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重点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多光谱扫描和红外扫描:可监测地表水体 的化学污染和热污染情况,并将此类污染 情况清晰地显示在红外线扫描图像上
监测方法
激光雷达:可监测被污染水体 中的叶绿素,能掌握水体中藻 类类别和生长情况,用来了解 水体富营养状况
紫外线摄影:可测量水体中油污染 情况;由于水体中悬浮物对光波 的吸
遥感技术在地表水污染情况调查中的应用
汇报人:i监考老师
目录
遥感技术简述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
遥感技术在地表水污染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表水污染调查中的现状
结语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 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 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
水环境质量状况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 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水质为优,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 (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3.基于单星源的水体遥感监测技术难以在数 据的时间、结果精度以及水体监测技术的通 用性上满足水体监测的业务化应用需要
结语
地表水污染情况调查工作对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表水体面积大,且 地表水污染情况较严重。所以,在地表水污染情况调查 时必须采用遥感技术来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在地表水 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时,首先要全面掌握遥感技术理论知 识,同时不断吸取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遥感技术理论、 设备和经验,进一步提高中国地表水污染情况调查工作 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完成。
遥感可快速获取地表水体特征,而水文要素作为 地表水体的主要特征,是遥感监测的重点应用领 域遥感技术应用在地表水污染情况调查中,监测 内容主要为在水面漂浮、水中悬浮和一些溶解在 水中的污染物 遥感技术对物体探测一般是采用红光、红外光和 绿光三种光谱波段,其中红光波段是用来探测植 物生长及水污染。 水质遥感的数据来源很多,主要分为卫星平台遥 感数据和高光谱遥感数据两大类别,不同水体水 质监测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也不一样,常用的数据 一般来源于卫星平台,它数据来源量大、监测范 围广
水域环境与检测-2016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重点(专业知识模板)
0 绪论1、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反映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以及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趋势(1)理论——多学科交叉发展;(2)方法——多种环境要素整合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系统研究;(3)层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4)技术——多种技术有机集成、高技术应用;(5)研究基础——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
第1章水环境概述1、水环境有关基本概念(1)环境(要素、质量、监测):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水环境(要素,背景值、质量)(3)水环境相关标准(保护标准、质量标准、水质标准、排放标准)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由政府部门制定的限定水体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标准,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
水质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及其排放源提出的限量阈值(即最高允许浓度)的技术规范。
(4)水环境监测:依照水的循环规律,对水域环境的质量以及水域中影响水域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进行监测(填空)水环境评价:水域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一个区域的水域环境质量进行总体定性或定量的评定(填空)(5)水环境问题(水源枯竭、地下水超量开采、盐碱化、荒漠化、水库冷害、海水倒灌、水污染(化学、有机、无机、有毒、放射、热、赤潮、富营养化)2、水环境与自然生态(1)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对水土环境保护、水对植被、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生态系统是“活”的系统,为了自身的生存,倾向于涵养保留足够的“水”。
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水土环境的保护功能:涵养水源、保育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调蓄洪水、保护海岸带、补充地下水。
水资源对陆地自然植被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1是陆地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和措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指对建设项目、农田、山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和修复水土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工作。
其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督、环境监测与评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宣传教育与技术指导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土资源保护1. 水土资源监测:建立完善的水土资源监测网络,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域污染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水土资源保护的问题。
2. 水土资源调查评价:开展水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收集整理土地资源、水资源、土壤质量、水土流失等相关数据和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保护规划。
3. 生态修复与保护:针对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草灌木覆盖、修建护坡护坝等,恢复自然环境。
二、开发利用监督1. 土地利用监测:对新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大规模破坏原有的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项目审批和环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建项目进行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有可能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的项目进行限制或调整,确保项目建设与水土资源保护相协调。
3. 源头减排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农业农村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三、环境监测与评估1. 水土环境监测:建立水土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土壤质量、水体质量、大气环境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问题。
2. 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水土环境的稳定和改善。
3. 生态环境评估: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建设与水土资源保护相协调,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违法违规行为查处1. 监督检查与巡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检查与巡查力度,发现和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违反规划、违法占地、擅自开发利用、污染水体等行为。
水域环境监测试题和答案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10*3分)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3、浊度4、氧化还原电位(Eh)5、生化需氧量6、水体污染7、水体自净8、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9、指示生物(biological indicator)法10、群落代谢比值法二、简答题(8*5分)1、内陆水体主要用途?2、蓝藻毒素的暴露途径包括?3、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分别是?4、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5、水体主要监测的物理指标?6、水污染源分类?7、什么叫生物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的优点?8、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三、论述题1、试论述污水处理及其净化方法。
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对水域生物进行系统的调查、鉴定,根据物种的有无来评判水质的优劣,是一种经典的生物监测方法3. 浊度: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我国采用1L 蒸馏水中含有1 mg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
4. 氧化还原电位(Eh):在既含氧化态又含还原态的某些物质的溶液中,若插上铂一类的金属电极,电极与溶液之间便产生电位差,最后达到平衡。
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时的电动势就是该电极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用Eh表示。
5. 生化需氧量:是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通过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水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6.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的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项目(海域使用金安排)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实施的控制情况 (2 分)
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的控制情况(2 分)
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性(1 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3 分)
资金管理办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相符性 (1 分)
资金管理办法的可行性(1 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4 分)
财务管理(15 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9 分)
资金拨付的合规性 (1 分) 政府采购的合规性 (1 分)
-1-
项用于沿海 6 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监管监测、海 洋公益服务监测、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监测和专项监测等支出。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项目实施期限为 2016 年 1 月 -12 月。实施内容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赋予的职责,坚持海洋生态环 境监测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行政管理、国防安全和人民 生活服务的宗旨,全面履行海洋环境管理职责,完善山东省 海洋环境保护分级管理责任制和环境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 置机制,紧紧围绕各级政府的管理需求及社会公众关注的海 洋环境热点问题,全面提升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业 务水平和监督管理效能,为维护山东省海洋生态安全,实现 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 的环境保障;落实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分级管理责任制, 根据国家海洋局和省规定的监测任务,认真做好包括海洋生 态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监管监测、公益服务监测、海洋生态 环境风险监测和专项监测等六大类近千个监测站位的海洋 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出具监测评价报告和公报等;逐步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提高 监测质量和监测效能,提升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 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级管理;提高监测质量和监测效能,提升山东省海洋环境监 测评价能力,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监测是获取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为环境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监测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
水质监测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改变河流的流量、流速和水位,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
监测指标通常包括酸碱度(pH 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重金属含量等。
通过定期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污染。
大气环境监测也不可或缺。
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气等都可能对周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
监测的指标主要有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颗粒物(PM₂₅、PM₁₀)等。
利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土壤环境监测同样重要。
工程建设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监测的项目包括土壤质地、酸碱度、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等。
这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和修复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对植物群落、动物种群、湿地生态系统等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监测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方法和程序。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的状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明确监测的目的、内容、点位、频率和方法等。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区域。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1章 绪论
(5)我国地表水监测网络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 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2008年)。地表水国控断面包括:长江、黄 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 西南诸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环湖河流等共415条河流的766个断面;以及太 湖、滇池、巢湖等62个(座)重点湖库的206个点位(2014年)。
主要内容
水域环境监测: 第1章 绪论及水环境概论 第2章 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第3章 水环境法规与标准 第4章 水域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第5章 水域环境监测(重点)
水域环境质量评价: 第6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7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8章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参考书: 1.肖长来等,《水环境监测与评价》。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 2.张宝军,《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2008/2015,高等教育出版社。
▪ 人类活动水污染 ▪ 化学水污染 ▪ 无机物水污染 ▪ 有机物水污染 ▪ 有毒物质水污染
▪ 放射性水污染 ▪ 热污染 ▪ 生物水污染 ▪ 富营养化 ▪ 赤潮(水华):浒苔
18 次生水污染:积累于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物质重新引起水体污染 的现象。
19 地下水污染:污染物向下入渗并随地下水流扩散和输移,导致地下水 的污染现象。
3.1.3水环境相关标准的基本概念
1 水环境保护标准:在一定时期和地区,根据一定水环境保护目标,由政府部门 制定的对水环境管理要求的规定,包括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水环境 保护基础标准和水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等。
2 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由政府部 门制定的限定水体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标准,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用 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
2016年连云港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16年连云港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1 概述2016年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继续开展了连云港市管辖海域环境与生态状况、海洋功能区状况、陆源入海排污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海洋环境灾害等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
共设监测站位157个,获得各类监测数据10000余个。
海域环境水质状况有所好转,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生物种类数、平均生物密度、平均生物量基本保持稳定。
海洋功能区功能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基本满足功能需求。
陆源入海排污2条主要入海河流监测结果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第V类水质标准;8个入海排污口年均未达标,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赤潮全年未发现赤潮。
浒苔绿潮6月中下旬,出现浒苔堆积漂浮和登滩现象。
海水入侵赣榆地区入侵距离较去年有所增加。
2 海域环境与生态状况2.1 海水环境质量连云港市管辖海域符合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50.60%;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43.31%;符合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2.47%;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3.62%。
水质中pH、溶解氧、COD、石油类、重金属(铜、锌、铅、镉、铬、汞)和砷含量总体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
季节变化:3月、5月、8月、10月相比较,8月份海水质量状况较好。
年际变化:与2015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海域面积占比上升了9.3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海域面积占比下降3.1个百分点,四类海水海域面积基本稳定,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占比下降5.9个百分点。
无机氮:含量介于0.024mg/L~0.633mg/L之间,年均值为0.141mg/L。
与2015年相比,3月有所降低,8月显著降低,5月和10月基本持平,年均含量降低0.071mg/L。
活性磷酸盐:含量介于0.000mg/L~0.022mg/L之间,年均值为0.004mg/L。
与2015年相比,3月、8月、10月有所降低,5月有所增加,年均含量降低0.003mg/L。
sl_733-2016_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_概述说明
sl 733-2016 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中国国家标准SL 733-2016《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的概况和说明。
该技术规程旨在指导和标准化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工作,确保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通过对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水质污染程度以及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进行阐述:引言、正文、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监测要点一、监测要点二、监测要点三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然后逐步详细说明相关内容。
读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具体内容进行阅读。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SL 733-2016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并深入介绍其中的关键要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到该技术规程的制定背景、内容和应用范围,以及为什么监测内陆水域浮游植物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此外,读者还能够掌握该技术规程中具体的监测要点和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工作。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对内陆水域环境保护的关注,并提高其对于SL 733-2016技术规程的认识和理解。
最终,我们期待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提高内陆水域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
2. 正文在内陆水域监测中,浮游植物的存在和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浮游植物主要由微小的藻类组成,包括硅藻、绿藻、蓝藻等。
它们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且对水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SL 733-2016于2016年发布,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内陆水域的监测工作中。
该技术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方法和准则,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根据该技术规程,监测过程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Aquatic Environment
前言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是通过对影响水域环境质量 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水域环境质量(或污 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科学。 交叉学科:水域污染对淡水生态系统群落结构、 功能的整体效应及其原理、水域污染的生态监测 与评价、水生态毒理学、水污染的生物控制与利 用途径等。 基本目标: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水域环境质 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域环境规划、水域环境 评价、水域环境治理和水域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 靠的依据。
海洋蓝藻Marine cyanobacteria 鞘丝藻Lyngbya, 裂须藻Schizothrix, 颤藻Oscillatoria 鞘丝藻Lyngbya, 裂须藻Schizothrix, 颤藻Oscillatoria
细胞毒性Cytotoxic, 肝毒性hepatotoxic, 神经毒 性neurototoxic, 遗传毒性genotoxic
鱼腥藻Anabaena, 束丝藻Aphanizomenon,拟柱胞藻 Clindrospermopsis, Umezakia
皮炎毒性生物碱 Dermatotoxic alkaloids 海兔毒素Aplysiatoxin 皮炎毒性Dermatotoxic 皮炎毒性Dermatotoxic 鞘丝藻毒素Lyngbyatoxin-a
内陆水域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分布在海洋,仅有2.8%分布
在陆地
仅有约占总水量0.03%的水分布在河流、湖泊、 水库、池塘等内陆水域
内陆水体主要用途
饮用水源 农业灌溉
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估
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以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估方法,并重点讨论如何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
一、水域生态环境调查方法1.采样和监测水质是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采样和监测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来判断水质状况。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浊度、营养盐含量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采样方法要根据水域的不同特点而定,可以选择表层水样、底层水样或者不同位置的水样进行采集。
采样时应注意保存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净性,以确保后期分析的准确性。
2.生物多样性调查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水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如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可以评估水域的生态状况。
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捕捉法和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调查点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可以确定水域生态中的问题和潜在威胁。
二、水域生态环境评估方法1.水质评估水质评估是对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对水域的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估。
常用的水质评估方法包括水质指数法、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水质达标分析法等。
水质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治理策略。
2.生态评估生态评估旨在评估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水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评估水域的生态完整性和生态脆弱性。
生态评估方法包括优势种分析、群落结构分析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等。
通过生态评估,我们可以得出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1.加强污染治理污染是水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污染治理措施。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1 第一章 水环境概述
15 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内外 应力作用下,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被破坏、 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
16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由水工程灌溉开采地下水、 水土保持、土地利用改变、城市化排水等引起降 水、洪水、径流、地下水、沙量、水质等流域水 文情势的变化。
象称为水环境的自净或水体自净。
2 特征: (1)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 (2)有毒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 (3)重金属形成沉淀进入沉积物 (4)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有机物,并分解
为二氧化碳和水 (5)不稳定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污染物 (6)溶解氧降低至一低点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7)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终趋于正常分布
• 石油类 • 难降解有机
物
• 放射性物质 • 热污染 • 病原体
1.4.3 水环境污染源 向水体排放或稀释污染物的来源或场所。
1 点污染源: 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一般生活污水悬浮固体含量在200~400mg/L之
间,BOD5在 200~400mg/L 之间。 工业废水特点: (1)污染物浓度大;(2)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1.1.4 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1 水环境监测:按照水的循环规律(降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水的质和量以及水 体中影响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 然因素进行的统一的定时或随时监测。
2 水环境容量:在人类生产、生存和自然生态 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或 某种生物的最大负荷量。
3 水环境调查:对有关水体外部与内部环境的 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及其变化所进行的 调查工作。
4 污染源调查:调查排放或稀释能引起水体污 染的污染来源、性质和场所的过程。
水环境保护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水环境保护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逐渐变得短缺,水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水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保护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一、水环境监测方法1.实地采样实地采样是水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水样和底泥样本进行测试分析,从而获得水体污染的情况。
在采样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水体特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常规采样、自动采样、定位采样等。
2.物理指标监测物理指标监测主要包括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浊度等指标进行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基本情况,识别水体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等问题。
3.化学指标监测化学指标监测是通过对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中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含量。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COD等,这些化学指标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状况。
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调查和研究水生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生态指标等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指标,可以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
二、水环境评估方法1.水质指数评估法水质指数评估法是通过多个水质参数的指标组合,综合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
常用的水质指数评估法包括污染指数法、富营养化评价指数法等。
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计算,可以快速评估水体的整体水质。
2.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一种针对水环境中潜在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环节。
通过分析潜在的污染源、污染物的特性以及受灾对象等信息,评估水环境中潜在的风险程度。
3.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评估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标、物种多样性、功能完整性等,可以评估水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有效性。
4.经济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是评估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2. 水量监测
水量监测是对水体的 水量和水位进行监测 ,包括河流、湖泊、 水库等水体的水量和 水位变化。这种监测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 体的水文特性、水资 源利用状况以及可能 引发的洪水灾害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 水生生物监 测
水生生物监测主要是 对水体中的生物种类 、数量、分布和生境 进行监测。通过对水 生生物的监测,可以 了解水体的生态状况 、生物多样性和健康 水平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常用技术
4. 土壤与地下水监测技术
土壤与地下水监测技 术主要包括现场采样 分析法和遥感测量法 。现场采样分析法包 括土壤采样和地下水 采样,利用化学分析 或仪器分析等方法进 行检测;遥感测量法 则利用卫星或航空遥 感影像获取相关信息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常用技术
5. 污染源监测技术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
1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2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常用技术 4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未来发展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引言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关键环节,它对于了解和改善 水环境状况,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 意义。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常用技术和未来发展
PART 2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监测的核心, 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如温度、色 度、浊度等)、化学指标(如pH值 、溶解氧、氨氮等)和生物指标( 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的监 测。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 以全面了解水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污染来源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PPT课件
产毒蓝藻属名 Producer of cyanobacteria genera
鱼腥藻Anabaena, 项圈藻Anabaenopsis, 隐球藻 Aphanocapsa, 陆生软管藻Hapalosiphon, 微囊藻 Microcystis, 念珠藻Nostoc, 颤藻Oscillatoria
节球藻毒素 Nodularins 生物碱Alkaloids 神经毒性生物碱 Neurotoxic alkaloids 类毒素-a Anatoxin-a 拟类毒素-a(s) Anatoxin-a(s) 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s
内陆水域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分布在海洋,仅有2.8%分
布在陆地 仅有约占总水量0.03%的水分布在河流、湖泊、
水库、池塘等内陆水域
10
内陆水体主要用途
饮用水源 农业灌溉 工业生产 水产养殖
航运交通 水力发电 游乐健身 调节气候
14
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浪费严重
15
东湖蓝藻
16
太湖蓝藻水华
17
滇池蓝藻水华
18
。剩周 下边 的的 一自 些来 水水 厂厂 其大 源部 水分 的已 安经 全关 状闭 况, 也损 令失 人惨 堪重 忧,
19
洞庭湖和鄱阳湖局部水域的蓝藻水华
20
2013年云南洱海的蓝藻水华卫星遥感图
海洋蓝藻Marine cyanobacteria
4
(二)实验技能方面 1.重点技术
(1)常规水样理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2)水域环境指示生物的监测,包括生物鉴别、各 种指数的确定等 2.一般技术 (1)水样和水生生物采集、保存与处理 (2)水质分析仪的使用
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考点
●环境污染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或自然变异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生物的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海洋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致发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在内的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水体污染源水体污染源是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通常是指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质而导致水体的某些物理、化学和生态变化,并使水质恶化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按照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水污染的机制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基本作用及其综合作用。
●酸化、碱化及中和作用天然水体的酸碱度受环境背景的影响及CO2体系的影响,PH值可变化在4—9之间。
当含酸、碱工业废水排入后,如超过水体本身的酸、碱缓冲范围,即可导致PH值的明显变化, PH值可能小于3或大于l0,这在天然状况下是很少见的。
碱度除由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酸式碳酸盐所引起外,还由工业水中的游离碱(NaOH,KOH等)及硼酸盐、磷酸盐等所引起。
酸度除由游离二氧化碳引起外,还由工业废水中的无机酸(HCl,H2SO4等)或强酸弱碱盐等所引起●氧化、还原作用在自然界中极为广泛地进行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电荷的转移(电子得失),并向平衡方向转化。
水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价元素时,彼此间便存在电子的转移。
污染水体这种作用就更加明显和强烈,污染水体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存在形式等有重要影响。
●吸附和解吸作用溶解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能被悬浮颗粒、胶体所吸附。
被吸附的离子或分子能随之迁移或沉降,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产生解吸作用.比表面积=单位重量表面积颗粒的半径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大●生物化学作用分解作用水生生物区系通过消化作用、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将水体中的有机质经复杂的好气分解或嫌气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分子(C02、NH3、水和无机盐等)的作用过程.转化作用水生生物在整个水污染过程中能促使某些物质发生形态、价态的转化富集作用可将水中痕量(PPt)、微量(PPb)级的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送过程一级一级浓缩到较高浓度重金属1.汞水中汞污染物的来源可追溯到含汞矿物的开采、冶炼、各种汞化合物的生产和应用领域主要途径主要是工业含汞废水的注入、汞制剂农药的流失和含汞废气的沉降。
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
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水域环境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其他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和扩大,水域环境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例如水污染、鱼类减少和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为了保护水域环境,评价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水域环境生态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水域环境生态评价需要考虑多个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体温度、溶解氧、底质和流速等。
化学指标关注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如溶解态氨氮、总磷和总氮。
生物指标则关注水体中的生物生态系统,如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所有这些指标都是互相关联的,共同构成了水域环境的生态系统。
其次,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需要制定合理的阈值。
这些阈值将根据水域类型和生态环境要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湖泊而言,溶解氧水平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底质和水流速度也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域,需要明确不同的评价标准。
另外,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如河流的水库建设、渔业和沿海城市的工业排放等。
这些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带来了威胁,因此评价标准需要反映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提供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方法。
最后,评价结果需要定期更新和公开。
水域环境评价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当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水域环境。
因此,评价结果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共享,并作为决策的依据。
此外,定期更新评价结果可以帮助跟踪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评估保护措施的效果。
综上所述,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是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
通过多指标的考虑,合理设置阈值,并综合考虑人类干扰和定期更新评价结果,能够为水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水域环境生态评价标准,并得到广泛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域监测评估方案
水域监测评估方案1. 引言水域监测评估是指通过对水体质量、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水域的健康状况、环境质量,从而为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水域监测评估方案,帮助相关人员有效监测与评估水域的状况。
2. 监测目标水域监测评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质量:评估水体的化学成分、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2.生态环境:评估水域中的生态系统,包括水生植被、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组成和数量分布;3.生物多样性:评估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如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等。
3. 监测方法针对上述监测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水域监测评估:3.1 水体质量监测方法水体质量监测主要涉及水样采集和分析方法:1.水样采集:选择典型监测点位,在不同时段采集水样,包括表层水和底层水;2.化学分析:对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测定水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指标。
3.2 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生态环境监测主要涉及水生生物调查和生境评价方法:1.水生生物调查:对水域中的水生植被、底栖动物和鱼类进行调查记录,包括数量、种类、分布情况等;2.生境评价:评估水域的水质、水深、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与水生生物调查数据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3.3 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生物多样性监测主要涉及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1.物种丰富度:记录并统计水域中的不同物种数量,包括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2.多样性指数:根据物种组成和数量数据,计算多样性指数,如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等。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在完成水域监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对水体质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水域的综合状况;2.比较不同监测点位和时段的数据,分析水域存在的问题和趋势;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水域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7 第七章 海洋环境监测
五、海洋环境监测的任务
1.掌握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量及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中长期变化趋势, 判断海洋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检验海洋环保政策与防治措施的效果,反馈宏观管理信息,评价防 治措施的效果;
3.研究、验证污染物转移、扩散模式,预测新增污染物和二次污染对 海洋环境的影响;
4.监控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与生态问题,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3.定点监测 (1) 按单点观测方式,每日大潮、常潮、小潮各二次,共六次, 其中五次为单次8时采样;一次为每小时采样一次,连续采样25h。 (2)按大面观测方式,每月不少于一次。 (3)海上发生海损、赤潮等事件时,有关联的定点站应酌情或按上 级指令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4.应急监测和专项调查
根据监测和调查目的,由项目负责人按上级指定或自行设计。
为某一专门需要的调查。如废弃物倾倒场,资源开发,海岸工程环境 评价等进行的调查。
第二节 监测程序
一、监测站点布设原则
1.测站布设的基本要求
(1)依据任务目的确定监测范围,以最少数量测站,所获取的数据 能满足监测目的需要。 (2)基线调查站位密,常规监测站位疏;近岸密,远岸疏;工业人 口多密,原始海岸疏。 (3)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适当利用海洋断面调查测站,照顾测站 分布的均匀性和与岸边固定站衔接。
(4)常规监测中,发现重要海洋现象或海损事件,技术负责人有权决 定跟踪探索,但必须同时上报主管部门。
六、海上监测一般规定 (1)规章制度
为保证海上监测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应建立相应的值班、交接班、岗位责任、 安全保密、仪器设备检查保养、资料校核保管等各项制度。
(2)时间标准 近海调查一律用北京标准时间,全年不变。每天校对时间一次,记时误差不得
超过设计允许范围。 远洋监测或国际联合监测,必要时也可采用世界标准时,但需在资料载体上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绪论
1、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反映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以及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趋势
(1)理论——多学科交叉发展;
(2)方法——多种环境要素整合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系统研究;
(3)层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技术——多种技术有机集成、高技术应用;
(5)研究基础——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
第1章水环境概述
1、水环境有关基本概念
(1)环境(要素、质量、监测):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水环境(要素,背景值、质量)
1
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由政府部门制定的限定水体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标准,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
水质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及其排放源提出的限量阈值(即最高允许浓度)的技术规范。
(4)水环境监测:依照水的循环规律,对水域环境的质量以及水域中影响水域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进行监测(填空)
水环境评价:水域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一个区域的水域环境质量进行总体定性或定量的评定(填空)
(5)水环境问题(水源枯竭、地下水超量开采、盐碱化、荒漠化、水库冷害、海水倒灌、水污染(化学、有机、无机、有毒、放射、热、赤潮、富营养化)
2、水环境与自然生态
(1)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活”的系统,为了自身的生存,倾向于涵养保留足够的“水”。
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水土环境的保护功能:涵养水源、保育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调蓄洪水、保护海岸带、补充地下水。
水资源对陆地自然植被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2
○1是陆地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水环境与人类生态系统
(2
城市面源:指分散的非定点连续排放的污染源(易被忽视)。
大气沉降:大气中可溶性和颗粒性污染物随降水进入水体
3、水环境污染及其危害(了解)
水污染/水环境污染(原因:人为和自然污染;性质:有机和无机污染)
水污染类型(有机耗氧性、化学毒物、石油、放射性、富营养化、致病性微生物)
水环境污染物(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重金属、酸碱污染石油类、难降解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病原体)
水污染的危害(人健康、作物产量、渔业生产、生态环境、经济)
4、水环境自净(重点掌握)(简答题:什么是水体的自净,简述其过程及作用机制。
)
(1)定义
广义:受污染的水环境,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的过程。
狭义:指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环境得以净化的过程。
3
(2)特征:
①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
②有毒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
③重金属形成沉淀进入沉积物
④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有机物,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⑤不稳定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污染物
⑥溶解氧降低至一低点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⑦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终趋于正常分布
(3)机制:主要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等。
5、水环境容量: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或某种生物的最大负荷量
6、水环境恶化与自净的关系?(简答题)
(1)水环境污染恶化与水环境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
(2)水环境污染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水质恶化和水环境净化两个过程进行的相对强度。
)
问答题:比较你所生活地区水环境与过去(从你有相关记忆开始)相比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
4
要原因?
7、比较你所生活地区水环境与过去(从你有相关记忆开始)相比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2章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
水文效应: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循环状况和水量平衡要素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以及由于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水资源发生的变化。
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效应:水库、灌溉、沼泽、森林、都市工业化水文效应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
(1)水量平衡法(物质平衡原理):按照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主要要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差异和变化。
(2)对比分析法:○1用同一测站人类活动前后的观测或史料记载进行对比分析;○2不同流域的对比计算:选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未经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站做参照站与研究站同期资料进行对比。
(3)流域水文模拟法(最有效的手段,Popular):基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学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模拟流域的水文变化情况。
○1用人类活动影响前、或影响很小的资料率定模型中的参数,再对率定的参数进行检验,然后用率定的模型来推求自然状况下的径流过程,并与实测进行对比,来分析人类的影响(资源评估模型)。
○2改变模型中反映下垫面条件变化的敏感参数,逐渐拟合人类影响后的资料来分析参数变化规律,用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