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_过度教育_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209203

作者简介:熊寿梅(19822),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经济;

宋 宏(19572),安徽日报社理论部主任,安徽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经济.

●学术新论●

浅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

熊寿梅1 宋 宏2

(1.安徽大学高教所,合肥230039; 2.安徽日报社理论部,合肥230061)

摘 要: 本文首先提出“过度教育”的定义,接着概括“过度教育”在我国的表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为解决我国过度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过度教育;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187(2009)1120033203

对过度教育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者所受的教育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水平以及不得不从事较低学历者就可完成的工作,从而造成了知识贬值甚至知识失业现象,这在教育经济学领域被称为“过度教育”(over education )。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度教育”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它对我国教育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过度教育”的涵义及表现

(一)“过度教育”的涵义

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关注,但对过度教育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1976年弗里曼(Freeman 2R )首次提出“过度教育”的概念,他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

(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一书中把“过度教育”定

义为教育供给超过了社会需求。[1]

毕晓普(J.Bishop )认为:“教育过度主要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Required )或所望(Desira 2

ble )。”[2]

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est )认为:“一个人获

得的教育超过了他的职业所要求的水平就属于过度教育。”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曾满超(Munc Tsang )和莱文

(Levin 2H )给出了判定“教育过度”存在与否的3项标

准:1)接受过同等教育水平的人,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

以前下降了;2)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到他们预期的职业目标;3)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

岗位的需要。

[3]

根据教育过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过度现象,本文暂且不谈论这种“过度”是什么性质的过度。

(二)“过度教育”在我国的表现1.大学生就业难

高校从1999年以来,逐年以20%左右的速度扩招,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10多万。与之相对应,高校大学生的未就业人数也持续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就业率为

70%;2007年高校毕业生为495万,就业率为71%;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人,实际就业率不

到70%。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10多万,加上前几年

未就业的累计择业人数将超过700万。[4]

在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之下,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岗位缩减,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2.人才或学历高消费(即高能低就现象)

在雇佣成本不变的前提下,用人部门当然更倾向于招聘更高学历的劳动者。这样一来,原本一个专科生就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却用本科毕业生;而原本需要本科生的那些岗位自然就要用研究生。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

33・

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3.考研考博热

随着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竞争愈来愈激烈,一些毕业生干脆放弃寻找工作,一心一意考研,希望通过获得更高的文凭来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我国近几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或相对“冷门”的专业,50%的本科生报考研究生也很常见。据统计,我国考研人数从1997年的24.2万人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128.2万人,生源增幅高于录取的增幅。

考研考博实际上是一种个人的被迫选择,“越是工作难找越需要受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以图积累起自身的学历优势”。“三年前,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考了硕士,三年后的今天,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又考了博士,我不知道几年后我会不会为六年前的选择后悔”,就是我国高学历者面对高等教育过度的痛苦心理。

过度教育会造成教育投资的低下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旦投人市场就出现“滞销”或“廉价甩卖”的局面。加之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不在生产中适时消费与更新,就会因老化或过时而失去价值。所以说,过度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一种损失,在目前我国人口素质整体不高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种“贫穷的奢侈”。[5]

二、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高等学校扩招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引导驱动,是引发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直接原因。公立高等教育的供给状况,主要取决于的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从1999年扩招开始,毕业生的人数每年持续走高,导致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而且随着数量的盲目扩张,教育质量无法保障。各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增强竞争力,出现盲目求高、求全、求同的趋向,而事实上相应的配套体系并没有跟上。培养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单一教育模式造就的劳动者被过多地给予空洞的理论灌输,却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能力,[6]就像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所说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漂浮在半空中”的状态。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国家对公办高校过多的拨款

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公益性与低价格供给是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主要诱因。在我国,由于政治制度以及体制因素,国家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基于对其特殊重要性的理解,不遗余力地投资高等教育,国家兴办的公立高等教育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公立院校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在提供高等教育供给时,实际上是以一种远低于高等教育成本的价格在供应高等教育服务。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如果免费供应某私人品,人们很可能过度消费该产品”。[7]当个人需要支付全额高等教育成本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大,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即国家为个人承担更多的教育成本,个人消费高等教育的边际成本大大下降,这样就刺激个人不顾其就业的实际需要而过度消费高等教育,直至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会停止。

(三)用人单位的筛选

筛选理论认为,在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很难对其技能和能力做出直接判断。而教育作为一个人基本信息的外在体现,可以发挥筛选器的作用以帮助用人单位在能力各异和为少量就业机会而竞争的求职者之间进行选择。尽管教育不能增强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但教育水平是影响求职者未来劳动生产率或可塑性的智力、能力及技能等的重要信号,所以,可以作为筛选器来帮助用人单位识别更具潜力或才能的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它们尽可能地选择更高学历的人才。由于拥有高学历能成为求职者在择业时的优势,所以,求职者为了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职业岗位,会不断地提高教育水平。[5]

(四)个人高收益率的驱使

明瑟教育收益函数指出,个人收入与其教育年限呈正相关,即个人受教育年限越多,个人的投资成本就越大,获取的教育收益也会随之增大。西方经济学家在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这样的结论: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为负值;工作所需教育和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均为正值[8],这从理论上说明过度教育是一种保险性投资。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不但工资较高、福利丰厚,而且工作条件优越、晋升机会多、就业有保障;相反,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较低、福利少、工作条件差、晋升机会少且易遭解雇。正因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过剩和收入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实际放弃的货币收入就低,即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低。同时个人实际支付的高等教育费用往往只是实际培养成本的小部分,这些都表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高收益。因此,为了增加就业的保险系数,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同时享受高等教育为个人带来的社会地位提高、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成就感等,人们不断追求尽可能高层次的高等教育。

三、解决教育过度问题的对策

归根到底,教育过度现象的产生是教育与经济发展

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