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合集下载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2) 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和器 官的物质,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括合成(如:聚酯、硅橡胶)和天然高 分子(如:胶原、甲壳素)。近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得到重视。
• (3) 医用生物陶瓷。有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 可吸收磷酸三钙陶瓷等)
• (4) 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涂复钛合金,炭纤维或生物活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
• 2000万心血管病患者 --------每年需要24万套人工心瓣膜
• 肾衰患者 --------每年需要12万个肾透析器
• ……
2020/6/17
材料
3. History of polymeric biomaterials
1943年 1949年
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在文章 中,第一次介绍了利用PMMA作为人的头盖骨、关 节和股骨,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的临床 应用情况。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 域,使人工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 代和整容等许多方面。
• 人造器官或组织
• 人造皮肤,血管,骨,关节,肠道,心脏,肾等
2020/6/17
材料
2020/6/17
材料
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化学家来做第一步
• 化学家合成原始材料并检测各项理化指标
• 生物学家检测材料生物毒性及生物相容性
• 医学家做临床动物试验-人体试验
• 化学工程师制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9.1 概述
一、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 (Biomedical materials)
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置 换损坏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 能的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等特点。

这类材料旨在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如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生物传感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首先是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GA)。

这类材料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并最终被代谢排出体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它们主要应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如制作支架用于骨骼修复、软组织修复和脑部损伤修复等。

其次是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如天然高分子材料胶原蛋白和壳聚糖。

这些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细胞黏附、分化和增殖。

它们常用于组织工程中的细胞载体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如用胶原蛋白包裹干细胞用于皮肤再生、用壳聚糖包裹药物用于药物缓释等。

另外一类是生物仿生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PEG)。

这类材料模拟生物体内的液体环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生物粘附能力。

它们主要应用于制备人工器官、药物控释系统和生物分离材料等,如用PEG涂层改善人工心脏瓣膜的生物相容性、用PEG修饰纳米材料用于靶向药物传递等。

此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羟基磷灰石(HA)。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与骨组织有很好的结合性。

它常用于骨修复和牙科领域,如制备骨替代材料、牙齿填充材料和人工牙齿的固定材料等。

总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的出现为治疗和修复各种组织和器官提供了新的手段,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如材料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速度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应用性能和安全性。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生产方法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生产方法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生产方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于医疗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等特点,可用于制备医用器械、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生产方法。

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选择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等因素。

常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己内酯(PCL)、明胶、壳聚糖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被人体代谢和排泄,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溶液后通过旋涂、喷涂、浸涂等方法涂覆在基材上,制备成薄膜、纤维、微球等形态的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形貌和结构,可用于制备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领域。

2. 熔融法熔融法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制备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后,通过挤出、注塑、压制等方法制备成所需形态的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可用于制备医用器械、组织工程等领域。

3. 电纺法电纺法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通过电场作用制备成纤维的方法。

该方法将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溶液后通过电纺机将溶液喷射至电场中,形成纤维状的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纤维形态和结构,可用于制备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等领域。

4. 3D打印法3D打印法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成所需形态的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溶液后通过3D打印机将溶液喷射至所需形态的模板上,形成所需形态的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结构,可用于制备医用器械、组织工程等领域。

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备医用器械、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领域。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课件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课件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将药物与高 分子材料结合,如接枝共 聚法、药物嵌入聚合物网 络法等。
生物法
利用生物分子和生物过程 将药物与高分子材料结合 ,如抗体偶联法、基因载 体法等。
高分子药物载体的性能评价
安全性评价
主要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 性试验、致畸致癌性试验等,以 确保药物载体对人体的安全性。
有效性评价
生物医学高分子 材料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概述 • 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 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 高分子药物载体 • 高分子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概述
定义与分类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指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材料。
分类
根据应用部位和功能,可分为生物惰性、生物活性、生物降 解和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特性
生物惰性
指在体内稳定,不发生化学反应,无毒无害 。
生物降解
在体内可被分解为小分子,无害化排出体外 。
生物活性
具有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
生物相容性
与人体组织相容,无排异反应。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生物活性评价
检测支架材料是否具有促进 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生物活性 。
安全性评价
对支架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估 ,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致敏性等。
06
研究展望与挑战
新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展望
发展新的聚合反应
01
研究新的聚合反应,如活性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以实现高
分子材料的精确控制合成。
纳米技术和3D打印
骨骼系统
用于制作人工关节、骨板、骨 钉等。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组织
护理和医疗用具相关的医用材料 药用高分子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肺: 人工肺并不是对于人体肺的完全替代, 而是 体外执行血液氧交换功能的一种装置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肾 : 目的在于过滤血液中本应可以通过肾脏去 除的代谢产物。人工肾包括血液透析型、血液滤过型、 血浆置换型等类型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心脏 : 图所示为用钛和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人工 心脏, 美国FDA 批准此类装置为 “过渡移植” 装 置, 而非永久性植入装置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肝脏:主要用于替代因肝脏功能不足所需要弥补的解毒功 能,是将患者的血浆在体外循环代谢的一种辅助装置,它只能 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分血液透析型等。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胰脏:目的是人工调节血糖浓度等, 含微包囊 型、扩散管型、人工血管型等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人工心脏瓣膜、 心脏起搏器电极的高分子包覆层、 人工血管 (如图)、人工喉、人工气管、人工食管、 人工膀胱等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
——人工组织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五官科、骨科、外科的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求
需求
分类及 用途
展望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简介
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简介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指用于生理系统疾病的诊断 、 治疗 、 修 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 , 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学, 是介于现代医学和高分子科学之间, 并且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 医学等的一门交叉学科 四十多年的研究历史 蓬勃发展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近十年来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获得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 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于医学领域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转化性能。

未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支架材料,帮助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同时可以调控新生组织的形成。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改进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提高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药物传递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有效地送达到靶组织,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减少毒副作用。

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设计制备更多样化的高分子载体,提高药物的载荷量和释放效率,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药物传递。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传感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传感器的识别元素,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新型的高分子传感器材料,提高其对特定生物分子的识别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生物检测。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器械中的应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制备各种医用器械,如人工器官、生物质感传感器、医用植入材料等。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优化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设计制备更加安全、耐用的生物医用器械,满足不同医疗需求。

综上所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走向中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与生物体相容并在生物体内具有一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应用范围涉及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系统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这意味着这类材料可以与生物体组织相容,不会引起排斥反应或过敏反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生物体降解或代谢,不会对生物体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这一特点使得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修复骨折的支架材料等。

其次,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同时也可以用于制备医用敷料、人工皮肤、植入式医用材料等。

这些应用为医学诊疗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推动了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此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系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组织工程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被用于制备人工器官、组织修复材料等,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被用于制备缓释药物载体、靶向输送系统等,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

未来,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例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和智能化材料的开发将会为医学诊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总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在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治疗的不断改善提供重要支持。

生物医用高分子抗凝血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抗凝血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
医疗器械如导管、支架等,人工器官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等,组织工程如 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培养基质等,药物传递系统如药物载体、控释系统等。
02
抗凝血材料的基本概念
抗凝血材料的定义
抗凝血材料
天然高分子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01
天然高分子抗凝血材料的提取与纯化
研究者们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和纯化出具有抗凝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
胶原、明胶、壳聚糖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性能,
可广泛应用于创伤止血、手术缝合线等领域。
02
天然高分子抗凝血材料的改性研究
为了提高天然高分子抗凝血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对其进行改性研究。
02
这些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需满 足特定医疗应用的需求。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生物医用高 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 用于医疗器械和药物传递系统。
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明胶等,主 要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支架。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是指材料在生理环境中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生物医用高分子抗凝血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以避免在体内发生降解和变质。
化学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包括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核磁共振谱等。这些试验能够帮助评估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确保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毒、无致敏性、无致癌性
复合抗凝血材料
将天然和合成抗凝血材料 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优 异性能的复合抗凝血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简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历史;着重指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所需要的性能要求,并且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详细描述了人工器官、治疗器具的主要材料和用途,探讨对于生物医用高分子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对于其发展前景和产业化趋势做出简要点评。

关键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性能分类,人工器官、治疗器具,应用前景, 产业化趋势华东理工大学温乐斐10103638AbstractThehistoriesof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biomedical polymeric materials are simply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emphasisof thispaper is placed on the performing requirements about the biomedical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being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artificial organs and the treatment instruments on their main materials and final uses. Then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biomedical polymeric materials. At last, th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some future investigating trends are also presented. Keywords:TheBiomedical Polymeric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Artificial Organs & Treatment Instruments, The Prospects & Future Investigating Trend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xcalibur10103638目录1.引言 (1)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 (1)3.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2)3.1力学性能稳定 (2)3.2化学性能稳定 (2)3.3材料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好 (3)3.4无致癌性,耐生物老化 (3)3.5不因高压蒸煮、干燥灭菌、药液等消毒措施而发生质变 (4)3.6易于加工成型并且来源广泛 (4)4.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4)4.1高分子人造器官 (4)4.1.1人工心脏以及心脏相关材料 (5)4.1.2人工肺、人工肾以及选择透过膜材料 (6)4.1.3其他人造器官 (7)4.2高分子治疗材料 (7)4.2.1眼科材料 (7)4.2.2牙齿粘合和修补 (7)4.2.3人工关节、人工骨 (8)4.2.4人工皮肤 (8)4.2.5整容材料 (8)4.2.6其他应用 (9)4.3高分子包装材料 (9)5.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 (9)6.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之路 (11)7.参考文献 (12)1.引言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即医用仿生材料,又称为生物医用材料。

这类材料是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够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高分子医疗器械到具有人体功能的人工器官,从整形材料到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几乎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都有使用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例子。

医用高分子材料所用的材料种类已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其制品种类已有上千种。

生物医用功能材料作为一类新兴材料发展很快,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

1980年世界销售额达200亿美元,1990年将增加到500亿美元。

其中,医用高分子材料大量用于医疗器具和器械,而且还用作人体器官或机体组织的代用品,短期或长期植入人体内,起到替代人体某种功能的作用。

近年来,这类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人工器官发展更是迅速,目前国外有数以百计的人靠人工器官维持着生命。

而在国内,现有的肢体不自由患者已超过1500万,其中肢残患者约800万;由类风湿引发的大骨节病患者有数百万;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白内障盲人约500万;牙缺损和牙缺失患者高达3亿~4亿人;肝炎病毒携带者1.2亿;心血管病患者2000万;需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2000万;伴随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9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69%)的骨质疏松患者7000万;每年由于疾病、交通事故和运动创伤等造成的骨缺损和缺失患者人数近1000万人;需要进行颅颌面和胸部美容整形的人数有数千万人。

这还不包括数目庞大的各类软组织、血液和器官疾病患者人数。

故而,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目前,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应用很广泛,几乎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

按其应用大体可分为不直接与人体接触的、与人体组织接触的和进入人体内的三大类。

与人体接触的和进入人体的材料虽然只是小部分,但它决定了最近数十年来医学上的许多成就。

它们中绝大多数属于功能高分子范畴,有的具有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某些功能;有的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能组织或疏通某些功能障碍,使之恢复正常功能;而剩下的只作为医疗器械使用。

2.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37年,其特点是所用高分子材料都是已有的现成材料,如用丙烯酸甲酯制造义齿的牙床。

第二阶段始于1953年,其标志是医用级有机硅橡胶的出现,随后又发展了聚羟基乙酸酯缝合线以及四种聚(醚-氨)酯心血管材料,从此进入了以分子工程研究为基础的发展时期。

该阶段的特点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合成高分子的组成、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有目的地开发所需要的高分子材料。

目前的研究焦点已经从寻找替代生物组织的合成材料转向研究一类具有主动诱导、激发人体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新材料,这标志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其特点是这种材料一般由活体组织和人工材料有机结合而成,在分子设计上以促进周围组织细胞生长为预想功能,其关键在于诱使配合基和组织细胞表面的特殊位点发生作用以提高组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速度。

3.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常常与生物肌体、体液、血液等等相接触,有些还长期在体内放置,因此要求其性能较为出色。

其要求比普通工业用材料的要求要高度的多,尤其是对于植入性材料的要求更甚。

对于在人体内应用的高分子材料一般要求如下。

1.力学性能稳定在使用期限内,针对不同的用途,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耐疲劳度、强度、模量等应适当。

比如,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做人工关节时,应该用模量高、耐疲劳强度好、耐磨性好的材料。

2.化学性能稳定作为生物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对人体的血液、体液等无影响,不形成血栓等不良影响。

人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血液在正常环境下呈现微碱性,胃液呈酸性,且体液与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钾、钠、镁离子,含有多种生物酶、蛋白质、人体的环境易引起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及氧化反应;生物酶会引起聚合物的解聚;体液会引起高分子材料中的添加剂析出;血液中的脂类、类固醇以及脂肪等会引起聚合物的溶胀,使得材料的强度降低。

例如聚氨酯中含有的酰胺基极易水解,在体内会降解而失去强度,经过嵌段改性后,化学稳定性提高。

对于硅橡胶、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分子链中不含可降解的基团,化学稳定性则更为出色。

另外需在体内降解的骨钉、骨板、手术缝合线等则要求材料在体内在一定时间降解,尽快地被组织分解吸收,而不应该在体内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副产物。

目前常使用以下技术来控制降解速度:(1)用形状、表面积以及不同的链接比例来控制合适的降解速度,以保证材料在正常的使用期限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在活体康复后尽快降解。

(2)在大分子链上引进功能基团,引进抗体、药物活性物质,进行功能团修饰及增进材料的亲水性,加快材料的水解速度。

(3)通过前端工具控制缓释药物的释放速度,改善药物通过膜的透过性。

3.材料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好材料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引起炎症或其他排异反应材料。

所引起的宿主反应应该能够控制在一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材料反映应控制在不至于使得材料本身发生破坏。

一些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基团是不能用作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如有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或有些残留单体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等,这都应该引起极度的警惕。

有些添加剂会随时间的变化,从材料内部逐渐迁移到表面与体液和组织发生作用,引起各种急性和慢性的反应。

主要有急性局部的炎症、坏死、形成血栓以及异物排异反应;急性全身反应如急性毒性感染、发热、循环障碍等;慢性局部炎症,组织增生或组织粘连溃疡;慢性全身反应如慢性中毒,脏器功能障碍等。

研究评价生物相容性标准与标准方法一直是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使用前对生物医用功能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价以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94制定了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检验测试项目,其标准实验是可重复性试验,试验程序一般由简到繁,从体内到体外,先动物后人体。

4.无致癌性,耐生物老化无致癌性,耐生物老化,长期放置体内的材料及物理机械性能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生物医用药用功能材料植入人体时,除应该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外,另外还应该考虑其形状因素。

引起癌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病毒等。

应用高分子材料植入人体后,其本身的性能以及它所包含的杂质、残余单体等都有可能引起和众多副反应的发生。

研究表明,高分子材料对人体并不存在更多的致癌因素。

当植入材料是粉末、海绵、纤维状时,不会产生肿瘤。

虽然组织细胞会围绕它们生长,但它们不会由于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变异,因此致癌的危险很小;但是当植入的材料是片状时,大体积的薄片出现肿瘤的可能性要比在薄膜上穿孔时高出一倍左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植入的高分子材料影响了周围细胞的代谢,细胞营养不充分,长期受到异物刺激而产生变形所致。

有些材料需要植入人体长期存放,因此这类材料应选用化学稳定性好,不含降解基团,机械性能稳定的材料。

在体内短期放置,机械性能明显下降的材料如尼龙,一般不宜选作长期植入体内的材料。

有些材料植入体内后,还要承受一定的负荷及动态应力,如人工骨关节。

材料机械性能的降低不会使材料本身破坏从而丧失其实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