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历史第11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帝国军阀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帝国军阀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帝国军阀的黑暗统治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帝国军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的特点和问题。

- 了解帝国军阀的兴起和统治方式。

- 掌握重要的帝国军阀人物和事件。

- 思考帝国军阀时期对中国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重点- 理解帝国军阀时期政治的复杂性和黑暗统治的特点。

- 掌握帝国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 培养思辨与分析能力,思考帝国军阀时期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帝国军阀时期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的政权混乱和北洋政府的无力。

- 国民党与的崛起。

2. 帝国军阀的兴起和统治方式- 军阀的定义和特点。

- 代表性的帝国军阀人物和地区。

3. 帝国军阀时期的问题和黑暗统治- 军阀政治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 帝国军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军阀之间的争斗和战争。

4. 帝国军阀时期对中国的影响- 育和法制的困难。

- 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 帝国军阀时期的教训和启示。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 图表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帝国军阀时期的复杂政治格局和各个军阀的势力范围。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观点,深入探讨帝国军阀时期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评价-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于帝国军阀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帝国军阀时期对中国的影响和教训。

- 小组报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帝国军阀时期的研究和展示。

扩展阅读- 周作人的《废都》- 老舍的《茶馆》以上是《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帝国军阀的黑暗统治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帝国军阀时期的政治复杂性和黑暗统治的特点,掌握重要的帝国军阀人物和事件,并能够思考帝国军阀时期对中国的影响和教训。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

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图片展示:展示宋教仁照片2.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

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

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4.阅读图片:《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6.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7.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即“洪宪帝制三部曲”: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

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措施?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

提示:凯不但可以成为“终身总统”,甚至取得总统职位的世袭权。

辛亥革命成果只剩“民国”一块空头招牌。

4.图片展示:展示图片《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5.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认为到了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时机。

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馆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技能目标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出示宋教仁遇刺的图片,介绍宋教仁遇刺的原因。

出示课本“相关史事”。

2、二次革命的发动(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1913年(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出示二次革命示意图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探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卖国。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知识复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知识复习要点

第11课: 北伐战争知识复习要点一、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建立黄埔军校来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骨干,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二、北伐战争:1、北伐的条件: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2、北伐的目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即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统一全国。

3、北伐的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5、经过:三大战场:①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主力;②闽浙战场:攻入浙江,上海③主战场:两湖(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的称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A、建立了黄埔军校,创建了国民革命军B、国共两党的合作,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C、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D、正确的战术指挥和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E、工农运动的有力配合与支援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而后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性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失败。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初中历史第11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1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1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理解秦始皇的统一制度及其影响;
3. 掌握汉朝的封建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4. 能够比较秦汉政治制度的异同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秦始皇的统一制度及其影响;
2. 掌握汉朝的封建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第11课;
2. 多媒体设备;
3. 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4.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题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秦始皇的统一制度及其影响;
2. 学习:通过课文讲解,学生理解秦始皇的统一制度及其影响;
3. 活动:分组讨论汉朝的封建制度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展示交流;
4. 总结:梳理秦汉政治制度的异同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
5. 练习: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深入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3. 请历史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对秦汉政治制度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秦汉政治制度的信息;
3. 撰写一篇文章,总结秦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七、教学反思:
1. 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领会能力,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加强课后作业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南京(黄兴); 安徽、广东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 结 果:遭到北洋军进攻,革命失败。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府 袁世凯复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的 辟帝制 黑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暗 统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 混战,民不聊生。
随堂演练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 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 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北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二 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 国 战 争 形 势 示 意 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掌握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

(3)认识段祺瑞政府和张宗昌政府。

2、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和学习,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2)掌握调查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商酌论证、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掌握小组合作、讨论等互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

3、情感目标:(1)使学生能够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荒唐,增强历史情感和国家民族意识。

(2)让学生了解到在国家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中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掌握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

2、教学难点:(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观察的能力。

(2)对于北洋政府的成败原因的理解。

(3)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纷争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段祺瑞政府张宗昌政府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教学法3、探究发现法五、教学过程:Step1 课堂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北洋政府”,请同学说一说北洋政府是如何产生的,回顾北洋政府诞生的根本原因(老师带领同学回顾)。

Step2 学习内容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舆论各方褒贬不一,主要的国内问题有军阀割据、政府腐败以及外交屈辱等方面,综合来看,北洋政府的统治可简单概括为“内乱外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悲剧。

2、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南京为首都,下设各种行政机构,但政府的建立并未使国家的内忧外患迅速得到缓解,处于弱势状态,资金、兵力、兵器等均十分匮乏。

(2) 1912 年袁世凯下令“改组陆军”,一开始的铁血政策得到了不同阶层的支持。

后因唯利是图、徇私枉法等滥权行为,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1916 年,袁世凯被迫发布了“恢复帝制”的诏书,又引发了中外舆论的强烈反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优秀案例教学设计-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年级:八年级

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优秀案例教学设计-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年级:八年级

(4)提问:五大新发展理念 的内容是什么?针对什么问 题提出? 学生回答完后用 PPT 呈现总结。
思考、回答、完 善笔记。
5、真题演练
三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分别出示材料,要求学生 阅读、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内 容所体现的是哪一项经济建 设成就? 2、紧扣时政热点,完成以丝 绸之路为中心的中考真题。
学们能总结出中国梦的基本 内涵了吗?
加深学生 理解。
整理笔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三
者之间的关系。
二 、中国梦实现途径
1、提问:实现中国梦的四大 思考、回答:
举措?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三个必须”实
现途径
“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
五大“新发展
2、逐项分析四大举措:
理念”
(1)提问: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根据标注内容回 学生回答完后用 PPT 呈现总 答 结。
初二备课组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9-4 -23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认识中国特 课标要求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目 标 要 求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国梦的提出、基本内涵、实现途径和 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 念、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
和八年级上册的 全方位外交知识 相联系。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四、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结
思考、感受。
四、情感升华
历史始终证明着,中国共 产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 骨气的政治力量,最有斗争精 神和进取意识的先锋队伍。无 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 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这个伟 大的政党始终与时代同心同 向,与祖国同频同振,与人民 同呼吸同奋进。 五、情感升华

8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8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由此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预习铺垫1.介绍北洋政府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2.介绍北洋政府统治时期3.内容标准解读北洋政府上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权,下接南京国民政府之政。

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北洋政府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对内独裁专制,争权夺利;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权。

在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持续、坚决的斗争。

4.自学提示1两条主线北洋军阀:“宋案” 复辟帝制军阀割据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继续探索自学提示2(1)什么叫“宋案”(2)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索)、时间、结果(3)袁世凯为推行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对外)结果怎么样(4)护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结果(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哪三大派系军阀?其代表是谁?目的、手段、影响5.小组成员之间分享问题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在本班分享本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4、5、7、8、6分别回答问题1、2、3、4、5以及本组的困惑。

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 长”,这里的“校”是指B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D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任的共产党人是: B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第11课 北伐战争
政治上: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一大标 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军事上:黄埔军校成立
武昌 ╳ 汉阳
╳ ╳
贺胜桥
黑 吉 辽
北京
汀泗桥

山东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河 郑县 南
叶挺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江 安 南京 安 苏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意 图
国民政府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 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作战方针正确
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 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 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 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 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宣言》 请回答:(1)从北伐的宣言中,你能否看出北伐 的目的是什么?(1分)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1927年4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史料教学逐步深入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复杂社会,初步锻炼学生历史批判思维。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语: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新生的中华民国走向何方?在那个急速转变的年代,北洋政府又如何统治中国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北洋岁月。

(板书: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讲授新课1、二次革命教师讲授:在中国民主共和的艰难道路上绕不开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是袁世凯。

(纸板:袁世凯)教师提问:同学们对袁世凯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叛徒、阴险、两面三刀、狡猾、权力欲重等。

看来同学们对袁世凯的印象不怎么好。

其实袁世凯是一个多面角色。

他十二三岁就能驯服烈马,有一种浓烈的草莽气息。

他也曾刻苦读书,后来投笔从戎。

李鸿章赞他“胆略兼优,能持大体”,袁世凯可称得上是中上美才(纸板:中上美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败刺激了清政府,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

袁世凯主持的直隶一带的新政创下很多“中国第一”。

袁世凯可说是新政干将(纸板:新政干将)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有什么表现?学生回答: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所以他又被称为窃国大盗(纸板:窃国大盗)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初中历史十一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历史十一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历史十一课教案人教版1. 了解中国古代的两种基本社会制度:封建制和奴隶制;2. 了解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朝代:秦朝和汉朝;3. 能够对比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和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1. 秦朝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 汉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3. 秦汉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对比。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区别;2. 理解秦汉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题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秦朝和汉朝这两个历史朝代的基本情况。

二、讲授1. 秦朝的建立和特点:a.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 对比封建制和奴隶制,理解秦朝是封建化初期。

2. 汉朝的兴起和成就:a. 汉高祖刘邦的建立;b. 汉武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c. 对比秦汉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异同。

三、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秦汉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和联系,并向全班汇报。

四、总结教师对秦汉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和联系进行总结,并强调中国古代两种基本社会制度的特点。

五、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汉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对比论文,并作好课堂笔记。

六、板书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封建制 vs 奴隶制秦朝 vs 汉朝七、反馈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回答并做出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秦汉两代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和奴隶制两种社会制度以及秦汉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特点,认识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和五四运动的背景;3.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步骤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或文章,向学生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特点。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特点,包括政府组织架构、统治思想、民族矛盾等问题。

解释北洋政府在政治上的局限性和经济上的困难。

3. 课文讲解(2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五四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等。

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 学生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鼓励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

5. 总结(5分钟)简要总结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和五四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对今后学习历史的意义进行展望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学生能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多角度思考和讨论;4.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精品课件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精品课件和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一)二次革命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提示:宋教仁遇刺案;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2.启发学生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提示: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3.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归纳二次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提示:时间:1913年经过:“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对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姓名年级
2年级
课题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照相,电影电报在中国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剪发辫,改称呼的史实。

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出现。

试分析这些情况的背景。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展示图片等资料,加深对史实的了解。

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知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必然
重点了解社会变迁情况教具:
投影资料难点分析变迁原因
关键进入历史情景感知历史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生读课前提示
2假如你是清末民初的人,你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与交流:
1请介绍你的生活
2针对学生的交流适当提问:
如:你为什么照相喜欢看电影?
剪辫子的原因?
为什么没了大人老
四归纳总结
所有变化的原因?
五作业
小论文:我的变化----- ●
●提出问题。

鼓励交流
展示图片用激
励语言鼓励交



●提问

●看书勾
画,进
入历史
情境联

进入情境感
知交流
大胆想象
总结
创新

●激发学生
兴趣,

●培养历史
想象力”
●分析问题
知识迁移
● 5

10
20
5’
5
板书11社会生活的变化
图片:照片
电影
煎辫子
中山装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