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共93页文档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8b32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6.png)
地下室示意图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二、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1、条件:常年水位(shuǐwèi)或最高水位(shuǐwèi)在地下
室底板以下时,且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 2、构造要求: 1)条件:常年最高地下水位(shuǐwèi)与地下室底板之间
的距离>500时,做防潮处理。 2)防潮部位:墙身防潮、底板防潮。 3)防潮做法:(砖砌体地下室) 砌体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墙外侧在做好水泥砂浆抹 面后,涂冷底子油及热沥青两道,然后回填低渗透性 土壤,如灰土。此外在墙身与地下室地坪及室内地坪 之间设墙身水平防潮层。
二、基础概述 1、基础 建筑物地面以下(yǐxià)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建筑物的组 成部分,承担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2、基础埋深 简称埋深,室外设计地坪到 基础底面的距离。最小埋深 不能小于0.5m。 3、基础宽度 4、大放脚 基础墙加大加厚部分,刚性基 础均应做大放脚。
第五页,共40页。
建筑中,如桩筏式、桩箱式等。
第十八页,共40页。
柱下独立(dúlì)基础
第十九页,共40页。
墙 下 条 形 基 础
第二十页,共40页。
井格基础(jīchǔ)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筏 式 基 础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箱形基础(jīchǔ)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桩基础
第二十四页,共40页。
基础(jīchǔ)中预留管道
房屋建筑构造(gòuzào)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本章(běn zhānɡ) 内容
•概 述 •基础的埋置深度(shēndù)与影响因素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地下室
第一页,共40页。
房屋建筑构造(gòuzào)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房屋建筑学第3章地基与基础
![房屋建筑学第3章地基与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48de9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基础埋深
• 一、基础埋深的基础知识
• 1、埋深的概念 •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
的埋深. • 2、基础埋深的类型 • (1)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4m。 • (2)浅基础———埋置深度为0.5~4m。 • (3)不埋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基础的分类
•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 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如图3-9所示。
• 2、条形基础 •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
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该类型基础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 基本形式,如图3-10所示。 • 3、井格式基础 • 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 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 的井格式基础;如图3-11所示。
• (2)基础是房屋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基础的作用是把房 屋的总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土层。房屋的总荷载包括:房屋本身的重量 以及房屋所承载的人和各种设备、屋顶积雪、墙和屋面所受到的风的 作用等;如图3-2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知识
• 二、地基处理措施
•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 •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不需人工处理的地基
• 1、工程地质条件 • 基础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浅埋。当浅层土不
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深埋,但应与其他方案比较。如图3-1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基础埋深
• 2、水文地质条件 • 建筑物基础应尽量埋在地下水位以上200mm处,避免地下水对基础
地基与基础讲课文档
![地基与基础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a1a1a20c1c708a1294a4476.png)
带有地下室、地下设备时基础必须深埋。
第十九页,共48页。
⑤ 地基土冻胀深度的影响
冰冻线: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 冰冻深度:冰冻线至地表的垂直距离。
地基土冻结后,是否对建筑产生不 良影响,主要看土冻结后会不会产生冻 胀现象。
若产生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 (冻 胀向上的力会超过地基承载力),土层
两部楼梯通向地面。
第四十二页,共48页。
地下室的分类: 按埋入地下深度: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使用功能: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 按结构形式:砖墙结构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四十三页,共48页。
第四十四页,共48页。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地下室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保证 地下室在使用时不受潮、不渗漏。
地下室防潮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
FN建筑物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f
f≥FN/A 基础底面面积A
第六页,共48页。
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 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 人工加固或改良便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常见的天
然地基有哪些?)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载 力较弱,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改良后才能才 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人工地基。
第二节 地下室
第三十九页,共48页。
地下室的组成:墙身、底板、顶板、门窗、楼梯、采光井等部分组成
地下室构成
第四十页,共48页。
地下室墙体
主要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胀时产生 的侧压力。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及防潮、防水能力。 可用砖或现浇钢筋混凝土。
地基与基础 pdf
![地基与基础 pdf](https://img.taocdn.com/s3/m/1d1ece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2.png)
地基与基础pdf
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地基是指建筑物所依托的地面或地表的一部分,它起着承载建筑物荷载、分散荷载和保证建筑物稳定的作用。
地基的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是指地基的下沉程度相对较浅的基础,常见的有筏形基础、板桩基础、连续墙基础等。
浅基础适用于地层较为坚实、稳定的场地,负载能力较小的建筑物。
深基础是指地基的下沉程度相对较深的基础,常见的有桩基础、摩擦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等。
深基础适用于地层较为松软、不稳定或者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场地,能够通过深入地下来获得更好的承载能力。
基础是指建筑物底部的结构,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一部分。
基础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承台基础、隔离基础、条形基础等。
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特点、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的选择和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特点和建筑物的要求等因素。
房屋建筑构造资料2、地基与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资料2、地基与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a3c838c5901020206409cab.png)
的造价。
4、基础的埋置深度:至少不能小于500mm▲定义:是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分为:浅基础(不超过5m时)→优选:降低造价,施工方便深基础(超过5m时)→表层土质弱,总荷载大时才选▲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图见page14、15)a、地基土层的构造:若地基土层为均匀、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则应尽量浅埋,但应大于0.5m;若地基土层不均匀、既有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又有承载力较弱的软弱土层,且坚实土层离底面近,距地面小于2m,土方挖开量不大,可挖去软弱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若坚实土层很深,距地面大于5m,可做地基加固处理;当地基土由坚实土层和软土层交替组成,建筑总荷载又较大时,可采用桩基础。
b、建筑物自身构造:建筑物很高,自重很大时,基础应深埋;带有地下室、地下设备层时,基础必须埋深。
c、地下水位:基础应埋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得不埋置在地下水中时,应将基础底面置于最低地下水位之下,不应使基础底面处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范围内。
d、冻结深度: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100—200mme、相邻基础的深埋: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浅于相邻的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当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其数值一般为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2倍。
水流入。
e、楼梯:)多设单跑楼梯;)至少应有两部楼梯通向地面,其中一个必须是独立的安全出口,且安全出口与地面以上建筑物应有一定距离,一般不得小于地面建筑物高度的一半,以防止建筑物破坏坍落后将出口堵塞。
(3)地下室的防潮(图见page23)*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mm以上,且地基范围内的土壤及回填土无上层滞水,地下室只需做防潮处理;*若地下室墙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本身就有防潮作用,不必再做防潮层;*若地下室为砖砌体结构时,应做防潮层,通常做法是在墙身外侧抹防水砂浆并与墙基水平防潮层相连接。
房建工程课件-P基础和地基
![房建工程课件-P基础和地基](https://img.taocdn.com/s3/m/d7e947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a.png)
(3)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冻结深度较深的 多层民用建筑。
2、砖基础
1)组成:粘土砖+砂浆 2)剖面形式:台阶形
等高式 3)砌筑方式: 间隔式 4)特点: 因砖易受潮,抗冻性差,在砖基下面放置 垫层,垫层材料可用3:7灰土、碎砖三合土或砂等。砖不 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 5)适用于地基土质好,地下水位较低的低层建筑(5 层以内)。
墙下条 基
(二)独立基础
(三)井格式基础
基础
(四)筏形基础
柱下筏板基础
不埋板式基础
平板式筏板基础
梁板式筏板基础
(五)箱形基础
(六)其他类型的基础形式
四、特殊情况下的基础构造
(一)不同埋深基础
(二)预留管道的处理
预留管道套管
预留管孔
(三)废井、枯井
局部换土
跨越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基础?对基础概念的几种
两皮一收土基础 砖基础下设的灰土或三合土垫层。 (1)组成: 灰土: 灰:粘土=3:7或2:8, 三合土:石灰:砂:集料=1:3:6或1:2:4加水拌 合夯实而成。(每层虚铺220,夯实至150) (2)厚度:150mm为一步,一般≤3层为2步,>3层为 3步。 (3)适用: 灰土:4层及4层以上建筑厚度一般采用450;3层及3 层以下建筑厚度一般采用300 三合土:一般只能用于4层以下建筑的基础,基础宽度 一般不小于600mm。在我国南方应用较广。 灰土和三合土基础一般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上。
地基基础的投资一般占整个建筑物总投资的 10%-20%。
二、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1、天然地基 当地基有足够承载力,不需要经过人工加固, 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称为天然地基。
2、人工地基 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 部荷载较大时,为了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和改良,这种经过人工处理 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方法
建筑构造--基础
![建筑构造--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37679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d.png)
3)桩基分类
按施工工艺: • 预制桩:构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借助打
桩机打入土中。 • 灌注桩:现场采用钻孔机械钻孔成型并灌
入混凝土后形成。(扩大头、无扩大头)
1.柴油锤桩机吊起预制方桩 预 制 桩 施 工 过 程
2.两个工人扶住桩头,将桩定位
3.桩机开始将桩锤吊起
4.桩锤吊起后,远处的一个戴黄安全帽的工人操作绳子,将 桩锤放下,柴油机工作,锤击开始,柴油机冒出黑烟
• 振动压实法适用于处理砂性土及松散性杂填土(炉灰、炉 渣、碎砖瓦等)。
(3)机械压实
利用压路机、轮胎碾等机械碾压地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 水固结。机械压实适用于大面积浅层填土。
2.换土法
• 当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为 软弱土不宜采用压实法加 固时(如淤泥、沼泽、杂 填土、洞等),可将局部 或全部软弱土清除,换以 好土,如粗砂、中砂、砂
• 持力层:直接承受建筑荷载 的土层。
•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基础
2.两者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而地基不是; 基础承受建筑物上部所有荷载,并且传给地基; 两者共同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坚固耐久。
概括为一个公式: A≥N/P
A为基础底面积;N为建筑物总荷载;P为地耐力
地耐力一定—荷载越大,底面积越大
(3)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效果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一40%。
2.2 地基的分类和加固方法
天然地基 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
载力,不需经人工加固或改 良便可作为建筑物地基。
人工地基 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
或地基的承载力较弱,须预 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改 良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
地基土层分布图
沉 管 灌 注 桩 施 工 过 程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地基、基础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地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8c3e961561252d380eb6e30.png)
• 混凝土以及毛石混凝土基础
• 混凝土基础 坚固、耐久、抗水、抗冻、刚性角大, 可用于有地下水和冰冻作用的基础。混凝 土基础不仅能做成矩形和阶梯形,当底面 宽度大于等于2000mm时,还可以做成锥形。 锥形断面能节省混凝土、减轻基础自重。
• 毛石混凝土基础 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 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 可形成毛石混凝土基础,可节约混凝土用 量。毛石混凝土基础所用毛石的尺寸不得 大于基础宽度的1/3。毛石的体积一般为 总体积的20%~30%,且毛石在混凝土中 应均匀分布。
压实法加固地基
换土法加固地基
三、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 地基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均匀程度 建筑物的场址首先应尽可能选在承载力高且分布均匀的地 段,如岩石类、碎石类、砂性土类等地段。地质均匀才能保 证均匀沉降。 •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又是埋于地下的隐蔽工 程,易受潮,且很难观察、维修、加固和更换。所以,在构 造形式上必须使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与上部结构相适应的耐 久性。 • 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效果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一40%,甚至更高,要 使工程总投资降低,首先要降低基础工程的投资。这 就要选择地质好的地段,以减少地基处理费用;需要 处理的地基,也尽可能的选用地材和合理的构造 形式,从而减低工程投资。
上部结构
建筑物
地基与基础 pdf
![地基与基础 pdf](https://img.taocdn.com/s3/m/07c0b2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a.png)
地基与基础 pdf标题:地基与基础PDF引言概述: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建筑物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和坚实的基础。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 地基与基础的定义和作用1.1 地基的定义和作用1.2 基础的定义和作用1.3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2. 地基与基础的类型2.1 自然地基2.1.1 岩石地基2.1.2 硬土地基2.1.3 软土地基2.2 人工地基2.2.1 桩基础2.2.2 基槽基础2.2.3 地下连续墙基础3.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原则3.1 载荷计算3.2 地基选址3.3 基础类型选择3.4 基础尺寸设计3.5 基础施工工艺4. 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技术4.1 地基处理技术4.1.1 地基改良技术4.1.2 地基加固技术4.2 基础施工技术4.2.1 桩基施工技术4.2.2 基槽基础施工技术4.2.3 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技术5. 地基与基础的质量控制5.1 地基质量控制5.1.1 地基检测方法5.1.2 地基质量评估标准5.2 基础质量控制5.2.1 基础施工质量检测5.2.2 基础质量评估标准总结:地基与基础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地基与基础的定义和作用、类型、设计原则、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只有在地基与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房屋建筑构造资料2、地基及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资料2、地基及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b6a792133687e21af45a989.png)
地基与基础一、概述1、相关概念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荷载的土层。
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持力层:地基中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2、地基的分类、要求及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类别地基的分类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对地基的要求1 天然地基:岩石、碎土石、砂土、粘性土强度要求:地基的承载力应足以承受基础传来的压力2人工地基换土法:当地基土为淤泥、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时,采用换土法。
换土所用材料选用:中砂、粗砂、碎石、级配石等空隙大、压缩性低、无侵蚀性的材料变形要求:地基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应保证在允许的沉降范围内3 压实法:对于有一定含水量的地基土可以通过夯实、碾压、振动法将土层压实,提高其强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
稳定性要求: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的能力4挤密法:当地基土为松散的砂类土、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黄土时,采用挤密法。
以振动或冲击的方法成孔,再在孔中填入砂、石、土、灰土等加以捣实,成为桩体,分为砂桩、砂石桩、灰土桩等。
3、对基础的要求:1)强度要求2)耐久性要求3)经济方面的要求:基础工程的造价占建筑物总造价的10%-40%,控制好基础的造价。
4、基础的埋置深度:至少不能小于500mm▲定义:是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分为:浅基础(不超过5m时)→优选:降低造价,施工方便深基础(超过5m时)→表层土质弱,总荷载大时才选▲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图见page14、15)a、地基土层的构造:若地基土层为均匀、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则应尽量浅埋,但应大于0.5m;若地基土层不均匀、既有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又有承载力较弱的软弱土层,且坚实土层离底面近,距地面小于2m,土方挖开量不大,可挖去软弱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若坚实土层很深,距地面大于5m,可做地基加固处理;当地基土由坚实土层和软土层交替组成,建筑总荷载又较大时,可采用桩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PPT文档93页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PPT文档9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e6c34a1a37f111f0855b7b.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
建筑装饰构造:地基与基础精品文档48页
![建筑装饰构造:地基与基础精品文档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1577295f18583d0496459e1.png)
产用房,动力用发电站、仓库 等。 (c)、农业建筑:供饲养牲畜,存储农机具,农 产品,及拖拉机站等。
(2)、按承重结构材料分: (a)、砖木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楼
板、屋架用木;目前很少见。 (b)、混合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楼
装 B1 经阻燃处理的各种难燃织物等
饰
织 物 B2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它织
物等
其 B1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脂塑料、聚四
它
氟乙烯塑料、三氯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
装
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种织物等。另见顶棚
饰
和墙面材料中的其它材料。
材
料 B2 经阻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脂、聚苯乙
B2 各种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 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 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B1 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B2 半硬质PVC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板为钢筋砼,屋架为钢木或钢 筋砼。 (c)、钢筋砼结构:建筑物的梁板柱及屋架均为 钢筋砼,墙为砖或其它材料。 (d)、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 件均为钢材,墙用砖或其它材 料,楼板用钢筋砼。
(3)、按结构形式分: (a)、叠砌式:以砖石、砌块为建筑主要承重构
件,楼板搁于墙上。 (常用于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工业建筑) (b)、框架式:以梁柱组成框架为建筑物的主要
承重构件,楼板搁于梁上。 (常用于高层建筑、重工业建筑) (c)、部分框架式(半框架式): 例如:外部用墙承重,内部用梁、柱承重的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0
、
倚
பைடு நூலகம்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