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ppt教学课件(2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ppt教学课件(2套)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文中形容我国的音乐、舞 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美轮美奂】 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天高气爽】 【五彩缤纷】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古老文化;这条路,见证了东西方的友谊
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的通道。让我们
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 一起踏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商贸交易
风土人情
丝绸之路
目标把握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
课后作业
1. 继续阅读了解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的 故事,并准备讲给同学和父母听。 2. 阅读《世界五千年》及《中国通史故事》中有关“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2
丝绸之路
R 五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
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
张骞(?—前114年),汉中城固(今陕西城 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曾两次出使 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至 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九卿),随卫青出征匈 奴有功,封博望侯。
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 交换礼物。
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
【欢腾】
【栩栩如生】
守卫;看护;等待。
高大陡峭的山岭。
【守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 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 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丝绸之路景观
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奇特而壮丽。青海湖 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 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 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 穷动魅力。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 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里居住着 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不同的 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各自保留着其独特的民族特 色、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地区,游客可体 验当地民族生活,欣赏民族歌舞、参加当地居民的婚
不知道( 新疆是什么样的? )
1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
2 儿 生·根需·要发它芽,,它长就出在粗哪壮儿的·很枝·快干地。
3 不 遇 么··管 直到·遇 ,干到 那旱风么还沙坚是还强洪是,水雨不,雪软它,弱总·不 ,是··管 也那
不动摇。”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 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今天,如果我们乘飞机西行,无论是去西亚、印 度,还是欧洲,最多不过二十多个小时。然而,在遥 远的古代,我们的先民们在西行时,不论是走陆路, 还是走海路,都要花费不知多少倍的时间,也不知要 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促使我们的 祖先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开通了连接
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草原像绿毯. 羊群像白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小丘柔美.
连骏马和大牛

初中历史五年级《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五年级《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课件
Silk Road
@XXX
1. 知识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路线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培养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的精神,认识 到改革开放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凿空西域】
注:联络大月(ròu)氏(zhī) ,夹击匈奴
——《二十五史详解》
思考: 1.中国沿丝绸之路输出的物品有哪些? 2.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
中国沿丝绸之路输出的物品 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
中原丝织品、服饰、铜器、 瓷器、茶叶、桃、李、杏、 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
皮毛、琥珀、苜蓿、 蚕豆、石榴、黄瓜、 佛教、乐器、杂技艺术
丝绸之路是一条( ),它促进了( )。
思考 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洲去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西域) 葱岭 中亚西亚 欧洲
回到汉朝,如果你是一名西域商人,要在长 安开一家西域商品专卖店,那你会卖什么?
葡萄
苜蓿
核桃
小麦
丝绸
石榴
良种马
铁器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习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 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器、瓷器、茶叶、桃、李、杏去了,驮着 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 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教、乐器、杂技艺术来 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 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东方艺术之都,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
【合作探究】
想象他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 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 丝绸之路 (课件)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 丝绸之路 (课件)
从中你感受到张骞什么品质? 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
新课讲解
从哪些词语看出路途经历的困难?用课 文中的几个词语来表达。
忍饥挨饿
吃尽苦头
“继续、接待”什么意思?
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指张骞去完成自己 的使命,一直向西走。 接待:迎接招待。表达出大苑国对汉朝使者张骞的 友好态度。
新课讲解
阅读第四自然段
出使: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广阔:
广大宽阔。
寡不敌众: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实力悬 殊太大。
俘虏:
战争中活捉的敌方的人员,即战俘。
新课讲解
jìn

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十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
的使命,终于等到一个机会,他们在一天夜里逃了出来。
“软禁、使命”什么意思?
口部 上下结构 虽然 虽说
yùn

辶部 半包围结构 运气 运到
新课讲解
请同学们说一说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两次出使西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百折 不饶、不怕困难的人。
丝绸之路有什么意义?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加强了中国和中、西亚 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往来,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
拓展阅读
有一次,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去剧场看戏。 他身上那件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 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的新 装赞不绝口,连看戏都没有心思了。一打听, 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 的。
27丝绸之路
语文版 二年级下
导入新知
观看视频
新课讲解
人物简介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政 治家、战略家,此人是最伟大的皇帝 之一,首开丝路,开疆拓土,让中国 领土扩大两倍,汉民族因为他命名。

语文五年级下册板书设计及课文插图

语文五年级下册板书设计及课文插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插图及板书设计编辑陈继荣第一组课文:走进西部1、草原(老舍)【课文插图】【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段万翰等编着的《世界五千年》)【课文插图】【板书设计】3、白杨(袁鹰)【课文插图】板书设计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根据张建魁的《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等文章改编)【课文插图】【小资料】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市,途经、、,翻越,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拉萨。

全长1956千米,是重要的,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板书设计】第二组课文永远的童年5、古诗词三首【课文插图】牧童[唐]吕岩【古诗理解】1、作者简介:,一名,字洞宾,唐末、五代着名道士,号,自称回道人。

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

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

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隐居,活动于关中等地。

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2、词句注释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铺:铺开。

⑶横野:辽阔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饱饭:吃饱了饭。

⑹: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2]3、白话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课文插图】【古诗理解】1、作者简介(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南宋杰出诗人。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主张抗金,正直敢言。

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与、、齐名,称。

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第3课:《白杨》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理解: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五年级下语文《丝绸之路 》课件(5)

五年级下语文《丝绸之路 》课件(5)
贸易的繁荣。 ——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回答: 宋代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的原因
1、政治:
(1)实力下降,陆路中断; (2)政府积(Ji)极的对外贸易政策; 2、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 3、文化(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4、比较: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
——[古罗马]普林尼
第八页,共四十八页。
回答:西汉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1、政治: (1)国内:汉朝积极的对外(Wai)政策; (2)国际: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 2、经济: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3、国际: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第九页,共四十八页。
汉代(Dai):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 冯天瑜:《开辟“丝绸之路”的三大动力源》,《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
第四十七页,共四十八页。
指导老师 肖利军 李自斌 陈伟法 李光成(Cheng)
监制 襄阳四中历史学科室
2015.11
第四十八页,共四十八页。
更低;
5、国际: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定与经济发展。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四)元(Yuan)明清:
《马可·波罗行记》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
郑和下(Xia)西洋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贸易主思体考、三:对象、范围、结构、地位等
明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六 明代后期部分开放海禁……私人出海贸易毕竟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英使马噶尔(Er)尼使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
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
用有资,并沾余润。”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2丝绸之路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2丝绸之路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评课2丝绸之路_人教新课标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倾听了年轻的张老师的《丝绸之路》这一探究课,感到受益匪浅,特总结如下:一、从教师本身的素养来看: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永久的微笑像暖暖春日,为可怕的学生鼓起学习探究的勇气和信心,好几个学生在怯生生地站起来,害羞地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是老师的微笑感染了羞涩于回答的学生,我听到学生的回答因此变得响亮了,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手臂升得又高了一点,越上到后面,小孩们的笑脸越辉煌,就像看到了丰收在望的红石榴一样欢乐,课堂气氛因此活跃轻松,水到渠成,表达了一个年轻老师沉稳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令我那个老教师感叹,后生可敬! 从教学过程来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

用学生感爱好的话题“凯撒大帝为何穿得上中国的丝绸衣服?”提问,紧扣本节课的中心和主题,又巧妙地链接上同时代的汉朝中国,即丝路开创的那个年代,可谓构思精巧,缜密之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了解的爱好,又有效地复习了学生已有的关于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可谓一举两得。

开头费考虑,巧把课来导!紧接着从丝路之远-----丝路之通------丝路之盛,三大版块入手,用演绎的手法,富有逻辑的设计,将三大版块顺理成章地一一出现出来,既符合历史事件认知的规律,是如何样?如何会如此?会如何进展?又综合了各种历史学习的多种教学资源,即历史地理地图、古籍摘录、文物图片、现代历史专家的研究成果,使学习过程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最后用简单明了的板书加以小结,化繁为简,匠心独到!二、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注重学法指导,各有侧重。

丝路之远版块侧重读图学史的方法指导,从图的整体到局部,从方位到图例,耐心细致地教学生一一关注,自然得出学习成果,如从地势图和丝路图的对比中,得出丝路漫长艰巨,从丝路图和亚洲政区图的对比中,发觉丝路和今天哪些国家相关;在丝路之通中,注重引经据典,但不忘从学生实际动身,即时加括号内注释,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下轻松读明白,明白得得出问题的答案;在第三版块中,偏重文物悟史,用墓砖壁画,形象生动展现丝路沿线古时百姓的生活、生产场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加强对丝路之盛的理性摸索,而且不时提醒学生如何观看,如何发觉历史信息,一堂课讲三种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可见张老师的用心之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单元主题》课件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单元主题》课件ppt
第一单元 “走进西部 ” 1.《草原》
2.《丝绸之路》
3.《白杨》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一
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 1.《古诗词三首》
2.《冬阳·童年·骆驼队》
3.《祖父的园子》
4.《童年的发现》
5.《儿童诗两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二
第三单元 “语言的艺术” 1.《杨氏之子》
第六单元 “信息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2.《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
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 告》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六
第七单元 “作家笔下的人” 1.《人物描写一组》
2.《刷子李》
3.《金钱的魔力》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七
第八单元 “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晏子使楚》
3.《半截蜡烛》
4.《打电话》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三
第四单元 “爱满人间” 1.《再见了,亲人》
2.《金色的鱼钩》元整体思维导图四
第五单元 “亲近名著” 1.《将相和》
2.《草船借箭》
3.《景阳冈》
4.《猴王出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五
2.《威尼斯的小艇》
3.《与象共舞》
4.《彩色的非洲》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八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资料袋及补充资料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资料袋及补充资料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资料袋及补充资

(1)第2课《丝绸之路》第9页: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他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XXX,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XXX,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2)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第30页: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XXX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的人的生活。

小说作者XXX,台湾著名女作家。

原名XXX,小名英子。

1918年3月,在日本大阪出生,不久后随父母回国,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20世纪80年代,《城南旧事》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

(3)第18课《将相和》第95页:课文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
成功的描写了众多有些有肉。

性格鲜明的人物。

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XXX,伟大诗人XXX,XXX霸王XXX。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XXX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XXX。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

1《草原》课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ppt课件
本册安排写字150个。都在精读课文中,随堂 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 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3
15金色的鱼钩 17梦想的力量
20景阳冈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14再见了亲人 16桥
21猴王出世 18将相和
7祖父的园子 9儿童诗两首
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他们让 我感动 语言的 艺术
10
写信
写简单的 研究报告
写发言稿
应用文
童年趣事
一件令自己 记实
感动的事 作文

一个特点 鲜明的人
作 编

材料 作文
缩写 看图作文
11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 思路,使人人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 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在写作中教师指导学生 习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 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2、习作讲评重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综合归纳全班这次作文的 优点,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带来的喜悦, 同时深刻理解该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3、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进行仿写, 续写,改写……自然地体现从读到写,读写结合。 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鼓励学 生表达本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 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读写能力。
7
开放性 自主性 课本剧
表演
8
1.手拉手活动
5.演课本剧
2.童年趣事
6.讨论辩论网络问题
3.劝说

五年级丝绸之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五年级丝绸之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公元前123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旳友好往来。从那 后来,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旳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 旳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浇灌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 旳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 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旳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因为吸收 了外来文化旳优点,变得愈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他们期望早点学会只有大汉国才拥有旳凿井、 浇灌技术,增进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 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
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 远迎。我是博望侯张骞旳副使,谨代表大汉 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旳骆驼队,说道: “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旳一点 薄礼。”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 旳我们联络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 伟大旳路呀!
两千数年后旳今日,每当人们凝望“丝 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 文化繁华旳遐想……
(这句话还与课文第一段相呼应。文章 构造完整,浑然一体。)
丝绸之路旳开辟,有力地增进了东西方旳经济文 化交流,对促成汉朝旳昌盛产生了主动旳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旳一条主要通 路。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旳10900 公里长旳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
安息国将军快乐地连连点头,说道: “期望已久旳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 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旳使者赠礼。”
一位身着戎装旳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 候。将军骑在高头大立即,身后兵马不计其 数。这浩浩荡荡旳大军奉安息国国王旳命令, 正在迎候远道而来旳友好使节。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 道欢迎旳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 欢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西安 鼓楼
西安,古 称长安,为中 国六大古都 (北京、西安、 洛阳、开封、 南京、杭州) 之首,与世界 名城雅典、开 罗、罗马齐名, 并称世界四大 古都,闻名遐 迩的“丝绸之 路”就是从这 里开始的。 6
关于丝绸之路, 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个人


7
出使西域的原因
8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相互致礼
19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 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 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 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 一团又一团火苗。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 们都看得惊呆了。将军含笑说道: “今天是个值得庆 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2、丝绸之路
1
矗立 大漠 戎装 循着 张骞 包袱 鸵鸟 匕首 商贸 缫丝 凿井 芝麻 博望侯 美轮美奂 高鼻凹眼 绫罗绸缎 作揖
2
zǎi(记载 )
fú( 仿佛 )


zài( 载客 )
fó( 大佛 )
bó(单薄 ) 薄 bò(薄荷 )
báo (薄饼 )
3
栩栩如生 浩浩荡荡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遐想 美轮美奂
17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 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 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边境迎候
18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 “本将军奉命率官兵 欢迎大汉国使者!”
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 “有劳将军远迎。我 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 王陛下致敬!” 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 阔广大。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轮,高大;奂, 众多。
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 的一样。
高大陡峭的山岭。
漫无边际地想象。
4
丝绸之路 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 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 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 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 因此得名。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 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玉门关
阳关
9
唐春羌
风笛
王不何
之 涣
度 玉 门
须 怨 杨
关柳
。,
唐西劝 出君 阳更
王关尽 维无一
故杯 人酒 。,102.汉与西域的联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进攻匈奴
结果: 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的情况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 “丝绸之路” 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首尾呼应
16
自读第二至十二自然段,思考: 1. 课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用一两句话概 括) 2. 文章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 你从中体会到 了什么? 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文旁边。
25
小结:
• 概括叙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的经贸 往来、文化繁荣的促进作用,体现了汉朝 繁荣的过去和西部鼎盛的历史。
26
23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 “丝绸之路” 巨型石雕,无不引起 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浑然一体。)
24
丝绸之路在当时有哪些作用?
经济上: 中国
丝绸、瓷器等 胡椒、黄瓜等
西方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
文化上: 中国
西方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 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了汉朝与西方的 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代的物产,促进 了汉代国力的强盛。
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文化交流)
14
小组合作,快乐学习
快速游览课文, 找一找作者从“丝 绸之路”巨型石雕 产生了什么遐想?
15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 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 驼铃声 ······(由石雕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 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 点)
11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19年 目的: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结果: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 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12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 一个天才外交家,同时 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 中国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jiǎn)伯赞
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张骞: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牢记使命,勇于开拓进取,战胜 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3
(骆驼商队)将中国的 养蚕、缫丝、冶铁、造纸、 凿井、灌溉等技术 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 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 等食品 带到我国,还有 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 也传进了我国。(经贸交流) 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
表演助兴 20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 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阐述了丝 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21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 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为什么说丝绸之路 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呢?
22
本文描绘了两千年前中国与 安息国友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 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 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 贸易、文化起到了促进与繁荣的 重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