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C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能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课件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2) 近代控制理论(状态方程 离散化 状态方程
(连续型)
(离散型)
时域分析,可分析MIMO系统
优化控制、极点配置等。
3)先进控制技术 用来控制那些常规控制无法适应的复杂工业过程控 制问题的控制技术。
核心内容: 数据采集处理和软测量技术 动态过程特性的辨识,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单项控制指标
1.静态偏差e(∞)
e(∞)=c0-c(∞) 2.衰减比n和衰减率ψ
衰减比n: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 n=c1/c3。
衰减率ψ: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 度衰减的百分数, ψ=(c1-c3)/c1。
3.最大动态偏差emax和超调量Mp
最大动态偏差:被控量第一个波的峰值与 给定值之差, emax=c1-c0。
机理建模方法,多变量系统动态辨识,神经网络, GP
先进控制策略研究 模型预测控制(MPC)、动态矩阵控制(DMC)、 预测函数控制(PFC)、推断控制(IC)、内模控 制(IMC)、模糊控制(FC)、神经元控制(NNC)
先进控制的实施 目标的确定, 实施平台DCS、PLC 完善底层的PID控制回路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时的应用满足不了工 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分层计算机控制系统 监督计算机控制(SCC)+模拟控制器控制系统
SCC+DDC控制系统
3)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开创期(70年代中期)
1975年Honeywell公司推出的TDC2000集散控制系统 是一个具有许多微处理器的分级控制系统,以分 散的控制系统来适应分散的过程对象,实现控制 系统的功能分散、负荷分散,从而危险也分散。
第三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1.仪表自动化阶段 40年代前后,采用笨重的基地式仪表,生产
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研究康波(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欠平衡技术研究所,250717)摘要:控压钻井技术以其智能、安全、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石油钻井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应用的先进案例,而控压钻井自控系统的设计又是体现这一先进性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从控压钻井自控系统设计的角度阐述了现有工业过程控制核心技术的特点及发展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外现有控压钻井自控系统的构架、核心算法、功能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优缺点,结合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较为可行控压钻井自控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控压钻井、过程控制、自控系统设计、系统构架、控制算法、优选方案;MP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ptimization Design Research Abstract: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technology for its smart, safe and efficient characteristics of oil drill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utomate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advanced cases, the control pressure drilling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is also reflected one of thecore technology of this nature. This 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of coretechnology features an overview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reign-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ofexist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core algorithm,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areassuch as superior shortcoming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more feasible to control pressure drilling automation system of choice for key technologysolutions.Keywords: 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process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system architecture, control algorithms, optimization programs;0 引言自动控制技术是控压钻井的主要特色和核心技术之一,是控压钻井工程施工成功的关键。
神经网络DMC在基于FF现场总线的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 2 8卷 第 4期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 8No 4 12 . 20 年 8 07 月 Jun l f n doUnvri f c n e n cn l y Naua SineE io ) Au . 0 7 o ra o g a ies yo i c dTeh oo ( trl cec dt n Qi t Se a g i g 20
b . The c nt o c me a c lr t s r s o e s e d a r o m s be t r t n d us o r l s he c e e a e e p ns p e nd pe f r te ha yna c mi ma rx c t o . t i on r 1 Ke r s:FF i l us OPC e ve d a c ma rx c ntolba e n ne r lne wo ks; y wo d fe db ; s r r; yn mi t i o r s d o u a t r
ZHoU -i Yi n,ZHANG e - i ,YUAN Ja l W n xa in
( olg f tma ina dE eto i En i e r g C l eo o t n lcr n c g n ei ,Qig a i est f ce c n c n lg ,Qig a 6 0 2 hn ) e Au o n n d oUnv ri o i ea dTe h oo y y S n n d o2 6 4 ,C ia
技术 的发 展成 果 , 以现 场 总 线 为基 础 的控 制 系 统 相对 于传 统 的 DC S有很 大 优 势 。本 研 究 建 立 基 于 F 现 场 总 线 的 过 程 控 制 实 验 系 统 , 用 F 采 J S GK0 B2 3系统 的双容 水箱 液 位对 象作 为实 验 装 置 , 采 用 中科 院沈 阳 自动 化 研 究 所 开 发 的 F 并 F H1OP 服 务 器 Mi o y e. F ev r 1作 为 C c C b r F S re. r
DMC介绍
DMC特点与技术优势2.1 DMC系统介绍数字航摄相机(DMC)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数字摄影系统。
2.2DMC全数字航摄仪的主要技术性能(1)基于面阵CCD的设计DMC系统必须同时适合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测图要求,这一新的相机系统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照相条件。
为达到这个要求,DMC的设计采用了面阵CCD器件。
面阵的CCD器件,具有较高的光学品质和光敏度,它的像元尺寸是12μm×12μm,并且提供高线性的动态范围,该CCD具有四个角并行输出信号的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能够完成每两秒种一幅图像的重复输出。
CCD信号在12bit情况下能够对黑白、彩色通道同时进行输出,而且图像数据在X、Y方向具有严格的几何精度。
(2)精密的光学镜头DMC为解决面阵CCD器件的尺寸限制,采取了将8台独立的CCD相机集成到一起的方式。
Z/I公司与卡尔蔡司公司合作,为DMC设计生产了独特的光学镜头,畸变小,光圈较大(f/4),分辩率高以及同质的视场响应等特点。
(3)采用FMC(时间延迟曝光)像移补偿装置DMC采用全电子数字相机FMC工作原理,使其中的CCD面阵传感器的电路能够按时间延迟方式工作。
这种技术类似于胶片相机的机械式FMC,但不会发生机械移动部分限制和失灵,因而更适合于较高的速高比(V/H),因而大大扩展了DMC低空和高速照相性能。
(4)数据在线存储当相机工作在全彩色12bit状况下,DMC相机系统每两秒钟得到一幅260M 原始RAW格式图像,控制电路由三个基于PC完整的PCI总线并线操作,使相机模块得到的图像数据,通过高速并行PCI总线送到图像采集卡,最后通过数据各自独立的光纤从CPU传送到RDIA系统。
该系统带有3个容量为 280G的移动硬盘,能提供带有三个并行的光纤通道的总容量为840G的存储能力。
在12bit 分辨率,四频段彩色模型状态下,DMC一次飞行能拍摄并存储2000张以上照片,这相当于传统相机3桶120米胶卷。
DMC-PID控制在分级磨矿系统中的应用
DMC-PID控制在分级磨矿系统中的应用
张永玺;魏镜弢;蔡晓明;王庭有
【期刊名称】《矿冶》
【年(卷),期】2010(19)4
【摘要】本文针对某锡石-多金属硫化矿两段磨矿回路,采用动态矩阵与比例积分微分调节(DMC-PID)串级控制.针对磨矿系统时间滞后长、耦合性强的特点,设计并推导了三输入四输出的DMC-PID申级控制磨矿控制系统模型,首先在磨矿过程中干扰最多的部位取出信号构成PID团环控制,快速有效地抑制突发性干扰,再采用DMC算法,对通过PID调节后的广义磨矿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建立多段磨矿回路的自动控制模型.
【总页数】5页(P98-101,104)
【作者】张永玺;魏镜弢;蔡晓明;王庭有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28.8
【相关文献】
1.模糊智能控制在磨矿分级给矿系统中的应用 [J], 劳春萍;杨承志
2.Smith预估控制在分级磨矿系统中的应用 [J], 杨琛;魏镜弢n;张永玺
3.概论磨矿分级自动化控制在选矿中的应用 [J], 马桂林
4.模糊智能控制在磨矿分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黄伟;魏镜弢;王庭有;蔡晓明
5.功率控制在磨矿分级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J], 崔学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先进控制
Present
预测将来
生产管理和 生产最优化
| Document Number| February 29, 2016 | Copyright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4
Page 4
什么是先进控制
一种基于现代控制论的控制技术:
使用模型 通过预测进行控制 可以实现多变量控制 考虑各种限制 按照客户要求定制优化功能
“应用扩大”
下一代技术方向 ・ 进一步完善APC整体解决方案 ・ 定制化的用户操作画面 ・ 支持非线性过程控制
DMC:Dynamic Matrix Control
| Document Number| February 29, 2016 | Copyright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redictive Value
MV1
CV1
Predictive Value
Predictive Value
MV2
CV2
Predictive Value
MV3
CV3
| Document Number| February 29, 2016 | Copyright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Document Number| February 29, 2016 | Copyright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19
先进控制带来的效益 - 提高产品质量
丙烯
3
F
Q
2.8
C3’
2.6
2.4
2.2
2
1.8
丙烯丙烷分馏塔
DCS试题及答案
一、DCS简答题1、DCS基本含义是什么?试述其基本结构及各层结构的基本功能。
答: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又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测、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
是由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量控制技术、通讯网络技术、CRT技术、图形显示技术及人机接口技术相互渗透发展而产生的。
DCS既不同于分散的仪表控制,又不同于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而是克服了二者的缺陷而集中了二者的优势。
它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安装简单规范化、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造纸等各种生产过程,能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的安全,促进工业技术发展,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CS按功能分层结构充分体现呢其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
DCS从下至上依次分为直接控制层、操作监控层、生产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
1)直接控制层是DCS的基础,其主要设备试过程控制站(PCS),PCS主要由输入输出单元(IOU)和过程控制单元(PCU)两部分组成。
输入输出单元(IOU)直接与生产过程的信号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连接,其功能一是采集反映生产状况的过程变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料位、成分)和状态变量(如开关或按钮的通或断,设备的启或停),并进行数据处理;二是向生产现场的执行器传送模拟量操作信号(4mA~20mA DC)和数字量操作信号(开或关、启或停)。
过程控制单元下于IOU连接,上与控制网络(CNET)连接,其功能一是直接数字控制(DDC),即连续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和批量控制等;二是与控制网络通信,以便操作监控层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和操作;三是进行安全冗余处理,一旦发PCS硬件和软件故障,就立即切换到备用件,保证系统不间断地安全运行。
DMC案例
案例:多米尼电动机与控制设备公司多米尼电动机与控制设备公司(DMC),从1973年发现加拿大北部油田以来,就占有该油田泵用电动机有效市场的50%以上。
虽然公司是加拿大市场电动机和控制设备方面的一家大型供应商,而且在产品质量方面享有很高声誉,但DMC的高层管理者们相信公司在市场上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公司在1974年雇佣的一位推销员。
他极富进取精神同时又极具才能,能够“讲石油人的语言”。
他在德克萨斯销售过电机设备,并有油田电气控制工程方面的经验。
当时DMC的竞争对手在该领域还没有一个有相似技术的推销员,因此,公司能建起早期的立足点,并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
然而,1985年初,由于汉密尔顿石油公司的一项产品试验计划,DMC遇到了可能会失去市场的威胁。
汉密尔顿是加拿大目前最大的石油公司,拥有并管理着全国30以上的产油井。
汉密尔顿公司电气工程部门的负责人约翰·布里奇斯主持这项电机检测计划,他认为DMC的电机是处于第三位的选择,位居斯帕特电动机公司和加拿大通用发动机公司的产品之后。
于是,1985年3月,DMC的高层经理决定,如果还想保持它在油井泵市场上的份额,公司必须采取一些行动。
DMC公司提供的电动机系列产品从小到不足1马力的到大至2000马力的应有尽有,公司还生产电气控制和配电盘系统,用于自动控制和发动机保护。
1984年,DMC的销售额大约3.23亿美元,其中各类产品的销售如下表1。
表1 1984年DMC的销售额来源产品销售额(百万美元)销售单位控制和配电盘不足1马力的电动机1-200马力电动机250-2000马力电动机721268540—500,00022,000700DMC公司大约80%的销售额由公司推销员直接卖给原设备制造商(OEMs)和大型工业用户,如石油公司、造纸厂和采矿企业。
另外20%由分销商经营,主要卖给小用户(如小型钻探承包商)和小型原设备制造商。
DMC给各等级购买者的折扣率见下表2。
年产4万吨碳酸二甲酯说明书
摘要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 DMC):常温下为透明液体,略带香味。
难溶于水,但能与醇、酮、酯等任意比混溶。
DMC 毒性很小,对金属基本上无腐蚀性。
DMC 具有酯的通性,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可与含活泼氢基团的醇、酚、胺、酯等化合物反应;与二元醇或二元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
DMC 分子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可代替剧毒的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等作为羰基化剂、甲基化剂和甲氧基化剂,成为开发一系列洁净化工工艺的新基块。
设计4万吨/年碳酸二甲酯的工厂设计。
本次设计我选用尿素直接醇解法其特点如下:(1)原料廉价易得;(2 )工艺简单,易于操作;(3 )反应产生的氨气可以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绿色无污染;(4 )反应过程无水生产,避免了甲醇 DMC‐水这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使后续分离提纯简单化。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流程AbstractDMC (Dimethyl Carbonate, referred to as DMC): chemical formula CH3 OCOOCH3 a transparent liquid at room temperature, slightly fragrant.Insoluble in water, but with alcohols, ketones, esters and other any more than compatibility. DMC toxicity is very small, essentially non-corrosive metal. DMC continuity with the ester,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with water; can be used with active hydrogen groups with alcohols, phenols, amines, esters and other compounds reaction; and diols or polycarbonate dual phenol reaction. DMC molecules containing carbonyl, methyl, methoxy and other groups, has a good reaction performance, can replace the highly toxic phosgene, dimethyl sulfate, carbonyl chloride, et c., as agent, methyl and methoxy agent Based agent, a chemical process developed a new series of clean blocks. The design I chose direct alcoholysis of urea following features: (1) cheap and readily available raw materials; (2) process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3) the reaction of ammonia can be recycle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reen pollution-free; (4) The reaction of water producti on, to avoid the complexity of methanol-DMC-water separation system, the subsequent sepa ration and purificatio n of simplicity.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I learned to design a production plant in the process of dimethyl carbon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Keywords :DMC Dimethyl Carbonate Synthesis Process第1章项目总论 (5)1.1 项目概述 (5)1.2 建设背景 (5)1.3 产品简介 (6)1.3.1 产品用途 (6)1.3.2 国内外发展 (6)1.3.3 市场需求 (7)1.4 工艺路线 (8)1.4.1 光气法 (8)1.4.2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5] (9)1.4.3 酯交换法 (9)1.4.4 尿素醇解法 (10)1.4.5 工艺路线比较 (12)1.5 工作依据 (13)1.6 厂址选择 (13)1.6.1 选择原则 (13)1.6.2 厂址选择 (13)1.6.3 城市概况 (14)1.7.1 生产制度 (14)1.7.2 生产规模 (14)第2章工艺设计与计算 (16)2.1 工艺原理 (16)2.2 工艺流程描述 (16)2.2.1 工艺流程简图 (16)2.2.2 MC的合成 (16)2.2.3 DMC的合成 (17)2.3 物料衡算 (17)2.4 热量衡算 (19)2.4.1 MC的合成 (20)2.4.2 MC反应液的分离 (20)2.4.3 DMC的合成 (21)第3章设备选型 (22)3.1 选型的原则 (22)3.2 反应器计算 (22)3.2.1 计算催化剂床层体积VR (22)3.2.2 反应器管数的确定 (23)3.2.3 核算换热面积 (23)3.2.4 管的排列方式 (23)3.2.5 反应器内经 (23)3.2.6 反应器壳体壁厚的计算 (23)3.3反应器的选型 (24)3.3.1 封头的选型 (24)3.3.2 参数汇总表 (24)3.4 其他设备选型 (25)3.4.1精馏塔的设计 (25)3.4.2 换热器的设计 (25)3.4.3 泵的选型 (27)3.5 Aapen 模拟 (28)第4章设备一览表 (32)第5章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5)5.1平面布局方案 (35)5.2厂区组成 (35)5.3设计思路 (35)5.4工厂运输设计 (36)第6章自动控制 (37)6.1概述 (37)6.2仪表类型的确定 (37)6.2.1气动控制仪表 (37)6.2.2电动控制仪表 (37)6.2.3信号和自动保护 (37)6.3 典型控制方案的说明 (38)6.3.1精馏塔的控制 (38)6.3.2反应器的控制 (38)6.3.3泵的控制 (38)6.3.4换热器和再沸器的调节 (39)第7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40)7.1安全生产 (40)7.1.1有害因素 (40)7.1.2危险因素 (40)7.2劳动安全措施 (40)7.2.1基本要求 (40)7.2.2基本措施 (41)7.3 环保措施 (41)7.3.1 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41)7.3.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41)7.3.3 饮用水源保护 (42)第8章公用工程 (44)8.1 供电 (44)8.1.1 照明系统 (44)8.1.2 电气设备的结构型式 (44)8.1.3 电信工程 (44)8.2 供水 (45)8.2.1 生产水源 (45)8.2.2 生活水源 (45)8.2.3 消防水源 (45)8.2.4 室内给水系统 (45)8.2.5 室外给水系统 (45)8.2.6 消防给水系统 (45)8.2.7 生活排水系统 (46)8.2.8 雨水排水系统 (46)8.2.9 其它用水 (46)8.3 供热 (46)8.3.1 概述 (46)8.3.2 热公用工程 (46)8.3.3 冷公用工程 (46)第1章项目总论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尿素醇解法年产4万吨碳酸二甲酯合成车间的初步设计建设地点:齐齐哈尔市建设工期:2年项目内容:本项目是大庆石化总厂年产4万吨碳酸二甲酯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生产碳酸二甲酯。
DMC生产流程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度等 于流化 床 总固相 中 的活性 中心浓度 ; 活性 中心
又在 出反应 器后 自发终 止 . 以下 分别为催 化剂和 活 性 中心浓度 的物料 衡算 式 :
r
产副产 品丙二醇 等. 产 流程 图如 图 1 生 所示 . 催 化剂 : ×
J厂 n + ]
×
U D
= ×V一 ×V—F 。×[ ] ( ) 2
式 中 , 为反应 器 内催 化 剂浓度 ( o/) [ ]为 C m l1 .R
① 收稿 日期 :0 0一O 21 7—2 6 作者简 介: 占军( 9 8一) 男 , 马 17 , 辽宁朝 阳人 , 大连海洋大学讲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自动控制 、 模拟仿真等
第2 8卷 第 6期
2 1 年 1 月 00 1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a o i ui nvr t N t a S i c dt n o r l f a s U i sy( a rl c neE io ) n Jm ei u e i
Vo . 8 No 6 I2 .
NO . V
2 0 01
文 章 编 号 :0 8—10 (0 0)6—0 8 0 10 42 21 0 83— 5
D MC生 产 流 程 仿 真 培 训 系统 的 设 计 与 开 发①
马 占军 , 李 向军 , 丁丽 娜
( 连海 洋 大 学 信 息 工 程学 院 . 宁 大 连 16 2 ) 大 辽 10 3
关键 词 : 碳 酸 二 甲酯 ; 真 ; 布 式集散控 制 ; 训 仿 分 培 中图分类 i T 3 19 F 9 . 文 献标识 码 : A
dmc控制算法
dmc控制算法DMC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
DMC即Dynamic Matrix Control,它是一种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本文将介绍DMC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DMC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输出,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使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尽可能接近。
DMC算法的关键在于建立准确的系统模型和优化权重矩阵。
在DMC算法中,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可以通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辨识来实现。
根据辨识得到的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输出。
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控制的效果。
在预测的基础上,DMC算法通过优化权重矩阵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
权重矩阵中的权重值反映了控制器对于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整权重矩阵,可以使控制器更加关注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DMC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处理系统的时变性和非线性。
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预测未来输出,可以对系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
此外,DMC算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进行灵活调整,使控制器更加适应不同的工况。
DMC控制算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化工工艺中,DMC算法可以用于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实现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
在电力系统中,DMC算法可以用于控制发电机的输出,使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保持稳定。
在机械制造中,DMC算法可以用于控制机床的位置和速度,实现精密加工。
DMC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预测未来输出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实现系统的精确控制。
DMC 算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MC算法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大的价值。
DCS体系结构
信号调理板 接线端子板
过程控制单元PCU
CNET
PCU
输入输出处 理板IOP
信号调理板 SCC
电源 电源 正面
核心
信号端子板
控制处理器板:运算
STC
、控制、实时数据处
理
反面
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器
板
2.2.2 DCS操作员站的硬件结 构
主要构成:
主机:一般工控机IPC或工作站或专用 彩色显示器CRT:触屏式或非触屏式 操作员专用键盘 打印机
2.4 DCS的网络结构
结构特点:
层次化网络结构
包括:
过程控制站PCS内采用输入输出总线 IOBUS,串行
控制网络CNET 生产管理网络MNET 决策网络DNET
2.4.1 DCS的输入输出总线
IOBUS可选择RS-232、RS-
CNET
422、RS-485、FF、 PROFIBUS、CAigh-performance process manager IOP:输入输出处理器 input output processor LCN:就地控制网 local control network LCNE:LCN扩展器 LCN extender LM:逻辑管理模件 logic manager MC:多功能控制器 multifunction controller NG:网络连接器 network gateway NIM:网络接口模件 network interface module PIN:工厂信息网 plant information network PHD:过程历史数据库 process history database PLNM:工厂信息网模件 plant network module PM:过程管理器 process manager SAM:扫描架应用模件 scanner application module UCN:万能控制网 universal control network US:万能操作站 universal station UXS:高级万能操作站 universal station
碳酸二甲酯—甲醇共沸体系分离的模拟与控制研究
碳酸二甲酯—甲醇共沸体系分离的模拟与控制研究碳酸二甲酯(DMC)-甲醇(MeOH)共沸体系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应用价值的体系。
共沸体系的分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提高产品纯度、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决策实际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综述中,我们将对碳酸二甲酯-甲醇共沸体系分离的模拟与控制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从共沸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入手。
共沸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是深入研究共沸分离过程的基础。
通过实验测定共沸体系的密度、粘度、热容等热力学性质参数,可以建立热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相平衡性质。
此外,通过建立相平衡模型和平衡数据回归算法,可以实现共沸体系的相平衡参数的准确预测。
其次,我们将介绍共沸体系的传质性质。
传质性质是分离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影响着传质速率、传质效率以及传质系统的性能。
为了研究共沸体系的传质性质,可以通过传质实验测定共沸体系的质量传递系数、浓度界面高度和平衡时间等传质参数,进而建立传质模型,预测传质过程。
第三,我们将介绍共沸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分离过程的动力学性质决定了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研究共沸体系的动力学性质可以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和实验测定动力学参数来实现。
此外,可以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分离设备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动力学信息。
最后,我们将讨论共沸体系分离过程的控制方法。
共沸体系分离的控制旨在实现产品纯度的控制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等。
此外,可以采用优化算法和智能控制技术,对共沸体系的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和自动化控制。
综上所述,碳酸二甲酯-甲醇共沸体系分离的模拟与控制研究对于改进分离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共沸体系的热力学性质、传质性质和动力学性质,以及应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共沸体系分离过程的优化和控制,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浅谈DMC数码影像在航测数字化成图中的应用
浅谈DMC数码影像在航测数字化成图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DMC系统的构成以及DMC数码影像在航测数字化成图中的特点和优点,并以我院实际工作举例,对利用DMC数码影像来测图的各项精度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其在数字摄影测量中对提高成果精度的重要作用标签:DMC 数码航空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分析一、引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新建铁路、新建公路选线和设计所需带状地形图成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光电技术和计算机传输技术的发展,数码航空影像的获取已成为现代航空摄影测量的一种手段。
数字航摄相机(DigitalMappingCamera简称DMC)系统的诞生改变了常规胶片航空摄影像片获取的方法。
二、DMC数字航摄仪及其影像特点数字航摄相机是一个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字航空摄影系统,它可完成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航摄工作。
同时在恶劣气候下,也能以不同的曝光时间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曝光,完成航空摄影测量航摄工作,解决了传统航摄方式在恶劣气候下不能进行航空摄影的缺陷。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DMC数字航摄仪及其影像特点:1、DMC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DMC的镜头系统与电子控制系统,T-AS陀螺稳定平台及过渡架以及机载数据存储设备等组成。
DMC镜头系统是由8个镜头组合而成的,其中4个全色镜头,4个多光谱镜头(红、绿、蓝以及近红外)。
每个单独镜头都配有大面阵的CCD传感器,在航空摄影飞行中,DMC数字航摄仪的8个镜头同步曝光(间隔小于10-9秒),一次飞行可同步获取分辩率为7680×13824高分辨率黑白、真彩色和彩红外航空影像数据。
获取的航空影像数据比传统相机获取的航片信息多、信息丰富,精度高,省去了胶片的冲洗、航片扫描中间环节。
获取影像数据周期短,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
2、数字航摄相机自动化程度高,摄影飞行航线设计在地面设计好后输入计算机,航空摄影时从航线的进入、启拍点、以及每张航片的定位到关闭点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每张航片拍摄完成后,能即时在计算机上看到所拍摄的成果,如有漏动立即能发现,可以马上进行补拍。
聚醚多元醇过程控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聚醚多元醇过程控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作者:高铭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通过聚醚多元醇过程控制的研究与改进,对原料常规指标及近红外分析控制、操作过程自动化提升,BATCH程序自动化控制,最终产品常规指标检测及近红外分子结构分析,提升大生产中聚醚多元醇产品稳定性。
结果表明:通过对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控制,采取相应的分析检测方法,提高了聚醚多元醇大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过程控制;近红外;自动化;稳定性聚醚多元醇做为新材料里面用量较大的一种产品,主要应用在聚氨酯,MS胶,纺丝助剂等领域,国内大部分的生产工艺是间接法,间歇过程具有多变量、多工序、变量时变性、反应复杂、工序运行时间不确定等特点,其操作复杂度远胜于连续过程,产品质量也更容易受到诸如原材料质量、操作人员素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间歇过程操作条件的微小变化及其他异常状况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如何在大生产中保持每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给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1 聚醚多元醇工艺简述聚醚多元醇产品以生产工艺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KOH系列聚醚多元醇,双金属(DMC)系列聚醚多元醇,磷腈盐系列聚醚多元醇等,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过程控制。
针对大生产中如何稳定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质量,从产品的原料入手,对操作过程、反应过程进行分析,最终优化过程控制,保证大生产中产品的稳定性。
2 过程控制2.1 原料指标的影响聚醚多元醇产品使用的基础原料主要有丙二醇、丙三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不同的原料指标波动会对产品质量造成表观或内在的影响。
丙三醇酸度指标在聚醚多元醇生产中会对产品的酸值产生影响,当丙三醇原料的酸度超过0.05mmol/100g时产品的酸值将会出现明显的上涨。
环氧丙烷水分含量在DMC系列聚醚多元醇中直接影响产品的反应,同时会对产品的粘度产生影响,随着水分的升高,产品的粘度升高。
dmc管理要求
dmc管理要求
DMC管理要求是指针对DMC机器人系统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DMC机器人系统是一种高科技自动化装备,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特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服务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DMC机器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遵守以下管理要求:
1.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安装、维护、检修、保养等方面的管理。
2. 电气管理:包括电气安装、接线、检修、保养等方面的管理。
3. 编程管理:包括程序开发、存储、备份、修改等方面的管理。
4.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志、安全保护、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管理。
5.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管理。
6. 环境管理:包括工作环境清洁、环保措施、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7. 运营管理:包括运营计划、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以上是DMC管理要求的主要内容,只有严格遵守这些管理要求才能确保DMC机器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 1 -。
DMC系列生产工艺
DMC系列生产工艺
DMC系列是一种采用高压缩强度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制
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
DMC系列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汽车制造、船舶工业和建筑
材料等领域。
DMC系列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比、成型、固化和表面
处理等几个过程。
首先是原料配比。
DMC系列的主要成分包括无机填料、有机
树脂和添加剂。
其中无机填料多为玻璃纤维、石英粉等,有机树脂则是采用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
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根据配方确定原料的种类和比例。
其次是成型。
成型分为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主要用于小批量生产,通过将预先混合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并通过人工挤压使其充分贴合,然后放入加热箱进行固化。
机器成型则是利用压力机或注塑机实现连续生产,高效、自动化程度高。
然后是固化。
固化是将成型后的产品放入加热箱或回转窑中进行恒温固化。
根据不同产品要求,固化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
在固化过程中,树脂会与填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固的成型件。
最后是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括切割、修整、打磨、喷涂等步骤,以提高成品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DMC系列生产工艺的优势在于生产过程简单、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此外,DMC系列产品还具有耐火、阻燃、绝缘和耐腐蚀等特点,使其在电力设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起来,DMC系列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配比、成型、固化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的合理控制,可以生产出具有优异性能的DMC系列产品。
DMC系统介绍解读
目录1 航摄新技术应用 (2)2 DMC特点与技术优势 (3)2.1DMC系统介绍 (3)2.2DMC全数字航摄仪的主要技术性能 (4)2.3采用DMC相机基本作业流程 (5)2.4利用DMC相机航摄比例尺选取 (6)2.5可提供的成果类型 (7)2.6与传统航摄相机的比较 (7)2.7选用DMC全数字航摄仪所具备的优势 (12)1 航摄新技术应用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LIDAR和DMC两种设备的公司。
公司于2003年率先在国内引进第一台DMC全数字航摄仪,目前已完成多个不同比例尺的航摄项目,拍摄航摄数码照片10万余张,覆盖范围近50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数码航摄经验。
公司目前拥有3台DMC全数字航摄仪和1台从加拿大OPTECH 公司引进的ALTM3100机载激光三维测高系统,其设备和技术在数码航摄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遥新天地公司近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2 DMC特点与技术优势2.1 DMC系统介绍数字航摄相机(DMC)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数字摄影系统,它的设计思想基于取代传统的胶片式航摄相机,从美国Z/I公司引进,其设备、软件组成如下:作为航空摄影仪,其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1918年:手持式航摄相机 1922年:RMK C1 1956年:RMK1989年:RMK TOP 2001年:DMC2.2 DMC全数字航摄仪的主要技术性能(1)基于面阵CCD的设计Z/I公司研制DMC的目标是取代传统的胶片式光学航摄相机,为了达到胶片分辩率的水平,DMC系统必须同时适合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测图要求,这一新的相机系统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照相条件。
为达到这个要求,DMC的设计采用了面阵CCD器件。
面阵的CCD器件,具有较高的光学品质和光敏度,它的像元尺寸是12μm×12μm,并且提供高线性的动态范围,该CCD具有四个角并行输出信号的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能够完成每两秒种一幅图像的重复输出。
关于DMC控制算法的几个问题
关于DMC控制算法的几个问题
淳于怀太;钟晶;刘新佳
【期刊名称】《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本文对 DMC 控制算法的特点、脉冲传递函数、作用对象模型及其与状态空间模型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性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总页数】13页(P38-50)
【作者】淳于怀太;钟晶;刘新佳
【作者单位】天津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系控制教研室;天津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系控制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
【相关文献】
1.多变量DMC预测控制算法在热工系统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李书才;董建康;张力
2.工业组态软件嵌入DMC控制算法的实现 [J], 纪彬;高延英;白广利
3.DMC-DMC串级控制算法分析与研究 [J], 邱晓惠;郭伟
4.DMC控制算法在食用菌温室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J], 于囡囡;谢子锋
5.基于DMC预测控制算法的智能四驱车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J], 吴莹莹;丁肇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spenTech流程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AspenTech流程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竺建敏【摘要】本文简述了aspenONE(R)流程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着重叙述了AspenTech先进控制在线自适应建模-校准模式技术基本原理以及基于校准模式的先进控制项目实施及运维新方法.该新技术特别适合于同时并行实施多套先进控制项目,可显著地降低新上先进控制项目实施费用,提高先进控制项目实施效率;也非常适合于先进控制应用长周期运维,进而维持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先进控制峰值性能,提高先进控制运维效率.【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先进控制;自适应建模;在线模型自适应;自动化解决方案【作者】竺建敏【作者单位】美国AspenTech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aspenONE® 流程工业集成优化解决方案简述艾斯本公司(AspenTech)作为流程工业优化软件的厂商,其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设计和改进工厂和工艺流程、优化生产操作和供应链计划。
艾斯本公司aspenONE® 统一、可扩展的流程工业解决方案套件软件和相关咨询服务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制药以及工程公司等行业。
艾斯本公司的客户应用AspenTech的流程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了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效率,降低资金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其竞争能力及盈利水平。
全球已有1500多家流程工业企业采用AspenTech的流程工业优化软件,这些企业涵盖了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制药行业、消费品行业、电力冶金及采矿、造纸行业、生物燃料行业以及帮助设计流程工业生产制造工厂的工程建设企业。
截止到2010年6月20日,全球最大20家石油公司中的19家,全部20家最大化工公司,及最大20家制药企业中的15家在使用AspenTech公司的软件。
aspenONE® 流程工业集成优化解决方案包含了我们30余年流程行业深度的专业经验以及生产制造和计划方面的专用模型,包括计划和调度、先进过程控制和闭环实时优化、生产管理和执行以及过程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浙大中控的webFieldECS.100系统如下图所示,硬件结构包括:现场仪表层、控制单元层、工厂车间层和企业管理层。
图1.1新大中控WebFieldECS·100系统WebFieldECS.100控制系统,是浙大中控在继承JX.300、JX.300X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Web技术的发展,同时融合了最新的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先进控制技术与网络技术,推出的新一代基于网络技术的控制系统。
WebFieldECS.100控制系统采用新型的网络化结构,突破了传统控制系统的层次模型,实现了与多种总线的兼容以及与第三方异构系统的统一综合集成。
WebFieldECS.100基于网络技术的控制系统,真正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
1.2国内中小型化工工程自动化的现状我国化工产业95%以上是中小型企业,随着国外大型化工企业相继进入我国,这些中小化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我国化工产业必须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中小型企业自动化水平提升,集聚发展大型企业和化工园区,以提升我国化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
我国化工产业与世界化工产业差距甚大。
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化学工业年鉴》介绍,2000年全国化学工业总产值为5812.48亿元,企业数量为12499家,平均每家企业产值只有4650万元,并散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我国化工企业规模小,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较多,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发展格局,市场竞争力差,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与国外化工产业的差距在lO~20年之间。
近年来,国外大型化工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图3.2DMC生产过程技术智能化系统开发根据要求,DMC生产过程共有99个现场参数需要进入智能化系统中,包括314-温度、28个液位、14个压力和26个流量;这些信号目前均已经在控制室的仪表显示柜上集中显示,分布在5个仪表柜上。
目前这些仪表显示的参数能够反应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状况,但无法存储,生产过程只要有瞬间扰动,显示仪表难以捕捉和数据记忆。
另外在24d,时连续生产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所有仪表的数据显示和部分液位报警状态,面对显示仪表数码管的红色和绿色的发光型显示模式,劳动强度很大,也容易产生疲劳。
因此上述99个参数要送入计算机系统,必须从控制柜中取信号,原控制柜的接线图比较简单,虽然能反映接线原理,但不够全面,所以原接线状态需要改接。
本次接线改造必须在不影响24时正常的生产情况下进行的。
3.3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防爆措施信号数字化部分选用的是高可靠的自动化硬件体系。
采用基于研华ADAM5000E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
I/0模块可以配置为电压、电流、热电偶、热电阻等不同类型输入的ADAM5017输入模块和ADAM5056输出模块。
其MTBF(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分别为:ADAMS000E:126457小时=14.436年,ADAM5017:411630小时=46.990年,ADAM5056:447436小时=51.077年。
ADAM5000E能通过多通道I/O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
这样可以使用同一软件支持不同的应用,从而节省用户的费用。
配置I/O模块的ADAM5000E系统在计算机支持下完成现场设备与主机之间的所有软件处理,包括信号的调理、图3.7软件线性化3.5DMC的通信体系信号的远距离传送是集中控制的基础,信号数字化传送和网络通信是当今综合自动化的命脉,是实现多层控制设备间的信息交换,使控制和管理信息能按需要向各方向传送的保障。
本系统鉴于是对DMC系统的自动化提升,构建仪表室和工程师站的通信网络。
该网络应能及时传送现场过程信息和操作管理信息。
信息的传送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信息传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设备及人身安全。
由于大多数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信息传送不能中断,这就对通信可靠性的要求更为严格。
本系统采用的是比较普遍的RS一485串行方式,RS485通讯协议系统使用屏蔽双绞线进行数据发送和接受。
双绞线使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可靠,并能抑制通信线路上的噪音。
这种布线方式安装简单,减少了电缆、接口、通信中继器的滤波器的使用,使整个网络的成本降低。
此外,它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工业应用。
图3.8DMC串行通讯系统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最初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制定并发布的,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
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
为扩展应用范围,电子工业协会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
所谓节点数,即每个RS-485接口芯片的驱动器能驱动多个标准RS.485负载。
根据规定,标准RS.485接口的输入阻抗为耋12Kn,相应的标准驱动节点数为32。
为适应更多节点的通信场合,有些芯片的输入阻抗设计成1/2负载(茎24Kn)、1/4负载(耋48Kn)甚至1/8负载(耋96Kn),相应的节点数可增加到64、128和256。
RS.485接口可连接成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通信方式。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因素会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是指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使双向的,因此,在通信电缆的另一断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从理论上分析,在传输电缆的末端只要跨接了与电缆特性阻抗相匹配的终端电阻,就再也不会出现信号反射现象。
但是,在现实应用中,由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与通讯波特率等应用环境有关,特性阻抗不可能与终端电阻完全相等,因此多少信号的反射还会存在。
这种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一个原因使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信线路处在空图4.1DMC生产工艺图4.2.2本系统组态软件具体实现建立人机界面主要包括设计图形界面、构造数据库:I/O串口通讯、建立动画连接和构造数据库。
本论文设计主要是要反映出生产的工艺流程,并实时显示数据并保存以便工程人员进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对软件的系统功能进行扩展,增加控制算法组态,远程监控和视频监控组态。
(1)设计图形界面: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的实现很大部分取决于图形界面。
用户可以为每个应用程序建立数目不限的画面,在每个画面上生成互相关联的静态或动态图形对象。
本系统中设计从总工艺图到各个塔位的局部工艺图,清晰的反映在电脑屏幕上,运用一个屏幕,将该工艺段的参数全部显示出来。
组态王提供的强大的绘图工具及图库,还提供按钮、实时趋势曲线、历史趋势曲线、报警窗口等复杂的图形对象。
组态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画面的图形界面。
用户构图时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利用系统提供的图形对象完成整个DMC控制系统的图形界面。
(2)构造数据库I/O串口通讯数据库是“组态王”最核心的部分。
在TOUCHVEW运行时,工业现场的生产状况要以动画的形式反映在屏幕上,同时工程人员在计算机前发布的指令也要迅速送达生产现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实时数据库为中介环节,所以说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
数据库中变量的集合形象地称为“数据词典”,数据词典记录了所有用户可使用的数据变量的详细信息。
在组态王软件中数据库分为: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组态王中定义的变量与一般程序设计语言定义的变量有很大的不同,既能满足程序设计的一般需要,又考虑到工控软件的特殊需要。
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自定义的变量以及系统预定义的变量。
变量可以分为基本类型和特殊类型两大类。
基本类型的变量又分为“内存变量”和“I/O变量”两类。
110变量指的是可以与外部数据采集程序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变量,如下位机数据采集设备(如PLC,数据采集卡等1或其他应用程序(如DDE、OPC服务器等)。
这种数据交换是双向的、动态的,就是说:在“组态王”系统运行过程中,每当I/O变量的值改变时,该值就会自动写入下位机或其它应用程序;每当下位机或应用程序中的值改变时,“组态王”系统中的变量值也会自动更新。
所以,那些从下位机采集来的数据、发送给下位机的指令等变量,都需要设置成I/O变量。
组态王中I/O变量的定义如图4.2所示,翻4.2I/0变量的定义而那些不需要和其它应用程序交换数据、也不需要从下位机获得的数据、只在“组态王”内需要的变量,比如计算过程的中间变量,就可以设置成“内存变量”。
特殊变量类型有报警窗口变量、报警组变量、历史趋势陆线变量、时间变量四种。
这几种特殊类型的变量下是体现了“组态王”系统面向工控软件、自动生成人机接口的特色。
组态王支持的硬件设备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模块、板卡、智能仪表等。
工程人员可以把每一台下位机看作一种设备,他不必关心具体的图4.3高压精馏塔T303报警窗口如图4.3所示,为高压精馏塔T303的报警画面,在数据词典中就可以定义参数的上下报警限,但是由于实际生产中往往要修改高低限,因此在报警画面中根据工程师的权限可以修改高低限。
而且报警灯也可以通过下图的动画连接实现闪烁报警提示,如图4.4所示,图4.4报警灯动画连接(5)运行和调试组态王工程浏览器内嵌画面制作开发系统,生成人机界面工程。
画面制作开发系统中设计开发的画面工程在TouchView运行环境中运行。
开发和运行环境各自独立,一个工程可以同时被编辑和运行,这时对于工程的调试是非常方便的。
控件(6)控件功能控件实际上时可重用的对象,用来执行专门的任务。
每个控件实质上都是一个微型的程序,但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通过控件的属性、方法等控制控件的外观和行为,接受输入并提供输出。
组态王6.5支持Windows标准的ActiveX控件(主要为可视控件),包括Microsoft提供的标准ActiveX控件和用户自制的ActiveX控件。
用户可以灵活地编制一个符合自身需要的控件,或调用一个已有的标准控件,来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而无须在组态王中做大量的复杂的工作。
一般的ActiveX控件都具有属性、方法、事件,用户通过控件的这些属性、事件、方法来完成工作。
组态王新增三个功能强大的控件,即数据表格控件(可将0DBC数据源里的大量数据在组态王中进行显示和打印);历史曲线控件(可动态增删曲线,进行曲线比较,并且数据来源可以是ODBC数据源):PID调节控件(对过程量进行闭环控制,可实现三种PID控制算法:标准型,归一参数型,和近似微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