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本文在呼唤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试图以大学生为生态意识培养的切入点,以高校德育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结合生态意识培养,探索高校德育改革,最终提升高校德育的价值关怀,促进德育向人性的自然回归。

一、生态意识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鉴于生态意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在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领域均对其进行了界定,其中前苏联哲学家Э•B•基鲁索夫在《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一文中提到,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指在处理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学观念和常识①。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性升华,是自然生态的众多辩证过程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并能合理运用生态理性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维活动②。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优化目标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一类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是生态规律的支配作用和生态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③。

这是近几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一个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的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其中需要重点把握一个点,然后由点到面慢慢铺开,这个点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群体。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层次低、但接受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对生态问题感兴趣。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也预示着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重视他们的生态教育是我国国民生态意识水平提高的关键。

纵观国内各教育阶段,还没有形成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普及性的生态知识教育。这样,这一艰巨的任务便落到了高校德育的肩上。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片面地认为德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④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德育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重视生态意识教育。这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的全新课题。所以,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生态意识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

二、中学生生态意识的物化倾向

人是有需要的,人类需要的特有性质决定了需要既是人活动的力量源泉,又是人活动结构中的一个因素,因而成了人性结构的内在规定。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现实也就成了句空话,更谈不上进行价值创造。但是人的需要也存在着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我们认为,判断人的需要是否正当、合理,主要应看这种需要的满足是否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之中,中学生的价值选择如何?据此,一些研究者曾就当代中学生的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环境知识等做过一些调查。例如,吴鹏举等人于2000年对河南

省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中学生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生态意识还远没有成为中学生的普遍价值选择,不少中学生甚至逐渐迷失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追求名牌、攀比、斗富已经在学校悄然升起,甚至成为时尚。在校园里,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践踏绿地、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随处可见。

可见,让人类从物的观念中自拔,是当务之急。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是重中之重。对此,美国著名学者詹奇曾大声呼吁:“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们一直所走的方向错在哪里,然后才能讨论人类情形的道德问题……。我们当务之急是坐下来重新思考。这时,我们感到我们迫切需要新的价值观念及新的方向。”

三、生态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中的培养

1.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

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我国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高校德育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

为此,高校德育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中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中的定位,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并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使中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作为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充分地体现这一时代性。但是,德育应该是向心的教育,而非生硬的灌输。这样,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更应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承担着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自然与科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是进行生态价值观教学和培养生态意识的重要基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文明习惯。例如,在“自然与科学”的授课过程中,应善于挖掘、整理和研究生态哲学思想,还应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等宝贵的生态思想。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曾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概括为四点:“生”的思想;人与万物一体;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人与万物生死与共,休戚相关⑧。这些思想都将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挖掘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有关“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绿色GDP”等重要思想。如果说前两门课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知识的渗透,那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则要求在中学生进行的道德及法制教育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从根本上进行制度的保障。因为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中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中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通过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监督,促使中学生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有序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这些都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的任务,也是高校德育能否与时俱进的关键。

当然这种理念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高校德育的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考核上都要突破传统的方式,真正使德育成为一种向心的教育。在目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仅仅依靠的是个别老师课堂上的有意识渗透,还没有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更没有列入德育考核的范围之内,德育工作将任重而道远。

2.体现生态意识的极限思想

早在20世纪70年代,《增长的极限》一书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类拼命追求经济增长是否合理,有没有一个极限?对此,有的学者大声疾呼:“地球是一切生命的家园,人类拥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