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区域教案20篇

大班科学区域教案20篇

大班科学区域教案20篇这是大班科学区域教案2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工厂每天都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学校周边都能闻到难闻的气味。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同时让幼儿懂得我们人类生存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家园。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形态和用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形态和用途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塑料袋、小气筒、小气球若干、蜡烛、打火机、玻璃杯2、每个幼儿《我爱学科学》(学前班秋季)1册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出示袋口密封、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让幼儿观察袋子里装了什么,给幼儿打开袋子摸一摸、闻一闻,说说发现了什么。

2、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小结:塑料袋里装着空气,空气无色无味,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二、找一找空气在哪里(1)用小气筒给气球充气(2)每人拿一个塑料袋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3)对着气球吹气,尽量不让气球落地提问:(1)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我们需要空气(1)启发幼儿想象:如果没有空气,人、动物、植物会有什么感觉和变化?提示幼儿闭上嘴巴,用手指捏着鼻子片刻,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给幼儿做实验:点燃蜡烛后用透明的玻璃杯将蜡烛罩住,火苗慢慢熄灭。

请幼儿想一想火为什么灭了。

(3)引导幼儿想一想:潜水员和宇航员的服装为什么是密封的,还要带着氧气筒?小结:人、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才能生存》(4)出示课本画图,让幼儿说说人们为什么喜欢在空气好的地方休息或游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空气变好?师小结: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尽量使用交通工具和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不随地乱扔垃圾,减少工厂的废水污染,多种树木花草,就能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清新,身体更健康。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这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准备。

活动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认识时钟。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的认识时间,并区分整点和半点。

活动准备1、时钟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一、理解什么是时钟?1、开始时老师先唱一首时钟歌,听一听时钟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当当当,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出示时钟模型,看,我们认识它吗?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时钟?二、认识时钟1、认识钟面,看时钟上面有什么?有1—12个数字,两颗针,长针和短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这两颗针都是顺时针走。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

2、认识整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指着1点、9点、12点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的针。

3、认识半点,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点半。

(指着1点半、9点半、12点半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半的针。

4,幼儿都到钟面上进行练习,试着拨针认时间。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美丽的彩虹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观察图片,了解彩虹的特征。

2.了解彩虹的七种颜色及其排列顺序。

3.喜欢参与和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1.彩虹图片。

2.《美丽的天空》幼儿用书的或电子书第9页。

3.教师事先准备几套彩虹七色色卡。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一、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操作和建构材料。

2、能够与同伴合作搭建,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积木、插塑玩具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建构区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2、自由搭建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搭建,教师观察幼儿的搭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3、合作搭建鼓励幼儿分组合作搭建,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展示与交流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搭建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活动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引起幼儿的兴趣。

2、创意制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3、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4、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美工区,供大家欣赏。

三、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各类绘本、故事书。

活动过程:1、安静阅读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

2、故事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读到的有趣故事。

3、教师讲故事教师为幼儿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四、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度。

活动准备:拼图、积木、棋类等益智玩具。

活动过程:1、介绍玩法教师向幼儿介绍益智玩具的玩法。

2、自主探索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探索和游戏。

3、小组竞赛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竞赛,增强趣味性。

五、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

2、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角色服装、道具。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个角色情境,如超市、医院等。

2、角色分配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装扮。

3、角色游戏幼儿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适时引导。

六、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活动准备:磁铁、镜子、水、植物等实验材料。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区域科学教育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每周三下午2点至4点•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及户外操场三、活动内容1. 第一周:四季变化•初春:收集和比较不同季节的植物叶子•春季:观察植物发芽生长的过程•夏季: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秋季:制作季节变化手工2. 第二周:动物世界•室内: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室外:在户外操场观察昆虫及小型动物•制作小动物模型并进行展示3. 第三周:自然环境•采集不同环境下的泥土样本并观察•植物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探究自然环境规律:讨论季节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原因4. 第四周:自然科学实验•室内实验:水的冰、液、气三态转变实验•植物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虫类实验:观察昆虫对环境的反应四、活动方式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中将引导幼儿进行亲身实践、观察记录、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幼儿综合素质。

五、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将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提高。

六、活动效果预期通过本次区域科学教育活动,预计幼儿将增强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促进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培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以上为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希望本次活动能够为幼儿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大班区域活动9篇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大班区域活动9篇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大班区域活动9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探究近年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其中区域活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更加充实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九种区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1. 自然科学区域活动在自然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在这个区域里,可以设置显微镜、放大镜、磁铁、天平等实验器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水滴图案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2. 语言区域活动语言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区域里,可以设置多样的阅读材料,如儿童绘本、图画书和故事书。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并通过绘本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如拼图、词卡配对等,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数学区域活动数学区域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在这个区域里,可以设置各种计数材料和建构玩具,如磁力积木、数学拼图等。

幼儿可以通过计数、分类、比较等活动,培养数学概念和操作技能。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推理题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 美术区域活动美术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视觉和手工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这个区域里,可以设置油画、水粉画、剪纸等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一些艺术品,如名画、雕塑等,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5. 社会科学区域活动社会科学区域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社会生活和身边的人事物。

在这个区域里,可以设置模拟家庭、商店、医院等角色扮演场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社会生活。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如交通规则、节日习俗等,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

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5篇

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5篇

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5篇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5篇幼儿老师要珍视孩子们的探究观点与操作过程,专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才能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激起幼儿剧烈主动的探究欲望。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激发小伴侣关注和探究天气现象的爱好。

2、培育小伴侣的观看力和较连贯的叙述力量。

3、进一步明确有哪些动物有猜测天气的本事。

4、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课件(动物下雨前的活动状况),幻灯片四幅(1、燕子低飞2、蚂蚁要搬家3、鲤鱼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着采蜜),录音机、磁带《夏天的雷雨》《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小伴侣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1、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孩子们进入活动室。

2、猜谜语导入课题,引起小伴侣的学习爱好。

谜面: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谜底:雨)二、基本部分:1、出示幻灯片:引导小伴侣观看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常有什么不同,在观看过程中,幼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猜测天气变化的相关学问。

并回答:小伴侣,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燕子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小伴侣争论)嗯,小伴侣们真聪慧,由于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预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幼师小结:《下雨早知道》:要下雨了,燕子飞的低。

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燕子就低飞去捉它们。

(燕子低飞要下雨)要下雨了,鲤鱼游到水面上。

这时候水里氧气少,它们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

(鱼跳水,要下雨)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

(蚂蚁成群,明天不晴)要下雨了,蜜蜂很劳碌。

这时候空气潮湿,花儿开得多,它们忙着采蜜。

(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3、让小伴侣说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动物有猜测天气的本事。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第一章:认识植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和区别。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辨别它们属于哪一类。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植物的特点。

第二章:探索水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包括透明度、温度和流动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透明度、温度和流动性。

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性质。

2.3 教学活动:准备不同温度和透明度的水,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变化。

第三章:简单的机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包括杠杆和滑轮。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作用。

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运作。

3.3 教学活动:准备简单的机械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运作原理。

学生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第四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3 教学活动:准备不同的声音产生工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五章:地球和天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和天气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地球的结构和天气的变化。

观察地球和天气的变化,进行思考和讨论。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地球和天气的变化,进行记录和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天气的变化。

学生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对地球和天气的理解。

第六章:磁性的奇妙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磁性的基本概念和磁性材料的性质。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篇一:大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大(4)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内容: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建构区二、活动目标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材料与活动伙伴,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并获得快乐。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2,善于探索游戏材料的玩法。

能根据数字在计数器上进行播珠,培养幼儿的3、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4、养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语言区:提供图书、故事书、幼儿用书供幼儿讲述故事。

数学区:提供自制计数器、瓶盖若干(珠子)数字卡片供幼儿播珠练习。

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勾线笔、蛋壳、供幼儿自由作画。

科学区:提供沙子、磁铁、积木、放大镜供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

生活区:提供穿珠供幼儿穿项链。

益智区:提供拼图供幼儿拼及飞行棋供幼儿玩。

建构区:提供塑料水管、积木供幼儿搭建。

四、活动过程1、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上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们都能积极游戏探索,但是也有些小朋友交流的声音过大,还有个别小朋友会离开位置,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这次的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棒,做到小声的交流,不离开自选的区域,好吗?2、介绍区域(1)师:今天呢,我们在数学区增添了一些新的材料,让小朋友们去探索。

瞧!这是老师自制的计数器(出示自制计数器及数字卡片进行讲解示范)(2)强调旧区a、语言区(看图讲述)b、美工区(画蛋壳)c、科学区(玩磁铁)d、生活区(穿项链)e、益智区(拼图)f、建构区(自由搭建)3、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1)提出游戏要求a、请你先想好自己要去哪个区,然后结合进区卡到自己选择的那个区去。

b、在游戏时要注意爱护好材料,交流时声音不要过大,需要帮助时请举手。

(2)幼儿自主选择区角,师指导并做好记录。

4、整理环境、分享评价(1)提醒幼儿游戏结束。

(2)组织幼儿整理材料和场地。

(3)分享快乐5、结束活动区域活动教学反思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科学教具和实验器材。

2. 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3. 教学课件: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实验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或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魔法消失的纸巾、会变的颜色等。

2. 探索: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各种科学教具,让幼儿通过实践探索科学现象,如磁铁的吸铁性、力的作用等。

3.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感受,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和交流。

4. 总结:总结幼儿的探索结果,解释科学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磁铁的吸铁性是由于磁铁产生的磁场等。

四、活动延伸:1. 科学小游戏:设计一些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科学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科学知识和技能。

2. 科学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科学模型或实验器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家庭科学活动:给家长提供一些科学活动的建议和指导,让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幼儿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和反馈,评价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学习和探索情况。

六、活动内容:1. 主题一:认识磁铁学习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两极和吸铁性。

进行磁铁寻找相同极的游戏。

2. 主题二:力的作用观察和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进行力的传递和转换的实验。

3. 主题三:光的传播学习光的基本概念,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进行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实验。

4. 主题四:水的奇妙探索水的性质,了解水的溶解、蒸发和浮力。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和浮力实验。

5. 主题五: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条件。

大班科学区区域活动教案30篇

大班科学区区域活动教案30篇

大班科学区区域活动教案30篇《大班科学区区域活动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区区域活动教案30篇!(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设计背景:《纲要》中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

因此,设计了“有趣的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演一演,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合作能力得到发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白色屏幕筐架4个,皮影道具5个,皮影、手影录像各一,篓子4只,手电筒数量和师生人数一样多,小动物图片若干个,音乐《健康歌》,大投影屏幕一个。

活动过程:一、寻找屏幕上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这儿有我们的影子,一起来看哪!师:挥挥手,摇摇头,我们一起来和影子跳个舞吧!(评:孩子们兴奋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动,继而产生了对影子的好奇。

)二、猜一猜手影并欣赏手影录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1.幼儿互相讨论师:白色的屏幕上怎么会有影子的呢?师(小结):光照在身上,身体挡住了光线,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师生做手影.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样性师: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

我来表演几个手影,你们来猜猜。

师:看这是谁呢?(师分别用手变出小鸟、大灰狼、孔雀。

)师:你们真厉害,都被你们猜到了。

谁也会表演手影来考考大家?(分别请3—4个幼儿演示手影)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影子呢?(幼儿自由讨论。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各种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和总结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科学玩具、实验材料、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科学活动区域。

3. 辅助材料:记录本、画笔、彩色纸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关注科学现象。

2. 探索: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体验科学乐趣。

3. 分享: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科学现象,提升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活动内容1. 第一节:认识磁铁探索磁铁的性质,如吸引铁、排斥铁等。

制作磁铁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第二节:沉浮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探讨影响沉浮的因素。

制作沉浮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第三节:水的神奇观察水的性质,如透明、流动、溶解等。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探讨溶解现象。

4. 第四节:空气的力量观察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如吹气球、吹纸片等。

制作空气压力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第五节:光的传播观察光的传播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等。

制作光学实验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幼儿在分享和总结环节的沟通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4.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研究。

2. 科学主题墙:在班级环境中设置科学主题墙,展示幼儿的科学作品和探索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秘密》区域区角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秘密》区域区角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秘密》区域区角活动一、教学目标1.认知大自然的形态特征和生命规律;2.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音响设备、教学材料(若干盆植物、放大镜、放大镜支架、叶片、小板凳、标签);2.学生准备:参与积极配合。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小兔子乖乖》热身;2.通过讲述野外观察调查活动和参观植物园,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导入环节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2.介绍本次区域区角活动主题,告诉幼儿们这次活动将通过观察、探究和交流方式,从不同角度认知大自然;3.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想一些想象大自然的事情。

3. 实践环节1.野外观察调查:教师带着幼儿在校园周围寻找各种自然元素,如树叶、花朵、蚂蚁、蜗牛等,并在放大镜支架上观察,并帮助幼儿了解这些元素;2.植物园参观:教师带领幼儿们到植物园参观,寻找不同种类的植物、观察不同形态的叶子、花朵,并在小板凳上一起讨论;3.植物标本制作:教师给幼儿们让所采集的植物样本在标签上贴上名称,并介绍植物的特征。

4. 活动展示环节教师安排幼儿揭示他们发现的植物样本和在野外观察调查中拍摄的照片,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动手的同时,逐步认识和了解到大自然的形态特征和生命规律,同时,也通过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幼儿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并通过互动探讨和制作标本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教学准备方面应该要讲充分细致,避免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瑕疵;2.在互动分享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分享心得体会;3.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控制过多,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的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科学实验材料、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magic show。

2. 探索: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实验材料,让幼儿自己发现科学的奥秘。

3.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

4. 总结: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活动,例如一起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

2. 环境创设:利用科学活动材料,创设有趣的科学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有刺激性的物质。

2. 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定期对活动内容进行更新,保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2. 探索物体的浮沉现象3.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4. 感受声音的产生与传播5. 探究简单的机械原理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实验过程,让幼儿自主发现科学原理。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3. 游戏法: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4. 讨论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2. 口头评价:评价幼儿在分享、讨论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创作成果,如实验报告、手工作品等。

4. 成长记录:记录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成长过程,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周围的物质世界产生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2. 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方法。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分享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科学实验材料和工具,如磁铁、电线、灯泡、电池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科学实验记录本,用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环境:宽敞明亮、安全卫生的活动室,设置科学实验区。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了解和掌握科学现象。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分享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科学实验区的环境和材料,引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科学实验。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3. 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交流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學探索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将科学实验区的材料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

3. 学科整合:教师将科学活动与其他学科活动相结合,如数学、语言、艺术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分享能力。

3. 通过家长会和家园联系表,了解家长对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七、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磁铁学习磁铁的性质,如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进行磁铁实验,如磁铁两极的磁性强弱。

2. 第二课时:简单的电路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亮灭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教案3篇大班科学区域教案1有益的学习经验: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准备: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与指导: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

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为幼儿园做一次大扫除活动4.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设计意图:一年里有着许多的节日,“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爱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踏上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社会活动,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目标: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3、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科学实验材料、观察工具、操作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安全的科学活动区域。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引导幼儿进入科学活动。

2. 探索:教师出示科学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进行科学实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4. 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学习。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科学角,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究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参与。

3. 区域互动:教师组织幼儿参与其他科学活动区域,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科学活动的热情。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关注幼儿在合作、交流、总结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实验材料。

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

3. 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4. 教师应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究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教学内容:1. 认识简单的科学概念,如物体浮沉、力的作用、磁性等。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如观察、比较、实验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目标嘿,小朋友们和家长老师们!咱来说说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那些事儿。

你想想,科学区域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各种新奇好玩的东西。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像小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去发现。

咱大班的孩子,那可得有点小目标啦!首先呢,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就像小侦探一样,能发现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小细节。

比如说,一只小蚂蚁是怎么搬东西的呀,一片叶子的形状有啥特别的呀。

这观察能力可重要啦,将来不管干啥都用得着呢!然后呀,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别小瞧孩子们的那些个“为什么”,那可都是智慧的小火苗在燃烧呢!“为什么天会黑呀?”“为什么气球能飞起来呀?”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装着无数的好奇,咱得让他们把这些好奇都释放出来。

还要让他们动手操作呀!光看可不行,得亲自上手试试。

搭个小积木房子,做个小实验,看看水是怎么流动的,感受一下摩擦力是啥感觉。

这动手的过程中,他们会学到好多知识呢,就像给自己的小脑袋里存宝藏。

再就是要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几个小朋友一起在科学区域里玩,你出个主意,我搭把手,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这合作起来,那力量可大了去了!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这个小小的科学区域里,玩得不亦乐乎,还不知不觉学到了这么多东西,多棒呀!这可不是随便玩玩,这是在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基础呢。

他们以后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大科学家,发现好多好多新东西,为我们的世界做贡献。

咱们大人可别小瞧了这些活动,别觉得不就是玩玩嘛。

这玩里面可有大学问呢!就像盖房子,这一块块小砖头积累起来,才能建成高楼大厦呀。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重视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个小天地里快乐成长,尽情探索吧!让他们的童年充满了科学的乐趣和奥秘,这多有意思呀!。

2024年大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

2024年大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

2024年大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区域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100个奇妙现象”。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100个奇妙现象的基本科学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100个奇妙现象的科学原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奇妙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100个奇妙现象的科学原理,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现象,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奇妙现象,分享经验和心得。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科学——100个奇妙现象2. 内容:(1)奇妙现象1:浮力现象(2)奇妙现象2:光的折射(3)奇妙现象3:静电现象(4)……(100)奇妙现象100:磁铁吸附3.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奇妙现象,至少5个。

2. 答案示例:(1)现象1:冰块在水中浮起来。

原因:冰块密度小于水,受到浮力作用。

(2)现象2: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

原因:光的折射现象。

(3)现象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飘起来。

原因:静电现象。

(4)现象4:……(5)现象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100个奇妙现象的科学原理。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二、活动准备1. 科学区域活动材料:各种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探究工具: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3. 记录工具:画笔、彩纸、贴纸等。

4. 教学课件:科学小故事、科学实验等。

三、活动内容1. 导入:通过科学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的兴趣。

2. 观察与探究: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4. 记录与分享:鼓励幼儿用画笔、彩纸、贴纸等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四、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讲述科学小故事,引导幼儿进入科学区域活动。

2. 观察与探究: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幼儿自主观察各种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并用探究工具进行分析。

3.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简单的科学实验,幼儿跟随操作,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4. 记录与分享:幼儿用记录工具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反思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究过程。

2. 环境创设:将科学区域活动延伸至班级环境,设置科学角,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究材料。

3. 主题延伸:开展相关的科学主题活动,如科学讲座、科学展览等,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4. 长期观察:鼓励幼儿对某一科学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易爆、易碎的实验材料。

2. 教师应全程关注幼儿的活动,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探究。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刘小玉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2.尝试运用借助辅助材料的方法,变化物体的沉浮现象。

3.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体会发现沉浮现象与探索沉浮逆向变化的乐趣。

材料准备
1.水盆、操作盘、分类盒、记录表、笔。

2.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雪花片、瓶子、盒子、纸、木块、小木条、石子、海绵、树叶、羽毛、回形针,小铁夹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指导要点
1.运用玩一玩的方法让幼儿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对沉浮现象有兴趣,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物体的沉与浮。

2.通过分一分,让幼儿对沉、浮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尝试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之间轻重的不同。

3.鼓励试一试,尝试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浮着的沉下去,或是“站”在水中,并能用简单的图画记录探索的结果
实施步骤
1.提供收集的不同材质的材料,如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等等,让幼儿把让他们放在水中玩一玩,看一看,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供记录表让幼儿用简单的图画(如箭头向上表示浮,向下表示沉)记录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用边连贯的语言交流记录的结果。

3.按沉、浮现象的不同把材料归类分成两大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比较,了解一般情况下轻的东西会浮着,重的东西会沉下去。

4.鼓励幼儿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瓶子可装水)或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着的东西沉下去,或让其“站”在水中。

这时可增加一些材料,如橡皮泥,双面胶等可帮助物体增加重量,也可让沉浮物体粘在一起,或使
材料的沉、浮现象发生变化。

在幼儿操作成功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时,引导幼儿加重浮的物体一边的重量,尝试让物体“站”在水中。

5.提供记录表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并进行交流与验证。

6.在幼儿成功让一件物体变化沉浮现象后,引导幼儿挑战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个物体继续变化沉浮现象,或挑战不同的材料变化沉浮现象,比比谁的方法多,谁让更多的物体变化了沉浮现象。

反思分析
此“沉与浮”的区域活动从让幼儿把物体放在水中玩一玩的游戏进入,能很自然地使幼儿发现了不同的物体有的浮,有的沉,从而对沉浮现象产生兴趣,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分一分、比一比,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轻的东西浮、重的东西沉的经验,在有了轻的东西浮、重的东西沉的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或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着的东西沉下去进行探索,这种沉浮逆向变化本身有着趣味性,对幼儿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同时也是对活动的难度递增,使操作活动既有递进性又有挑战性,还可维持幼儿对沉浮现象的持续兴趣,操作成功后的图画方式记录探索过程,及挑战物体沉浮变化的不同方法及让更多的物体变一变沉浮,不仅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也让小朋友同时分享了别人的成功经验,还能不断激发幼儿去继续探索的兴趣。

本活动还有待于实践,可能记录物体沉浮变化时孩子会有困难,如记录表里的记录孩子自己画难度高,调整为用标记、小图示贴。

此活动操作性、探究性强,可以帮助幼儿自己建松物体沉浮现象及变化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