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原核微生物

合集下载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D )。

A、科B、属C、目D、种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布广,种类多 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 D.生长速,繁殖旺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C )。

A、单细胞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个体微小D、细胞结构简单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多细胞D、单细胞三、填空题1. 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五、论述题3. 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污染物的降解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2、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名词说明:1.微生物:微生物是是一类形状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核专门原始,只是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称为拟核或似核,也没有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

3.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进行有丝分裂。

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讲述微生物的形状、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育、遗传、与变异等的基础知识;讲述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都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都市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以及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的原理。

二、简答题:1.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2.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极小;○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育快;○4易变异。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一、名词说明: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3.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同时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

那个过程称为溶原性。

4.亚病毒:是一类结构和组成比真病毒小,简单,仅有核酸或蛋白质组成,能够侵染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

5.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加小的致病感染因子。

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6.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一类被包裹在植物病毒粒体内部的类病毒,被称为拟病毒。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

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一、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1.原核微生物:包括各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黏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2.真核微生物:包含各类真喝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以及微型后生动物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简答)1.个体大、种类多样2.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3.产卵慢、新陈代谢强度小三、双名法(名词解释)学名=种名+种名+(首次命名人)+(现名命名人)+(现名命名年份)一个生物的名称(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是属名,为名词,主格单数,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是种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用大写;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上的学名,往往还再加上首次命名人的姓氏(外加括号)、现命名人的姓氏和现名命名年份。

一、病毒(名词解释):就是没细胞结构的逊于微小微生物,专性真菌在活的宿主体内,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微米以下。

二、病毒的特点(简答)2.非细胞结构4.只含一种遗传因子(dna或rna)5.既并无酶系则也并无蛋白质制备系统三、在病毒分类中经常使用的指标如下:(简答:需掌握五种)1.病毒无可奈何形态学指标:例如病毒颗粒的大小和形态;有没有包膜;外壳的对称性;多面体病毒的壳微体的数目和螺旋等距病毒的外壳直径;2.理化性质:病毒颗粒的分子量;浮力密度;沉降系数;对酸碱热的稳定性等;3.基因组特点:核酸类型(dna或rna);单链或双链;线状或环状;核酸上碱基的特征;mRNA方式;译者特征;译者后加工等。

4.病毒的蛋白质:转录酶、反转录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存在与否;氨基酸同源性;蛋白质的糖基化和磷酸化等5.宿主范围:对宿主的转移性;对细胞种类的特异性;生长特性;6.抗原性:血清学反应的特点;与相关病毒的较差反映程度等7.致病性:与否引发疾病;传播方式;病理学特点等;四、病毒的形态和结构1.病毒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杆状、线状和多面体(或球状)2.病毒颗粒有两种基本对称性:螺旋对称和多面体对称;有的病毒(例如大肠杆菌t偶数系列噬菌体)同时具备联众对称性,称作无机等距;3.病毒的蛋白质的作用与功能(简答):⑴维护促进作用,并使病毒免遭环境因素的影响;⑵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⑶同意病毒的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等;⑷使病毒与敏感洗白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四、亚病毒与新兴病毒(名词解释)1.类病毒:是一类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最小的病原体,与病毒类似,但又有不同。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微⽣物学复习总结第⼀章绪论1.微⽣物是如何被发现的?荷兰⼈,列⽂虎克,单式显微镜16702.微⽣物的定义及特点微⽣物是指所有个体微⼩、结构简单,⽤⾁眼以看见,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细胞结构的低等⽣物的统称。

包括⾮细胞⽣物,原核⽣物,部分真核⽣物。

微⽣物的特点:体积⼩,⽐表⾯积⼤;吸收多,转化快;⽣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种类多3.三界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三界分类系统是Carl Woese 于1990提出的,将细胞型⽣物分为古菌、细菌和真核⽣物。

4.根据⼏种常见的微⽣物英⽂名写出其中⽂名称Bacillus 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Escherichia coli ⼤肠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黄⾊葡萄球菌B. anthracis 炭疽芽孢杆菌Pseudomonas sp. ⼀种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p. ⼏种假单胞菌属细菌5.微⽣物分类的依据微⽣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特征,⽣理⽣化特征,⽣态特征,遗传特征,其他(全细胞蛋⽩分析,多位点酶分析等)。

分类⽅法:经典分类法(双歧法),数值分类法(测定性状,⽐较相似性,同种的相似值80%),遗传分类法(DNA杂交,G+C测定)。

分类系统:细菌,放线菌,真菌。

第⼆章原核微⽣物1. 什么是原核微⽣物?定义:指⼀⼤类细胞核⽆核膜包裹,只有被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单细胞⽣物,即⼴义的细菌。

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古细菌,⽀原体,⽴克次⽒体,⾐原体。

2.微⽣物的种类有哪些3.细菌的形态与⼤⼩,熟悉典型细菌的形态形态球菌: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分有:单球菌、双球菌(肺炎球菌)、四联球菌、⼋叠球菌(甲烷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菌:杆状或圆柱形,⼀般其粗细(直径)⽐较稳定,⽽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有较⼤变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 绪论
1.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 体、螺旋体。 2.真核微生物:包括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 动物。 3.微生物的特点:1)微生物个体极小 2)种类繁多、分布广 4)繁殖快 5)易变 异。
第一章 病毒 1.病毒定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生物。 它们只具有简单的独特结构,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2.病毒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2)没有合成蛋 白质的机构——核糖体;3)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必备的酶系统,不具备独 立代谢能力;4)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5)依靠宿主细胞细胞合 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3.病毒的化学组成:有核酸和蛋白质,个体大的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 类脂质和多糖。 4.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整个病毒分两部分: 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叫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是不具被膜(亦称囊膜)的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是在核 衣壳外面有被膜所构成的病毒粒子。 5.毒性噬菌体: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6.温和噬菌体:指侵入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细胞 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 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7.溶原细胞: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 8.原噬菌体: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 9.溶原性细菌:指在核染色体上整合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可进行正常生长繁殖, 而不被裂解。 10.病毒的测定:1)病毒颗粒计数法;2)间接计数法;3)病毒感染效价测定法。
等电点高,细菌的游离氨基电力受抑制,游离羧基电离,细菌则带负电荷;否则 ,游离氨基电离,游离羧基电离受抑制,细菌则带正电。已知细菌的等电点的pH 为2~~5,pH为6、pH为7和pH为7.5的溶液属于偏碱性、中性和偏酸性,都高于细 菌的等电点。所以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荷。而在pH=1.5的溶液中细菌则带正电。

原核微生物名词解释

原核微生物名词解释

原核微生物名词解释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s)是指没有明显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的细菌和古菌类微生物,他们是一类独立的、不可再分的单细胞生物,其中包括古菌、原藻、原球藻、古类等。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已有3.5亿年的历史。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通常由一个外壳结构组成,这个外壳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形成一个膜结构,里面有质粒、核酸和蛋白质。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结构,因此也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界线。

原核微生物是一类多样性很大的微生物,有古菌、原藻、原球藻、古类等。

这些微生物大多数都是放线菌,也有一小部分是双球菌、内孔菌和杆菌。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的不同,在自然界的分布也很广泛,并且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存活,如高温、低温、无氧、高盐度、较低的pH值等。

原核微生物在地球上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细胞结构的演化提供了基础。

原核微生物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分布,可以在淡水、海水、湖泊、泥炭、沼泽、腐熟的土壤、沙漠、寒冷的海岸、高山等不同的环境中被发现,它们的活动常常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有的原核微生物可以直接合成营养物质,而有的则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有的可以分解有机物质,而有的又可以进行氮固定。

这些微生物不仅为生物圈的生物提供营养,也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能够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原核微生物也为人类服务,它们在食品饮料、肥料、生物质能源、制药等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产生用于食品发酵的酵母菌,可以生产乳酸、乙醇、植物激素等,用于制药工业;还可以用于生物肥料的制备,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原核微生物还有可能被用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能够利用植物的有机物质制备生物质油,可以替代石油燃料,为人类提供更清洁的能源。

原核微生物的研究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包括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三)细胞的结构
3、细胞质和内含物
5)气泡(gas vocuoles)
(三)细胞的结构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质和内含物
6)核糖体(ribosome)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 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三)细胞的结构
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 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 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专性好氧的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的细菌,却生活在含氧极少的饱 和盐水中,它们细胞中气泡显著,其作用被认为是使菌体浮于盐水表面, 以保证细胞更接近空气。 有些厌氧性光和细菌利用气泡集中在水下10-30米深处,这样既能吸收适宜 的光线和营养进行光和作用,又可以避免直接与氧接触。
蓝细菌生长时依靠细胞内的气泡而漂浮于湖水表面,并随风聚集成块,常使 湖内出现“水花”。
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同时还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
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
由含精氨酸和天冬氨 酸残基(1:1)的分枝 多肽所构成,分子量 在25000~125000。
3、细胞质和内含物
2)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⑤硫粒(sulfur globules) 很多真细菌在进行产能代谢或生物合成时,常涉及对还原性 的硫化物如H2S,硫代硫酸 盐等的氧化。 在环境中还原性硫素丰富时, 常在细胞内以折光性很强的 硫粒的形式积累硫元素。 当环境中环境中还原性硫缺 乏时,可被细菌重新利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那些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

包括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那些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体,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有明显的界限。

包括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为了识别和研究微生物,将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及它们的亲缘关系。

4、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5、写出大肠埃希式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拉丁名称?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2、分布广,种类繁多。

3、繁殖快4、易变异7、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8、噬菌体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各有怎样的培养特征?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敏感细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而使培养基浑浊。

然后接种噬菌体,敏感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发生噬菌体裂解,原来浑浊的细菌悬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

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9、病毒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在海水和淡水中,温度是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因素在土壤中病毒受土壤类型、渗滤液的流速、土壤空隙的饱和度、PH、渗滤液中的阳离子价数和数量、可溶性有机物和病毒种类10、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

微生物重点整理Chapter2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一.微生物及其类群微生物:指众多肉眼不可见、个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光合细菌、古细菌等细胞型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微小藻类和原生动物等非细胞型:病毒、噬菌体等二.生物三域特征生物三域: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第二节真细菌一.细菌定义:单细胞不分枝的原核微生物(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1.细菌的形态球形(次之)、杆形(最多)和螺旋形(最少)2.细菌的大小单位:μm球菌:菌体直径——0.5~1.0μm杆菌:宽度(即直径)×长度——直径0.4~1.0μm,长度为宽度的一至数倍影响因素:菌龄、环境渗透压、pH等以及制片技术与过程(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1.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有关)a)定义位于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厚实、坚韧略具弹性的外被结构,可占细胞干重的10%~25%b)主要生理功能使细胞具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细胞壁化学组成的细微差异可使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等感染的敏感性细菌细胞壁具有一定孔径的微孔,可以允许水、空气和其他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进入,但可对大分子物质起阻拦作用细胞壁是具鞭毛细菌鞭毛运动的力学支点,没有细胞壁的鞭毛无法运动c)化学成分and差异肽聚糖革兰氏染色法:初染→媒染→脱色→复染革兰氏阳性菌 G+ 深紫色脂类低,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 G- 红色脂类高,肽聚糖含量低2)细胞膜a)定义围绕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厚约8nm。

占细胞干重的10%左右b)化学成分脂质(20%~30%)与蛋白质(60%~70%),另有少量糖蛋白和糖脂c)生理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传递信息。

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质能接受光、电及化学物质等产生的刺激信号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和产生相应的反映。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物》课后答案完整版第⼀篇微⽣物学基础第⼀章⾮细胞结构的超微⽣物——病毒1 病毒是⼀类什么样的微⽣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的代谢能⼒,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命的超微⽣物,然⽽,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命特征的⼤分⼦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旦重新进⼊活的宿主细胞内⼜具有⽣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的⼤⼩、病毒的结构、有或⽆被膜等进⾏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质⾐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壳。

蛋⽩质⾐壳是由⼀定数量的⾐壳粒按⼀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复制、聚集与释放。

⾸先,⼤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上某⼀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或是纤⽑。

噬菌体侵⼊宿主细胞后,⽴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质,⽽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合成噬菌体蛋⽩质,核酸和蛋⽩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

⼤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个完整的新的⼤肠杆菌T系噬菌体。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3.1.1 细菌的个体形态与大小
2.5.1 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 一、个体形态
球状
杆壮
—— 球菌(Coccus)
—— 杆菌(Bacillus) ——丝状菌
螺旋状——螺旋菌(Spirillum) 丝状
一般以杆状最为常见, 球状次之,螺旋状再 次之,丝状较少。
1、球菌
球菌单独存在时,细胞呈球形或近球形。根据其 2.5.1 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 繁殖时细胞分裂面的方向不同,以及分裂后菌体之间 相互粘连的松紧程度和组合状态,可形成若干不同的 排列方式。
意义:
杂交育种
遗传学基本原理研究
比较项目
1、革兰氏染色反应 2、肽聚糖层 3、磷壁酸 4、外膜
G+ 细菌
能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 厚,层次多 多数含有 无
G- 细菌
可经脱色而复染成红色 薄,一般单层 无 有
5、脂多糖(LPS)
6、类脂和脂蛋白含量 7、鞭毛结构 8、产毒素 9、对机械力的抗性 10、细胞壁抗溶菌酶 11、对青霉素和磺胺
细菌的个体形态
细菌细胞的形态与排列方式在细菌的分类鉴定上 2.5.1 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某种细菌的细胞不一定全部都按 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存在,只是特征性的排列方式占优
势。
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的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培养 基的化学组成、浓度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等的变 化,会引起细菌的形态改变。 有些细菌是多形态的,有周期性的生活史,如粘
古菌:产甲烷菌 放线菌 蓝细菌: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其他原核微生物
3.1


细菌(Bacteria)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 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类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就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瞧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瞧见得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得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得低等生物得统称。

“微生物”不就是一个分类学上得概念,而就是一切细小得、肉眼瞧不见得微小生物得总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得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得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②没有特异得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1。

微生物分类中基本得分类单位就是( D )。

A、科B、属C、目D、种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得就是(C)A。

分布广,种类多 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D.生长速,繁殖旺ﻫ5.所有微生物得共同特征就是( C ). ﻫA、单细胞B、没有真正得细胞核C、个体微小D、细胞结构简单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与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多细胞D、单细胞三、填空题1、微生物得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与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1、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得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得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得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得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与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得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与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五、论述题3、结合微生物得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得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污染物得降解废水、废气、废渣得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得生物修复2、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中得微生物原理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与土壤得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得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得研究任务就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原核微生物的应用及其原理

原核微生物的应用及其原理

原核微生物的应用及其原理一、什么是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是一类没有真核细胞核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细菌两个主要类型。

它们是生物界中最古老和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消化道等。

二、原核微生物的应用原核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分别介绍其在环境清洁、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2.1 环境清洁1.污水处理:原核微生物如细菌可以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2.土壤修复:一些细菌能够降解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帮助恢复受污染的土壤环境。

3.废弃物处理:原核微生物可以利用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有价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质发酵可产生生物能源。

2.2 农业1.有益菌施用:原核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共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2.土壤改良:通过添加具有有益活性的原核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养分和保水性。

2.3 医学1.益生菌:原核微生物中的某些细菌和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制剂中,帮助调节消化系统菌群平衡,改善消化道健康。

2.发酵食品:原核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被用于发酵,产生乳酸等有益化合物,例如酸奶、酸菜等。

3.生物制药:原核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或酵母可用于生产各种药物,例如抗生素、激素等。

三、原核微生物应用的原理原核微生物应用的原理主要涉及它们的生理特性和代谢能力。

以下是其应用原理的具体描述:1.降解能力:原核微生物中一些细菌具备降解各种有机物的能力,通过产生特定的酶,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实现环境的清洁和修复。

2.生物固氮:一些细菌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3.共生关系:原核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利用植物提供的能量和栖息地,同时为植物提供养分和保护,增强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4.发酵代谢:原核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和酵母菌具有发酵代谢能力,可以将废弃物、粮食等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有助于资源的利用和回收。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螺旋体
4.细菌的特殊形态:

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 贝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 细菌等是特殊形态的细菌。
(二)细菌的异常形态

1.畸形:理化刺激
结核杆菌的正常形态
结核杆菌的异常形态

2.衰退型
菌细胞衰老、养分缺乏
(三)细菌的大小
(1)测量:测微尺 (2)长度单位:微米(μm) (3)表示:
一紫二碘三脱色四复染,
阳为紫,阴为红
番红复染1min
结果: 阳性菌G+ ——紫色 阴性菌G- ——红色

抗酸染色法

步骤
涂片固定; 酸性复红初染;
3%醋酸酒精脱色;
美蓝复染
结果: 抗酸菌——红色; 非抗酸菌——蓝色

二、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
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质膜、间体、 细胞质、核糖体、气泡、 细胞核、质粒和储藏物

平板培养
斜面培养
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半固体培养基:含0.3%~0.5%琼脂的培养 基 穿刺接种细菌

好氧菌
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
无鞭毛,不运动 有鞭毛,能运动
3.液体培养基
有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是浑浊的。 表面生长:好氧菌 沉淀生长:厌氧或菌体 自身很重

第二节 放线菌
5.细胞质的功能
提供新陈代谢的场所
三、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液性 物质。 化学成分因种而异,主要是水和多糖。
荚膜的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的荚膜
负染色
菌胶团:
有些细菌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连成一体, 组成共同的荚膜,其中包含多个菌体,称 为菌胶团。 活性污泥中常见。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磷壁酸的生理功能
• 1.协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 • 2.因磷壁酸带负电,因而加强阳离子(尤其是一些合成酶高活性的二价阳离子)的 吸附,提高膜结合酶的活力。 • 3.贮藏磷元素。 • 4.壁磷酸通过调节一种自溶素的酶而调节细胞壁的增长。 • 5.形成表面抗原。 • 6.构成噬菌体吸附的受体位点。
脂多糖
革兰氏染色机制
• 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 碘的复合物,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丶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 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 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 因其细胞壁薄丶外膜层类脂含量高丶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 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 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 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革兰氏染色
细菌细胞的三种基本形态
球状
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基本形态
杆状 弧菌—螺旋不到1周 螺旋状
螺菌—螺旋2~6周 螺旋体—螺旋多于6周
细菌细胞的三种特殊型态:
原生质体
球形体
L型细菌
在外力作用下革兰氏 阳性菌脱去原有细胞 壁的细菌。
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 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 缺损型细菌。
因自发突变而形成的 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
拟核 内含物 一般结构 间体,载色体,羧酶体
核糖体 贮藏性颗粒
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层状、管 状或囊状物。
细菌的基本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
• 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 • 细胞壁合成场所; • 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
作用;中间体与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有关, 还为DNA提供附着点。
• 细胞质膜上有有呼吸电子传递需要的酶系,具 有类似高等生物线粒体的功能,进行物质和能 量代谢;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细胞壁的功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保持和固定细胞形态;
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的破裂作用;
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多孔结构起到分子筛的作用,阻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
使细胞具有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组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细胞膜的结构
•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上下两层磷脂分子层平行排列,具有极性的磷脂 分子亲水基朝向膜的内、外表面的水相,疏水基 在中间。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层中或膜表面,有的 蛋白质由外侧升入膜的中间,有的穿透膜的两层 磷脂分子,膜表面的蛋白质还带有多糖。
膨胀活性污泥中的丝状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贝日阿托氏菌 ①生长在平板中的贝日阿托氏菌,②生长在活性污泥中的贝日阿托
氏菌,③、④在静止培养的活性污泥表面长满贝日阿托氏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丝状菌
硫细菌类 ①发硫菌 ② 亮发菌 ③ 透明颤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丝状菌
• 丝状菌:是由柱状或椭圆状的细菌细胞一个一
个连接而成,外面有透明的硬质状的粘性物质包 裹(称为鞘)。实际上是一种细菌的群体形态。 • 分布在水生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有铁细 菌、硫磺细菌、球衣细菌等。
铁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两端尖细
炭疽芽胞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螺旋菌
细胞呈弧形的称为弧菌,其中若菌体多于一个弯曲,其程 度超过一圈,又称为螺旋菌。直径在0.5~5um,长度不等。
弧菌
螺旋菌
弧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螺旋菌
螺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淡水中的螺旋菌 spirochetes . 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细

细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因为 有很多疾病是它们引起的,如鼠疫 杆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肺 炎双球菌等致病菌对人类有害;那 些腐败菌常引起食物和工农业产品 腐烂变质,并散发出特殊的臭味或 酸败味。
但是,大多数细菌是和人类和平共
鼠疫杆菌
处的,对人类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伤寒 杆菌 细胞 壁中 含毒 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细胞质膜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 紧贴细胞壁的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 而富有弹性的薄膜。是选择性半渗透膜。
• 主要化学成分:蛋白质(60~70%)、脂类 (30~40%)、多糖(约2%)。
• 蛋白质与膜的透性及酶的活性有关; • 脂类是磷脂,由磷酸、甘油、脂肪酸和胆碱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伤口化脓性感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分枝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属于肉毒杆菌属,可引起食物中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两端齐平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能给人类带来很大好处。如人们利
用谷氨酸棒杆菌制造食用味精,用
乳酸菌生产酸乳,用苏云金杆菌生
产杀虫剂,细菌净化污水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自学)
• 细菌:单细胞不分枝的原核微生物。细菌细胞微小 而透明,通常用适当染料染色后显微镜观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双球菌(diplococcus)
单球菌和双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联球菌(tetrad)
八叠球菌(sarcina)
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链球菌(streptococcus)
(二)细菌的大小
* 球菌(直径):0.5~2.0μm。 * 杆菌(其长与宽度):( 0.5~1.0)μm ×(1~5)μm。 * 螺旋菌(宽度与弯曲长度):(0.25~1.7)μm×(2~60)μm。 * 海洋水系中有超微细菌(ultramicrobacteria)或称纳米细菌。 可通过0.2μm的滤膜,某些海洋系统或土壤中每g(mL)含有1012~ 1013个细胞。 * 非洲有特大的细菌叫纳米比亚硫珍珠状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 ),它的直径达100~300μm,有时出现750μm的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 物、细胞核物质。 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黏液层、衣鞘及 光合作用层片等。
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
1、细胞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体表最外层的、坚韧而有弹性 的薄膜。主要含有肽聚糖,另外还可能有磷壁酸、脂 多糖等。
G+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结构图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