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阅读和基本答题方法课件
壹 读懂诗歌
读懂诗家语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诗人 往往会对诗歌语言进行变形、含蓄性、跳跃性、凝练性
壹 读懂诗歌
不合语法、不合情理
把握词性改变!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明其深意!
读懂诗家语
把古诗当做 文言文来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
贰 读懂题干
树立题型意识
(二)意象意境类
答题步骤: ①描画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 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 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泛,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贰 读懂题干
树立题型意识
(二)意象意境类
例3: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描画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贰 读懂题干
树立题型意识
人物形象类 意象意境类 表达技能类 情感主旨类 语言鉴赏类
贰 读懂题干
树立题型意识
(一)人物形象类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细节、侧面描写(环境)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及答题要领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及答题要领由于古诗词自身特定的特点,语言精练和谐,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棉队古诗词阅读时感到无从下手,只是停留在诗词表层字面上的理解,很难深刻领会内在的深层次的意思,从而无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词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教?如何学?如何在应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这些问题,我编撰了此文,愿同仁和我们的学生于此受益。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一、诗词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二、答题要领;三、鉴赏表达技巧及常见的表现手法示例;四、答题方法和步骤;五、运用答题模式;六、诗歌鉴赏题出错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诗词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古典诗词鉴赏之原则: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
1.写什么人、事、物、景。
2.怎样写艺术手法、语言特色。
3.为什么写知人论世、目的意图、思想感情。
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入景而悟情。
顺序:意象──想象──画面[意境]──情感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通过诵读默读,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
例: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套用上述方法,我们可以这样分析:1.写什么?写景抒情,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2.怎样写的?前景后情,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婉动人。
3.为什么写?哀景哀情,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二、答题要领【全面把握鉴赏要领,做到三练:①练判断,②练理解,③练表述】1我们说“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思想和情感,鉴赏重在领悟诗歌的意境,应当从景情关系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写景是抒情的基础与铺垫,抒情是写景的目的和升华。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②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2、概括气氛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答题套路: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气氛,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②通过〔〕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幅〔〕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完毕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选自:<<杜甫,绝句>>二.检测层次容• 1.一般提问: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①指出具体是几个层次②分别解析层次容例如: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选自<<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三.分析全诗情感一般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答题套路:我认为〔〕,原因是〔〕〔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述〕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古诗情感:一.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讲义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汇总讲义诗歌常考题型: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耍赏析。
4、该诗塑造了 -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
5、这首诗是抒发作考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耍赏析。
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妥赏析。
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彖?有何作用?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0、这首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题解题总结基础:深入理解诗意过程:明确题干要求理清答题思路结果:认真拟写答案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解题步骤(三步五点)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解句:句义+手法效果联情旨:对意境、形線、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诗眼为“悲”,“悲”即送别的“悲伤”之情。
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 “多难” 的身世之感,堪悲;尾联以“掩泪” “空相向”以期待再会宜接写悲伤惜别之情。
整首诗抒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悲伤之情。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解題步骤(三步三点)点特色:淸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茨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英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雑浑彖放析特色: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联情旨对意境、形彖.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语言特色:沉郁顿挫。
送别环境:衰草遍野,一片凄淸的景禺:送别之景:荒原茫茫.蓉雳霏靠,更见沉郁:回忆往爭.感叹身世.没离开一个“悲”字:垂泪掩泣,企盼相逢之日•哀婉动人。
塑造了一位孤寂悲苦的诗人形象,渲染了悲凉的送别场景.烘染诗人送别友人的哀痛心境.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注意积累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思想感情等,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命题指向:1.范围扩大:从《诗经》到清诗。
2.体裁增多:诗、词、曲。
3.考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常识一、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
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
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
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出现了许多哲理诗。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民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一)意境分析题1.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4)某几句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点出描写手法。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方法总结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
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
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
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
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意象特征分析型1.设问方式(1)分析某意象的特征。
(2)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
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意象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
(概括题此步骤省略。
)3.方法总结意象特征分析三关注:一关注:诗人用来修饰描述意象的词语。
二关注:意象本身的自然属性。
三关注:诗人描写意象的修辞及衬托作用的句子。
四关注:意象在诗中常见的表意作用。
(三)意象作用型1.设问方式(1)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某意象在诗中的有什么内涵?(3)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结合诗句鉴赏诗中的某意象。
2.答题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象类别,概括意象特征。
(结合诗句判断是画面意象、传统意象、比喻意象还是象征意象;有什么特征。
)第二步:点出形象的意义。
(意象传达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点出给读者的感受。
(画面意象有画面感、传统意象引人联想、比喻意象生动形象、象征意象含蓄凝练。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方法PPT演示课件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 析这首诗。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 示例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答题方法指导鉴赏古代诗词,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1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
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二、形象意境类a。
形象[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
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
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b。
意境[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三、语言特色类[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课件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解 ●(4)抓诗眼、关键词/句 ●(5)抓意象、意境; ●(6)懂典故;懂手法 (7)看题干
(三)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明手法(有即写,无则不写) 3.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 )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 ) 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明手法) ●(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 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释理由) ●(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 寞。(析作用)
●(3)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 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析效果)
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 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 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 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 答题技分析手法妙处答题步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骤:
35_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课件
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 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 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 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答题步骤: 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 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
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问:有人认为这首诗洋
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17
提示: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 的要联系“腐儒”“不必取长途”,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 通的读书人,这里是 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 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 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 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 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 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 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 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11
答题示例: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 诗人 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 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 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 (步骤2) 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 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七、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古人在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 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 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一、题画诗
题材特征: 题画诗指题在画作上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把有形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
使画特征题材意与诗情互相补充、互相延伸、互相丰富,从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题画诗的特 点大致有三点:①化静为动;②变无为有;③借题发挥。 常见标志:
教材链接: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八、其他类诗词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浑厚、含 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 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教材链接:
王翰《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塞下曲》、 高适《燕歌行》、王维《使至塞上》、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 《出塞》。
五、托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 1、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 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常见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 内容: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情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 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目录第一部分基础常识 (1)一、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1)二、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2)三、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3)四、鉴赏范围: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 (4)五、诗歌的表现技巧 (4)(一)“方式、手法”的区分(二)“情”“志”的区别:(三)“情”“景”的区别:(四)描写的角度:六、意象、意境概念 (7)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用语 (9)八、常指的“作用”用语 (10)九、常提到的感情基调和创作风格 (10)十、评价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语 (10)十一、评价主旨常用语 (11)附:著名诗人的风格附:常用意象含义附:古诗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二部分熟记解题方法 (20)一、考纲陈述 (20)二、答题原则……………………………………………………………… (20)三、分类解析解题方法及步骤 (23)【一】意象、意境类鉴赏题 (23)(一) 如何辨析诗中的形象 (23)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4)2、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25)3、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7)(二)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 (28)(三)意象、意境类出题方式 (29)【二】语言类鉴赏题 (32)(一)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32)(二)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 (34)(三)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36)【三】表达技巧类 (38)【四】诗歌内容、篇章结构(结构思路)类鉴赏题 (41)【五】评价鉴赏类 (47)(一)评价情感、主旨 (47)(二)评价阐释类 (49)(三)比较评价类 (51)1、不同诗歌体裁及意象比较 (53)2、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54)3、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56)(四)综合表述类 (58)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老章编写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一)1、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注意积累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思想感情等,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命题指向:1.范围扩大:从《诗经》到清诗。
2.体裁增多:诗、词、曲。
3.考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第一部分、基础常识一、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
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
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
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
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⑦清诗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诗歌较多表现民族大义、故国之思、人民疾苦的内容。
二、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形式分类:格律诗(诗词曲)、自由体诗时间分类:古体诗近体诗题材分类: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仕宦、羁旅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三、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1)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2)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时间、空间、角度)+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4)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四、鉴赏范围: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五、诗歌的表现技巧(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次重点是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想象、双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用典、叠词、化用、互文、曲笔、借古讽今、寓褒于贬、明褒实贬、化动为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含蓄蕴藉等。
考查的重点是衬托(正衬或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次重点是对比(对照)、虚实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③修辞方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
考察的重点是比喻,对比,比拟。
④结构方法:首句标目、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先总后分、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意象组合、倒装、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的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属于抒情。
又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
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
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这种写法就是借景抒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又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名义上写不为人识“小松”,实际上在写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这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人通过描写“小松”坎坷的经历描写,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
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景”的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例如:《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韩琮《暮春浐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又如《翁卷·野望》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
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
这种写法就是寓情于景。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六、意象、意境概念◆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即人物意象,事物意象,景物意象。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氛围)。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氛围(意境),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鉴赏诗歌意象的核心是要通过意象去领悟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