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傣族的记述

合集下载

关于马可.波罗的民间故事

关于马可.波罗的民间故事

关于马可.波罗的民间故事 ⼀部书,第⼀次为西⽅⼈开启了东⽅之门,让很多欧洲⼈⼏个世纪以来⼀直⼼怀东⽅情结。

没错,这本书就是《马可.波罗游记》,但是对于马可波罗的故事你知道吗?下⾯就来跟我看看吧!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的庞⼤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汗。

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最富庶的国家,西⽅各国的使者、商⼈、旅⾏家纷纷慕名到中国来观光。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的⽗亲尼古拉·波罗和叔⽗玛飞·波罗,原来是威尼斯的商⼈。

兄弟俩常常到国外去做⽣意。

蒙古汗国建⽴以后,他们带了⼤批珍宝,到钦察汗国做⽣意。

后来,那⼉发⽣战争,他们⼜到了中亚细亚的⼀座城市——布哈拉,在那⼉住了下来。

有⼀次,忽必烈的使者经过布哈拉,见到这两个欧洲商⼈,感到很新奇,对他们说:“咱们⼤汗没见过欧洲⼈。

你们如果能够跟我⼀起去见⼤汗,保能得到富贵;再说,跟我们⼀起到中国去,再安全也没有了。

” 尼古拉兄弟本来是喜欢到处游历的⼈,听说能见到中国的⼤汗,怎么不愿意?两⼈就跟随使者⼀起到了上都(今内蒙古⾃治区多伦县西北)。

忽必烈听到来了两个欧洲客⼈,果然⼗分⾼兴,在他的⾏宫⾥接见了他们,问这问那,特别热情。

尼古拉兄弟没准备留在中国,忽必烈从他们那⼉听到欧洲的情况,要他们回欧洲跟罗马教皇捎个信,请教皇派⼈来传教。

两⼈就告别了忽必烈,离开中国。

在路上⾛了三年多,才回到威尼斯。

那时候,尼古拉的妻⼦已经病死,留下的孩⼦马可·波罗,已经是⼗五岁的少年了。

马可·波罗听⽗亲和叔⽗说起中国的繁华情况,⼗分羡慕,央求⽗亲带他到中国去。

尼古拉觉得让孩⼦⼀个⼈留在家⾥不放⼼,就决定带他⼀起⾛。

尼古拉兄弟见了教皇之后,带着马可·波罗到中国来。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一、选择题1.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下面选项属于文明融合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2.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A.唐朝的长安B.北宋的东京C.元朝的大都D.明朝的北京3.下列历史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或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记述了东方经历与见闻,后来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憧憬和向往的是( )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大唐西域记》D.《马可·波罗游记》5.马可·波罗的书几次出版均被抢购一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另一方面,整个14世纪里,佛罗伦萨的街头都有被起名为“马可·波罗”的小丑,说着没人相信的大话以博众人一笑。

这种现象说明了( )A.意大利人崇拜马可·波罗,纷纷给孩子起相同的名字B.意大利人嫉妒马可·波罗,故意丑化他C.意大利人既向往东方的财富,又怀疑马可·波罗的描述D.名字相同纯属巧合,无足为怪6.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 这十个数码,创造它和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人分别是( )A.印度人、阿拉伯人B.罗马人、阿拉伯人C.阿拉伯人、阿拉伯人D.中国人、阿拉伯人7.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欧洲人的手。

”结合历史知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D.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科技成就8.“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A.开放与交流意识B.爱国意识C.民主与法制意识D.历史是非观念9.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马可波罗行纪》介绍

《马可波罗行纪》介绍

《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

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

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

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以及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见其中。

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

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以叙述中国为主的《游记》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

在这卷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

书的开头,对当时人们十分惊奇的事物作了介绍:“皇帝、国王、公爵、侯爵、伯爵、骑士和市民们,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们,不论是谁,如果你们希望了解人类各种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请读一读或听人念这本书吧!你们将发现,在这本书中,正如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样,我们条理分明地记下了东方各大地区——大亚美尼亚、波斯、鞑靼地方、印度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所有伟大而又奇特的事物。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市民,聪明而又高贵,被称为‘百万先生’。

他亲眼目睹了这些事情……所有读或听别人念这本书的人,都应置信不疑,因为这里所记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的确,自上帝用他的手创造了我们的祖先亚当以来,直到今天,从未有过任何人,基督教徒或异教徒,鞑靼人或印度人,以及其他种族的人,像这位马可那样,知道并考察过世界各地如此众多、如此伟大的奇闻轶事。

七年级历史选择题练习

七年级历史选择题练习

七年级选择题练习1.李华同学在“古代人物竞猜”活动中,抽取到一组“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的关键词。

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B.司马光C.司马迁D.曹雪芹2.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这座城市是A.唐代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元代大都3.《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记录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东游沿途见闻的著作。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是A.读到了李自珍的《本草纲目》B.目睹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C.拜见了扬州地方的布政使司D.见到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4.如果为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选择特务机构所佩戴的令牌道具,应选择下面中的A.东罗马金币B.西夏符牌C.急逆铺令牌D.锦衣卫腰牌5.《明史·郑和传》写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特点C.影响D.过程6.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明朝统治者推行上述措施的负面影响是A.阻碍社会进步B.强化君主专制C.促进教育发展D.推动阶层流动7.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二十五日,收复雅克萨的战争终于打响……提督刘兆奇在城北架设红衣大炮,向城内轰击;护军参领率军用神威将军炮从东西两侧夹攻……侵略军惊慌失色,遂打出白旗,开城投降。

这里的“侵略军”来自A.英国B.俄国C.葡萄牙D.荷兰8.这部名著最吸引人的魅力在于: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著作是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9.右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中国想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中国想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中国想象作者:刘佳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2期摘要:在13 至16 世纪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文明的背景之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形象,并总体呈现出美化倾向。

依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说法,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其实是在中国这个“文化他者”上确认自身的不满与需求,寻求自我救赎之路。

对此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构建良好中国形象、促进中西文明平等沟通对话有积极启示意义。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学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奥斯托莎士比亚在13 世纪中叶,蒙古大帝国的建立打通了欧亚大陆,再加之元代海外航线的开辟与一些驿站传讯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西陆路交通与海上交通的发展,也繁荣了中西文明的交流。

在中国蒙元时期,著名的来华使者主要有意大利传教士柏朗嘉宾、法国教士鲁布鲁克和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

他们成为沟通中西文明的媒介者,其在自己的游记中对中国的介绍与描绘,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文学上,直接催生了一批描绘中国形象的作品,很多作家甚至把中国当成自己精神上的乌托邦。

一、中国形象的完美蜕变(一)从“黄祸”到“道德完美者”的转变欧洲人最早读到的关于中国的游记是1246 年由意大利教士柏朗嘉宾记录的访问蒙古所见所闻的《柏朗嘉宾蒙古行纪》,游记描述了贵由汗盛典、蒙古人的风俗和技艺,虽然也将中国描述为东方富国,但主要突显的是其侵略性,如蒙古统治者对战俘的残酷,以及对自己臣民的压迫。

随后是1255 年法国教士鲁布鲁克的《东方行记》,里面描述了蒙古人的生活习惯与穿衣打扮,在他们的描述中,远东各民族生性凶残,在各方面都与欧洲人不同,因此,描述中国人的套话“黄祸”在此萌发。

在这些游记中,中国人形象无疑是被丑化了的,此时的欧洲人对中国充满恐惧和敌意。

马可·波罗在蒙元时期来华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交往的高峰,《马可·波罗游记》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苏州、杭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小议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以文学、影视方面为例

小议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以文学、影视方面为例

小议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以文学、影视方面为例作者:张紫琦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张紫琦(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度,有着绚烂的文化。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然而,很多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只是西方宣扬本国文化的垫脚石。

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力争最大限度地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精彩之处,以至让世界真正接纳和推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儒家思想;中国武术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21-02众所周知,中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

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不管是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还是武术、戏曲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节日、饮食等生活习俗,都为西方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西方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早在14世纪初,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便以其《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将神秘的中国文化带到了西方世界。

16世纪末,当西方基督传教士踏上中国土地之时,中国文化再次被更深层次地了解。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堪称一位不折不扣的汉学家,他不仅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同时也是第一位认真研习中国文学和典籍的西方学者。

他所带给西方的中国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同时还包括对中国思想文化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与思考。

他非常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其可为国家的政治、哲学、教育体制以及礼俗规范等提供有力的评价标准。

如他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游记》中这样写道:“被称为中国圣哲之师的孔子,把更古的哲学家的著作汇编成四部书,自己又撰写了五部。

他给这五部书题名为‘经’,内容包括导向正当生活的伦理原则、指导政治行为的教诫、习俗、古人的榜样、他们的礼仪和祭祀以及甚至他们诗歌的样品和其他这类的题材。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之八)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之八)
/santai/1371073407650627584/20090818/436841.html
除此之外,人们还在此期间从菲律宾引进了原产南 美洲的花生和烟草。花生的引进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生活,而烟草因它含有大量的烟碱即尼古丁等二十多种 有毒的物质,严重损害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再就是吸烟 时散发出的烟雾,含有更多的刺激性及细胞毒性物质, 种类在七百种以上,对不吸烟者也造成严重危害。从目 前看,中国的烟民人数最多。这也是当初引进烟草的人 们所料未及的。
红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其中 维生素B1、 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 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根据科学研究,吃红 薯是不会使人发胖的,相反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 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 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 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还有抗癌、益于心脏 、预防肺气肿以及抗糖尿病等作 用。
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1. 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
2. 钙含量接近乳制品。 3. 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4. 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谷胱甘肽 、胡萝卜素、
植物纤维素)
5. 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
酥酪:则是一种可以同醍醐相媲美的乳制品。
时至今日,醍醐和酥酪还都是蒙古人爱吃的一种传统食品。
九、明朝(1368-164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 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 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 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 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 位皇帝,国祚276年。

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

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

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民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探险家和商人,他于13世纪末期远涉重洋,来到了中国。

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化。

历史深厚且各种文化交融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点无需多言。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提到中国的历史。

他特别关注大南海(长江)流域的财富以及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马可波罗发现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和他们面对财富的态度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还注意到关于吉祥物和注重家庭的情感。

中国人重视其祖先,经常在墓碑旁边为他们留下食品、衣物和其他物品,以求保佑他们的灵魂。

中国是一个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融合的国家。

许多中国城市位于河流和海湾之间,这使得交通和贸易变得更为便利。

马可波罗流连于这些城市,并对他们的繁荣和繁华感到惊讶。

他也发现中国人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南中国海。

中国人从14世纪开始不断地出海,向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等地扩张。

风土人情,与世无争中国的文化和人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马可波罗的故事中,中国的人民表现出比欧洲的人们更富有信仰和融洽的社会联系。

他们是内向型的人,不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会保持礼仪和内敛。

另外,马可波罗注意到中国人是一种非常清醒和坚韧的民族。

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他们都能够保持冷静和沉着。

中国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冷静,这种冷静在四面环水且没有任何外援的南海岛民中尤为明显。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生活在南中国海岛上的中国岛民令他倍感惊叹。

这些勇敢的人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他们充分利用了岛上的每一寸土地,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树叶和枝干搭建而成。

这些人民独立、自给自足,他们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不同,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的不同感受。

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到忠诚、坚强、充满信仰的人民。

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我们可以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感受到古代中国的繁华和丰茂。

简述马可波罗游记基本内容

简述马可波罗游记基本内容

《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主要记述了马可波罗在我国的观光纪实,经由了西亚、中亚、东南亚等几个国家和地区。

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载了我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原始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狩猎等情况,特别是原大都经济文化民风、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业街的繁荣情况。

《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次全面介绍发达于欧洲人的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土地辽阔、文教昌明的我国形象。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一章测试1.()孕育着旅游的种子。

参考答案:经商旅行2.()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参考答案:享乐旅行3.把“旅”和“游”合成“旅游”一词,始见于我国古代南朝诗人沈约的()。

参考答案:《悲哉行》4.旅游“艾斯特”定义是指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

参考答案: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5.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参考答案: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消费属性6.旅游是以“游”为主,()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此,旅游的内容包括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六个方面。

参考答案:行;住;食;游7.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参考答案:采集方式的流动性;战争;自然灾害;气候的变化8.原始人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迁徙不算是旅游活动。

()参考答案:对9.古人对“休闲”的阐释为:“休”,倚木而修,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

()参考答案:对10.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错11.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的结果。

()错第二章测试1.人类的旅行游览活动首先在()和古罗马等国家中兴起。

参考答案:古巴比伦;中国;古埃及;古希腊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游览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古代旅行游览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1841年;意大利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3.中国古代旅游活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参考答案:宗教朝圣;文人墨士考察;帝王巡游;通商贸易4.世界古代旅行游览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参考答案:通商贸易5.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目的是进行贸易活动。

腓尼基人6.()的旅游活动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旅游历史。

参考答案:黄帝7.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了解西域风俗、地理等情况,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

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

三一文库()〔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

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意大利。

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

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

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

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

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

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

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

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

《马克·波罗游记》

《马克·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马克·波罗一、作者生平简介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

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

在狱中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马克·波罗游记》简介《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

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Ramusio)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

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

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119种各种文字的版本。

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马可·波罗游记》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

三、马克·波罗是否来过中国?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试题集一、单选题1.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特征是(B)。

A、华丽精巧、细腻柔媚B、纤弱温柔、纷繁琐细C、奢华大气、庄严宏大D、独具匠心、回归自然2.表示“强壮”意思的英文表达是asstrongasa 。

(A)A、horseB、lionC、cowD、tiger3.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对应英文翻译是Unlesspigscan 。

(D)A、runB、walkC、talkD、fly4.对于长期旅居国外的人在回到中国的时候也会遇到文化冲突,其外在表现不包括(D)。

A、对家乡的陌生感B、不敢开车C、怀念国外的清静D、感到孤独寂寞5.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A、固原须弥山石窟B、天水麦积山石窟C、洛阳龙门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6.韩国的公务聚会中应该首先给敬酒。

(B)A、最年长者B、职务最高者C、最受尊重者D、贡献最大者7.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保证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措施或技巧。

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A)A、入乡随俗B、礼貌友好C、自尊自重D、机智幽默8.克服文化冲突的做法不包括(B)。

A、提高交际能力B、加强自我保护C、提高外语水平D、融入当地文化9.美国的传统婚俗中新娘要穿戴的四件物品中哪一个是错误的?(C)A、一件旧物B、一件新物C、一件绿色物品D、一件旧的物品10.请选择美国人的合适的社交距离。

(C)A、0~1.5英尺B、1.5~4英尺C、4~12英尺D、12英尺及以上11.请选择属于印度的代表性动物符号。

(B)A、大熊猫B、蓝孔雀C、喜鹊D、麋鹿12.请选择下列哪个国家与民族服饰的搭配是错误的?(B)A、苏格兰格子裙B、韩国汉服C、日本和服D、印度莎莉13.“请直接提出您的意见。

”交际中的这种方式是的特点之一。

(A)A、低语境国家B、高语境国家C、亚洲国家D、拉美国家14.什么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东方国家传统的、普遍使用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可第1页共7页以用来表示问候、欢迎、谢意、敬意、歉意和祭拜?(B)A、拥抱B、鞠躬C、握手D、亲吻15.“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

①促进了彼此间文化交流,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促进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③有利于中俄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实现共同繁荣
④有利于树立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主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中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中俄之间的友谊,也有力地推动了中俄文化 交流和发展,表明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是促进了彼此间文化交流,扩大了 各自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中俄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实现共同繁荣,① ③符合题意;②错在“统一”,排除;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中华文化不 能在俄罗斯占主导地位,④错误。正确答案为B。
请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利玛窦:沟通中西方文化第一人
1583年(明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1552–1610)来华 (明末西学东渐之始),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深受中国 士大夫敬重。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 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 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期间,共有一百五十余种 的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利马窦绘制的献给明朝万历史皇帝的《坤舆万国全图》、 他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 录》,与徐光启等人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 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直角、垂线、平 行线、、三角形、圆、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 至今。
难分你我。 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
结果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国描写与评析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国描写与评析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国描写与评析作为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正史文献。

而在这本游记中,马可波罗对中国的记述也同样令人着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国描写进行深入的评析和探究。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与社会描写在马可波罗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文化繁荣、物产丰饶的国家。

在游记中,他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精彩的描写。

在对中国首都的描写中,马可波罗提到了庞大的城墙和著名的宫殿,还描述了当时朝廷体制、科举制度和商业繁荣的场景。

在中国南方的描写中,马可波罗记录了南方“水乡”的风貌和江南的繁华。

他注意到了中国的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生产,尤其是对丝绸生产的描写非常详细。

此外,马可波罗还详细描述了中国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

他对中国水上运输工具和港口的描写非常详尽,这为后来的外国航海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第二部分:对中国人民的评价尽管马可波罗对中国的物产、文化和历史非常感兴趣,但他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并不总是积极的。

在游记中,他经常把中国人描述成溜须拍马、善于计算的商人,而不是忠诚、慷慨和正义的人们。

有时他甚至对中国人持有带有刻板印象的看法,例如认为女人比男人聪明,但又称道男人善于算术。

虽然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很常见的,但它们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观念,所以这种看法需要以一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和评价。

第三部分:对中国宗教和信仰的描述马可波罗也详细地描述了中国的宗教和信仰。

他特别提到了道教和佛教,对于士人礼仪、善良友谊和社会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也多有涉及。

在关于佛教的描写中,马可波罗提到佛教慈善活动的力度和传播速度,这反映了佛教在中国当时的重要地位。

他还详细描述了佛教教义和僧侣的生活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描述道教的时候,马可波罗注意到了道家独特的修建技术,尤其是在造桥方面的精湛技艺,这对当时的建筑工程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部分:马可波罗对中国的影响正如前所述,《马可波罗游记》不仅非常有价值,而且影响深远。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百日照
4.周岁
抓周 又名“试儿”,是在
孩子周岁时举行的仪式。 将笔、墨、算盘、书本、 银钱、食品、剪刀等。 《颜氏家训·风橾》说:“ 江南风格,儿生一期为制 新衣,多盥浴装饰,男则 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 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于儿前,观其 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 。名之为试儿。”
物品 书
十二:酒令筹筒——喜好交际,友 遍天下。
生日
立夏称人
5.其他
• 产翁习俗(couvade)
• 一种是当妻子快要分娩时,丈夫立即换上女人的 衣服躺在旁边的椅子上,模拟妻子分娩; • 一种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劳 动生产,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产孩子 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 产翁坐月期间一如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 护理。
3.满月
坐月子
中国传统认为女性产后 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 时期,需要一个月养护 才可以身体恢复,故称 “坐月子”。
坐月子期间,产妇享受 最优厚的待遇:周全的 服侍、好的饮食、充分 的休息,成为全家人都 围着团团转的中心人物 。
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 月以内不许出房门;
不能吹风,不能洗头洗 澡,不能刷牙;
3、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接生婆:一把剪刀 一盆热水,一脚 在阴间。
➢行船走马三分命, 妇女生养只一分。
三、庆贺生子
•1.人之初
•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 子设帨于门右。”
•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 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 ④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 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 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 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

马可波罗对元代中国的描写和评价

马可波罗对元代中国的描写和评价

马可波罗对元代中国的描写和评价在13世纪末,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商人,踏上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远东之旅。

他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艰苦,最终成功地抵达了元朝中国。

在那里,他见证了一个万象更新的世界和一个复杂多样的文化。

马可·波罗是一位十分聪明和有思想的商人。

他对不同种族的人民和文化充满好奇心,也非常愿意学习和尝试新事物。

当他来到中国时,他非常震惊于这个繁华的国家和他所见到的复杂的文化。

他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繁荣和最神秘的地方之一,这也让他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和热情。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对元代中国做了详细的描写和评价。

他以商人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但也从文化、风俗、地理和历史等多个角度,对这个国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以下是马可·波罗对元代中国的一些描写和评价:一、壮观的城市和水利工程马可·波罗在中国见到的第一座城市是南京,他深深地惊叹于这座城市的壮丽和繁华。

他说:“这座城市的墙体高大,城门宽阔”,“城中街道平坦宽阔,居民众多,街市热闹”。

同时,他还深入探讨了中国的水利工程,称赞中国人民善于利用水资源,并建造了宏伟的大坝和水闸等水利设施。

他说:“中国的河流和水道镶嵌在田野之间,这些河道经由高压坝和结实的堤坝调节,实现了精确而有效的管理”。

二、神秘而又复杂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马可·波罗最着迷的部分之一。

他对中国的语言、书法、艺术和哲学非常感兴趣。

他认为中国的书法非常优美,而且中国人非常在意书法的质量和纹理。

他还谈到了中国的诗歌和故事,认为中国的文化表现了深刻的友情、爱情和忠诚等情感和价值。

三、繁荣的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国是马可·波罗非常钦佩的国家之一,他认为元朝的统治者非常懂得经济管理,非常擅长掌握国际贸易和市场。

他说,在中国,大量的手工艺品和出口商品成为了元朝经济的主要来源,而且中国的商人非常善于挖掘市场和荣辱观念。

《马可波罗行纪》西南民俗述造解义

《马可波罗行纪》西南民俗述造解义

DOI:10.16614/j.gznuj.skb.2022.04.012《马可波罗行纪》西南民俗述造解义刘振宁(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入仕元廷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受世祖忽必烈差遣,出使“程途距离有六个月之地”的云南及缅国。

本次西南行进轨迹和见闻心影,记录在《马可波罗行纪》第一一二章至一二九章中,而构成西南行纪灵魂的,是沿线多民族的风土民俗和奇闻异事。

检视马可瞳孔中的西南民俗事象,既可洞见叙事的结构模式,更能释读出叙述者的文化心理与价值秩序。

质言之,马可通过程式化展现形式和虚实相生等叙事手法拱筑成的西南民俗风情图,与其说是现代文类上的民俗纪实,不如说更像一首且认他乡作故乡的田园诗,一幅充满异国情调的道德图谱。

关键词:《马可波罗行纪》;西南民俗;元朝;叙事特征;文化意涵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22)04-0118-12OntheFolkloreofSouth-WesternChinainTheTravelsofMarcoPoloLIUZhen ning(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Abstract:In1287,theVenetianmerchantMarcoPoloundertookKublaiKhan’sassignmentasaspecialenvoyandjour neyedtoSouth-westernChinaandBurma.Accountofhisobservations,adventuresandexperiencesharvestedfromthe12-month-longjourneyisrecordedinchapters112-129ofTheTravelsofMarcoPolo.Alltheplacesalonghisroutehasprovidedhimwithmanytraditionalstories,habitsandanecdoteswhichconstitutethefolkcustomsofallkindsconcerningwiththefourdimensions(material,society,beliefandlanguage)offolklore.Judgingfromtherelatingtexts,wemayseeclearlyboththevirtual-realnarrativefeatureandthevaguesilhouetteandidentityofMarco’sownculture.Keywords:TheTravelsofMarcoPolo;folkloreofSouth-westernChina;YuanDynasty;narrativecharacteristic;culturalvalue旅行改变世界与历史,蒙元世纪马可·波罗一家东游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中世纪的欧洲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2 1 — 7 1 0 10— 4
作者 简介 :陆 惠 傣 (96 14 一 ) ,江 苏 沛县 人 ,德 宏 瑞 丽 市委 办 公 室 退休 干部 。 研 究 方 向 :傣 族 民族 文 化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陆 惠傣 :马 可 ・ 罗游记 》 《 波 中有关傣 族的记 述
到过 盛产酸 渣子 的傣 族 地 区。要不 然 ,他 怎 么会 居 民 只崇拜 家 中 的长者 或 祖宗 ,认 为 自己的生 存 知道 “ 的”这 种果 实? 渣 是靠 自己的祖 宗 , 自己所 有 的一 切 ,都是 祖宗 赐
抄 译 制 ,在 周 详精 准 方 面存 在 明显 欠 缺 ,但 依 被 称 为 “ 酸渣 子 ” 的野 果 。 这 种 酸渣 子 在 傣 族 的
“ 匝儿丹 丹省 ”试解

品 食 用 外 . 还 用 来 煮 制 傣 族 味 道 鲜 美 的 特 色
阅读 《 记 》 中 “ 儿 丹 丹 省 和永 昌城 ” 菜—— “ 葩菜 ”等 。而这 种酸 渣 子 的幼果 。 当地 游 匝 酸
前 ,正史 “ 南夷 传 ” 之 外 ,迄 今 极 为 少见 的 在 当地具 有代 表性 的某 种事 或物 。 西 有关 傣 族 历史 的文 字 资 料 之一 。尽 管 因一 再 传 然弥足 珍贵 。

在 原永 昌郡 的范 围内 ,从 古 至 今 都 盛 产 一 种
日常生 活 中被 大量 使 用 。除 了 直接 制 成 各 种 小食
记》 、东 晋 ・ 常璩 《 阳 国志》 和唐 ・ 绰 《 华 樊 云南 后 有 没 有 跑调 ,都存 在 疑 问 。 但作 者 既然 使 用 了
志 》 之 后 ,明 ・ 古训 、李 思 聪 《 夷 传 》 之 这 个 词 ,就 必 然 有其 原 因 。它 所 反 映 的 ,必 然 是 钱 百
2 1 年 第 1期第 2 卷 02 1
N o1 2 2 vo . 1 . 01 12
《 马可 ・ 波罗游记》 中有关傣族 的记 述
陆 惠傣
( 德宏 州瑞丽 市委 办, 云 南 芒 市,68 0) 7 40
【 摘
要】古代 西方旅行 家马可・ 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 中国向欧洲人做 出报道的

节 ,任 何 人 都 会 明 白 。所 谓 “ 匝儿 丹 丹 省 ” 人 就 称之 为 “ 的 ( za e ” “ 的 ”与 “ 渣 念 hd ) 。 渣 匝
指 的大致 就 是古 代 的 “ 昌郡 ” 《 记》 中的 儿丹 ” 的读 音 非 常相似 。所 以 ,我 认 为 “ 永 ; 游 匝儿 丹 ”
实 。尤 为可 贵 的是该 书 在 “ 匝儿 丹 丹 省 和 永 昌

词 ,则 仅 见于 《 游记 》 ,这 显 然 是 属 于 马 可 ・ 波
城 ”一 节 中 ,记 载 了元 朝 时期傣 族 的有 关情 况 。 罗个人 的 “ 专利 词 汇 ” “ 。 匝儿 丹丹 ”无 疑 是个 译
据 笔者 寡 闻陋见 ,这 大概 是在 西汉 ・ 司马迁 《 史 音词 。这 几个 音 节 当初 记 得 准 不 准 、翻译 成 中文
近 一 百 五 十 种 不 同抄 本 的 《 可 ・ 罗 游 记 》 历史 事实 :到 了元 朝 ,永 昌作 为 “ ”依 然存 在 , 马 波 城 ( 以下 简称 《 记 》 游 )一 书 ,却 是 客观 存 在 的 事 作 为 “ ”却 已不 复 存 在 了 。 而 “ 郡 匝儿 丹 丹 省 ”
【 关键词】 ( 可・ 一 波罗游记 码 》;元朝傣族;记述
尽 管对 是 否 真 有 马 可 ・ 罗 其人 和 马可 ・ 波 波 邦 东 部 ,是 全 国 名 列 前 茅 的 大 郡 。 《 记 》 称 游 罗是 否 真 的到 过 中 国 ,历 来 存 在 争议 ,但 有 着 “ 匝儿 丹 丹 省 ……省 会 为 永 昌” ,反 映 了 这样 一个
金 子 可兑 换 五盎 司银 子 … … 因为这 里 盛产 黄金 . 头 领 就会 取来 一 块方 木 ,在 上 面划 一些 痕 迹表 示
但却 没有银 矿 ,所 以所有 向这里 贩入银 子 的商人 数 目 ,然 后将 其 一分 为二 ,双方 各 执一 半 ,这 种
予 的 。 ”
二 、 《 记》记 录 了大量 元朝 游
时期傣 族 生活的 特点
“ 没有 任 何 文 字 ” “ 土 人 彼 此 进行 交 易 , 。 当
“ 币是 黄金 ,有 时也 用 贝壳 ” “ 盎 司 为 了债 务 或信 用 ,需要 签 订某 种 契 约 时 ,他 们 的 货 。 一
“ ”与 元 朝 的 “ 省 ” 也不 是 一 回事 。 同时 , 指 的 就是 酸渣 子 的幼果 “ 的” 省 行 渣 。此外 ,还 有 一个 任 何人 也 都 会 产 生一 个 疑 问 : “ 儿 丹丹 ”是 “ ”字 ,我认 为有 可 能是 在 “ ”字 产生 以前 的 匝 丹 傣 什 么意思 ?
人 ,在 他 的游记 中用 了大量的篇 幅 ,对我 国的 自然和社 会作 了详 细描 述 。笔者认 为 《 可 ・ 罗游记 》 马 波 在 “ 匝儿丹 丹省和 永 昌城” 一 节 中,记 载 了大量元朝 时期傣族 生 活的有 关情 况 ,反 映 出在元 朝 时期佛
教 尚未传入 勐 卯弄 ,并提 出了 “ 匝儿 丹丹省 ”是 “ 产酸渣子 的傣 族地 区” 的推 论 。 盛
借 代 字 之一 。 “ 匝儿 丹 丹 省 ” 有 可 能是 “ 盛产 酸
永 昌郡 是古 代 中 国东 汉 、蜀 、晋 、宋 、齐 、 渣子 的傣族 地 区”的 意思 。 梁 等 王朝 的 一级 行 政 区 ,实 际管 辖 范 围大 致 涵 如 果 此说 能 够 成 立 ,反 过 来 也就 证 实 了 《 游 盖今 日中国 云南 省 西 部 和缅 甸 克 钦 邦东 部 、掸 记》 的作 者 ( 管是 不是 马可 ・ 罗 )确实 是 亲 自 不 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