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 选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106181dd88d0d232d46a15.png)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外国: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关于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a81a40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c.png)
关于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的历史,经常的归纳总结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因为知识点很多,很琐碎。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
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点: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①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②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
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
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笔记)
![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33d8cdad51f01dc281f16f.png)
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2 改革削弱了贵族势力,但仍然他们仍然享有比平民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的残余
奖励军功
5
性质:前者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后者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结果:前者是奠定雅典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传统,后者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使中
国走上封建制道路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 1 课 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东晋时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 (2)崛起:386 年 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第 2 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改革内容 一、前期 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2、措施:
⑴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⑵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②基本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
3、梭伦的个人因素 ①出身贵族,同情平民 ②收复萨拉米斯岛,获得威望 ③“疯诗人事件”表达了爱国热情 ○4 公元前 594 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有权力)
1
第 2 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主要内容: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1、“解负令”的内容 ○1 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为抵押借贷 ○2 解放债务奴隶 ○3 废除“六一汉”制度。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促进了社会发展,并借鉴汉 族的一些统治方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戊戌变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84e25a1ed9ad51f01df2ea.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戊戌变法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戊戌变法知识经纬知识清单戊戌变法的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__①__》的签订,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列强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在华侵略权益。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财政赤字越来越大;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爱国工商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呼声,并提出自办铁路、自设工厂,抵制洋商羊厂的主张;清政府放宽了__②__对的限制。
(2)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但力量相当薄弱,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
4、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戊戌变法的准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戊戌变法 369777 戊戌变法的准备】1、理论准备(1)早期改良思潮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主张: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___③___》、《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特点:“托古改制”和“仿洋改制”(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3)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8月,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主张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汇编(全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汇编(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bbe1f097a32d7375a5178064.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汇编专题一梭伦改革(一)背景1、内忧(1)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贵族与平民矛盾;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矛盾)(2)解决危机的尝试的失败。
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
2、外患: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城邦积弊。
(直接原因)3、个人因素: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二)目的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2、根本目的:缓和矛盾,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三)措施1、经济领域:(1)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隶——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基础(2)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增强工商业奴隶主,促进政治多元化。
2、政治领域:(1)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分享政治权利——保护贵族的利益,但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贵族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2)建立“四百人会议”——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3)组建民众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及司法审判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四)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五)特点:革命性;中庸性(六)影响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1)物质基础: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
(2)社会基础:改革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
(3)制度保障: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4)法律精神:梭伦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梭伦的价值观及其在改革中创立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人类的影响:梭伦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它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影响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制度,陪审员制等)(七)评价:1、评价:积极性:(见上)局限性:采用中庸的原则,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2.结果:梭伦出走,雅典建立“僭主政治”。
历史选修一归纳总结知识点
![历史选修一归纳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355c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7.png)
历史选修一归纳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古代史1. 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大河流域,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如黄河流域出现了夏、商、周等文明,长江流域出现了古蜀、楚文明。
这些文明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社会的开始。
1.2 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夏、商、周等王朝采取的是王权神授制度,即国家的权力由天命神授给王室。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分封制度,国家被分封给诸侯,诸侯互相控制,国家分裂。
1.3 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们种田养殖,渐渐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经济和货币的使用,人们开始进行商品交换。
同时,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器具和工艺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4 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科技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科技也在不断发展。
古代社会出现了先进的文字,如象形文字和甲骨文,这为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同时,在道路、水利、农田和冶金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
这些都为古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中古史2.1 中古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古社会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
在中国,封建制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经过秦朝的统一,成为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
在欧洲,封建制度也是主要的政治形式,教皇、国王和贵族共同控制着政治和社会权力。
2.2 中古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古社会的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农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财富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手中,而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很差,饱受剥削和压迫。
2.3 中古社会的文化和科技中古社会的文化和科技也在不断发展。
在中国,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成果,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也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高三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7d73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8.png)
高三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选修一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门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变迁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分为夏、商、周三个主要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而周朝则开创了封建制度的巅峰。
第二部分: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在封建制度的框架下,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支柱。
基本的经济单位是农村,而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
此外,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部分: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古代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语言、文字、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也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进行了广泛的贸易交流,并通过此种方式将中国的文化、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第五部分: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例如,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此外,唐朝的盛世时期,宋朝的科技繁荣等,都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了独特的特色。
结语高三历史选修一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培养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学生们的复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b8874d964bcf84b8d57b4f.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记忆口诀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cadd2ef4028915f804dc2c0.png)
选修一记忆方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1、财产等级制度:一全二高三低四无(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2、找三人代表三位改革家讲述改革措施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11、春秋战国的新气象:经济大发展,地主要掌权,战争很频繁,百家齐呐喊2、秦国的有利条件:国君权力集中,法家得到认同。
尚武精神很猛,晋国已经不行。
到处招揽贤能,孝公决心强兵。
商鞅及时到来,变法隆隆发生。
2——2商鞅名字的由来:商鞅本来不姓商,本姓公孙名叫鞅。
卫国是其出生地,故此又称他卫鞅。
曾投魏国不得志,后到秦国拜秦王。
两次变法功劳大,封到商地称商鞅。
对商鞅一生的评价:一代有雄才商鞅,变法使得秦强。
纵然有些局限,难掩成就辉煌。
招致贵族反抗,无奈命归西方。
生命死得其所,英名万古流芳。
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第2课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新制;长官租田(三长制、官吏俸禄制、租调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的原因:平城离得远,改革难进展。
粮食很困难,北方不安全。
迁都的进行:谎称要南伐,抵洛道路滑。
谁还愿南伐,只好迁都啦。
移风易俗的措施:讲易通改(讲汉话、易服装、通婚姻、改籍贯、改汉姓。
作业让老师一讲就容易了,学生们通通都改过来了)第3课政权封建化的措施:尊儒、办校、复礼、纳制第四单元第2课富国之法:青市农税均免(请示农税均免:请示中央后,农民的税全免了)强兵之法:甲马兵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第3课变法的作用:变法的启示:改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改革的信念是不能妥协的,改革的人选是要细加斟酌的。
第五单元宗教改革第2课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因信能称义,仪式去一去。
《圣经》是权威,上帝心中立。
王权高教权,路德才出气。
第3课加尔文改革:核心虽是先定论,选民弃民自己混。
政权教权合为一,最高领袖加尔文。
第六单元第1课改革的背景:奥斯曼统治黑暗,马木路克割据混战,阿里上台夺权。
第3课英国的干涉:签约奥斯曼,策动奥斯曼,偏袒奥斯曼。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246b4101f69e3143329451.png)
选修一知识点整理(期末迎考材料)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危机: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无权;b、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表现: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3)影响:给统治者敲响警钟,推动雅典社会政治改革。
2、经济因素:工商业的发展(1)表现:手工业、造船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2)影响:a、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b、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展开了反对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双方斗争的焦点: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推动政治改革的进程。
3、外因:萨拉米斯岛的丧失4、主观条件:梭伦成为执政官(1).梭伦成为执政官的原因:①外因:雅典社会动荡阻碍经济的发展;其他城邦实力已赶上并超过雅典;萨拉门斯岛的丧失引发愤慨;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提供了契机。
②内因:个人的经历为其执政奠定了基础;具有振兴城邦的政治理想;假扮疯诗人鼓起公民的爱国精神;指挥军队夺回萨拉门斯岛从而树立威望。
(2).梭伦当选:前6C初(前594年)。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改革措施1、颁布“解负令”等法令内容:(1)“解负令”;(2)占有土地最高限额;(3)“遗嘱法”;(4)安抚贵族。
作用:(1)限制了土地兼并,贵族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2)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3)但并未废除奴隶制,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目的:扩大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意义:(1)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保障生活稳定。
(2)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陶器等行销海外;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内容: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第二等级,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e2bc4e44028915f804dc23d.png)
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雅 典公民大会与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 是古代和近代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出公民大会对
一、梭伦改革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政治影响和启示 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下层平民和 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 条 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件 主观条件:梭伦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
高远的理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睿智的斗争
策略、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等
( )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平民
领袖”,梭伦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平民,通过改革,平民
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权利,故选B项。 [答案] B
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1.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当时维护城邦统治的激烈斗争中
政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 治 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 影 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
响 主政治的基础
启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 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 奋斗和机遇
示
[例1]
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西方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典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 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但 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的, 雅典的妇女、外邦移民、奴隶则未能享有民主权利;雅
高一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1b411b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c.png)
高一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是一门学科,通过对过去事件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历史课上学习了选修一,这门课程主要围绕一些特定的历史知识点展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一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第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是历史的起点,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进化、早期定居与农业的兴起以及城市文明的发展。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如何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城市文明社会转变的。
1.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是人类学的范畴,通过研究人类的生物和文化的演变,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智慧和文明。
2. 早期定居与农业的兴起早期定居与农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脱离了游牧生活方式,开始定居在有利的环境中。
人类通过发展农业,实现了食物的稳定供应和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3. 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文明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有组织的阶段。
城市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分工的细化,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第二部分: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崛起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一些重要的帝国在历史上的崛起和衰落。
这些知识点使我们了解到不同文明的贡献和文化交流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1.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涉及多个地区和文化,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中国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2. 印度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文明中两个重要的代表。
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哈拉帕文明为主要代表,发展了城市建设和农业技术。
古埃及文明则以尼罗河为核心,发展了独特的宗教、文字和建筑。
3. 古中华文明古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明之一。
通过学习《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复习 选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复习 选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da34c655270722182ef7b4.png)
四、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 会政治改革之一,对希腊工商业发展、民主政治的形成产 生重要影响。
1、经济上: 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 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雅典很快成为希腊最繁荣的工 商业城邦。
4、个人因素(可能性)
疯诗人事件、萨拉米斯岛的收回等,公元前594年梭 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
用
颁布“解 抑制贵族土地兼并;废除债务奴隶,扩大公民 负令” 基础;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确立财
产等级 制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工商业奴隶主分 享政治权力,地位提高;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 资格,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 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重组国
家权力 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 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 国家政权的世袭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 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一、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主要原因(政治)
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 锐,雅典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根本原因(经济)
随着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反对贵族专权,要求 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外部环境
梅加腊等周边城邦的发展构成对雅典的威胁,萨拉米 斯岛的丧失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2、政治上: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 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492207fc4ffe473368ab3e.png)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时间地点: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二)历史背景(或原因):1、贵族政治的实施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
2、雅典的地理环境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梭伦改革提供了条件。
3、梭伦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雅典树立了较高的威望,成为首席执政官。
(三)主要内容:①颁布“解负令”,释放债务奴隶,并归还其抵押的土地。
②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法令,鼓励发展工商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政治权利。
④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⑤司法方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四)历史作用(或含有局限性):①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没有完全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时间:公元前四世纪中期。
(前356年——前338年)。
或秦孝公在位期间。
(二)历史背景(或原因):①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②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他们要求进行社会变革。
○3春秋战国之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学说主张变革,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四)主要内容:A政治上: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推行郡县制。
B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C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田宅。
D社会习俗:禁止请客行贿,父子及兄弟同居等移风易俗的政策。
(五)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促进了秦国的强大。
②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取得主动权。
④变法为秦国的富强和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于中国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时间:公元五世纪末北魏(420年——589年)(二)历史背景(或原因):①北魏政权的残酷压榨,导致广大农民负担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7f9c9f121dd36a32d82bc.png)
单元学习小结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发展历程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进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3.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推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二、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雅典工商业发展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反过来,民主政治的建立又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1.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
2.体现奴隶主、公民多数人的意愿。
3.体现公民的个人自由与平等。
4.开放官职,通过抽签、举手表决等方式产生权力机构。
5.制定严密的制度,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监督。
四、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可以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分析。
1.积极方面(1)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极方面(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氏族制度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3)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六、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梭伦改革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如下:一、选择题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平民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进行盘剥的结果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3.某位雅典公民因欠债而被债主卖往外邦并沦为奴隶,梭伦改革后,他不仅回到了雅典,而且获得了人身自由。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总结与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总结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bf77bb9c77da26925c5b033.png)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总结与练习2012.2.4 张宇欣总结部分:一、单元主题:梭伦改革二、学习方法:(1)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时间背景国家人物目的内容性质评价)(2)适当联系必修1、2、3的相关内容三、知识体系:1、历史必然性:(1)贵族政治的危机—主要原因(2)平民与贵族矛盾的尖锐—直接原因(3)邻邦的崛起—外部环境(4)工商业的发展--经济阶级社会基础(5)梭伦的上台—政治前提(6)统治者的腐朽—客观原因2、目的:直接目的:消除动荡纷争,稳定社会秩序根本目的:振兴雅典城邦,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3、内容:经济方面:(1)颁布“”,扩大公民基础;规定___,制约贵族___;制定“”,杜绝贵族侵占平民财产;允许___,保持贵族优越经济地位(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平民就业,壮大城邦实力,奠定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发展农业手工业,改革币制度量衡,倡导节俭惩游闲,确立私有保继承)政治方面:(1)确立___制度,打破贵族_——局面,使____分享了政治权利,__也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2)建立____会议,重组国家权力机构,保障普通公民参政权(改革立法司法制度,制定新的法律)4、性质(实质):____阶级的政治改革5、结果:成效___;矛盾仍尖;梭伦____;___政治建立6、评价:(1)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经济意义---为民主政治奠定经济基础;政治意义---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历史影响—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为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改革大度基础(2)历史局限性:表现---贵族削而未弱;平民提而未高,矛盾解而未决原因—改革目的,改革者扮演的角色,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因素)练习部分: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①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②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③阿提卡地区4部落的形成④公民陪审法庭的设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⑧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单元学习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单元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26154aad02de80d4d84082.png)
息指向,回顾梭伦改革的措施即可得出答案; 扣知识 梭伦改革措施中的颁布“解负令”; 规范答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 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规范答 扣知识 抓关键 审题意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
的重要手段。
3.主要特征
(1)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
(3)否定血缘关系,以财产和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
基础。
(4)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有少数人。
4.缺陷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公民权对于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此外,下层公民为生活
2.内容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体现了主权在民
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官吏产生的途径:官吏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后,
官吏选拔也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无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
人不得连任,任期短。
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
利。阅读下列材料: 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规范答
扣知识
抓关键
审题意
历史主题类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438cce6137ee06eff91850.png)
政治最终确立。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3.主要特征 (1)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否定血缘关系,以 财产和地域等取代血缘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 基础。
(3)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是少数人。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4.主要影响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 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但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它仅仅是对公 民集体而言的,雅典的外邦移民、奴隶则未
能享有民主权利;它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
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雅典贵族政治、僭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 含义与评价
项目
政治 形式 含义 是指少数 贵族集体 的统治, 普通民众 没有权力 参与政府 的运作 评价 贵族利用特权大肆侵吞 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剥 夺平民的人身自由,导 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但 贵族政治废除了个人独 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 原则,不同于君主制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2)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 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 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
的形成。
(4)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推行改 革,完善和发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
是指用武力夺取 僭主政治 政权而建立的个 人独 裁 统 治 主要指政权掌握 在公民手中,所 有公民都有机会 民主政治 参与国家政治事 务,每个公民在 法律面前都是平 等的
栏目 导引ຫໍສະໝຸດ 栏目 导引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2)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公民集体中的大多数是小农和小作坊主,他 们同时也是军队的支柱,出身高等级的官吏 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 2.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1、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下 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氏族制度残余依然存在,贵族拥有更多的 政治权力。
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一、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主要原因(政治)
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 锐,雅典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根本原因(经济)
随着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反对贵族专权,要求 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外部环境
梅加腊等周边城邦的发展构成对雅典的威胁,萨拉米 斯岛的丧失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鼓励发 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下层平民 展农工 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使雅典成为古代 商业 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四、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 会政治改革之一,对希腊工商业发展、民主政治的形成产 生重要影响。
1、经济上: 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 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雅典很快成为希腊最繁荣的工 商业城邦。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工商业奴隶主分 享政治权力,地位提高;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 资格,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 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重Hale Waihona Puke 国家权力 机构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 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 国家政权的世袭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 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4、个人因素(可能性)
疯诗人事件、萨拉米斯岛的收回等,公元前594年梭 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
用
颁布“解 抑制贵族土地兼并;废除债务奴隶,扩大公民 负令” 基础;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确立财
产等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