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94ff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0.png)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一、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众多企业用经验或者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所以,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浮现,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货期,从而影响销售甚至导致丢单,那末工厂就谈不上创造利润,我们的工资那儿来?那末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兴衰,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二、如何控制好质量,要想控制好质量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1、产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重在事前教育,我们生产管理人员在子细审阅工艺制单,核对样衣的过程中,已对款式工艺熟记于心,在产前会过后针对工艺难点,也有了解决方法与措施,那末我们再组织小组产前会议,将我们所知的一切及时传达给我们基层员工,并结合各款具体的工艺要求及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要让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做的不合格有什么惩罚等,这就是事前教育。
2、产中纠正:员工有了目标后,有的会去努力达成,但也有的可能没弄明白或者意识稍差抑或者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按我们的要求去做,那末就要求我们的生产管理人员去指导去督促跟进,特殊是在每款生产的初期,我们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指导,实行首件产品确认制,及时纠正错误方法或者不良生产习惯,保证上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是合格的。
我们一道道跟进检查,辅导直到出成品。
如果我们真正跟到位,相信成品出来后极少存在返工的现象,不用每件再去反复检验了。
车位做得开心,我们也查的轻松。
3、产后总结:如果确实因技术因素或者因面、辅料原因导致返工现象,我们应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或者品控部门,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参考。
三、组长的职责:1、保障本组机器设备摆放整齐,机器及台面干净无油污:生产组是工厂最小的组织单位,作为该单位的主要的管理者,对于组上的一切事务都负有责任与义务,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是对第一现场最清晰了解的人。
关于缝纫车间管理制度
![关于缝纫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66b0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c.png)
关于缝纫车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缝纫车间的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1. 缝纫车间管理机构的组成缝纫车间管理机构由生产主管、质量检验员、技术员和织布工组成,各成员应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2. 缝纫车间管理机构的职责生产主管负责统一安排生产计划,监督生产进度,保障生产质量;质量检验员负责全程检验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技术员负责研究生产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织布工负责根据生产计划,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三、车间环境管理1. 车间卫生车间内必须保持整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员工个人卫生要求:穿工作服、戴口罩、戴手套、戴帽子。
2. 安全防护生产过程中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避免发生事故;车间内设有消防器材,员工必须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3. 物料管理对于车间内的物料必须进行分类管理,确保物料的安全和易于使用;必须对物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物料的质量。
四、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生产主管与技术员共同制定每日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生产目标等;生产计划应根据订单情况、车间产能以及员工工作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符合标准;生产主管应对每道工序进行跟踪,确定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3. 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对于不合格品必须及时处理,不能流入市场。
五、人员培训1. 培训内容员工培训内容包括产品知识、生产技术、安全防护等;培训内容应根据员工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 员工技能提升公司应定期举办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生产技术;员工可以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证书。
3. 员工激励公司应设立员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给予奖励或晋升机会。
六、制度执行1. 监督检查公司应定期进行对车间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制度的执行;对于违反制度的员工,应给予相应处罚。
缝制厂缝制车间管理制度
![缝制厂缝制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c4d4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缝制厂缝制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缝制厂所有缝制车间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缝制车间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车间环境与设施第四条车间应保持整洁、有序,合理规划布局,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第五条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照明、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六条设备、工具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存放,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第七条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八条生产计划应科学合理,确保生产进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员工应按照岗位要求,熟练操作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一条严格控制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二条定期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四条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不合格品不得流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五条员工应熟悉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对质量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五章安全生产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八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携带火种进入车间。
第二十条定期检查设备、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二十一条做好车间内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二十二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六章员工管理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员工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第二十四条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五条员工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十六条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员工应积极参与车间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八条本制度由缝制厂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缝制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缝制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4a04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3.png)
缝制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此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车间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车间。
第三条车间负责人应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管理车间,并负责本车间的生产、安全、质量等工作。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车间生产计划由车间负责人编制,确保生产进度按时完成。
第五条车间生产过程中,不得私自调整生产进度,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上级汇报。
第六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员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车间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过期或损坏的生产设备,必须保证设备完好,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九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生产场地整洁,防止火灾风险。
第十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确保员工安全疏散。
第十一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二条车间生产过程中,质量是生产的生命,必须确保生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四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产品必须重新生产。
第十五条车间生产过程中,负责任的车间负责人必须对产品质量负责,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五章员工管理第十六条车间员工必须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车间负责人的管理。
第十七条车间员工必须遵守工厂的各项管理要求,维护工作秩序。
第十八条车间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九条车间员工必须服从车间负责人的安排,确保生产进度。
第六章处罚措施第二十条对违反工厂规章制度的员工,根据情况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可以给予开除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三条车间负责人有权对本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但必须报总经理批准。
服装厂缝制车间质量管理要求
![服装厂缝制车间质量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701fc3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5.png)
服装厂缝制车间质量管理要求
1、跟单员对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负责,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思想,协助车间工艺员在下达生产任务时,要把质量也落实到小组和个人。
2、要抓好产品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大货生产,做到边检查,边整改,边生产。
3、坚持执行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出小组,车间,把好质量关。
4、每天开工前,必须将前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车间领导和工艺组长,把不合格产品控制在最小范围。
5、要安排好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均衡投入产出,提高产品质量。
6、督促车间生产人员,搞好车间卫生,做到产品无污渍,灰尘,确保产品清洁干净。
7、掌握好每天的生产量,做到心中有数。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6029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5.png)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一、质检环节管理
1. 订货信息确认。
验货人员需核对订单号、样品图样、辅料名称及数量等信息是否准确,避免误订误料造成质量问题。
2. 辅料入库检查。
主要检查辅料是否符合订单要求,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足额等。
主要重点检查布料是否达标。
3. 作业准备检查。
主要检查工装是否齐全,机器是否运行正常,工人操作能力是否熟练等。
4. 过程质量检查。
重点检查缝合质量、硬装配合作等环节,要求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成品预检。
主要检查成品是否达到图样要求,缝线是否齐整,硬装效果是否好等。
存留瑕疵产品进行改进。
6. 包装前检。
检查成品是否全然,包装是否规范,贴标是否清晰等。
7. 库存管理。
按订货信息分批存放成品,并对库内环境和货物进行保养管理。
二、质量目标管理
1. 与客户协商明确每月质量目标任务。
2. 统计分析历史数据,明确个人和车间质量目标考核标准。
3. 每月开会评价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措施提高目标完成率。
4. 对未达目标者开展培训和督导检查,促进行动不断提高。
三、质量合格率分析
1. 定期统计产量、废品率、退料率等质量数据。
2. 分产品线、产品型号等进行分类汇总。
3. 分析影响因素,比如工艺流程、辅料质量、作业熟练度等。
4. 提出问题和对策报告,接受上级复核指导。
以上就是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结。
通过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整体质量水平。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a4fea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e.png)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概述缝纫车间是生产服装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计划旨在确保缝纫车间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一、质量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使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 减少退货率,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操作失误。
二、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在缝纫车间,我们将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对每个工序进行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的编制,并确保员工理解并遵守。
2. 实施质量检验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包括原材料的检验、过程中的检验和最终产品的检验。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抽检,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要求等。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操作失误。
5. 设立质量奖励机制建立质量奖励机制,对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产品质量。
三、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查原材料的规格、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不合格的原材料将被退回供应商。
2. 过程中的检验对关键环节进行抽检,确保工序操作符合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问题扩大化。
3. 最终产品检验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尺寸、外观、质量等方面。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 问题反馈和纠正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进行追踪和分析。
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5.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da9c7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e.png)
5.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缝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所涉及的工序.人员及设备均较多,是
质量易发生问题的部门,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我们需求用流水线式加工。
这
样可以保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连续稳定。
质量控制人员应当在生产现场和
生产流水线末端监督质量。
主管人员应当经常在生产现场巡查。
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直到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以后,方可重新开始生产。
出现
问题要做好记录。
应当有机修工对机器进行维护。
所有机器都应定期检查维修。
建议供货商可以与机器制造公司建立维修服务协议。
机器操作者负责确保机器
正常运转。
如果出现大的机器故障,应当立即与机修工或主管取得联系。
出现
断针情况应当记录下来。
所有断针的部位应当记录在作业日志中。
(1)缝制前的需求
1)加工工艺的核查
主要检查实际生产加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规定的工艺设备及规定的
工艺方法进行。
2)在制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内容
在缝制过程中的检验也称中间检验,如果检验点设置得合理,不仅能大大
减少返修劳动量,同时能及早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
可参照以下几点:
对缝制过程中的在制品及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同时,应将检验的结果记录统计,并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使管理.技术人员对产生废次品的员工进行必要的指导,以控制残次品的增多。
缝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缝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7911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6.png)
缝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缝制车间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缝制车间的所有生产操作和管理活动。
3.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生产组织1.缝制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组织,确保生产能够按时完成。
2.生产班组长对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应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班组长应认真查看产品工艺流程,做好生产准备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4.生产过程中如遇问题需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不能擅自处理。
5.生产结束后,班组长应对生产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三、产品质量管理1.产品质量是缝制车间的生命线,所有员工都应重视产品质量问题。
2.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操作,不得擅自改变。
3.产品质量不良的,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4.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发货。
5.产品外观要整洁美观,符合相关标准。
四、员工安全管理1.员工安全是公司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员工安全工作。
2.员工进厂前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3.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必要防护用品。
4.员工不得擅自调换工种,不得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进行新的工作。
5.生产过程中如有危险情况发生,员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向班组长报告。
六、环境卫生管理1.车间内部环境要保持整洁、无尘、无异味。
2.车间内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转。
3.废弃物要分类清理,禁止乱丢乱倒。
4.车间内要安装消防设施,确保员工安全。
5.餐厅、卫生间等公共设施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消毒。
七、违规处理1.违反管理制度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者有可能被开除。
2.公司将建立违规处理记录,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3.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公司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288e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1.png)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缝纫工序的生产企业,包括服装制造、家居纺织品等相关行业。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程序、文件控制、记录和文件等内容。
第四条本制度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并组织实施,经企业领导审定后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全面执行。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培训计划,确保全体员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目标第六条企业的缝纫工序质量管理目标是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水平,降低缝纫工序的不合格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七条企业应当通过实施本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缝纫工序的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全面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水平。
第八条企业应当通过本制度的执行,加强对缝纫工序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缝纫工序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第三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责任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条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缝纫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第十一条质检部门负责对缝纫工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验,发现并纠正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第十二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缝纫工序的配件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生产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企业领导应当对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定期组织评审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改善。
第四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程序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当按照产品要求制定缝纫工序的工艺流程图,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当对缝纫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缝制车间生产流程及管理
![缝制车间生产流程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455c1716fc700abb68fc91.png)
缝制车间生产流程及管理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至员工。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⒈车间主管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相关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⒍车间主管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相关人员将质量问题解决
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车间主管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7461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b.png)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一、质量目标
1.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达到零次次品率的目标。
1.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质量管理责任
2.1 生产主管负责监督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符合要求。
2.2 质检员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对不合格品及时报告处理。
三、生产过程管理
3.1 员工应按规定工艺流程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3.2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3.3 检验人员应认真核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四、设备管理
4.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
养工作。
4.2 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处理,严禁私自修理。
五、物料管理
5.1 采购原材料应按照合格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进行核对。
5.2 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5.3 废料应按规定分类处理,不得私自乱堆乱放。
六、质量改进
6.1 定期进行生产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贯彻执行。
6.2 重视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保证能力。
七、奖惩制度
7.1 对质量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鼓励其积极投入工作。
7.2 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
以上为我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a47c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6.png)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在缝纫车间中,质量控制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可以帮助车间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制定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计划的基础。
在制定质量标准时,需要考虑产品的设计要求、客户的需求、相关法规标准等因素。
只有明确了质量标准,才能够对产品进行有效地检验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验。
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对每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要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定期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者,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生产过程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可以采用工艺流程控制的方法,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对生产过程进行追溯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和测试。
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可以采用抽样检验和全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同时,要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机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及时追溯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建立质量反馩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可以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缝纫车间质量控制计划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缝纫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缝纫生产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65be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缝纫生产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缝纫生产车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质检部门、物料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旨在规范缝纫生产车间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1. 生产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时间、生产数量、原材料需求等。
第五条生产流程:1. 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 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六条质量管理:1. 质检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质检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物料管理:1.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发放等工作。
2. 原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材料质量。
3. 物料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原材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八条安全生产:1. 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
2. 员工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第九条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条员工招聘:1. 招聘缝纫生产车间员工时,应注重员工的技能和经验。
2.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第十一条员工培训: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
2. 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员工考核:1. 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2.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08030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5.png)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规定了缝纫工序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验标准等内容。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第四条缝纫工序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如下:1. 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缝纫工序质量管理的全面工作,对缝纫工序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 生产车间:负责缝纫工序的生产活动,保证产品质量。
3. 检验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第五条各岗位职责:1. 质量管理部:(1)制定和完善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2)对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
(3)对检验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4)处理质量事故,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生产车间:(1)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
(2)保证生产设备、工具的正常运行。
(3)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检验部门:(1)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检验。
(3)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
(4)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三章质量控制措施第六条原材料检验:1. 检验部门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
第七条半成品检验:1. 检验部门对生产车间的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半成品符合工艺要求。
2. 对不合格的半成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
第八条成品检验:1. 检验部门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成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对不合格的成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
第四章质量检验标准第九条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1. 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原材料的批次抽检合格率应达到98%以上。
第十条半成品质量检验标准:1. 半成品应符合工艺要求。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c7612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6.png)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11.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
2.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须穿戴整洁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
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要提前开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后关闭,经洗手消毒。
即先用肥皂洗手,再经消毒水浸泡3-5分钟方可进行操作。
4.包装、生产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不准长发外露,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5.生产人员严禁携带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进入生产岗位。
禁止在生产区域内吸烟、吃零食不厌精、随地吐痰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6.生产人员要临时外出或上厕所等,必须脱去工作衣帽,待再次进入车间内需要重复上述卫生消毒程序才能上岗。
7.生产人员班后对车间内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案板必须每日进行消毒、清洗。
工作完毕后,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场地。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2一、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二、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三、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四、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五、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六、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七、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八、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九、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十、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缝纫车间质量管理制度31、厂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厂长任组长,对全公司安全生产负责。
2、安全生产教育要定期对全公司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基本教育,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9c6a9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a.png)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引言概述:缝纫质量控制是制衣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缝纫质量控制的五个部份,包括准备工作、裁剪检查、缝纫检查、整烫检查和最终检查。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定单要求:在开始生产之前,生产人员应子细阅读定单要求,包括尺寸、款式、面料和配件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对定单的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1.2 准备设备和材料:确保缝纫机、剪刀、针线、缝纫线等设备和材料都处于良好状态,并且满足产品制作的要求。
必要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换材料。
1.3 培训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对老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二、裁剪检查:2.1 确认尺寸准确性:在裁剪面料之前,裁剪师傅应子细核对尺寸,并与定单要求进行比对。
确保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准确无误。
2.2 检查面料质量:检查面料是否存在瑕疵、污渍或者损坏。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面料,以确保产品质量。
2.3 标记和分类:在裁剪完成后,将每一个部件进行标记,并按照款式和尺寸进行分类和整理。
确保后续缝纫工序的顺利进行。
三、缝纫检查:3.1 检查缝纫线的坚固性:缝纫工人应使用适当的线迹和针迹,确保线迹坚固,不易断裂。
检查每一个缝纫部位的线迹是否均匀、平整。
3.2 检查尺寸和对称性:在缝纫过程中,缝纫工人应根据定单要求,确保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和对称性准确无误。
使用尺子和量角器进行测量和校对。
3.3 检查配件的固定性:检查产品的配件,如钮扣、拉链等是否坚固固定。
确保配件的使用符合标准,并且不易脱落或者损坏。
四、整烫检查:4.1 确保熨烫质量:在整烫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熨烫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烫坏面料或者配件。
4.2 清洁和整理产品:在整烫完成后,对产品进行清洁和整理。
清除面料上的污渍和灰尘,确保产品的外观整洁。
服装厂缝制车间管理制度
![服装厂缝制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f23e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5.png)
一、总则为加强服装厂缝制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服装厂所有缝制车间,包括生产车间、辅助车间、检验车间等。
三、组织架构1. 设立缝制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全面管理工作。
2. 设立生产组长,负责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协调。
3. 设立质量检验员,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
4. 设立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四、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根据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2. 生产流程: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记录:生产过程中,做好生产记录,包括生产数量、质量、设备使用情况等。
4. 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进度,合理调配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
5. 生产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五、质量管理1. 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 检验流程: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检验记录:做好检验记录,包括检验结果、处理措施等。
4. 质量改进: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六、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损坏。
3. 设备更新:根据生产需求,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4. 设备记录:做好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便于设备管理。
七、安全管理1. 安全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事故处理: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4. 安全记录:做好安全事故记录,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八、员工管理1. 员工招聘:严格按照招聘流程,选拔优秀员工。
2. 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df48b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b.png)
缝纫质量控制步骤缝纫质量控制是在创造过程中确保缝纫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步骤,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缝纫质量控制步骤:1. 设定质量标准:制定适合于缝纫产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尺寸、外观、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清晰了解这些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2. 原材料检查: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检查包括材料的外观、颜色、纹理、强度等方面。
3. 设备检查:检查缝纫机和其他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缝纫效果。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4. 样品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抽样检查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5. 工艺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标准要求。
对关键步骤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6. 检测缝线强度:缝线是缝纫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
通过检测缝线的强度,可以确保其能够承受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负荷。
7. 检查缝纫路线:检查缝纫路线是否整齐、平直,是否有松弛或者扭曲等问题。
确保缝纫路线的质量和美观。
8. 检查缝纫线密度:检查缝纫线的密度是否均匀,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缝纫线密度的不均匀可能导致产品的外观不美观,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9. 检查缝纫线颜色:检查缝纫线的颜色是否与产品的颜色匹配,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
确保产品的外观和颜色一致。
10. 最终检验:在产品创造完成后,进行最终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查产品的尺寸、外观、强度等方面,确保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11. 记录和追溯:对每一个生产批次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来源、使用的工艺参数、检验结果等。
确保可以追溯产品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12. 持续改进:根据缝纫质量控制的结果和反馈,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步骤和工艺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一、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众多企业用经验或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所以,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货期,从而影响销售甚至导致丢单,那么工厂就谈不上创造利润,我们的工资那儿来?那么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兴衰,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二、如何控制好质量,要想控制好质量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1、产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重在事前教育,我们生产管理人员在仔细审阅工艺制单,核对样衣的过程中,已对款式工艺熟记于心,在产前会过后针对工艺难点,也有了解决方法与措施,那么我们再组织小组产前会议,将我们所知的一切及时传达给我们基层员工,并结合各款具体的工艺要求及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要让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做的不合格有什么惩罚等,这就是事前教育。
2、产中纠正:员工有了目标后,有的会去努力达成,但也有的可能没弄明白或意识稍差抑或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按我
们的要求去做,那么就要求我们的生产管理人员去指导去督促跟进,特别是在每款生产的初期,我们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指导,实行首件产品确认制,及时纠正错误方法或不良生产习惯,保证上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是合格的。
我们一道道跟进检查,辅导直到出成品。
如果我们真正跟到位,相信成品出来后极少存在返工的现象,不用每件再去反复检验了。
车位做得开心,我们也查的轻松。
3、产后总结:如果确实因技术因素或因面、辅料原因导致返工现象,我们应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或品控部门,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参考。
三、组长的职责:
1、保障本组机器设备摆放整齐,机器及台面干净无油污:生产组是工厂最小的组织单位,作为该单位的主要的管理者,对于组上的一切事务都负有责任与义务,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是对第一现场最清楚了解的人。
2、保障生产流程顺畅:这点至关重要,我们处理好生产流程设计,科学分配工序。
组长必须对本组每一位员工都要了解熟悉,就像熟悉自己家庭成员一样,我们不仅要知道员工的技术能力,还要了解员工的脾气性格及优缺点。
这样我们在做工序分配时才能有依据,才有可能记分发掘员工的能力。
公司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俗话说:人无完人!但我们往往习惯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忘记其
本身的优点!这很不利于我们的工作,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并充分挖掘发挥员工的优点,其本身的缺点就很容易被淡化,最终可能消失!况且优缺点本身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在我们看来是缺点,但如果用好了就会变成优点。
比方说:脾气急操一般来说是缺点,但脾气急操的人往往性子直做事快,我们安排他来瓶颈工序,就更容易更快解决流程不畅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在做工作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我们生产进度与质量的一切因素。
3、产量质量记录清楚:在生产中我们对产量的记录往往比较清楚,但对质量的记录就不是那么地意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质量记录的重要性,质量记录是巡检及员工质量考核的依据,也是我们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改进的依据,有了详细的质量记录,我们经过统计分析,能很快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能依些制定改进与预防措施。
同时这此记录还可作为以后类似问题的参考与借鉴。
4、员工工作的辅导与监督:组长作为工厂基层干部,对生产现场最为了解,组长必须清楚每一位组员的技术情况;并因材施教。
所以一个组长的生产技能及管理技能,直接影响车位甚至决定车位的技术素质,相应的一个生产小组组员成长的的快与慢也直接反映了组长能力的高低。
另外,大部分质量问题的产生不是因技术因素而是意识问题,因此组长在进行技术辅导的同时,还不要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培养。
好的现象大力提倡(开例会时多表扬),不良行为即时制止
并纠正。
5、车间管理与质检员工作配合:质检员有权对车间不合理现象进行指正。
对于质检员的批评或建议,组长必须接受如果认为质检员的批评或建议不正确,可以向品控部或车间主管反映,但不得当面顶撞或谩骂!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质检员是协助我们进行品质管理工作的;要向真正提高产品质量,关键还在于提高我们自己及我们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我们的品质管理技术!同时还要一是到,产品一质量并不是矛盾的,如果在生产的最初阶段就进行严格的控制,质量的改善(返工率的降低)能有效促进产量提高。
四、巡检的职责、巡检的职责就是确保流向后道的半成品或成品必须是合格的!剩下的就是工作方法问题。
巡检的工作不仅仅是查半成品或成品,还应该向前伸延。
即从车位做第一道工序开始就开始检查。
那么巡检在做首捆货时就开始跟进,第一道工序查过后没问题,交第二道工序进行生产从此类推:一直跟下去,直到出成品,我相信,出来的成不再需要反复查,也不会存在什么质量问题,车位做的开心,我们查货也轻松!如果反过来,寻件做在查货台前,不主动跟进车位,肯定会有一大堆问题等着我们,我们会是越查问题越多,那么积在手上的货也越多,最终是一大堆返工衣服退给车位,员工怨声载道,我们也是吃力不讨好!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有些基层管理人员巡检在刚开货时不管,等车工率辛辛苦苦做了一大堆半成品或成品是才说,这儿不行,那里要返工及吵架的现象。
因此在大货生产的最初期,我们要多花一些精力,工作主动一点积极一点,就会越做越顺。
五、车位的职责:缝纫车间的生产是多工序流水作业,工序半成品质量也是整个产品质量的中心,完成整个指标是完成整个流水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缝纫车间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如下生产者责任制:
⒈在生产投产前必须熟悉规格要求,质量标准,工艺操作要求,上技术课(开产前会)要仔细听,用心记,要熟悉本工序各项要求,也要熟悉上下工序的要求,不懂要问,在没有弄懂各项要求前不准投产。
第一件产品必须交给管理人员(巡检)鉴定后,才可批量投产,未经检定的不准投产。
⒉严格工艺操作要求,按规格,按工艺操作要求而发生的质量差错事故负责任。
⒊坚持质量检验标准,严格按标准要求生产,对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行严格的自查自检,对下道工序负责,对上道工序的质量也应严格把关,如上道工序的遗留问题。
本工序没有把关而发生质量事故,有本工序负责,第二承担返修损失的经济责任。
⒋质量问题及时返工,对返修产品做到随修返,现时返工,不及时返修或拒绝返修的按纪律处分。
⒌严格按版号生产,按编号生产,半成品在捆牢防止散脱而发生差错,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负责,造成混版,混号的差错由当事人负责。
⒍严格执行换片制度,对所发生的一切换片,均有直接指定人员调换剪配,一次换好,进行记录,一般有组别,姓名、类别、原因、色号、换片部件等,换片原因应详细记载以便落实责任,如因本工序责任所发生的换片时间不得隐瞒过以流入后道工序,由此而造成质量事故给
予严格处理。
⒎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树立先集体,后个人的正确思想,服从分配,不挑捡公种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大组指标的完成,服从组织的调度。
六、生产质量控制意识的转变:
1、责任到位,要求每一道工序员工能自查自检。
2、组长巡检必须摆脱依赖思想,完成负担起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责任与义务。
3、巡检要求进行每一个生产环节,每道工序的监控,不准将主要精力全放在检查成品上。
4、质量工作做好了,产量随之也提高了,工人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
200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