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3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一过程反映出( C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

”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包括( A )A.新疆 B.香港 C.台湾 D.澳门3.2023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65年来广西和宁夏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跨越式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A.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B.是广西、宁夏特有的政治制度C.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D.是广西、宁夏特有的经济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D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②有利于民族平等③有利于民族团结④有利于地区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D )A.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B.武汉长江大桥通车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西部大开发6.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D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都有自己的法律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D.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7.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A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民主集中制的实行8.“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训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训练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A.50个B.52个C.54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西藏自治区3.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4.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能反映的是哪一原则?()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 D.“一国两制”5.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民族分布的格局是()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6.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落后。

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鄂伦春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

解放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的?()①进行民主改革②社会主义改造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全部进行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下图是一幅反映我国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学习的画面(图片说明:20XX 年6月17日,湖北工业大学为8名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颁发了学士学位),它主要表现了()A.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关注B.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C.全国各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D.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援助8.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9.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简而言之是指()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10.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充分说明()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1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首先变成现实,是在()A.台湾地区B.香港地区C.澳门地区D.深圳地区12.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13.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14.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B.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C.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D.台湾当局阻挠台湾商人到大陆投资15.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A.两种经济制度B.两种社会制度C.两种管理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二、连线题(9分)16.请用线把下列相关事件连接起来。

单元复习试题: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单元复习试题: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复习课【真题体验】1.(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D.金瓶掣签制度2.(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区前列。

这得益于()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②完成了民主改革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企业实行公私合营⑤发挥地区资源优势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3.(2017·山东枣庄)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2017·广西柳州)1997年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西藏和平解放B.经济特区创建C.“九二共识”达成D.香港回归5.(2017·广西贵港)“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区域自治区D.直辖市6.(2017·江苏南通)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

这主要说明()A.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C.坚持“九二共识”不可动摇D.经济特区取得显著成效7.(2017·江苏泰州)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国共合作D.民族区域自治8.(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0分)1.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A.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新中国成立后C.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D.土地改革后3.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26日召开会议,探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工作。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①民族平等政策②民族团结政策③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④“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政策⑤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政策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4.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4周年。

64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C.坚持了改革开放这一立国之本D.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5.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今新疆地区的治理,采取了下列举措,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设立新疆行省③设置西域都护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处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6.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

1997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让人无法忘怀。

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7.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开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少数民族问题9.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地位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增强C.军事力量的壮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10.图一、图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A.民族团结B.祖国统一C.国防建设D.文化繁荣1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A.一个中国原则B.两种制度设想C.政治谈判形式D.加强联系手段12.“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信息()①“汪辜会谈”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一国两制”的构想B.依法治国的政策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2.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

右图中②处是()A.宁夏回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3.某学者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

这一制度()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C.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4.下表反映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概况。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其目的是()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46.5 11.41978年155.6 212.12014年11352.3 64369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权利5.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下列哪些因素()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西部大开发战略④青藏铁路的通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6.右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所刊载的内容,它可以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主题研究活动中哪一栏目提供资料()A.拨乱反正倡改革B.建立特区促开放C.“一国两制”定回归D.南方谈话揭新篇7.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

”材料意在强调“收回香港”()A.只能通过和平方式B.属于中国内部事务C.践行“一国两制”构想D.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8.2022年7月1日是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5周年,25年来香港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料解析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

1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国现代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起作用包括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 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①新疆②西藏③香港④台湾⑤澳门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②③④3.《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 前提和基础是A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2006 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

2007 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 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

”上述材料可以说明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B .“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C .民族区别自治政策的成功D .“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二、辨析题5.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原则,确定以“一国两制”作为解决民族问 题的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5 分)观点: 这个观点是错误(1 分)理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国策和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而“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4 分)6. 1997 年,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被英国侵占的澳门终于回归祖国。

以上表述是否 正确?请说明理由。

(5 分) 观点: 这个观点是错误(1 分)理由:1997 年,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被英国侵占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而被葡萄 牙侵占的澳门于 1999 年回归祖国。

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用于我国台湾、香港和海南省。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 理由。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3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3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A.50个B.52个C.55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西藏自治区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民主改革4、今天,西藏是我国的()A.五大牧区之一B.国家的商品粮基地C.汽车工业基地D.第二橡胶基地5、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新中国成立后C.土地改革后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6、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7、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8、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9、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构想C.民族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10、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B.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D.国际舆论的压力11、右边的图案是()A.红十字会会旗B.澳门区旗C.香港区旗D.奥运会会旗12、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13、“三通”是指大陆与哪一地区的沟通?()A.香港B.澳门C.台湾D.以上都不是14、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15、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二、填空题1、我国是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共识,也就是“九二共识”。

其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A. 一个中国原则B. 一国两制方针C. 和平统一方针D. 互补互利原则2.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 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C. 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 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3.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 香港、澳门回归B. 万隆会议的召开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中美关系正常化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B.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D. 西部大开发5.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A. 英国B. 西班牙C. 法国D. 葡萄牙6.下图反映了60年西藏人口受教育变化。

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7.民族区域自治()A.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C. 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D. 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8.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什么政策()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共同繁荣9.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A. 内蒙古B. 宁夏和广西C. 西藏D. 新疆10.新中国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 民族区域自治B. 汉族统治少数民族C. 民族团结与发展D. 民族平等与繁荣11.201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阅读右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4.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它践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5.“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6.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7.“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

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一、选择判断(24分)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 A.50个B.52个C.54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西藏自治区3.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张秉贵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 A.1996年7月1 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5.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6.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的主张7.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8.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二、相关连接(9分)请用线条把下列相关事件连接起来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藏国家商品粮基地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三、观察思考(16分)观察下页图,说说你的感受四、问题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请回答:①香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我国收回香港的方式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江泽民1997年3月26日请回答:①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什么?②你认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12分)4.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检测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检测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3.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体现民族平等②体现民族团结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祖国统一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

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A.广西壮族选手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C.宁夏回族选手D.云南白族选手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8.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9.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一、选择题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C.青海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原则不包括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D文化相同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和平解放西藏B.设立西藏自治区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6.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8.“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又首先在解决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A、香港、澳门B、香港、台湾C、台湾、澳门D、台湾、香港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A.社会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24.材料一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二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台湾旅客坐深航班机回家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材料三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邓小平曾说:“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采用的新办法是()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谈判D.签署条约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更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3.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B.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C.两岸全面实现通航、通邮、通商D.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建国以来,我国的政策和措施符合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的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人民公社化④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得建立和完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独立B.民族自治C.民族融合D.民族区域自治6.“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A.社会制度的变化 B.主权归属的变化 C.经济制度的变化 D.生活方式的变化7.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A.法律制度B.经济政策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以祖国统一和民族大业为重,采取一系列具体步骤和措施,希望早日消除两岸长期隔绝状况,努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这一历程的指导思想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九二共识"C.“一国两制”构想D.“求同存异”方针9.“…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执定,命运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卷01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卷0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西藏解放后,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打击分裂祖国的藏独分子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西藏在发展经济上有优先权2.这一制度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既注意照顾差异和特点,又考虑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

该制度的实施()A.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C.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3.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

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A.青藏铁路B.新藏铁路C.滇藏铁路D.甘藏铁路4.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从政治上看是为了()A.保护各少数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动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C.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国家统一D.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巩固国家政权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是()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④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有关国家安全的议案。

这部被香港市民称为“港版国安法”的议案,必将在香港“止暴制乱”,震慑“台独”、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理解错误的是()A.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赖以生存的基础B.“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C.“两制”是根,根深才能叶茂D.“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7.“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材料一: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的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
材料二:香港地区示意图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西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自治区建立之初与今天的一组对比数字:工业总产值自2400万元上升为5.35亿元,增长21.73倍;农业总产值由不足5亿元上升为23.3亿元,增长4倍……和平解放前,全西藏连一颗铁打都不能生产,工业生产几乎等于零。而今有电力、轻纺、黑色冶炼、森工、建材等行业,300余家国有企业……有260余家合资、独资企业,全区一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2.5亿元。
故选B。
11.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葡萄牙占领的澳门,而英国占领的香港是1997年回归祖国的
。故答案选B。
13.
【解答】
依据题干内容“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可以看出,台湾人民始终不能忘记故乡大陆,反映出台湾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第四单元综合测试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A.政治制度B.法律C.生活方式D.金融中心的地位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3.“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祖国的港澳地区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4.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A.可持续发展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D.搞活经济政策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自治④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A.新疆B.广西C.青海D.西藏7.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7周年。

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8.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少数民族自治区D.经济开发区9.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为此,党和政府实施了()A.“安居工程”B.“八六三计划”C.“希望工程”D.科教兴国战略10.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A.朋友遍天下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C.科教兴国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1.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自我测评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自我测评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自我测评第11课民族团结【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我国建立的级民族自治区有[ ]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HY人民政府的指导C.HY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一共同开展D.HY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第12课和的回归【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1995年7月1日B.1996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8年7月1日2.1999年底,中国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并对行使主权[ ] A.荷兰B.葡萄牙C.西班牙D.英国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2.以下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HY同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增多B.台胞来祖国大陆HYC.双方已开通、电报等业务D.海峡两岸可自由贸易参考答案第11课民族团结一、选择题1.D 2.B第12课和的回归一、选择题1.C 2.B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选择题1.C 2.D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考试
姓名学号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A.50个
B.52个
C.55个
D.56个
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改革
4、今天,西藏是我国的()
A.五大牧区之一
B.国家的商品粮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第二橡胶基地
5、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6、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A.孔繁森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7、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A.1996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
8、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9、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10、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
B.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舆论的压力
11、右边的图案是()
A.红十字会会旗
B.澳门区旗
C.香港区旗
D.奥运会会旗
12、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13、“三通”是指大陆与哪一地区的沟通?()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以上都不是
14、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15、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二、相关连接;每题2分,共26分
①西藏自治区回族
宁夏自治区维吾尔族
广西自治区藏族
新疆自治区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壮族
②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国家商品粮基地西藏
③ 1997年7月1日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1999年12月20日香港回归
1987年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转变
1993年澳门回归
1995年“汪辜会谈”
三、判断对错:每题3分,共12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多于维吾尔族人口。

()
2、新疆是全国唯一一个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备的自治地方()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打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
4、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
四、名词解释: 17分
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9分)
2.什么叫民族团结?(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