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考点 古代文学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清代课堂笔记

古代文学清代课堂笔记

1.王士祯“盛世”诗人代表,提出了神韵说。

王士祯的诗歌意境方面,冲淡闲远,诗歌语言方面含蓄凝练,其诗空灵淡泊、富有诗情画意,但在内容上比较贫弱,代表作《秦淮杂诗》。

2.沈德潜的“格调说”。

他的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要符合封建正统观念的要求,所以是做必须温柔敦厚。

二是创作方法上要学古体,近期要宗盛堂。

他的理念是前后七子理论的发挥,诗歌多歌颂功德之作。

3.翁方纲“肌理说”“肌理”含有文理与义里两个方面:文理及形式,义理即思想意义,以反对二者截然分开。

其中义理主要与学问相联系,所以他的诗是学问学。

4.袁枚“性灵说”袁枚,号简斋,钱塘人。

写诗倡言“性灵”,不拘格套,与公安派主张相似。

5.骈文中兴清中叶出现大批骈文作家,代表作家有汪中,代表作品有《哀盐船文》。

6.桐城派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桐城派是清代中期的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始于方苞,成于姚鼐。

“言有物”是作文章要符合道统,为文的目的是要通经明道:“言有序”是文章要符合文统。

要与好文章必须学习古人的法则。

道统与文统的结合是桐城派古文的最高境界。

7.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江左三大家:吴伟业、龚鼎孳、钱谦益【背诵默写】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10.《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剧情:《桃花扇》共44出,分上下两本。

剧本写的是南明王朝的覆亡史。

思想内容(1)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南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政治上的腐败。

古代文学清代复习

古代文学清代复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一、填空题1、在清初诗坛上,吴伟业与钱谦益并称,其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时。

2、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刘大櫆。

3、《圆圆曲》是吴伟业的长篇歌行的代表作。

4、清初词坛流派纷呈,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5、整个清代的骈文作家里,公认成就最高的是汪中。

6、明清之际著名的“岭南三大家”是指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7、吴伟业的诗歌体式被誉为“梅村体”。

8、袁枚论诗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相抗衡。

9、汪中是整个清代骈文作家里成就最高的,其代表作是《哀盐船文》。

二、名词解释1、“梅村体”:吴伟业最具特色的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之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

2、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

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

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

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曹贞吉、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

阳羡词派的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蒋士铨、洪亮吉、黄景仁等都受其影响。

3、“义法说”:桐城派所主张的学说。

由方苞首倡。

义,指文章内容;法,指文章法式,要求内容纯正,文辞雅洁,成为“桐城派”论文纲领。

其论文主张向先秦、两汉及唐宋古文家学习,讲究“义法”,强调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要求语言雅洁,并以阳刚、阴柔来分析文章风格,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4、神韵说:王士禛的诗论主张。

其论诗吸取司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txt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知识梳理: 1.诗词: 吴伟业《圆圆曲》—号梅村,“梅村体”“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 七言歌行体,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聚散离合,“叛明降清” 陈维崧《贺新郎》—号迦陵,“阳羡词派”代表词人,百无聊赖的“野老”,寥落之 感与故国之思。 纳兰性德《如梦令》—“楞伽山人”,风格近李后主,《饮水词》塞外纪行,边塞孤 寂思乡。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与顾贞观一见如故,真挚友情对才士贤人的同情与不 平。 张维屏《三元里》—号松心子,“宣南诗社”“岭南三大家”歌颂三元里人民爱国壮 举,批判清政府投降政策。 龚自珍《咏史》—“今文学派”代表人物,“宣南诗社”(官场、士林、作者) 黄遵宪《哀旅顺》—“我手写吾口”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对清政府的愤慨,爱 国情怀。 2.散文 唐甄《室语》—“众为邦本”说,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君权,提出“自古以来,凡 为帝王者皆贼也。”(对话、 比喻) 方苞《狱中杂记》—“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望溪文集》“术不可不 慎”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号“六分半书”,“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集》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 《板桥题画》—— 种竹、养兰、写竹、画兰(以造化为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发展个性的社会、人生理想) 袁枚《黄生借书说》—创“性灵说”“乾隆三大家”“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启迪 学生。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桐城派”《古文辞类纂》赞颂袁枚尽职尽责,抗议统 治者埋没人才。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饮冰室主人”打破桐城派的清规戒律,指出封建中国是老 大帝国,歌颂少年的朝气蓬 勃。 3.小说 蒲松龄《司文郎》—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先生”,科举制度的弊端,对比手法, 浪漫主义 +写实主义 吴敬梓《马二先生游西湖》—选自《儒林外史》“文木老人”八股取士制度下知识分 子狭隘庸陋的精神面貌。 曹雪芹《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挨打意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鸿都百炼生”渲染烘托、侧面描写。 突出白妞歌声的美妙动人。 李宝嘉《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南亭亭长、游戏主人”恐洋媚外的封 建官僚,对内作威作福,对 外奴颜婢膝。 4.杂剧“南洪北孔” 洪昇《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荒淫享乐、祸国殃民。融合唐诗、元曲 孔尚任《桃花扇》—“云亭山人”苏昆山、柳敬亭、老赞礼的唱词揭示明朝灭亡的内 在原因。(三个人唱词的思 想感情。) ◆ 模块一 吴伟业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 者。其诗取法盛唐及元、 白诸家,各体皆工,擅长以七言歌行体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为“梅村体”。又 工词,早年多琦艳清丽之作, 中年后多悲壮侘傺之响。有《梅村家藏稿》。《圆圆曲》为七言歌行体叙事诗。 ◆ 模块二 陈维崧 陈维崧,字其年,号迎陵。其词才气横溢,近于稼轩,为清初“阳羡词派”代表词人。 少时 词风华绮丽,明亡后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通过典籍、史传、诗歌、绘画、小说等文艺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生态的文学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八大演变阶段,形成了以儒、释、道、佛四家文学结构的格局。

• 元明清考点(一)元代元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起国家名号的朝代,下辖于民族政权的顺治,和以军事政权为主的金朝为中心,元朝以人文素养卓尔不群、尊崇自然为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三教合一、法令纲纪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掘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蕴含着相当的古代精神文化气质,也为历史上学者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明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段篇章。

(二)明代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国家名号和民族政权的朝代,持续了十九个世纪,明代的政治体系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最高的高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辉煌的一个阶段,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探讨以及反映当世社会生活的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人运用文字力量宣扬文武之道,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因而积极抒写历史经历,受到宫廷雍容龙虎山韵之气的影响,家国情怀在文学中被抒发得淋漓尽致,演绎出桥莎莎、胡三尧等故事,受到普遍认可,也对推动明代文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清代清代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一段,人们所谓的清代文学,大多现象是文学艺术融合,以把文进融于艺出,文融艺凝而存在。

清代文学贴近人物生活,山水物语等抒发家国情怀,特别是散文类小说,用文艺复兴的文学法拟人化天,猜忌未知的趋势,隐于古今的艺术,使得散文小说成为清代文学的主流。

其新古老的文风,不八面漆,领先于当世潮流,以细腻的艺术表达视角,反映清代的文化习俗气息,呈现出清画古风的淳朴雅韵,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发展的灵感。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明清古代文学的时期背景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文学成就较高。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文学呈现出一种复古的特点。

二、明清古代文学的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体现了时代特点和人物命运。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2.崇尚礼教:明清时期社会思想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文学作品中崇尚礼教的思想非常明显。

作者常常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道德伦理的关注和思考。

3.反抗封建道德:在崇尚礼教的同时,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包含了对封建道德的反抗。

一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4.修辞手法丰富: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明清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红楼梦》:这是一部明清时期的经典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描绘了官僚贵族家庭的兴衰历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悲剧。

2.《西游记》:这是一部以佛教传说为题材的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通过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奇遇和历险,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正义的追求。

3.《水浒传》:这是一部以宋江等梁山好汉的故事为主线的小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通过对宋江等人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平民英雄的不屈精神。

4.《聊斋志异》:这是一部明清时期的短篇小说集,以幽默、奇幻、鬼怪等元素为特色。

它通过对民间传说故事的改编,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迷信和人性的丑恶。

四、明清古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学明清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明清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明清复习资料古代文学明清复习资料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众多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明清时期的诗词、戏曲和小说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明清时期的诗词明清时期的诗词以清新、豪放、含蓄为主要特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辛弃疾和清代的杨慎、袁枚等。

辛弃疾是明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作大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国家忧患为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例如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杨慎是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以清新、含蓄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诗,以长江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袁枚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豪放的风格为主,充满了幽默和讽刺的意味。

他的《七夕》一诗,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明清时期的戏曲明清时期的戏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西游记》和清代的《红楼梦》。

《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作品,它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与师徒四人一同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丰富的神话故事和奇幻的场景,还融入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红楼梦》是清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

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

三、明清时期的小说明清时期的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水浒传》和清代的《聊斋志异》。

《水浒传》是明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宋江等梁山英雄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悲壮命运。

古代文学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填空1.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世所谓元曲,原是指元代的杂剧和散曲,但有时也仅指元代的杂剧。

2.元杂剧的审美情趣是自然、酣畅。

3.金圣叹把《西厢记》列为第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为五“才子书”)4.王骥德《曲律》把王实甫、马致远比作曲中的李、杜。

5.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多愁的情种形象。

6.“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关、王、马、白)7.马致远的剧作以文采见长。

8.白朴的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

9.《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10.纪君祥的代表作是《赵氏孤儿》,其可以与关汉卿的《窦娥冤》相提并论。

11.石君宝的代表作是《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简称《曲江池》,取材于唐人白行简传奇《李娃传》。

其另一代表作《鲁大夫秋胡戏妻》简称《秋胡戏妻》,其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时有《秋胡变文》。

12.南戏最早的剧本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屠孙》。

13.高明被称为“南戏之祖”,他的代表作是《琵琶记》,是据早期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14.元末四大南戏指的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了解)15.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

16.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张可久,字小山。

浙江庆元人。

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被推为“词林之宗匠”。

17.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

朱权《太和正音谱》:“如凤管秋声”。

代表作有《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8.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徐再思,字德可,浙江嘉兴人。

自号“甜斋”。

与“酸斋”贯云石齐名,时人并称“酸甜乐府”。

19.明代的戏剧包括短篇的明杂剧,其是由元杂剧演化而来,和长篇的明传奇,其是由宋元南戏演化而来。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部分)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发展经历了诸多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之一,包括了明代(1368年-1644年)和清代(1644年-1912年)。

以下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复习资料:1. 明代文学特点:明代文学继承了元代文学的传统,注重以文言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明代古文运动中出现了“白话文运动”,将古文体转变为白话体,使得文学更加通俗易懂。

明代文学注重现实题材创作,强调表达思想和批判社会现实。

2. 明代四大家:明代文学有四大家,分别是文学家杨慎、李时中、冯梦龙和杨宪益。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明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杨慎的《世说新语》、李时中的戏曲《汉宫秋》、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和杨宪益的小说《水浒传》。

3. 明代戏曲: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戏曲剧种有京剧、湖州昆剧、评剧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其源于明代的汉剧、元曲和杂剧,结合了元曲的旋律和唱腔,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4. 清代文学特点:清代文学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道德、纪律和秩序。

清代文学作品多以古文形式出现,注重文风的优雅和辞章的精练。

清代文学注重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文学风格。

5. 清代四大家:清代文学有四大家,包括纪晓岚、吴敬懿、曹雪芹和翁同龢。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清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比如纪晓岚的散文《庐山谣》、吴敬懿的小说《雍正传》、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和翁同龢的戏曲《破幽梦》。

6. 清代小说: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岳阳楼记》、《聊斋志异》等。

清代小说作品多描写了社会生活、家庭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以上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你还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古代文学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仅有许多文学作品出现,而且也有许多文学理论的产
生和发展。

以下是对明清部分古代文学的知识点的总结。

1.文学理论: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如杨时、杨慎、詹春、归有光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观点,对后
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诗歌:明清时期的诗歌表现出了既有唐宋诗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特色。

明代诗歌偏重于表现主观感情和社会现实,强调语言的流畅和音韵的
和谐。

清代诗歌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心灵的抒发,注重形式上的规范和
细腻。

3.戏曲:明清时期的戏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曲艺。

曲艺是一种歌舞表演形式,有昆曲、京剧、评弹等多种类型。

曲艺在明清
时期成为大众娱乐方式的代表,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小说:明清时期的小说数量繁多,品种齐全,包括传统的志怪小说、史书小说、神魔小说等。

明代的长篇小说有《西游记》、《水浒传》等,
清代的长篇小说有《红楼梦》、《金瓶梅》等。

这些作品在叙事艺术、人
物塑造和社会思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清代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清代复习资料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考核要求:清遗民诗:受传统的民族思想、爱国主义熏陶,反对清朝的民族压迫与歧视,其作品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体验深切,感情真挚,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笔力遒劲,沉痛悲壮。

代表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清词的中兴: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

其次、出现较多的词学流派: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三人组成的“京华三绝”;再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

最后,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一、填空题1、在清初诗坛上,吴伟业与钱谦益并称,其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时。

2、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刘大櫆。

3、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诗的最高境界。

4、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5、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6、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7、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9、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10、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11、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12、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13、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14、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15、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清代文学一)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清代文学一)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清代文学一)清代文学一、清代诗、文、词(一)诗歌1、清初:(1)遗民诗人: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另有吴嘉纪和屈大均,前者多作危苦之词,后则富于浪漫幻想。

还有,阎尔梅。

(2)入仕诗人: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常熟人。

另有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路灿。

(3)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 (艺术上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代表作《圆圆曲》(以吴三桂、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4)王士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提倡“神韵说”,即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

代表作《秦淮杂诗》(5)康熙诗坛,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并称“南施北宋”(6)查慎行: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

(7)赵执信:著有《谈龙录》2、清中叶1、翁方纲:“肌理说”,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2、袁枚:世称随园先生,提倡“性灵说”,强调情是其诗论的核心,代表作《马嵬》3、“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4、郑燮,号板桥,代表作《潍县署中画竹呈3年伯包大中丞括》(二)散文1、清初散文(古文)三大家:魏禧、汪琬、侯方域。

侯方域《李姬传》(李香);《大铁椎传》(剑侠)2、姚鼐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

3、桐城派分支是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张惠言。

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浮生六记》,记叙与妻子陈芸的感情生活。

4、骈文作家:汪中,被视为清代骈文复兴的代表。

《哀盐船文》*桐城派:是清中叶散文流派。

由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继承发展的散文流派,因三人为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

其论文主张向秦汉、唐宋古文学家学习,讲究“义法”。

义,即文章内容;法,即文章作法。

强调义理、考据、词章合而为一,要求语言雅洁,并以阳刚、阴柔来分析文章风格,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代表作品: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姚鼐《登泰山记》。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明清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明清古代文学概述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发展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由中古向近代转变的重要阶段。

明清文学广泛吸收了唐代以来的文学成就,融合了各种文学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文学兴盛不仅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传统文学形式的发展,还有大量盛行于民间的曲艺文学和方言文学的繁荣。

二、明清文学的主要特点1. 文学思想开放明清文学思想开放,吸收了儒、道、佛等传统思想,并同时传入了西方启蒙思想,接收了东西方文学的精华。

作家关注社会现实,作品有很强的写实性,对人性、生活状态、社会问题有深刻的剖析和揭示。

2. 文学形式多样明清文学形式丰富多样。

既有古典文学传统如诗歌、散文等,又有盛行于民间的曲艺文学、方言文学等。

戏曲、小说等新兴文学形式也在此时期得到了发展和繁荣。

3. 文学内容实用化明清文学内容更注重实用性,反对空洞的文虚。

作家们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文学作品更具有可读性和社会性。

4. 文学流派繁多明清文学流派繁多,代表人物众多。

有唐宋八大家的继承者,如文学家吴敬梓、张岱、戏曲家汤显祖、李渔、小说家曹雪芹等。

还有一些新兴的文学流派,如长篇小说的新派代表作家陆机著作的《聊斋志异》。

同时,曲艺、方言文学等民间文学也在此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三、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1. 明代文学代表作品(1)《金瓶梅》《金瓶梅》是明代文学家兰陵笑笑生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色情小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颇负争议、影响甚广的作品。

(2)《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戏曲鼻祖”,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该剧以幽怨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玄学,结构严谨、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嘉靖西厢记》《嘉靖西厢记》是明代文学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一部风靡一时的传奇小说,以昆曲为基础,结构性强,情节曲折,语言质朴,主题浪漫,被誉为“古代言情小说的典范”。

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名词解释元代1.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善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脱离了戏曲的雏形阶段,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元代的戏剧舞台上。

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一一宋杂剧、金院本,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一一诸宫调。

2.代言体:“代言体”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即由故事中人自说自话,自叙其事,声口毕肖,活灵活现,并且让剧中人在具体的情景中互动或发生戏剧冲突。

“代言体”的出现标志着杂剧体式的正式形成。

这是杂剧超越了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最明显之处。

3.元曲:是一个既包括诗歌类的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

由于杂剧是用散曲中的套数来演唱的,所以元曲既可用作二者的统谓或总称,也可以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4.南戏: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南宋,元统一后衰落,元后期中兴。

5.四大南戏:南戏创作史上负有盛名的四部作品,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为“荆刘拜杀”。

因南戏当时有“传奇”之名,故后来也有“四大传奇”之称。

“四大南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戏的创作水平。

6.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与词有同源关系,体式上都是长短句,只有一段。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

明代1.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的。

“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1(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1(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第一章清代文学概况一、清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满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入关后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文化制度,并使之更加完备与强化,成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高度发展形态。

清代初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一方面采取高压手段镇压具有反清意识的文人,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手段笼络汉族士人。

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顾炎武等启蒙思想家对明末空谈心性的虚浮学风加以系统清算,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于有清一代学者影响深远。

上述种种,在清初的文学创作中均有所反映。

清代中期,民族矛盾渐趋缓和,经济一度出现繁荣局面,但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日薄西山的末世阶段,濒临崩溃的边缘,以致道光二十年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竟毫无抵御能力,自那时起,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发展时期。

清代中期学术思潮的一大变化是乾嘉学派的兴起。

乾嘉学风多方面地影响到当时的文学创作。

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

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

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清代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清代诗歌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风格多样,流派林立,在数量上和总体成就上都超元轶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后劲。

清初的遗民诗人,铸就了一代诗史。

另外一些诗人则在诗艺方面有所拓新,钱谦益开创有清一代新诗风;吴伟业“梅村体”开拓出叙事诗的新境界;王士禛标榜神韵。

清代中期,沈德潜力主格调;翁方纲倡导肌理;袁枚标举性灵,;厉鹗宗祢宋诗,壮大浙派门户。

词至清代又出现了振颓起衰的中兴气象,词人云集,词派纷呈。

清代初年,陈维崧为阳羡词派之宗主;朱彝尊执浙西词派之牛耳;纳兰性德卓然自成一家。

清代中期,张惠言、周济开创了常州词派。

清代散文上承秦汉唐宋,蔚为大观。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一类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学人之文;一类是侯方域、魏禧、汪琬等为代表的文人之文。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填空1.刘基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2.徐渭杂剧的代表作是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组成;被人称为“明曲之第一”..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4.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5.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6.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兰陵笑笑生”..7.“三言”:冯梦龙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8.二拍”:凌蒙初着“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9.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10.在文学理论中;李贽提出着名的“童心说”..11.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12.吴伟业;代表作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借历史人物故事;抒发历史盛衰之感;寄寓身世之悲..13.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14.两大传奇:康熙朝诞生长生殿和桃花扇..15.查慎行受学于黄宗羲;诗歌学苏陆;尤致力苏轼;得宋人之长;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16.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清忠谱.. 吴伟业、尤侗等以戏曲来抒写心意..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剧作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17.李渔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18.李玉的戏曲创作:“以曲为史”的历史剧为清忠谱、千钟戮..“一人永占”为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9.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20.古文三大家:清前期文坛上;进行文学性散文创作的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2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23.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2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并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26.“四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7.张岱的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28.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29.沈德潜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袁枚标举性灵说..30.“乾隆三大家”又称“江右三大家”分别为袁枚、蒋士铨、赵翼..31.桐城派奠基者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刘大櫆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姚鼐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合一..32.姚门之后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33.李兆洛与恽敬、张惠言合称“阳湖三家”..34.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35.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36.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37.水浒传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为简本和繁本..38.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论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39.康熙诗坛上的南朱北王指的是朱彝尊和王士禛..40.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41.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着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书..42.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方法:仿造和假借..43.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着..44.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二、名词解释1.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太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2.茶陵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3.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从表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是它的对偶性;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4.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和正德时期..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以李梦阳为核心;他们以复古自命;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实际上是以复古为手段探索文学创作的新途径..5.后七子:主要活动于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他们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前七子差不多;主张复古;但他们的在学古的过程中更讲究诗文创作的法度和格调;提出要“以汉魏盛唐为第一要义”;即并不单纯地学盛唐和秦汉..同时他们强调诗歌的情感因素;鼓吹真情..6.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7.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8.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川派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的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也大多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9.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10.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11.“童心说”:李贽对文学持有的与传统文学思想根本不同的一种见解..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处于通信焉者也..”童心说所谓“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李贽解释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亦即人的自然性情;包括不依傍他人的独立见解和表现自我的纯真之情..12.公安派:明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提倡“独抒灵性;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意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对文学的束缚;在内容上;则有抒写闲情逸趣的倾向;在当时产生较大的影响..13.“格调说”:沈德潜论诗;主张“格调说”尊唐抑宋;以儒家诗教为根本;强调诗歌须“格高、调响”;更有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同时;更加强调诗歌“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恪守“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创作原则..14.“肌理说”: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是指诗中的义理和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和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法等作诗之法..义理为本;变通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15.“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强调诗歌创作应抒写性情;表达个性灵趣..辞贵自然;追求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来束缚诗歌创作;反对拟古倾向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对诗人而言强调要有“才”、有“灵机”;追求凭借天才发露而造成;“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鸷忽纵逸”等超越陈规的变化多端的风格..16.竟陵派:明代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为湖北竟陵人;故得名..其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要求抒写灵性;反对模拟;认为诗歌创作要抒发内心的真实感情;读古人作品;也要体察古人的真情实感..针对公安派的俚俗与浮浅之弊;希求通过幽深孤峭来加以矫正;以致出现艰涩之弊..17.梅村体:清初词坛;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是吴伟业创作的一种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之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院、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的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梅村体”词有100余首;以圆圆曲为代表..18.晚明小品文: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轻俊灵巧而有情韵..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19.“神韵说”:王士禛的诗论主张..其论诗吸收司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的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20.桐城派: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21.复社: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治危亡..22.虞山诗派:清初常熟地区受钱谦益影响产生的以冯班为代表人物的诗歌流派;因家乡常熟有虞山而得名..反对前后七子、公安派、严羽宋、竟陵派;主要表达故国之情;讽刺南明王朝不能有效抗清;诗风含蓄有味..成员有冯班、钱曾等..23.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宗的词派..陈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与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24.浙西词派:以朱彝尊为宗的词派..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认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注重锻炼字句;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25.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即说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诗人要“自把新诗写性情”..这种性情表现诗人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没有个性;也就丧失了真性情;所谓“字字古有;言言古无”;明确提倡写有我之境..以“吟咏性情”构成整体性的诗歌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26.常州词派:清代的重要词派..由常州人张惠言开创;周济进一步加以发展而成;其论词反对浙西词派寄兴不高的词风;提出创作要依据儒家的“诗教”尊崇词体;强调词的“意内言外”、“比兴寄托”的作用以及“深美宏约”的审美特点..对其时平庸词风的扭转和词风的倡导起到积极作用;而其末流;又流于穿凿附会..27.沈汤之争: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着名的“汤沈之争”..28.红学: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版本、文本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征和评论等方面的探讨解析..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等..三、简答、论述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点:1)虚与实的结合:“七分实事;三分虚假”2)非凡的叙事才能:完整细密的宏大结构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高度的史学修养与高度的叙事技巧相结合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描绘人物的个性差异5)历史演义体语言:语言文白夹杂;简练而不失流畅6)缺点:道德评判的截然分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2、三国演义刻画人物的特点、方法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典型..1.特征化性格的特点: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因素中占决定性地位..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2.方法:①出场定型②反复皴染③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④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语言特色1、出色的战争描写;写出军事斗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①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②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③注重在战争中写人④注重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2、历史演义体的语言:①“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②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③语言开始注重个性化4、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成就娴熟运用白话;为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①口语化②人物语言个性化③小说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准确;表现力强④景物描写与人物活动;环境气氛融为一体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用这种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5、水浒传的写人艺术①多层次的刻画人物的性格②同而不同;犯中求避;写出个性..③依据人物的身份经历写出人物的性格及发展④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⑤烘托、对比、夸张⑥个性化的语言6、“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前七子”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文学主张复古:①重视文学中真情的表达;反对道的说教②诗歌创作上;主张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而文章则以西汉以上文为典范;这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③主张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创作7、“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后七子”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文学主张:①偏激的复古理论②格调法度的强化、具体化③格调说中的重情色彩8、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一)积极意义得:首先;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二)消极影响失:首先;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实情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水准..其次;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9、沈璟的戏剧创作理论主张:1.基本出发点:沈璟创作的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2.“本色论”:推崇本色语言;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声律论”:严守格律10、西游记的艺术表现特色:1)极幻与极真:①极幻:浪漫主义;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光怪陆离的世界..②极真:幻中有真;有现实的影子..如天宫是朝廷的影子;妖魔也有人情味..2)人物形象的塑造:①物性: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妖精是变来的;但具有本来的物性;如鸟精会飞..②神性:成精后均神通广大..③人性:均有人的性情..3)多角度、多色调刻画人物形象:写优点;也写缺点;走出类型化的俗套..如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既描绘了他的憨厚朴实;也描写了他的人性的缺点;贪小便宜;好吃懒做..4)充满喜剧色彩与诙谐气氛:很大程度是通过“戏言”的方式实现的..“戏言”即开玩笑的话;显得亲切和蔼..11、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史地位:1)艺术成就:①以一家写及天下国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通过西门庆一家人的兴衰反映整个国家的现实..②暴露社会黑暗具有广度:上至朝廷;下至一个家庭甚至是各色人物;形相毕露;批评性很强..③暴露社会黑暗具有深度:把暴露的矛头指向两个集团;即统治集团和商人集团..主要是官商勾结;欺压百姓;制造腐败..但对商人态度又是复杂的;一方面写商人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写商人是精明能干..④善于暴露人性的弱点:人性扭曲的表现;西门庆贪财好色..压抑人性和纵欲一样;都要走向灭亡..2)文学史地位: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是第一部世情小说;推动了世情小说高潮的到来..金瓶梅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创作;形成中心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结构模式..完成了说话体向阅读体转变的模式..①创作题材上最显着的特征是“寄意于时俗”;从反映历史神话转变为反映现实..②创作主旨上从歌颂转变到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③人物形象塑造上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其次人物由帝王将相、英雄、神怪转向平凡人物..最后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使刻画人物走出类型化..④创作结构上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体小说的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⑤创作语言上表现为在口语化、俚俗化、个性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1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主要作品:归有光的散文其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摹志;细心刻画;寄予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他的先妣事略、项脊轩记、思子亭记等篇或记述平常事;或抒写亲人之情;具有描写朴质自然、抒情真切感人的特点..但在归有光的文集中;这类文章数量不多;大量文章还是散发着迂腐的说教气息..13、李贽与“童心说”: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标新立异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他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强调人的个性与自身价值;否定传统思想权威至高无上的偶像地位;对晚明社会反抗传统价值体系起着启蒙作用..提出“童心说”;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意思是不受程朱理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干扰;具有明显反理学色彩..1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一书而兼二体;”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2)用传奇法以志怪;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委曲多变;人物性格鲜明、富有变化..3)花妖狐魅;各具人情..是艺术形象的共同属性;既有人的思想感情;又有动物原型的自然特征..4)描写委曲;序次井然..语言特点;虽写幻境;并不玄虚;凡所藻绘;多用白描;叙事简洁含蓄..1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成就: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通过写不和谐进行讽刺..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着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1)讽刺的最大特点:真实性..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如马二先生原型是冯粹中;他他被科举制弄得昏头昏脑却仍坚信科举天经地义..。

清代文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清代文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清代客观题1.继《聊斋》之后影响最大的小说集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聊斋志异》后特别值得注意的、影响最大的文言短篇小说。

2.批《聊斋》“一书兼二体”的学者是:清代纪昀3.《红楼梦》最早的编辑、出版者、原名是:《红楼梦》最初出现,大约在十八世纪中期,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形式,书名叫《石头记》。

抄本《石头记》或《红楼梦》流传了三、四十年之后的1791年才有活字排印本出现,书名仍用1784年甲辰本第一次正式题名为《红楼梦》的名字,回数也增加到一百二十回。

排印本的出版者和编辑者是程伟元和高鹗。

从版本系统说,《红楼梦》有脂评本、程高本4.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具有较高的讽刺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是独一无二的,用鲁迅的话说,是清代讽刺小说的“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之后讽刺小说即可“谓之绝响”。

)5.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托名南亭亭长的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托名我佛山人的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这四大名著,被鲁迅先生称之为谴责小说,通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6.“狭义”(“狭义公案派”)小说代表作:《三侠五义》以及文康的《儿女英雄传》。

此外还有无名氏《施公案》、贪梦道人《彭公案》、无名氏《狄公案》(清官狄仁杰)(此类小说可以分侠义、公案、侠义公案三类。

)7.“苏州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人才辈出。

他们或者是苏州人,或者是长期流寓苏州者。

作家将近20人。

他们富有才情,语言真切朴实、自然本色,作品关注现实,关心国事,题材常常有关风化。

)代表人物是李玉,代表作是《清忠谱》与“一人永占”等。

其余作家作品有:朱佐朝《渔家乐》;朱素臣《十五贯》;叶时章《琥珀匙》,张大复《醉菩提》;毕魏(吴县人)《三报恩》;邱园(常熟人)《虎囊弹》。

8.李渔的《闲情偶寄》:还有浙江兰溪人李渔,其《闲情偶寄》其中“词曲部”“演习部”系统论述了戏曲理论,论到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等戏曲文学以及戏曲表演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山诗派: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

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

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冯班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土慎的神韵说,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

“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

“梅村体”:吴伟业的诗体风格。

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庭筠、李煜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

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神韵说”:“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禛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的境界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作品欣赏:《秦淮杂诗》、《再过露筋祠》、《寄陈伯玑金陵》等“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

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

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

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曹贞吉、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

阳羡词派的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蒋士铨、洪亮吉、黄景仁等都受其影响。

“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

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格调古雅峭拔,意境疏淡清远,音律严谨和谐。

浙西词派是清代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广。

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

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

随着清朝统一全国,走向鼎盛,阳羡派悲慨健举、萧骚凄怨之声,渐成难合形势要求的别调异响,以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播扬上下,绵亘康、雍、乾三朝。

纳兰词风格凄惋,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1、“学者之文”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

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文风,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以议论文见长。

2、“文人之文”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风格,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

“清初三大家”:清初散文,时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

“三家”是桐城派的嚆矢。

京华三绝:纳兰性德和曹贞吉、顾贞观并称为“京华三绝”。

苏州剧派(一)特点:跨越明清两代的苏州剧派,入清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创作也发生了转变,使他们由主要关心社会平凡生活的伦理问题,转向关注历史政治的风云,创作出了许多历史剧。

与舞台表演联系紧密。

(二)成员:有李玉、朱素臣(《十五贯》)、朱佐朝(《渔家乐》)、叶雉斐(《琥珀匙》)、丘园(《党人碑》)等10余人,大都是职业、半职业的剧作家。

共创作剧本200多种,今存80余种。

(三)李玉及其《千钟戮》、《清忠谱》正统剧派(一)特点:该派剧作家多是由明入清的文坛名士,又兼为诗文作家。

因此,在剧中抒发兴亡之叹、故国之思及身世之感时,带有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并表现出借传奇呈示才学的倾向。

也因此不太考虑场上搬演和观众的可接受性,大多成为案头化作品。

(二)成员及代表作:吴伟业(《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尤侗(《钧天乐》)、丁耀亢等10余人。

三、风情趣剧派(一)特点:该派剧作远离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醉心于写才子佳人故事。

其中的才子佳人风流倜傥而不悖礼教,表现出以娱乐为宗旨的媚俗倾向。

但剧作中运用了误会、巧合、错认、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等多种喜剧手法,为喜剧的创作和喜剧理论提供了经验材料。

(二)成员:李渔、徐石麒、朱英、周杲、万树等10余人。

(三)李渔与《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

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南洪北孔":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

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南洪北孔成为登上传奇现实主义创作艺术巅峰的两个不朽的艺术典范《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弹词》一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四)赞美忠臣义士,抨揭权贵奸佞。

忠臣义士的代表:郭子仪、雷海青;权贵奸佞的典型:安禄山、杨国忠《长生殿》的艺术成就:(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地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

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全剧长达五十出,场面壮丽,情节曲折,而组织相当严密。

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

巧妙地把宫廷内外的政治、社会生活情景与李、杨爱情的线索组合成一体,剧情丰富,又层次分明。

爱情主线又以(金)钗(钿)盒情缘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随情节变化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刻画细致,充满诗意,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多处化用唐诗、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

其浓厚的抒情性(如《献发》、《夜怨》、《闻铃》、《雨梦》等),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声情兼备,淋漓尽致。

《桃花扇》思想内容:(一)“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先声》)“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 (《小引》)(二)揭示阉党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

(三)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柳敬亭、苏坤生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

(四)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1、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先声》)“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明治乱系焉。

”(《媚座》原批)2、一柄诗扇贯穿全剧。

诗扇既是侯、李定情信物,又是二人离合象征。

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等。

3、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巧妙利用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将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侯李爱情与南明闹剧联系起来。

4、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

悲剧性的结局,有力地打破了古代戏剧习见的大团圆程式,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余地。

(二)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

1、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皇帝、朝臣、武将、文人、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30余人。

人虽众多,却各一面。

2、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

如马士英与阮大铖;柳敬亭与苏昆生;左良玉与史可法。

3、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如“作好作恶者”杨龙友。

(三)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

1、“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凡例》)。

宾白交代故事情节,推动戏剧进程,展现人物性格。

2、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

每出以八曲为限,很适合舞台演唱。

缺陷是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1、借阴间影射阳世《席方平》: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

“阴曹之暗昧,尤甚于阳间”;2、借历史针砭现实《促织》:因宣德皇帝爱斗促织,而造成成名一家惨痛遭际3、借梦境揭露官吏《梦狼》:白翁梦见在衙门里做官的儿子白甲变为吃人老虎。

二、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1、考场黑暗,贿赂公行《考弊司》:冥间的考弊司司主虚肚鬼王专事榨取,初来之秀才“不必有罪”,“例应割髀肉”,行贿才可赎免。

2、考官昏聩,贤愚不辨《司文郎》:盲僧人凭嗅觉判别文章优劣,与科场的取落形成鲜明反差3、考试荒唐,黜佳进庸《贾奉稚》:异人郎生,深知科举弊病,劝贾奉雉效法拙劣文章应试,果中经魁4、考生痴狂,神魂颠倒《王子安》:王子安应乡试后放榜前醉卧,听到有人相继来报,他已连试皆中,不禁得意忘形,初而喜呼赏钱,再而要“出耀乡里”,受到妻儿、狐鬼的嘲笑。

三、叙写花妖狐鬼与书生情事,寄寓爱情理想。

《婴宁》:狐母所生、鬼母所养、天真无邪、爱花爱笑的少女婴宁,与痴情种王子服在元宵灯会由相识到相爱,曲折地表现对封建礼教、世俗婚姻的不满。

四、讥刺世风恶习,颂扬美好德行。

如《劳山道士》、《窦氏》、《张诚》、《田七郎》、《乔女》、《骂鸭》等。

五、反映清初时事,宣泄民族情绪。

如《公孙九娘》、《野狗》等。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一、“一书而兼两体”:“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1、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迷信;《聊斋》虽也写怪异,但为的是反映现实,抒发“孤愤”。

2、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又有超越:(1)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2)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3)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传奇笔法:情节结构从六朝志怪“粗陈梗概”、单调简略发展为故事曲折、首尾完整;语言文字从六朝志怪的简约古朴、质木乏味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表现手法从六朝志怪单调平板、“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委婉叙写。

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故事不平铺,有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情节力避无奇,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