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物的除杂方法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除杂技术原理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除杂技术原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的情况。
由于化学物质往往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我们需要使用除杂技术来分离出所需的物质。
除杂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性质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除杂技术及其原理。
一、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不溶性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固体物质不溶于液体时,可以通过过滤将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这是因为固体颗粒的大小大于液体分子的大小,所以它们无法通过滤纸的孔隙,从而被滤纸截留下来。
这种技术常用于分离悬浊液和固体混合物。
二、蒸馏技术蒸馏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液体沸点不同时,可以通过蒸馏将液体分离出来。
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液体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终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常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三、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溶解性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可以通过萃取将物质分离出来。
萃取过程中,混合物与溶剂接触,溶剂会选择性地溶解其中的某些物质,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常用于提取天然产物或分离有机化合物。
四、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时,可以通过结晶将溶质分离出来。
结晶过程中,溶液被加热使溶质溶解,然后缓慢冷却使溶质结晶出来。
这种技术常用于纯化固体化合物。
五、离心技术离心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密度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物质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离心将物质分离出来。
离心过程中,混合物被放置在离心机中旋转,重力会使得密度较大的物质沉淀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物质悬浮在上层。
这种技术常用于分离悬浊液和沉淀物。
六、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的电荷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物质带有电荷时,可以通过电泳将物质分离出来。
初中化学除杂具体方法

初中化学除杂具体方法除杂是把受污染的物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处理,使其回复原来的性质,变得清洁的过程。
这是中学化学教学常提到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有关化学除杂方法的大概方法总结如下:一、沉淀法:沉淀法是把杂质以溶剂形式沉淀在底物中,用干净的溶剂可以把除去的污染物溶解起来,把纯物移走。
通常,在沉淀过程中可以加入碱、盐类、酸类等合适的试剂,以便调整溶液的种类及PH值,改变恰当的沉淀条件,使它们更容易沉淀。
二、过滤法:过滤法是利用纸板或其他表面滤过材料的阻隔作用,使液体中的悬浮物或各种微米大小的粒子被滤出,而溶液留下。
通常,过滤会加速固体不溶物与液体剥离以及单体分子在溶液中的均匀混合过程。
三、蒸馏法:蒸馏法是最实用,也是最古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把液体放在一个容器里,加热成汽化,汽体通过蒸发的方式将纯液体收集起来,这样就可以将杂质离开液体,也是常用的除杂方法。
四、沉析法:沉析法是利用物体的特征,把它放入满足其密度的溶液中,当它的密度小于溶液密度时,它会浮在溶液表面,当大于时就会沉入其中。
五、精制:精制是把物质煮沸,把其中的油脂、碳水化物等有机物用水或它们能溶解的溶剂除去,使它们变得更纯净。
六、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法是把物质中的不同离子用离子交换族的模式限定,以使不同离子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把物质由杂质变成纯净,这也是很多精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七、酸碱洗涤或活化洗涤:酸碱洗涤或活化洗涤就是把被污染的液体中的不同离子作用碱性、酸性或其他离子活性物质,把不同的离子和杂质固体元素分离出来,使物质更加纯净,这对微生物大量增殖比较有效。
八、浸渍:浸渍是把物质放入单一萃取溶剂中,或把不同物质的萃取溶液叠合,把某些物质吸附到其他物质上,然后用适当的方法除去它们。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不同助剂调整,使浸渍过程更加有效。
以上就是中学化学除杂的常用方法。
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达到净化的目的,但要真正将一种物质变得纯净,不仅要对除杂方法有熟练的掌握,还要掌握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各种标准操作程序,这可以确保在实验中获得较高质量,以达到高标准的实验要求。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 .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 .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D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答案:A2.将CH 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 3COOH 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 .加热蒸馏B .加入Na 2CO 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 .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 .和Na 反应后进行分离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 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
答案:C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 .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 .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 2CO 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答案:C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 +Cl 2(g)――→光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 .水洗分液法B .蒸馏法C .升华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
因HCl 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大全

部分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实验要求,将各实验装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序号连接起来:( )
→ ( )→( )→ ( )
指出 A、B 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A
B
实验完毕后,加热和通入氢气同时停止,等试管冷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与理论
上所得铜的质量相比较,将会----------(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装置的排列从左到右顺序一般是:(1)气体的发生装置(2)气体的除
有机物的分离应结合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乙烷中混 有乙烯时,有将气体通过溴水或 溶液,用洗气的方法将乙烯除 去, 若溴 乙烷中混有乙醇时,可用水除去,利用乙醇与水互溶,水与溴乙烷不互
4
溶,用水 将乙醇从溴乙烷中萃取出来,
苯中混有苯酚时,单纯用物理性质或单纯用化学性 质都无法将它们分开,而
至溶液呈中性(用 PH 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 NH4HCO3 和 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
方案是利用 NH4HCO3 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的特性,先加热氯化
钠晶体除掉 NH4HCO3,再加 Ba2+除掉 SO42-;第二方案是用 Ba(OH)2 同时除掉
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
的 Ba(OH)2 溶液,使 SO42-及 CO32-(原 HCO3-与 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 Ba(OH)2 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 Na2SO4 或稀 H2SO4,
2.乙醇(水) 错例 A:蒸馏,收集 78℃时的馏分。 错因:在 78℃时,一定浓度(95.57%)的乙醇和水会发生“共沸”现象,即 以恒定组成共同气化,少量水无法被蒸馏除去。 错例 B:加生石灰,过滤。
高中除杂试剂总结

高中除杂试剂总结高中化学实验除杂试剂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试剂。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实验中的杂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除杂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1.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中和酸性物质,将它们转化为盐和水。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使用中性或碱性物质,但是实验前样品是酸性的,就需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掉酸性。
使用时需要注意溶液的浓度,以及反应产生的热量。
2. 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沉淀杂质,将它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分离出溶液中的杂质,可以使用氯化钠溶液。
使用时需要注意溶液的浓度,以及沉淀的颜色和形状。
3.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吸附杂质,将它们从溶液中去除。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去除溶液中的有机杂质或色素,可以使用活性炭。
使用时需要注意活性炭的质量和用量,以及吸附后的处理方法。
4. 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沉淀杂质,将它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分离出溶液中的铁、铜、铅等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铝。
使用时需要注意溶液的pH值和氢氧化铝的浓度。
5. 碘酸钾溶液碘酸钾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氧化还原物质,将它们转化为其他物质。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用碘酸钾溶液。
使用时需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物质的用量。
6. 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吸附杂质,将它们从溶液中去除。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去除溶液中的有机杂质或色素,可以使用活性氧化铝。
使用时需要注意活性氧化铝的质量和用量,以及吸附后的处理方法。
7. 去离子水去离子水是一种常见的除杂试剂。
它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溶解性固体,使水变得纯净。
在实验中,如果需要使用纯净水,可以使用去离子水。
使用时需要注意去离子水的质量和用量,以及水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大全

高中化学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大全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原理:Br2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水)7、硝基苯(HNO3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
常见有机物的除杂方法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常见有机物的除杂方法有机物(杂质)试剂名称分离方法1. 乙烷或甲烷(乙烯)溴水洗气解析: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2.乙醇(少量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蒸馏解析:水与Ca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3、乙醇(乙酸)加入新制的生石灰或NaOH 蒸馏解析:乙酸与CaO反应生成乙酸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4.溴苯(溴)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Br2 +2NaOH=NaBr+NaBrO+H2O,生成的盐NaBr和NaBrO都易溶于水进入水层,而溴苯在常温常压下不与NaOH反应,而且难溶于通过分液取下层既能得到溴苯。
5. 硝基苯(混酸)氢氧化钠溶液或水分液解析:利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混酸进入水层,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在下层。
6.乙酸乙酯(乙酸、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解析:乙醇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均进入水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在上层,通过分液即可分离。
7.肥皂(甘油)饱和食盐水盐析、过滤解析:加入饱和食盐水使肥皂发生盐析,再通过过滤滤出肥皂即可。
8. 淀粉溶液(纯碱) 蒸馏水渗析法解析:淀粉溶液是胶体,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或离子可以用渗析法除去。
以下是选修教材中的常见有机物除杂方法1. 苯(苯甲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苯甲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通过分液取上层就能得到苯。
2.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原理与1类似,苯酚能与NaOH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易溶于水。
3. 苯(乙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液解析: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乙苯氧化为苯甲酸,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钠溶于水层,分液即可。
4. 苯酚(苯甲酸)加足量NaHCO3 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取下层即为苯酚。
解析:苯酚不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而苯甲酸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苯甲酸钠溶于水,用分液法即可与苯酚分离。
高中化学除杂方法

(1)洗气法:此法适用于除去气体有机物中的气体杂质。
如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稀溴水的洗气瓶,使乙烯生成1,2-二溴乙烷留在洗气瓶中除去。
不能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的方法,因为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O2混入乙烷中。
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较高沸点或水溶性强的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不可用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之反应而转化为乙酸乙酯的方法,因为该反应可逆,无法将乙酸彻底除去。
应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液后用分液的方法除去。
溴苯中溶有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使溴转化为盐溶液再分液除去。
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2,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灼3用26.SO2(HCl)——用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7.Cl2(HCl)——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不溶8.MnO2(碳粉)——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C+O2=CO2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C+CaO=Ca+CO2↑(条件:高温)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4Fe9.碳粉(MnO2)——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10.C(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11.Al2O3(Fe2O3)方法一: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
Al2O3+2OH-=2AlO2-+H2O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2Al(OH)3====Al2O3+3H2O方法二: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盐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
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Fe(OH)3,Fe3++3OH-=Fe(OH)3Al3++4OH-=AlO-+2H2O3、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几种特殊的除杂处理方法

几种特殊的除杂处理方法除杂处理方法是指在生产、制造、加工等过程中,以及日常使用中,将废物、杂质或有害物质从原材料或产品中除去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特殊的除杂处理方法。
1.高温炙烤法:高温炙烤法是一种常见的除杂处理方法,适用于一些耐高温的原材料或产品。
通过高温的作用,使杂质发生物理变化,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例如,在麦芽生产过程中,通过高温炙烤可以除去杂质和不良味道。
2.磁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利用磁性物质和被处理物质之间的磁力作用,对磁性杂质进行分离。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金属废料的处理,如废铁、废铜等。
通过磁力分离,可以将磁性杂质从原材料中除去,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3.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除杂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有杂质的物质通过过滤设备,使杂质被滤除。
过滤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液体、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处理。
常见的过滤设备有滤芯、滤网、滤膜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
4.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分离物质的方法。
通过将物质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内,使含有杂质的物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造成物质的分离。
离心分离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等行业,可以高效地除去杂质和提取目标物质。
5.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吸附杂质的方法。
吸附剂可以选择活性炭、分子筛、沸石等。
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物质。
将待处理物质与吸附剂接触,通过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将污染物从物质中除去。
6.超声波清洗法:超声波清洗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高频压缩波来清洗物体表面的方法。
超声波清洗法可以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油脂等杂质。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对微小、复杂形状的物体进行清洗处理,如电子元件、光学仪器等。
以上是几种特殊的除杂处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除杂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加高效地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除杂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在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物质进行纯化,去除其中的杂质。
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溶解和结晶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杂质与溶剂有较大的溶解度差异的情况。
首先将混合物加热至混合物中固体杂质完全溶解,然后慢慢冷却,固体杂质就会结晶沉淀出来,从而实现了分离纯化的目的。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合物中有机物与水的情况。
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可以将有机物从水中萃取出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蒸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合物中有两种或多种液态成分,且其沸点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蒸发,然后再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就可以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纯化。
比如,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再通过蒸馏或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可以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
总的来说,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混合物的性质和成分,以及所需的纯度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纯化处理,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纯净物质。
常见气体的除杂

常见气体的除杂
1. 脱水:将含水气体通过吸附剂、冷凝法等方法除去其中的水分。
2. 蒸汽吸附:利用特定的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有机物质,如沥青、蜡等。
3. 催化氧化:使用催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如将挥发性有机物质催化氧
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4. 活性碳吸附:将含有不同气味的气体经过活性碳床过滤,将有害物质吸附在表面,从而除去异味。
5. 压力摩尔吸附:将气体通过高效率吸附剂,使得气体中的各种成分被不同程度地
吸附下来,从而实现深度除杂。
6. 冷凝分离:将高温气体通过冷却器,将气体中的水和有害物质冷凝分离。
7. 膜过滤:利用不同孔径的过滤膜,将气体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8. 电化学分离:利用电场或化学反应原理,将气体中的杂质与主要成分分离出来。
9. 吸收剂:将气体通过吸收剂,使得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或反应掉。
1. 氮气:通常采用活性碳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等方法。
3. 二氧化碳:主要采用吸收剂、膜过滤法、压力摩尔吸附法等方法。
6. 稀有气体:常常采用等离子体放电法、化学吸附法、液体化学吸附法等方法。
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杂质的存在常常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杂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首先,溶剂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与原料中的杂质有选择性地溶解,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有机物杂质的去除,如石油中的硫化合物、酚类物质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对特定杂质的高效去除。
其次,结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
结晶是指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的过程,通过结晶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的杂质的去除。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节溶剂的温度、浓度等条件,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结晶分离,从而去除杂质。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或者物质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的过程。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对一些金属离子的沉淀去除,或者对一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去除。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化学手段实现对杂质的去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总的来说,化学去除杂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杂质和原料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确保去除杂质的效果和产品质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考化学原理、化工流程规范答题法及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四个步骤(1)列平衡(2)写改变的条件(3)说平衡移向(4)说平衡移动的结果。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有关原理的高频考点)1、明矾净水的原理规范解答: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2、高铁酸钠既能用作净水剂又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原理规范解答:Na2FeO4中的铁元素呈+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 (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碳酸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规范解答:碳酸铵溶于水能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CO32-+H2O⇌HCO3-+OH-,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4、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规范解答: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CO3-⇌H++CO32-,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5、在钢材表面镀铝可以防止钢材腐蚀的原因规范解答: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防止钢材被腐蚀。
6、蒸干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的原理规范解答: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氯化氢大量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溶液时得到Fe(OH)3,灼烧时发生反应2Fe(OH)3=Fe2O3+3H2O,最后得到Fe2O3。
7、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铜片的实验中,铜片溶解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规范解答: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Cu+2H++H2O2=Cu2++2H2O的反应速率,故铜的溶解速率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此时H2O2的浓度的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铜的溶解速率减慢。
【化学】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有机混合物常见的除杂方法

【化学】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有机混合物常见的除杂方法有机混合物常见的除杂方法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在进行分离操作时,通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采取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
有时也可以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进行提纯操作。
一、例题分析【例题1】(2013北京卷·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解析:A、B选项乙烯中的杂质为乙醇,乙醇可使KMnO4褪色,故必须用水除去。
乙醇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不需出去。
C、D选项乙烯中杂质为乙醇、SO2和CO2。
其中乙醇、SO2均可使KMnO4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尽管乙醇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但SO2在有H2O(g)存在的情况下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故ACD错误,B正确。
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2013年手写版高考笔记开放试购买。
淘宝店网址:,本套笔记选自衡水、启东等重点中学的往届优秀毕业生。
内容参考价值非常大。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先选购语文看看效果。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在7月20日之后选择其他科目。
答案:B【例题2】(2012上海卷·1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酸乙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解析:A选项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仍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除去杂质,A选项错误;乙醇与水互溶,B选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B选项错误,乙醛与水互溶,C选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C选项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乙酸与Na2CO3溶液作用转化为乙酸钠而进入水相,从而与乙酸乙酯分离,D选项正确。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中的除杂1.滤纸的使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这时可以使用滤纸进行过滤。
滤纸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可以将固体颗粒留下,只让液体通过,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沉淀的形成当两种溶液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反应,即产生一种固体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进行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酸碱中和反应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除去多余的酸或碱,这时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除杂。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多余的酸或碱中和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二、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1.蒸馏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可以将液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萃取萃取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溶剂,使有机物在溶剂中溶解,而无机物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
通过分离溶剂中的有机相和无机相,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结晶结晶是一种将溶液中的固体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结晶过程中,我们将溶液加热或冷却,使溶质逐渐沉淀出来,形成晶体。
通过过滤晶体,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三、其他除杂方法1.吸附吸附是一种将气体或溶液中的杂质吸附到固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掉杂质,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离心离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机,杂质会被甩到离心管的底部,而纯净物质则留在上层,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一种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到液体中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可以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中的除杂、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以及其他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有机物的分离除杂和提纯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C.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答案:A2.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A.加热蒸馏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和Na反应后进行分离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而乙酸沸点为117.9℃,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答案:C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答案:C4.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Cl2<g>错误!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因HCl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酸最简便.答案:A5.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利用各组内两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离:①二者互不相溶,直接分液即可;②二者互溶,可用蒸馏;③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答案:C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除去淀粉中NaCl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解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课标中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多注意积累.答案:C7.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与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解析:B项,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性,且会使含苯环的蛋白质变成黄色,得不到纯蛋白质;C项,光照时通入Cl2,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项不正确;D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D项不正确.答案:A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蒸馏③除去C2H6中少量的C2H4: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的同时,乙烷可以和Cl2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①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同时还能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②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不饱和的C2H4产生CO2,CO2混入C2H6中,③错;乙酸能与CaO反应而乙醇不能,采取蒸馏操作可得到纯净的乙醇,④正确.答案:B9.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制备溴苯时,将苯与溴水混合,剧烈振荡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时,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D.在苯中通氢气制备环己烷解析:苯与溴水、高锰酸钾不反应,A、C错误.苯与氢气反应需要加热、催化剂等条件,D错误.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解析:A项,氢气的量无法控制,如果氢气过量,乙烷中会混入新杂质氢气,故不能用氢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A项错误;C项,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错误;D项,石油分馏只发生物理变化,能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得到甲烷、乙烯等化工原料,苯主要来自煤的干馏,D项错误.答案:B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解析:A项,2溶液,错误;C 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错误;D项,盐酸与BaCO3反应,使其溶解,正确.答案:D12.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与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解析:选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溶解乙醇,发生分层现象,再通过分液可以进行分离除杂,B选项正确;溴苯和溴是互溶的,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C选项错误;乙酸和苯酚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选项错误.答案:B 13.除去下列物质内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酸>:NaOH溶液B.甲烷<乙烯>:溴水C.苯<苯甲酸>:NaOH溶液D.乙炔<硫化氢>:亚硫酸钠酸性溶液解析:A项,乙酸和苯甲酸都能与NaOH反应而溶于该溶液,因此A错误;B项,可以通过溴水,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除去了乙烯;C项,苯甲酸溶于NaOH溶液而除去;D项,通过亚硫酸钠酸性溶液,硫化氢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从而除去.提纯的目的是净化主体物质,所以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状态.答案:A二、非选择题14.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填上适宜的试剂和提纯方法.<1>甲烷<乙烯>________、________;<2>乙炔<H2S>________、________;<3>硝基苯<NO2>________、________;<4>溴苯<Br2>________、________;<5>乙醇<H2O>________、________.答案:<1>溴水洗气<2>NaOH溶液洗气<3>NaOH溶液分液<4>NaOH溶液分液<5>CaO蒸馏15.<1>下图所示,这是一套蒸馏装置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2>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甘油<沸点为290℃>和水的混合物,被蒸馏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从温度计上判断该物质已被完全蒸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CCl4<沸点为76.8℃>中含有的乙醚CH3CH2OCH2CH3<沸点为45℃>,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解析:<1>从图中看,缺少石棉网.<2>只需将沸点低的物质蒸出即达分离目的,因此水被蒸出后,缺少热的气体接触温度计,温度计读数会略有下降.<3>先蒸出的是乙醚,故控制温度在45℃.答案:<1>>缺少石棉网<2>水温度计读数从100℃开始下降<3>45℃。
有机物除杂方法

有机物除杂方法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 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 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7、硝基苯(HNO3、水)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9、乙醇(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由于存在催化剂浓硫酸,所以水、乙醇不会被蒸发出体系,此时乙酸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发出体系,并冷凝滴入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容器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乙酯的乙酸钠,从而与乙酸乙酯分开.下一步只需要进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液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有机物的除杂方法
试剂名称分离方法
1. 乙烷或甲烷(乙烯)溴水洗气
解析: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2.乙醇(少量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蒸馏
解析:水与Ca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3、乙醇(乙酸)加入新制的生石灰或NaOH 蒸馏
解析:乙酸与CaO反应生成乙酸钙,乙醇易挥发,加热蒸馏即可得到乙醇。
4.溴苯(溴)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Br2+2NaOH=NaBr+NaBrO+H2O,生成的盐NaBr和NaBrO都易溶于水进入水层,而溴苯在常温常压下不与NaOH反应,而且难溶于通过分液取下层既能得到溴苯。
5. 硝基苯(混酸)氢氧化钠溶液或水分液
解析:利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混酸进入水层,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在下层。
6.乙酸乙酯(乙酸、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解析:乙醇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均进入水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在上层,通过分液即可分离。
7.肥皂(甘油)饱和食盐水盐析、过滤
解析:加入饱和食盐水使肥皂发生盐析,再通过过滤滤出肥皂即可。
8. 淀粉溶液(纯碱) 蒸馏水渗析法
解析:淀粉溶液是胶体,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或离子可以用渗析法除去。
------------------------------------------------------------------------------------------------------------------------------------------------------------ 以下是选修教材中的常见有机物除杂方法
1. 苯(苯甲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苯甲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通过分液取上层就能得到苯。
2.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原理与1类似,苯酚能与NaOH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易溶于水。
3. 苯(乙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先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乙苯氧化为苯甲酸,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钠溶于水层,分液即可。
4. 苯酚(苯甲酸)加足量NaHCO3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取下层即为苯酚。
解析:苯酚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苯甲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钠,二
氧化碳和水,苯甲酸钠溶于水,用分液法即可与苯酚分离。
5.乙烯(CO2、SO2)NaOH溶液洗气
解析:NaOH溶液与CO2、SO2反应生成盐和水留在洗气瓶中,乙烯不反应。
6.溴乙烷(乙醇)水分液
解析:乙醇易溶于水中,溴乙烷不溶于水,采用多次洗涤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乙醇。
7、1,2二溴乙烷(Br2)Na2CO3溶液分液
解析:Br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盐,1,2二溴乙烷不溶于水,分液取下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