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形成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华山大断崖(如右图)
(3)“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若材料一图 中所示地区有石油分布,应从哪种构造中寻找石油?隧 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在背斜顶部, 为什么?
侵蚀作用。 背斜构造。 背斜岩层是拱形的,承压大,安全性好,而向斜是 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因此隧道一般 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 易破碎,因此采石场选择在背斜顶部。
4.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① A. ①
B. ② B. ②
C. ③ C. ③
D. ④ D. ④
5. 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后 完成6~8题。
7. 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 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 注意的问题是 A. 火山喷发 C. 地下溶洞塌陷 B. 断层下陷 D. 地下冻土融化
3. 有关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⑤处山地是由于两侧受力使其隆起而形成的 B. 甲处山地是由位于向斜槽部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C. 甲处附近高地物质不断向甲处堆积成山 D. 该地区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同时出现了褶皱和断层构造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4~5题。
线路布局 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布局 上坡路段往往呈“之”字形
交通 运输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 的关系。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 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 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 协助解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

火山示意
长白山天池
活火山:富士山
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区公路选线应考虑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地形:应尽量避开陡坡, 呈“之”形弯曲 河流:需要修建桥梁 沼泽:避开沼泽 ②人文因素 山区公路选线时应尽可能多 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 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 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示意
华山
(2)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代表: 科迪勒拉山系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东 非 大 裂 谷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岛弧、 海岸山脉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活 动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背斜顶部因受到 因为背斜岩 向斜 背斜 张力作用,岩性 层的走向呈 比较疏松,易被 天然拱形, 侵蚀成谷地。向 结构稳定, 斜槽部因受到挤 B A C D E 且不易储存 压力作用,岩性 地下水,便 比较坚硬不容易 被外力侵蚀,反 于施工 而成为山岭。 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底的原因?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 地还是乙地?
山地的形成
山地是陆地形态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按照山地成因,可以分为褶皱山,断块 山,火山等
(一)褶皱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下,岩 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 做褶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2、褶曲——褶皱基本单位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活动探究一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14..判甲断乙甲两乙处两哪地何里处是是储背油斜结?构何处,是哪向里斜是?储水结构?为什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 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 斜,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 因。 3.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 及基本特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1、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 现。
2、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表 形态的塑造方式。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中间老 两翼新
中间新 两翼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自主学习二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山地的形成(经典课件)

山地的形成(经典课件)

地壳运动:地壳板块相互挤压、 碰撞形成山地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形成山地
生物活动
植物根系:植物根 系可以固定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动物活动:动物活 动可以改变土壤结 构形成新的地貌
微生物活动:微生 物可以分解有机物 形成新的土壤类型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 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 统的平衡防止过度开 发导致山地破坏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导致岩石断裂 形成断层
断层山
分布:全球各地均有分布如喜马拉 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山体陡峭岩石裸露易发生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旅游价值:断层山具有独特的地貌 景观是登山、探险等户外活动的热 门目的地
侵蚀山
形成原因:由于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形成的山体 特点:山体陡峭岩石裸露植被稀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 影响:对当地气候、生态、水资源等产生影响
山地的类型
构造山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等 特点:山体高大、坡度陡峭、地形复杂 代表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 地质结构:岩石类型多样地层复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丰富
火山山
形成原因: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形成 特点:山顶平坦坡度较缓山体呈锥形 例子:富士山、维苏威火山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地震、地热等
添加副标题山地的形成 Nhomakorabea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山地形成的原因
03 山地的类型
04 山地的影响
05 山地的保护与利用
添加章节标题
山地形成的原因
地球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在不断地运动

山地的名词解释

山地的名词解释

山地的名词解释山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它被广泛定义为海拔大于300米到2000米的区域。

山地通常与平原、高原、丘陵等地貌相对应,形成了地球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

山地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构造方面,山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褶皱和隆起所形成。

地壳板块的碰撞、推移和抬升导致了山地的形成。

同时,山地也受到水、风和冰等侵蚀作用的影响,这些侵蚀作用加速了山地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山峰呈锯齿状或圆顶状,山间常有峡谷、河流和湖泊。

众所周知,山地景观美丽壮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山地世界各地的山峰各具特色,例如我国的华山、黄山、珠穆朗玛峰等,都是让人向往和敬仰的自然奇迹。

登上山顶,鸟瞰山下四季变幻的景象,能够让人身心愉悦,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地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山地的地形曲折复杂,交通不便,给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适应山地地形,人们常常修建蜿蜒的山路和隧道,克服地形难题,创造更多便捷的交通条件。

此外,山地还被广泛用于水资源调节、土地利用、林业发展和旅游业等方面。

许多山地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成为重要的水库和发电基地。

山地的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其适合发展农林牧渔业,并提供了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旅游业也是山地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户外活动。

在生态环境方面,山地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地区通常是各种植物和动物的乐园,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山地栖息地的独特性和狭窄性使得许多特有物种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自然的宝库。

山地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保护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壤。

然而,山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山地地区受到了过度开发、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等威胁。

过度的经济活动和人类干预对山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加剧了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2023年高考地理《山地的形成》PPT复习梳理

2023年高考地理《山地的形成》PPT复习梳理

表现
_山__间_盆__地__和河谷地
为辅

地势_相_对__缓__和__,施
修建_公__路_的成本和
原因
工难度较小,建设和
难度均低于_铁_路__
运营成本低
延伸方向
_迂_回__前进
地势起伏大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是向斜构造。 2.喜马拉雅山是巨大的褶皱山系。 3.渭河平原是断层下沉形成。 4.山区公路选线时多沿山脊延伸。
(1)褶皱——基本单位:褶__曲__。 内力作用:强大的挤__压__作用。 两种基本形态:背__斜__和_向_斜__。
(2)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洋、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
板块划分
板块运动
形成的地貌
地球岩石圈划分 为六大板块
背离运动 张裂区——裂谷或_海__洋_
碰撞区——高大的 相对运动
褶__皱__山__系__
运动和垂__直__升降运动对岩层的作用
(2)由信息❶、❸可知,M 界面以下与向斜构造之间为不整合 接触,反映了甲岩层形成之前乙岩层已经形成;并且乙岩层褶 综合 皱抬升后经历长期侵蚀;甲岩层在抬升之后持续接受沉积;甲 判断 岩层及其以上为水平岩层,没有发生褶皱,即没有形成背斜或 向斜
[尝试解答] (1)_D_ (2)_C_
教材 山区交通线主要沿谷地延伸,多选址于地势较为_平_坦__
寻因 之地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__地__,北部为_河__流_,因 综合 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_等__高_线__分布,地处河 判断 谷_平_原__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 ) (√ ) (√ ) (×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地理百科

山地地理百科

山地地理百科山地是一个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

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山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成。

由于内、外力作用强度的不同和变化,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或起伏程度可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这些高度指标可将山地分为极高(最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几类。

极高山绝对高度大于5000米,高山为3500—5000米,中山为1000—3500米,低山小于1000米。

它们的相对高度一般大于200米以上,根据相对高度大小又可分为深切割、中切割和浅切割或高起伏、中起伏和低起伏的高山、中山和低山。

丘陵的相对高度或高差比上述山地要小,一般以小于200米(有的以小于500米)为界,根据相对高度的差别又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这一分类方案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拟定的。

其中,极高山的'界限(>5000 米)大致与现代冰川和雪线的分布高度相符合。

在这里塑造地貌的外力,主要是冰川和冻融作用。

高山与中山的界限(3500米)主要是考虑到剥蚀作用性质的差别,在此线以上冻融作用特别强烈,常形成陡峭的山坡及粗大的堆积物。

此外,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此线也是森林的上限。

低山和中山的界限(1000米)主要是考虑到我国东部的山地大部分为1000米上下,在温湿气候条件下,受到强烈的流水侵蚀,山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同时,化学风化作用也较为旺盛,常常形成较厚的风化壳。

丘陵和低山的差别不在于绝对高度的大小,而在于相对高度和形态上的不同。

丘陵一般形态和缓,切割破碎,丘陵之间可有小型平原分布。

另外,根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以将上述山地分为火山形成的、流水作用的、岩溶作用的、冰川作用的等山地类型。

同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山地上,叠复着有关外力形成的次一级地貌类型,如峰林、冰川谷、火山锥,等等。

山地的特点及形成

山地的特点及形成

山地的特点及形成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

扩展资料
山地的特点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

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通常是地壳挤压形成褶皱与拉张形成断层(地垒,两侧下降使其相对上升)前者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多数高山,后者如泰山、华山。

侵蚀通常只使山地变平(有的没全平,而成浑圆状)。

但有时出现因长期侵蚀而形成坚固处成山,但那是少数。

高二地理山地知识点

高二地理山地知识点

高二地理山地知识点山地是指相对于平原而言,地势较高、地形较陡的地理区域。

它们通常由多个山脉、山脉系统、山地和山岳组成,并具有明显的山脉地貌和丰富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山地知识点。

1. 山地形成山地的形成主要有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两种方式。

构造运动是指地壳内部的断裂、隆起和下陷等变动,造成了地壳的抬升和断裂。

这些构造变动形成了高山脉、盆地和断裂带等地形。

侵蚀作用是指水流、风力等外界力量对地质岩石进行破碎、侵蚀和搬运,形成了深谷、山顶、悬崖和峡谷等地貌。

2. 山地类型根据山地形成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山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山地带:位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地,主要由构造抬升形成的高山脉和高原组成。

这些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中山丘陵地带:分布在欧亚大陆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山地类型。

地势相对平缓,山脉不高,植被丰富,适宜农业发展。

黑山地带:分布在北美洲西北部、南美洲南部和东南亚等地。

这些地区的山脉由火山活动形成,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和火山喷发较为常见。

折线山带: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山、喀喇昆仑山等地,这些山脉呈走向弯曲的折线形状。

3. 山地气候山地气候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气候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例,山地气候可分为高山寒冷气候和山地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高山寒冷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年均温低于0摄氏度,气候干燥,植被稀疏,主要以冰川和雪山为特征。

山地季风气候则分布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之间的地区。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充沛,适合农业发展。

4. 山地资源山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山地区域是重要的水源地,山脉中的雪水和雨水形成河流和湖泊,为下游地区提供水源。

矿产资源:山地富含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煤炭等,对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植被资源:山地植被丰富多样,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草药和野生动物等资源,对于农业和生态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的高中地理教案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的高中地理教案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山顶比周围地区高出300米以上的自然地形。

山地是地球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高度和地形的特殊性质而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即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来探究山地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山地的形成原因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山地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地球的表面,有7个大陆板块以及14个海洋板块。

这些板块不停地运动着,当两个板块碰撞或者一个板块被挤压成另一个板块时,山脉就会形成。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碰撞到南亚板块形成的。

2.地壳抬升地壳抬升主要是指内部地壳的花岗岩和埋藏的地质层在长时间的侵蚀和运动后被推向地表,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活跃的板块边缘或者花岗岩等岩石从地幔深处升起的地区。

3.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山地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风、水、冰的侵蚀和物质的剥蚀可以改变地面形态,从而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山地的侵蚀过程通常会形成如谷地、悬谷、铁线楼梯等景观。

二、山地的地理意义1.气候影响山地能够影响气候是因为山体高耸入云,会产生对风向的阻挡作用,天气形成的气流会被推升到较高的高度,使溢出的气流下降形成降雨,使山地拥有了不同程度的降水。

此外,山地地形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降雨等方面。

2.水资源山地是水资源重要的产生地和天然水库。

由于大气层中水汽会被高处的山体和云层阻挡,在山地上水汽变成水滴,从而降下来。

山地也是一些重要的供水地或水源地,如世界闻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就是欧洲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3.资源分配与利用山地地形的特殊性会使得山地对于农牧业、矿产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地理意义。

在农牧业方面,山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到作物品种和生长周期,对于人们实现定居和生产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矿产资源方面,山区经常是重要的金属矿物和宝石矿产资源集聚地,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蕴含着丰富的矿藏。

在旅游业方面,山地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峰峦起伏的山脉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使得人们可以在其中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4.2 山地的形成

4.2 山地的形成

4.2 山地的形成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 • • •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主要以公路为主, 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活动
褶曲示意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
被侵蚀缺失的褶皱
背斜形成的山的形成
• 三、火山 • 1、岩浆沿着地壳线状裂缝流出 岩浆沿着地壳线状裂缝流出——熔岩高 熔岩高 原 • 2、岩浆沿着喷口或者管道喷出 岩浆沿着喷口或者管道喷出——火山 火山 • 3、火山的组成及地貌 • 火山口——洼地、湖泊 火山口——洼地、 ——洼地 • 火山锥——上部坡度大、下部坡度缓 火山锥——上部坡度大、 ——上部坡度大 • 4、富士山
断层岩块的运动
渭河平原
华山
火山示意
日本富士山
某山区公路走向示意
4.2 山地的形成
制作:阳国强
4.2 山地的形成
• 一、褶皱山 • 二、断块山 • 三、火山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2 山地的形成
• • • • • • • • • 一、褶皱山 1、褶皱 2、褶曲 顶部受张力,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谷地 背斜: 背斜: ——山岭 ——山岭 中心老、 中心老、两侧新 ——谷地 槽部受挤压, 向斜: —— 向斜: 中心新、 中心新、两侧老 谷地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山岭 例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 3、例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解释: 4、解释:板块构造学说 ①六大板块 背离运动(张裂) ——裂谷 裂谷、 ——裂谷、海洋 背离运动(张裂) 板块运动: ②板块运动:
相对运动(碰撞、褶皱隆起) ——褶皱山系 相对运动(碰撞、褶皱隆起)——褶皱山系
• 5、活动

高二地理山地和海洋知识点

高二地理山地和海洋知识点

高二地理山地和海洋知识点一、山地知识点1. 山地的定义和特征山地是地球表面上相对较高的陆地形态,通常具有较陡峭的坡度、较高的海拔和较复杂的地貌特征。

山地常常由多个山脉和山峰组成,包括较高的山脉、较低的山地和山谷。

2. 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主要有构造运动和风化侵蚀两种因素。

构造运动是指地壳的运动导致山地的隆起和抬升,如板块运动导致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风化侵蚀是指水、风和冰等自然力量对山地的侵蚀作用,形成山脉和峡谷等地貌。

3. 山地的分类山地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质构造特征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分,山地可以分为陆地山地和海洋山地。

按照海拔高度分,山地可以分为高山地带、中山地带和低山地带。

按照地质构造特征分,山地可以分为构造山和侵蚀山。

4. 山地与环境影响山地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山地的麓区是农业、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

山地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对河流的形成和水资源的储存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山地还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影响。

二、海洋知识点1. 海洋的定义和特征海洋是地球表面上覆盖了绝大部分面积的大水体,涵盖了海洋地壳、海洋生物和海洋气候等方面。

海洋的特征包括深不见底、茫茫无际、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复杂的海洋环境。

2. 海洋的物理特征海洋的主要物理特征包括海洋的颜色、盐度、温度和海流等。

海洋的颜色主要受到水体中溶解的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海洋的盐度主要取决于海洋水体中的溶解盐的含量,一般海洋的盐度较高。

海洋的温度会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区域的海洋温度差异较大。

海洋的海流被陆地、风、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形成复杂的海洋循环系统。

3.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是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宝库,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物和其他生物产品。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鱼类、贝类、海藻、海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生物资源对于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1. 山地的形成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挤压,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形成了山脉、山系和山脊。

在地质学上,山脉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的水平挤压、垂直运动和地壳岩浆的升腾所形成的。

地球上的山脉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岩石变形造成的,这种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

2. 山地的地形特征山地的地形特征非常复杂,山地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势崎岖、群峰突兀,山体起伏变化大。

山地地形由山脉、山谷、河流、湖泊、溪流等组成,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大。

3. 山地的气候特征山地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和气压等方面。

由于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山地气候通常比平原地区更凉爽。

另外,山地降水量也较大,山地地势复杂,气流容易受到地形的阻挡而形成降水。

此外,山地气压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对人体健康也会有一定影响。

4. 山地的生物资源山地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山地通常是各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山地地形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山地生物资源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多样。

5. 山地的灾害由于山地地势崎岖、地形陡峭,山地区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此外,山地气候条件较复杂,也容易发生气象灾害,如暴雨、雪灾等。

山地灾害对于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总之,山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地形地貌之一,对于地球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充满了雄奇壮丽的景观;山地气候特征明显,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气压较低;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各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山地也是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高发区域。

因此,对于山地的地理知识的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山地资源、避免山地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与山地地理

山地与山地地理

山地与山地地理山地,作为地球上的重要地貌类型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它们地理分布广泛,包括高山地段的峻岭、山脉和山脚地区的丘陵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地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系统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原因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两大类。

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间的碰撞、隆升或地下岩浆活动导致岩石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变形过程。

当地壳板块发生运动时,局部地壳会隆起形成山地。

侵蚀作用包括水、风、冰等自然力量的作用,它们通过切割、疏蚀等方式改变陆地表面的形态,最终形成山地。

二、山地的地貌特征山地具有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常见的包括山脉、峰顶、峡谷和高原等。

山脉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山峰和山脊组成的,而峰顶则是山地最高点的位置。

峡谷则是河流在山地中形成的窄而深的溪谷,其地势陡峭,峭壁高耸。

高原是指山地中相对平坦的地区,海拔较高。

三、山地的生态系统山地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包括森林、草甸、湿地等多种生境类型。

山地的气候条件多变,由于海拔的升高和地形的变化,温度和降水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山地具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群落。

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植物有冷杉、云杉、杜鹃等,而动物则包括熊猫、雪豹、马鹿等。

四、山地对人类的影响山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木材、水资源等,还承载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活动。

山地地区常见的经济活动包括农牧业、旅游业和矿产开发等。

然而,由于山地环境的脆弱性,人类活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水源减少和土壤侵蚀,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起来,山地作为地球上的重要地貌类型,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

了解山地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山地地理的认识,提高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

上页
下页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 ② 是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受侵蚀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岩层中老外新 断块山 ____________。 ③处的地形属______。
上页
下页
谢谢!





地形倒置
向斜成 山
上页
下页
背 斜 成 谷
上页
下页
上页
下页
上页
下页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形成海沟、岛弧
(消亡边界)
海岸山脉
张 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上页
下页
岩层 地形 地形倒置 形态 (一般) 地形 成因 背 斜 向 斜
背斜顶部受张 力作用,岩性 疏松,易受侵 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 压作用,岩性 坚硬不易受侵 蚀,成山地.
判断 依据
上页
下页
1、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 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 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 生了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面成的山岭和谷地, 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上页
华山大断崖
下页
上页
下页
中心岩体上升
(地垒)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心岩体下降上页下页
课程标准

贵阳实验三中
上页
下页
上页
下页
水平运动
上页
下页
1.褶皱: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为什么? 不能。断层地带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 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能。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
地质构造:地堑(下降) 地形:谷地,低地 实例:汾河谷地、渭河谷地
银川平原
地堑
汾河谷地
地垒
华山
28
(经典试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 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 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渭河泥沙的沉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
目录
探讨:假设在上图中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 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乙地
因为:1、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崩塌。
2、背斜顶部容易排水,开挖隧道后不易渗水。 3、受张力,岩层较疏松,易开挖。
(4)背斜、向斜的实际应用
背斜:①石油、天然气等由于密度比水小的缘故会使它们聚集在背斜 中间岩层的上部,利于开采,因此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天然拱形结 构,稳定不易塌方,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隧道施工③背斜顶部地 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适 合建大坝
如何在示意图中判读出背斜和向斜?
方法一:根据岩石的新老关系(向中新、背中老)
中间老、两翼新 为背斜
中间新、两翼老 为向斜






方法二:根据还原后的岩石结构 复原后,乙处向上拱起,是背斜,
甲处向下弯曲,是向斜。
11
方法三:逆地形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 易受侵蚀,常形成谷地。 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 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山地的形成(72张PPT)

山地的形成(72张PPT)

火山 例:长白山主峰
(二)火山的结构
火山口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形成 湖泊。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口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表 以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间 和河谷地带
交通运输线路 延伸的方向
前进迂回
呈“之”字 形
原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 因 难度均低于铁路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4、丙侵入岩脉应形成何种岩石( B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 无法判断
5、图中⑤处(箭头所指)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C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4.10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1、地球的岩石圈有哪几大板块组成?各板块 分布有什么特点?
褶皱的基本单 位——褶曲
2、褶曲有哪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 3、岩层1—7新老关系如何?背斜、向斜部位 岩层新老关系又如何?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B
A
C
D
E
返回
4、褶皱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
背斜山
向斜谷
背斜谷
向斜山
向斜山
为什么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2、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边界处板块的移 动方向如何?
3、生长边界形成哪些地表形态?消亡边界呢?
1、地球的岩石圈有哪几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分 布有什么特点?
2、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边界处板块的移动 方向如何?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高三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
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思考:什么条件是“地形倒置”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 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 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褶曲的基本形态 判断依据 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形态
一般岩层 向上拱起
岩层的新老 关系
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差异是山坡的陡缓 从地质构造上看: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 是不连续的
褶皱山和断层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构造
褶皱
地表形态
岩层变化 主要区别 一系列波 岩层未失 状弯曲变 去连续完 形 整性
图解
连绵不断 山体
陡峻的块状 破裂并沿 岩层失去 断层 山地、形成 破裂面有 了连续完 陡崖、峡谷、 明显相对 整性 位移
程造价较低,而且符合力学原理,更为安全
(二)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
• 1、内容:(1)岩石 圈分为六大板块;(2) 板块内部运动平缓, 板块之间运动活跃, 多火山地震;(3)板 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 和消亡边界。
化?有几种基本的形态?
背斜和向斜
1、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斜成谷(原始地貌)
3、 从 地 貌 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侵蚀后) 实际情况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 蚀,反而成为山岭。
总结:背斜与向斜
褶曲 岩层 名称 形态 背 向上 斜 拱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延伸 褶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假如你们是地质工作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地下水寻找 等方面工作,你们会在哪种地质构造里找寻呢?
气 石油 水
含油层
背斜找油、气;

向斜找水
如果你是地质工程师,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 运动等方面考虑,建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乙地,背斜岩层天然拱形 ,结构稳定,且不利于地 下水储存,便于施工;而 甲地是向斜,雨水汇集区 ,隧道变“水道”。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 科学的学习态度。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脉
找一找:图中相应位置形成了哪些著 名的山地?
阿尔卑斯山
挤压力

平直岩层 弯曲岩层 形成褶皱
挤压力
褶皱弯曲的基本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背 斜
岩层向下凹陷
向 斜
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山
筷子顶部
先断
顶部受到张 力,容易断
筷子底部
后断
底部受到挤压 力,不容易断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易被外力侵蚀 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 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小结:褶皱形成的地貌歌诀:
( 初期 内力为主)
“背”上拱 成山岭 “向”下弯 难成山
背斜 __山__
向斜_谷___
受张力 质疏松 受挤压 质坚硬
(后期 外力_差__异__侵蚀形成_地__形_倒__置__ )
背斜 __是背斜哪里是向斜吗 岩层缺失,不连续
向斜?
我的背的斜?
你能看出哪里是背斜哪里是向斜吗 岩层缺失,不连续
背斜? 我的向斜的?
实验步骤:NO 1 用书本叠加表示岩层
(注意规定书本所代表的岩层新老)
岩层向下凹陷
向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
背斜山 背斜谷
向斜谷
地形倒置?
向斜山
实验一 背斜向斜受力情况
实验过程:通过折筷子来模拟岩层受力弯曲 过程。
(注意:慢慢折断筷子,并感受用力情况)
实验观察:筷子的哪个部位先出现断裂
问题思考:从筷子受力情况思考为什么该部位先断 裂?
实验部位
哪部分先断
原因(从受力 角度分析)
课堂小结
基本 岩层 岩层新 形成地貌 形态 形态 老关系 初期 后期
意义
褶 曲
背 斜
向上 拱起
中心老 两翼新
山岭
良好的储油构 谷地 造,隧道良好
选址
向 斜
向下 弯曲
中心新 两翼老 谷地
良好的储水构 山岭 造
练一练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褶皱 ;其中甲为 向斜 构 造,乙为 背斜 构造。 2、甲乙两处中,岩性较坚硬的是 甲 。 3、乙处顶部缺失是 外 力作用的结果,甲处地貌 是山岭,原因是 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 。 4、在 乙 处可能找到天然气,甲 处可能找到 地下水。
NO 2 模拟向斜背斜的弯曲情况
实验目的:观察向斜与背斜同一条剖面线上
中心向两翼的岩层新老顺序如何变化
新--- 老--- 新 老--- 新--- 老
再试试:现在你能判断哪里是向斜,哪里是背斜了吗
背斜
向斜
再试试:现在你如何判断此处是向斜还是背斜?
通过考查1 2 3处 岩层的新老顺序判断
3 2 1
谢谢大家
第一课时
褶皱山
襄州一中 潘光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重点)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难点)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
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 素。
2.通过案例,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 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