中的1/4,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橘子?答案:小明还剩下15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提高家长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青蛙吃虫子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蛙吃虫子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青蛙吃虫子”的教学内容为依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设计一个“青蛙吃虫子”的电子游戏,让学生通过操作游戏,完成相应的数学任务。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吃虫子?”,“虫子有多少只?”,“青蛙怎样才能吃到更多的虫子?”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青蛙吃虫子的故事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 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
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
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同时,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
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计算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具: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森林里的大树生病了,谁会去给他们治病吗?(学生会想到啄木鸟)那么谁又常在稻田里捉虫子保护庄稼呢?(学生会想到青蛙)师:是啊,青蛙对我们很有用处的,青蛙吃掉害虫,就保护了庄稼。
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以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首先,让学生观察青蛙吃虫子的图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量多少的变化。然后,引入加法和减法运算,解释运算符号的含义,使学生能够将实际情境与数学运算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掌握,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认真审题,规范书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加减现象,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享食物时分配数量等,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以青蛙吃虫子为主题的数量关系画。要求用画笔和颜色清楚地表示出加法和减法运算过程,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6.课后作业设计富有针对性,既巩固课堂所学,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住着一只可爱的青蛙。这只青蛙特别喜欢吃虫子,我们来帮帮它,看看它今天能吃掉多少虫子吧!”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他们对青蛙吃虫子的情境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接着,我会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虫子数量,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蛙吃虫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包括口算题、填空题和实际问题,旨在巩固学生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掌握,并提高其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及时纠正错误,鼓励他们勇于尝试。
《青蛙吃虫子》教案
《青蛙吃虫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有益。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蛙的分类和特点2. 青蛙的生活习性3. 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4. 青蛙对农业的意义5. 保护青蛙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青蛙的特点、生活习性、对农业的意义。
难点: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保护青蛙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青蛙的图片、害虫的图片、青蛙捕食害虫的图片。
2. 视频素材:青蛙的生活习性、捕食害虫的过程。
3. 教学道具:青蛙模型、害虫模型。
4.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青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PPT展示青蛙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青蛙的基本知识。
3. 观察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播放青蛙捕食害虫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
4. 讨论青蛙对农业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对农业的作用,明白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有益。
5. 学习保护青蛙的方法:讲解保护青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保护青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青蛙模型和害虫模型,模拟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8.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青蛙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保护青蛙方法的质量。
3.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制作模型和模拟捕食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搜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他们在应用知识方面的表现。
3.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章,章节名称为《青蛙吃虫子》。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卡片学具:作业本、小卡片、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青蛙吃虫子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青蛙吃虫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减法的过程。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3+4=7,4+5=9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让学生计算2+3,3+4等。
5. 课堂互动:通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a. 3 + 4 = 7b. 4 + 5 = 9减法:a. 7 3 = 4b. 9 4 = 5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5章的第15题。
a. 2 + 3 =b. 4 + 5 =c. 7 3 =d. 9 4 =答案:a. 2 + 3 = 5b. 4 + 5 = 9c. 7 3 = 4d. 9 4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加减法的例子,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家里的人数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青蛙吃虫子学习方案设计(市一等奖)
3、用加法,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来计算。
活动二: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的问题吗?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小组讨论。
1、教师要把握时间和节奏
2、对展示情况给予实施、客观的评价。
3、引导学生适时纠错、补充、提出不同见解等。
4、教师从知识、方法、思想上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生】
学 习 过 程 设 计
程序
时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
问题导入,目标解读
二、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三、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展讲交流,有效指导
四、总结提升
2—4分钟
2—3分钟
5—8分钟
8分钟
3---5分钟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活动一: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学 习 方 案 设 计
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
《青蛙吃虫子》
主备人
参与者
时间
2022年5月
课型
探 究课
备 注
学习
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
方法
1课件、计数器
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用减法来计算。
56—30=
板书
设计
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3课时青蛙吃虫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猜一种动物。
(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4)探究解决方法: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
板书:56+30= 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
结果是86。
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用数小棒的方法)
(5)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练一练第5题:
①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他们唱得好听吗?
②青蛙们唱完了,他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
③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向阳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还缺多少?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