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摄像机记录整个操作过程(有说服力、可追溯性、精确度增强)
√如采用秒表,则应及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简短延迟(在时间研究表格中标准化)
√尽量采取连续记录的方法
√决定观测记录次数 N
六、绩效评价(评价系数)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水平。
定义二: 在适当考虑操作者的疲劳以及个人生理需求和不可 避免的耽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对于已规定方法的 工作量的衡量,这种技术建立了用来执行某一给定 任务所允许的时间标准。
标准工时的主要因素
①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被研究的工作的工作方法,包括工具、设备、工作环境、工艺等都已经进行了标准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
作业测量法的应用:
在IE实践中普遍认为:秒表时间研究法、基础动作资料法的科学性较好一些,这是因为: 1、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基本原则。 2、秒表时间研究法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求得标准时间,对于现场管理与改善非常实用 3、基础动作资料法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的方法进行评价。
秒表
计算器
时间研究表格
亦称之为时间研究或时间分析 是一种在符合建立标准工时的条件下 由专业IE人员利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在工作现场,按一定的方法 测定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所用时间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合适的宽放来确定该项工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法常用工具:
摄像机
时间研究软件
标准工时的制定---秒表时间研究法
6、在研究现场悬挂管理看板,能有效减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外来影响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工时数据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工时测定。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法、测时法和问卷法等方式来收集工时数据。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工人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测时法是指使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问卷法是指向工人发放问卷,让其填写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确定标准工时在收集了足够的工时数据后,就可以对工作岗位进行标准工时的确定。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正常完成时间,避免设定过长或过短的标准工时。

三、制定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后,需要制定标准工时计划。

标准工时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工时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实施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计划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标准工时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工时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来促使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计划进行工作。

五、监控和评估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方式来进行。

评估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来进行。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优化和调整标准工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标准工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随着生产流程的变化,标准工时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管理要求。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时标准,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工作时间与产出数量的比例来确定。

具体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产出数量。

其中,总工作时间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

2. 标准工时的调整标准工时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当生产任务较为紧张时,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工时,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当生产任务较为宽松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工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标准工时的管理1. 工时记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时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工时记录可以采用人工记录或者电子记录的方式进行,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时统计与分析企业应定期进行工时统计与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发现工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工时考核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进行工时考核,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工时考核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4. 工时调度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的紧张程度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工时调度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动力,避免过度劳累和工时冲突的发生。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保障员工权益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和工时冲突。

3. 提高产品质量合理的工时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减少因疲劳造成的工作失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以下是 6 条关于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标准工时咋制定计算不?就好比组装一个小玩具,你得考虑每个步骤需要花多少时间呀!得把准备材料的时间、真正组装的时间还有检查的时间都算进去呢!那到底该咋弄呢?首先得仔细观察整个过程呀,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像记录宝贝成长一样,把每个时段都记下来,这样不就能得出比较准确的标准工时啦!2. 哇塞,标准工时制定计算这可是个大学问啊!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有它合适的位置和时间。

比如说加工一个零件,加工时间肯定是重点考虑的呀!那我们怎么来精确计算呢?要认真分析每个动作呀,看看哪些可以优化提高效率呢!这不是很有趣嘛?3. 诶呀,想想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是不是有点头疼呀?但其实也没那么难啦!好比跑步比赛,要知道跑完规定路程需要多久。

那么对于一项工作,我们得把所有相关的环节都清晰罗列出来呢。

比如工人操作机器一会儿,再换个工具一会儿,这些时间加起来就是个大概啦,再不断调整完善,不就得出标准工时了嘛,是不是很神奇呀!4. 大家都知道标准工时怎么制定计算吗?这可不像吃蛋糕那么简单哟!就像是计划一次旅行,各种行程安排都得算好时间。

对一项任务来说,不同的人做可能时间不一样呢!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多观察不同人的操作呀,取个平均值,这样就更靠谱啦!难道不是这样吗?5. 嘿哟喂,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像做一道精致的菜肴,每一步的火候时间都要把握好。

比如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位的时间都得平衡好呢!那怎么做到呢?得细心研究呀,把每个操作步骤都当成宝贝一样对待,还怕算不好标准工时吗?6. 哇哦,说到标准工时制定计算,这真的很关键呢!好比一场精彩的球赛,每个球员的配合时间都得恰到好处。

在工作中,各项工作衔接的时间可不能乱来呀!那要怎么准确算出来呢?得认真去体验呀,感受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合理的标准工时呀!我的观点结论: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需要细致的观察、分析和实践,多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准确且适用的结果。

标准工时制定_修订流程

标准工时制定_修订流程

标准工时制定/修订流程文件编号版本V1.1 生效日期编制审批1 目的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和规范制定的标准工时,特制定本规定。

2 定义2.1 标准工时: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2.2 观察工时:用秒表测试一个工序完成所需的时间,通常测5-10次,取平均值,记录于〈标准工时测定表〉。

2.3 评比系数:为消除因被测量人个人的努力度及熟练程度对实际工时的影响,将其修正到合理状态的系数,参见附表1里面的<熟练系数>与<努力系数>。

2.4 宽放时间:在作业中由于生理因素和作业因素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必要时间,一般以百分率来计算。

2.5 标准工时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2.5.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5.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2.5.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2.5.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2.5.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3 范围本标准适用公司涵盖所有产品制定的标准工时。

4 职责4.1 生产部根据标准工时分配任务,对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的标准工时提出修改申请。

4.2 工程部负责产品标准工时测量及产能的制作、修改、审核、表单编号和REP系统工时修改。

第1页共7页4.3计划部根据标准工时进行生产任务的安排。

4.4 开发项目组负责产品变更及时通知生产及工艺,协助完成相关标准工时等资料的变更。

5 内容5.1标准工时制作方法5.1.1 观察工时测定用秒表测试在正常流线时每工序所用工时,连续测试5次以上,并记录于〈标准工时测定表〉,求出平均值即为观察工时。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1、秒表测量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既定时间标准设定(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s,PTS)法它是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详细观测,然后做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

2、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3、简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WorkFactor),BWF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素为5个BU,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BWF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及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及制定方法
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特征,记录每一个空闲的发生原因和时间.最后据测 的数据,计算出宽放率.
ASUS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2.工作抽样法 此种方法是确定宽放时间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采用大量随机观测方
法,求得宽放率.公式同上.
确定宽放时间 的方法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观测次数的决定是以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的,估计一项操作的正常时间需要 做多少次观测,将由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精确性来决定.一般来说,要求时间值的 精确性愈高,观测次数愈多.但是过高的精度要求,过多的观测次数,显然是一种
时间研究的技术
时间研究
ASUS 直接法
合成法
密集抽样法
分散抽样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数据法
ASUS 浪费. 因此,在时间研究前,对要测量的工作要素事先规定其置信度和精确范围, 以决定每个工作要素的观测次数,以各要素最大的观测次数作为该项工作的 观测次数.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95%的置信度,精确度+5%.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有误差界限法和d2位法.国家标准GB/T 14002-92,规定 为误差界限法.
测时的方法:
(1) 连续测时法:秒表在整个测时过程中是连续不断地走动的,在 被测时的第一个观测周期第一要素的开始,秒表就开始工作, 其后不停,直到整个测时工作结束为止.
ASUS (2) 归零法:归零测时,是在每一个要素开始时,秒表指针由零位开 始走动,在本要素完成时,使指针归零,以此类推.
剔除异常值:
评比及评比系数的确定方法: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 “正常速度”的基础上.所谓正常速度是指一位经培训合格的,能够胜
ASUS 任该项操作且又有充分经验的操作者,在标准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快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首先,要进行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难度,以便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参考。

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工作量法、时间研究法、标准数据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在确定计算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确保标准工时的制定能够与实际生产相匹配。

另外,要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标准值。

标准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确定标准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避免因标准工时过高而导致员工的过度劳累和工作质量下降。

此外,要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工时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标准工时始终与实际生产相适应。

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意识培训。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管理。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合理确定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动态管理和调整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初步确定的员工应当完成的正常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和分解,以及对工作量的评估和测算,可以确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同的工作类型和岗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工时标准。

一般来说,复杂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简单的工作则需要较少的时间。

此外,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

有时候,工作进度可能会受到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产生偏差。

因此,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动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旦标准工时制定完成,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同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作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复杂性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而改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

通过制定和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1.目的:1.1 准确反映产品之标准制造时间、成本核算;1.2 便于合理制定产能,便于产线制程改善;1.3 作为生产部门KPI及浮动薪资管理办法(如:计件)考核依据;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新大陆通讯马尾工厂生产的所有产品制定的标准工时。

3.定义:3.1 标准工时(ST):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工时(ST)=正常作业时间+宽放工时=模特法(MOD)时间*(1+宽放率)3.2 正常作业时间:有效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UT时间3.2.1 效作业: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组配,安装,改变产品形状,特性等作业。

3.2.2辅助作业:作业时不能产生直接价值,但又对有效作业起附属作用的作业,如搬用,自检,取放工具等作业。

3.2.3 UT时间:除人体动作以外,机械或其他工艺要求发生的,固有附加时间。

3.2.4测定方法:现场记录或拍摄作业所需的作业动作(有效+辅助)并对其进行分解,再依照动作经济原则进行优化(ECRS:剔除,合并,重排,简化),最后模特法(MOD)法对优化后的作业动作进行判定动作工时。

a.模特法(MOD)法:MOD法属于PTS(预定时间标准法)中的一种,它利用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手指动一下为1MOD,1MOD=0.129秒)来确定进行各种作业所需的时间。

b.模特法(MOD)法动作时间标准:1MOD=0.129s(下图为各动作时间标准)3.3宽放时间:在实际生产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如私事原因、疲劳、不可避免之延迟等因素)会干扰作业人员作业,使得作业人员不能以恒定的速度(正常时间)作业,而这部分因素影响的时间我们叫宽放时间。

a. 宽放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系数b. 依据现有生产状况拟定宽放系数:①、疲劳宽放5% ②、延迟宽放 5%③、私事宽放2% ④、管理宽放 3%⑤、其他宽放2%宽放系数总计: 17% ;(注:依据生产实况变更,宽放系数后续会做调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Standard Working Hours)是指每位员工每天或每周应工作的正常时间。

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原则。

确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和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定标准工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科学规范的原则,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进行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调研。

企业需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然后,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对于一些工作需要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工作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固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班或调休。

对于一些工作相对独立且工作量较大的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宽松,让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

最后,制定标准工时并予以执行。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工时,并在相应的部门和岗位上进行执行。

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管理手段。

比如,建立健全的工作时间记录系统、完善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工作时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得到规范和跟踪。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研,充分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工时的管理和执行,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不仅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还需考虑员工的权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从更细致的角度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制定标准工时

制定标准工时

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工作时间段和提高工作效率。

它主要是通过确定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来规范员工的工作时间。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说明在企业中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

自然而然,企业也就是有自己的业务和任务,制定标准工时首先需要针对自己的业务和任务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包括工作量、任务难度、工作效率等等。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任务目标才更符合实际。

第二步,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来计算标准工时,具体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工时=任务量/工作效率。

第三步,建立标准工时的考核体系。

进行工作考核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标准工时考核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同时也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考核来不断完善标准工时标准,从而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四步,监控实施情况并进行调整。

在实施标准工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跟踪监控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如果标准工时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量和任务难度,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重新制定计算标准,然后再次实施考核。

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标准工时的有效性。

总之,制定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考核体系,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要企业能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制定标准工时的工作,就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深圳市华商永续企业管理咨询:
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1.标准工时的定义 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方法进行作业所必需的时间。 2.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 在单元生产中,标准工时的首要用途,是为每一单元分配工作负荷提供依据。 3.标准工时的构成 标准工时=作业净时间+余裕时间 作业净时间:作业员进行加工作业的时间。 余裕时间:作业员必不可少的非工作时间,例如上厕所时间、饮水时间。 4.制定标准工时的步骤
③求取合理观测次数
预备观测周期时间(分钟)
4020-40 10-20 5-10 2-5 1-2 0.75-1 0.5-0.75 0.25-0.5 0.1-0.25 -0.1
观测次数
3 5 8 10 15 20 30 40 60 100 200
图 6 观测次数对照表
时间观测方法属于一种统计方法,即是用作业员的抽样工时来代表作业员的 总体工时,因此,抽样次数越多,准确率越高。但是,也没必要观测太多次。图 6 是在可信度为 95%的要求下,计算得出的观测次数。当我们进行完一次预备观 测后,得出各作业要素的一个观测时间,这个粗略的作业要素观测时间,就是预 备观测周期时间。预备观测周期时间越短,需要观测的次数越多,预备观测周期 时间越长,则需要观测的次数越少,具体次数,列在了“观测次数”项内。例如, 某组装工序预备观测值是 1.5 分钟,则对应预备观测周期时间为 1~2 分钟,对 应观测次数为 20 次,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正式观测中,必须观测 20 次,则得 出的观测结果才是可信的。
标准差剔出法
原始值
25 27 27 32 26 24 28 26 23 27 26 26 39 15 24 24 25 28 27 30 25 23 22 28 23
平均值

IE标准工时计算

IE标准工时计算

含义: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1.直接观测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2.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3.简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 Work Factor ),BWF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素为5个BU,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BWF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MTM(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WF(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这是指理论上的方法,实际上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比如有新机种需要制定标准工时是,可以参考以往的相似机种来制定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订的标准工时合理。

在计算标准工时时,要了解以下内容:1.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1)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工厂空间一定,过程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工厂产能。

(2)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

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

(3)增加机器设备的依据。

依据机器产能(换算标准时间)可得知生产量变动时所需要的机器数量。

(4)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

一条流水线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

(5)效率分析的基础。

有了标准时间,就可计算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产品。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管理的范围:标准工时管理需要确定适用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是以生产线或工作岗位为单位进行管理。

确定范围后,可以更加具体地进行工时制定和管理。

2. 收集相关数据: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需要收集和分析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数据,如生产能力、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条件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员工自行填写问卷来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将作为制定标准工时的依据。

3. 制定工时标准:制定工时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生产设备的性能等。

可以根据工作量和生产能力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工时标准,以确保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4. 评估和调整: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

评估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实际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

如果发现实际工作时间超过了标准工时,就需要对标准工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益。

5. 培训和推广: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目的,并掌握如何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工时进行推广,加强员工的认可和接受度,促进标准工时的实施和落实。

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他们能够认可和接受标准工时,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作效能。

标准工时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通过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其次,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标准工时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绿色生产。

总之,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工时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设定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企业需要收集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情况、工作量等。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工作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和工作强度。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时间管理工具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需求和特点,并为设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3. 制定标准工时目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目标。

标准工时目标应该兼顾企业的生产力需求和员工的工作保障需求,既要保证工作效率又要注意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

4. 设定标准工时规定:根据制定的标准工时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应该包括员工的工作时间上限和下限、加班和调休制度、休息时间安排等内容。

这些规定应该与工作岗位的特点相匹配,确保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 员工参与与培训: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参与的讨论会、培训课程等方式,让员工了解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意义,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感,从而提高标准工时的执行效果。

6. 调整与改进: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

企业可以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步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但以上提到的步骤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设定过程。

通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标准工时管理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指以工作效率为核心,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指标,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高效化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

一、确定管理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标准工时管理的目标。

管理目标应该是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高效化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收集相关数据:在制定标准工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收集与生产工艺、生产场地、工人技能和设备性能等相关的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将被用于计算标准工时指标并制定生产工序和生产计划。

三、分析生产过程: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指标。

四、制定标准工时指标:根据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制定标准工时指标。

标准工时指标是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工时计划和岗位分工的依据。

五、制定工资奖惩机制:制定合理的工资奖惩机制,根据标准工时的完成情况,对工人进行奖励或者处罚,激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工时管理的一种监督和考核。

六、培训和指导工人:在实施标准工时管理之前,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向他们解释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明白如何利用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指标提高工作效率。

七、实施标准工时管理:根据制定的标准工时指标和工资奖惩机制,实施标准工时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设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指标进行操作和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八、监控和评估: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对标准工时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标准工时指标和工资奖惩机制,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以某汽车制造公司为例,说明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

某汽车制造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决定引进标准工时管理。

首先,他们收集了与生产工艺、生产场地、工人技能和设备性能等相关的数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的速度----操作者工作時生理狀況正常,不能過度緊張,也不 能故意延誤。
.
標準工時之應用
標準工時的應用
生 產管理
計劃管理 制程管理 人員管理
財 務管理
成 本管理 價 格管理
標準工時之應用
1. 效率管理
效率是對標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標準時間決 定之後,管 理人員必須度倒作業者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
單元劃分
3 規則
3.1 適當的工作階次。 3.2 每一單元應有完整而詳細的說明。 3.3 每一單元應有明顯易辯認的起點和終點。 3.4 機械時間內與機械時間之手作業時間分開。 3.5 單元時間愈短愈好,但又要便於精確測記。 3.6 人工操作單元應機與機器單元分開。
測時實施
1.測量方法
3.剔除異常值
4 測時注意事項
4.1 合格測時人員。 4.2 設備、工具、材料、安全、工法等已達到合適狀況。 4.3 工作方法確認。 4.4 組長、操作員之支持與合作。 4.5 合適之測時對象。 4.6 避免督導人員在場及祕密測時。 4.7 注意操作人員之故意戲弄。
測時實施
5 決定測量次數
5.1 多次量測的原因
標準工時
標準工時,是指在一定標準條件下,以一定的作 業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以正常的 速度,完成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一定標準條件----(通過方法研究後確定的)環境、設備、夾治具、 材料… 一定的作業的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動作、操作布置 、姿態….
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操作者必須是一個合格的工人, 而且該作業必須適合他做;操作者對該項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須受 過完全的訓練。
受完備訓練,有意願作好工作。 熟習操作程序。 具有信心與合作精神。
選擇作業員
3.溝通---現場主管及被觀測者取得合作
4.接近作業員--採取友誼態度。 給予發問機會。 鼓勵提供意見。 對其操作表示興趣。
記錄有關資料
1.目的:標準工時隨工作情況與方法而有變易,所以必須詳細記錄 ,以利日後參考與查證。
依據標準時間,方可適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 力的浪費。
9. 生產線平衡的計算
生產線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閒置時間 而造成浪費,需賴標準時間適當地安排工作。
標準工時之應用
10. 人員計畫
將標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產能來安排工作人員,在將全廠的人員 來排定計畫。
11. 工作方法的改善
2 .設備能力
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標準時間作計算分析,以 作為設備購置之依據,及採取適當之應變措施。
3. 設備計畫
透過標準工時及設備的產能,將整廠的設備作最佳的安排。
標準工時之應用
4. 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產計畫擬定後,可依據標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 所需人員,而且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期負荷的情況都需 依據標準時間來計算。
新產品的開發,可依據舊有產品單元標準時間來預估所需要的 成本。
15. 人工成本計算
標準時間為直接人工成本計算的基本數據。
標準工時之應用
16. 外包價格的決定
依據標準時間所計算的人工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及製造費 用,作為外包成本的決定因素。
17. 訂定產品價格的參考
標準工時可將產品一部份的成本計算出來,再加上其他因 素,可作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價格的參考。
總工作時間
標準時間
調 工作時間
寬放時間
整 時機 間動
時 間
手 疲勞寬放 不可避

免的遲
時 固 變延 間 定動
政策性 政策性 寬放 寬 放
非標準 時間
可以避免 的迅延
標準工時:作業測定法
選擇作業員 記錄有關資料
划分單元 測時實施 影響因素評比 計算正常時間 確定寬放時間 計算標準時間
選擇作業員
1.平均作業員,操作具有一致性。 2.選擇條件
5. 標準產能計算的依據
依照各產品的標準工時,將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產品 的標準產能。
6. 生產計畫進度安排
依照標準工時來安排各產品的生產進度。
標準工時之應用
7. 日程管理
製造部門依據標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產的產品數量,安排人 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畫、生產管制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 量。
8. 人機配合的計算
時間值。
2 2--因產品設計缺陷而發生的無效時 間。
3
3--因產品生產過程中設計及操作方 4 法不當所發生的無效時間。
4--因產品生產過程中管理原因而發 生的無效時間。
管理中的“標准”
標準 實施 改善 檢查
輸入
過程轉化
標準
輸出
計劃 改善 實施 檢查
管理循環中的“標準”
信息 反饋
控制系統中的“標準”
确定寬放時間
計算標準時間
標準時間 = 正常時間 + 寬放時間
=
觀測時間值 觀測次數 ×(1+評比因素)×(1+寬放率)
標準工時:預定時間標准法
預定時間系統(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簡稱PTS 法—利用預先為各種動作制定的時間標準來確定進行 各種操作所需要的時間,而不是通過直接觀察和測定 。
5.2 .測量次數的計算
信賴度95%,10%精確度
2

20 n2 ﹝2﹞

信賴度95%,5%精確度
2

40 n2 ﹝﹞2
N:應觀測次數 n :已觀測次數 X:觀測值
影響因素評比
影響 因素
1.熟練----是對某一既定工作方法掌握程 度的反映
2.努力----指操作者工作時對提高效率在 主觀意志上的表現。
劃 分單元
1 將工作週程作業(Cycle)劃分為數個動作組成的部份。
制程 作業 單元 動作 工作的四個層次
----為進行某種活動所必需的作 業串通,如裝配。
----由幾個連續單元集合而成[如 伸手抓取材料在夾具上定位。
----由幾個連續動作集合而成[如 伸手、抓取等。
----人的基本動作,如伸手、握 取等。
3.工作環境----主要對操作者產品影響。
4.一致性----指操作者在同一種操作的周 期上時值的差異。
評比的目的在於把被觀測者的實際操作時間調整 到合格適當的操作者的正常速度上。
注意:評比因素的正負性
影響因素評比
影響因素評比
計算正常時間
正常工作時間 = 觀測時間/(1+評比因素) = 觀測時間值 (1+評比因素) 觀測次數
動作時間分析:在實際條件的範圍內,所有熟練人 員完成真正基本動作所需要的時間是常量。
預定時間標准法
(1) 在作業測定中,不需要對操作者的速度、努力程度 等進行評價,就能預定客觀地確定作業的標準時間。
(2) 可以詳細記述操作方法,並得到各項基本動作時間 值,從而對操作進行合理的改進。
(3) 可以不使用秒表,在工作前就決定標準時間,並制 定操作規程。
2.記錄項目 2.1. 產品名稱、圖樣、規格、零件。 2.2 製造程序與操作方法、進刀速度、深度、轉速。 2.3. 設備性能、工夾志量具。 2.4. 材料規格。 2.5. 作業員等級、能力、性別、姓名。 2.6. 工作環境,如溫、濕度、照明、照音。 2.7. 工作現場佈置。 2.8. 研究案號、資料數、審核人、日期。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工作時間管理的困擾
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由於設計制造方法 不當,以及管理上的各種漏洞,所花費的非生產 性時間與具體完成產品的作業內容所花的時間相 比其數值是相當大的。
這就使企業的人工成本增高,降低了企 業的竟爭力。
產品製造時間构成


本 操
制作

時 間




時 間
1--指完全依照設計資料,以最佳制 1 造方法所能制出該產品所需的最小
標準工時的制定方法
1. 經驗判斷法:憑生產實踐經驗估算出工時消耗而 制定定額的方法。
2. 歷史記錄法:根據過去生產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資 料,來推斷同等內容工作的時間標準。
3. 作業測定法:直接或間接觀測工作者的操作和記 錄工時,並加上評比和寬放,利用事先分析好的時 間標準加以合成而得標準時間。
標準工時的結構
劃 分單元
2 目的:
2.1 便利確實記述。 2.2 .明確作業方法細部以利檢討改善。 2.3 .建立標準工時之基本數據。
2.4 作業方法、條件改善或其他改變時,不必全部重測。
2.5 .可方便用到相同其他作業單元。 2.6 .可補救各單元的速度不均。 2.7 便於生產線平衡。 2.8 可將有效與無效時間分開。 2.9 特殊單元,個別處理。 2.10 使觀測時間更趨精確。
(4) 當作業方法變更時,必須修訂作業的標準時間,但 所依據的預定動作時間標準不變。
(5) 用PTS法平整流水線是最佳的方法。
1.1 歸零法
異常發生情況:
1.2 連續測時法
1) 不按標準化之操作單 元操作,多加動作。
2.觀測作業員操作
2.1 站在作業員後方數呎
• 遺漏操作單元。
• 測時人員錯誤或疏忽 。
2.2 宜取易於觀察詳細確實位置 2.3 不可與作業員談話
• 外來干擾因素,如: 標準狀態改變,材料 、物件不符。
測時實施
將各單元的標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參考依據, 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後的比較。
12. 作業指導訓練的標準
在現場生產單位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標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 元效率的依據。
標準工時之應用
13. 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標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
合理計算獎金。
14. 新產品的開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