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历史课件冀教版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

历史课件冀教版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01
02
03
轮船招商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 的大型民用企业,主要经 营航运、铁路和电信业务。
开平矿务局
1877年李鸿章在河北唐山 创办的大型煤矿企业,主 要开采煤炭和铁矿。
汉阳铁厂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 创办的大型钢铁企业,主 要生产钢铁和铁轨。
建设近代海军
北洋水师
由李鸿章主持建立,是中 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拥 有铁甲舰和巡洋舰等先进 战舰。
南洋水师
由左宗棠主持建立,主要 负责东南沿海的防御任务, 拥有一定规模的战舰。
福建水师
由沈葆桢主持建立,主要 负责福建沿海的防御任务, 拥有一定规模的战舰。
04
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01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
和人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0%
西方列强的侵略
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租界、 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资源和剥削 劳动力。
清朝统治者的应对策略
镇压起义
清朝政府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 ,试图平息农民起义和民族起 义。
改革内政
部分开明官员主张进行改革, 整顿吏治,加强国防建设。
学习西方
部分官员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 事装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经济落后
中国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 低下,缺乏竞争力。
政治腐败
清朝政治腐败严重,官员贪污受贿,民生困苦。
西方列强的入侵
80%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 争,强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 岸。

第6课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年 代 )
结果 破产
根本原因
评价
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
局限性
积极作用
性质
练一练 :选择连线
曾国藩
左宗棠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张之洞
安庆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课 堂 检 测
• • • • •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 D)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 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泛指一切与外国打交道(涉外)的事务。
1、洋务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央
地 方
曾国藩
李 鸿 章
张之洞
左 宗 棠
一起朗读课文内容,然后思考以下几 个问题:
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洋务运动 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分为几个阶 段?每个阶段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
生产出较为 先进的武器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2)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1872年 举办者 李鸿章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1893年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 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 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 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 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 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 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国家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洋务运动破产 ……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 的根本原因。 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 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原创1:第6课 洋务运动

原创1:第6课  洋务运动

谈一谈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运动破产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 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李鸿章
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也有人说:“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具有进步意义。” ……
请你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1.目的: “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
2.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3.代表
中央: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中央:
地 曾国藩 方
代表人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军事工业
时间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民用企业
举办者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企业名称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是因为反对封建制度,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
近代工业成果
新中国建设成就
历史畅想
百余年来,中国实现了从近代化探索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江南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福州船政局造船
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企业地图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筹建近代海军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军事工业
(自强)
洋务运动
民工业
(求富)
民用企业
民用工业 1.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2.参照军事工业的学习方法,列表掌握相关知识信息。
合作学习
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第6课《洋务运动》分析

第6课《洋务运动》分析

军”; 1861年创办安庆军 械所; 1864年镇压“太平 天国运动” 后,成 为地方上 的实力派。
李鸿章
安徽人; 道光进士;
1861年组建“淮军”; 创办北洋海军、天津
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 商局; 曾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辛丑 条约》。
左宗棠
湖南人;
1866年任闽浙总督,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二、评价洋务运动
1.历史进步性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历史局限性 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把中国 引向资本主义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下一页
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军事 工业
江南制造局造快枪 天津机器制造局
开平煤矿
资金
原料
燃料 运输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创 办 的 民 用 工 业
辅 助 军 事 工 业
洋务运动的内容
民 用 工 业 -----“求富” 为 口
上海机器织布局

汉阳铁厂
1890年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 工业。
洋务运动
本课小结
一个开端
知 识 重 构
两个口号
三支海军
四项内容
五位代表
课堂检测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 目的是 ( ) D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 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 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知识点

6洋务运动知识点

第六课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指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也叫“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

一、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5、口号:(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经过(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创办新式学堂(1)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3)划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7、结果:洋务运动破产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8、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失败的原因:单纯的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维护腐朽的统治,没有彻底的变革封建制度。

10、历史意义:(1)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3)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第六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辛亥革命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六课__洋务运动

第六课__洋务运动

安庆内军械 所 江南制造总 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安庆
第一个军 事工业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上海
规模最大的 军事工业
福州
远东第一 大船厂
1、以 “自强” 为旗号, 创办近 代军事 工业
天津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安庆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中央
地 主 阶 级

领 导 阶 级 :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洋 务 运 动 的 内 容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60年代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开创近代教育 •制度。
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洋务运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 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 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洋 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 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 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 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
李鸿章 安徽人; 道光进士;
1861年组建“淮军”; 创办北洋海军、天津
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 商局; 曾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辛丑 条约》。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左宗棠 湖南人; 1866年任闽浙总督,
1861年组建“楚军”;
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 收复新疆; 1881年任两江总督。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詹天佑
京张铁路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破产标志: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 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4、作用: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
3、失败原因:
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舰队 名称
北洋 舰队
总吨位
41200
布防基地
大沽、旅顺、威海、 营口、烟台 江苏、浙江海面及长 江口
南洋 舰队
福建 水师
19000
9700
厦门、马尾
筹划海防
旅 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南洋海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北洋舰队:经远舰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北洋舰队:致远舰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度进一步加深。
2、时间: 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
年代中日甲午战争止。
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改变军事 3、目的: 上落后状态,维护清朝统治
第6课 洋 务 运 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4、「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

6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

第六课洋务运动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以及表演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正反两方面辩论,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一系列的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依次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无一例外的以中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虽然政府腐败,但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无能,比如这段时间里面有林则徐、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除了他们还有其他的一些有识之士,面对中国的落后,面对侵略战争逐渐奋发图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我们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日本也曾经受到过外来地侵略,不过后来日本迅速崛起了,日本的崛起就是通过向西方学习实现的,中国的有识之士也把目光放到了国外。

看目录,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通过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新出路的过程。

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采用机器大生产)那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阶层的救国行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新文化运动,其中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内容,这些到底能不能把中国从被侵略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就是我们这一单元中要学习的内容。

传 第六课 洋务运动

传 第六课 洋务运动

(4)创办新式学堂
为了适应洋务 运动的需要,洋务 派创办了新式学堂, 又送留学生出国深 造,从而培养了一 批翻译、军事和科 技人才。
京师同文馆
讨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局限: 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方面: 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二、为中国近代企业 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三、在客观上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被迫承认标榜“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了的无奈心理。
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2)洋务派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 人物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地点 上海 武汉 武汉
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 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 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 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南 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 海军基地竣工。清政府还成 立了海军衙门。中国出现了 近代海军。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B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3 、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 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 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你分析当时李鸿章的心情如何?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想一想,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六课洋务运动

第六课洋务运动

第六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对洋务运动的内容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且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化的大生产。

教学过程:导入:上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侵略与反抗,今天呢,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将会学习以下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既然是近代化的探索,咱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它是一个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再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演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则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使怎么一回事儿?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内容、概况是什么?怎样来评价洋务运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洋务运动。

正式授课:咱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第一张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张是太平天国运动,结合三张图片咱们在来看一句话,“中国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家看一下,未有之强敌指的是(西方殖民侵略),大变局指的是(清朝处于内忧外患)。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目标】1、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

熟练记忆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学会正确全面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

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他们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

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

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

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能否使中国走向富强呢?带着问题我们学习新课。

二、预习检测洋务运动前期口号:,后期口号:。

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三、自主学习(细读课本→标注知识点→完成填充→记忆熟练)(一)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后,清朝。

时间:19世纪;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

3、目的。

4、主要内容:(1)前期,以“”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是:年,创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是:年,和创办的;远东第一大船厂是:。

(2)后期,以“”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创办的;创办的和。

(3)筹建三支海军、、;(4)兴办。

学堂名称,兴办目的,成立时间;地位,宗旨,作用。

5、结果(破产标志):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

(2)主观上:(3)客观上:。

四、自学检测分组回答自主学习并做简单记忆。

五、合作探究1、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主张)分别是什么?它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2、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为什么?六、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回头望。

初二上册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洋务运动课件

初二上册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洋务运动课件

清政 府统 治出 现严 重的 危机
洋 务 运 动
是指诸如外 事交涉、订 条约、派遣 留学生、购 买洋枪洋炮、 开矿办厂等 与外国资本 主义有关的 事情。
2、目的: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条件:
慈禧的暂时支持 地方实力派的积极执行 总理衙门的推动
4、口号: 自强 求富
5、主持者:洋务派代表人物
她刚刚控制大 权,需要得到
近代最大的军事企业 近代远东最大的船厂 第一家近代军事企业
听听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说的一番话, 思考:
1、为什么李鸿章说练兵、办海军都是 “纸糊的老虎”?不能使中国自强
2、李鸿章把自己比作一个裱糊、修补破 房子的裱糊匠,那这所破房子指的是什么?
3、由李清鸿朝腐章朽的的话封中建,制你度能分析出洋务运 动的局限性是什么吗?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
海军的建立
三支海军舰队 的规模和布防 情况
舰 队 总吨位 名称
北 洋 41200 舰队
南 洋 19000 舰队
福 建 9700 水师
布防基地
大沽、旅顺、威海、 洋水师提督衙门 (山东威海市刘公 岛)
南洋水师的
停泊在威海卫港的北南洋琛舰号队军舰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这三 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 “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 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等方 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 “洋务运动”。
一背景:
1.原因
内忧:太平 天国运动尚 未镇压
外患:两次 鸦片战争后 列强加剧侵 略
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第六课 洋务运动

第六课   洋务运动

评价: 虽然破产了,但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 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搏击中考
读图回答
1、洋务企业 在分布上有 什么特点? 2、洋务企 业分布在这 些地方,有 什么好处? 3、为什么说 洋务企业是 近代企业?
追忆历史
内忧
太平天国运动 1840 1842 年 年 1851 年 1856 年 1860 年 1864 年 1894 1895 1900 1901 年 年 年 年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片 战争
外患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老佛爷:臣等建议学习 外国长处,如购买洋枪 洋炮、开矿办厂、派遣 留学生等,改变军事弱 财政贫和人才少等问题 洋务派:
轮船 招商局 汉阳 铁厂 湖北 织布局 近代第一 个轮船公司 第一个近代 化钢铁厂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前期(70-90年代):求富(海防)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前期(70-90年代):求富(人才)
京 师 同 文 馆
沉痛的思考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 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 的破产,这场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推动的轰轰烈烈的运动最终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 既没能达到自强也没有实现求富的目的。 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洋务运动的评价
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1年奕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 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 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 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 习外文。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 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 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
同文馆
邓世昌洋务运 动期间兴办的 新式学堂福州 马尾船政学堂 接受航海等方 面教育的
原因:1 、未能是中国富强起来
2、未能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洋务运动的结局:
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破产
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顽固派的阻挠 原因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不过勉强涂饰, 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李鸿章
90年代
“自强” 自强”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求富”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 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 可以剿发捻 略。 ----曾国藩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 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 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李鸿章
地点 上海
唐山开平 镇 湖北武昌 湖北汉阳
地位
近代第一个 轮船公司
第一个近 代化煤矿
1872 年 1878 年 1893 年
1893年 1893年
第一个近代 化的钢铁厂
主要民用工业分布图
民用工业的特点与性质
作用
想一想
不属于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近代企 业? 军事官办民用官督商办
那算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吗
返回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湖南湘乡人(今属湖南湘潭 市),出身于地主家庭。 1838年中进士,他建立了一 支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 组成的地主武装----- “湘军” 。 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是镇压太 平天国的功臣,历任两江总 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 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管理模式落后
不算
3、筹建近代海军
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舰队 名称
北洋 舰队 南洋 舰队 福建 水师
总吨位 41200 19000 9700
布防基地 大沽 、 旅顺 、 威海 、 营 口、烟台 江苏 、 浙江海面及长江 口 厦门、 厦门、马尾
4、兴办新式学堂和派幼童出洋 、
1、兴办新式学堂 、
2、派幼童出洋 、
1872~1875年, 大清政府每年遴 选30名少年赴美 留学,4年共派出 120名,是为中国 120 最早地官派留学 生。严复、詹天 佑 是其中杰出者。
首批留学生(摄于轮船招商局前) 首批留学生(摄于轮船招商局前)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 、 求富 , 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宗旨 ,结合中国 19世纪 年代后的史实说明下 ? 那 世纪90年代后的史实说明下 世纪 年代后的史实说明下? 么洋务运动的口号实现了没? 么洋务运动的口号实现了没 ? 洋务 运动成功了没? 运动成功了没?
想一想?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最终使日本走 上了富强之路,如果历史可以重新开始, 假如你是清朝时期一位有识之士,你认为 清政府应该怎样做,才可以“自强”和 “求富”。洋务运动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江南制造总局-当时中国 当时中国 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局火炮车间 中正在组装的舰用速射炮 江南制造局于1893年开始制造 射程为7200米的120mm速射炮 返回
视频资料
承认洋务运动失败的无奈心理! 承认洋务运动失败的无奈心理!
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 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求新的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 点到面、由浅到深、 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 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 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 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面上, 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面上,并没有 深入到制度层面。 深入到制度层面。
3、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自强新政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万两( ),湖北官办织 就损失了 万两 白银), 布局开办后, 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十万匹。 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位于上海的轮船招商局旧址
1872年李鸿章委派沙船 富商、浙江海 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在 上海洋泾滨永安街设局招集商股,定名为 “轮船招商公司” 。从事客运和漕运等 项运输业务。招商局成立后,在 艰苦、 险恶的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 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 幅度降低运费 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 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 击,使招商局转亏 为盈,结果旗昌公司 反遭破产, 1877年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 商旗昌洋行的旧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 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李鸿章对轮船 招商局有委任董事的权力。轮船招商局在 李鸿章的保护下,除了有漕粮专利生意外, 还得得到政府的贷款,兴建码头货栈所需 的土地,而且所承运的货品还免征厘金。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的性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地位
1861年 年 1865年 年 1866年 年
安庆内军械 所 江南制造总 局 福州船政局
出席“靖远”舰下水仪式 的中外官员在“靖远”舰 冲角前方礼台上的合影 (下图) 水师船员合影(上图)
返回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 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 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 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 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 制造子弹、火药、炸炮 等。“内”,表示这个 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 设置。1864年,清军攻 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 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 机械制造局
曾国藩
安庆
第一个军 事工业
李鸿章
上海
规模最大的 军事工业
左宗棠
福州
远东第一 大船厂
主要军事工业分布图
军事工业的特点与性质
作用
2、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
建立 时间
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返回
李鸿章 (1823—1901年), 年, 清末大臣, 清末大臣,安徽合肥人, 道光进士。1853年,在 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 平军,屡遭失败,投靠 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 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 织淮军。1862年,淮军 配合英国人戈登的“常 胜军”在江浙地区屠杀 太平军。签订过包括 《中法新约》、马关条 约》等在内的各种条约, 出使过各国。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返回
汉阳铁厂简介
汉阳铁厂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 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 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 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 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 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两座 炼铁炉。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 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 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 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 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 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 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 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 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 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1.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 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 .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 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 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
洋务派就是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 僚集团。
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中央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纪60~90年代 世纪60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返回
张之洞(1837—1909 年)字孝达,号香涛, 直隶南皮(今河北南 皮)人。1863年中进 士,先后任湖北学 政,四川学政,翰 林院侍讲学士等职, 1882年任山西巡抚。 他于1889年任湖广 总督,在湖北建成 湖北织布局,汉阳 炼铁厂,汉阳兵工 厂等
返回
左宗棠(1812—1885年), 清末大臣,湖南湘阴人。 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 荐,升任浙江巡抚一生 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 国运动,洋务运动,镇 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 (清收复新疆之战)等 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 在创立了楚军,楚军是 湘军的一个支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