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篇 专题12 人口与环境 考点3 人口迁移对点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学问点【什么是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更。

【人口迁移缘由】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①气候②淡水③土壤④矿产⑤自然灾难二、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③文化教化事业④婚姻和家庭三、政治因素①政策②斗争③政治变革【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得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沟通;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冲突;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缘由: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一、有利影响:①人口流淌给城市供应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建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变更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四周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二、不利影响:①大量流淌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人口迁移练习题】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科院发布的2019年《全球政治与平安》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第三波移民高潮”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

材料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激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主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1)分析材料1和材料2,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淌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

(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诞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峻,劳动力短缺日益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2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2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

-14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5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城市化的发 展。
-20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结合图表考查人口迁移方向。
-21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图中反映的人口类型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2)图像信息:
-22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迁移应用 第(1)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迁移状况。由图可以 看出①②两省级行政区均为人口大省,但①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 要远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其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② 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远远大于常住人口,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 达,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可以判断①为广东省(粤),②为河南省(豫)。 ③④两省级行政区人口较少;但③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要大于常 住人口,说明其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可以判断③为 贵州省(贵或黔);④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要大于户籍人口,说明其 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可以判断④为上海市(沪)。故选A 项。第(2)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 知,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 湖南和广西的人口都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故选D项。
人口增长率缓慢上升 ,与图中不符。 3.C 4.B
解析 答案
-27-
高考常考图示(八)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迁移统计图是根据人口迁移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 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 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判读分析该类图 时,一般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讲-人.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讲-人.

1.(2015·山东高考·节选)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
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解析:“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农村大量人口迁移
到了城市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 “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 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
二、地域文化与人口 1.文化背景与人口 (1)婚俗初婚婚姻年关龄系大是小否,稳影定响,出影生响率出生率 (2)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 人口增殖。 2.中国文化与人口 (1)生育从 从多早育婚多早子育到到只晚生婚一晚个育 (2)职业选择:从“ 学而优则仕 ”到“全民皆商”。 (3)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 四海为家 ”。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 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 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 要影响。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 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 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 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 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 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面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
高考很重要,有很多考友都劳碌的复习备考,查字典地理网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一文,供大家参考!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更。

[记忆] 人口迁移的推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变更);是否有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变更(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整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沟通,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削减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供应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更(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
的变更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小编为大家供应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更学问点就
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熬炼自己。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
迁 力 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 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入 地
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迁入地第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 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 力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
迁 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 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
出 的发展。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 ②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下图反映了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是发 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
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4.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5.人口经济学家根据《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并得出结论: 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出现转折,可能由“人口红 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折期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DA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

北京市2017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讲义新人教版

北京市2017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讲义新人教版

人口与地理环境学习目标: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学习内容:高考的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能力--关注地理统计图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特点5、人口增长的影响2、分布3、人口增长的模式——重点4、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6、中国的人口增长二、人口的迁移(人口的机械增长)1概念2、分类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4、人口迁移的意义三、人口数量与环境一一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四、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典型例题1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 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林产与甲市处于同典型例题2下图显示某国1951 —2000年每101.则1951—— 2000年,该国A. 是人口净迁入年的人口变化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2口好口■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 人口增长了15.1%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 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 可能位于欧洲C. 1990 年人口达到900万D.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i0t-MCC岀13。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口与环境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口与环境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口与环境一. 本周教学内容:人口与环境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1. 环境人口容量2.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的关系3.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二)难点分析、判读各种图表资料,说明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 复习要点:(一)人口再生产1.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1)定义:人口内部的这种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影响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高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高完成现代型的转变应是出生率的下降2. 分布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1)发达国家:现代型(2)发展中国家:过渡型但内部也有差异(二)人口数量与环境1. 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我们主要考虑的因素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2.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之比)决定出生率死亡率(1)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自然因素影响是极小(2)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自然因素也明显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直接、间接)影响生病率和死亡率。

环境污染:造成死亡率上升3. 人类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很重要(三)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1. 概念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和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影响因素(1)资源是首要因素:资源多,环境人口容量就大(2)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是重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高,获取资源多,环境人口容量就大地区开放程度大,环境人口容量就小消费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就小3.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土地资源)(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的变化,人口消费水平变化相对确定性:(一定历史条件)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假定技术水平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通常把一种或某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人口迁移学案含解析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人口迁移学案含解析鲁教版

第二讲人口迁移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自然条件经常迁移流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15~19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名师注解]【记】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注1】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迁移。

“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动,但绝大多数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改变。

【注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2.人口流动(1)概念:因某种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主要形式:民工流和外籍劳工。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的原因(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其他原因: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①迁出地: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迁入地: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旨把握]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其他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和矿产资源等),有时自然灾害也会起作用。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高考很重要,有许多考友都忙碌的复习备考,查字典地理网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一文,供大家参考!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
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
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人口迁移(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人口迁移(人教版)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2)影响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1)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2)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

(3)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考虑不同的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特点迁入区迁出区19世纪以前集团性、大规模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规模减小、方向不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成为主要形式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拉丁美洲近年来战争移民欧洲西亚、北非2.国内人口迁移(1)改革开放以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2)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概念辨析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①户籍人口:指我国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常住户口的人,主要用于户籍行政管理。

②常住人口:指经常在某行政区域内居住达半年及以上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居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居住的人口,反映的是实际居住人口的情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Ⅱ) 专题1.2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案) 含解析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Ⅱ) 专题1.2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案) 含解析

1。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我国自建国以来到现在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3。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因素,有时自然灾害也会起作用。

2.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高频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前必背知识点 人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前必背知识点 人口

人口大题专题答题思路1.描述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通常是看图描述)①整体--分布不均匀②规律:X多X少(可以是方位,也可以是地形区等等),从XX到XX人口递增,人口沿XX(河流、交通线等等)分布③极值: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分析某地区人口稠密或人口稀疏的原因?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作答,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等)和人文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历史、文化、军事等)3.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运用推拉理论从迁入地的拉力和迁出地的推力两个角度答题,具体推力和拉力有哪些可以参考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或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正面和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进行答题。

具体对什么方面产生影响,角度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迁出地:有利影响:①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③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①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经济发展缓慢;④耕地撂荒;⑤农业现代技术推广难度大。

迁入地:有利影响: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不利影响:①加大了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的压力;②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5.人口迁入地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主要从迁入地的拉力即好处进行作答,包括自然方面((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和人文方面((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等)针对“ 返乡潮”、“ 用工荒”、“ 人口倒吸”、大城市人口增幅收窄、迁入人口减少等一类问题,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作答。

①大城市产业调整升级,对普通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②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③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④迁出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⑤可以兼顾家庭,外出意愿降低。

如果题目设问是关于“ 海归人才”、人才引进等一类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迁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的迁移

02
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 态环境;
03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 源;
04
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 劳动力短缺。
对迁入地影响分析
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
有利于引入人才,促进教育发展;
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但也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 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合理的 人口政策,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 间的关系;
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如排放大量废弃物,占用和破坏大量 耕地等;
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经济、 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04
国内外人口迁移政策比较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
01
严格控制人口迁移,城乡分割,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适 应问题
社会融入
社交网络、社区参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融 入问题
工作适应
就业市场、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适 应问题
心理健康
迁移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调适问题
03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分析
01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联系,有 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 件人口的迁移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 • 人口迁移过程与机制 •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 国内外人口迁移政策比较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01
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定义及特点
定义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 间的空间移动,通常涉及居住地 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 期性改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篇 专题12 人口与环境 考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篇 专题12 人口与环境 考点

人口迁移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答案 C解析从图中看出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南方地区的占多数,故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故A选项错误;我国有4个直辖市,结合材料和图可推知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省级行政中心应比直辖市高,故B选项错误;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珠三角的占两个,而迁往四川盆地的较少,故C选项正确;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迁往沿海城市的人口比例高,故D选项错误。

2.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浙江C.广东D.四川答案 D解析图中数据显示该省常住人口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四川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外迁较多;海南、广东和浙江都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入人口较多,常住人口数量应该总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纵坐标数据也可判断该省为四川省。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3~4题。

3.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答案 D解析两组图分别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增加,B项错误;对比两组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看出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南方地区的占多数,故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故A选项错误;我国有4个直辖市,结合材料和图可推知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省级行政中心应比直辖市高,故B选项错误;接收甲地迁出人口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珠三角的占两个,而迁往四川盆地的较少,故C选项正确;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迁往沿海城市的人口比例高,故D选项错误。

2.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海南B.浙江
C.广东D.四川
答案 D
解析图中数据显示该省常住人口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四川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外迁较多;海南、广东和浙江都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入人口较多,常住人口数量应该总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纵坐标数据也可判断该省为四川省。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3~4题。

3.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两组图分别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增加,B项错误;对比两组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

4.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B.日本
C.俄罗斯D.德国
答案 A
解析该城市人口超千万,为超级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说明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国内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且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迁出,说明该城市
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且该城市自然增长率在1%~2%之间。

这些符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特征。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答案 C
解析迁出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迁出人口比重,四川与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相当,但四川人口(8 529万,2009年数据)远多于贵州(3 787万,2009年数据),故A错;同理迁入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迁入人口比重,虽然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远大于广东,但广东人口(7 223万,2009年数据)远多于上海(1 342万,2009年数据),故B错;人口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比重-迁出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浙江机械增长率远大于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无从比较,但差异应该不大,故C正确,安徽与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材料中无从判断,但天津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故D错。

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 B
解析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皖、赣、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青壮年)迁出为主,所以会加速老龄化;沪、京、津属于我国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快,由图可知,上述三地2005~2010年为(青壮年)人口净迁入区,有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同时人口大量迁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2015年春节前夕,广东约有60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此现象被称为“千里铁
骑”。

某摩托车公司在广东及周边地区返乡人数较多的干道上设立了23个休息服务站,如图所示。

据专家预测,节后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

据此完成7~8题。

7.“千里铁骑”主要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
A.鄂、桂、赣B.鄂、湘、皖
C.桂、湘、赣D.鄂、皖、桂
答案 C
解析湖北、安徽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远,因而“千里铁骑”大军人数较少,从图中的休息服务站的多少也可看出主要应为桂、湘、赣。

8.专家预测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的主要依据有( )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③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从“千里铁骑”返乡可知,交通不再是影响农民工到广东打工的主要因素。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9~10题。

9.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净迁出人数=增长人数,据此并结合图表,可分别计算四个地区的人口净迁出人数,结果①地区最多。

10.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四个地区总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数量减少。

11.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

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答案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解析根据材料一可知,楚河中游地区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当地有数万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带来的秦腔文化世代相传。

12.[2014·重庆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读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A:资源;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解析(1)考查不同工业类型的主导因素,比较常见。

能源化工的主导因素是资源,而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或者知识。

(2)问题明确要求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来分
析,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规模的扩大,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则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材料一下表为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表。

强,-表示减弱)表。

(1)简述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1990~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中,影响减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简要分析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从表中可知,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这说明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有什么特征?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错答]
[错因分析] 该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能结合表格材料进行分析,从而造成答非所问。

[答案] (1)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河南省为正值,原因是北京市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省,原因是北京市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

(2)新增岗位迁移距离基础设施随着交通的发展,迁移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基础设施是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但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3)说明乡土和血缘关系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迁移的人口多集中在城市的某一区域,形成以某地区的人为主的聚居区,如“浙江村”“新疆村”“温州村”等。

[解析] (1)从材料一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和河南省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增长率方面的差异,其差异与两省(市)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有关。

(2)从材料二表中可以看出新增岗位、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人口迁移一般有“邻近优先”的特点,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迁移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也在减弱。

(3)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在增强,说明乡土(同乡)和血缘关系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同乡或有血缘关系的人口往往集中在城市的某个区域。

[心得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