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中国美术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虎纹尊(商)
高50.5cm;口径45cm 安徽阜南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虎纹铜尊(简称龙虎尊),因 其主题纹饰有龙虎而著名(见 图)。它体形高大,口沿广阔, 鼓腹,高圈足,重约20公斤。 铸工极精,整体形成三层花纹。 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 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龙身 蜿蜒,龙首探出,额有双角, 阔吻巨口,两眼大睁。腹部以 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 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虎头 居中,为高浮雕,左右两侧是 虎身,为浅浮雕。裸体人头已 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 餮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 在古代青铜艺术杰作中,此件 龙虎尊当为佼佼者,被文物考 古界视为珍宝,当之无愧。
第三节 绘画
战国 约28X20厘米 湖南省博 物馆藏 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 家大山一座战国楚墓中。“帛 画”是指古代绘在丝织物上的 图画。
人物御龙图
绢本墨绘淡设色彩 纵37.5厘米,横28厘米 此画于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 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从共 存器物的组合判断,应是战 国中期作品。画幅出土时平 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应 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 久远已呈棕黄色。画上有的 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 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
2009年2月20日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先秦美术
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青铜时代
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 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其中春秋以 前属于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伴随着生产分 工的扩大,青铜的冶炼、制陶、玉石骨牙雕刻、髹漆 及纺织等工业,技艺日渐精湛。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 及新型封建贵族的统治,满足其奢华的需求,工艺美 术、雕塑、建筑、书法、绘画等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中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因此也把这一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此外,商周的宫殿和庙宇建筑及壁 画,以及战国的帛画予以重视。
虎食人卣
商代晚期 高三五.七厘米 传湖南安化出土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高65厘米、宽138厘米、两个眼珠向外突出,16厘米 的宽面大耳“纵目”的青铜面具
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的错金银犀尊 战国中晚期
山西省太原市出土的鸟形尊 春秋晚期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先秦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发展及特点
毛公鼎
西周晚期器物。道光末年出于 陕西省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 (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 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 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 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 命。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 重要史料。
毛公鼎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策命重臣 毛公辅佐周室,以免遭丧国之祸,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 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 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 青铜纹饰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带有威 严神秘气氛的兽面纹为简练的几何纹; 一是描绘现实生活的情景。装饰手法上, 纹饰刻镂更浅细,前期之粗花变为工整 的细花。新工艺(失蜡法、镶嵌、刻纹) 的提高和推广。青铜工艺走向华巧工致 的新时期。总的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器,审美功能被强调突出,实用功 能消弱了,神秘礼制气氛几乎没有了。
• 四、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 乐坏”,铸器增多,风格各异,出现了模印法 和失蜡法,流行繁缛的蟠螭纹,鸟篆铭文; • 五、战国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物质文 明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工艺以制造精致灵巧的 日用器为主,金银错等装饰广泛运用,生活气 息浓郁的狩猎、习射、宴乐、攻占等纹饰广泛 流行。
春秋莲鹤方壶
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1923年河南新郑 李家园出土 【类别】 铜器 【年代】 春秋 【数量】 一对 【文物现状】 现一件藏于北京 故宫博物院青铜 馆,另一件藏于 河南博物院
青铜时代的绝唱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 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 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 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 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 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 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 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 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 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 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 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 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 一、夏代:奴隶社会形成期,是青铜时代初期,种类 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河南偃 师二里头出土的戈、爵、铃,嵌绿松石的纹饰牌等; • 二、商代:奴隶社会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青铜器有 成熟到鼎盛时期,出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了大 量的青铜礼器,流行饕餮纹、夔纹、云雷纹等,铭文 简短; • 三、西周: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酒器稍减, 食器增多,铭文加长,出现了盙、匜、钟等新品种, 形制与纹饰日趋简单,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 多,长篇铭文习见;
夏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铜器(公元前21—前16世纪)
这里所说的夏代青铜器,具体指夏代晚期的青 铜器,从考古学文化来说,是指二里头文化期的 青铜器。其时间在前1900—1600年之间。
夏代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1、夏代青铜器已脱离了原始制作阶段,标志着青铜时 代的真正开始。 2.青铜器的形态与同时期陶器的形体相似,如爵、盉、 斝。 3. 青铜器的器壁较薄,从夏代至商代晚期,青铜器器 壁的演化规模大致是由薄到厚,越早越薄。 4. 青铜器一般无纹饰,结构较简单。 5.还未见文字,但在陶器上有刻画符号。 6.铸造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
饕餮乳丁纹方鼎
(商) 青铜 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 重86.4千克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饕餮乳丁纹方鼎是目前为止所见 到鼎的最早实物。它有方斗形器 身,圆拱形双立耳,口沿外折, 稍大于底,深腹,平底下立四圆 柱状空足。腹部四面的纹饰完全 一致,皆上饰带状兽面纹,余下 三边则辅以乳丁纹,中央留空, 不作任何修饰。鼎足上端饰饕餮 纹,三周弦纹凸现其下。此器装 饰单纯,素地且无扉棱等立体装 饰,所反映的正是商代早期青铜 器质朴的面貌。
高93.1厘米,重201.5 公斤。口沿饰兽面纹, 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 字,字体工整,笔势圆 润,铭文前段14行有阳 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 时除去。现藏于上海博 物馆青铜器展馆
虢季子白盘
西周 高39.5厘米 口长137.2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
盘为古代盥器。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盘的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匜则象 一只瓢。贵族行礼仪时,往往用匜浇水洗手,用盘承之。铜盘最早见于商代。 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四壁各 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 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 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第一节 青铜器
• 青铜器可分为:一、日用器:①炊煮器,②食 器,③酒器,④盥洗器,⑤其他,这些又被叫 做礼器;二、乐器;三、兵器。礼器是统治阶 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分为:炊煮器、 食器、酒器、水器。其中,炊煮器有鼎、鬲等 品种。食器有簋、盂、豆等品种。酒器有觚、 觯、爵壶等品种。水器有盘、鉴等品种。乐器 有铃、鼓、钟等。车马器和杂器有辖、马衔、 炉等。
商代青铜器
(公元前16——前11世纪)
商代青铜器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商代前 期,是从新石器时代脱离出来形成自己风格的时 期;商代后期,这是整个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体现了“礼器”的性质, 蕴藏着深刻的宗教与政治意义。常见的种类主要 是食器和酒器,常用的纹饰有饕餮纹、夔纹、龙 纹等动物纹样以及几何纹样。商代青铜器造型以 庄威、典雅、厚重、古朴为主要特征。早期的纹 饰铸造比较浅,无底纹图案,后期就逐渐趋向繁 缛华丽,主要纹饰基本上是浅浮雕,并有繁华的 底纹。
散氏盘皿文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公元前8世纪—前221年)
• 战国时期青铜工艺处于巅峰向衰落的过渡 期。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形制由原来的庄 重威严向轻巧实用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 新器型,日常生活所用的铜器增多,制作 亦日渐精巧。青铜器铭文,除个别例外, 大多变短,像西周那样通过铸长篇铭文来 显示赫赫家史或宣扬礼制的青铜器基本上 不见了。
现 藏 于 华 盛 顿 的 赛 克 勒 美 术 馆
战长湖 国 38 南 中 76 长 期 沙 晚 于 段, 弹 宽 47 库 楚 墓
. cm cm
宴乐攻战纹壶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正处在由萌芽向成熟的过渡阶段。 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第一,中国画的基本特征至战国开始呈现,以线 造型,线条运用已比较成熟,设色虽未脱离平涂的初 起阶段,但渲染技法已开始使用。人物形象注意动态 表现,五官表现尚无力作细致描绘。 第二,春秋战国绘画受到社会实用功能制约,题 材和手法都要受到限制,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匠 师已熟练地掌握了写实和虚拟的手法,用于描绘不同 的对象。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 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 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 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四羊方尊器 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 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 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 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 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四角各塑一羊。 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 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 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 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 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 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 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 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 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 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 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 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 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散氏盘
西周晚期 高:20.6厘米 腹深:9.8厘米 口径:54.6厘米 底径:41.4厘米 重:21312克 铭文:19行 357字
散氏盘高圈足, 左右两耳,满器施饰,庄重华丽。铭文铸 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 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 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 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 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第三,构图和技巧处在幼稚阶段,匠师还 没有掌握透视法则,处理形象的前后关系。形 象角度只有正面和正侧面两种,没有半侧面形 象。 第四,由于绘画用途进一步扩大,特别是 在装点统治者的生活方面越来越显示它的作用, 引起政治家和哲学家的关注,绘画活动被用来 阐述政治观点和哲理。如韩非子关于“狗马难、 鬼魅易”的论述;又如,庄子描写宋国画史 “解衣盘礴,裸”,舐笔和墨作画时的心态, 也都是重要的绘画史料。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 春秋中期
龟鱼方盘 战国早期
江苏省武进县淹城内城河出土的双兽三轮盘 春秋晚期
第二节
雕塑艺术
青铜雕塑 首先是三星堆的新发现。成都三星堆村
发现的古代遗址,出土了大批玉器、金器、象牙 等珍贵文物距今大约5000年至3000年以前。 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头像。这 些面具或头像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质。眉毛宽大粗 长浓厚,眼睛略呈现为倒三角,鼻子是一个挺拔 的三角形。双耳较大,有装饰图案化的感觉。。 其另一个特征是巨大的突出的双眼造型,这种类 似螃蟹眼睛纵向突出在外的双眼造型十分独特。 三星堆青铜器的发现,对中国青铜器时代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将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的 “两河”古代社会文明,究竟是相互影响还是各 自平行发展。
四 羊 方 尊 (商)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青铜器
(公元前11—前8世纪)
•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器沿袭商代 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少减,不重装饰而 重记事,铭文逐渐增多。狰狞恐怖的饕餮纹, 神秘的龙夔纹逐渐变为自由、朴素单纯的环带 纹,窃曲纹、垂鳞纹、蛟龙纹等,加上长篇的 铭,形成了西周后期青铜器典雅、朴素、简练 的面貌。大克鼎和毛公鼎是这一时期出土的青 铜器的代表。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 青铜器皿,比如簠(fu)、匜(yi)、 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