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揭示与知识服务——《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字资源建设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1 浏览器使用说明2 检索功能检索字段包括任意词、篇名、作者、版次、版名、日期、卷期、栏目、分类、资源类型、检索范围等字段。

检索包括普通和复合检索。

2.1 普通检索普通检索支持任意词、篇名、作者等字段进行检索,也支持多字段之间的组合检索,可选择模糊匹配和精确匹配进行匹配查找。

(见图1)图1输出结果:选择任意词字段,输入“货币制度”,然后选择精确匹配,点击“检索”,得到查找结果。

(见图2)检索界面的左侧工具栏是报纸种类、发布时间、栏目和作者的聚合,方便对检索结果进行多个角度的筛选,无需进行二次检索。

检索界面的右侧为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可以选择按相关度、题名、作者、出版年自由排序,也可随意设置每页显示条数。

检索结果里列有文献来源、出版时间、所在版次。

点击报纸名称,可进入所在报纸的简介界面;选择出版时间,可以查看当天发行的其他报纸;点击版次,直接跳转检索结果的阅读界面。

另附有阅读、整报浏览、下载三个功能。

阅读和下载功能针对检索结果所在的版面,整报浏览直接进入报纸的简介界面。

2.2 复合检索复合检索支持作者、版次、版名、日期、卷期、栏目等字段,同时结合报纸种类,资源类型、检索范围、检索结果过滤、分类等条件进行精确定位。

3 简介设置进入报纸简介界面,左侧是以报纸首字母排序的全部报纸种类,右侧为报纸的简介页面,分为三个版块。

(见图)首先是报纸的提要,包括报纸的创刊人、创刊时间、创刊地点、内容及发行过程等,是对报纸的基本介绍。

其次是报纸从创刊至停刊时间内的按年份排序的时间导航,点击某一年份,会出现相应月份的报纸。

最后是按月份排序的每天发行的报纸,点击某天的报纸,会跳转到版面目录。

(见图)然后选择所需版次,直接跳转到阅读界面。

报纸的阅读界面分为三栏,左侧是整个版面的浏览,选定某一区域,显示为红色,相应出现篇名、作者。

点击进去后,就会出现选定区域的浏览界面,鼠标拖动,可浏览整版报纸。

近代报刊索引

近代报刊索引

近代报刊索引一、什么是近代报刊索引?近代报刊索引是指对于一定时期内的报纸、期刊等出版物进行分类、整理、编目,以便于读者查阅其中所包含的资料的工具。

二、近代报刊索引的历史背景在早期,由于印刷技术不发达,出版物数量较少,读者群体也较小,因此并没有专门的索引工具。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出版物数量的增多,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方便读者查阅资料的工具。

最早的近代报刊索引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圣保罗图书馆所编制的《英国期刊目录》。

三、近代报刊索引的作用1. 便于读者查阅资料:通过对出版物进行分类、整理、编目,使得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2. 促进学术研究:通过对出版物进行系统化管理和整理,可以让学者更加深入地研究某一领域或主题。

3. 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出版物数量庞大,很多资料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遗失或者被遗忘。

通过近代报刊索引的编制,可以让这些资料得到保存和传承。

四、近代报刊索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近代报刊索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 按照出版物类型:可以分为报纸索引、期刊索引、杂志索引等。

2. 按照出版地区:可以分为国内报刊索引、国外报刊索引等。

3. 按照主题分类:可以分为文学类、历史类、政治类等。

4. 按照时间范围:可以分为年度索引、季度索引等。

五、近代报刊索引的编制方法1. 人工编制:最早的近代报刊索引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编制。

由于当时没有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所以需要专业的图书馆员进行手工整理和编目。

这种方法虽然效率较低,但是对于保证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2. 计算机辅助编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现在很多近代报刊索引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编制的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编制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方便读者进行在线查询和检索。

六、近代报刊索引的应用近代报刊索引在学术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学术研究:学者可以通过近代报刊索引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深入研究某一领域或主题。

第5章第1节-数字化报刊资源及其检索系统

第5章第1节-数字化报刊资源及其检索系统

第五章报刊资源与论文资料的查考第一节数字化报刊资源及其检索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报刊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数字化、网络化的进展迅速。

具体表现,一方面是一些传统的、影响大的印刷版报刊资源检索工具大都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形成了电子版与印刷版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脱离印刷形态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报刊资源检索系统。

到目前为止,查考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报刊资源,完全或主要依靠电子版检索工具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

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报刊资源检索系统之一。

该系统1996年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有光盘版(简称“CAJ—CD”)和网络版(简称“中国期刊网”)两种形式。

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6000多种核心与专业特色中英文期刊的全文。

到2004年初,已经积累了1994年至今的全文文献800多万篇,题录1500万余条,分9大专辑,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的网络版通过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建立了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经过授权后,为通过互联网的使用者提供网上检索服务。

网络版数据每日更新。

全文数据库的光盘版每月每专辑出版一期(文史哲双月出版),与印刷版期刊基本同步发行,被称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集成化全文电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划分的9个专辑是:·理工A辑(数理科学)·理工B辑(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辑(一般工业技术)·农业辑·医药卫生辑·文史哲辑·经济政治与法律辑·教育与社会科学辑·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基本使用方法是:论文资料检索→论文资料下载→使用专用阅读器阅览。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包括:(1)基本检索以字段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文献检索结课论文研究推荐10篇之第七篇: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毕业论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搜集,查阅本学科的相关目录索引和新近发表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该课题的学术动态,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拟就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毕业论文;图书资料;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毕业论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

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则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笔者在图书资料工作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盲目搜集和罗列少量的参考资料,且缺乏慎重的思考遂草就成文,这与大学生缺乏论文写作方面实践有关系,尤其是缺乏对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认识与实践。

毕业论文的写作应遵循选题,收集、整理和筛选资料,确定主题,构思全局的写作程序,并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科学方法。

论文题目一经选定,即要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占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搜集,查阅本学科的相关目录索引和新近发表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该课题的学术动态。

本文拟从图书馆助理馆员的角度就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文献检索及利用谈谈认识。

1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出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

文献检索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 文献检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研究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有创新。

中文老报纸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以《时报》数据库建设为例

中文老报纸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以《时报》数据库建设为例

中文老报纸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以《时报》数据库建设为例作者:王静,沈立力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10期关键词:《时报》;中文老报纸;数据库;元数据摘要:《时报》作为近代上海三大报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与新闻史上影响深远。

《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在完成《时报》的数字化加工后,推出了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时报》。

文章以《时报》数据库建设为例,介绍了《时报》数据库的建设流程,并从正文、广告、图片三大类型资源的元数据著录规则入手,重点阐述了该库的资源揭示与知识组织,并分析了《时报》数据库的功能构建情况,以期为中文老报纸乃至近代文献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106-03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第一个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的中文近代化报纸,以此为起点至1949年,在中国出版的报纸被称为近代中文报纸,即老报纸。

据统计,现存老报纸应有近万种[1]。

老报纸作为真实记录当时历史和特殊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极具思想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老报纸资源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但由于各机构对老报纸内容建设缺乏沟通,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且缺乏统一的元数据著录标准,致使老报纸的内容未能得到很好的揭示。

1《时报》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时报》是近代上海老牌中文报纸,创刊于1904年,1939年停刊,存世35年,与《申报》《新闻报》并列为近代上海三大报。

该报注重时评,刊载小说众多,后期更有大量的体育新闻与图片报道,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使读者可以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触摸历史的脉动。

《时报》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长久且影响深远。

《时报》开创了多个第一,如是第一个创办专刊的日报,其影响延伸至文艺、教育、出版等众多领域,时代意义可见一斑[2]。

《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采用先进的大幅面扫描设备,精心完成了《时报》的数字化加工处理工作,共计14.18万版,正文篇数约180万篇,广告篇数84万余篇,图片篇数5万余篇,推出了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时报》,为广大读者了解和研究《时报》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资料,并实现了该资源的共享。

回溯百年历史,传承近代文化--《时报》内容揭示与数字资源特色

回溯百年历史,传承近代文化--《时报》内容揭示与数字资源特色

回溯百年历史,传承近代文化——《时报》内容揭示与数字资源特色文/颜 佳摘 要:《时报》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三大报之一,对于历史、新闻、文学领域研究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

但是通过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全面介绍《时报》内容特色的文章较少,《时报》文献资源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宝贵价值尚未完全体现。

本文通过对上海图书馆特色馆藏《时报》文献资料的详尽整理与文献研究,揭示了《时报》从创刊到终刊的主要脉络,分析其在历史研究、新闻出版、近代文学等领域的内容价值;并通过对《时报》数字资源的馆藏收录、特色栏目和使用功能特点的分析,让广大研究人员全面了解《时报》数字资源特色,以期推动近代报刊文献的保护及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时报》;内容特色 ;报纸数字化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期刊中的数字图像语义描述框架研究与应用研究”(编号:19BTQ04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颜佳(1983—),女,汉族,江苏淮安人,馆员,研究方向:文献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体策划、文献数字资源产品的内容组织与服务。

上海图书馆作为一所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公共图情服务机构,拥有馆藏近代中外文报纸近5000种,其资源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

本着“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揭示馆藏,保护和抢救历史文献”的责任,上海图书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对馆藏珍贵文献进行清点、整理与数字化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在上海出版的地方特色报纸《时报》。

著名报人郑逸梅在对《时报》的评价中这样描述“作为一份大型日报,与《申报》《新闻报》并称为上海旧时的三大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

相比较《申报》《新闻报》具备大量的研究资料而言,《时报》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领域往往是通论性的介绍或者专题研究,但是对于《时报》的诞生、发展、停刊的主要脉络、副刊与副报的具体情况、《时报》的主要栏目、广告、图片的实际情况介绍非常之少。

《全国报刊索引》与《报刊资料索引》的比较分析

《全国报刊索引》与《报刊资料索引》的比较分析

《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和《报刊资料索引》分别是我国现行出版的以报道国内报纸、期刊文章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检索刊物。

这两部检索刊物创办历史较长、信息量大、质量上乘,因而拥有众多的用户。

作为检索工具,两者各有特色,本文拟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1 概述1.1 《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以下简称《索引》A),月刊,创办于1955年。

其前身是1951年《人民日报》图书资料组编辑出版的《1950年全国主要期刊重要资料索引》和同年山东省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期刊资料索引》。

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改为现名。

1980年开始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技术版”两个系列编辑出版。

目前由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编辑,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部查找建国至今哲学社会科学报刊论文资料最为实用、最具权威的大型检索工具。

1.2 《报刊资料索引》《报刊资料索引》(以下简称《索引》B)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创办的系列情报资料品种之一,其中“复印报刊资料”创办于1958年,“文革”期间停刊,1978年10月复刊。

“复印报刊资料”依托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期刊,从中选辑主要论文和重要资料,照原样复印,分专题装订,按期(月、双月或季度)连续出版。

其显著特点在于各个专题每期除选印重要论文资料刊载以外,还附有未选印论文资料的篇目索引。

复刊后的“复印报刊资料”增加了季度索引的编辑,自1980年起改为按年度编印的大型检索工具《报刊资料索引》,即将类目相近的各专题每期上面的载文题录及“索引”累积起来,按年度集中出版。

1983年以来分为7个分册出版,近年来为满足用户多途径检索需求,除编印7部相近专题的年度累积索引分册以外,还专门编印了一部年度著者索引,即第8分册。

《索引》B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目光,成为又一部备受欢迎的大型检索工具。

2 《索引》A与《索引》B的比较分析《索引》A与《索引》B是我国现行检索工具中两部优秀的索引,但两者在收录范围、体系结构、著录方式、以及检索途径方面各有千秋。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一、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介绍《全国报刊索引》,创刊于1955年,是国内最早的中文报刊文献检索工具。

近六十年来,它已由最初的《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发展成集印刷版、电子版以及网站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产品, 建成了时间跨度从1833年至今的一个半世纪、收录数据量超过3000万条、揭示报刊数量20000余种的特大型文献数据库,年更新数据超过350万条。

目前,《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已拥有全文数据库、索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特色资源数据库四种类型数据库。

我校已购索引数据库(实际上是题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每年将试用一至两个月(请具体关注图书馆网站通知)。

具体而言,有《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重点发展的近代全文数据库——2009年推出的《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和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的《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有跨度从1833年至今的索引数据库——《晚清期刊篇名数据库(1833-1911)》、《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1911-1949)》以及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目次库》和《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篇名库》;有根据社会热点和读者用户需求推出的《近代民国中医药专题库》、《音乐戏剧戏曲专题库》等十几种专题数据库;以及依托上海图书馆及共建单位的丰富馆藏资源,制作的特色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会议库》和《家谱数据库》等。

二次文献共建共享网络服务平台是《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服务手段,联合海内外广大图情界同仁,在特色资源、近代文献等珍贵文献抢救和发掘方面,合作共建,促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优势互补,提升知识服务的能力与共享水平,丰富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全面性、多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参考和决策咨询服务,也为海内外研究国学的人士获取信息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数据库使用说明数据库登录输入网站网址或通过图书馆网站上的数据库链接登录数据库主页:图书馆主页——题录文摘索引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见图2-1)。

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的意义与运用目录一、引言二、全国报刊索引的定义和功能三、全国报刊索引的来源和制作四、全国报刊索引的分类和特点五、全国报刊索引的应用和价值六、全国报刊索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七、全国报刊索引的发展趋势八、结语一、引言全国报刊索引是一个记录和分类全国各大报社和报刊的工具,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速地获取和搜索相关资讯的渠道,也为学术研究和信息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就全国报刊索引的定义、功能、来源、分类、应用、价值、问题与对策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全国报刊索引的定义和功能全国报刊索引是指对全国所有的报社和报刊进行收录、整理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索引规则进行编目,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目录工具。

其功能主要包括:1. 方便查找信息:全国报刊索引按照报社和报刊的名称、主题、作者名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汇总,使得用户能够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2. 提供研究支持:全国报刊索引为学术研究和文献综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能够追溯和整合各大报社和报刊的关键信息,为研究者进行学术探索提供便利。

3. 帮助商业决策:全国报刊索引作为商业情报的重要来源,能够提供市场动态、竞争情报和行业趋势等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全国报刊索引的来源和制作全国报刊索引的来源主要包括报社和报刊的官方统计数据、互联网信息爬取、图书馆与文献资料机构提供的资源等。

其制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数据:对全国各大报社和报刊进行收集,包括报社名称、报刊名称、主办单位、出版周期等重要信息。

2. 统一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规则,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一分类,便于用户查找和使用。

3. 编目索引:根据分类规则,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目索引,形成系统化的目录工具。

四、全国报刊索引的分类和特点全国报刊索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报社分类索引和主题分类索引两大类。

报社分类索引按照报社和报刊的名称进行分类;主题分类索引则按照刊名所涵盖的内容进行分类。

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导言:全国报刊索引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它提供了对中国境内各种类型报纸和杂志文章的记录和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对于研究人员、学生和普通读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使他们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全国报刊索引的定义、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应用案例。

一、定义:全国报刊索引是一个综合性的索引工具,用于记录和索引中国各种类型的报纸和杂志文章。

全国报刊索引根据文章的关键词、标题、作者、发表日期等信息建立索引,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搜索和查找。

二、作用:全国报刊索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定位:全国报刊索引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或其他信息,快速定位相关的报刊文章。

这使得研究人员和读者能够更加高效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

2. 获取全面信息:全国报刊索引不仅提供了文章的标题、作者、发表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可以提供关键词、摘要和引用信息等,使用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3. 趋势分析:通过全国报刊索引,用户可以追踪某一主题或领域的发展趋势。

他们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或其他相关信息,分析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文章,以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变化。

4. 文献检索:全国报刊索引可以作为文献检索的重要工具,帮助用户找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

这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非常重要。

三、使用方法:1. 关键词检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全国报刊索引中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搜索结果将包含与关键词相关的所有文章和相关信息。

2. 高级检索:除了关键词检索,全国报刊索引还提供了高级检索的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文章的作者、标题、发表日期等信息进行更准确的检索。

3. 检索结果筛选:检索结果往往较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排序,以便更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4. 阅读原文:全国报刊索引并不提供文章的全文内容,用户需要根据索引结果中提供的刊号或其他信息,在相应的报刊中阅读原文。

四、应用案例:1. 学术研究:全国报刊索引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非常重要。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指南1.浏览器使用说明 (2)2.系统登录 (2)2.1网站登录 (2)2.2登录数据库检索 (3)3.检索功能 (3)3.1快速检索 (3)3.2普通检索 (4)3.3高级检索 (5)3.4专业检索 (6)3.5文献导航 (7)1. 浏览器使用说明请使用IE7以上浏览器或FireFox浏览器进行数据库检索、浏览及下载。

2. 系统登录2.1 网站登录输入网站网址或通过图书馆网站上的数据库链接登录数据库主页(见图2-1)。

网站网址:/home图2-1(a):数据库网站页面图2-1(b):登录界面2.2 登录数据库检索数据库登录方式分两种:用户名密码方式及IP登录方式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在如图2-1(a)页面右上角点击“登录”,如已注册帐户可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后进行数据库检索(见图2-1(b)),登录成功页面如下图2-2。

IP登录:在如图2-1(a)页面,点击“IP登录”即可进行数据库检索,登录成功页面如下图2-2。

输入检索词点击“搜索“进行全字段快速检索点击进入数据库检索,使用更多检索功能图2-2:IP登录成功页面数据库检索:在上图搜索框输入检索词点击上图2-2中的“”即可进行数据库检索,或点击使用更多的检索功能,如高级检索、专业检索等。

3. 检索功能期刊类文献的可检字段包括:分类号、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刊名、卷、期、摘要、基金项目、主题词、全字段。

字段检索支持模糊和精确检索。

3.1 快速检索在登录成功的主页的搜索框内输入检索词即可进行数据库全字段检索。

3.2 普通检索检索中心的默认页面即为普通检索界面,普通检索支持字段检索,可在检索框中输入需要检索的资源分类、文章类型等检索内容进行检索(见图2-1)。

普通检索不支持空检,即检索框不能为空。

检索步骤:步骤1:在检索界面中选择文献数据库(近代期刊、现代期刊、中文报纸、外文报纸、行名录或所有资源)和所需资源类型(正文、图片、广告或全部类型)限制,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

(3)工具书检索

(3)工具书检索

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A、B、C
《不列颠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简称EB。 《美国大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Americana,简称EA。 《科利尔百科全书》: Collier’s Encyclopedia,简称EC。
1.《不列颠百科全书》
全书依十二集(12地支)和 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 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
《辞海》: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
兼有字典、语文词 典和百科词典功能。 1999年版共收单字 17523个。主体以简 化字编排,相应的 繁体字、异体字加 注其后。字头按汉 语拼音次序排列。 同音字按笔画,其 次按起笔笔形排列。
例如:索引 书目 文摘
本身便能提供答案。
例如:词(字)典、 年鉴、百科全书、 手册等。
其它分法:
按语种分,工具书也可分为中文工具书和
外文工具书。
如:《康熙字典》、《中国人名大辞典》
、英文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美国 百科全书》等。

按学科内容分,可分为社会科学工具书
和自然科学工具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旧称《大英百科全书 》)是最知名、最具有权威的大型综合性百 科全书,相当具有专业性,但大多数条目仍 可供中学生查阅。
1974年经过重新设计、改编,成为《新不列 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简称EB15。

况: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百科全书。1978 年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起按学科 分卷出版,由全国各学科权威人士担任主编,2
万余名著名学者、专家撰稿。1993年8月全部出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1、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2、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3、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4、按照物质形态划分的目录是(卡片目录)和(缩微目录)。

5、藏书利用率是:读者借阅总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100%。

6、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7、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8、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基地。

9、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具有多种职能。

10、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11、(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之一。

12、国家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13、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型图书馆。

14、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15、图书馆网的出现,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

16、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又叫图书馆(协作)网。

17、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18、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纵横)两个系统组成的。

19、(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册子、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20、期刊的出版(周期)速度快,内容新颖、多样。

21、期刊有(固定)名称,有统一的外型,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期或不定期出版。

22、期刊的内容是围绕一些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的。

23、二次文献期刊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按一定顺序编成的书、索引等检索性的刊物。

24、三次文献期刊是在(二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编辑出来的综合性或评述性的刊物。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简介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简介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简介《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即原《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是由文化部立项、上海图书馆承建的重大科技项目,其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负责研制和编辑,具有文献信息量大、检索点多、查检速度快等特点,并有光盘和软盘两种载体形式,是《全国报刊索引》新一代电子版检索工具。

2000年起分(哲社版)和(科技版)两个单列库发行。

一、数据库规模《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社科版)收录了全国自然科学类期刊6,000多种,报纸200余种,基本上覆盖了全国邮发和非邮发的报刊。

内容涉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

条目收录采取核心期刊全收、非核心期刊选收的原则,现年更新量约20余万条,自93年1月至99年12月累积数据已近140万条,为目前国内特大型文献数据库之一。

二、记录内容数据库格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其著录字段包括顺序号、分类号、题名、著者、著者单位、报刊名、卷期年月、所在页码、关键词等十项。

2000年开始数据分类标引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使用说明1.数据库简介2.检索说明本检索系统采用Web界面,在浏览器中检索界面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左功能区,右上功能区,右下功能区。

其中,左功能区用于输入检索式(以下称为检索区)、进行格式控制、浏览检索历史,右上功能区用于浏览检索结果的简要信息(以下称为简要信息区),右下功能区用于察看检索结果的详细信息(以下称为详细信息区)。

要查找所需文献,用户需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2.1 检索2.1.1 在检索区选择检索途径本数据库有8个可检索字段,它们分别是:分类,题名,著者,单位,刊名,年份,主题和文摘。

其中:题名和文摘两个字段支持全文检索;其余字段为整词索引字段,可输入检索词进行完全一致或前方一致检索,前方一致的标识符为"?"。

近代报刊索引

近代报刊索引

近代报刊索引近代报刊索引是指,将历史上的报刊资料分类、整理,建立出有序的索引体系,以方便读者快速查询相关资料的工具。

索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书目,那时候主要是用手工编制的目录,以及颜色、大小、位置等标识方式,以区分不同的书籍。

到了近现代,各种大型报刊开始涌现,如今的索引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

现代报刊索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应对日益增多的信息资料的有效途径。

近代报刊索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国家社科基金会为了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社会问题,发起并制定了华北社会科学计划,其中一个子项目便是整理近现代报刊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报刊索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近代报刊索引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资讯服务。

由于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索引等过程是由专业人员进行的,所以能够确保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准确性高、可信度大;同时,它可以满足读者在研究时的各种需求,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一个特定主题的文献和历史背景。

在学术研究、教学和文献素材的查找中,近代报刊索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术交流、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经济交流活动中,更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不同的报纸将报道的新闻、评论、访谈、专论、科技成果、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纳入到索引中,便于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找。

索引内容通常包括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日期、页码等信息。

提供这些基础信息的索引,读者便可以快速了解本领域的研究主题和文献情况。

不过,虽然近代报刊索引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索引中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尤其是对于近年内新发生的事情,索引更新速度通常跟不上实际情况。

再如,由于人工编制索引的过程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一些较冷门的、不太热门的主题未必得到充分的细致编制。

此外,在进行索引时还要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编目的区分,在进行索引时必须予以考虑。

总得来说,近代报刊索引是方便读者快速查询资料的有效工具,也是学术研究、教学以及文献素材查找的重要手段。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经济)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经济)

一、填空题1、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当中,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对事物运动方式的抽象反映。

2、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叫图书。

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文献的基本要素:知识, 信息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5、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是信息的一部分。

6、二次文献是图书信息研究机构将大量的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过浓缩、整序、加工处理后,组织成系统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

7、期刊具有报道速度快,出版周期短、数量大、品种多等特点。

8、图书的优点是内容全面而系统,观点较成熟,是求知解惑时主要利用的文献之一。

9、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10、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经济计划与管理”的分类号是F2 。

11、截词符号的使用,既可减少检索词的输入量,又可简化检索步骤,扩大查找范围,提高检全率。

12、逻辑“或”(用OR或“+”表示)是用于具有并列概念的组配。

这种组配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13、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是应文献信息的加工、存贮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专门语言,它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14、文摘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文献主要内容所作的摘要,是原始文献的浓缩。

15、文献检索的基本程序:分析检索课题、制定检索策略、试验性检索和修改检索策略、正式检索;整理说明检索结果,按要求给予答复,或者进一步提供原文。

16、搜索引擎是一种利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对因特网各种资源进行标引,并为检索者提供检索的工具。

17、搜索引擎的检索语法中,AND 或&——在逻辑上表示“与”。

如果用它来连接两个词汇,表明要求两个词汇必须同时出现在结果中。

依托《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进行多媒体数据的知识挖掘

依托《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进行多媒体数据的知识挖掘

依托《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进行多媒体数据的知识挖掘庄隽芳
【期刊名称】《中国索引》
【年(卷),期】2009(007)003
【摘要】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发现,是对已知信息进行的一种再利用技术,大量运用于数据库的增值服务。

依托《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开发新型的多媒体专题数据库,不仅能够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而且能够为该主题的学术研究提供准确、全面、有效的重要参考,从而挖掘出原有文献数据库的更大的情报价值。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庄隽芳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3.21
【相关文献】
1.《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与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 [J], 李朝云
2.《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网络版简介 [J], 崔建华;杨慧
3.谈《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的优势与改进 [J], 钟梦姣
4."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和高师馆多元化服务研究 [J], 白丽影;张丽芳
5.基于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多元化读者服务分析 [J], 耿静;胡大敏;王延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报纸中图片数据库的建立_以_字林西报_为例

近代报纸中图片数据库的建立_以_字林西报_为例

26 图书馆学研究2014. 15近代报纸中图片数据库的建立———以《字林西报》为例庄隽芳【摘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已经全方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从近代报纸信息源中建设集史料性、学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图像数据库,不仅为专家学者提供翔实有力的研究证据,更为普通读者带来了跨时代的乐趣。

文章以《字林西报———图片库》的建设为例,与大家探讨怎样挖掘近代报纸图形资源的价值并结合当代信息技术建立富含特色的图片数据库。

【关键词】近代报纸图片数据库字林西报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picture reading,the image has brought an overall influence on our l i f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image database not only provides his torical materials for academic research,but also brings pleasure for the ordinary reader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Database of North-China New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on how to mine the values of graphics resources from the modern newspapers and use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build a characteristic image database .Key words: modern newspaper image database North-China News时代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引领学习 激扬智慧——关于《全国报刊索引》发展战略的思考

引领学习 激扬智慧——关于《全国报刊索引》发展战略的思考

引领学习激扬智慧——关于《全国报刊索引》发展战略的思

佚名
【期刊名称】《图书馆杂志》
【年(卷),期】2005(24)11
【摘要】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报刊信息类检索刊物,<全国报刊索引>创刊五十年了.五十年来,<全国报刊索引>本着"揭示报刊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大众"的宗旨,为全国广大读者与专家学者提供了检索报刊信息资源的便捷工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文献内容数字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的社会进程,<全国报刊索引>也顺应形势,出版了<全国报刊索引>电子版,为读者提供了数字化资源检索的途径.逐步成为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和知识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4页(P27-29)
【关键词】《全国报刊索引》;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纸本印刷型;中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G254
【相关文献】
1.报刊索引的技术改造:《全国报刊索引》和《报刊资料索引》的利用 [J], 冯卫平
2.期刊出版与期刊管理问题浅析——由《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及期刊处理带来的思考 [J], 吴蓉;朱海前
3.《全国报刊索引》与《报刊资料索引》的比较分析 [J], 景月亲;
4.“我与《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创刊50周年征文通知 [J],
5.“我与《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创刊50周年征文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有关民国时期的报纸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最具有特色的有两部分资源:一部分是期刊资源,一部分是报纸资源。

从国内看,上图民国资源的收藏量,数字化的量应该排在前位。

在民国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部分,上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为能够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做准备。

一、《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是1955年由文化部委托上图创办的期刊。

上图近代报纸资源非常丰富,创立《全国报刊索引》后坚持数据的收集整理,至今整个报刊索引收集的数据量,已经超过7000万条,年更新数据量超过500万条。

二、《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包括4000多份中英文报纸,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近代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以及《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1)《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主要涵盖了《申报》《民国日报》《新闻报》《时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小报》等。

《新闻报》(1893 ~ 1949) 是上图特有珍藏文献,也作为近代上海第一份大报而闻名。

该报发行逾半个世纪,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为研究者深入挖掘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副刊《快活林》和《新闻报本埠附刊》。

《新闻报》是民国时期最具人气的商业性报纸,创下年度大型日报发行的国内最高记录,经济新闻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析权威,其他报纸难以企及,其广告体量巨大,信息丰富,鼎盛时期超过日均版面的一半以上,因此也被称为“广告报”。

数据库收录该报时间段为1893-1949年,约36.5万个版面,包括正文、广告及图片。

《时报》号称“东方泰晤士报”,在知识界颇受欢迎。

《全国报刊索引》完成《时报》的数字化14.1万版,
其中包括所有报刊和各种特刊、周刊和号外。

《时报》的特点是拥有时评、连载小说、图片报道、社会新闻、体坛快报。

“小报”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的进程中,数量巨大、有广泛的读者,并以其独特的文化趣味,成为展现市井百态的万花筒。

“小报”从清末诞生到解放初期消失,经历了创刊、繁盛、发展三个过程。

清末的时候主要有《游戏报》《笑林报》和《世界繁华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有《晶报》《金钢钻》《福尔摩斯》和《罗宾汉》,从1937年到1949年主要有《社会日报》和《立报》。

(2)《中国近代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图在徐家汇有一个藏书楼,由于靠近旁边的教会,所以馆藏有很多英文报纸,且有些报纸保存非常完整。

主要有《大陆报》《上海泰晤士报》《大美晚报》《上海晚邮》等。

《大陆报》由华人发起、美国人创办。

全报采用美国新闻报纸样式进行编辑,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创办的近代在华英文报纸,也是民国时期最早、最重要的美式报纸。

《全国报刊索引》独家完成《大陆报》数字化19万余版,完整收录《大陆报》自创刊至停刊的所有报纸。

《上海泰晤士报》是1901年美国侨民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后由英国人接办,因接受日本资金支持,长期成为日本在华英文机关报,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

该报发行量曾一度可与《字林西报》《大美晚报》相较,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的英文报纸之一。

《大美晚报》是美国人在上海发行的英文报纸,1929年创刊,以旅沪美侨为主要读者对象,重点报道美国和其他国家侨民在中国的商业、教育、文化等活动。

1933年增出中文版,曾大量刊载宣传抗日的文章,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

《上海晚邮》是近代上海早期的英文报纸之一,1867年创刊,由英人休兰主笔,刊登商行广告、海关布告、邮政公告及中外各类消息。

为与《字林西报》竞争,特别注重中国国内新闻的报道,聘用一批华人记者,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年(总第28卷)第3期
“2018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专题
文献揭示与知识服务
——《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字资源建设韩春磊(上海图书馆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
- 30 -
- 31 -
截至2018年5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出版了
330余种民国专题史料,总计近8900余册,收录民国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照片、日记手札、红色文献等各类珍稀文献近13000种。

国家图书馆承担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已出版了79项,共计4738册,收录各类珍稀文献6700余种,内容涉及民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华侨、边政、交通铁路、人口户籍、文化教育、赈灾、社会、司法、新闻出版、史地、文学、电影等各个方面。

一、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出版情况
1、地方史(志)类(重庆):主要有《北碚月刊》(1933-1949)(全5册)、《重庆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40册)、《重庆图书馆藏刘赞廷藏稿》(全16册)等。

2、地方史类(计划出版):主要有《中国近代工业史料汇编•东北卷》(全五十册)、《浙江通志稿》(全四十册)、《槜李文系》等。

3、年鉴、公报类:主要有《浙江省政府公报(1912-1949)》(两辑全326册)、《山东省政府公报》(全106册)、《广东省政府公报》(全160册)等。

4、调查、统计类:主要有《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汇编》(全30册)、《民国时期经济调查资料汇编》
(全30册)、《民国时期国情统计资料汇编》(全45册)等。

5、军事类:主要有《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第一辑》(全100册)、《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全12册)等。

6、政治类:《民国参政院议事录》(1914-1916)(全2册)、《民国司法史料汇编》(全50册)、《民国时期监察史料汇编》(全8册)、《民国边政史料汇编》(全30册)等。

7、经济类: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30册)、《民国时期铁路史料汇编》(全20册)、《民国赈灾史料续编》(全15册)等。

8、教育类:《民国时期武汉大学讲义汇编》(全32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全50册)(2014年)、《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文献辑刊》(全30册)等。

9、文学、艺术类、新闻类:《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全100册)、《民国词集丛刊》(全32册)、《清末民国戏剧期刊汇编》(全60册)等。

10、期刊类:《滨江特刊》(2017年)、《京报副刊》(全7册)、《工商半月刊》(1929-1936)(全60册)等。

11、图书馆学类:《图书馆学季刊》(全11册)、《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全6册)、《文华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出版的实践与探索
于 浩(民国文献(档案)编辑室主任)
建立了较完善的通讯报道网。

1875年休兰去世后由柯春洋行主办的《西风日报》收购。

(3)《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超过55万版,英文报纸量大概占到45万版左右,包括《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字林西报行名录》《上海新报》《沪报》《消闲报》《汉报》等。

其中《北华捷报》于1850年创办,是近代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是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行名录》主要登载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商行、企业、机构的信息。

三、《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
上图有丰富的中国近代图书、期刊、报纸、老照片等重要文献,依托这些珍贵馆藏,《全国报刊索引》从读图角度出发,深度挖掘中国近代文献中的宝贵图片,汇成《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使广大读者能够走近历史,观看历史,触摸历史,研究历史。

该图库也是上图独树一帜的一个为广大市民和爱好者
提供阅读和研究的一种途径模式,也为相关领域的创意工作者提供素材和灵感。

四、《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833——1911年间500余种期刊、50万余篇文献,几近囊括晚清时期出版的所有期刊,包括四大小说最早的文学期刊,以及最早的一些妇女性期刊,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

五、《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11——1949年间出版的20000余种期刊、近1000万篇文献。

涵盖了文学类、金融类、画报类、校报校刊、地方刊物等。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许晶晶 记录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