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问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一战线问题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过去的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表明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而工人阶级作为先进力量,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是工人阶级在中国作为新兴政治力量,人数处于弱势而力量不足。统- -战线作为政治联盟,通过团结-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瓦解敌人营垒中-切可能分化的人,从政治上打击和战胜敌人。建立最广泛的统- -战线,是由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对象决定的。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推翻反动统治,如果不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不调动一一切可能调动的积极因素,不建立一个包括全民族大多数人口的,同时也包括中国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孤立主要的敌人,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要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虽然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但又具有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所以,既要反对忽视中国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定程度上的革命性,又要反对忽视中国资产阶级的动摇型与妥协性,正确地掌握党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

真作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1927):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标志: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主要思想包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

主要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等。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主要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主要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等。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1935年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主要思想包括: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总结出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三大法宝;实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等。

主要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主要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等。

3.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 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4、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的近八十年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先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先后发动了大平天国运动、义和四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历史证明,无论是旧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都无力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日益激化,这就决定了革命必然要继续。既然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必然让位于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在华企业的设立和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的。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由辛亥革命前60万激增至200多万。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国际工人阶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高度集中大中城市、深重三重压迫、和农民有天然联系等一些特殊的优点。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工人运动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从单纯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这预示着中国民主革命即将进人新的阶段。

3、陈独秀、李大钊等发动和领导的,以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激起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这就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使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了新的救国真理。这样,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