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文献: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即记录有信息、知识的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资源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文献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

文献的特征:包括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文献的外表特征两个方面。

2.信息: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

简言之,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消息。

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信息的特征:①普遍性;②时效性;③客观性;④可加工性;⑤共享性;⑥可变换性;⑦传递性;⑧可转化性3.知识:关于知识的定义亦有种种,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流行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专题报告中所提的知识定义:“4个W”:● Know what (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 Know why(知道为什么)——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 Know how(知道怎么做)——关于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识。

● Know who(知道谁有知识)——关于到哪里寻求知识的知识。

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文献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对文献类型的划分,由于所选标准以及分析方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可按下面几种情况来划分。

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印刷型(又称纸制文献、印本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用印刷方式(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照相影印、计算机排印)记录知识的文献,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也是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印刷型文献因方便实用,直观性强,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缺点:存储的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难以实现加工和利用的自动化,不便于对其进行长期管理和长期保存。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 基础知识
1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一、文献、信息、信息源 1.定义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 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 上的知识。
信息:广义地说,信息就是消息。
指对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辞海)
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 识。(韦氏字典)
10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
专利文献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 如专利申请书和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
专利说明书是公开的文献,但只能由各国专利局发行, 它反映了当前最新的技术成果。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thesis) 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科学论文。博士论文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般偏重于理论,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借此可以看 出有关专题的发展过程和方向。 学位论文一般不出版发行,而是保存在授予学位单位 的图书馆里。
6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科技图书(Book):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生产经验所 作的概括论述。
特点: 带有总结性、成熟定型;出版周期长,信息传 递慢;传授知识,而不是报道最新情报。
图书一般分为两类:
阅读型:教科书、专著等
工具型: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
科技期刊(journal, periodic) 特点:名称固定、有连续的卷、年月顺序号、出版周 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 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科技情报占整个情报来源的 60%-70%。
5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_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_理论部分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文献: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即记录有信息、知识的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资源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文献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

文献的特征:包括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文献的外表特征两个方面。

2.信息: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

简言之,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消息。

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信息的特征:①普遍性;②时效性;③客观性;④可加工性;⑤共享性;⑥可变换性;⑦传递性;⑧可转化性3.知识:关于知识的定义亦有种种,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流行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专题报告中所提的知识定义:“4个W”:● Know what (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 Know why(知道为什么)——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 Know how(知道怎么做)——关于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识。

● Know who(知道谁有知识)——关于到哪里寻求知识的知识。

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文献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对文献类型的划分,由于所选标准以及分析方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可按下面几种情况来划分。

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印刷型(又称纸制文献、印本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用印刷方式(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照相影印、计算机排印)记录知识的文献,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也是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印刷型文献因方便实用,直观性强,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缺点:存储的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难以实现加工和利用的自动化,不便于对其进行长期管理和长期保存。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课件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课件

关键词扩展
利用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 词进行检索,以获取更全面 的信息。
信息筛选与评价
筛选标准
根据相关性、时效性、权威性等标准筛选信息,确保获取的信息 质量。
评价方法
采用引文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信息进行评价,判断信息的可 靠性和价值。
筛选与评价工具
利用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进 行筛选和评价。
THANKS
感谢观看
学术数据库资源
学位论文数据库
如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收录了大量的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数据库
如CNKI、万方、维普等,收录了大量的学 术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数据库
如CNKI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收录了大量的会议论文。
网络资源与搜索引擎
网络资源
网络上有着大量的免费或收费的文献资源,如博客 、论坛、社交媒体等。
手工检索方法
手工检索方法的定义
是指通过人工方式,按照一定的途径和程序,在文献 集合中查找所需信息的方法。
手工检索方法的优点
具有简单易行、灵活方便、不受技术设备和人员限制 等优点。
手工检索方法的缺点
效率较低,容易出错,且受限于检索人员的专业知识 和经验。
计算机检索技术
计算机检索技术的定义
01
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文献信息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的方法
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 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
01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
02 学会使用常用的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 库。
03
培养信息筛选、评价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定义: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为手段的记录方式。 优点:便于阅读和流传 缺点:存贮密度低、收藏占有空间大,加工保存成本高,识别和 提取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便于管理和长期保存。
2. 微缩型
定义: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技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
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
优点: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远距离传递;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才能阅读。
著者
书名
代码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Horst, R., Pardalos, P. M. 1994, Handbook of global optimization, Kluwer, Dordrecht.
10
(三)文献类型--按文献出版划分: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P7
ultrasound and pulsed-vacuum treatments on the dehydration kinetics,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water in osmotically dehydrated strawberry: a combined NMR and DSC study[J],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4, 7(10): 2782-2792.
1.图书(Book)
定义: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
、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的出版物。包括专著、汇编、丛书等。
特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论点成熟、可靠,但传统印刷 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

第一讲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讲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外文图书的识别:
作者 编辑 Gong, Victor, and Norman Rudnick, Eds. AIDS: Facts and Issue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1986.
书名
出版社
3.科技文献的出版类型
——3.2 连续出版物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连 续出版物)》中给连续出版物的定义为:一 种逐次分册发行,通常都编有序号或年代标 号,并且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印刷 形式的出版物,包括杂志、报纸、年刊、各 种机构的报告丛刊和会志、会议录丛刊及单 行本的丛书。在众多的连续出版物中,具有 代表意义的是期刊、报纸和年鉴。 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连续性、及 时性和稳定性。
图书是指内容比较成熟、资料比较系统、有完整定型 的装帧形式的出版物。科技图书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文 献源,它大多是对已发表的科技成果、生产技术知识 和经验的概括论述。 特点:带有总结性、成熟定型;出版周期长,信息传 递慢;传授知识,而不是报道最新情报。 图书按功用性质一般分为两类: 阅读型:教科书、学术专著等 工具型: 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 识别依据:国际标准书号(ISBN)、书名、著者、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2.2.4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三次文献信息源指的是对一次信息所载内容进行
单元层次的选择,经过汇集、综合、分析、评述 等深度加工而成的产物。它的文献形式称三次文 献。其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系统阐述某个领域 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述性 学科总结等;二是把大量的定理、原理、数据、 公式、方法等知识进行浓缩和概括,编写成便于 查阅的参考工具书,如字词典、百科全书等。 三次信息源内容更集中,针对性更强,系统性好, 并有一定的检索功能,参考价值较大。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1.1.4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文献信息
网络文献信息
优先数字出版文献 新术语 文献数据库
电子预印本与电子印本
多媒体文献
开放获取文献
1.1.4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 文献信息
1.网络文献信息
• 网络文献信息也称虚拟文献信息,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 形式表达的,存贮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的文献信息内容的集合。 但就图书馆文献资源而言,网络文献并不是指所有的网络信息资源,而 是指其中能满足人们文献需求、改变人们知识结构的信息,主要包括电 子书刊、电子报纸、各种类型文献数据库等。 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相比,网络文献信息具有的特征有:①内容覆盖面 广;②文献信息浩瀚,几乎没有什么范围限制;③多媒体化。
• •
1.2 文献信息检索
1.2.1 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类型和基本原理
概念(狭义和广义)、四种类型、系统构成、基本原理
1.2.2 检索语言及其类型
• 概念、语言、分类法
1.2.3 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 方法、原则、步骤、过程
1.2.4 文献老化规律在文献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老化情形、检索原则
1.2.1 文献信息检索的涵义、类型和基本原 理
•它具有两个最重要的属性:①作品一旦出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 即时、免费地获取;②版权属于作者,只要以适当的方式承认作者是文 章的原创者,任何人都可以因合法的目的而阅读、复制、传播和使用该 文章。 •它包括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开放获取仓储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两种形式。 •/demo/findfreeej.htm

第1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第1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6)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thesis ):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生在获取博 士、硕士及学士学位时呈交的体现其学术研究水平并 提供审查答辩用的研究论文。
学位论文是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而作的总结,具有有
一定的独创性,一般不公开出版,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学 位论文是非卖品,除极少数以科技报告、期刊论文的形式 发表外,属难得文献。
图书内容系统、全面,可指引人们较全面的了解某一领域 的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但出版周期较长,报道速度较慢。
图书的综合性,使它成为积累和传递信息、知识的重要 信息源,可帮助人们获得对某个问题、领域的一般性的知识,
是人们学习成熟知识的主要途径。
正式出版的图书在版权页上印有国际标准组织ISO指
定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的科研成果迅速;内容多样化;质量参差不齐;保密性强。
科技报告可分成技术报告(Technical reports)、 技术备忘录(Technical memorandums)、札记 (Notes)、通报(Bulletins)和其他(如译文、专 利等)几种类型。根据保密程度的高低分为:绝密报 告、机密报告、秘密报告、非秘密报告、解密报告; 根据工作进程的时间顺序分为:初期报告、进展报告、 中间报告、终结报告。 目前国际上较著名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的四大 报告,即PB(Publishing Board)报告、AD (Accession Documents)报告、DOE(Department of Energy)报告和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报告。
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以及人类社会之 中,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依附于客观事 物的存在,只要有物质,就有表征其属性的信息。

第1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1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5
第一节
信息、知识、文献与情报
四、文献的含义 定义: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信息的 一种载体。
构成文献的三要素:知识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 6
第一节


信息、知识、文献与情报
文献资源收藏系统的分布
我国的文献情报部门一般划为三大系统: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和科技文献情报系统。
7
五、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
28
第三节
文献检索概述
三、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及途径 1.检索方法 (1)工具法(又称常用法)
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包括: 顺查法:是指按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 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倒查法(逆查法):是利用选定检索工具从最近期向早期查找文献的 方法。 抽查法:是根据检索课题的特点,选择有关该课题的文献发表较多的 年代,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作用: 1、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征文献信息的一致性,使内容相同及 相关的文献集中化。 2、保证检索提问与文献信息标引的一致性。提高信息的查 31 全率和查准率。
6- 32
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
题名 刊名 责任者 专利号……
表述文献外表 特征的语言 检 索 语 言 表述文献内容 特征的语言
关键词
分类语言 主题语言
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 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 简称标准。
18
第二节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
5.科技报告(Science and Technical Report) 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 况的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3. 利用电子阅览室集中指导实习(4次) (其它时间可自行到电子阅览室检索实习)。 4.网上考试,网上批改试卷并公布成绩。 5.着重数据库信息资源检索利用教学及文献信息综合 检索分析与利用技能的培养。
五、考核方式
1.满分100分。其中,课堂听讲(包括实习)占 20%;作业20%;考试占60%。 2.课堂讲授7次。 3.平时实习4次。
好大的油海,把石油 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 太平洋去。
第一讲 概述
本章具体内容安排: 1.1 信息素质 1.2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1.3 信息检索 1.4 数字信息资源 1.5 网上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 1.6 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
1.1 信息素质 1.1.1 信息素质的涵义:
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旨在“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 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 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 问题、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信息素质强调的是人的各种信息品质,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二是信息能力,三是信息 观念和信息伦理。 由于在信息社会中,对知识的获取和加工处理已逐 渐成为生产和工作的主要活动,加上知识经济的发 展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因而当代大 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是必要的。信息素质教育 是大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 获得、利用、开发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观念、 信息道德等方面。
信息素质概念的提出和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 俱进的。
信息素质专家会议--布拉格宣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信息素质的认识有 了新的突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2003年9 月20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 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联合召开的信息素 质专家会议和所发表的布拉格宣言,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三种 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及生活必需品 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 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
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信息与知识成为社会最重 要的基础性资源。
精品课件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2.时效性 3.载体性 4.传递性 5.可塑性 6.共享性 7.可开发性 8.可增值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把信息素养定 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未来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
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把信息素养融入到自己的教育体 系中,而我国在信息素养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和起 步阶段
我国教育界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明确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信息 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条件。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 泽考斯基(Paul Zurkowaski)1974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学委 员会上,最早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他把信息素 养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 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精品课件
信息素养为什么重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激增的当今时代,信息 素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精品课件
3.文献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三个基本要素: 1)文献含有知识信息 ; 2)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 3)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 ;
精品课件
二、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信息社会对 个人品质、道德观念、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总合, 或信息时代国民应有的素质,包括品质和能力两个 方面。狭义指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品质。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 坛
精品课2件001年第4季度报告

IL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需要诸多知识背景; 信息素养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
是它的有力的工具;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利用
信息的知识结构。
精品课件
IL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信息素养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介绍到 中国国内。 1997年起,开始有论文发表。
精品课件
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 信源(信息的发出体)、信宿(信息的接受 体)、信道(信息的传递媒介)和信息四个 基本要素。
精品课件
(三)与信息有关的基本概念
1.知识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总和。 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不直接 等同于信息;知识是人类大脑活动的产物,是系统 化、精炼化的信息。 2.情报 情报是传递中的有用的知识或信息,是为解决特定 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2002年8月,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 会第三次会议上,信息素养教育成为一个重 要的讨论议题。
将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 育发展为信息素养教育,已在图书馆界达成 共识。
精品课件
IL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IL在我国的基础——信息用户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参观与导读——帮助读者熟悉图书馆
• 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 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 1989
• 发现、检索、分析、评价与利用信息的
技能或能力。
精品课件
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
信息意识 信息技能 信息评价及利用 信息安全及信息道德
精品课件
信息意识
研究策略 信息需求 对新信息的敏锐,时刻追求新知识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信息关注程度
精品课件
信息安全及信息道德
对于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犯罪的认识、对计算机 病毒的防范行为等;
继承已有的知识成果,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 剽窃,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 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例如:不标注参考文献)
精品课件
IL是一种基本能力
“21世纪的能力素质”的5个方面: 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 信息素养 创新思维能力 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实践能力
精品课件
自然信息 社会信息 科学信息
风、雨、雷、 电、春、夏、
秋、
科学家破 译染色体 的基因信

语言、战争、贫 困、喜、怒、哀、

精品课件
(一)信息与社会
从生产力的角度可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信息与知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性
资源。
精品课件
IL的简明定义
• To be information literate, a person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素养 第二节 科技文献的类型 第三节 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工具 第四节 信息检索原理 第五节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节 信息检索常用技术及检索效果 评价
精品课件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素养
精品课件
一、信息的基本含义
1、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信息被定义为事物 或记录。 2、综合学术界对信息的定义,可以认为信息是 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 存在方式、运动规律及特点的表征。
检索路径:查找图书目录,期刊索引,中外文电子文献数 据库,有效的网络搜索信息获取的能力和技巧。
精品课件
信息评价及利用
信息评价的重要性 信息评价的准则: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辩识、选择,
创新知识的能力,养成批判性地分析、评价信息 资源的能力(评价指标:准确性、权威性、时效 性、经济性、易获取性) 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保存、创造性地利用等。
资源和各种服务。 专题讲座与培训——帮助读者掌握专门检索
精品课件
信息技能
信息源:了解信息如何产生及其传播途径;了解各种不同 的信息源及其特征;选用适当的信息满足个人的信息需求。
信息检索策略:分析个人的信息需求,检索并利用基本的 信息制定信息检索策略,识别重点概念并提练检索用的关 键词,利用基本检索技巧构建检索式,将课题或是问题纳 入一个合适的研究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