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变化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调查研究
文献研 究显示 , 无 论 中 药 复 方 还 是 单 味 中 草 药 在 论 治 高 血 压 性 眩晕 的使 用 频 数 上 均 提 示 平 肝 熄 风 、 化 痰 祛 湿 熄 风 仍 是 现
代 医 家 防治 高血 压性 眩 晕 的 主 导 思 想 , 肝阳上亢、 痰 浊 内阻 是 高 血 压 性 眩晕 的基 本 病 机 。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节 奏 的 加 快 , 社 会 竞 争
E 2 1 Ka s p e r D L, B r a u n wa l d E, F a u c i AS . 哈 里 森 内科 学 手 册 [ M] . 北
列研 究方法 , 制 作 原 发 性 高血 压 的症 状 量 化调 查表 , 对 广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院 及 其 社 区 医院 的 原 发 性 高血 压 病 人 6 5 4例 进 行
临床 流 行 病 学调 查 。 结 果 本 组 病 例 中 医证 型 要 素 分 布 以肝 阳 上 亢 证居 多 , 瘀 血 阻络 证 最 小 , 其 比 例 大 小 依 次 为 肝 阳上 亢 证 > 肾 阴 亏 虚 证 > 痰 浊 中阻 证 > 气 血 亏 虚 证 > 瘀 血 阻络 证 。结 论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中 医证 型 能 够 不 同程 度 地 揭 示 患 病 机 体 的 个 体 差 异 性 , 通 过 临床 流行 病 学 调 查 的 方 法 建 立 原 发 性 高血 压 的证 型 要 素诊 断 标 准 是切 实 可 行 的 。
眩晕[1]原发高血压 1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 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 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教会病人自行按摩:尺泽、曲池、少海、灵道、阴郗、 神门。急性眩晕时可以直接刺太冲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 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眩晕(高血压)常见症状
• (一)眩晕 • (二)头痛 • (三)心悸气短 • (四)呕吐痰涎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1.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 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防止坠床。环 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 血压变化,注意发作的时间,有无规律。 3.血压监测。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 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 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
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 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 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
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 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 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少量频服。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患者中的实施价值吕娟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患者中的实施价值吕娟发布时间:2021-08-12T03:03:41.01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6月6期作者:吕娟[导读]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宜宾市中医医院 644000【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并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有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
结论: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减轻患者眩晕情况,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中医护理;实施价值中医之中眩晕病的包含范围较广,且种类较多,如高血压、脑动脉供血不足等,其中高血压最为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之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护理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压,如若未合理控制血压可能导致患者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本次研究之中主要探究眩晕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现对其结果进行下述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所选取的104例患者均选自于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病患者,病因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各52例。
其中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42-76岁,平均(67.25±3.12)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病程(11.35±2.92)年;参照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41-75岁,平均(67.18±3.20)岁,病程5个月-23年,平均病程(11.23±2.89)年。
2012眩晕病总结,分析,评估,优化
2014年眩晕病诊疗方案总结分析评价优化一、眩晕疗效评价根据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本院病人的组成情况,我们将眩晕(高血压)列为科重点病种。
对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临证加减、疗效观察与评价进行重点研究和总结。
(一)眩晕临床疗效情况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
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
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眩晕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
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证在肝、肾,涉及心、脾。
多年来,我们在中医现代化学术思想指导下,把传统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结合,传统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结合,将眩晕(高血压)分为风阳上扰证,肝火上炎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窍证等证型。
对本病证型演变的一般性规律的认识也逐渐趋于一致,即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虚,热毒、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施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活血通络、燥湿化痰、补肾益精、补养气血等治疗,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耳针疗法、中医穴位贴敷疗法、中药药枕疗法、中药足浴疗法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二、临床疗效评估(一)中医治疗方法:2014年度收入院眩晕病人475人,475例病例中,采用中药汤剂350例、中药静脉制剂123例、针灸56例。
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二)治疗效果:效率96.3%,有效率3.7%,无效率0%。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考核试题与答案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考核一、选择题1.眩晕患者出现肝火亢盛证时,遵医嘱穴位按摩。
穴位选取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百会√B太阳C风池D上星2.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见证候要点* [多选题] *A 肾气亏虚证√B 痰瘀互结证√C 肝火亢盛证√D 阴虚阳亢证√3. 眩晕,头胀痛,易怒,口苦属于()证型。
[单选题] *A阴虚阳亢B肝阳上亢√C气血亏虚D淤血阻窍4. 眩晕发作时应(),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单选题] *A适度活动B进食C立即平卧√D禁饮食5.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可(),或姜汁滴舌后服,亦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服药方法。
[单选题] * A凉服√B热服C温服6.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见症状* [多选题] *A 眩晕√B 头痛√C 心悸气短√D 呕吐痰涎√7.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多选题] *A 药物治疗√B 五音疗法√C 中药药枕√D 特色技术√8.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健康指导* [多选题] *A 生活起居√B 情志调理√C 功能锻炼护理√D饮食指导√9.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眩晕中医护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 [多选题] *A 神门、肝√B 脾、肾√C 降压沟、心√D 交感等穴位√10.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头痛中医护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 [多选题] *A 内分泌、神门√B 皮质下、交感√C 降压沟等穴位√11.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心悸气短中医护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 [多选题] *A 心√B 交感√C 神门、枕等穴位√12.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呕吐痰涎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穴以降低血压止吐。
* [多选题] *A 双侧内关√B 合谷√C足三里√13.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肾气亏虚证饮食指导* [多选题] *A 甲鱼√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C银耳√D淡菜√14. 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饮食指导* [多选题] *A 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B 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C饮食以清淡为主√D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15. 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泡水代茶饮。
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证型PPARγ基因表达与颈动脉血管重
要性的相关性分析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高,而不同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采用分析PPARγ基因表达与颈动脉血管重要性的相关性,研究不同证型高血压的病理机制。
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多样的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许多研究表明,PPARγ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颈动脉血管的异常扩张和缩小被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PPARγ基因表达与颈动脉血管重要性的相关性,研究不同证型高血压的病理机制。
方法数据源本研究使用了公开的数据来源,包括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和PubMed。
GEO数据集GSE26695的芯片包括50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5个对照组。
通过使用Entrez ID下载基因表达数据。
通过PubMed检索相关研究并获取有关高血压的诊断、分类和口服药物的信息。
最终,我们分成四组患者,分别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组(SBP高组)、单纯舒张性高血压组(DBP高组)、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均升高组(SBP、DBP双高组)和正常对照组。
数据预处理GSE26695互表达数据集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和归一化。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选择了差异性分析,用于识别基因表达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运用了多参数回归(MPR)模型,以评估PPARγ的影响。
结果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我们找到了89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上,其中192个基因与SBP高组、178个基因与DBP高组、301个基因与SBP、DBP双高组和225个基因与正常对照组显著相关(absolute log fold changes > 1和p值 < 0.05)。
我们还发现,在四组患者中,PPARγ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 < 0.001),说明其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作为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患病率有日渐增加的趋势。
研究显示:目前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7.86%,男性患病率为34.72%,女性为25.34%,知晓率为60.7%,治疗率为37.7%,控制率仅为5.7%。
中医证型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近年来在中医证型方面,研究者们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研究进展1 高血压中医证型流行病学研究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属于“眩晕”、“风眩”、“头痛”等范畴。
而高血压的中医证型较复杂。
郑峰[1]等将高血压病II期分为瘀血组和非瘀血组,结果在瘀血证组阴虚阳亢证和痰湿壅盛证显著高于肝火亢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在非瘀血证组痰湿壅盛证最少, 显著低于阴虚阳亢证;认为痰湿壅盛证与血瘀证关系最为密切,而阴虚阳亢证在两组构成最多。
程文江[2]等比较城市和农村高血压人群发现:城市的痰湿中阻明显高于农村, 而肝肾阴虚及阴虚阳亢则少于农村;阴阳两虚型城市和农村所占的比例均最低。
叶人[3]等研究高血压病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发现:在高血压病程早期以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逐渐增多。
王清海[4]等研究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规律显示:证型频次递减为:气虚痰浊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
肝火亢盛型、气虚痰浊型和阴虚阳亢型病程相对较短,而阴阳两虚型病程最长;肝火亢盛型可见于各个年龄段,阴虚阳亢型和气虚痰浊型以50岁以上为主,阴阳两虚型仅见于60岁以上病人。
韩学杰[5]等研究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类在高血压发病中居首位,占44.6%,其次为肾阴亏虚证类(8.6%)、瘀血阻络证类(7.2%)等,而肝阳上亢证类仅占1.6%;认为痰瘀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痰瘀之毒可并存于高血压病其他各证类及其病程的各阶段。
眩晕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分析
陈
指导原则 》 制定 【 , 诊断标准 为 : ①有典 型 的眩晕症
状: 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 , 或 目眩 , 或视物有旋转感 ; 或 自觉头晕 , 昏沉 或晕胀不适 ; ②可有反复发作史 。
1 . 2 中医辩证分型标准
由于 医学认识 水平 的限制 , 虽 然古代 医家 在实 践 中已认 识 到证候 可 能与 体质 、 年龄 等 因素有 关 , 但 还 不能 了解 眩晕 病 因不 同、 其证 候 有何 特 异性 , 现 代文献 资料又显示 眩晕 的病 因相 同 , 证候存 在一 定 的规律 [ 1 - 3 ] , 还有 学者 在 眩晕证 候 与 客观 检查 指 标 的相关 性方 面作 出有 益 的探 索 [ 4 ] , 但现 有资料 尚
杨 , 头晕残障量表的基线评 分在不 同证 型间无显著差异 ; 心病、 糖尿病、 脑血管病、 高血脂等疾病及 而年龄 、 合 并 毛 高血压病、 眩晕的病 因及 眩晕严 重程度量表基线评分在不 同证型 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 眩 晕证候 可能与年
龄、 合并 高血压病 、 眩晕的病 因及眩晕严 重程度量表基线评分等因素相关。 , 军 关键词 : 眩晕 中医证候 宁相 。 关因素 临床研 究
/  ̄
中国中医科 学院中医优 势病种 临床研 究资助 项 目( C A C MS 0 5 Y 0 0 6 ) : 眩 晕( 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 ) 中医诊疗规 范的研 究, 负责人 : 李涛。
★★ 通讯作 者: 李涛, 主任 医师 , 博 士研 究生导师 , 主要研 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 治疗神 经系统 疾病 的临床 与基础研 究。
素。方法 : 通过填写统一设计的病例观察表 , 收集 了 2 5 6 例 眩晕患者的一般情 况、 合并疾病、 眩晕病 因、 中医
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
③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RBC比积有所改善。或BNP下降,〈50%;或心肌酶学下降〈50%。
无效:①胸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
②心电图于治疗前基本相同;
③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RBC比积无改善。或BNP下降〈10%;或心肌酶学下降〈10%。
加重:①胸痛等主要症状
②心电图较试验前加重。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总结分析
(眩晕病ICD R42.01高血压病ICD I10.11)
一:临床资料
高血压病(眩晕)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从中医的角度讲,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可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窍四证。
我科在2011年1月一2011年12月共收治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人826例,。其中男428例,女398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5.7士15.3)岁。病程1个月~25年。
四:分析
高血压病在中医中多归为眩晕范畴,病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治疗当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临床应权衡标本缓急轻重,酌情论治。在临床上我们主要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窍四证。肝肾阴虚选用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滋补肝肾之阴;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髓,引药入肾;牡丹皮、泽泻、茯苓泻肝肾脾之浊;菊花清虚热。在临床应用中,心肾不交者,加夜交藤、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肺肾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玉竹等滋养肺肾;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加清肝、平肝、镇肝天麻,钩藤,黄芩之品。肝阳上亢选用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阴虚明显者,可选加生地、麦冬、玄参、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便秘者可选加大黄、芒硝。心悸,失眠多梦较甚者,可重用茯神、夜交藤,加远志、炒枣仁、琥珀以清心安神。眩晕欲仆,呕恶,手足麻木或震颤者,有阳动化风之势,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羚羊角等镇肝熄风之品。痰浊中阻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醒脾化湿;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瘀血阻窍选用血府逐瘀汤,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证者,加用黄芪,可用到60克,以补气固表,益气行血;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天气变化加重,或当风而发,可重用川芎,加防风、白芷、荆芥、天麻等以理气祛风。
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笔尖轻触着纸面,关于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的构思如流水般涌出。
原发性高血压,这个让人头疼的病症,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的。
一、病因病机眩晕病的成因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禀赋不足等导致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中阻、瘀血阻络等病机。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压升高,出现眩晕等症状。
二、诊断要点1.症状: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等。
2.体征:血压持续升高,脉象弦硬有力。
3.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三、辨证分型1.肝阳上亢型: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脉弦硬有力。
2.气血亏虚型: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脉细弱无力。
3.痰湿中阻型:头晕头重,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脉滑。
4.瘀血阻络型: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
四、治疗原则眩晕病的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1.肝阳上亢型: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等。
2.气血亏虚型: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远志等。
3.痰湿中阻型:燥湿化痰,和中降逆。
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等。
4.瘀血阻络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
五、特色疗法1.针灸疗法:根据不同证型,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如:百会、风池、太冲、曲池等。
2.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眩晕症状。
3.药膳疗法:根据患者体质,给予相应的药膳调理,如:红枣、枸杞、桂圆、银耳等。
六、预防与调护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注意饮食,避免过食肥甘厚味,戒烟限酒。
3.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
4.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就那么几个,但每一个都很关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陆华梅1 王晶晶2 钟静艳1 (1.常熟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 常熟 215500)(2.常熟市中医院心病科,江苏 常熟 2155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遵循随机原则将我院收治的80例眩晕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中医护理,观察指标为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之后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眩晕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十分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眩晕病;中医护理;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0-00118-04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ch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vertigo disease(essential hypertension)Lu Hua-mei1, Wang Jing-jing2, ZHONG Jing-yan11.Nursing Department,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2.Department of Heart Disease,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vertigo(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May 2021.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80 cases of vertigo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were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n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Results: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vertigo, headache,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 and insom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vertigo patients is very exact, which can not only further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of patient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Keywords】Vertig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作者简介:陆华梅(1978.01—),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中医护理。
干部心血管科2017眩晕中医护理方案优化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生效日期2017年8月4日修订日期2017年8月4日♣修订符号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18.4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分为两类,少部分高血压是其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和垂体腺瘤等)的一种症状,称为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 ypertension)或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绝大部分高血压是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或特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 sion),通称为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漫长,常因不易坚持治疗而发展至晚期。
高血压水平(WHO/ISH)分类SBP(mmHg)DBP(mmHg)理想BP <120 <80正常BP <130 <85正常高值130~139 85~89一级高BP(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BP 140~149 90~94二级高BP(中度)160~179 100~109三级高BP(重度)≥180≥110纯收缩期≥140<90亚组:临界高BP 140~149 <90※ 1mmHg = 0.1333kPa SPB: 收缩压 DPB: 舒张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明确的致病因素有如下几种:l.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约75%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素质。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受多基因遗传影响,在多种后天因素作用下,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调而致的疾病。
2.膳食因素摄钠过多可引起高血压。
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日均摄盐量少的人群,减少摄入或用药物增加Na+的排泄可降低血压。
WHO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病诊断标准。
证侯分型:风痰上扰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上炎型;痰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
(三)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病(TCD-1编码:BNG070)和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11)疾病编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住院后需完成的检查项目。
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3)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动脉彩超,肾上腺CT,颈动脉彩超等。
(六)选择用药。
1.降压药:常规CCB+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利尿剂、a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3.中药方剂选用方面辨证用方(1)风痰上扰型;;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2)阴虚阳亢型;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3)肝火上炎型: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分析
方显 明 金泽 桑 博默 广 西 中医学 院 5 0 0 南宁 市 明秀东 路 19 30 1 7 号
摘 要 目的 : 讨原 发性 高血 压病 中 医辨证 分 型分 布 的规律 。方 法 : 用横 断面调 查 方 法 , 近5 探 采 对 年住 院
大 量 的探 索 ,并 取 得 了一 定 的 经
压 病 的 中医证型 分 类 尚未统 一 . 多 样 化 的 证 型 特 点 给 高血 压 病 中 医 辨证 论 治规 范化 带 来一 定 的 困难 为 了进 一 步探 索 高 血 压病 的 中 医
证 型分布 规律 , 临床 辨 证论 治 高 为 血 压 病 提 供 借 鉴 . 者 采 用 横 断 面 笔
( 姓名、 别、 含 性 年龄 等 ) 西 医诊 断 22 高 血 压 病 与 中 医证 型相 关 因 、 .
( 断参 照《 诊 中国 高血压 防 治指 南》
标 准 . 括 高血 压分 级 、 并病 、 包 合 并
素关 系 221 中医证 型分 布 对9 0 病 .. 0例 历辨证 分 型 资料 进 行 归 纳 . 可分 为
次病历 为准 ; 别 、 ④性 年龄不 限。
验 。但 由于地 区的 差异 , 目前 高血 1 . 排 除标 准 .3 2
① 不符 合 规 范 2 9例 ( .2 ) 心 衰 病 2 32 % 。 1例
诊 断标 准者 ; 资料 不 全者 。 ②
12 调 查 项 目 包 括 一 般 情 况 .. 4
的原发 性高血 压 病患者9 0 。 0 例 进行 中医辨证 分型及 其相 关 资料 的抽样 调查 。结 果 : 原发 性高 血压 病 的 中医辨 证 诊 断 以眩 晕病为 主 , 证型 分布 呈 多元化 态势 , 其 以痰 浊 中阻证 、 阳上 亢证 、 肝 阴虚 阳亢证 、 虚血瘀 证 、 气 气血亏 虚 证 及 气 阴两虚证 为 主要 证型 , 其构 成 比与年 龄 、 并 病有 关 ( < .5 < .1 , 且 合 P 0 或P 00 ) 而与血 脂 、 糖水 平 无 明显 关 0 血 系( 0 5 。结 论 : 发 性高血压 病 的 中医主要 证型 以痰 浊 中阻证 、 阳上亢证 及 阴虚 阳亢证 居 多, . ) 0 原 肝 其构 成 比根
眩晕病(高血压病)诊疗方案
眩晕病(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版本)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为主要病机,以眩晕,头痛为主证的病症.高血压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目前,多认为眩晕病因病机与风、火、痰、瘀、虚相关,病位在清窍,与肝脏最为密切,与脾、肾相关,脏腑阴阳失调、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皆可致病,或为清窍失养,或为邪扰清窍。
一、本案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编码:I10.X02)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一)头晕、头疼、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二)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三)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四)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眼底及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五)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指定的《高血压病诊疗指南》表1.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分类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值130-139 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表2.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的临床情况I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脑血管疾病因素超声心动图或X线)●缺血性中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脑出血1-3级)●蛋白尿和/或血浆●短暂性脑缺血●男性>55岁肌酐浓度轻度升高发作(TIA)●女性>65岁160-177mmol/L(1.2-2.0 心脏疾病●吸烟mg/dl) ●心肌梗死●总胆固醇>5.72mmol/L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心绞痛●糖尿病粥样硬化斑块(颈、髂、●冠状动脉血运●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家族股或主动脉重建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肾脏疾病<65岁)狭窄II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HDL-C降低●肾功能衰竭(●VLDL-C升高血Cr>177mmol/L●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或2.0mg/dl) ●葡萄糖耐量减低血管疾病●肥胖●夹层动脉瘤●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症状性动脉●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疾病高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三、治疗方案1、分型论治(一)肝火上炎型症候: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则:清肝泻火,祛风定眩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12g,柴胡12g,泽泻12g,栀子9g,黄芩15g,天麻15g,钩藤30g(后入),丹皮15g,桑叶10g,菊花10g,葛根20g,甘草6g。
眩晕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相关性分析
发作 。笔 者 对44 眩晕 病 患者 进 12 诊 断标 准 中 医病 名 及 辨 证 平 均血 流 速度 ( a )血 管波 动指 2例 . Men 、
行 中医辨证分 型( 阳上亢 、 肝 气血 亏 分 型诊 断标 准 参 照《 中药 新药 临床 数 ( I及频谱 形态 等。本组 观察病 P) 虚、 肾精 不 足 、 浊 中 阻 ) 观 察 比 研 究 指导 原 则 》 西 医 诊 断标 准 : 例 取 B 痰 , …; A、左 右 V A最 高 平 均 流 速 较 各 证 型 眩晕 病 患 者 的 经 颅 多 普 梅 尼埃 病参 照 《 尼 埃病 诊 断依 据 ( VB、 右 MF ) 为分 析 指 梅 MF . 左 V 作 勒 (C 结 果 , T D) 同时设 健 康 体 检 者 和 疗 效 分 级 》2 [;高 血 压 病 参 照 标 。规定 MF _ 、 右MF _ 符合 ] V ̄ 左 A Vv A 19 年 卫生 部 公布 的《 99 中国 高血 压 下列 任何 1 项属 于异常 : ①收缩 证 型 眩晕 病 的脑血 流 动力 学 特 点 , 防 治 指 南 ( 行 本 摘 要 ) ; 动 峰 的血流速度超过正常值± ; 试 》 脑 2s②
失血 、劳 倦过 度 以致 痰 浊 内停 , 精 龄 比较无 显 著性 差 异 ( > .5 , P 00 )具 血 流各 动 脉 的 收缩 峰 的血 流 速度
血 亏虚 , 瘀 阻 窍等 均 可促 成 眩晕 有 可 比性 。 血
(ek 、舒张末期血 流速度 ( i ) P a) Da 、 s
和椎 一 动 脉供 血不 足患 者 。 中 医 志 愿者 , 4 , 6 , 基 男5 例 女4 例 年龄 6 .± 椎 动脉 ( A)基底 动脉 ( A) 测 2 5 V 、 B 。检 认为, 凡六 淫 外袭 , 志 饮食 所 伤 、 l .岁 , 观察病 例 的性别 构成 、 情 02 与 年 参 数包括 血管检测 深度 、 流方 向 、 血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45期V ol.4, No.45, 2019144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张羽(西峡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 474500)【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诊的眩晕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眩晕病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护理要点;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5.144.01本文笔者将180例眩晕病患者作为对象,对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诊的眩晕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0例。
其中,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4.5±5.69)岁;研究组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3.7±5.1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遵照医嘱,提供对症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护理服务,(1)环境护理:病房内,保持干净整洁,温度、湿度合适,光线柔和,保持空气新鲜,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中医单病种-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一、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二、诊断标准: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表3-1.1)表3-1.1 原发性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80正常高值120-139 80-89高血压≧140 ≧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说明: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即应进行诊断性评估,评估包括三个方面:1、确定血压值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2、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3、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的临床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判断其预后。
三、辨证分型: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多虚实夹杂,虚多责之于肝肾阴虚,脾虚失运,或阴损及阳;实多责之阳亢、痰浊等上蒙清窍。
(一)阴虚阳亢眩晕头痛,头重脚轻,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耳鸣心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数。
(二)痰浊上蒙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口淡乏味,食少多寐,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三)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面色欠华,心悸少寐,食少神疲,舌淡脉细。
(四)阴阳两虚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劳则气短,畏寒肢冷,夜尿增多,舌淡苔白,脉沉细。
表3-1.2 影响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因素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TOD)糖尿病并存的临床情况(ACC)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mmol/L(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一.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致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肝,肾,脾。
二.分型的临床表现及临证,饮食,用药的护理:1.肝阳上亢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愤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1)情志护理,耐心安慰患者,勿急勿燥,心情愉快,肝气条达,以除风阳妄动之源。
(2)饮食宜平淡,低盐素食为佳,多食蔬菜水果,如,芹菜,西瓜,梨,豆制品类等。
忌食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及辛辣刺激之物。
(3)中药汤剂宜温服。
2.气血亏虚临床表现:动则加剧,劳苦即发,面色少华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神倦懒言,纳呆无聊,舌质淡,脉纤弱。
(1)应注意歇息,免得过劳耗伤气血,室温宜暖,防备外邪乘虚而入。
(2)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及血肉有情之品,如蛋类,瘦肉,猪肝猪血,红枣,山药,黄芪粥,党参粥等健脾益气养血之品。
忌食生冷。
(3)中药归脾汤宜温服。
3.肾精不足临床表现:眩晕目花,健忘少寐,精神委靡,腰膝酸软,遗精耳鸣。
偏阴虚者,兼有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偏阳虚者,兼有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纤弱。
(1)应慎房事,劳逸联合,眩晕发生时应卧床歇息。
(2)饮食调治,偏肾阴虚者,食疗宜平肝疏风,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
偏肾阳虚者,以补肾助阳为主,忌食生冷。
(3)中药左归丸,温水冲服。
4.痰浊中阻临床表现: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体倦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1)适合歇息,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湿度。
(2)饮食宜平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物,以防助湿生痰。
如西瓜,红小豆,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品。
(3)中药汤剂热服,呕吐者应少许頻服。
5.瘀血阻络临床表现: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1)注意歇息,重症者卧床歇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中医内科对眩晕进行治疗时的患者证型的分析,为眩晕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对本院2015年全年收入的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5例的证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院将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據病因,分为四个证型,肝火亢盛患者占17.86%,气虚血瘀患者占11.43%,痰瘀互结患者占52.85%,肾气不足患者占17.86%,其中痰湿中阻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病症(P<0.05)。
结论我院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角度以痰湿中阻型为多,临床上应注重对眩晕进行综合治疗。
标签: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内科;证型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3亿[1]。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高血压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不到5%[2]。
高血压作为现代医学名词,中医历代著作中并未出现以高血压病为病名的文献,但根据有头昏、头晕、头痛、耳鸣等临床表现,高血压可属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
故我院将原发性高血压归为中医“眩晕”范畴。
本文将我院2015年全年收住院的215例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型进行分析。
2008年中华中医药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将高血压病分为阴虚阳亢、肾精不足、气虚血瘀、肝火上炎、痰湿内阻、瘀血内阻和冲任失调7个证型进行论治[3]。
中医强调整体观,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同时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地域差异等也均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故而出现了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差别。
在具体临床实践过程中,许多医家学者对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中医证型研究,其研究结果与上述标准存在差异,不同地区辩证分型不尽相同,每个地区的主要证型存在差别,同一证型发病比例在不同地区亦有不同。
我院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肾气亏虚、痰瘀互结、肝火亢盛、阴虚阳亢4个证型。
本院2015年全年收入的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5例,其中肝火亢盛患者占17.86%,气虚血瘀患者占11.43%,痰瘀互结患者占52.85%,肾气不足患者占17.86%,其中痰湿中阻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病症(P<0.05)。
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酷热,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7.4℃。
一、从气血辩证的来看,《景岳全书》中提到感受寒邪可致血气凝涩,感受热邪可致血气干涸。
而寒邪与热邪作用与人体后,气血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利,故致血瘀;另《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金匮钩玄·六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虽较为复杂多变,但均可以用阴阳气血失调概括之[4]。
所以说气血失和,气血逆乱是引起高血压病最直接的病理机制。
郭维琴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因情志因素而致气滞血瘀;后期因热邪伤阴,致阴虚血阻,气血瘀痹;晚期因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
可见瘀是高血压的主要证型。
二、从脏腑辩证来看,因气候寒冷、炎热的特点,饮食结构以辛辣肥甘、寒凉饮品为主。
寒热过极,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虚血瘀。
过饮辛辣、食肥甘之物,损伤脾胃,以致健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生痰,痰饮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故而成瘀;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窍失养,发为眩晕。
而痰瘀互结则是本院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最多见的证型。
另经过查阅古代文献,发现“痰”同样也为眩晕的重要病因,早在《黄帝内经》阐述:“因于湿,首如裹”;张仲景对痰邪致病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朱丹溪治疗眩晕,从“痰”来论治,提出“无痰不作眩”之说。
总体看来,各医家尤为重视“痰”在眩晕发病中的意义。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工作压力及劳逸失度,损伤脾胃,脾胃失于顾护,易聚湿生痰。
现代医家治疗高血压病更易联系患者生活改变,痰湿壅盛证型的患者日益增多,治疗方案愈加丰富,但半夏白术天麻汤最多见。
三、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赵玉玲[5]等通过对西北部新疆地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证型调查中,以瘀血阻络型最多,阴阳两虚型最少,证型排列顺序依次为:瘀血阻络、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
故我院在治疗中,在原基础降压治疗的同时,多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为主方加减,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嘱患者修形态,节饮食,忌烟酒,适劳逸,其治疗效果显效明显。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 内科学(上、下册)/王吉耀主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S].北京: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8:134.
[4] 周国琪.《内经》中五脏病证名称与现代中医病证名称的比较[J].吉林中医药,2005,25(3):4.
[5] 赵玉玲,胡晓灵.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初探[J].山西中医,2010,26(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