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初一生物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4.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5.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6.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相互连接,形成食物网8.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10、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11.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而其他生物则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或者无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够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通过生长和繁殖维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6.生物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观察。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仪器,也可以利用工具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的方法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等。
生物归类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态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则是指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食物链、竞争和共生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
1. 新陈代谢。
这就像是生物的一个超级技能。
生物得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
比如说咱们人,每天吃进去食物,食物在身体里被消化吸收,这就是把外界的物质变成身体能用的东西啦,然后还会把身体里产生的废物,像尿液、粪便排出去,这就完成了物质的交换。
能量交换也很重要,就像咱们吃饭获得能量才能跑跳玩耍,这就是新陈代谢在起作用,要是没有这个,生物可就“凉凉”啦。
2. 生长发育。
生物就像一个个小魔法师,会慢慢长大。
小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小婴儿能变成大人。
就像你种的小豆芽,刚种下的时候就那么一丁点儿,过几天就噌噌噌地往上长,这就是生长发育。
而且这个过程可复杂啦,有细胞的分裂、分化等好多事儿在背后默默支撑着呢。
3. 繁殖。
生物可不会让自己这一族灭绝,所以就有繁殖这个大招。
植物会开花结果,用种子或者其他方式繁殖后代,像蒲公英的小伞一样的种子,风一吹就到处飘,到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动物呢,有的下蛋,像鸡妈妈下蛋孵小鸡;有的直接生小宝宝,像小狗狗,这样就能让自己的种类一直延续下去啦。
4. 遗传和变异。
遗传就像是生物的一个传家宝,爸爸妈妈的一些特征会传给孩子。
比如说你可能长得像爸爸的眼睛或者妈妈的鼻子,这就是遗传在捣鬼。
但是呢,变异也会悄悄发生,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孩子跟爸爸妈妈不太一样的地方,这可能就是变异了。
变异有时候还能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呢,就像长颈鹿的脖子慢慢变长,可能就是变异后被环境选择留下来的。
5.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刺激可敏感啦。
就像向日葵,它总是向着太阳转,这就是对阳光这个外界刺激的反应。
还有含羞草,你轻轻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合起来,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这就是应激性的表现。
这种能力能让生物更好地在环境中生存,躲避危险或者找到有利的条件。
6. 具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小积木,组成了生物这个大城堡。
但是有个特殊的家伙——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就像一个小小的、狡猾的捣乱分子。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例如,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异养。
如牛吃草,狼捕食羊等。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鱼在水中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 出汗:人的皮肤汗腺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
- 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废物。
- 排尿:泌尿系统将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 植物也能排出废物,如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应激性。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猎豹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长: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个体由小变大。
例如,一粒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成为参天大树。
- 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如植物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动物通过产卵或产仔繁殖后代,如鸟类产卵,哺乳动物产仔。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
-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例如,同一株玉米上结出的玉米粒有黄色和紫色之分。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但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上下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下册生物知识点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 认识生命,珍爱生命2. 认识自己,发展自己3. 生活中的生物现象4.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章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 调查生物的种类2. 调查周围的生态环境3. 确定调查的方式及调查路线4. 调查小动物栖息地5. 丰富我们的知识面6. 调查活动注意事项7.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法步骤8. 认真分析、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交流。
第三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2. 生物圈中的空气、水、土壤为绿色植物和各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3. 岩石圈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
4. 光热资源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各种生物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
5. 不同区域的气候有着较大的差别,对各种生物及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6. 地形的多种多样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7. 淡水是各种水生生物生活的地方。
8.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9. 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称为捕食关系。
10.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11. 光决定着生物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
12. 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13. 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4.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及绝大部分哺乳动物。
海平面以下:各种海底动物、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空中的多细胞植物。
地上有许多树木、花草以及像柳树一样的树木。
食虫鸟总在夜间猛禽获得食物的时候去捕捉小动物食物链:草→鼠→蛇→鹰。
许多植物都是多细胞的,如衣藻、小麦、甘蔗;树木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4、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2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3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下的物像呈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物像可到视野中间.如:物像偏向左上方,玻片就移向左上方,因为物像呈的是倒像3、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4、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应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5、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6、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第二节植物细胞1、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2、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的是清水2盖时要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染色时从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吸水纸从另一侧吸.4、观察临时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5、生物绘图时,要把细胞画在纸的左上方,右侧和下方要注字和书写书名.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植物果实的酸甜苦辣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物质不同.3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叶绿体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根系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第三节动物细胞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1滴的是生理盐水2染色时用的是稀碘液.2、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两大类: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都是大分子: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都是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无用的废物排出.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2线粒体:将细胞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动力工厂”.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神奇的遗传物质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5、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实例中,从供核母羊中分离乳腺细胞并取出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无核卵细胞,二者形成融合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导入代孕母羊体内,生出的小羊像供核母羊.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2、体积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3、细胞分裂过程: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 3 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植物: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4、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分裂n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8、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机械组织等.3、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由果皮和种皮、胚乳、胚三部分构成,双子叶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1菜豆子叶2片,玉米子叶1片,2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3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是连在一起的,菜豆是分开的.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5、种子之所以能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6、裸子植物:1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2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7、被子植物: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豌豆、荔枝、木瓜苹果、小麦、牡丹等.2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3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8、裸子植物中苏铁是活化石,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银杏是活化石,俗称白果,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的结构是完整的、已度过休眠期.干瘪的种子或胚被破坏,储存时间过长,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种子数×100%4、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洒一点水并放到橱柜中的2号瓶种子可以萌发,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其余三个瓶子为实验组.4号瓶中放较多的水,不能萌发,与2号瓶相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5、抽样检测: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6、抽样检测的方法:一、样本大小要合适,二、做到随机取样,三、检测方法要科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根冠:在根尖顶端,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小,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细胞越往上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成熟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幼根生长的原因:1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2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5、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6、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芽中也有分生组织.7、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叶制造有机物向下运输.肥料主要是提供无机盐.8、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苗比蒸馏水培养的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无机盐.9、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量最多的是:氮、磷、钾.10、植物生长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不同,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无机盐,开花结果需要含磷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缺少含硼的无机盐.第三节开花结果1、一朵桃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6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2、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豌豆.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媒介,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3、受精过程: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是死细胞.除茎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2、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观察叶片的结构,先要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取材料后要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下表皮需撕下一小块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4、叶片由表皮上表皮与下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5、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或闭合.6、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可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步骤:暗处理→夹黑纸片→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检验→清水冲洗观察叶色.2黑暗处放一昼夜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是为了:做对照实验.4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清洗之后叶片变成黄白色.5实验变量是光照.设置的对照实验为见光和不见光.6实验结果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变蓝,没产生淀粉.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幼嫩的果实、茎等,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判断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5、有机物作用:一是构建植物体,二是养育了生物圈中其它生物.6、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7、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8、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15、植物绿色部分细胞转换能量: 16、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脱氧核糖核 酸), 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 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而细胞的控 制中心是细胞核。因此可以认为,细胞的生活是物 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施莱登和施旺创建细胞学说: 1.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
4、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非常微 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5、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造和观察 (制作步骤:擦 →滴→撕→展→盖→染→吸)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透明 薄膜 (4)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 (5)盖:盖盖玻片,先接触水滴,从水滴一边缓缓/轻 轻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7)吸: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 标本的全部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 乘积。10X40=400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 到的物象是倒像) (3) 将视野中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同向(像)法—— 偏哪移哪。(例:看到物像在右上,玻片也向右上移 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 多,物像越小,视野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 物像越大,视野越暗。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 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高倍镜下不能 转动粗准焦螺旋)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 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11)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只能观察被光穿透的物 体。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12)凹面镜聚光。调亮视野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 暗视野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o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o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o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o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o动物和人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等方式。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o表现出应激性,如向光性、向水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o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通过繁殖产生后代。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o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分:o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
2.按生活环境分:o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空中飞翔的生物。
3.按用途分:o家禽、家畜、作物、宠物等。
三、生物圈1.定义:o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范围:o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条件:o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o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o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捕食、竞争、合作等。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o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6.生态系统:o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o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o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限。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o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转换器、载物台等部分。
2.使用步骤:o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
3.注意事项:o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o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o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中的物质:o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
2024新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4新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基础知识梳理:1.生物有什么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对于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人口普查和森林资源调查属于调查法。
调查首先要有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4.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7.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叫生物因素,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8.例举一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例子。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②干旱使农作物减产(水分)③动物昼伏夜出(阳光)④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水分)9.例举一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
①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环境②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③动物冬眠④大雁南飞⑤旗形树⑥变色龙、竹节虫⑦骆驼刺的根系很发达10.例举一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例子。
①蚯蚓疏松土壤②大树底下好乘凉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④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场退化⑤森林能进化空气,调节气候。
11.探究实验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细胞“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必背知识点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 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 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确保每个新细胞与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具体过程包括细胞核分裂 (染色体复制并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细胞质分裂 (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每部分包含一个细胞核)和细胞膜、细胞壁的形成 (最终将两个子细胞分开)。
3. 细胞分裂的意义:保证生物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生物体能够不断生长和发育。
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2. 主要组织和功能: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 系统:多个器官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四、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 主要组织和功能:保护组织:保护植物体内部柔软部分。
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 (导管)以及有机物 (筛管)。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进行多种代谢活动。
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植物体。
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植物体保持生长和发育。
3.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五、单细胞生物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眼虫、细菌、酵母菌等。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第一章认识生命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是有生命的,能够生长、繁殖和应激。
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
3、生物体具有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和硫等。
4、生物体具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2、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分为DNA和RNA两种。
3、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种。
4、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5、矿物质是细胞中无机盐的统称,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
2、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部分,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4、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上包含基因。
第四章生命的延续1、生命周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等阶段。
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能够保证物种的遗传稳定。
3、配子是生殖细胞的一种,分为精子和卵细胞两种。
4、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是生命的起点。
第五章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学科。
2、生物分类的层次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相近的种组成属,相近的属组成科,以此类推。
4、分类学家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命名新的物种,整理已有的物种关系。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器官与系统第一章器官与系统的形成1、生物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而成的结构,执行特定的功能。
2、生物体的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而成的体系,完成整体统一的功能。
3、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各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这被称为内环境稳态。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细胞认识生物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6—9)观察的要求: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1)(2有计划。
)观察的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候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步骤①确定观察目的: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异同。
②明确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③做好观察记录:一般要求边观察边记录。
④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4)观察的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不要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如观察植物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鸟类时,避免衣物颜色过于鲜亮,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等。
2.观察生物(P10)(1)观察植物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观察杨树和柳树时,可以从树干、枝条、叶等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进行比较,如果杨树和柳树正好开花或结果了,可以比较它们的花或果实有何不同,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观察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可以观察它的叶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2)观察动物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观察鸟类时,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3.生物的特征(7个)(P11—P14)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章认识细胞1、学习使用显微镜(P16-P21)(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
擦拭反光镜用:湿布(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转换器(3)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物镜;(4)显微镜的结构中,起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取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亲子间的相似性叫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记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 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等。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疏松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生活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统计法等。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有许多不同的类型。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进行物质代谢和细胞分裂。
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第三单元:组织和器官组织的定义:由相同或相似细胞构成,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
植物组织:表皮组织、维管组织、栅栏组织等。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
器官的定义:由一种或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
植物器官:叶、茎、根等。
动物器官:心脏、肺、肝脏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遗传物质: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携带个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DNA上的一段有特定功能的序列。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进化的定义: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改变和发展。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类群。
植物分类: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动物分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等。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等。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第七单元: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植物的生长:原生质生长和细胞分裂导致植物生长。
动物的发育:胚胎发育和个体的生长与发育。
生长调节:植物的生长激素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总结:通过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各个单元,我们了解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和器官的组成,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等知识点。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观察1.概念: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2.类型(1)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1)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1.概念: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一般是随机抽样)④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⑤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调查活动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4、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④注意安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者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大多数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通过分解、吸收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或者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自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点一: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1.确定观察目的
(1)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3)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4)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2.明确观察对象
(1)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____________等。
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2)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____________和生活环境等。
3.做好观察记录
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4.交流观察结果
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知识点二:科学方法——观察
特别提醒
野外观察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安排。
1.观察的方法
(1)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2)可以借助放大镜、__________、望远镜等仪器观察。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观察。
(4)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
2.观察的基本要求
3.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
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真菌、细菌、________等生物(这些生物大部分个体比较微小,结构比较简单)。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2.(1)生长环境(2)运动方式
知识点二
1.(2)显微镜(4)测量
2.目的;一定的顺序;计划
3.病毒。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如花鸟鱼虫等。
与之相对的是非生物,如泥土、水、瓦石等。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有无生命。
生物有以下八个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类排汗、排尿,植物则通过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得像父母为遗传,长得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以及细菌等生物。
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以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以及生物因素如捕食、竞争、合作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竞争、合作等。
捕食关系是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寄生关系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外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者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寄生虫、细菌、病毒、菟丝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生物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门基础科学,其涉及到
的研究领域跨度非常广,覆盖了从微观至宏观、从单细胞至多细胞、从基因结构至物种进化等方面。
而在七年级生物课程中,我
们将学习生物的基础知识,其中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基础单位——
细胞。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一、细胞的概念
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单位,是组成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最初的细胞可能来自于单细胞生物,它们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
在细胞内,膜系统、细胞器和细胞质等是组成细胞的重要部分。
二、细胞的种类
生物的细胞种类很多,常见的细胞类别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其中原核细胞又分两类:细菌的原核细胞和古菌的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等。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膜结构,是由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
它的作用有维持细胞结构、调节物质的出入、参与cell信号传导等。
2. 细胞质: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一层物质。
它含有细胞内所需的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同时,也参与了细胞内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管理中心”,存储和控制着细胞内部的遗传信息。
它由核壁、核质、染色体和核仁等组成。
四、细胞分裂
自由细胞和多细胞生物的生殖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又称为真正的细胞分裂,它是多数有细胞核的生物体发育、生长并
进行组织再生和生殖增殖等重要生命活动的基础。
而无丝分裂,
则见于原核生物或其他一些特殊细胞如生殖细胞和一些肝细胞等。
五、细胞的特点
细胞是有特定和共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的。
其中最具特点的是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除此之外,细胞还有自主的维持内
部稳定的能力,可以适应和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
以上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
大家深入了解细胞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