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高三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或气象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居住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象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16℃-24℃是人体感觉舒适度的范围)、风速、温度、日照时数、昼长等。

读我国某季节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 该季节气候舒适期天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夏季风强弱C.距海远近D.海拔高低3. 湖南省在此季节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①工业生产②对外贸易③旅游业④蔬菜种植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答案】1. D 2. A 3.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气候差异,从图中的数值结合我国气候差异可以分析出图示的季节,影响气温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熟悉气候对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气候舒适度比北方大,特别是海南岛最大,南方地区冬季气温高人感觉比较舒服,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人感觉不舒服,选择D。

2. 冬季南北温度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南方纬度低,冬季光照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气温偏高,选择A。

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检测(二)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检测(二)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咸阳市2020年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试题政治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全卷满分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列描述中与如图图象相一致的是(横轴为商品的需求量,纵轴为商品的价格,D1、D2表示变化前后的需求)①新能源汽车上市,传统汽车需求量的变化②高铁货物运输价格下调,航空运输需求量的变化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引起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④国家对电动能源汽车进行价格补贴,电动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变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今年前2个月,全国减税降费共计4027亿元。

随着四月份按季申报大征期的到来,企业享受减税降费的统计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②激发投资意愿③促进经济发展④企业税费负担降低⑤企业盈利预期增强A.③-①-②-⑤B.①-⑤-②-③C.⑤-②-④-①D.④-⑤-②-③14.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便捷通信交流更畅通,信息获取更方便,但也带来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

由此可见,促进网络健康发展需要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互联网发展的技术瓶颈②加强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③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良好的网络运营环境④网络运营商应该树立诚信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15.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陕西省2020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答案解析版)

陕西省2020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答案解析版)

2020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易》言神农氏斫水为耜,揉木为耒。

《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咀铸锄斤,试诸壤土。

”《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

秋,叉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

”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25《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蚧于武帝时为丞相.A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昕。

”对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

也有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B.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C.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D.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26.下图是南宋李嵩《货郎图》,该画作体现了( )A.文人追求意境B.商品经济的繁荣C.高超写实手法D.市坊界线被打破27.明代中叶《许氏世谱》巾记载:徽州歙商许某在江浙开典当四十余肆,伙计几及二千。

每处当铺都分别由各掌计(经理)掌管。

按规矩,家庭开支与铺店的财务是分开的。

这反映了明代( )A.商业市镇大规模兴起B.已经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C.江浙商品经济的繁荣D.经营管理向近代商业演进28. 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

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

这反映当时( )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2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开始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为此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

汉中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 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场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3. 答卷时,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京东集团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宁陕县政府联合试水“互联网+野生猕猴桃”,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

下图为猕猴桃从陕西宁陕县到消费者手中经历的主要环节。

完成1~3题。

1.京东集团同陕西宁陕县政府合作的最主要原因是A.宁陕县野生林果资源丰富B.帮助当地加快脱贫步伐C.宁陕县交通、物流发达D.当地劳动力成本低2. “互联网+农业”形式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产品生产成本B.降低仓储保鲜成本C.增加物流运输成本D.增加市场交易成本3.物流公司总部要想查询到猕猴桃的即时位置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B.GPS和RSC.RS和GISD.GIS和GPS“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

据此完成4~6题。

4.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5.“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6.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A.惊蛰与清明B.大雪与小寒C.白露与寒露D.芒种与小暑2019年3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通过首飞技术评审,这标志着向首飞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0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

2020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

> ? # $ # @ A B C < D E F G . H I J K

ABCDVE%FGE"H®.|«BI J s K
LMNO<=P<QRST%UV .W ~LÊçM N O Å Æ P < T % ð ? @ N P Q R S
R9XYZ [ \ ] ^ Q R _ ` % AX ? a b
A B C < D E F G . H I J K
ÁÂ;#$12345%&678-9:; % & < (Ü_ûî^ Ç h h " ¤ ¥M Z P
= . > ? # $ # @ A B C < D E F G . H I J K QR % A T U X >Ã Ä > Å Æ º Ç È.%AÉÊMN O < = P <Q R Ë ` T % U V ÌÍÎ .Ë`ÏÐÑÒËÐ)ÃÄÓÔ. Õ Ö × ;ºÖØÉQ R Ë ` Ù Ú Û & Ü Ý Þ Û ' Ü ß à áâã%ÙÚ Û Ã Ä > º Ç È Q R XYÉäX>å ¿ Ç È % æ > Ç È . %
çÊè]^éêë ì % í Z [ \ % î Q R S é ê %î_ABg~.z
_ï%ð:-ñº%æ>å¿ò ¤ ¥Ì

ÎP > T " h T = ­ M Y
ó>ôõ¢£ö>÷ø>ùú3ùû>Ì û >ü 1=­ABË#. A B
!!""#"#!"$#$$#"$$"

陕西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文综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2020年1月10日,100单位甲国货币=12.22单位乙国货币,一年后100单位甲国货币=13.21单位乙国货币。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合理的是①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汇率升高②乙国出口甲国产品的数量增加③甲国商品在乙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下降④乙国居民购买甲国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下降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100单位甲国货币=12.22单位乙国货币,一年后100单位甲国货币=13.21单位乙国货币”,说明同样多的甲国货币兑换的乙国货币增多,说明①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汇率升高,甲国货币升值,乙国货币贬值,有利于乙国产品出口到甲国,使②乙国出口甲国产品的数量增加,但是由②乙国出口甲国产品的数量增加,不能推导出③甲国商品在乙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下降,也不能推导出④乙国居民购买甲国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下降,A、C、D错误。

由题意,同样多的甲国货币兑换的乙国货币增多,说明①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汇率升高,甲国货币升值,乙国货币贬值,从而使③甲国商品在乙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下降,影响乙国居民对甲国产品的需求,导致④乙国居民购买甲国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下降,所以合理的推导①→③→④,B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解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

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

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PN为某商品的市场价格,PO为成本价格,PNQN=Ⅰ+Ⅲ,POQO=Ⅱ+Ⅲ。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考试试题详解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考试试题详解

2020年陕西省高三教课质量检测卷(二)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小题,每题4分,共1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于2018年12月25日抵达我国位于南极内地的泰山站(76o58'E,73o51'S),此次观察队肩负泰山站的配套工程建设,它是我国首个在南极建设的雪下工程,藏于5米深的雪下,访工程包含供配电、供暖、融雪厦污水办理、消防、监控等系统。

此中供电系统是一套新能源柴油发电机一储能电池互补的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

据此达成l-3题。

1.将泰山站配套工程建在雪下5米处,主要目的是)A保证设备安全B提升室内温度 C加强保密程度D降低生产成本2.推断泰山站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中的新能源可能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地热能④大海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2月25日,当泰山站正中午,北京时间约为( )月24日23时B.12月25日9时 C.12月25日15时D.12月26日1时渭北高原位于渭河平原北部,地处汾渭断裂带邻近,历史上地震多发,该地区为典型的黄土地貌,区域人口许多,长久以来以栽种业为主。

2018年8月某时段察看发现,该地区南部某河段水质较清。

在渭北高原上,存在数目许多的不连续坡地,在坡地的背后,散布着数目许多的窑洞。

据此达成4-6题。

4.图中渭北高原窑洞所在坡地坡面峻峭,有条有理,近乎垂直且在同一方向连续散布的主要原由是A.风力侵害B.河流堆积C.结构运动 D.人为修整5.察看时期河段水质较清是因为A.植被覆盖率高B天.气连续明朗C.流域处于枯水期D.河流两岸土质坚硬推断该地区以前长久存在的工业公司最有可能是A.水泥厂B.采石厂C.砖瓦厂D.乳制品厂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地域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流向变化后,河流的水汽运移对西藏藏南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以下图是2019年9月赴当地的旅行者收集到的该地区有关资料。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6-30 BDBDC
31-35 CDAAD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24分)(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任答三点即可,6分)
37.(22分)(1)产:阿联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气候、土壤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粮食产量较低。(4分)需:大量外籍工人移入,对粮食需求量加大。(2分)
(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阿两国往来愈加紧密,国际关系稳定;中国海水稻技术先进,在青岛取得了海水稻测产成功。(4分)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BCCAD
6-11CCBBBD
12~15CB C A
16~20 B ADDC
21~23 CBD
24-25 BA
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6分)
42.(12分)示例1:
看法:中国古代常见人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伦理道德观念。(3分)
说明:福、禄、贵、富贵、荣等常见人名,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的理想和诉求。仁、义、礼、信、忠、孝、德等常见人名则反映了儒家纲常伦理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思想。综上,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9分)

陕西省202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202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202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2020·陕西二模·24)《易》言神农氏斫水为耜,揉木为耒。

《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

秋,又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

”上述材料反映了()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 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先秦;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24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易》记录了神农氏以耒耜为生产工具,《国语》记录了铁农具的应用,《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这反映了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故选A项;材料并未提及土地的所有权问题,无法看出土地私有制是否形成,且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诸侯之间割据混战需要有战争的相关史实,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小农经济是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才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给自足,排除D项。

【答案】A2.(2020·陕西二模·25)《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昕。

”对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

也有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 B.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C.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 D.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考点】汉朝;判断对错型选择题(精选);历史解释;史学理论【解析】材料中,两位学者分别从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宰相的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史实,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认识1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故选A项;材料中两位学者都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只是结论不同而已,且这与二者认识角度不同有关,与史料的多少无关,排除B项;C选项描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论从史出,历史结论来源于史实,不会因时代久远而无法形成,排除D项。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答案

模拟卷文综地理01答案1.答案:A解析:城市建设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使我国中高产农田急剧减少是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根本原因。

选项A正确。

2.答案:C解析: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应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选项C 正确。

3.答案:A解析: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举措,势必促使城市用地的集约化,防止城市发展的“摊大饼”现象,选项A正确。

4.答案:C解析:北京和桂林第一、四季度的气温差异大于第二、三季度,说明我国东部地区而不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差值是冬季大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有季节性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只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选项C正确。

5.答案:D解析:第二季度北京与桂林的气温差异是四个季度中最小的,第二季度(4、5、6月份)桂林进入雨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桂林的气温上升缓慢,致使第二季度两城市的气温差异最小。

沙尘暴频发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应使气温降低,不会缩小二地温差;桂林大约在25°N,太阳直射点不会移动到桂林以北;4月份北京仍受冬季风的影响,5月份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弱,即第二季度,影响北京的夏季风还不能完全替代冬季风。

选项D正确。

6.答案:A解析:北京与桂州第四季度平均气温均高于第一季度,即第四季度包括太阳辐射最少的12月,第一季度包括气温最低的1月,最冷月没有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少的12月,而是错后了一个月,这说明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而主要的热源,近地面才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气温的高低最终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会取决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选项A正确。

7.答案:C解析:晨昏线把全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任何时刻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都相等,故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夏季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故赤道与直射点之间的区域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陕西省2020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详解)

陕西省2020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详解)

2020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第3 5次南极科考队于2018年12月2 5日到达我国位于南极内陆的泰山站(76º58'E,73º51'S),此次考察队承担泰山站的配套工程建设,它是我国首个在南极建设的雪下工程,藏于5米深的雪下,访工程包括供配电、供暖、融雪厦污水处理、消防、监控等系统。

其中供电系统是一套新能源柴油发电机一储能电池互补的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

据此完成l -3题。

1.将泰山站配套工程建在雪下5米处,主要目的是)A保证设施安全B提高室内温度C增强保密程度D降低生产成本2.推测泰山站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中的新能源可能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地热能④海洋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12月25日,当泰山站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12月24日23时B.12月25日9时C.12月25日15时 D .12月26日1时渭北高原位于渭河平原北部,地处汾渭断裂带附近,历史上地震多发,该区域为典型的黄土地貌,区域人口较多,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

2018年8月某时段观察发现,该区域南部某河段水质较清。

在渭北高原上,存在数量较多的不连续坡地,在坡地的背后,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窑洞。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渭北高原窑洞所在坡地坡面陡峭,层次分明,近乎垂直且在同一方向连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河流沉积C.构造运动D.人为修整5.观察期间河段水质较清是因为A.植被覆盖率高B天.气持续晴朗C.流域处于枯水期D.河流两岸土质坚硬6推测该区域曾经长期存在的工业企业最有可能是A.水泥厂B.采石厂C.砖瓦厂D.乳制品厂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地区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流向变化后,河道的水汽运移对西藏藏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陕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陕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

陕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份人口密度。

根据人口学家预测,该省的环境人口容量呈上升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省中部人口密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植被②水源③交通④地形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2. 根据人口学家预测,该省的环境人口容量呈上升趋势,其根本原因是()A. 草原环境转好B. 交通条件完善C. 科技水平提升D. 能源开发增强【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图可知,该省为陕西省,该省中部地形平坦,有多条河流,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人口密度较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②水源和④地形,D 正确;植被对该地人口密度影响较小,①错误;交通条件不是该地人口密度主要的影响因素,③错误,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该省的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草原面积分布较小,A错误;交通条件完善有利于物资的运输,但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科技水平提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于增加当地的资源总量,人口容量上升,C正确;能源开发增强利于增加能源总量,但不是人口容量上升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规模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

1990-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速扩张区由东向西移动,2010年后上游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超过中游城市,2015年后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速度大幅下降。

下图示意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用地密度分布。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地理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地理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020年11月15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目前成员国有15个。

区域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左右,是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自贸区。

RCEP的签署意味着以后这15个国家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往来,10年内关税将为零。

下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RCEP各成员国()A.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B.经济互补性强,利于深化合作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多发D.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2.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RCEP,主要目的是()A.向成员国出口更多农产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B.进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破除国外的技术封锁C.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D.帮助该区域更快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永久基本农田。

2020年财政部已安排702.05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B.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D.提高土壤肥力,生产绿色农产品4.依据我国自然环境特点,推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C.农田防护林网建设D.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5.下列属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区是()A.河南B.上海C.陕西D.贵州杰古沙龙湖是冰岛南部的一个冰河湖,其南部有一个狭窄的通道与大西洋相连。

湖面上常年漂浮着众多巨大的冰块。

在湖泊入海口附近的大西洋沿岸沙滩上,散落着无数晶莹璀璨的碎冰块,形成独特的“钻石冰沙滩”。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从战争中诞生,从战争中兴起,从战争中富强,从战争中攫取利益。美国200多年的历史,每一次战争,都是其国运的转折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条信息并确立一个主题加以分析说明。(要求:主题必须贴合材料信息,说明应紧扣主题,表述清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15.材料 1889年,张之洞从两广总督任上来到武昌,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湖广总督辉煌生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B.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D.西方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7.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
A.成为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B.壮大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
C.①分封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D.①王位世袭制 ②井田制 ③礼乐制度 ④分封制
2.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及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5.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写道:“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起的现存政权的震动,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所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等等。”由此可推知,马克思认为
A.欧洲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9.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陕西省榆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附答案(已审阅)

陕西省榆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附答案(已审阅)

陕西省榆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6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并以附件形式附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

国家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救应是①助推企业降本增救,增强企业活力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竞争能力③促进企业改组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④帮助企业摆脱债务负担,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

由此可见①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提升②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B.①②C.②④D.③④14.2016年9~11月,H省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均超过3%。

对此,H省启动物价联动机制,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等五类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若用D、D’表示补贴前后的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准确反映补贴前后需求变化的图示是A.B.C.D.15.PPI即生产物价指数,用来商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

2016年下半年我国PPI开始出现同比正增长,2019年1月PPI同比上涨6.0%,创下逾五年以来新高。

由此可推断出①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②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趋向好转③人民币汇率升值,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了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④我国去产能、去库存政策效果显现,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身处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导航、气象、房屋、医疗、就业等信息,往往都来自政府的信息数据开放;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思考、布局规划、落地方案等,往往要依托对政府信息数据的挖掘、重组、混搭。

陕西省宝鸡市2020届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2020届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溇港圩田系统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沼泽、滩涂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西晋时期,北方大 量人口迁徙到太湖流域。为解决耕地不足和早涝灾害问题,先民们采用“竹木透水围篱”技术 (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泥水混合的软流质———沼泽中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在太湖南 部的滨湖沼泽、滩涂区修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挖出的泥土堆高而成“圩 田”。同时,在每一部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闸口大多朝向东北,以减少湖水倒灌淤 塞。2016 年 11 万,大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面为“竹木水围篱”技术示意 图(图 1)和太湖溇港水系分布图及溇港的放大图(图 2)。
2
河堤是指沿江河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可抵御洪水、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 世界上最早广泛采用的防洪工程之一。下面为世界上两条著名河流中下游某河段河堤景观 图。据此完成 7-8 题。
7.推测造成两条河流河堤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特征 B.景观设计 C.航运条件 D.气候类型 8.推测图 1 和图 2 中的河流分别可能是 A 菜茵河、尼罗河 B.黄河、尼罗河 C.黄河、菜茵河 D.尼罗河、黄河 林隙也称林冠空隙,是指群落中 1 株以上林冠层树木死亡形成的林间空隙,是新个体占据与更 新的空间。距离林隙中心距离不同,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林隙既是森林苗木更新的 主要场所,也是森林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同时林隙对林区的微生境具有干扰作用。下 图是我国秦岭南坡某林区甲、乙、丙三个主要树种幼苗在某种林隙中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 9-11 题。
题目要求的。 据《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18 日报道,钟南山在冠状肺炎疫情发布会上说:我们对所有
国家都是支持的态度,现在中国大量出口核酸试剂。还要有更加紧密的交流,希望人类创造可 以共享,更快克服新冠肺炎的疫情。同时,我国还向很多国家捐赠口罩等防疫用品。据此回答: 1.核酸试剂和口罩生产分别属于工业生产布局的 A.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 D.都是市场指向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