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一五”计划建设、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惨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调整

2、理解:(1)建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成因(2)社会主要矛盾(3)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所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3、运用:(1)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分析三大改造的作用和“三面红旗”的错误。(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据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资料搜集与展示

2、问题探究

3、史料(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建国初期仅用三年即恢复国民经济这一点来看,中共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有能力巩固新生政权。

2、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复杂性,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按经济规律办事。

3、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与教训

难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3)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2)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和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①时间 1958年

②内容

A、主要矛盾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

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八字方针(1961年)

①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意义

A、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B、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

a.时间:1958年

b.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①“大跃进”

A、内容:

a、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B、影响:

a、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大炼钢铁)

b、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A、内容

a、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b、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B、影响

a、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后果:

A、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 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知识巩固】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局面的?

经济状况: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破坏。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探究一:阅读课文及下列图片思考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1949-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为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2)图一、图二反映当时一五计划哪方面内容?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图三、图四反映一五计划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探究二: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析当时的主要矛盾: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探究三: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