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剪羊毛》教案知识分享
《剪羊毛》音乐教案

《剪羊毛》音乐教案教案:《剪羊毛》音乐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剪羊毛》一课。
这首歌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歌曲描绘了澳大利亚剪羊毛的场景,歌词幽默风趣,节奏欢快,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2.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剪羊毛》。
3. 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和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理解歌曲的含义。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歌谱、剪刀、羊毛道具。
学具:学生自带的剪刀、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2. 新歌教学:教唱歌曲《剪羊毛》,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 歌曲讨论:让学生讨论歌曲中剪羊毛的场景,理解歌曲的含义。
4. 动作表演:教授歌曲中的动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5. 剪刀手工:让学生用自带的剪刀剪出羊毛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歌曲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7. 课堂展示: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和剪刀手工展示,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剪羊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并演唱歌曲《剪羊毛》。
2. 请学生用剪刀剪出羊毛的形状,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但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澳大利亚文化周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中的节奏变化1. 教学策略:在教授歌曲《剪羊毛》时,教师应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理解并能够正确地朗读歌词。
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各种节奏的变化。
大班音乐剪羊毛教案

大班音乐剪羊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的过程,知道羊毛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学会用动作表现羊毛被剪下的情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合作创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剪羊毛的节奏和动作。
难点:学会用动作表现羊毛被剪下的情景。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羊毛头饰、小剪刀、音乐播放设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剪东西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戴羊毛头饰,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引出剪羊毛的主题。
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剪羊毛的过程,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熟悉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剪羊毛的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曲,并做剪羊毛的动作。
(3)分组进行剪羊毛比赛,看哪个小组剪得又快又好。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小羊,模仿羊毛被剪下的情景。
(2)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羊毛动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剪羊毛过程中的动作是否准确、协调。
2. 关注幼儿在创作自己剪羊毛动作时的表现,鼓励创新。
3. 搜集幼儿对剪羊毛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教师戴羊毛头饰,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引出剪羊毛的主题。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剪羊毛的过程,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熟悉节奏。
4.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剪羊毛的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曲,并做剪羊毛的动作。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剪羊毛比赛,看哪个小组剪得又快又好。
6. 创作与展示: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小羊,模仿羊毛被剪下的情景。
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剪羊毛动作,并进行展示。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戴羊毛头饰、示范动作等直观方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剪羊毛的过程。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知道歌曲讲述的是剪羊毛的故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剪羊毛的过程,以及歌曲中描绘的欢乐气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投影仪、PPT、羊毛玩具、剪刀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
通过展示羊毛玩具和剪刀道具,引起幼儿对剪羊毛活动的兴趣。
2. 教学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歌曲《剪羊毛》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让幼儿了解剪羊毛的过程。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合唱练习: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合唱能力。
3. 教学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开展“剪羊毛”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剪羊毛比赛,比一比谁剪得最快、最干净。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合唱练习和游戏活动,评价幼儿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剪羊毛》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幼儿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教师带领幼儿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第一段、第二段和副歌的部分。
4.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等,进行针对性练习。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教学活动:1. 教师准备一首与《剪羊毛》主题相关的歌曲,如《小羊乖乖》,让幼儿欣赏和学唱。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劳动最光荣》,详细内容为歌曲《剪羊毛》的学习与实践。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具有鲜明劳动特点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情景,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以及劳动情感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剪羊毛劳动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学生跟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实践:(1)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学生自主设计动作,将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表现出来。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演唱中的问题。
4. 集体表演:(1)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5. 劳动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剪羊毛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分享剪羊毛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曲旋律简谱、歌词、节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剪羊毛》,并设计一个剪羊毛的动作。
2. 答案要求:歌曲演唱熟练,动作设计符合歌曲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劳动体验的收获。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歌曲,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的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剪羊毛》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歌词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羊毛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和音准。
3.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并进行相应的节奏练习。
4. 集体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练习《剪羊毛》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
2. 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家庭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3. 家长观察幼儿在家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2. 歌曲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幼儿对《剪羊毛》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歌词的掌握情况。
3. 表演能力评价:评价幼儿在集体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表情、音准、节奏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剪羊毛》歌曲的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2. 邀请家长参加《剪羊毛》歌曲的表演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
3. 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认识羊毛制品”,让幼儿从多方面了解羊毛,丰富他们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1目标在熟悉音乐、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为乐曲配伴奏,会听音乐打2/4拍节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力。
准备有关剪羊毛的图片或录像、打击乐器。
《剪羊毛》的录音磁带,并让幼儿欣赏。
过程1、利用有关图片、录像向幼儿介绍剪羊毛的常识,知道羊毛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介绍时,配以《剪羊毛》的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熟悉旋律。
2、欣赏乐曲《剪羊毛》。
教师弹奏乐曲《剪羊毛》,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运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
让幼儿通过音乐体验剪羊毛的紧张的劳动、愉快的心情和音乐2/4拍节奏特点。
3、学习为乐曲配伴奏。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进行讨论:怎样打出节奏?编出几种节奏型。
如:羊毛剪子发出的声音××××|××××|或×××|×××|;人们高兴的心情××|×—|××|×—|或×○|×○|×○|×○|4、练习掌握以上几种节奏型。
教师逐一弹奏乐句,请幼儿再次讨论用哪种节奏型合适?选定一种或两种节奏型后,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5、选择和使用几种乐器打节奏。
幼儿持乐器分句练习。
如:手铃:××××|××××|或×××|×××|沙锤铃鼓:××|×〉—|××|×〉—|木鱼:×○|×○响板6、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练。
《剪羊毛》的教案范文

《剪羊毛》是一首中国古代民间歌曲,是一首表现割羊毛场景的歌曲。
本文将从教材及情境出发进行教案设计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经过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引入趣味的语文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激发学生掌握语言的渴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于《剪羊毛》这首民间歌曲逐字解析和情境演绎,让学生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民间歌曲《剪羊毛》的歌词。
2、通过对于歌词的逐字解析,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场景。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某些古代词汇,需要加以解释。
2、学生可能无法意识到歌曲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1、集体朗读法。
2、逐字解析法。
3、视听法。
4、板书法。
5、情境演绎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引入(5分钟)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歌曲情境化,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用例外教孩子唱一小段歌,问学生这是什么歌,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讲述了什么场景。
2、教师解读歌词(20分钟)教师对歌词逐字进行解析,加以注释,让学生明白歌词所隐含的意思。
解释过程中应以简单为原则,能动手举例的就动手,不能用图示的就用语言描述,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集体朗读法(15分钟)学生集体朗诵歌词,重点在表达歌曲节奏感,感受民间诗歌的朗读语言节奏。
4、视听法(3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综合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境,领会到歌曲所诉说的故事。
5、板书法(15分钟)教师利用板书将学习到的关键词汇及相关的语法点进行总结,梳理与掌握学生所学的知识。
6、情境演绎法(2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参与教学表达,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扮演一幅场景。
教师指导学生合理组合语言,实现语言语境的协调和语言风格的协调。
五、教学效果评价与总结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情境演绎法的教学方式,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语言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海源英语外教也表示:“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语言领略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的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并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劳动的歌声最动听》,具体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该曲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旋律轻快,节奏明快,歌词描绘了剪羊毛的劳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劳动歌曲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唱,歌词的理解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音乐课本、笔、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歌曲的特点。
2. 歌曲学唱(10分钟)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b.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c. 分句教唱,注意切分音、附点音符等节奏的掌握。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 歌词理解与表现(10分钟)a. 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描绘的场景。
b.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c. 分组练习,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唱练习。
b.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建议。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特点:澳大利亚民歌,旋律轻快,节奏明快3.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旋律、节奏及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剪羊毛》,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
2. 答案要求:歌曲旋律、节奏正确,歌词内容健康向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劳动歌曲,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唱,歌词的理解及表现。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劳动的歌声》,详细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演唱。
2. 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感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棒。
2. 学具:学生用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劳动歌曲,如《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进入劳动的氛围。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剪羊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剪羊毛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学唱《剪羊毛》。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4. 歌曲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用节奏棒敲击节奏,体验劳动的节奏感。
6. 表演展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评价、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剪羊毛》2. 歌曲旋律:用简谱表示3. 歌词:分行展示4. 节奏:用节奏符号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笔和纸张抄写《剪羊毛》的歌词,边抄边唱。
答案:略2. 完成课后练习:根据教材课后练习,练习歌曲《剪羊毛》的节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同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过程:实践活动和表演展示环节。
音乐教案-剪羊毛2篇

音乐教案-剪羊毛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学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根本信息。
2. 学习和练习剪羊毛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才能和合作精神。
教学材料:1.《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歌曲的歌词。
教学步骤:1. 背景介绍:提醒学生,在古代农村,人们常常用剪刀剪下绵羊的毛,以利用羊毛制作衣物等产品。
2. 引入新知:播放《剪羊毛》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用耳朵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习歌曲的歌词:分发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听歌词,并尝试跟唱。
4. 学习和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醒学生用手拍打歌曲的节奏,并尝试跟随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5. 分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局部歌词或旋律,让他们一起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剪羊毛的动作,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用身体的动作和乐器伴奏来演奏这首歌曲。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演唱质量和合作精神。
可以进展小组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音乐教案-剪羊毛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小蜜蜂音乐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小蜜蜂,并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才能。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才能,进步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交才能。
教学准备:1. 小蜜蜂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
2. 小蜜蜂的音乐〔可以在教学前录制好或者使用现成的音乐〕。
3. 蜜蜂的面具和翅膀〔可以用彩纸制作〕。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小蜜蜂的图片或者故事书,与幼儿们一起介绍小蜜蜂。
询问幼儿们对小蜜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讨论小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活动一:听音乐1. 制作小蜜蜂面具和翅膀,发给幼儿们穿戴上。
2. 播放小蜜蜂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扇动翅膀、跳舞。
3. 在音乐完毕时停下来,观察幼儿们的表现,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1)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四单元《动物的歌》,具体内容为歌曲《剪羊毛》。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场景,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感受剪羊毛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2. 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能够独立演奏歌曲;3.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学具:乐谱、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跟唱。
3.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4. 音高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高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5. 合奏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6.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歌曲《剪羊毛》,展示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剪羊毛澳大利亚民歌欢快节奏简洁旋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剪羊毛》,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准备第二天的课堂展示。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澳大利亚文化主题的活动,如观看澳大利亚电影、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学习环节1. 歌曲节奏:歌曲《剪羊毛》的节奏欢快,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和把握歌曲的节奏。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曲风和歌词内容,知道剪羊毛是牧羊人的工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剪羊毛》这首歌曲。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合唱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羊毛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羊毛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羊毛的特点,引出剪羊毛的场景,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 学唱歌曲部分:(1)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幼儿体验合唱的效果。
3. 节奏练习部分:(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节奏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锻炼节奏感。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关于剪羊毛的其他音乐作品。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歌曲演唱技巧,以及是否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以评价其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价:通过演唱录音或课堂表演,评价幼儿对《剪羊毛》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合唱技巧等。
3. 创意表现评价:鼓励幼儿在创作环节发挥想象,评价其创作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七、教学内容拓展:1. 组织幼儿观看关于牧羊人和剪羊毛的视频,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牧羊人的工作和生活。
2. 邀请牧羊人或有经验的成人来园讲解剪羊毛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
2024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剪羊毛》教案

2024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剪羊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劳动的歌声》中的《剪羊毛》一课。
教材详细内容为:歌曲学习、音乐欣赏、歌词理解、节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辛勤和快乐,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歌曲的演唱和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剪羊毛的动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分组讨论: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劳动歌曲?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3. 歌词理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4. 节奏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练习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节奏变化。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剪羊毛》2. 歌曲节奏:难点节奏示例3. 歌曲歌词:歌词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剪羊毛》的歌词,并标注节奏。
2. 答案:歌词和节奏标注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收集其他劳动歌曲,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的基本知识和羊毛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唱歌、跳舞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剪羊毛》歌曲,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
2.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羊毛模型、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座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羊毛的基本知识和羊毛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教授《剪羊毛》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歌。
3. 舞蹈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跳舞。
4.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唱歌和跳舞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歌词和舞蹈动作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剪羊毛》歌曲,加强歌词记忆。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练习舞蹈动作,提高舞蹈协调能力。
3. 家长观察幼儿对羊毛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唱歌和跳舞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复习歌曲和练习舞蹈的情况。
3. 学期成果评价:通过学期末的音乐会,评价幼儿对《剪羊毛》歌曲和舞蹈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牧场,实地了解剪羊毛的过程,增强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2. 邀请牧羊人或有经验的家长来园讲解羊毛加工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3. 开展羊毛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羊毛玩具或其他手工艺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快乐。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

小学音乐《剪羊毛》教案(精选6篇)小学音乐《剪羊毛》篇1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 学科:音乐3. 课时:24. 课型:唱歌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准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广泛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
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真。
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旋律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
四.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在歌唱中的情绪及表现作用,准确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六.教学方法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澳大利亚吗?学生:没有(有)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
【放】(介绍图片: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它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的工人们都要把羊的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劳动的歌》,具体内容为《剪羊毛》一课。
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劳动的喜悦,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本首歌曲,使学生了解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整体演唱和音乐知识的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c. 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并进行示范演唱。
d.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错误。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点,如音符、节奏、音高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内容:a.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
b. 音乐知识点:音符、节奏、音高。
c. 歌曲演唱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剪羊毛》歌曲,并写出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劳动歌曲,如《劳动最光荣》、《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牧童之歌《剪羊毛》教案

2.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创作和展示机会,激发学生潜能。
4.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符号的识别和应用能力。
5.持续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4)创编歌词的能力:学生在创编歌词时,可能存在词汇量不足、句式结构不熟练等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歌词,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剪羊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帮助过家人做家务,体验过劳动的快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劳动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剪羊毛》的学唱:学生能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举例: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变化,以及歌词中表达的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2)音乐符号的识别与应用:学生能认识并运用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等,提高音乐素养。
举例: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掌握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音乐符号的识别和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蹈编排。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

剪羊毛儿歌教案(精选3篇)剪羊毛儿歌篇1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剪羊毛》,并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
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为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前三个乐句节奏基本一致,"×·×" 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贯穿其中。
句末都以"×·× | × ○ | "这一节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
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创造美的意识。
2、学会歌曲并用愉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3、编创伴奏、伴舞进行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愉快、活泼声音演唱。
难点:能够用所学的节奏型及表演动作为歌曲编创伴奏、伴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道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情境导入①师带着无线小话筒,打扮得像一位导游师:同学们,看老师这身打扮像导游小姐吗?生:像。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12篇)《剪羊毛》音乐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
二、教学重点:了解歌曲中重复、副歌等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四、教学准备:1.:包括歌曲欣赏、短句练习、歌谱。
2.卡片:剪羊毛、听、想、唱、演、重复、副歌。
五、教学过程: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律动、音阶手势(用LU哼唱音阶)。
(一)导入歌曲1.师:同学们,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就快到了?(学生答: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异国他乡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
2.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群美丽的纺织姑娘,随着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一起来学纺织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纺织动作。
师:多么甜美的歌声啊,它给你带来什么感受?)3.接下来看,大海边的人们将带我们去做什么?(捕鱼拉网)就让我们随着日本民歌《拉网小调》也来做一回渔民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拉网动作。
师:那铿锵有力的歌声给渔民们增添了劳动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4.猜一猜,草原上的人们要带我们去做什么?(学生猜)就让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带着我们去剪羊毛吧!(老师带领大家有节奏地模拟剪羊毛动作,这是一首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歌曲,喜欢吗?)5.看来我们的音乐之旅要在澳大利亚稍作停留,一起来学唱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课题:剪羊毛)。
(二)感受歌曲1.澳大利亚的绵羊们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吗?(播放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要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最多)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
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
2.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主要唱了什么内容?(播放录音)(关键词:白云、雪堆、皮袄、发抖、劳动、幸福)然后“接龙”读歌词。
剪羊毛教案(8篇)

剪羊毛教案(8篇)篇1:《剪羊毛》的教案一、概述《剪羊毛》是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
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
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
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于聆听中学习,于创编中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是采用“宋君五字教学法”――顺、激、起、导、思。
指导学生看中听,听中辨,顺利解决教学中难点;练中听,听中做,突出学科特点显成效;听中思,思中疑,激情起疑使中之乐学;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情感体验,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学生在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活泼,非常好动,在学习知识技能时采用打击乐器学得更有激情2、用情景导入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3、模仿表演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乐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一)学生在看、听、想的过程中,感受到带有附点节奏,进一步体会到附点节奏跳跃、不稳定、赋有动感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剪羊毛》教案
歌曲《剪羊毛》教案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音乐播放器、卡纸。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歌曲中难点节奏—八分附点节奏)
二、简单介绍下澳大利亚,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的节奏打得真准!老师要为你们的出色表现鼓掌,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你们想不想去?(简单介绍澳大利亚)
师:澳大利亚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在这开过音乐会。
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这个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
澳大利亚有一首民歌《剪羊毛》就是反映这样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
三、学唱《剪羊毛》
1、听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讲了什么内容。
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愉快、活泼地还是悲伤、深沉的?你们听到了剪羊毛的声音吗?在哪听到的?请学一学剪羊毛的声音。
(锋利的剪子咔嚓响。
)2、熟悉歌曲旋律,认识附点八分节奏、休止符。
(附点节奏)老师把附点部分讲解,同学们要把这些地方唱得活泼跳跃点,附点音符前一个音要拖长一点。
生跟老师把歌曲再模唱一遍。
3、学唱歌曲,学生拍打节奏,老师带唱歌曲,钢琴伴奏。
4、全班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5、重点辅导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
6、歌曲情感处理。
7、歌曲接龙演唱,师生接龙,分男女生接龙演唱歌曲。
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