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
浅谈信息系统雷电防护
浅谈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摘要:通过对信息系统雷电灾害的分析,采取有利措施,重点探讨了雷电流对信息系统产生的危害及雷电防护措施,对减少信息系统遭受雷击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字: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前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信息设备对雷电较敏感,耐雷电电磁脉冲(LEMP)能力差。
因此,信息系统雷电害灾害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
由于信息系统防雷牵涉的范围很广,必须系统考虑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果。
1.雷电灾害概况2010年3月31日21时20分左右,哈尔滨市呼兰区谋企业办公信息系统遭雷击,该单位监控系统服务器、多个摄像头破损后无影像,办公多台计算机主板、卫星天线及场区所有弱电系统全部受损。
造成此次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无信息系统防护设施和感应雷防护装置。
2.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2.1直击雷的危害:雷电放电主通道通过被保护物,就称被保护物被直击雷击中。
信息系统设备或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被雷电直接击中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极大危害2.2 感应雷的危害:雷电放电主通道没有经过被保护物,但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电磁脉冲,称为LEMP,即感应雷。
LEMP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一是静电感应,在雷云中电荷积聚时,就近的导体会感应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的静电荷在失去雷云电场束缚后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LEMP;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LEMP。
LEMP沿导体传播,损坏电路中的设备或设备中的器件。
信息系统中系统接口多,线路长,给LEMP的产生,耦合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信息系统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抗过电压能力越来越差,极易受LEMP 的袭击,并且损害的往往是集成度较高的系统核心器件,所以更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感应雷防护也成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重点。
浅谈信息系统雷电防护
Li ht n o e to f i o m a i n s s e g ni g pr t c i n o nf r to y t m
Lt X i a , Ln Lu i hu n ( 1 Lu h a ee r lgia ra fGu n xi . c u nM tooo c l Bu e uo a g ,Lu h a 3 7 0;2 BeluM eer lg c lBu e uo a g i c u n5 7 0 . ii to oo ia ra fGu n x ,Belu ii
t c ol g e hn o y,pr b bi t f c o a l y o om pu e n o m a i n s s e b i t uc b i ht i h s be n gr a l i t r i f r to y t m eng s r k y lg n ng a e e ty i rae nc e s d, a r q ie e t o lgh ni p ot c i n n o p e ne w o k y t m h ve lo e n nd e u r m n s f i t ng r e to o c m ut r t r s s e a a s b e
办公 自动化 系统 以及 各种高层 建 筑物 和特殊 用途 的建 筑物极 易遭 受 雷 害 的侵 袭 , 而 产 生损 坏 电 从 子 电气设备 或造 成 电气 设 备 绝 缘击 穿等 现 象 , 对
精 密 电子设 备 被广 泛 应用 在 各 行业 的计 算 机 、 通
信 网络 的运 行 系统 中。这些 高精度 的微 电子计算 机设 备 内置大量 的 C MOS半导 体集 成模 块 , 导致
吕锡 焕 吕 禄 ,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探析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探析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与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电子信息系统容易遭到雷电损坏,影响人们生活。
基于此,本文就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1雷电的破坏性雷电在自然界中具有强大的放电能力,直接击在建筑物或人、家畜等表面将造成一定的危险,甚至失去生命。
雷电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具有破坏能力,现代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受到雷电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在发达地区,80%以上的电子信息系统都会受到危害。
其主要灾害包括:第一,受灾面积较大,电力、建筑甚至各个领域都可能受到雷电的影响。
第二,从二维空间直接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
雷电将无孔不入对三维空间造成伤害,空间范围较广。
第三,危害程度较深,且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
第四,雷电灾害的主要对象在微电子设备中,因此科技的发展致使雷电对设备造成失控、损坏现象。
2防雷接地技术的必要性雷雨天气产生的雷电一般会以两种形式进行破坏,一种是雷电直接击中,这种形式的雷击的伤害是最大的;另一种是雷电没有直接击中,但是系统与雷电产生感应,电子信息系统被感应雷击中。
由于云层产生的闪电向下打击的时候距离高层建筑物更近,很有可能会击中高层建筑物,破坏高层建筑物的物理结构或者导致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因承受大电流大电压而烧坏。
更重要的是,如果建筑物内有人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办公,这些电子设备可能也会被烧坏,造成资料的遗失和破坏。
所以,有必要对电子系统进行防雷接地保护,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实施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的措施3.1安全接地在发生雷击时,强大的电流导致系统暂时抬高电位,进而危险人身安全或导致其他突发状况,使用电子设备的场合常常伴随电源等其他设备,要做到电子设备与强电设备分开接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将二者分开较为困难,但通过复杂的隔离和绝缘措施也能够实现该目的。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技术探讨
1■ 电 具有极 大 的破 坏性 雷 电破 坏有 直击 雷和 感应 雷 。 雷 云放 电有 云云放 电和 云地 放 电 , 直接 破坏 作用 的是 云地 放 电, 亦 称落 地雷 或直 击 雷 。感应 雷是 因为 直击 雷放 电
而 电磁感 应 到附近 的 金属 导体 中的 一种 电磁 浪涌 。 感应 雷侵 入 导体 的感应
引言 随着 科学技 术 的进步, 现代 科技 在 电子信息 系统全 面推广一 , 运用 电子技术
正在 向 高频 率 、 高速 度 、 高可 靠 性 、小 型化 、网 络化 和 智 能化 方 向发 展, 电磁 干扰对 这些设 备和系 统的影 响也越 来越突 出, 特别 是雷 电电磁 脉冲 的干扰 造 成 的事 故逐 渐 增 多 。电子 系统 是 一个 高 能量 的 电磁 污 染环 境 .在这 种 环 境 中运行 的信 息设 备 的安 全运 行 问题 就 显得更 为突 出 。许 多 电子信 息系统 遭 受 雷击 的破坏 , 使整 个 系统瘫 痪 , 造成 很大 的损 失 。因此 , 电子信息 系 统防雷 电电磁 脉冲 的干 扰 问题在 现 代 高科 技 、现 代军 事 技术 引起 普 遍关 注 。在 电 子 信息系 统 的雷 电危 害 中, 最主要 的是 雷 电的 电磁 感应 , 电的 电磁感 应是 由 雷 于雷 电电磁脉 冲 的耦合效 应造 成 的。雷 电防护 一定 要根据 雷 电电磁脉 冲 的防 护 标准和要 求进行 合理 的防雷设 计, 不能 盲 目的套 用常规 的防 雷方 法去 保护 电
物上 , 且各 导 电物 之 间尽 量附 加 多次 相互 连 接 。 2 5 电磁屏 蔽保 护 . 电子信息 系统 随着集 成微 电子技 术 的发 展, 芯片 的尺寸 越来越 小, 系统信 号 电压越 来越 低 , 品 的 电磁兼 容 能力 低, 产 很容 易感 受 电磁 脉冲 过 电压 的袭 击 。屏 蔽 是减 少 雷 电电磁 脉 冲干 扰 的基 本 措施 。对 雷击 电磁 脉冲 的屏 蔽 具 体可 分建 筑物 屏 蔽 、设备 屏 蔽和 各种 线 缆 ( 包含 管道 ) 的屏 蔽 。防御 空 间 电 磁脉冲最 有效 的方法就 是在 电子信息系 统周 围作一个 电磁屏 蔽笼, 这样 就会避 免受 到 空 间 各种 电磁 波 的干 扰 。 2 6 接地处 理 在 电子信 息 系统 的建设 中, 一定 要有 一个 良好 的接地 系统 。这样, 防雷系 统才 能把 雷电流 泄人 大地, 从而 保护 设备 和人 身安全 。有 了 良好 的接地 装置 , 防雷 保 护 的有 效性 就 有 了保 障 。 结 语 在 当前 , 学技 术越 来越发 达, 科 而雷 击 的危害 也越来 越大 。电子 信息系 统 的防 雷工 作是 一项 较复 杂 的系统 工 程 .信 息系 统防 雷工 程 必须 从整体 设 计 、 系统 考虑 、综 合 防护角 度 出 发, 做到 层层 设 防, 留一丝 隐 患 。而对 于一个 不 特定 的信 息系统 的防 护, 需要根 据具体 系统 及其所 在具 体环 境 的实际情 况, 还 灵活应 用, 采取 具体 措施, 构成 一个完 整 的防护 体系, 能收到 预期 的效果, 才 使 系统正常运 行。 参 考 文 献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企业的运营管理到个人的日常娱乐,计算机信息系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却给计算机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雷电所产生的强大电流和电磁脉冲,可能会导致计算机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甚至系统瘫痪,给我们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雷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雷电直击可能会直接击中计算机设备所在的建筑物或室外的通信线缆,瞬间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会沿着线路侵入计算机系统,造成设备的烧毁和损坏。
其次,雷电感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使雷电没有直接击中目标,但其在周围空间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会在计算机系统的线缆、接口等部位感应出高电压和电流,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害。
此外,雷电还可能引发电力系统的故障,导致电压波动、停电等情况,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防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免受雷电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外部防护,也就是针对建筑物和外部线路的防护。
建筑物应安装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将雷电引向大地,避免直击建筑物。
对于室外的通信线缆和电力线路,应采用屏蔽线缆,并将其埋地敷设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减少雷电感应的影响。
内部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计算机机房内部,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系统,将所有金属物体,包括设备外壳、机柜、线缆桥架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的整体,避免电位差引起的放电现象。
同时,要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对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保护。
SPD 能够在瞬间抑制过高的电压和电流,保护后端的设备不受损害。
在电源系统的防护方面,需要采用多级防护策略。
在市电进线处安装一级 SPD,对雷电产生的大电流进行初步泄放;在机房配电箱处安装二级 SPD,进一步降低电压;在设备前端安装三级 SPD,为设备提供精细的保护。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综合雷电防护措施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综合雷电防护措施发布时间:2022-01-18T07:31:22.131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6期作者:彭晓霞粟娟陈炎郑倦胜[导读]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我们生产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信息网络在运用过程中虽有着效率提高、质量保障、使用便捷等诸多优势,但其系统的特殊构造也使其更容易受到雷击的侵害,进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电子信息时代,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是普遍的现象,在认知其存在的雷电灾害风险基础上,对灾害进行有效的规避是保障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探究了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雷电防护措施,通过分析雷电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损害,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免遭雷电袭扰。
(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我们生产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信息网络在运用过程中虽有着效率提高、质量保障、使用便捷等诸多优势,但其系统的特殊构造也使其更容易受到雷击的侵害,进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电子信息时代,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是普遍的现象,在认知其存在的雷电灾害风险基础上,对灾害进行有效的规避是保障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探究了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雷电防护措施,通过分析雷电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损害,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免遭雷电袭扰。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雷电防护引言电子信息系统由大量的电子设备组成,而信息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却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而微电子设备运转状态下受到雷击侵害的情况,也使得电子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到雷击防护工作的组织,通过明确电子信息系统特有的系统特性,在了解该种损害情况的基础上,寻求对于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的措施,在对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也通过防雷设计的不断优化,通过防雷设计的不断完善,在雷电防护措施的不断调整的基础上保障电子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转,也在时代背景下以及正常的工作状态保障实现对于其风险的有效管理。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足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差不多到来。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信息设备应用的范围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以微电子技术为本原原电子信息设备因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LEMP 〔LightningElectroMagneticPulse〕]的能力差,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
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雷电灾难称为“信息时代的公害〞。
为了消除这一公害,人们进行了深进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究,研发了品种繁多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产品,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的工程技术。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以下简称信息防雷〕是一件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开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应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一、加强雷电防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雷电灾难剧增,损失严重雷电灾难是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
全球天天约发生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
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系统更是雷电的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越开发,雷击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1.国外情况据美国国家雷电正常研究所关于雷电所造成的经济碍事的一份调查报告标明,美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50~60亿美元。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火灾3万多起,50%野外火灾与雷电有关;30%的电力事故与雷电有关;有4/5石油产品储存和储躲罐事故是由雷击引起的;由于雷电和操作过电压造成物理装置的损失约占80%。
据德国一保险公司1997年对8722件案例损坏缘故的分析,雷电及操作过电压占31.66%。
2.我国情况我国也是雷暴活动十分频繁的国家。
全国有21个省会都市雷暴日都在50天以上,最多可达134天。
论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doc 7页)
论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doc 7页)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彭立新赖乐圆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十分的便利,信息技术的普及也给我们的生产力带来极大的提高。
目前,信息技术设备已在人类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设备因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差,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
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将雷电灾害称为“信息时代的公害”。
为了消除这一公害,人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的工程技术。
本文简略介绍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雷电防护技术。
一、定义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依据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划分,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选择表雷电防护等级电子信息系统A级1、大型计算中心、大型通信枢纽、国家金融中心、银行、机场、大型港口、火车枢纽站等。
2、甲级安全防范系统,如国家文物、档案库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
3、大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B级1、中型计算中心、中型通信枢纽、移动通信基站、大型体育场(馆)监控系统、证券中心。
2、乙级安全防范系统,如省级文物、档案馆的闭路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
3、雷达站、微波站、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
4、中型电子医疗设备5、四星级宾馆。
C级1、小型通信枢纽、电信局。
2、大中型有线电视系统。
3、三星级以下宾馆。
D级除上述A、B、C级以外一般用途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脚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信息设备应用的范围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原电子信息设备因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LEMP(Lightning Electro Magnetic Pulse)]的能力差,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
浅谈雷电防护技术在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1 信息网络 系统的雷 电防护
网络 设 备 之 间均 需 安 装 信 号 浪 涌 保 护 器 , 防止 双 绞 线 引 入 的 以 电压 损 坏 与 之 相连 的 网络 设 备 。 ・
点的接地, 在此主要考虑低压侧的保护。
1 . 电源线路 的 防护 .1 2
系 统 的 电源 线 路 的 防 护 应 不 少 于 三 级 , 装 相 应 匹 配 通 流 安
电源 电涌保护器 的效能 。雷击的强大能量, 要靠 电涌保 护器在 几纳秒 内响应 , 把雷 电流释放 入大地 , 能使 电压在极 短的时 才
间内降到设备 耐受水平 。各类 电涌保护器 的接 地 电阻应 小于
1。 O 接地泄流线应沿最小距离接入地网, 线径应符合要求, 如第
一
级 应 不 小 于 1 r 的 铜 线 。所 有 插 座 接 地 线应 良好 接 地 。 6m a 供 电 引入 线 宜 采 用 直 埋 式 低 压 电力 电缆 埋 地 引入 , 电缆 金
路进行屏 蔽接地处理 , 免架空线路 , 避 降低雷 电直击 网络传输
线 和 网 络 设 备及 电源 线 的 可 能 性 。网 络 系统 接 地 网应 从 建 筑 物
成 电路 的芯片 , 空间不太 强的电磁场就可 以使之 感应 出几伏 电 压, 即使不 能够一次性破 坏设备 , 每次 的过 电压冲击都将 加速
信 息网络 系统 防雷包括外部 防雷和 内部 防雷两部分组成 ,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雷电防护技术措施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雷电防护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精密弱电设备正广泛运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这些电子设备往往因其耐压水平低、抗干扰性能差、电磁兼容性弱等原因而成为雷电电磁脉冲的主要干扰对象。
因此,如何改进雷电防护技术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信息系统机房;电磁脉冲;屏蔽;雷电防护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危害雷电灾害是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我国有21个省、市、区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可达134天。
夏天,大气中经常会发生强烈的闪电,通常伴随着强大的轰鸣声,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雷电现象。
当一部分带电的云层和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带电的云层对大地突然放电时,这个过程会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有巨大的轰鸣声,这种现象叫做雷击。
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构成威胁,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没有重大影响。
但是云层对地面的放电,就会对地面的建筑物、电器设备以及人和动物构成巨大的危险。
我国雷电灾害损失八成以上为通讯、电子和配电系统。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地网络组件与不同电压级别的供电电路或电气设备直接接触;二是累积静电对局域网电缆和组件的影响;三是高能量密度暂态电流与局部电源线系统耦合;四是连接在一起的网络零件在接地端之间具有不同的电气差异。
这几方面影响均会导致机房电气设备损坏,信息系统瘫痪,导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雷电防护措施应兼顾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容忍性和可维护性。
2 机房所在建筑物外部直击雷防护常见问题及防护措施建筑物外部直击雷防护措施分为接闪装置、引下线、接地装置。
接闪装置一般采用接闪带、接闪杆、避雷网格、避雷线或者可接闪的金属构件等;建筑物内主体钢筋往往作为暗敷引下线连接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为预埋接地极和基础钢筋组成。
当雷电流发生时,雷电流会通过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放入大地。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范要求建筑物所有避雷设施均应可靠相连,形成共用接地,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浅谈电子防雷避雷与保护
浅谈电子防雷避雷与保护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使用电子设备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但与此同时,雷电天气也随时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给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防雷避雷与保护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电子防雷避雷技术是指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干扰和攻击,采用防雷技术和避雷技术进行电子设备保护的技术。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实现:屏蔽技术、接地技术、稳压技术、继电器保护技术以及其他防雷装置(如防雷器、防雷管等)。
屏蔽技术是指在电磁场作用下,把电子设备集成电路外部的电磁扰动减到最小,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屏蔽技术可细分为机械屏蔽和电磁屏蔽两种。
机械屏蔽包括金属外壳、屏蔽罩等。
电磁屏蔽则是利用导电材料阻塞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从而防止电磁波进入敏感部分。
接地技术主要是将设备建立与大地的电气连接,在发生雷击时,大地作为放电介质,通过大地的电阻下降,使得设备不会受到过过大的雷击电压而被损坏。
同时,良好的接地能够保证设备防雷效果的持久稳定。
稳压技术是指采用稳压器加以保护,当发生雷电时,稳压器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并及时降低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使用稳压器作为防雷技术,能够防止电子设备在雷击时瞬间停电或瞬间电压上升,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受损情况。
继电器保护技术是指通过继电器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故障保护功能。
在电子设备防雷措施中,继电器保护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电子设备受到雷电击打时,即使防雷措施没有完全完成,继电器保护技术也可避免其更进一步受到过度破坏而降低其寿命。
其他防雷装置,除了前面提到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稳压技术、和继电器保护技术之外,其他防雷装置也在电子设备防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防雷器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防雷装置。
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的侵害的装置。
防雷器的原理是利用“雷电管”这一元件,无限增大其导通能力,当来自雷击等过电压的电压升高到某一范围时,防雷器会立即引导这些过电压,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损坏。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分析与研究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分析与研究
首先,对于雷电磁脉冲对系统影响的防护,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
1.雷电终端保护技术:通过在电子信息系统的终端设备上安装合适的
防雷设备,如防雷装置、避雷针等,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2.外部金属接地网的建设:通过建设完善的外部金属接地网,可以将
雷击电流引入大地,减少雷电对系统的影响。
3.屏蔽技术:通过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关键设备和线路进行屏蔽,可以
减少雷电磁脉冲对系统的影响。
其次,对于雷电磁辐射诱发系统内部隐匿缺陷的防护,可采用以下几
种技术手段:
1.正确的设备安装和接地: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中,要严格按照标准
要求进行操作,合理选择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建设设备接地系统,减少雷电
磁辐射对系统内部隐匿缺陷的诱发。
2.信号线的防雷技术:通过合适的防雷装置和防雷线缆,可以有效地
减少雷电磁辐射对信号线产生的影响,保护系统正常运行。
3.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电子信息系统的设备设计中,应考虑到
雷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减少雷电磁
辐射诱发系统内部隐匿缺陷的发生。
总结起来,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技术应从系统影响和系统内部隐匿缺
陷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应用。
通过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如雷电终端保护
技术、外部金属接地网建设、设备安装和接地、信号线防雷技术、电磁兼
容性设计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能力,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系统防护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促进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校园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校园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摘要】雷电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飞速发展,联网化程度越来越高;且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电子设备的耐过电压能力下降,遭雷电和过电压破坏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设备与网络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避雷、过压防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本文从雷电入侵的途径、防雷的基本原理入手,对校园电子信息系统避免遭受雷击的防范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雷电;校园网络系统;雷电防护一、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大自然放电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自然灾害之一。
自从人类进入到电子信息时代,雷电的破坏由主要以直击雷击毁人和物为主,发展到以通过金属线传输雷电波破坏电气设备为主。
二、雷击侵入设备的途径1.直击雷:它是指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或建(构)筑物,其过电压引起强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放电入地,从而产生破坏性极大的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相伴有电磁脉冲和闪络放电的现象。
2.感应雷:它是指雷电未直接击中电力系统中的任何部分,而是由雷电对设备、线路或其他物体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所产生的过电压现象。
三、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所谓雷击防护,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雷电流的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到大地。
它包括直接雷击的防护和感应雷击的防护。
通常将其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避雷。
外部避雷是指由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的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
四、校园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1.外部防雷:它主要针对直击雷的防护,是防雷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技术措施可分为接闪、引下线、接地体和法拉第笼。
据有关检测数据显示,防直击雷装置不规范或没有安装防直击设施的建筑物(如宿舍楼)的电气设备经常有遭雷击损坏的现象,特别是电视机和电话机。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探讨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探讨【摘要】数字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通讯、网络的社会,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办公效率,方便了交流,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电子通讯设备的依赖已经越来越重。
但是,由于信息设备存在着绝缘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使得它们极易遭受雷电过电压、或者其他操作过电压、电涌的损害。
本文就雷电的危害和一些防雷技术进行探讨,同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直击雷;感应雷置身在网络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通讯工具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人们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被拉近。
在现在的商业和工业的许多部门,电子信息系统多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原件为核心,电子原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但却普遍存在这绝缘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的特点。
一旦遭受雷击,集成电路就有可能因为过度电压而被烧毁,轻则信息系统的瘫痪,重则致使相关系统的崩溃或者中断,造成一定的损失。
传统电器设备的防雷技术已经远远不适用于当前的电子信息系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寻求多样化的防雷技术。
1.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必要性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是敏感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大。
电子信息设备在雷电时受到损坏的原理是强大的雷电电流机器所产生的空间电磁脉冲通过传导、感应和藕荷等多种方式,在信息系统中形成过电压,然后过电压在电子信息线路之间传输时,就会形成电压波,这种电压波和过电压就会电子信息系统产生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元器件的损害。
比如雷电过电压毁坏原件的金属镀层,毁坏电路板的导线或触点,烧坏半导体结,或者毁坏可控硅等等;另一个方面对数据文件的破坏,包括半存储半导元件,寄存器等等。
轻则造成通讯中断,,重则造成设备和线缆直接损坏,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
因此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工作势在必行。
通畅和正常的通讯是保证现代社会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将会危机到系统的稳定运行,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析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途径,创新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方法,提升和强化防雷意识和防护手段,才能促进通讯事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系统防雷措施浅谈
信息系统防雷措施浅谈摘要:雷电的发生不可避免,现代信息系统不停的在发展,处理并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并研究信息系统的防雷,使信息系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现代信息系统的防雷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感应雷,充分利用浪涌保护器,注重计算机机房防雷,运用整体防雷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息系统防雷问题。
关键词:感应雷浪涌保护器机房防雷综合防雷1 引言目前,据灾害资料统计,雷电灾害已排在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首。
2006~2011年南通地区云地间闪电总计131344次,雷电流强度6年平均值44.075KA;雷电流强度最大值-405.8KA。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闪电所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对建筑物、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系统等的威胁尤其严重,因此,近年来关于闪电相关方面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
2 雷击的危害雷电是大自然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物理现象。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错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雷击类型可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
感应雷,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感应雷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每年电子信息设备因雷击而导致的系统瘫痪以及设备损坏比比皆是,造成不计其数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2007年9月1日19时,龙岩市消防支队新建办公楼遭雷击,致使单位夜景灯光系统全部瘫痪,此次雷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雷击原因是夜景灯光系统未安装防雷装置;2007年6月24日,北京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遭雷击,7台计算机、3部电话机、1只安防摄像头及部分网络交换机端口遭感应雷破坏,此次雷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万元。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
浅析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摘要: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做好防雷措施才可以将受到雷击而引发的电子信息设备损失降到最低。
电子信息设备的防雷工作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分析了雷击对电子信息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防范,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保护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
关键词:电子信息防雷设计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电子信息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正常的生活活动已经离不开电子信息。
一套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包含大量电子设施,而这些电子设施自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低绝缘性,现如今电子信息设备已经逐渐趋于高集成化,其最大的劣势就是对电压电流的忍受能力有限,特别是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害尤为严重。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以下简称信息防雷)是一件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应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一、加强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雷电灾害是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全球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
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信息系统更是雷电的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二、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包括对直击雷的防护和对雷电电磁脉冲(感应雷)的防护。
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又应综合考虑雷电成灾的多种物理因素,针对雷电的各种耦合途径、耦合通道及其危害机理,采用相应的综合防雷技术和措施。
对于直击雷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均压,接闪装置在接闪雷电时,引下线立即产生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
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
室内的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浅析
2012年8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ugust2012 第15期总第265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5T o tal N o.265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浅析杨冬保1,魏 曰升2(1.新余市气象局,江西新余 338025;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3) 摘 要:介绍了雷电危害的方式,具体探讨了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措施,说明了信息系统综合防雷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雷电电磁脉冲;电子信息系统;防护 中图分类号:T 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5—0067—01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智能化电子产品已经应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这些智能化的微电子产品灵敏度高,耐雷电电磁脉冲(LEM P)能力差,极易受到雷电波的影响,一旦遭受雷击就可能导致设备失灵、工作中断、误动作,甚至毁坏。
电子信息系统肩负着信息处理、发送、传输和接收等重任,无论哪个环节受到雷电波干扰,其间接损失及影响可能都远远超出设备本身价值。
根据新余市雷电灾害调查,雷电事故次数和损害程度呈逐年上升之势。
因此,雷电防护不容忽视,雷电灾害防护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1 雷电危害方式电子信息系统易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
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击时,可能导致包括电阻、电容、半导体等元器件损坏,印刷电路板的导线或触点毁坏,同时,也可能毁坏数据文件或使信息系统误动作。
信息系统防雷包括外部和内部防雷。
外部雷电防护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等方法;内部防雷主要对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进行防护,多采用分流、等电位防反击、共地、屏蔽等方式。
2 雷电防护措施2.1 直击雷的防护在信息系统雷电防护中,虽必须重点考虑L EMP的侵扰问题,但直击雷的防护是雷电防护的第一级,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作者:李强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1期摘要:通过对电子信息系统中雷电防护课题的探讨,阐述了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电防护时应采用的综合系统设计和施工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雷电流和电磁脉冲对信息系统的危害。
关键词:信息系统;雷电;防护1 引言我国是雷暴活动十分频繁的国家,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雷电灾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电气和电子技术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其迅猛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繁荣与进步的进程,但也带来了麻烦问题,那就是各类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
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对这些设备系统造成的失效与损坏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成为当务之急。
2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信息防雷包括对直击雷的防护和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应综合考虑雷电成灾的多种因素,针对雷电的各种途径和通道及其危害机理,采用相应的综合防雷技术和措施。
2.1 现代综合防雷的两个部分外部防雷(直击雷防护)。
系统组成: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组成,可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地下泄放;作用:拦截、泄放雷电流内部防雷(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系统组成:由均压等电位连接、各种过电压保护器(避雷器)等组成;作用: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技术措施:截流、屏蔽、均压,分流、接地。
2.2 防雷保护区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信息防雷应根据雷电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等级的雷电保护区(LPZ)。
防雷保护区称电磁兼容分区。
是按人、物和信息系统对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感受强度不同,把建筑物内、外电磁环境分成几个区域。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探讨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探讨引言:自古以来,雷电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一直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据相关资料统计,森林火灾的发生有50%以上都是由雷电灾害导致的。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通讯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计算机相关的微电子设备对于雷电所产生电磁脉冲十分敏感,极易受其损害。
近年来,雷电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愈加严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雷击对于电子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总损失80%以上,雷电灾害如今已成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1、雷电的发生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形成的危害雷电属于一种正常的大气现象,是发生在云层与云层、云层与大地、云层与晴空之间的较为迅猛的脉冲放电,通常伴随有强烈的闪光以及巨大的声响,是一种极其壮观的物理现象。
雷电所产生的强大的放电可以直接击在建筑物或者通过电力线路以及通讯线路等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对地面上的建筑物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雷电形成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种,即直击雷危害与电磁脉冲的危害。
1.1直击雷产生的危害雷电放电主通道通过被保护物,就称被保护物被直击雷击中,被击中的建筑内若是有信息系统设备就会导致设备遭到损坏,甚至会引起人员伤亡等,所产生的危害极大。
1.2感应雷产生的危害雷电放电主通道没有经过被保护物,但是在其放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电磁脉冲,称为LEMP,即为感应雷。
感应雷能够利用两种方式侵入导体。
一种是静电感应,在雷云中电荷聚集时,就近的导体会感应到与其相反的电荷,雷击在放电时,雷云中的电荷瞬间迅速释放,同时导体中的静电荷在失去雷云电场束缚之后也会顺着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此时电路中就会形成LEMP;第二种是电磁感应,在雷云产生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形成强大的瞬变电磁场,附近的导体中就会形成很高的电动势,进而产生LEMP。
由此可见对感应雷的防护将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脚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信息设备应用的范围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原电子信息设备因其集成度高、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LEMP (LightningElectroMagneticPulse)]的能力差,极易遭受雷电的危害,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
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雷电灾害称为“信息时代的公害”。
为了消除这壹公害,人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研发了品种繁多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产品,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的工程技术。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以下简称信息防雷)是壹件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壹件大事。
应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壹、加强雷电防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壹)雷电灾害剧增,损失严重雷电灾害是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壹。
全球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
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系统更是雷电的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
1.国外情况据美国国家雷电安全研究所关于雷电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的壹份调查方案表明,美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50~60亿美元。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火灾3万多起,50%野外火灾和雷电有关;30%的电力事故和雷电有关;有4/5石油产品储存和储藏罐事故是由雷击引起的;由于雷电和操作过电压造成物理装置的损失约占80%。
据德国壹保险公司1997年对8722件案例损坏原因的分析,雷电及操作过电压占31.66%。
2.我国情况我国也是雷暴活动十分频繁的国家。
全国有21个省会城市雷暴日均于50天之上,最多可达134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50~1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雷电灾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于19985和1999年的俩年中,全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于百万元之上的雷电灾害就有38起。
据广东省统计,于1996~1999年的四年间,全省发生雷击事故6143起,伤亡69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1989年8月12日,青岛黄岛油库因雷击引起特大火灾和爆炸,库区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亡19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失2700多万元。
据气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发生雷电灾害1747起,造成人员伤亡853起(伤483人,死亡417人),直接经济损失于上千万元之上和百万之上的实例分别为2例和10例。
损失是“触目惊心”的。
2001年雷电灾情主要仍然发生于电力、电信、广电、金融、建筑、石化等部门,雷电造成伤亡主要发生于野外田间劳作的人们。
3.电子信息系统受损比重急剧增加电气和电子技术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其迅猛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繁荣和进步的进程,但也带来了麻烦问题,那就是各类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
壹方面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电磁噪声干扰,而这些电磁噪声干扰当今是没有得胜价值的。
另壹方面,电子技术正向高频率、高速度、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对这些设备力系统造成的失效和损坏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第三,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收发雷电的几率也增大。
壹个雷电的电磁可影响几km范围的电子设备,这也使电子设备受损的几率增大。
电子信息系统受损后,除直接损失外,间接损失往往很难估量。
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已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成为当务之急。
这是90年代以来雷电灾害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电磁兼容和防护科学技术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之壹。
二、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大量涌现、广泛使用,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小型化、高速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三化”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耐过压、耐过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大大降低。
例如:对于过电压,Vax系列电子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芯片MC1488的耐压水平约为103V、MC1489仅达10V左右;而CMOS芯片仅达3-5V。
对于磁场,当LEMP的磁场脉冲超过0.07高斯时,就会引起微机失效,当磁场脉冲超过2.4高斯时,集成电路就会发生永久性损坏。
壹方面,由于电子信息设备十分“娇嫩”,对雷电电磁脉冲“十分”敏感。
因此,其遭受感应雷击的几率比遭受直击雷袭击的几率高的多。
所以,于同样的雷电电磁环境下,其受损的也比建筑设施和壹般的机电设备高得多。
另壹方面,由于电子信息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庞大、工作环境复杂、雷电侵入的通道多。
因此,信息防雷遇到了比传统防雷复杂的多的问题。
信息防雷包括对直击雷的防护和对雷电电磁脉冲(感应雷)的防护。
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应综合考虑雷电成灾的多种物理因素,针对雷电的各种耦合途径、耦合通道及其危害机理,采用相应的综合防雷技术和措施。
对于电子信息设备而言,雷电电磁脉冲能量的耦合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通道侵入:壹是雷电电磁脉冲能量通过各种多发管线通道(多发管道、多发构件、各种线缆等)的传导耦合;二是通过地线通道的传导耦合(地电位反击);三是雷电电磁脉冲能量通过空间通道的辐射耦合。
由于雷电的侵袭是无孔不入的,因此信息防雷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也是多方面的。
任何单壹的防护措施,其效果均是有限的。
这些防护措施和技术可概括为:俩个部分(外部防护、内部防护)和五项技术(拦截、屏蔽、均压、分流和接地)。
不同部分和各项技术均有其重要作用,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也不存于替代性。
分述如下:(壹)现代综合防雷的俩个部分1.外部防护(直击雷防护)⑴作用:拦截、泻放雷电流⑵系统组成: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组成,可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地下泄放。
2.内部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⑴作用: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
⑵组成:由均压等电位连接、各种过电压保护器(避雷器)等组成。
⑶技术措施:截流、屏蔽、均压,分流、接地。
(二)防雷保护区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IEC61312),信息防雷应根据雷电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等级的雷电保护区(LPZ)。
防雷保护区称电磁兼容分区。
是按人、物和信息系统对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感受强度不同,把建筑物内、外电磁环境分成几个区域。
LPZ0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地均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因此各物体均可能导走全部雷电流,且本区内雷电电磁脉冲没有衰减。
LPZ0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但本区内雷电电磁脉冲也没有衰减。
LPZ1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往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B 区进壹步减少。
本区内雷电电磁脉冲经建筑物外墙的屏蔽而衰减。
于防雷保护区的0区和1区的界面上,对建筑物来说就是屋顶和四周墙壁及地面,尽管采用笼式避雷网结构,但由于受大网孔、门、窗口等开洞的影响,雷电电磁脉冲仍将通过多种耦合途径侵入保护区内,其感应电压也会破坏建筑物内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LPZ2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
雷电电磁脉冲经建筑物内墙的再次屏蔽而衰减。
又称后续防雷区。
如果需要进壹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和电磁场,就应引入后续防雷区。
应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电磁环境选择满足后续防雷区要求的条件。
如建立专用的屏蔽室等。
LPZ3区机壳内部保护区序号越高,预期的干扰能量和干扰电压越低。
于现代雷电防护技术中,划分防雷保护区的意义于于为内部防雷技术措施和有关防雷器件的选用提供电磁环境的依据。
(三)现代综合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1.拦截信息防雷的第壹道防线是拦截直击雷。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法。
尽管避雷针对于电子信息设备有很多负作用,对其应抱趋利避害、积极、稳妥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抑制。
2.屏蔽屏蔽是防止任何形式电磁干扰的基本手段之壹。
屏蔽的目的,壹是限制某壹区域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传播,二是防止或降低外界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的空间传播。
由于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的性质不同,因而屏蔽的机理也不同。
按屏蔽的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屏蔽室(盒、管)的完整屏蔽体,或金属网、波导管及蜂窝结构的非完整屏蔽体。
屏蔽壹般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及电磁场屏蔽几种。
⑴静电屏蔽(电场屏蔽)是为了消除和抑制静电电场的干扰。
⑵磁场屏蔽是为了消除或抑制由磁场耦合引起的干扰。
磁场屏蔽又分为低频屏蔽和高频磁屏蔽俩种情况。
⑶电磁场屏蔽壹般于远离干扰源的空间单纯的电场或磁场是少见的,干扰是以电场、磁场同时存于的高频电磁场辐射的形式发生的。
雷电电磁脉冲于远场条件下可见作平面电磁场传播。
因此,应同时考虑电场和磁场的屏蔽。
⑷信号传输电缆的全屏蔽电缆的屏蔽是壹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它要求对机房内、外所有架空、埋地的电缆均用金属层屏蔽起来,以防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这称作全屏蔽。
当全屏蔽电缆接触或穿过另壹金属部分时,仍要采用中间接地点。
因此,全屏蔽电缆要求多点接地。
3.均压(均衡)⑴均压也称电位均衡连接(简称等电位连接)。
就是把所有导体相互作良好的导电性连接,且和接地系统连通。
其中非带电导体直接用导线连接,带电导体通过避雷器连接。
其本质是由可靠的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用的金属导线、等电位连接器(即避雷器、地线隔离器)和所有导体组成壹个电位补偿系统。
该电位补偿系统的作用,壹是为雷电流提供低阻抗的连续通道,使其迅速导入大地泄放。
二是使系统各部分不产生足以致损的电位差。
即于瞬态现象存于的极短时间里,通过这个电位补偿系统能够迅速地于被保护系统所处区域内的所有导电部件之间建立起五个等电位区域。
这个区域相对于外界可能存于着数十千伏的电位差。
重要的是于需要保护的系统所处区域内部,所有导电部件之间不能存于显著的电位差,从而达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目的。
⑵等电位连接A.不带电金属物体。
如各种金属管道,线缆屏蔽层,设备的金属底座、金属外壳等。
B.带电金属物体。
如电源线、各种信号传输线等。
4.分流⑴是将雷电流能量向大地泄放过程中应符合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就是按照所划分的防雷保护区对雷电能量分级泻放。
尽可能多、尽可能将多余能量于引入信息系统之前泄放入地。
由于雷电过电压的能量很大,单壹的措施或壹道防线均无法消除雷电过电压的侵害,必须采取多级防护措施才能将侵入的雷电过电压限制于安全的、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