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技术》课本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技术》课本基础知识药物制剂技术是一门药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质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药物制剂技术》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1.药物制剂的定义和分类:药物制剂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与辅料经过一定的配方和制造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形式的药品。
常见的药物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体剂、注射剂等。
根据药物形态和给药途径的不同,药物制剂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气体制剂等。
2.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药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结晶形态、熔点、溶解性等。
药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药物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4.药物制剂的剂型选择和配方设计:剂型选择是根据药物的性质、给药途径和药物的目标作用部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过程。
配方设计则是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目标药效,确定药物与辅料的配方比例,以达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要求。
5.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是指药物制剂从原料到最终制剂的过程。
包括原料的采购和检验、原料的处理和制备、药物与辅料的混合和装填、药物制剂的成型和包装等环节。
6.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制剂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的确定、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检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的方法等。
7.药物制剂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药物制剂的药效评价是通过生物学试验和临床试验等手段,对药物制剂的药效进行评价和研究。
临床应用则是将药物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并根据临床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 知识
1.药物制剂与剂型 2.药物制剂的发展与任务 3.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4.实训项目:查阅药典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1.药物制剂与剂型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 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任何一种原 料药都不能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由原料药加工制成的适合 患者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 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以达到促进药物充分发挥 疗效、减小毒副作用、便于储存和使用等目的。
度法、色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及试液、试纸、指示液与指示剂、缓冲液等的配
制、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和指导原则等其他内容在附录中查阅。
四、实训测评
❖
按表所列评
分标准进行测评
,并做好记录。
实训评分标准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注:批号也有采用8位数字或者采用数字加字母形式的。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你知道吗】药物制剂生产中常用术语
规格
• 制剂中主药含量。 •如规格为100mg/片, 表示该药每片中含主药 100mg。
有效期
• 药品在规定储存条件 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 •通常格式为“有效期 至××××年××月”。
第一章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实训项目1 查阅药典 一、实训目的
❖ 1.了解《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基本结构。 ❖ 2.熟悉《中国药典》2020年版凡例内容和常用术语。 ❖ 3.掌握《中国药典》的查阅方法。
二、器材准备
❖
写出《中国药典》的基本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药典》的查阅
方法。
❖ 按照下列项 目,查阅《 中国药典》 2020年版, 记录所在页 码及括号中 内容的查阅 结果。
药物制剂工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药物制剂工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有()。
A、降低全社会的道德水平B、降低本行业的信誉C、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D、减缓本行业的发展[正确答案]:C2.与法律相比,道德()。
A、需要专门机构来制定B、需要专门机构来执行C、依靠强制力来实现D、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持其作用[正确答案]:D3.液体在不同工序间的传送宜采用()A、间接传送B、管路加压或减压C、重力传送D、气流传送[正确答案]:B4.精益求精精神内涵包括()。
A、手工技艺的提升B、劳动产品的不断改进C、通过对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改进而达到对自我认识的不断加深D、以上均对[正确答案]:D5.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A、遵纪守法B、爱岗敬业C、质量为本D、绿色环保[正确答案]:A6.滴制法制备软胶囊的一般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
A、配液、化胶→滴制→脱油→冷却→干燥→选丸→质检→包装B、配液、化胶→滴制→干燥→冷却→脱油→选丸→质检→包装C、配液、化胶→滴制→脱油→冷却→干燥→选丸→质检→包装D、配液、化胶→滴制→冷却→脱油→干燥→选丸→质检→包装[正确答案]:D7.关于单冲压片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一付冲模B、上冲的冲头由中模孔下端进入中模孔,封住中模孔底,利用加料器向中模孔中填充药物C、上冲加压D、压力分布不均匀[正确答案]:B8.关于橡胶贴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橡胶贴膏有不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等优点B、橡胶贴膏是用于贴敷皮肤表面的外用制剂C、橡胶贴膏具有治疗皮肤疾病、身体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作用D、橡胶贴膏具有无肝脏首过效应好胃肠道副作用等优点[正确答案]:A9.以下膜剂成膜材料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A、海藻酸B、聚维酮C、丙烯酸共聚物D、PVA[正确答案]:A10.不需要进行清场的情况是()A、发现传染病患者B、更换品种、规格C、更换批号D、每日药品生产工序结束前[正确答案]:D11.D级洁净区用较大面积的容器具应用()法消毒A、棉球擦试B、方巾或无尘布擦试C、浸泡消毒D、注射用水冲洗[正确答案]:B12.清洁清场结束后检查合格,生产设备应使用()状态标识A、待清洁B、清洁中C、清场中D、已清洁[正确答案]:A13.一般生产区用的容器具污垢较多时,应用()擦试A、清洁布醮饮用水B、毛刷醮饮用水C、清洁布醮洗洁精D、毛刷醮洗洁精[正确答案]:C14.混合常用方法不包括()。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通过特定方法配制成特定形式,便于使用和储存的过程。
了解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药物的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进行分类。
制剂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
不同的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制剂的基本原则
制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的稳定性、制剂形式的选择以及药物的溶解度等。
这些原则有助于保证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性。
药物溶解度
药物溶解度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药物的溶解度对于制剂的制备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药物是否能够在给定的制剂中溶解并发挥作用。
制剂的贮存和稳定性
制剂的贮存和稳定性是制剂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制剂的贮存条件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制剂的药效学
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药物在制剂中的释放和吸收过程,以及制剂对病理状态的影响。
药效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制剂的效果和特点。
制剂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制剂是指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制剂进行应用。
合理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药物制剂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制剂。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掌握药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分类、按药理学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等。
2. 药物的命名:了解药物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及药物的化学名
和化学式。
3. 药物的制剂:掌握药物的不同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4.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分布
到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代谢和排泄的途径。
5. 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与生物体发生作用的机制,如药物的靶点、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等。
6.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药物依赖等。
7.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了解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如药物的抗生素作用、镇痛作用等。
8.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
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最大浓度等。
9.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如药物的协同
作用、拮抗作用等。
10. 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了解药物的适当剂量和用法,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这些知识点是药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制剂技术说课稿
药物制剂技术说课稿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制剂的理论基础和制剂工艺,培养学生的制剂研发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本次说课将重点介绍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内容1.药物制剂基础知识:介绍药物剂型、理解混悬液、乳剂、乳膏、糊剂等制剂的性质和适应症;原料药物的选择和处理;药物稳定性和保护的原理。
2.制剂工艺:介绍制剂的工艺流程和实施步骤,如粉末剂的制备、液体制剂的调配、浸膏剂的制备等;制剂中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如浊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制剂中的化学性质测试方法,如含量测定、滴定等。
3.现代制剂技术:介绍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纳米药物制剂、控释制剂等;药物制剂的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注射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剂型的特点和适用性,熟悉制剂工艺流程和相关测试方法。
2.能力与技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定剂型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
3.分析与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药物制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药物稳定性和剂型适应性的研究等。
4.实践与创新: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剂工艺的改良和优化,探索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和制剂工艺流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操作,让学生实践制剂工艺流程,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
3.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制剂工艺中的问题,如药物稳定性问题和剂型改良等。
4.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制剂工艺改良和新型制剂研发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手段1.教师演示: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制剂工艺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实验方法,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药物制剂的实验操作,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制剂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技巧。
(完整版)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任务一 认识药物剂型与制剂
为什么要把药物制成剂型? 药物剂型都有哪些?
活动一 了解药物剂型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 同给药形式,也称药物剂型。
如片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二、药物制成剂型的重要性
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剂型可影响疗效 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Paracetamol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对乙酰氨基酚
英国通用药品名称(BAN):Paracetamol
美国通用药品名称(USAN):Acetaminophen
其他名称:醋氨酚、N-acetyl-p-aminophenol、 APAP、p-Acetamidophenol、Acetamol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 理论的科学。3
药物制剂有关术语
一、制剂名称 目前有三种:通用名、商品名、国际非专
利名。 通用名: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 法定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制订了药品命名 原则,药品的通用名按药品命名原则命名称 法定命名,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加以保护。 国际非专利名:其药品名称在前,剂型名在后 二、GMP
有一种抗感冒药品通用名叫“复方氨酚烷胺 胶囊(或片)”的,有很多厂家在生产。不 同的厂家给自己生产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或片)”又取了一个商品名区别于其他厂 家的产品。所以就有了商品名叫:“盖克”、 “快克”、“快康”、“泰克”、“感王”、 “感康”、“感邦”、“卜康”、“古泉 ”、 “仁和可立克”等等。
五、药品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 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药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剂和生产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包括以下方面:
1.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制剂类型、药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2. 药物制剂工艺技术
药物制剂工艺技术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药物的加工工艺、药物的生产工艺、药物的成型工艺、药物的包装工艺等方面。
3. 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药物的质量检测等方面。
4. 药物安全性评估
药物安全性评估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毒理学评价、药物的临床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
5. 药物法规及管理
药物法规及管理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
6. 新型制剂开发
新型制剂开发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的前沿内容,主要包括新型药物的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研究开发等方面。
以上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剂型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药品剂型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属于液体剂型的是()A. 散剂B. 胶囊剂C. 栓剂D. 溶液剂答案:D解析:溶液剂是液体剂型,散剂是固体剂型,胶囊剂和栓剂一般为半固体剂型。
2. 以下剂型中,生物利用度最高的是()A. 片剂B. 胶囊剂C. 注射剂D. 栓剂答案:C解析: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最高。
3. 气雾剂属于()A. 气体剂型B. 固体剂型C. 半固体剂型D. 液体剂型答案:A解析:气雾剂借助抛射剂喷出,属于气体剂型。
4. 混悬剂属于()A. 真溶液剂型B. 胶体溶液剂型C. 乳浊液剂型D. 粗分散体系答案:D解析:混悬剂中药物微粒的粒径大于100nm,属于粗分散体系。
5. 胶囊剂的主要囊材是()A. 明胶B. 淀粉C. 羧甲基纤维素钠D. 聚乙烯醇答案:A解析:明胶是胶囊剂常用的囊材。
6. 以下属于速释剂型的是()A. 缓释片B. 肠溶片C. 分散片D. 控释片答案:C解析:分散片能迅速崩解分散,属于速释剂型。
7. 乳膏剂属于()A. 固体剂型B. 半固体剂型C. 液体剂型D. 气体剂型答案:B解析:乳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8. 脂质体属于()A. 主动靶向剂型B. 被动靶向剂型C. 物理化学靶向剂型D. 以上均不是答案:B解析:脂质体属于被动靶向剂型。
9. 栓剂在常温下为()A. 液体B. 固体C. 半固体D. 气体答案:B解析:栓剂在常温下通常为固体。
10.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A. 减少给药次数B. 血药浓度平稳C. 增加药物毒性D. 提高患者顺应性答案:C解析:缓控释制剂能减少给药次数,血药浓度平稳,提高患者顺应性,不会增加药物毒性。
11. 泡腾片常用的崩解剂是()A. 干淀粉B. 羧甲基淀粉钠C. 碳酸氢钠和枸橼酸D. 交联聚维酮答案:C解析:泡腾片常用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
12. 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剂型是()A. 口服溶液剂B. 栓剂C. 片剂D. 胶囊剂答案:B解析:栓剂经直肠给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
原料与辅料的比例与配方优化
比例确定
根据中药制剂的具体需求和药材、辅料的性质,合理确定原 料与辅料的比例,以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配方优化
通过试验和实践,不断优化原料与辅料的配方,提高中药制 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注意遵循中医药理论,保持中药 制剂的特色和优势。
03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前处理工艺
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品走出国门,进入国 际市场。这有助于推动中药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 争力。
02 中药制剂的原料与辅料
中药原料的选取与储存
01
02
03
原料选取原则
选择地道、优质、有效的 中药材作为制剂的原料, 保证药效。
储存条件
中药材的储存需遵循阴凉 、干燥、通风的原则,防 止霉变、虫蛀和有效成分 的损失。
储存期限
不同中药材的储存期限不 同,需根据药材性质和储 存条件合理确定,确保使 用安全有效。
中药辅料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赋形剂、润滑剂、崩解剂、矫味剂等,可根据制剂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辅料。
作用
辅料在中药制剂中主要起到改善药材性质、提高制剂稳定性、增加患者顺应性等 作用,有助于发挥中药的最佳疗效。
分类
中药制剂技术可分为传统制剂技术和现代制剂技术。传统制剂技术包括水煎煮 、酒浸、丸剂、散剂等;现代制剂技术则涉及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 等多种剂型。
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阶段
中药制剂技术起源于古代,当 时主要采用简单的加工方法,
如晒干、研磨成粉等。
近代阶段
随着科技进步,中药制剂技术逐渐 引入现代化设备和方法,如高压制 粒、喷雾干燥等,提高了制剂的质 量和效率。
中药制药知识点总结
中药制药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制药基础知识1. 中药概述中药是指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材,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成药物以治疗疾病的药物。
中药的来源主要有植物、动物、矿物等。
2.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加工制备成各种剂型的药物,包括颗粒剂、药酒、丸剂、散剂、糖浆、丹剂、外用贴剂等。
3. 中药炮制炮制是指将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性味特性,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药物制剂或煎煮中。
4. 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形态、组织结构、理化指标、显微镜特征等进行分析鉴别,了解品质及真伪。
5. 中药调配中药调配是指根据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搭配,制备成中成药或复方制剂。
6. 中药提取提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含有特定药效的药物原料。
7. 中药贮藏中药贮藏是指妥善保存中药材和制剂,保持其原有的品质和药效,避免变质、受潮或虫害。
8. 中药制药设备中药制药设备是指用来进行中药加工、炮制、提取、调配、包装等工序的设备,包括研磨机、炮制机、提取装置、混合机、灌装机等。
二、中药炮制1. 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生药材通过适当的温度、时间和湿度处理,改变其品质和药效。
2. 火制火制是指将药材直接在火焰上烘烤,以去除水分、杀菌、改变其性味特性。
3. 蒸制蒸制是指将药材放入蒸笼中,用蒸汽蒸煮,使其受热、杀菌、软化。
4. 炒制炒制是指将药材放入锅中,用小火炒烤,使其均匀受热,改变其味道和性质。
5. 烘制烘制是指将药材置于炉中,用热风加热,使其干燥、杀菌,并产生特殊的气味。
6. 焙制焙制是指将药材放入烘箱中,利用热风或炭火烘烤,使其加热、烘干、杀菌。
7. 蒸馏蒸馏是指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用水蒸汽加热,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挥发出来,并收集。
8. 贮藏炮制后的药材需要妥善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受虫害。
三、中药提取1. 提取方法提取是指通过溶剂、水、蒸汽等物理化学方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制剂分析重要知识点总结
制剂分析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制剂的分类1. 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2. 液体制剂:例如口服液、注射剂、外用液体剂等。
3. 半固体制剂:例如软膏、栓剂、栓剂等。
二、药物制剂的成分1. 主要药物: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
2. 辅料:能够改善制剂质量、稳定性和适宜性的成分,如填料、分散剂、粘合剂等。
三、制剂分析的基本技术1. 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热熔法等。
2. 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3. 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4. 质谱分析技术:包括质谱法、质谱联用技术等。
四、主要检验项目1. 药物含量:是制剂中所含主要药物的质量的检验项目,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
2. 含量均匀性:用于考察制剂中主要药物的分布情况,一般采用常规成分含量测定法或者HPLC测定法。
3. 质量分析:包括制剂的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检验。
4. 微生物检测:用于考察制剂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是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五、常用分析仪器1. 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对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对药物制剂中色素、防腐剂等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3. 质谱仪:能够对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六、制剂分析的质量控制1.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仪器校准:所有使用的分析仪器均应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分析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实验室内部检验。
4. 结果判定标准:分析结果应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七、制剂分析的常见问题与对策1. 样品频繁变化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合理安排分析顺序,避免频繁变化样品。
2. 仪器操作不当导致分析结果出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仪器使用培训。
基础药品知识
基础药品知识
基础药品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药理作用、化学结构、用途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镇痛药、抗高血压药、降血脂药等。
2.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和影响。
3.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的制剂形式,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栓剂等。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方式和途径。
4.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使用药物时所使用的药物量。
药物剂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5.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药物的副作用。
6.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影响。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7. 药物存储和使用:药物的存储和使用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进行,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例如,某些药物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或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等。
以上是基础药品知识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向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药学三基知识点总结
药学三基知识点总结药学是研究与应用药物的科学,包括药物的起源、性质、合成、制备、药效、药理、毒性和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药学三基是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药物化学基础、药剂学基础和药理学基础。
本文将对药学三基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药物化学基础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根据其来源、性质、用途、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药;按性质可分为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按用途可分为治疗药、预防药和诊断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酚类、醇类、醚类、酮类、醛类、酸类、酯类、胺类、酸类等。
2. 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包括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热性质、光性质、氧化性质等。
其中,溶解度是非常重要的性质,它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是药物制剂设计的重要依据。
3. 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化合物,用于制备药物。
药物的合成方法包括有机合成、生物合成、分子改造等。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化学反应,从简单的化合物合成所需的复杂化合物;生物合成是指利用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催化反应来合成化合物;分子改造是指通过对已有药物分子结构进行改造,获得新的活性化合物。
4.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是指将合成的药物原料转化为适合临床使用的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固体剂型有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等;液体剂型有口服液、注射液、滴丸剂、口服混悬液等;半固体剂型有软膏剂、栓剂、洗剂等。
5.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不因环境、光、热等因素而发生不可逆的化学、物理变化的能力。
稳定性考察的主要方面包括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光稳定性等。
6. 药物的分析药物的分析是指对药物进行成分、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等。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
2023《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中药制剂技术概述•中药制剂的基本技术•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目录•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中药制剂的应用与效果01中药制剂技术概述中药制剂技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中药转化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制剂的一门技术。
定义中药制剂技术是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性中药制剂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1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历程23以传统的手工制作为主,制剂形式多样,但缺乏标准化和量化。
古代中药制剂技术随着西方制药技术的引入,中药制剂逐渐向现代化、标准化和量化发展。
近代中药制剂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的未来趋势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开发出更多类型的中药制剂,实现个性化治疗。
多元化和个性化治疗高效提取和分离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绿色环保生产运用先进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提高中药的有效成分纯度和含量,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02中药制剂的基本技术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及不合格药材。
药材的前处理技术药材挑选清洗药材表面灰尘,润泡使药材软化,易于加工和提取有效成分。
清洗与润泡根据制剂要求将药材切制成适当大小或进行炮炙,改变药材质地和药效。
切制与炮炙药材的提取技术将药材浸泡在适宜溶剂中,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浸渍法将药材加水煮沸,提取有效成分。
煎煮法用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有效成分。
回流法利用超声波振动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提取法药材的分离技术利用药液中各成分密度差异,使杂质沉淀或液体分层。
沉降分离法滤过分离法离子交换法色谱分离法用滤纸、纱布或膜等过滤介质,将药液中的固体杂质去除。
利用离子交换剂吸附和去除药液中离子态杂质。
药物制剂-片剂基础知识点总结
片剂的分类1.含片2.舌下片3.口腔贴片4.咀嚼片5.分散片6.可溶片7.泡腾片8.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9.缓释片10.控释片11.肠溶片12.口崩片片剂的处方组成片剂由两大类物质组成。
一类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料药(主药)。
另一类是没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习惯上称为辅料。
(一)填充剂1.水溶性填充剂(1)糖粉黏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用。
(2)乳糖无吸湿性、可压性好、性质稳定。
(3)甘露醇2.水不溶性填充剂(1)淀粉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
(2)糊精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
(3)微晶纤维素(MCC)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使用3.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常用的有喷雾干燥乳糖、可压性淀粉等,可压性淀粉亦称预胶化淀粉,本品是多功能辅料,可作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黏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4.油类物质吸收剂常用的是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酸氢钙及药用碳酸钙(由沉降法制得,又称沉降碳酸钙)等。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硫酸钙,硫酸钙性质稳定,无臭无味,微溶于水,与多种药物均可配伍使用,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均好,对药物无吸附作用,但本品可干扰四环素的吸收。
(二)润湿剂和黏合剂1.常用的润湿剂(1)水,一般采用纯化水。
(2)乙醇2.常用的黏合剂(1)淀粉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冷水中,加热使糊化(煮浆法),或用少量冷水混悬后,再加沸水使糊化(冲浆法)而制成。
常用的浓度为8%~15%,并以10%淀粉浆最为常用。
(2)糖浆(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是常用的黏合剂。
用作黏合剂的浓度一般为1%~2%(4)羧丙基纤维素(HPC)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本品既可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
(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因其溶于冷水成为黏性溶液,故亦常用其2%~5%的溶液作为黏合剂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药品的生产批号
药品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 母加数字。 作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标识作用,根据 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药品的原 料的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 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药品市场的去向,药 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 和回收该批药品。 五、药品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 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 月”
二、人员卫生要求
第五十二条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
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 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 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 物。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 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 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 第五十三条 洁净室(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 的人员进入。 第五十四条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 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第五十六条 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 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 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2
任务二 学习使用《中国药典》
什么是药典? 药典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现行药典是哪个版本的?有几部分组成?
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 格、标准的法典,由政府颁发 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中国药典》相继出版了9版和 几版药典的补增本包括1953年 版、1963年版、1977年版、 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 版、2000年版、2005年版和 2010年版,2010版分为三部分,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 药,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凡 例、正文、附录和索引
任务三 认识药物制剂生产的卫生要求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
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 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 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 评估报告; (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 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 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 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 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 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 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 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 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 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 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3
胶囊(或片)”的,有很多厂家在生产。不 同的厂家给自己生产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或片)”又取了一个商品名区别于其他厂 家的产品。所以就有了商品名叫:“盖克”、 “快克”、“快康”、“泰克”、“感王”、 “感康”、“感邦”、“卜康”、“古泉 ”、 “仁和可立克”等等。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Paracetamol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对乙酰氨基酚 英国通用药品名称(BAN):Paracetamol 美国通用药品名称(USAN):Acetaminophen 其他名称:醋氨酚、N-acetyl-p-aminophenol、
一、厂房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十八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 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第四十九条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 度级别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 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 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第五十条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 弃物应及时处理。 第五十一条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 不良影响。
三、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 品的文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定,并 由各地药品管理部门核发。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家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 数字 其中化学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 、通 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 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诊断试剂使 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 药品使用字母“J”2
灭菌法
一、物理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 过灭菌法 二、化学灭菌法 气体灭菌法、表面消毒法 三、无菌操作法
四、工艺卫生要求
第七十条 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 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 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 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 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6.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 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和 炮制品不宜露天干燥。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 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 生物检查。 第七十三条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 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 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 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三、物料卫生要求
第三十九条 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
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 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 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第四十二条 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不 合格的物料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 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四十三条 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 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固体、液 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它 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 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美国药典
英国药典 日本药典 国际药典
USP
BP JP Ph.Int
国家药品标准
一、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 和局颁标准。 二、列入局颁药品标准的品种包括: 1、有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药品。 2、某些上一版药典收载而现行版药典未列入、 业已生产多年、疗效肯定,但质量标准仍 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药品等。
药物制剂有关术语
一、制剂名称
目前有三种:通用名、商品名、国际非专 利名。 通用名: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 法定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制订了药品命名 原则,药品的通用名按药品命名原则命名称 法定命名,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加以保护。 国际非专利名:其药品名称在前,剂型名在后 二、GMP
有一种抗感冒药品通用名叫“复方氨酚烷胺
三、剂型的分类
3)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不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剂型 呼吸道给药剂型 皮肤给药剂型 粘膜给药剂型
三Hale Waihona Puke 剂型的分类4)按制法分类 浸出制剂 无菌制剂
活动二 理解药物制剂的内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
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 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制剂:凡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 药品标准,将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制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理 论的科学。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 理论的科学。3
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剂型可影响疗效
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三、剂型的分类
1)按形态分类 液体剂型 固体剂型 半固体剂型 气体剂型
三、剂型的分类
2)按分散系统分类 真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乳浊液型 混悬液型 气体分散型 固体分散型
APAP、p-Acetamidophenol、Acetamol 商品名:扑热息痛、百服宁、泰诺林Tylenol®,、 必利通Panadol®、普拿疼、Panamax®、 Calpol®、Doliprane®、Tachipirina® IUPAC化学名:N-(4-hydroxyphenyl)-acetamide
项目一 学习药物制剂技术基础知识
任务一 认识药物剂型与制剂
为什么要把药物制成剂型?
药物剂型都有哪些?
活动一 了解药物剂型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
同给药形式,也称药物剂型。 如片剂、软膏剂、注射剂等。
二、药物制成剂型的重要性
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