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虫害图片及防治方法一(蛀干害虫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植物虫害图片及防治方法一(蛀干害虫1)

蛀干害虫

1.茶材小蠹

形态特征

茶材小蠹(Xyleborus rornicatus 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别名茶枝小蠹。

此虫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寄主植物除荔枝、龙眼外,还有茶、樟、柳、蓖麻、橡胶树、可可等到。

为害特点成、幼虫在长势差的寄主植物上钻蛀为害,多成环状坑道,影响养分运输,使树势削弱,降低产量和品质。其特点是外观为直径2mm的小圆孔,孔口处常有细碎木屑,湿度大时,孔口四周有水渍。受害重寄主植物成片毁灭。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柱形,全体黑褐色。头部延伸呈喙状。复眼肾形。触角膝状,端部膨大如球。前胸背片前缘圆钝,并有不规则的小齿突,后缘近方形平滑。鞘翅舌状,长为前胸背片的1.5倍,翅面有刻点和茸毛,排成纵列。雄成虫体长1.3毫米,黄褐色,鞘翅表面粗糙,点刻与茸毛排列不很清晰。

卵:长椭圆形,长径约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将孵时淡黄白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2.4毫米,乳白色。前端较小,后端稍大,体肥壮,有皱纹。胸足退化,腹足仅留痕迹。

蛹:雌蛹体长约2.5毫米,初蛹时乳白色,随后逐渐变化呈淡黄褐色,口器、复眼和翅端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发生危害

广东一年发生6个世代,在广西南部年发生6代以上,世代重叠;主要以成虫在原蛀道内越冬,也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外出活动,并钻蛀为害,形成新的蛀道。4月上旬开始产卵。

每代成虫羽化后在原坑道内栖息7天左右即钻出蛀道,尤其晴天午后出孔活动较活跃。出孔后的成虫多在1-2年生枝条的叶痕和分叉处蛀入,形成蛀道,蛀孔圆形,直径约2毫米,孔口常有木屑堆积。成虫从出孔到重新入侵约需10分钟至3小时,从入侵到完成坑道需12-36小时。蛀道可深达木质部,呈缺环状水平坑道。卵产在坑道内,卵历期约6天,幼虫生活在母坑道中,老熟幼虫在原坑道中化蛹,蛹历期4-5天。一般于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次梢期要合理用肥,以促进新梢生长粗壮,减少小蠹侵害。采果后至冬季,结合果树修剪和冬季清园,剪除虫害枝。对受害严重的果株,实行重施肥、重全修剪,以减少虫源,使树体更新复壮。

2、药剂防治:修剪清园后,及时用药喷洒枝干。掌握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羽化出孔活动期喷药在枝干上,以杀死部分成虫。有效药剂:10%氯氰菊酯(安绿宝)乳油加40%水胺硫磷乳油(按1:1混合)2000-25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加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

2.芳香木蠹蛾

形态特征

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 Linnaeus),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主要分布于上海、山东、东北、华北、西北。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树、白蜡、栎、核桃、苹果、香椿、梨等。

为害特点幼虫蛀入枝、干和根颈的本质部内为害,蛀成不规则的坑道,造成树木的机械损伤,破坏树木的生理机能,使树势减弱,形成枯梢或枝、干遇风折断,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40 mm,翅展80 mm,体灰乌色,触角扁线状,头、前胸淡黄色,中后胸、翅、腹部灰乌色,前翅翅面布满呈龟裂状黑色横纹。

卵近圆形,初产时白色,孵化前暗褐色。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80~100 mm,初孵幼虫粉红色,大龄幼虫体背紫红色,侧面黄红色,头部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淡黄色,有两块黑斑,体粗壮,有胸足和腹足,腹足有趾钩,体表刚毛稀而粗短。

蛹长约50 mm,赤褐色。

发生危害

发生规律华北地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木的木质部或土里过冬。在土里过冬的老熟幼虫于次年4、5月份化蛹,5、6月份成虫羽化外出,成虫有趋光性,产卵于树皮裂缝或根际处,卵成块状,50至60为一块。5、6月间幼虫孵化,常10余头小幼虫群集钻入树皮蛀食为害,在树木裂缝处排出均匀细小的褐色木屑。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长大后便蛀入木质部。10月下旬幼虫在木质部的隧道里过冬,翌年4月继续为害,一般向上蛀食者多。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老熟幼虫爬出隧道到树木附近根际处、杂草丛生的土梗、土坡等向阳干燥的土壤里结茧

防治方法

1、伐除虫源树并及时烧毁,结合秋季整形修剪,锯掉有虫枝烧毁。

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

3、树干涂白:用树干涂白涂剂防止成虫产卵为害。

4、喷雾防治:对尚未蛀入树干内的初孵幼虫,可用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3000~5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毒杀,效果均好。

5、磷化铝熏杀:用磷化铝片剂堵塞虫孔,熏杀根、干内幼虫,将磷化铝片剂(每片3.3克)1/20或1/30片(即每虫孔0.11克或0.165克),填入树干或根部木蠹蛾虫孔内,外敷粘泥,熏杀根、干内幼虫(同时可杀天牛幼虫),杀虫率均能达到90%以上。

6、对于做绿化的树木,在早春季节可以使用呋喃丹根部埋施,持效期达半年。

7、注意保护和利用啄木鸟等天敌。

3.椰心叶甲

形态特征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属鞘翅目叶甲总科铁甲科。别名红胸叶虫、椰子扁金花虫、椰子棕扁叶甲、椰子刚毛叶甲。主要危害椰子、西谷椰子、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亚历山大椰子、雪棕、槟榔、棕榈、卡喷特木、鱼尾葵、假槟榔、山葵、刺葵、蒲葵、散尾葵、省藤等。其中椰子是最主要的寄主。

分布椰心叶甲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也括中国(台湾、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靡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赫布里底群岛、俾斯麦群岛、社会群岛、塔西提岛、关岛、马来西亚、斐济群岛、瓦努阿图、新加坎、法属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韩国、泰国等。

危害症状:

椰心叶甲以成虫、幼虫2种虫态危害寄主尚未展开和初展开的心叶,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该虫幼虫孵化后,沿箭叶叶轴纵向取食叶片的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深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食痕连成坏死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导致树势减弱、果实脱落、茎干变细,直至植株死亡。成虫一般产卵于棕榈科植物未展开的心叶,卵上常覆盖排泄物或嚼碎的叶片。

形态特征

成虫,体细扁。鞘翅宽约2.0mm。触角粗线状,头中间部分宽过于长。前胸背板红黄色,长宽相当,刻点粗而排列不规则,数量超过100。鞘翅有时全为红黄色,有时后面部分(比例变化较大)甚至整个全为蓝黑色,刻点大多窄于横向间距,刻点间区除两侧和末梢外较平。

卵:椭圆形,褐色,长1.5mm,宽1.0mm。卵的上表面有蜂窝状扁平凸起,下表面无此构造。

蛹:和幼虫相似,但个体稍粗,出现翅芽和足腹末仍保留1对卡钳状突起,但基部的气门开口消失。

幼虫:成熟幼虫体扁平,乳白色至白色。头部隆起,两侧圆,前胸和各腹节两侧有一对刺头侧突,腹9节,因第8节和第9节合并,在末端形成一对内弯的钳状尾突,实际只可见8节,腹第8节侧突长小于尾突宽,两尾突外侧在基部大部分近乎平行,尾突逐渐尖细。

发生危害

生活习性椰心叶甲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卵期为3-6d,孵化率92.5%,幼虫期为30-40d,预蛹期3d,蛹期6d;成虫期可达220d。雌成虫产卵前期1-2月,每雌虫可产卵约100多粒。从卵至成虫约为50天。产卵前期18天,成虫有的每天都产卵,有的隔1-5天产一次卵,每次产卵多为1-2粒,最多6粒。卵产在取食心叶而形成的虫道内,3-5个一纵列,卵和叶面粘联固定。

成虫惧怕阳光,白天多缓慢爬行,但早晚趋于飞翔。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有资料记载可飞翔300-500米,可靠飞行或借助气流进行一定距离的自然扩散。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各个虫态随寄主(主要是种苗、花卉)调运而人为传播。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新的椰心叶甲疫情发现后,要严密封锁疫区,禁止一切棕榈科植物的调运,禁止范围包括有疫情的县内、县与县之间和省际之间的调运。

2、保护利用天敌用椰心叶甲的天敌,寄生蜂——姬小蜂和啮小蜂进行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