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各种物理情境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处理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问题情境一: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清在物理课堂上,很多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
比如力、摩擦力、压强等概念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迷茫。
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可以通过演示不同重量的物体在不同地面上的移动情况,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场景下的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从而深化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问题情境二: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疑惑有些物理现象可能比较抽象,比如光的折射、声音的传播等。
学生对这些现象产生疑惑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来解答他们的疑问。
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比如水中的鱼看起来位置偏移、杯子里的吸管看起来断裂等。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
问题情境三: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在物理课堂上,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实验装置的调试、数据的处理等。
这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和深奥,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能会感到困难和压力,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物理趣味实验、物理科普知识讲解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问题情境五:学生在物理解题中遇到难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题目较难、思路不清晰等。
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给出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思考和推理,让他们逐渐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完整版)
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完整版)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在物理教学方法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景创设方法:1.生活实例: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或者在学习压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书包带子要设计得宽一些。
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在学习电流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在学习磁场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作用。
3.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的视频;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原子结构的动画。
4.故事:通过讲述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历史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牛顿是如何发现这个定律的。
5.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总之,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情景创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名师物理教学方法物理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堂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名师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名师通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注重实验和实践: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名师通常会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强调科学方法和思维:名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解释结果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1.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情境创设。
2. 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2.1 真实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摩擦力的作用。
2.2 启发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如在讲解重力时,可以设置一个悬念: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会掉下来?激发学生对重力本质的探究。
2.3 互动性原则课堂情境创设应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
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4 趣味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3. 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3.1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现象的微观过程,如原子结构、磁感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3.2 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是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讲解速度时,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
3.4 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讲述一个有关惯性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惯性的思考。
4. 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情境创设:4.1 生活情境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用力推一个物体时,你自己也会向后退?”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例分析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情境创设实例分析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物理概念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物理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解“惯性”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乘坐公交车时,突然刹车时身体晃动的现象。
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和特点。
又如,在讲解“浮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可以托起很重的物体,而有时候却不能。
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2.创设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电流的磁场”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磁针实验,观察通电后小磁针偏转的现象,进而理解电流的磁场。
又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偏折现象,进而理解折射规律。
通过这些实验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声波”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机会感觉声音清晰了许多?”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更好地理解声波的概念和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第1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发现物理规律。
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会烧开?为什么冬天的电灯会发出光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等。
通过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它在什么条件下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2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这也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定义及类型问题情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营造的不完整的信息环境,是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和追寻答案的教材形式。
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可以创设多种类别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境:1.疑问情境疑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创设疑问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2.实验情境实验情境是一种基于实验室实践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感受物理原理的实际应用。
3.图像情境图像情境是采用图形、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和解释图像,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并求解问题。
4.仿真情境仿真情境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形式。
通过仿真软件的虚拟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二、问题情境的优点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多方面的优点:1.提高学生兴趣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求解问题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情境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发掘知识。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反复思考、分析、检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各种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问题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步骤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
这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性的策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了解学生的学科驱动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
下面介绍几种创设情境的方式。
**1. 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它来创设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2. 故事情境**
用故事的形式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物理知识。
比如让学生们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不使用物理知识,那么会怎样;或者用故事想象物理知识中物体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变化。
**3. 互动情境**
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物理知识,比如利用课堂上的实验,做一些探究式的实验,把物理知识融入到实际场景中去。
以上是几种创设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创设有趣
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全)
背景材料包括阅读材料,教师语言描述和介绍,自然或实验现象的观察,教师提供的习题或讨论题,等等。背景材料是学生进入情境的门槛,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了解事情的原委、看清现象的全貌。因此,背景材料又可认为是情境到问题的奠基石和产生问题的发源地。
1
2
1.把握情境的基本要素
生活经验(或旧知识)包括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主观想象(错误概念)、局限性知识,等等。它是与背景材料所产生的情境不相适应或产生矛盾之处,是产生问题的导火线。
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25m/s,要想在lmin内沿一条直线追上它前面500m处正以12m/s匀速行驶的汽车,摩托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行驶?
此题属于物理临界问题,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在未达到最大速度时摩托车已追上汽车,另一种是摩托车在lmin内已达到最大速度,因此,该题必须通过计算来判断属于上述的哪种情况。事实上,很多学生由于思维(旧知识、旧经验)的惯性,忽视了临界问题,出现了摩托车的加速度大于25 m/s的现象,产生解题矛盾情境。
兴趣和热情包括学生对背景材料的关注度、兴趣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好奇心、参与意识和动手实验、积极思维、讨论交流、相互合作。显然,它是引发学生产生知识(经验)冲突,由问题情境转化为情境问题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思维、探究、创新的激励剂。
根据上述讨论,问题情境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表示为:
背景材料 差异或冲突 生疑 质疑
冲突和生疑是指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研究,发现现有情况与头脑中的原有经验或原有知识之间的差异、矛盾,并通过多次研究,由对某一旧知识(经验)的生疑逐步发展为质疑,发生思维、知识质的突破和飞跃,为自己大胆地提出探究的核心问题做好准备。
生活经验(或旧知识) 好奇和兴趣
(三)设计的几种类型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一、问题情境设计1. 车轮滚动问题问题描述:学生要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在不同条件下车轮滚动的速度和距离的变化。
希望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规律,提高他们对轮滚运动的理解。
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或者操场上设置一个斜坡,然后用车轮装置(例如自行车轮子)来进行实验。
他们可以调整斜坡的角度,调整车轮的直径或者轴承的摩擦,来研究车轮滚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
2. 矢量合成问题问题描述:学生学习了矢量合成的知识后,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用合成法则和正弦定理计算一个飞行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矢量合成和三角函数知识。
问题情境设置: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曲棍球运动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合成法则计算曲棍球球员击球后的速度和方向。
学生可以分组,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来实际测量球员的击球速度和方向,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3. 考察电路问题问题描述:学生需要设计一个电路,能够运用三种电阻和一个电源,来让两个灯泡以不同的亮度发光。
这个问题考察学生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理解以及对欧姆定律的应用。
问题情境设置: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立小组实验台,准备好各种电器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际的要求设计和搭建电路。
学生要考虑如何通过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来让两个灯泡以不同亮度发光,需要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二、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提高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问题情境设计中,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在问题情境设计中,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情境化的物理教学场景
创设情境化的物理教学场景物理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创设情境化的教学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设情境化的物理教学场景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1. 利用实验室场景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搭建实验室场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例如,在教授光学相关知识时,可以准备实验室场景,让学生亲自进行光的折射、反射等实验,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光的特性。
2. 利用现实生活场景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利用现实生活场景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实际应用相联系。
比如,在教授力学的内容时,可以引入运动物体、交通工具等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分析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力的变化情况。
3. 利用模拟场景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可以利用模拟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比如,在教授电路原理时,可以利用电路模型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搭建并观察模拟电路的表现,理解不同电路组件的作用和电流的流动规律。
4. 利用科技场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利用科技场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电磁感应原理时,可以使用磁感应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磁场对电流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5. 利用游戏化场景以游戏化的方式创设教学场景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授力学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力的平衡和运动的问题,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总结起来,创设情境化的物理教学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室场景、现实生活场景、模拟场景、科技场景和游戏化场景等不同方式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场景,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七种类型
问题情景有的在生活 中司空见惯 , 有的有 浓厚的趣味 陛, 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问题情景。在这样 的情景 中 , 学生不论成
绩好坏 , 都能积极地开展思维 , 参与讨论 , 表达 自己见解 。 这样的问题 能使学生的思 维 能力提高 , 解题 能力增 强 , 学生学 习物 理时就会感到 内心的快乐 。
到实处 。
如, 在讲 授重力 时 , 出 : 如没有重力 , 提 假 世界会变成怎样? 在讲摩擦力时 , 提出 : 假 如没有摩擦力 , 界又会变成怎样 ?鼓励 世 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 发散思维 。
四、 趣味型问题 情景的创设
理学家 的故事 ,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
理的兴趣 。 如 , 例 在讲“ 光的反射 ” , 时 讲阿
识 的境界 。
二、点题 问题情景的创 设
上课 伊始 , 教师立即给出指明本课 主 旨、 强调要点 、 给人启迪 、 催人探索的问题 。
例如 , 在讲浮力知识时 , 提出 :同种材料制 “
示实验教学 ,能使 学生萌发学 习的冲动 。 因此 , 在教 学 中应根据讲 授 内容 , 多做一 些新奇有趣的实验 , 筷子提米 ”“ 如“ 、 头发 提砖” “ 、 纸锅烧水 ” “ 、冰砖 取火” , 实 等 用
物理学科 最突 出的特点就 是它 以实 验为基础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 尤其是演
象 。观察结果是 出人意料的 , 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 的结果成 了学 生迫切想 了解 其原
因的 悬念 。
回来 时, 碰不 到老师 鼻子 ? 中有什 么规 其
律吗 ?许 多同学感 到这个 问题 似乎 与 日 常生 活经验 相悖 ,课堂气 氛顿 时活跃起 来 , 生在轻 松 的心态 中进入探 求新 知 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及相关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正在上课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他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示意图,包括了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一根导线。
老师使用导线连接了电池和灯泡,并让灯泡发光。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呢?能不能不用导线,直接将电池和灯泡放在一起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引发了学生对电路的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老师可以解释导线的作用是将电流从电池传递到灯泡,电流是电子的流动,需要一个通路才能传输。
如果没有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电流就无法流动,灯泡也就不会亮起来。
导线在电路中起到了连接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导线来连接电池和灯泡。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光的传播和反射。
老师使用一个镜子来进行实验,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并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光的反射原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老师可以解释光是由光线组成的,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其他物体,如镜子。
镜子有一种特殊的表面,称为光滑表面。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与镜子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与镜子表面相互作用后会发生反射,即按照一定的角度从镜子上反射出来。
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
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镜子可以让光线反射。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声音的传播和吸收。
他示范了一个实验,用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然后敲击玻璃瓶的底部,发出了声音。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水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呢?”案例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声音的传播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特性。
老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原理。
创设物理情境的形式有哪些
创设物理情境的形式有哪些,这几种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初中物理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声光电力热等等内容,既有宏观的如机械运动,又有微观的如分子世界,有些是看得见的现象,但也有些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电流,磁场,所以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厌学。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老师应创造条件创设物理情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学习的平台。
1.实验情景的创设。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应该以实验教学为基础。
实验情景的创设,能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各种收获,也能让知识规律更真实,学生理解更深刻。
实验情景的创设,力求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
2.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种情景的创设,不需做很多的准备,开门见山,能较快的引入课题。
如在学习《液体压强》这一节,通过为什么市场上看不到活的带鱼以及带鱼离开深海区就会死亡等问题的创设,再配以液体压强的演示,学生就能较快的进入课题。
在实验条件比较差的学校,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但问题的选择要紧贴课题,简单易解,且答案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乃至学习的兴趣。
3.故事情境的创设。
如在《机械运动》这一节课题的引入,我们可以德国飞行员在万米高空抓到子弹的故事为切入点,由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4.视频情景的创设。
有些场景和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再现,如“托里拆利实验”,我们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再现实验情景。
5.角色扮演情景和游戏情景的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中,在快乐中学会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情境性质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情景还原法情境还原法是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教学电流电路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手上有一个明确的电流表,他希望用这个电流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请你给他提供一个合适的电路图和操作步骤,帮助他实现测量。
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考虑如何搭建电路,如何连接电流表,如何读取电流表的数值等问题。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巩固电流电路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通过设置一个让学生产生疑惑、调查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实和推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机械能守恒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小明用手提起一块砖头,然后放到桌子上。
请你观察这个过程,找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解释为什么小明提起砖头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放到桌子上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小明提起砖头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他需要克服重力对砖头的作用力;而放到桌子上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重力没有做功。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探究,学生可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和原理。
三、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设置一组对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正在一个静谧的森林中漫步,他注意到自己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小明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而自己的呼吸声无法传播?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小明的步履声可以传到远处是因为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而自己的呼吸声无法传播是因为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
初中物理课创设物理情境的几种类型
我们伟大的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学生还不能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角度来要求自己的情况下,我们因努力从兴趣上做足文章。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长久的有趣呢?我想人人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本人是从创设物理情境出发的。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为了方便与记忆和说明,把物理情境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二、神秘故事型
这类情境往往是结合侦探小说来完成,创设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故事的情节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神秘感,给学生一种莫大兴趣,并能以物理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比如我在上凸透镜这一节时,根据一道题目,编造了如下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村里的一间旧砖瓦屋里面的稻草发生火灾,并累及隔壁且烧伤了人,隔壁以为是人为,因此报了警。后来经过多方取证和调查排除了人为等许多因素,警方一时无法破案。时隔几天,有一位警员再次来到现场,突然发现屋顶上有一破洞且留有烧焦的薄膜,又联想到案发前两天刚下过雨,且这几天阳光灿烂,他大胆地猜测可能与这有关,后来经过多方详细调查,终于他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此时同学们已完全被这一结果所迷惑,并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人就先让一些同学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本人上课时,没有学生能说出答案,且纷纷急于要我讲出结果,于是我抓住这有利的时机,稍作提示:火灾前屋顶的小洞是用一透明的薄膜盖住,下雨后薄膜上积水,这就相当一个凸透镜,现请同学们通过看课本来回答。这样一堂课上来,学生身处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主动性强,有利于把整个知识学习教给学生。同时又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增强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取得成功的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呢?在这类情境中,我们还可以用物理学家发现一些定律的精彩故事为情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交叉开型
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和方法与其它科目是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跨学科渗透教学是其中一项要求。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也相继出现了大量的类似题目,比如写出下面成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立竿见影、刻舟求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体现语文与物理的结合。还有体育中的物理(包括不少体育器材、一些运动项目等)、交通中物理知识等等。对于类似的题目,如果我们平常教学中注意积累,并在一些合适的地方把其当作物理情境来创设,也是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比如我曾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的眼睛为物理情境引入八年级“神奇的眼睛”这一节。这类情境能够给学生以横向思维的空间,从而达到物理无处不在的印象,较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对物理的认同感,体现新课标中理念。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核心,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通过讲故事、设计实践活动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
1. 讲故事创设情境: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或实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物理的奥妙和应用。
通过讲述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万有引力的探究和思考。
2. 设计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思维。
设计一个小车比赛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动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出问题在创设情境后,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可以是封闭性的,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1. 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于情境背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
关于小车比赛实验,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小车比其他小车跑得快,如何设计一个更快的小车。
2. 封闭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于万有引力的故事,可以问学生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来。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等。
1. 实验探究: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总结规律。
在小车比赛实验中,让学生设计和调整小车的结构和轨道,观察小车的运动变化。
2.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教学呢?下面介绍几种创设方法及实施。
一、探究式创设法探究式创设法是以学生的先验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发掘、探究和理解的能力。
其中包含以下步骤:1.问题引入以小组或课堂全体的方式引进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易于产生共鸣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例如:你所生活的城市中哪些地方有电子钟,那么这些地方的电子钟是如何运作的。
2.学生自我发现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电子表的简介,并对电子钟运作进行猜想,对已知的电子表原理和已见到的电子钟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渐形成了对电子钟运作的初步理解。
3.教师引导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展理解和知识结构。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子钟与传统机械钟的区别,以及应用场景的不同。
4.信息整合整合问题和各种学术语言,以文化、环境、工程应用为媒介,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处理能力,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评估式创设法是在完成某项任务之后对学生进行总结的一种方法。
重要的是将总结与以下的课程相关联、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表观点和提出问题。
其中包含以下步骤:1.任务设定教师可以设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完成。
例如:以太阳能电池板为主题,要求学生探究太阳能电池板原理并制作简单的太阳能电池板模型。
2.任务执行3.成果展示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对自己制作出的太阳能电池板模型进行展示,并介绍所掌握的知识。
模拟式创设法就是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抽象出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情境,模拟此情境,再在其中设计特定的活动、问题和答案要求,以引导学生认真思索、找出规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中包含以下步骤:1.情境建构在教师的选择或经验下,以某些典型场景为主题,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营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强的科学学科,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实施。
1.选取合适的情境:在创设情境教学时,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情境,这个情境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情境中主动探究物理知识。
在讲述力的平衡时,可以选取一个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境,如一根木棍在两个支点上平衡,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力的平衡条件。
2.设计情境教学的任务:在选取了合适的情境后,需要设计情境教学的任务,这个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对于木棍受力平衡的情境,可以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计算出木棍受力的平衡条件。
3.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创设情境教学时,需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和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
提供木棍、支点等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力的平衡条件。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创设情境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物理原理和规律。
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给出一定的信息和提示,让学生逐步探索和发现。
5.整合知识和反思总结:在学生完成情境教学的任务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展示成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1.举例说明:以力的平衡为例,具体说明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情境,如一个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然后设计一个任务,要求学生计算出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
接着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如木棍、支点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给出一定的信息和提示,让学生逐步探索和发现。
最后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展示成果,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和总结。
创设物理情境的形式及其特点
2.准真实的物理情境
所谓准真实的物理情境就是通过截取记录真实情境的电影、电视片段;或者通过录像资料记录因受条件限制而不能现场操作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3.模拟的物理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做实验的内容,可以通过“模拟”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实现局部突现,而且可以大大地增强视觉效果。
总之,做一名好的物理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自己,应该抓好基本功。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广大教师的物理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能力、视野是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特别在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物理情境,有助于当学生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可以很快地激起强烈的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让教学活动快速有效的进行。
一.创设物理情境的形式有:
1.真实的物理情境
所谓真实的物理情境就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或通过学生现场参观等形式所造成的一种现实场境,促使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总之,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物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二.创设物理情境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物理情境,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1. 创设发现情境,引发质疑,主动探究
创设发现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物理现象,让学生从情境中产生疑问,进而去探究疑问从而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研究问题
问题情境主要是指可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或诱导联想、或否定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的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各种物理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我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逐渐学会并掌握如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这样做能使物理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同时,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陌生而好奇,并由此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
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物理情境,建立问题期待,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悦的心情去思考或观察教师所设置的物理情境,从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敢于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二.解决方案
1.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前提,诱导提出问题。
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为前提,围绕某一个物理知识点,设置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与此物理知识点有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如:在“物质的比热容”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置情景的。
师:在夏天,有哪些同学下河洗过澡呀?(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请大家分组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等一会儿,每组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你们交流的结果好吗?
生:好!(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各自的感受)
师:哪一组同学先说?(抽几组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生:当我们跳进河里的时候,感觉河水很凉。
生:当我们赤着脚在河边的沙滩走的时候,觉得沙子非常热。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当我们在鹅卵石上走的时候,感觉到鹅卵石很烫。
生:当我们从河中上岸后,感觉很冷,有风吹的时候,感觉到更冷。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有与你们相同的感受。
还有补充的吗?
生:老师,为什么河水和沙子、鹅卵石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问题很自然地就提出来了)
这是一种真实生活的情境,从真实的情境切入学习的主题,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又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又如,在凸透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我是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对凸透镜的经验认识──“放大镜”开始,“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师:凸透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把它叫做什么?
生:放大镜。
师:(紧接着)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是放大的吗?
生:是。
生:不是。
学生的回答不一,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大增。
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经过猜想、制定计划、探究实验并分析所得数据得出成像规律,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整堂课也显得生动而活泼。
2.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为本”提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应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声音,让学生辨别: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声的图片和无声的图片,有声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无声的图片则让学生补上能听到的声音;最后教师设想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情境,让学生说出可能会听到的声音。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运用多媒体播放打碎玻璃的声音、爆炸声、风铃声、鼓掌声、汽车刹车的声音、射击声等。
师:同学们,这些声音你们听过吗?
生:听到过。
师:能不能辨别?
生:能……
师:好,请大家再听一遍,并欣赏图片,说出听到的声音。
生:打碎玻璃的声音。
生:爆炸声。
┉┉
师:在以下情境中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呢?(三张图片)
生:流水的声音。
生:琴声。
生:飞机的轰鸣声。
(物理情境的扩展)
师:春天下雨的时候会听到──
生:……
师:人高兴的时候会听到──
生:……
这样通过播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创设声音情境,再运用多媒体创造各种情境,从有声到无声,由学生补上能听到的声音,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学生在科学探究课堂上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信心,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一起进入到声音的世界,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有音叉、水、烧杯等器材,周围也有许多可利用的物体,现在大家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发声实验,在实验中要积极地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触摸、用大脑去思考,看看在这样的实验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我们的研究活动以小组进行,大家可以积极讨论并把你们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全班交流。
(通过教师提出的“你发现了些什么”来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
)
3.通过教师讲故事设置情境,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通过讲故事设置情景: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后,他将音乐指挥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并谱写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佳作。
学生自然会问:“贝多芬是如何能‘听’到自己的演奏声的?”
总之,教师要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产生“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