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行政法学试题
成人高考政治宪法与行政法考核试卷
![成人高考政治宪法与行政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658d3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d.png)
7.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______。()
3.请分析我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以及这一程序对保护当事人权益的作用。
4.请论述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并举例说明哪些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D
4. D
5. B
6. A
7. D
8. D
9. D
10. D
11. D
12. D
C.扣押财物
D.没收财物
14.下列哪项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
A.原告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以上都是
15.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以下哪个不属于行政复议决定的形式?()
A.维持原行政行为
B.撤销原行政行为
C.变更原行政行为
D.诚实信用原则
4.以下哪些属于我国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5.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哪些?()
A.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处罚决定
C.行政强制措施
D.认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决定
6.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9ef636ff00bed5b9f31d74.png)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复习题(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60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2.刚性宪法:是指创制形式和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宪法。
刚性宪法不论是在制定、修改还是解释方面,都需要由特定机关按照程序进行,以体现创制宪法活动的神圣性。
3.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由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所决定,宪法规范表现为根本性的法律规范,具体调整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既包括社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违宪,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制度。
5.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为反对主要敌人,与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
在现阶段,它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其组织形式。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政治制度。
7.选民登记:是指选举机构依法审查和确认公民选举资格的活动。
选民登记的程序目的在于确定选举权,保障选举权,防止无选举权的公民参加投票,保障有选举权的公民不被剥夺参与选举的权利。
在我国,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
8.联邦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组成的统一国家。
西南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 题
![西南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 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c10e25aaea998fcc220e21.png)
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题行政法部分(100分)一、概念比较(解释概念并比较异同,每题5分,共20分)1.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越权2.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3.行政先例与行政判例4.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越权无效”是(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E.日本2.自19世纪以来,学者们援用宪法学及民法学的解释方法用以解释行政法律规范,其解释方面主要包括( )。
A.文义解释 B.论理解释和体系解释 C.历史及起源解释D.目的论解释 E.合宪性解释3.德国1977年1月1日生效的《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是( )。
A.行政手续的一般规定 B.行政行为 C.公法契约D.特种手续 E.法律救济程序4.以下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
A.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 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C.西安市人大常委会D.宁波市人民政府E.无锡市人民政府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受害人有权提起国家赔偿。
A.某公安局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刘某行政拘留20天B.某镇政府设立禁闭室,将违法超生的妇女李某某禁闭5天C.某县人民政府在抗洪抢险中征用了公民张某的货车一辆,张某驾车前往指定地点时因交通事故而使该车辆报废D.某公安干警在执行公务时,用警棍将口出秽言的何某打伤E某交警执勤时违法行使职权侵害了驾驶员徐某某的合法利益三、判断分析(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1.国务院所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都是行政立法行为。
()2.法律可以设定任何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有效,非经法定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4.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的同时,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复议审查。
()四、简答题(共30分)1.简答行政权的性质及特征。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20f35f312b3169a451a4f2.png)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60个)1.宪法2.刚性宪法3.宪法规范4.宪法监督5.爱国统一战线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选民登记8.联邦制9.民族自治机关10.单行条例11.公民12.言论自由13.集会游行示威自由14.宗教信仰自由15.住宅安全权16.财产权17.物质帮助权18.国家机构19.言论免责权20.中央军委21.成文宪法22.柔性宪法23.宪法解释24.国家性质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选举制度27.国家结构形式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9.民族自治权30.特别行政区制度31.平等权32.出版自由33.选举权34.人身自由35.通信自由36.政治权利37.审判机关38.法律监督机关39.人身特别保护权40.国务院41.不成文宪法42.宪法结构43.宪法修改44.人民民主专政45.政权组织形式46.选区47.单一制48.民族自治地方49.自治条例50.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51.监督权52.结社自由53被选举权54.人格尊严55.社会经济权利56.休息权57.受教育权58.全国人大常委会59.国家主席60.总理负责制二、简答题(40个)1.简述宪法最高效力的表现。
2.简述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3.简述我国宪法解释的体制。
4.简述宪法的功能。
5.简述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6.简述选举权普遍性原则。
7.简述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
8.简述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
9.简述民族自治机关的组成特点。
10.简述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内容。
11.简述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12.简述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
13.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任职资格和补缺制度。
14.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相互关系。
15.简述宪法结构的基本内容。
16.简述宪法修改的限制。
17.简述宪法监督体制。
18.简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9.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经济基础。
20.简述选举权平等性原则。
宪法与行政法2003(答案)
![宪法与行政法200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ce47df5335a8102d2201a.png)
2003年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民族自治权[参考答案]我国宪法上的民族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表达自由[参考答案]表达自由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作用公诸于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
其中所谓“一定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一定的表现行为之中,并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其典型的方式主要有言论、出版、集会、结论、游行和示威。
[参考资料]许崇德:《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看守内阁[参考答案]指在责任内阁制下,当内阁因为不信任投票或集体辞职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或者原内阁任期已经届满,但新内阁因某种原因仍未产生,在新的内阁产生之前,仍由原内阁成员主持日常工作以保障权力的延续及平稳交接所形成的临时性的过渡内阁。
4.行政优益权[参考答案]行政优益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
行政优先权是指法律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执行公务时地一些优先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和获得社会协助的权利。
行政受益权是指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如必要的行政经费、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
[参考资料]张玉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四9年版;扬解君,肖泽晟:《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参考答案]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又称“不可变更力”,是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之内容具有不可否认和随意变更的效力,即非依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参考资料]张玉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杨解君,肖泽晟:《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程序。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实际上是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29de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7.png)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考试试题(MPA适用,开卷,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2、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
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
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4、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简而言之,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5、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制定、发布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6、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7、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有适当的比例。
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自贸区知识的题目附答案
![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自贸区知识的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f23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e.png)
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自贸区知识的题目附答案一、宪法部分1 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 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5 民主立法的核心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6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共同纲领》)。
7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 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
9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0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写入宪法的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
11 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2 依据宪法关于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要求有(具有中国国籍、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年满18周岁)。
13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权利。
15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16 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劳动权)。
17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18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9 根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从高到低排列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2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了(4部)部宪法。
21 国家宪法日是(2014)年确定的。
22 最近一次宪法修正案在(2018年)。
23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4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学与行政法考核试卷
![宪法学与行政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5aa6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0.png)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国家安全机关
D.监察委员会
20.以下哪个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A.具体行政行为
B.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罚决定
D.行政调解协议
(注:以下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请自行制定。)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直接行政行为
D.纵向行政行为
6.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A.言论自由
B.劳动权
C.结婚自由
D.人身自由
7.以下哪个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A.合法性原则
B.比例原则
C.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8.我国宪法规定,以下哪个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
A.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学与行政法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 )
1.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人身自由
2.以下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A.合法性原则
B.比例原则
C.公开公平原则
D.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行为?( )
A.行政许可
宪法与行政法学题库
![宪法与行政法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560f4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png)
宪法与行政法学题库宪法与行政法是法学中的重要分支,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和密切的联系。
下面将从宪法和行政法的概念、宪法对行政法的基本要求、宪法对行政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而行政法则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组织、职权、行为和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
宪法是行政法的总纲,行政法依据宪法进行规范。
其次,宪法对行政法有着基本要求和规定。
首先,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设立、组成和职权范围。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行政组织架构,明确了各级行政机关的设立和职能划分,为行政法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其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了界定。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财产权、言论自由等,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公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行政机关的法治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必须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
宪法对行政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宪法为行政法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框架和规范。
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范围等内容,为行政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本依据。
其次,宪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了制约和规范。
宪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了限制,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再次,宪法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进行了监督和制衡。
宪法规定了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最后,宪法为行政法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行政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保证了行政法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相一致。
总之,宪法与行政法有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宪法与行政法2004(答案)
![宪法与行政法200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87a1bde80d4d8d15a4f87.png)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立宪主义[参考答案]立宪主义概念是多义词,涉及广泛的内容。
有的学者从政治原理角度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依据保障人权、确立权力分立的宪法而进行统治的政治原理。
有的学者从制度意义上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一种这样一种政治状况:宪法是作为对政府的一种有效和重要的限制而起作用的,凡是一个以立宪制度为特征的政体,’宪法是政府的前提,而那些治理国家的人则要受宪法条款的约束。
有的学者从抵抗权的价值出发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一种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人权的一种思想或政治哲学。
还有一些学者从秩序角度理解立宪主义,认为近代国家立宪主义是权力的行使遵循一定形式和一定程序的、受限制的宪法秩序。
这些定义共同的特点是:第一,强调权力制约在立宪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把立宪主义理解为一种人权保障的手段;第二,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立宪主义是科学地组织国家权力和方法与原则,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权力地合理性;第三,宪法是立宪主义的基础,宪法是否具有正当性,决定立宪主义的实现程度。
[参考资料]徐秀义,韩大元:《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宪法判例[参考答案]宪法判例是一种重要的宪法渊源,它一般产生于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具有约束作用,同一法院的先前判例对以后的判决产生约束力,而且当这些国家的最高法院可以对法律或者是重要的宪法事项进行违宪审查时,就产生了最高法院对违宪审查案件所作出的判例对下级法院适用和理解宪法规范的含义起到约束作用的结果。
这些由最高法院所作出的违宪审查判例就是宪法判例。
[参考资料]许崇德主编:《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住宅安全权[参考答案]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浸入或者非法搜查的权利。
保障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与保护公民的私生活和家庭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宪法行政法考研试题及答案
![宪法行政法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dc9d3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7.png)
宪法行政法考研试题及答案题目:宪法行政法考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A. 制定和修改宪法B.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C. 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D. 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答案:C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效率原则D. 权力分立原则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平等权B. 言论自由C. 迁徙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C4. 行政机关作出的哪项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A. 行政处罚B. 行政强制C. 行政指导D. 行政裁决答案:C5.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对法律作出变通规定C. 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决定本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事务D. 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BCD7.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B. 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C. 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D. 行政机关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答案:ABD8.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以下哪些职务?A.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B. 国家监察机关的职务C. 国家审判机关的职务D. 国家检察机关的职务答案:ABCD9.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对以下哪些行政行为提起诉讼?A. 行政处罚B. 行政强制措施C. 行政指导D. 行政裁决答案:ABD10.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基层政权机关的一部分B.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制定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D.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受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答案: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宪法、行政法规(许可法、处罚法、复议法、诉讼法)、保密法、公务员法测试题及答案2
![宪法、行政法规(许可法、处罚法、复议法、诉讼法)、保密法、公务员法测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9bca2d4f61fb7360b4c6598.png)
法律专项一、多选题1.行政行为有下列那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AB )A.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B.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C.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D.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2.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ABCD)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社会事务 D.文化事业26、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ABCDE)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E.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5.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行政许可决定最长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
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6.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7.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8.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且该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9.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外,其他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都无权设定行政许可。
10.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
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北大历年真题6宪法行政法
![北大历年真题6宪法行政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64a555f111f18582d05a45.png)
宪法&行政法●91年综合考试宪法学部分一,试述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和国务院的常务会议组成人员?二,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试述其理由。
●92年综合考试宪法学部分1 试述我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权。
2 宪法对我国公民人身自由和权利有哪些规定。
●93年行政诉讼法试题一结合法律规定比较异同1 撤诉与驳回起诉2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与行政诉讼证据种类3 上诉与抗诉二解释下列名词1 参照;2 抗告诉讼;3 授权组织;4 复议机关三简答1 法国行政诉讼与英国司法审查的比较。
2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碍诉讼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措施,其意义何在?四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行政相对人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可诉,人民法院以哪类具体行政行为受理?1 撤销社团登记的决定;2 贬值收购的处理;3 强制戒毒;4 劳动教养决定;5 A县政府不服B省政府将C 村划归D县的决定五案例分析题农民某甲将自己承包的鱼塘转租给他人,但被村民自治组织宣告该转租无效,某甲向县法院起诉村民自治组织。
问:县法院能否受理某甲的起诉?某甲转租行为是否合法?法院应如何处理该案?●94年综合考试宪法学部分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罢工、游行、示威的自由。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法院和人民政府。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及其制度5国营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论述试述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对宪法序言的修改及其原因。
●95年综合考试宪法学部分一、填空1、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对于公民的申诉、——、——,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二、改错1、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9e6b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a.png)
宪法与行政法期末试题第一部分:宪法基本原则和结构一、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根基。
请解释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阐述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二、行政法是公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规范着行政行为以及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请解释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并阐述行政法的原则。
第三部分: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三、宪法和行政法作为两个重要的法律领域,在国家治理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分析宪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它们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互相制约与补充的作用。
第四部分: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四、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它拥有特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请解释行政机关的组织原则和职能,并分析行政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第五部分:行政权力的行使和限制五、行政权力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但它也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
请阐述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序和限制,并探讨如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第六部分:行政法律责任与赔偿制度六、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如果违法损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请阐述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赔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七部分:行政法律体系中的其他规范七、行政法律体系中还包含了其他与行政相关的法律规范,如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
请简要描述这些法律规范的内容和作用。
结语通过本次试题,我们对宪法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关系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宪法和行政法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们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深入理解与熟练运用宪法和行政法的知识,将为我们的未来法律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注:以上文章为根据所给题目自行判断所写,如需符合特定的格式要求,请提供相应的提示或要求。
宪法与行政法考研模拟试题
![宪法与行政法考研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6c7d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b.png)
宪法与行政法考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B 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C 宪法是资产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D 宪法是无产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2、我国现行宪法是()A 1954 年宪法B 1975 年宪法C 1978 年宪法D 1982 年宪法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 行政法律关系B 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C 监督行政关系D 行政关系4、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A 某县公安局的刑警大队B 某市政府的法制办公室C 某区街道办事处D 某高校的教务处5、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A 公定力B 确定力C 拘束力D 执行力6、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特征的是()A 依申请性B 授益性C 要式性D 强制性7、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A 一人B 两人C 三人D 四人8、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A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B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C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D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党组织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
A 15 日B 30 日C 3 个月D 6 个月10、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A 返还财产B 恢复原状C 支付赔偿金D 赔礼道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宪法的特征包括()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D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权3、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A 制定行政法规B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C 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D 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 主体合法B 内容合法C 程序合法D 形式合法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有()A 警告B 罚款C 行政拘留D 吊销许可证6、行政强制包括()A 行政强制措施B 行政强制执行C 即时强制D 间接强制7、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C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D 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的8、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A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B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C 不适用调解原则D 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9、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A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B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C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D 不可抗力10、以下属于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有()A 公开原则B 公正原则C 参与原则D 效率原则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宪法的渊源。
宪法与行政法考试试题参考资料
![宪法与行政法考试试题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a93a7c31b765ce050814bb.png)
1※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近现代意义的“宪政”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
在中外学者、政治家中,对它的含义概括也不尽相同。
尽管如此,在宪政与宪法紧密相连以及宪政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也就是实行民主政治等方面则认识一致。
因此,我们可以将宪政概括为,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而且,在理解和分析宪政问题时,还必须把握宪政的以下主要特征:(一)、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尽管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这里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宪法制定出来后能否实施,如果在政治实践中,宪法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各种基本社会关系都得到宪法有效的规范和调整,那么不仅宪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而且宪政也得到了很好的建设。
实施宪法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宪政的过程。
因此,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二)、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权利制约权力是宪法的核心。
这一核心在政治实践中的集中表现,就是一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都植根于宪法之中。
概言之,即必须建立有限政府。
因此,建立有限政府应该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这一精神具体表现为两个宪政原则:一是公共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给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权力:二是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三)、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虽然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但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弱点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公民的权利,从而最终冲击着宪政的基本精神。
与此同时,尽管实施宪法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但宪政能否真正建立起来,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宪法实施状况。
因此,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取决于一个问题的落实,即能否真正树立起宪法的最高权威。
如果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真正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那么,公共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实现也就有了坚实的保障,而宪政也就能最终建立起来。
宪法与依法行政练习题
![宪法与依法行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f088667e21af45b307a8c3.png)
三宪法与依法行政-部分试题∙一、单选题(24题)∙ 1、依法行政的主体是()∙ A、行政主体∙ B、公务员∙ C、执法机构∙ D、政府∙答案: A∙ 2、()是专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暂行条例∙答案: A∙ 3、()年国务院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进步。
∙ A、2006∙ B、2007∙ C、2008∙ D、2009∙答案: B∙ 4、某市某县公安局违法对村民王某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王某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请求撤销拘留决定。
市公安局经审查作出撤销决定之后,王某欲请求国家赔偿()∙ A、应首先向某县公安局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B、应首先向某县人民政府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C、应首先向某市公安局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D、可以直接向某县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答案: A∙ 5、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委员会制∙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 D∙ 6、关于行政机关更迭期限的基本制度是()。
∙ A、首长负责制∙ B、任期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公务员制度∙答案: B∙ 7、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三个月∙ C、一年∙ D、二年∙答案: A∙ 8、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 A、议会制∙ B、君主制∙ C、单一制∙ D、联邦制∙答案: C∙ 9、政府背信应补偿是依法行政的()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诚信原则∙ D、权责统一原则∙答案: C∙ 10、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一般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答案: B∙ 11、当代社会的廉政建设,不仅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公正执法,还要求政府()从政。
∙ A、高效∙ B、诚信∙ C、廉洁∙ D、便民J、便民∙答案: C∙ 12、行政程序法的核心价值有两个,一是公正,二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年的考题我只记住了三道,大意如下:
1、有限政府
2、新教与有限政府(老师的那篇论文)
3、最后一道大题是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记忆法条,结合案例分析,发条要记
住大概的愿意
4、去年没有考公共选择理论(即包老师的博士论文)
07宪法与行政法学导论试题
1、从宪法文本角度试分析美国和中国两国制度设计的特点和原因。
是否可能存在一种中
国模式的宪政?中国未来宪法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50分)
2、法制政府的制度基础是什么?在中国是否可以分阶段、分地区的推进法治建设?(30
分)
3、案例分析(20分)
王某因乘公共汽车抢劫财物而被东区的公安分局处以“行政罚款1000元,拘留10天”的行
政处罚,王某不服,向西区公安局提请行政复议,西区公安局改判“拘留10天”,王某仍
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
问:
1)王某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是,他应在行政处罚后多少天提起?
2)王某应向哪个(或哪些)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王某认为“公安局没有举行听证,属于违反程序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08—09第二学期宪法与行政法学试题
1.比较中美两国宪法中权力的分配体制和人权体制,说明中美两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及其理
论来源和国情基础,并且结合国际人权公约和《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阐述中国宪法
需要作出改革的方面。
2.论述行政法制原则。
列举五部行政法规并且指出这些行政法规的体制特点。
结合行政管
制和司法审查的特点,谈谈中国法制建设的主题和方向。
1,中国宪法和美国宪法权力设置和人权设置的比较。
以及两国宪法制度的特点,理论
基础,国情背景的分析。
我国宪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2,行政法治的原则。
列举5部我国的行政法的制度特点。
结合我国行政管制和司法审查
的状况,分析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方向与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