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国学智慧选择题(60分)1、“先让国家强大,再让人们吃饱,最后给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3.00分)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因是什么?(3.00分)A.有所恨B.有所得C.有所待D.有所为3、因明学是下列哪一家的学说:()(3.00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墨家4、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3.00分)A.侠客和工匠B.侠客和庶人C.工匠和商人D.商人和侠客5、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具备哪三方面的素养?(3.00分)A.知识,能力,修养B.知识,能力,权谋C.权谋,知识,修养D.权谋,知识,人生观6、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3.00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7、按照五行与人体的关系,金对应于人体的哪个部位:()(3.00分)A.肝C.脾D.肺正确答案:B、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周易》中宇宙万物的基本层面:()(3.00分)A.天B.情C.地D.人9、“亲民”与那两个字是通假字?(3.00分)A.爱民B.悦民C.新民D.乐民10、《四书》中的第一篇是下面哪一部著作:()(3.00分)A.《孟子》B.《论语》C.《大学》正确答案:C、11、在一卦的六爻中阴阳相连叫做:()(3.00分)A.和B.比D.兴正确答案:B、12、决定人们头发黑白,耳朵听觉好坏的是哪一个器官?(3.00分)A.肾B.肝C.胃D.脾13、阴阳两种物质最初来自于:()(3.00分)A.有和无B.四象C.八卦D.以上说法都不对14、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3.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15、“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是下面哪一位哲学家的观点:()(3.00分)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3.00分)A.《论语》B.《诗经》C.《道德经》D.《中庸》17、周文王是被囚禁哪里演绎《周易》的?(3.00分)C.羑里D.咸阳18、《明鬼篇》是谁的著作?(3.00分)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19、我国古代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养生的,那佛教是做什么的?(3.00分)A.养神B.养心C.养气D.养元20、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3.00分)A.刑法严峻B.刑法不公C.刑法细密1、“从民本到民主”是孔子重要的学说,一直影响至今。

国学智慧课堂测验答案

国学智慧课堂测验答案

1.1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春秋》是根据(a)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我的答案: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周朝)我的答案:D3.孔子用(b)区分君子与小人。

A、财富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我的答案:B4.《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 我的答案:?5.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x) 我的答案:×1.2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x)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x) 小人24次3.在儒家典籍里(c)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 人与天B 天与地C 人与人D 人与神)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4.孔子最提倡以(dA 格局B 财产C 阶层D 道德5.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d)。

A 《左传》B 《国语》C 《楚辞》D 《论语》6.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 1.3 君子的内涵待做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x)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 修己B 务本C 乐他D 自弃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c)A 要修己B 要利他C 要吃亏D 要乐他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c)的解释。

A 忠B 仁C 孝D 义1.4 君子之道待做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b)的描述。

A 孝B 仁C 忠D 义2.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x)4.“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c)A 老子B 孟子C 孔子D 荀子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d) A 人要有敬畏之心B 做事要认真C 做事要有边界D 做事不用认真1/13页2.1 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待做1.《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国学智慧题库及答案.doc

国学智慧题库及答案.doc

1、道家学说里的"道”就是手段,道路,它是对一个人的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2.00分)2、“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是孔子所提出的。

(2.00分)3、古代的“大夫”就是指的官位,并不是爵位。

(2.00分)4、“明诚”讲的是教的过程,“诚明”讲的是修养的过程。

(2.00分)5、道家认为治理大单位最忌讳乱动。

(2.00分)6、歌本与诗本在古代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记录歌词的。

(2.00分)7、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神。

(2.00分)8、人生其实是一直得到的一个过程,因此人生应该用加法来生活。

(2.00分)9、孔子及诸子所提出的的各种学说并非是他们个人成就,而是他们对中华历史经验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总结归纳。

(2.00分)10、王莽照搬《周礼》来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分)11> “德”不是儒家和道家普遍提到的一个哲学观念。

(2.00分)12、四书的确立在五经之前。

(2.00分)13、商朝是东夷部落。

(2.00分)14、易学界普遍认为,《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

(2.00 分)15、根据《周易》概括我们读《周易》的时候要先从《易经》读起,然后再读《易传》。

(2.00 分)16、“别异”指的是区分等级、区分秩序的。

(2.00分)17、礼是处理尊卑关系的,法是处理敌我关系的。

(2.00分)古文尚书早在西汉时候就被立为学官。

(2.00分)19、“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2.00分)20、家人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2.00分)1. T对于道,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将道简单的理解为手段是不对的。

在道法术器中,手段对应的是术而不是道。

而道路,如果是指具体事物的话,对应的是器,也不是道。

道主要是指道路的方向而不是道路本身。

法指的是道路上的准则,也不是道路本身。

南开24年秋季《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二

南开24年秋季《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1.儒家经典著作中保存相对完整,在先秦时期流传相对较广的是哪一部?选项A:《诗经》选项B:《周易》选项C:《春秋》选项D:《论语》参考答案:B2.读《左传》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读史,更重要的是什么?选项A: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规律选项B:解读历代君王的政治思想选项C:从中获得借鉴选项D:从中找到封建社会的根本参考答案:C3.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选项A:改变命运选项B:做官选项C:改变气质选项D:赚钱参考答案:C4.我们每个人在对待不同人给你的道德熏陶时候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立场是什么?选项A:宠辱不惊的立场选项B:舍我其谁的立场选项C:天道的立场选项D:人之为人的立场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选项E:时空关心选项F:中听,契合事理选项G:人的内心参考答案:D5.《周易》只有哪两个卦是讲天地的?选项A:震卦和离卦选项B:乾卦和坤卦选项C:坤卦和困卦选项D:离卦和兑卦参考答案:B6.《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选项A:《诗经》里的话选项B:国家的政策选项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选项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参考答案:C7.《诗经》中的类比法中常用什么来比喻君子?选项A:鹦鹉选项B:梅花选项C:香草选项D:松柏参考答案:C8.礼本身起源于哪里?选项A:道德选项B:道选项C:政治学选项D:祭祀参考答案:D9.中国古代继承大禹勤俭学说的是哪一派别?。

国学智慧所有相关答案

国学智慧所有相关答案

国学智慧一.选择题1.“尚贤”思想的提出本来就带有人人平等的意味,它是用来打破什么的?(A)A.贵族专制B. 皇权专制C. 奴隶主专制D.暴政统治2.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C)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贵族共和D.君主立宪3.孔子出生于哪一年?(B)A.公元前342年B.公元前551年C.公元前782年D.公元前598年4.不属于曹胜高老师的作品是?(C )A.《国学通论》B.《从汉风到唐音》C.《唐朝简史》D.《汉赋与汉代文明》5.孔子去世于哪一年?(D )A.公元前342年B.公元前551年C.公元前782年D.公元前479年6.孟子将“民本”的思想发展到了什么?(D )A.民心B.民生C.民权D.民主7.一个国家哪个阶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B )A.资产阶级B.中产阶级C.无产阶级D.共产阶级8.古时对天的看法都有哪些?(B )A.自然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B.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C.自然之天,主宰之天,文化之天D.主宰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9.按照儒家文化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什么?(C )A.要有智慧B.要有精神C.要有善念D.要有内涵10.不属于周朝的文献是?(C )A.《诗经》B.《尚书》C.《大学》D.《周易》11.《春秋》是根据哪国历史改编的?(B )A.齐国B.鲁国C.秦国D.赵国12.谁第一次用道德来区分君子与小人?(A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13.对于人类来讲,合乎正道实际上是合乎了什么?(B )A.文化发展规律B.人类发展的规律C.哲学发展规律D.道德发展规律14.首先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时代的是?(C )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15.谁把教育从上层阶级特有扩展到平民百姓之中?(C )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16.《中庸》讲的道是什么?(A )A.儒家之道B.道家之道C.法家之道D.墨家之道17.孔子区分人的一个基本的着眼点是?(D )A.君臣B.父子C.礼义廉耻D.君子小人18.先让国家富强,再让老百姓富裕,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D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9.《论语》有多少篇组成?(B )A.三十B.二十C.十五D.二十五20.《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过多少次?(D )A.45B.209C.90D.10721.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什么?(D )A.智慧B.哲学C.道德D.心性22.我们大部分的人没有能够成为能治国的人,原因是什么?(C )A.不知道怎么去做B.不知道努力的方向C.我们不去做,不愿意改变自己D.没有目标23.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包括?(C )A.格局的大小B.气相的有无C.地位的高低D.胸怀的宽狭24.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A )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B.时空关心C.中听,契合事理D.人的内心25.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C)A.庶民B.圣人C.士D.王26.中国礼制里延续比较久远而且保持最完整的是哪种礼?(B )A.婚礼B.丧礼C.君臣之礼D.朋友之礼27.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是什么?(C )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28.《明鬼篇》是谁的著作?(D )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29.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C )A.《大学》B.《论语》C.《春秋》D.《尚书》30.《春秋》这本书的名字来源是?(A )A.在古代春天与秋天是朝聘的重要季节B.春秋是古代农业耕种与收获的重要季节C.周朝皇帝格外偏好这两个季节D.古代战争多发生于春天与秋天31.礼的“禁乱”的作用再往前走一步,礼就变成了什么?(B )A.乐B.法C.德D.道32.礼的空间感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D )A.乐B.主持人C.所处时间段D.规矩和制度33.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B )A.1B.2C.3D.434.“吾见百家春秋”是谁的话?(B )A.孔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35.礼的第四个作用是什么?(A )A.禁乱B.形成哲学观C.形成价值观D.刑罚36.《汉记》的作者是?(C )A.鬼谷子B.孔子C.旬悦D.司马迁37.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D )A.做官B.做学问C.普及文化D.修身养性38.什么是礼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调整?(A )A.礼度B.礼仪C.礼义D.礼制39.吾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亡也。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正确答案: A 、9、道教中讲风水的学问是:() (2.00分)∙A.卜∙B.命∙C.相∙D.山10、“五服之制”产生于下列哪个国家:() (2.00分)∙A.中国∙B.希腊∙C.德国∙D.印度11、老子万物的起点是:() (2.00分)∙A.天∙B.地∙C.道∙D.仁12、庄子的心性逍遥的前提是:() (2.00分)∙A.心斋∙B.仁爱∙C.修齐∙D.治国正确答案: A 、13、“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下面哪一部作品:() (2.00分)∙A.《道德经》∙B.《孟子》∙C.《墨子》∙D.《论语》14、墨家的大同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道家∙B.儒家∙C.释家∙D.阴阳家正确答案: B 、1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与墨子的哪种思想相通:() (2.00分)∙A.兼相爱∙B.交相利∙C.非攻∙D.非儒正确答案: B 、16、《春秋》是根据哪一国的历史改编的? (2.00分)∙A.齐国∙B.楚国∙C.鲁国∙D.赵国17、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 (2.00分)∙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18、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2.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正确答案: A 、19、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的智慧? (2.00分)∙A.史官∙B.宗教∙C.儒家∙D.道家20、郑玄分析《春秋》三传中善于“礼”的是哪一个? (2.00分)∙A.《谷梁传》∙B.《邹氏传》∙C.《左传》∙D.《公羊传》正确答案: C 、21、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2.00分)∙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正确答案: B 、22、荀子讲的“礼”是用来出来什么关系的? (2.00分)∙A.社会关系∙B.尊卑关系∙C.亲情关系∙D.政治关系23、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2.00分)∙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贵族共和∙D.君主立宪24、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什么? (2.00分)∙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正确答案: C 、25、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2.00分)∙A.做官∙B.做学问∙C.普及文化∙D.修身养性2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2.00分)∙A.庶民∙B.王室∙C.士大夫∙D.商人27、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2.00分)∙A.道家无为而治∙B.法家君权一统∙C.儒家仁爱∙D.墨家兼爱正确答案: B 、28、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29、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2.00分)∙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30、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00分)∙A.《法经》∙B.《说难》∙C.《孤愤》∙D.《过秦论》判断题(40分)1、《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小人”出现了20次。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以下哪部经典?A. 《尚书》B. 《孟子》C. 《春秋》D. 《诗经》答案:B2. 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B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大学》答案:C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哪种传统美德?A. 谦逊B. 坚韧C. 宽容D. 智慧答案:B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强调了哪种学习态度?A. 独立思考B. 终身学习C. 合作学习D. 尊师重道答案:B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的主张?A. 墨子B. 韩非子C. 孔子D. 庄子答案:C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礼记》B. 《道德经》C. 《论语》D. 《孟子》答案:A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有计划B. 遵守规则是成功的关键C. 创新比规则更重要D. 个人能力比团队协作更重要答案:B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A. 过于苛求完美会导致孤立B. 人应该追求完美C. 人应该避免过于聪明D. 人应该避免过于严格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B. 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________的民本思想。

答案:孟子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1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__理念。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简述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时发挥的重大作用。

2、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内涵。

3、如何从各方面修炼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1【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孔子把商朝【周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A 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 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 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2【单选题】《春秋》是根据(A鲁国)历史改编的。

A 鲁国B 燕国C 赵国D 魏国3【判断题】《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对)4【单选题】孔子用(B 道德)区分君子与小人.A 财富B 道德C 血统D 官职大小《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判断题】《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24】次。

(错)2【判断题】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对)3【单选题】在儒家典籍里(C 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 人与天B 天与地C 人与人D 人与神4【单选题】孔子最提倡以(A 格局)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A 格局B 财产C 阶层D 道德5【单选题】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D《论语》)。

A 《左传》B 《国语》C 《楚辞》D 《论语》6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成为孔子区分人的一个基本尺度(对)君子的内涵【单选题】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自弃)。

A 修己B 务本C 乐他D 自弃2【单选题】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 要修己B 要利他C 要吃亏D 要乐他3【单选题】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C 孝)的解释。

A 忠B 仁C 孝D 义4【判断题】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对)君子之道1【单选题】“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D 做事不用认真)A 人要有敬畏之心B 做事要认真C 做事要有边界D 做事不用认真2【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 B 仁)的描述.A 孝B 仁C 忠D 义3【判断题】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A •古文尚书B •今文尚书 C.秦文尚书 D •汉文尚书2、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2.00 分)A .商鞅B .慎到C.韩非子 D .李斯3、《道德经》的作者是?(2.00分)A •孔子B •老子C.孟子D •墨子4、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2.00 分)A .子贡B .彦回C.子夏D .张仪5、化性说是哪家的观点?(2.00 分)A .儒家B .墨家C.道家 D .法家6、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2.00分)A .《周易》B .《诗经》 C.《尚书》 D .《礼义》7、在周易中,乾卦与坤卦代表着?(2.00 分)A .天地B .男女C .刚柔D .吉凶8 、《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2.00 分)A .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 .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C.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D .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9、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 (2.00 分)A .庶民B .圣人 C. 士 D .王10、修养在小时候的是?(2.00分)A .家教B .习惯C.教养D .智慧11、《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2.00 分)A .《诗经》里的话B .国家的政策 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 D .是自己学识的升华A •智慧B •勇气C.文化D •德行13 、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2.00 分)A .《大学》B .《周易》 C.《诗经》 D .《尚书》14 、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2.00 分)A .质变B .量变C.突变D .易变15 、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2.00 分)A .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 B.时空关心 C.中听,契合事理 D .人的内心16、真正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到了初秋时期是哪一个国家?(2.00 分)A .齐国B .鲁国C .秦国D .晋国 17 、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2.00 分)A .甘谷县B .蓝田县C.嘉裕县D .雁门县18、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2.00 分)A .人往高处走B .逆水行舟 C.随波逐流 D .人往低处走19、孟子关于“性善论”的理解是什么?(2.00 分)A .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 .精神属性D .客观肉体20、春秋战国时期讲“法”的是哪位大家?(2.00 分)A .孟子B .韩非子 C.孔子D .荀子21、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2.00 分)A .政府的政策B .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 .礼制的发展22、《经学理窟》的作者是?(2.00 分)A .朱熹B .程颐C.商鞅D .张载23 、“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2.00 分)A .庶民B .大夫C.国君D .孺子24 、君子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00 分)A .信B .义C.仁D .智25 、四书中,侧重于修身养性的是?(2.00 分)A .《论语》B .《大学》 C.《中庸》 D .《孟子》26 、《仪礼》这本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历史文献,从而削弱了其使用意义?(2.00 分)A .秦朝B .汉朝C.魏晋 D .宋朝27、汉代尊君权的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2.00分)A .《左传》B .《公羊传》 C.《谷梁传》 D .《夹氏传》28 、《周易》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0 分)A .伏羲B .西周C .尧舜D .东周29、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2.00 分)A .顺应法律B .顺应哲学 C.顺应传统 D .顺应自然 30、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理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2.00 分)A .《庄子》B .《道德经》 C.《韩非子》 D .《墨子》判断题(40 分)1、“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docx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docx

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B、时空关心C、中听,契合事理D、人的内心我的答案:A2一个国家哪个阶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A、资产阶级B、中产阶级C、无产阶级D、共产阶级我的答案:B3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A、《大学》B、《周易》C、《诗经》D、《尚书》我的答案:B4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我的答案:A5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财富B、地位C、声望D、道德我的答案:D6“今文尚书”是用那种字体传播下来的?A、楷书B、小篆C、隶书D、草书我的答案:C7哪本书详细记载了儒生在战国时的遭遇?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我的答案:D8孔子最提倡用哪种方法来区分君子和小人?A、地位和财产B、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侠C、道德D、三个都是我的答案:B9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的人家不包括?A、欧阳高B、夏侯渊夏侯胜D、夏侯建我的答案:B10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什么?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我的答案:C11我们学习《周易》的目的是什么?A、学会占卜B、避免灾祸C、提高自己的视野,品味,扩大自己的格局D、通晓鬼神我的答案:C12汉代尊君权的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A、《左传》B、《公羊传》C、《谷梁传》D、《夹氏传》我的答案:B13“读书的目的是改变气质”这句话出自?A、《中庸》B、《论语》C、《经学理窟》D、《周易》我的答案:C14不属于曹胜高老师的作品的是?A、《国学通论》B、《从汉风到唐音》C、《唐朝简史》D、《汉赋与汉代文明》我的答案:C15法家的用人之术都有哪些?A、顺上,实能,专任,易制B、顺下,实能,专任,易制C、实能,专任,顺下,慎独D、专任,顺下,慎独,实能我的答案:A16《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A、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C、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D、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我的答案:C17因性说是哪家的观点?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我的答案:D18最晚列入到儒家经典当中的是哪一部作品?A、《大学》《孟子》C、《周易》D、《诗经》我的答案:B19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我的答案:B20孔子去世于哪一年?A、公元前342年B、公元前551年C、公元前782年D、公元前479年我的答案:D21《谷梁传》和《公羊传》分别是哪一国家的学说?A、鲁学,秦学B、秦学,齐学C、齐学,鲁学D、鲁学,齐学我的答案:D22儒家所讲的“道”不包括?A、义B、孝C、仁礼我的答案:B2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什么词性?A、形容词B、名词C、动词D、助词我的答案:C24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现出来的做事的人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A、烈士,先驱B、称王C、控制天下D、被人唾弃我的答案:A25《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A、赋B、比C、比兴一样少D、兴我的答案:D26决定并影响中国地质建构的基础性的学术是什么?A、法家学说B、儒家学说C、道家学说D、墨家学说我的答案:A27礼的空间感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乐B、主持人C、所处时间段D、规矩和制度我的答案:D28五经中成书比较早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是?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我的答案:A29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我的答案:C30《春秋》一书中总共记载了多少位国君的历史?A、10.0B、11.0C、12.0D、13.0我的答案:C31在道家思想中,“道”指的是?A、天道B、正道本道D、法道我的答案:A32礼本身起源于哪里?A、道德B、道C、政治学D、祭祀我的答案:D33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A、刑法严峻B、刑法不公C、刑法细密D、刑法无道我的答案:C34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A、经学B、子学C、佛学D、心理学我的答案:A35《春秋》这本书的名字来源是?A、在古代春天与秋天是朝聘的重要季节B、春秋是古代农业耕种与收获的重要季节C、周朝皇帝格外偏好者两个季节D、古代战争多发生于春天与秋天我的答案:A36羲和之官在古代是掌管什么的?A、教化B、天文C、礼仪D、历史我的答案:B37《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A、兼爱B、非攻C、非乐D、尚贤我的答案:C38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我的答案:B39化性说是哪家的观点?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我的答案:A40一个人能够交到多少朋友,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认可主要取决于什么?A、人本身B、家庭背景C、财富多少D、知识多少我的答案:A41使社会安定,但是扭曲了人的自由自在的天性的是什么?A、幻想B、仁爱C、慈悲D、理和法我的答案:D42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的智慧?A、史官B、宗教C、儒家D、道家我的答案:A43关于歌本与诗本的区别,正确的是?A、是否有曲调B、是否有节奏C、是否有重复句子D、是否有乐器我的答案:C44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成为群体的标准是什么?A、仁和性善B、礼和智C、信和义勇和信我的答案:A45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我的答案:D46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A、1.0B、2.0C、3.0D、4.0我的答案:B47关于《诗经》的内容,不包括?A、人文B、艺术C、情感D、政治我的答案:D48不属于孟子游说过的王的是?A、滕文公B、梁惠王C、齐宣王D、鲁襄公我的答案:D49汉朝时期的尚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B、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的《序》C、29篇今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D、16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我的答案:B50古时对天的看法都有哪些A、自然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B、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C、自然之天,主宰之天,文化之天D、主宰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我的答案:B二、判断题1《尚书》中的“尚”我们一般理解为“上古之书”。

尔雅通识国学智慧作业和考试答案.docx

尔雅通识国学智慧作业和考试答案.docx

尔雅通识国学智慧作业和考试答案.docx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义礼智信B. 道法自然C. 无为而治D. 兼爱非攻答案:A2.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3.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C4.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A. 孔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C5. 儒家的“五常”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仁义礼智信C. 温良恭俭让D. 忠孝廉耻勇答案:B6.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哪个学派?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7. “中庸之道”是儒家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A8. “性善论”是儒家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B9. “性恶论”是儒家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C10. “兼爱非攻”是墨家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儒家的“四书”包括哪些?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诗经》答案:ABCD12. 道家的“三玄”包括哪些?A. 《道德经》B. 《庄子》C. 《列子》D. 《易经》E. 《黄帝内经》答案:ABD13. 墨家的主要思想包括哪些?A. 兼爱B. 非攻C. 尚贤D. 尚同E. 节用答案:ABCDE14. 法家的主要思想包括哪些?A. 法治B. 权术C. 势治D. 术治E. 德治答案:ABCD15. 儒家的“五伦”包括哪些?A. 君臣有义B. 父子有亲C. 夫妻有别D. 兄弟有序E. 朋友有信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对)答案:√17.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庄子。

国学智慧网络课程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网络课程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中南林《国学智慧》网络课程测试的题目及答案。

单选题(60分)(绿色的是正确的)
1、下面对儒家文化里“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中间,中等,两者中间
C.内在,内心
D.作动词用,中听,中用
2、儒家学说涉及的“中”的第三个含义是什么?
B.动态平衡
C.执两用中
D.固定平衡
正确答案: B
3、下列关于墨家和儒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儒家和墨家可以相互借鉴
C.墨家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看待世界
D.儒家和墨家的起点不同
正确答案:D
4、下面不属于墨家思想的一项是:()
A.兼爱
C.尚贤
D.明鬼
5、要想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需要做到什么?
A.海纳百川
B.有容乃大
D.仁爱天下
正确答案: D
6、“先让国家强大,再让人们吃饱,最后给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红色表示正确)
1、孔子认为眼界的高低也是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因素之一。

是否
2、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要是君子,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是否
3、孟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早在春秋时期就通过收取学费,广收门徒,传播知识。

是否
4、《大学》在四书中相当于是个序言。

是否
5、墨子出生平民,是一个技术高明的工匠。

是否
6、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虽然他们是学儒出身,但最后都成了法家。

是否。

南开24秋学期《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二

南开24秋学期《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国学智慧(尔雅)》作业参考
1.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选项A:政府的政策
选项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选项C:读书的普及
选项D:礼制的发展
参考答案:C
2.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
选项A:人往高处走
选项B:逆水行舟
选项C:随波逐流
选项D:人往低处走
参考答案:D
3.按照儒家文化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什么?
选项A:要有智慧
选项B:要有精神
选项C:要有善念
选项D:要有内涵
参考答案:C
4.当一个人所发出的都是恶念的时候需要用哪位学者的学说来进行教育?
选项A:荀子
选项B:老子
选项C:庄子
选项D:孟子
参考答案:A
5.《公羊传》和《谷梁传》里的义例往往是现在什么学家们的话题?
选项A:经济学家
选项B:法学家
选项C:文学家
选项D:史学家
参考答案:A
6.关于“性善论”中主张“天性”的是哪一学者?
选项A:告子
选项B:荀子
选项C:老子
选项D:庄子
参考答案:D
7.礼本身起源于哪里?
选项A:道德
选项B:道
选项C:政治学
选项D:祭祀
参考答案:D
8.“辨而裁,其失也俗”是评论的哪一步作品?
选项A:《公羊传》
选项B:《谷梁传》
选项C:《左传》
选项D:《邹氏传》
参考答案:A
9.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
来而形成的?
选项A:道家无为而治
选项B:法家君权一统
选项C:儒家仁爱
选项D:墨家兼爱。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庄子》的内涵1“心斋”讲的是()。

A、内心的虚空B、心性无烦忧C、没有想法D、回到你的本性正确答案: D2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A、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正确答案: C3“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

()正确答案:√4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

正确答案:√5“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正确答案:×《庄子》的心性逍遥1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A、了解B、安抚C、顺应D、恩惠正确答案: C2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

A、道法自然B、人法地C、万物有灵D、道生万物正确答案: D3庄子说的“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

A、天道B、传统C、王道D、自然正确答案: B4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

()正确答案:√5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的灵气存在,有他的神灵存在。

()正确答案:√法家主张与儒家的争辩1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A、侠客和工匠B、侠客和庶人C、工匠和商人D、商人和侠客正确答案: A2庄子对墨子的评价是()。

A、善守御B、为节用C、节律苦行D、好学而博正确答案: D3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尚同等。

A、坐忘B、心斋C、明鬼D、仁义正确答案: C4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极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

正确答案:×5墨子的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正确答案:√墨子与《墨子》1《墨子》各篇分为()三篇,内容大同小异。

A、上下B、前后C、上中下D、内外正确答案: C2“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的人。

A、功名B、事业C、大事D、伟业正确答案: B3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正确答案: A4“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

尔雅-国学智慧-考试满分答案汇编

尔雅-国学智慧-考试满分答案汇编

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V2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3《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4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

()1.0分X正确答案:X我的答案:5《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V7法家的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9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1.0分X正确答案:X我的答案:10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的哲理进行讨论阐发。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V12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

()1.0分X正确答案:X我的答案:13朱熹的《诗集传》兼顾诗与经的做法。

()1.0分V我的答案:V正确答案:14现在的《古文尚书》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汉代的,是晋朝时伪造的。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15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

()16“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

()17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V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1.0分X正确答案:X我的答案:19“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1.0分V正确答案:V我的答案:20汉代初传播的汉书称为今文尚书。

()21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22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

论语与君子修为孔子在文化上承上启下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书。

()正确答案: √2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正确答案: A3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正确答案: ×4以下说法错误是:()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典籍做了整理正确答案: D5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A、财富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正确答案: B论语中君子与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与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正确答案: ×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正确答案: ×3在儒家典籍里()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天B、天与地C、人与人D、人与神正确答案: C4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A、格局B、财产C、阶层D、道德正确答案: A5信奉鬼神较少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正确答案: D6孙中山革命提出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

()正确答案: √君子内涵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道德底线是“仁〞。

()正确答案: √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意思。

()正确答案: ×3要想成为君子,以下做法错误是()。

A、修己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 D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要修己B、要利他C、要吃亏D、要乐他正确答案: C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解释。

A、忠B、仁C、孝D、义正确答案: C君子之道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描述。

A、孝B、仁C、忠D、义正确答案: B2墨家爱是无差异,而儒家爱是有差异分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 √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人就是好人。

()正确答案: ×4“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正确答案: C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是:()A、人要有敬畏之心B、做事要认真C、做事要有边界D、做事不用认真正确答案: D春秋与历史秩序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1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历史大事纲要。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一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一

《国学智慧》网络通识课题库及答案从内圣到外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圣指的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B、外王指的是要把仁心用到社会中C、内圣指的是内部修养仁心D、要内圣就要做到存心正确答案: A2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

()正确答案:√3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

A、性善论B、从仁到义C、从民主到民本D、从内圣到外王正确答案: C4孔子是要守礼,孟子是要复礼,荀子是要重新建构新的礼制。

()正确答案:√5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

A、内心守仁,做事讲义B、仁,从心也,义,人路也C、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D、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正确答案: C《孟子》的内在要求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A2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确答案: B3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仁政是按照仁的原则,按义的方式做事B、《尚书》的对仁政的说法是德政C、后学说将仁政称为王道D、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正确答案: D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正确答案:×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正确答案:√天命与人性1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A、自然之天B、主宰之天C、法律之天D、道德之天正确答案: C2“天命之谓性”出自?A、《大学》B、《论语》C、《周易》D、《中庸》正确答案: D3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正确答案:√4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正确答案:√5《大学》是中国的修心大法,《中庸》讲的是修心的目标。

()正确答案:×《中庸》里的儒家思想1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的道指的是邪道B、道家的道是邪道C、道家的道是正道D、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正确答案: D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正确2、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

3、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的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

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错误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正确6、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7、“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8、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正确9、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正确10、《大学》是中国的修心大法,《中庸》讲的是修心的目标。

()错误1、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

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遵循)。

3、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道德4、《中庸》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正确5、慎独是指做事的时候要单独做。

()错误6、关于儒家对“中庸”的“中”描述错误的是(偏离中间位置)。

7、《中庸》的“中”解释错误的是(道家认为是时中)。

8、《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错误9、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得是君子。

()正确1、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的三个层面的是(懒惰而行之)。

2、不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不问)3、“诚明”讲的是修养过程,“明诚”说的是讲教过程。

()正确4、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

()正确5、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正确6、《周易》的“易”的意思有:变易、(不易)、简易。

7、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尚书》8、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周易》9、《周易》的八个基本的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

()正确10、《周易》是群经之首。

()正确1、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的视角。

对立统一2、《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

兼容并包3、《周易》中的“地”指的是()地域4、《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正确5、《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的一个总结。

正确6、《周易》讲的德行就是一种对人的()。

勉励7、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

8、《周易》的最后一个卦?即济未济9、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正确10、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正确1、《周易》这本书里边所体会出来的一种精神叫?秩序意识2、读《周易》具有培养协理三才(超凡)的境界。

不选广博包容3、《周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

4、《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

正确5、乾卦和坤卦是讲人和神。

错误6、“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7、“新民”的“新”的意思是(革新)。

8、《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宗旨)。

9、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

()错误10、小艺指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六书。

()正确1、“英雄相惜”是讲(贤良)的人相惜。

2、“新民”的意思?改变自己3、儒家所说的“君子”指的是能够担当()的大任。

、治国利民4、“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

()正确5、“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

()正确6、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确7、“安而后能虑”的“虑”指的是()。

思虑周详8、“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安定9、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的一个本源。

()正确10、格物指的是明理。

()正确1、《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正确2、“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心性3、“治国”就是管理一个(小诸侯),把他治理好。

4、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是指?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5、《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

()正确6、《新君主论》讲的主要是?世界上各国政要的危机公关7、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更重要的要具备几方面的素养?38、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的是()。

奢侈9、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是谁讲的?老子10、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正确1、“气度”是(管理)的问题。

2、法家的“因性说”的“因”是(顺着)的意思。

3、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之短)。

4、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是指法律约束。

错误5、格局决定思路。

()正确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正确7、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

礼8、“疏通知远”指的是通透而(周全)。

9、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

()正确10、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的学说。

()正确1、“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要害)。

2、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的一个素养。

正确3、“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能够把道理讲清楚)。

4、“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正确5、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

()正确6、“涵容”就是要(包容)别人。

7、“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的思路?道家8、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命)、相、医。

9、中国的管理之法是法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的结合。

()正确10、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

()正确1、法家的“势”指的是(权威)。

2、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勇)、严。

3、“仁智信勇严”出自?《孙子兵法》4、不属于法家的治国策略的是(司法于民)。

5、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正确6、《礼》在唐代之前指的是(《礼仪》)。

7、《礼》在中国文化中起的是(宪章)的作用。

8、《礼》是综合(天道人情)而形成的。

9、《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

()正确10、《礼》是在唐之后称为《礼记》的。

()正确1、《礼》是对先祖的(怀念)。

2、君子的最主要特征?修身养性3、《礼》起源于(禁乱)。

4、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

()正确5、《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教化功能。

()正确6、《仪礼》的功能和《周礼》的特点?“礼”的一个概念7、“礼别异”、“乐合同”强调的是一个现实的()功能,政治化概念。

政治8、在早期的时候关于“礼乐关系”的表述上是几种?29、“礼别异”不是指人与人能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错误10、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

()正确1、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礼)的一种秩序。

2、《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正确3、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周礼》4、礼制是对礼的(规范)进行概括。

5、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

(正确)6、“德莫若让”指的是(谦让是最好的德行)。

7、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经学8、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读书的普及9、“动莫若敬”的“动”指的是(一举一动)。

10、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正确1、“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语言)了。

2、《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3、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本规律)。

4、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王室5、《老子》这本书是尹喜请老子在函谷关写就的。

()正确6、老子所说的“德”是指(规定性的特质)7、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不同属性8、“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自然而然的状态9、“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正确10、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

()正确1、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朴素辩证法2、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让,而是一种()。

策略3、老子所说的慈,指的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

()正确4、“无为而无不为”指的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

()正确5、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

()错误6、《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神话)等作为说理的凭据。

7、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真人)。

8、《庄子》学说里认为,天性和人性是(冲突)的。

9、“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的一种很自然的思想。

()正确10、《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

()正确1、“心斋”讲的是(回到你的本性)。

2、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本性)。

3、“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

()正确4、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

正确5、“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错误6、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顺应)天下,然后才能治。

7、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道生万物)。

8、庄子说的“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传统)。

9、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

()正确10、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的灵气存在,有他的神灵存在。

()正确1、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侠客和工匠2、庄子对墨子的评价是(好学而博)。

3、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明鬼)、尚同等。

4、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极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

错误5、墨子的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正确6、《墨子》各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

7、“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事业)的人。

8、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儒家9、“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

()错误10、墨家的“大同”被儒家吸收了。

()正确1、《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72、“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义)。

3、儒墨学说起点(相同),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4、《墨子·法仪》篇主要讲的是法天之说。

()正确5、墨子对人们的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正确6、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佛商7、“天志”、“明鬼”理念的作用是对帝王、达官贵人的(监督权)。

8、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明鬼9、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的钱来厚葬死者。

()错误10、墨家是不相信命的,而儒家相信。

()正确1、“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正确2、礼是用于维持(王室)内部秩序。

3、不属于商鞅治国的三套理念的是(人道)。

4、“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

()正确5、兵刑合一是实行霸道的第一步。

()正确6、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7、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甘谷县8、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秦国9、以法制国就是“以法来管制百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